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金龟子》读书笔记
2023-02-17 15:21:40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金龟子是鞘翅目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的通称。其幼虫(蛴螬)是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危害严重,常将植物的幼苗咬断,导致枯黄死亡。多种成虫又是农作物、林木、果树的大害虫,因此,正确鉴定种类学名,研究和掌握其分类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对控制金龟子的危害,确保农、林业增产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长椭圆形,长约2.5mm,宽约1.6mm,初产乳白色
卵
学名蛴螬,老熟幼虫体态肥胖,长约20mm,宽约6mm,体白色,头红褐色,静止时体形大多弯曲呈C型,体背多横纹,尾部有刺毛
幼虫
长约22mm,宽约10mm,淡黄色或杏黄色。成虫长椭圆形,背翅坚硬,体长约20mm,宽约10mm。羽化初期为红棕色,后逐渐变深成红褐或黑色,全身披淡蓝灰色闪光薄层粉,前胸背板侧缘中间呈锐角状外突,前缘密生黄褐色体毛。腹部圆筒形,腹面微有光泽
蛹
长椭圆形,背翅坚硬,体长约20mm,宽约10mm。羽化初期为红棕色,后逐渐变深成红褐或黑色,全身披淡蓝灰色闪光薄层粉,前胸背板侧缘中间呈锐角状外突,前缘密生黄褐色体毛。腹部圆筒形,腹面微有光泽
成虫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1mm,宽9~11mm,长椭圆形,黑褐色或黑色,有光泽,触角10节,红褐色
卵:圆形,乳白色,两端稍尖,长2~2.7mm,宽1.1~1.7mm
幼虫:体弯曲呈马蹄形,乳白色,头部红褐色,前顶毛每侧3根,后顶毛每侧1根
蛹:体长21~23mm,宽11~12mm,黄褐色,羽化前色泽变深,复眼变成黑色
1、形态特征
以成虫和幼虫形式在地下越冬,5月越冬成虫出现,交尾产卵,6月幼虫孵化,一直到10月越冬,翌年越冬的幼虫,于5月末活动,到距地表10~20cm处取食植物根部,到6月末化蛹,7月中旬成虫出现。一个世代需710d左右。成虫于每日黄昏开始活动,20:00~21:00活动最盛,拂晓前全部钻入土中。成虫有趋光性,但雌性很少扑灯。该虫于荒坡、杂草地发生较多,尤以施未腐熟厩肥的田块,虫量较多
2、生活习性
大黑鳃金龟
成虫:体长7~8mm,卵圆形。黑色或红褐色,有光泽,被黑灰色绒毛,触角褐色,由9节组成
卵:椭圆形,长1mm左右乳白色,有光泽
幼虫:老熟幼虫长14~16mm,头部黄褐色,胴部乳白色,多皱褶
蛹:长6~10mm,黄色,头部黑褐色
以成虫在土中越冬,4月下旬出土,5月初~6月上旬为发生盛期,6月为产卵盛期,卵成块产在被害植物根际表土中,6月中下旬孵出幼虫,8月中下旬老熟幼虫钻入地下20~30cm处,做土室化蛹。成虫出现后即准备过冬。成虫有趋光性和假死性
东方金龟
成虫:体长12mm左右,暗绿色。头部黑色,触角和复眼黑褐色,前翅鞘上有黄白色斑纹,腹部两侧各有黄白色斑纹6个,尾部有4个
卵:球状,白色
幼虫:老熟幼虫头部较小,褐色,胴部乳白色,各体节多皱褶,密生绒毛
蛹:裸蛹,白色,尾端为橙黄色
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果树开花时,成虫大量出现。成虫白天活动,群集食害花絮。成虫喜食葱花,严重时在1个花絮上可达20多头,下午活动最盛。成虫喜将卵产在荒草土地中
小青花金龟
主要分类
幼虫咬断幼苗或幼树根部,导致苗木枯黄而死亡
1、危害状
生物防治:利用白僵菌,消灭幼虫;保护步行虫、青蛙、蟾蜍和鸟类,控制虫口密度上升
人工治理:利用其趋光性用灯光诱杀。该虫有假死性,可震落杀死。幼虫期灌水,使幼虫窒息而死
药物防治:用3%高效氯氢菊酯微囊或2%噻虫啉微囊500~600倍液,在果树吐蕾、开花前喷洒防治
2、防治技术
防治大黑鳃金龟
成虫采食果树嫩芽、新叶及花朵,常群集暴食幼嫩叶片,造成严重危害
用灯火诱杀成虫,成虫发生期,于傍晚震落捕杀。幼虫期,于地表扎孔,用50%敌敌畏500倍液或90%敌百虫500倍液灌注,效果良好。成虫期喷施3%高效氯氢菊酯微囊悬浮液或2%噻虫啉微囊悬浮液500~600倍,效果良好
防治东方金龟
成虫食害花蕾和花,咬食花的花瓣、花蕊和柱头,将雌蕊和雄蕊吃光,导致只开花而不结果
果树开花和大葱开花时,进行人工捕杀,在果树含苞未放,即开花前2~3d,用3%高效氯氢菊酯微胶囊悬浮液或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液500~600倍液喷洒,在虫源地,用敌敌畏500~800倍液灌地,进行土壤处理,消灭幼虫
防治小青花金龟
防治方法
金龟子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