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书笔记
2023-03-08 11:38:59 14 举报
AI智能生成
唐僧前世为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而被如来佛祖贬到下界,在观世音菩萨的指点下,奉了唐太宗旨意,不远万里前去西天求取真经,路途上收得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个徒弟和坐骑白龙马(西海龙王的三太子),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返回大唐,修成正果,被如来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角色背景
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玄奘。玄奘这位唐代高僧出生于河南洛阳。他13岁时跟随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他远游印度,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
称号
1.俗称:唐僧(意为大唐的和尚)
2.俗姓:陈(父陈光蕊)
3.俗名:没有(还没来的及起就被他的母亲放到木盆中顺水而下,免造杀父仇人刘洪杀害)
4.乳名:江流儿(为其师父所起,意为顺江漂流而下)
5.法号:玄奘
6.号:三藏(为大唐皇帝李世民所赐)
7.尊称:御弟(为大唐皇帝李世民拜把兄弟)
8.佛号:旃檀功德佛(为如来所封)
9.前世名:金蝉子(如来二弟子)
10.修成正果——旃檀功德佛
角色形象
丰姿英伟,相貌轩昂
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
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
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
好个妙龄聪俊风流子,堪配西梁窈窕娘
可谓是美男子
人物特征
(1)诚实善良,一心向佛,慈祥
(2)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
(3)虽然是以取经为责任的师父,但是实际上他却是个性儒弱,伪善怕死,缺乏越的理解
(4)他为人虽然善良仁慈,却不能够明辨是非,反而屡屡听信猪八戒的挑拨,误会能识破妖魔诡计的孙悟空。总是在落入陷阱之后,才大喊“悟空,救我!”
经典故事
1.金蝉遭贬
本为金蝉子,只因偷懒,被贬下凡,十世轮回,感悟众生,取得真经,方成正果
2.江流托孤
生父金榜高中,却在途中被奸人所害,母亲含泪将其用木盆流放江中(又称江流儿),后为方丈所救,出家为僧
3.观音显像化金蝉
佛事会上讲经说法,唐王深受感动,听闻无人晓得大乘佛法,故欲遣众僧西行取经,玄奘真心前往,菩萨化身显像,赠锦斓袈裟与锡杖
4.唐王临行封御弟
玄奘临行,唐王相送,封为御弟,赐紫金钵盂,御酒白马,临别赠言:“宁念本国一捻土,莫念他乡万两金”
5.五指山收美猴王
大圣脱困
6.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就是紧箍咒
7.高老庄收猪八戒
沙悟能
8.流沙河收沙僧
沙悟净
9.四圣试禅心
四圣化身招婿
10.女儿国女王招赘
师徒妙计巧脱身
历史功绩
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
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
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
小说中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为弘扬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直到21世纪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不忘他的历史功绩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