《昆虫记·龙虱》读书笔记
2023-02-20 18:42:19 5 举报
AI智能生成
龙虱,俗名水鳖,别名泽劳、黑壳虫、水龟子、水鳖虫、射尿龟、小龟子等。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水生昆虫,全球有4000多种,食性很杂( 从昆虫到比自身大的鱼) 。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简介
龙虱,俗名水鳖,别名泽劳、黑壳虫、水龟子、水鳖虫、射尿龟、小龟子等。英文名predaci diving beetle。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水生昆虫,全球有4000多种,食性很杂( 从昆虫到比自身大的鱼)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45mm,卵型或长卵型,前端略窄,黑色或深棕色;头部略扁,头部缩入前胸内;体背腹面拱起,复眼突出,触角丝状,11节,下颚须短;足3对,前足小,后足侧扁,有长毛。后足为游泳足,后基节与后胸腹板占据腹面的一大半,胸部腹面无针刺
主要种类
三星龙虱(Cybister trpuatusG.)
体长圆形,前狭后宽。背面黑绿色,腹面黑色或黑红色,有时部分棕黄色,体翅周边有黄带。头部近扁平,中央微隆起,两侧有浅凹陷及小刻点。触角黄褐色。复眼突出,黑色。前胸背板横阔,有纵沟。鞘翅有3行不明显的点线。腹下第3-5节两侧各有横斑1个。足黄褐色,生有金色长毛,后足胫节短阔,胫端两侧生刺。雄虫前足跗节基部3节膨大成吸盘
黄边大龙虱(C.cimbatusF.)
形态与三星龙虱近似,但体较大,长3.5-4cm。前胸及鞘翅两侧黄条斑中间夹有一条黑色斑纹。雌虫鞘翅上密布沟纹或皱纹,仅端部及中缝处无纹
三斑龙虱
又名泽劳、小龙虱。较黄缘龙虱小,体长24~28毫米。长椭圆形。体黑褐,略带青色有光泽。触角、上唇、前胸两侧、鞘翅前缘黄褐色。鞘翅有2条点刻列。腹面暗赤色,两缘各有3条黄纹。肢黄褐色,后肢有金色长毛。见于淡水水域
锦龙虱
较三斑龙虱稍小,体长14~15毫米。长椭圆形。体黑色,具光泽。触角、前胸背大部、鞘翅二直条及近内缘角纹均黄色。鞘翅散布细点刻,列为3条。腹面赤褐色。前肢黄褐色中后胫节赤褐色。雌虫雄虫几等长,雄虫前肢有吸盘。见于淡水水域
墨龙虱
又名短龙虱。较锦龙虱稍大,较三斑龙虱稍小,体长20~22毫米。短椭圆形。体黑色,闪绿辉。头、前胸背多点刻。鞘翅有3条疏点直纹。触角、上唇黄褐色,翅端及第3、4腹节的两侧有淡黄褐斑纹。前肢及中肢均为赤褐色。雌虫雄虫几等长,雄虫前肢具赤褐色吸盘。常见于水沟中
子主题 6
生活方式
生活习性
龙虱能游善飞,生活于水草多的池塘、沼泽、水沟等淡水水域,对水质要求不严。幼虫老熟后钻入水边较干泥土作室,化为裸蛹,半月后羽化。成虫有很强的趋光性,当游到水面,见有灯光时便飞向高空,趋向光源。1~2年完成一代,世代重叠,7~9月均有成虫
生殖特性
龙虱是雌雄异型,到了性成熟发育期,雄龙便追赶雌龙虱,用它前足跗节基部膨大的圆形吸盘(抱握足)吸附着雌龙虱光滑的鞘翅前部两侧,并爬到雌龙虱体背进行交配(雌龙虱前足无吸盘)。雌龙虱把受精卵产于水草茎秆组织中,靠水的温度孵化出小幼虫
采食特性
龙虱以肉食性为主,也可兼植食性和腐物性饵料,善于捕捉水中小生物、有机物和水草。龙虱幼虫以小鱼、蝌蚪等动物为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龙虱的饲料一般以玉米粉、米糠、麦麸和有甜味的瓜果为主,也可投喂打烂的福寿螺,以及农村广泛存在的猪、鸡、牛、鸭的下脚料
种群分布
在我国主要产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湖南、湖北等省区;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也有出产(齐齐哈尔、大庆等地均有),当地称水老瘪,吉林省有6~7种。 [1] 市场龙虱来源大多依靠捕捉野生资源,由于水域污染和人为滥捕,故数量日渐减少,以致市场供不应求,导致价格较贵
药用食用价值
补肾壮阳
龙虱具有滋补强壮的功效,可治疗肾炎,补肾填精,也可用于治疗男子早泄
治老人夜尿多、小儿疳积
龙虱对医治老年人夜尿频多以及肾气亏损等症均有较好效果;对小孩遗尿和疳积有较好的疗效
美容美白
龙虱有美容健肤之功效,能使人精神饱满,面色红润,亦可除面上黝黑之气
防老抗衰
龙虱因其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可起到促进微循环、破坏氧化自由基和防老抗衰作用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