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笔记
2023-03-08 17:41:13 6 举报
AI智能生成
《红楼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曹雪芹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写下这篇巅峰之作。其中的经典诗词有很多,下面是ProcessOn整理的红楼梦经典诗词赏析。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警幻仙姑歌辞
内容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赏析
宝玉在可卿房里睡着后,梦见自己在可卿引导下来到了一个“人迹稀逢,飞尘 不到”的仙境
就是第一回书中提到的“太虚幻境”,忽然听到山后有人(即警幻仙姑)唱出了这首歌词
所谓“太虚幻境”,完全是作者依据表述某种思想意图的需要凭空虚拟的
梦里的故事当然是假的,但作者借此表现的思想却不是文章游戏
而是寓进了很深的涵义,特别是十二钗的判词及《红楼梦》曲是全书的纲领,要仔细研究,认真对待
这首歌辞以虚无观念对男女间爱情进行了否定
警幻仙子赋
内容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
仙抉乍飘今,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今,听环佩之铿锵。
届笑春桃今,云堆翠髻;唇绽樱颗今,榴齿含香。
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今。
满额鹅黄。出没花问今,宜嗅宜喜;徘徊池上今。
若飞若扬。蛾眉颦笑今,将言而未语; 莲步乍移今,待止而欲行。
羡彼之良质今,冰清玉润;慕彼之华服今,闪灼文章。
爱彼之貌容今,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今,凤翥龙翔。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披霜。
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其文若何,龙游曲招。
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应惭西子,实愧王嫱。
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伺方?
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
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赏析
这首赋写的是宝玉眼中的警幻仙姑的形象
赋是一种文章体裁,形成于汉代,其特点是讲求文采韵律
拼命夸张渲染;流弊是堆砌词藻,有时令人生厌
孽海情天联语
内容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赏析
这副联语写在“太虚幻境”的宫门之上,横批是“孽海情天”
佛教把罪恶的根源称为“孽”,并认为男女情爱也是一种罪恶的根源
世上俗人都陷人情爱纠葛带来的无尽烦恼中,所以称之为“孽海情天”
《红楼梦》写了荣府内外大大小小无数矛盾纠葛,男女问正当和不正当的关系也是其中一部分
这副对联从虚无观念出发,不分美丑对之一概否定,这表现了作者一股愤激和悲观的情绪
警幻仙姑的“警幻”二字就是警告人们从梦幻中醒来之意
她领宝玉看见这副对联, 是要用它来告诫宝玉
她领宝玉看见这副对联, 是要用它来告诫宝玉
想道:原来如此。但不知何 为‘古今之情’,何为‘风月之债’?从今倒要领略领略
恨无常
内容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赏析
《恨无常》表示了一种痛苦深沉的遗憾
无常,是佛教哲学的一个概念,说世上一切事物都一无例外地由存在到毁灭,没有永恒存在的东西
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后来又编造出勾取人的魂魄的鬼,叫无常
分骨肉
内容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赏析
骨肉指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分骨肉》,是说儿女与父母永远分离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其一是“爱别离”,就是不得不与亲爱的人们别离
探春在众姊妹中结局不是最坏的,她遭遇的是与亲人不能再见的苦痛
以探春的品貌和才干,尽管是 “庶出”,如果在家族的盛世,也不会让她远嫁到天边去的
探春本人对她的远嫁倒也不那么特别沉痛
从本曲临行前告别致意的话来看,想得开,看得开,很豁达
乐中悲
内容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儿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赏析
《乐中悲》,是说荣华富贵中潜伏着危机,欢乐中潜藏着悲哀
湘云是大观园女孩儿个性格最活泼的一个
她最大的特点就是“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无小儿女那种扭怩之态
虚花悟
内容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天桃盛, 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
则看那, 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 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 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婆,上结着长生果。
赏析
《虚花悟》彻底明白了荣华富贵都使虚幻无据之意
这首曲子同前面的《好了歌解注》一样,极力铺张渲染
说荣华富贵瞬息即逝,不要以 “假”当“真”,不要执迷不悟。惜春就“悟”了
其实这首曲子也不单为惜春而设,更多的句子是作者直接抒发幻灭后的悲哀,悲观的气氛太浓重了
留余庆
内容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
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赏析
《留余庆》的题名出自俗语“积善人家庆有余”
这句俗话又出自《易经·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意谓前人积德,后人沾惠
巧姐在大观园十二钗中年龄最小,因她尚未长大成人,所以作者没有去刻画她的个性
她的命运取决于其母王熙凤
王熙凤英雄一世,最后惨败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巧姐的命运就可以推知了
聪明累
内容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散人亡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 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辛苦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赏析
《聪明误》,是知进不知退,聪明反被聪明误之意。
凤姐是作者着力刻画、塑造的人物,也是最成功的一个典型
她是荣府内实际上的第一 号当权人物,各类人物都围绕着她活动着
脂砚斋批语透露,在贾家败落后,她要被关押在“狱神庙”,有一番“身微运蹇”、 “回首惨痛”的经历,最后凄惨地死去
飞鸟各投林
内容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还了命,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赏析
《飞鸟各投林》,是“家散人亡各奔腾”的另一种说法,与“树倒猢狲散”同义
这首收尾的曲子是对以贾家为代表的封建贵族阶级命运的概括
也可以说是一首带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主题歌
他看到封建社会 处处充满矛盾斗争,一切都在运动,都在产生和消失
这种客观的辩证法印在作者头脑中, 就形成了他朴素的辩证法观念
这首《飞鸟各投林》的曲 子等于宣布:凡是封建统治阶级所拼命追求和维护的一切,都是注定要灭亡的
曹雪芹依据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忠实地描绘了大观园内外的社会生活
正像他自己宣称的:“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蹬迹,不敢稍加穿凿”
因而《红楼梦》所反映的贵族家庭的兴 衰始终,是符合历史的辩证法的
作者写他们的“极盛”,正是要反衬他们的“极衰”;写他们的“赫赫扬扬”
正是要反衬他们的“烟消火灭”
按照作者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荣国府并不永远“荣”,有荣必有枯,而且要枯得很惨
宁国府也不永远“宁”,有宁必有危,终要有破家灭族的一天
女娲石上偈语
内容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赏析
《红楼梦》的作者为了便于发抒感慨, 也为了引起读者的兴味
在全书开头就把读者 引入一个迷离倘恍的神话世界
借人们都熟悉的女娲补天的神话,巧妙地虚构了一个顽石“幻形人世”的故事
石头的经历,便是贾宝玉的经历
石头,便是贾宝玉的象征,也含有作者曹雪芹的影子
“无材可去补苍天”,是作者对自己处在封建社会末世不能有所作为的悲愤和感慨
他 从自身的经历中看到他出身的贵族社会的腐败、堕落
他曾经心爱的美好的一切也都随着无可挽回地破败下去了
他从一种朴素的辩证法的观点,认识到这种结局的必然性
认识到贵族阶级不配有更好的命运,因而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暴露和鞭笞
然而作者对他已往的富贵荣华生活又不无留恋,特别是对他热烈赞美的诸多人物(多为纯洁善良的青年女性
随着封建家族的败亡而玉石俱焚,悲惋痛惜不已
他也曾想有一番作为,去补封建社会破了的“天”, 但社会没有给他这样一个机会
以至使他“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在贫穷寂寞中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枉入红尘若许年”,说的是贾宝玉, 也未尝不是作者自己的慨叹
作者把那块石头称为“顽石”,也大有深意
顽石的特点是棱角分明,执拗死硬,毫不通融
人如果具备这种品格,就必然同那个庸俗卑劣的上层社会处处榫头对不上卯眼
他不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这个社会就必然要排斥他,不容他
书中的《西江月》词批宝玉是“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正是宝玉顽石性 格的写照
表述的是用反语来赞美宝玉不同那个恶浊社会合作的叛逆性格
题《金陵十二钗》一绝
内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书中说,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青埂峰下经过,把那块 顽石上的文字从头至尾抄录回来,以《石头记》的书名在世上流传
后来曹雪芹在悼红轩里 把这部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整理成长篇章回体小说
并把书名改为《金陵十二钗》, 并题写了这首诗
当然这都是作者用的烟云模糊法,其实作者就是曹雪芹
这首小诗语言虽然通俗浅近,感慨却颇为深远
从封建阶级的正统观念来看,作者写石头“幻形入世”是荒唐的
写大观园内小儿女之间你你我我、思恩怨怨的情爱也是荒唐的
揭露那些诗礼蓉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内部的腐朽堕落,则更是荒唐、 无有意义的
作者解嘲似地“承认”是“满纸荒唐言”
作者自己深深懂得他绝不 是为了给世人消愁破闷儿来写这部书的,而是把自己一生“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经历, 加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
塑造了众多类型的人物,来表明他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寄托他难以 言喻的感慨,既是赞歌,又是悲歌和挽歌
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
内容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赏析
当年姑苏(现在苏州)城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住着一位乡宦甄士隐
此人摆脱名缰利索的员绊,在家里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小康生活
一日午睡,在 梦中遇见一僧一道(即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有幸在他们手中见到那块顽石(通灵宝玉)
又 不知不觉地随着僧道到了“太虚幻境”,见到了石牌坊上这副对联
佛教和道教是来历不同的两种宗教
曹雪芹有意让和尚与道士同行,明显地带有调侃的 意味,以增加小说的幽默感
况且用了“太虚”、“茫茫”、“渺渺”字样,就明明告诉读者这是凭空虚拟的“假语村言”
前者是世俗人的看法,所以称为“俗谛”;后者才是真理,所以称为“真话”
它隐含的意思是
社会上的人们慕富厌贫,为名为利, 劳力劳心,强争苦夺
就是把假的误认为是真的,把真的反而当成了假的
把虚无误认为是 实有,把实有反而当成虚无
曹雪芹要批判否定他所厌恶的那个社会现实,不可能有更先进的理论
而佛道两家也是 否定现实社会的,就自然成了曹雪芹现成的理论武器
癞头僧嘲甄士隐
内容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赏析
甄士隐抱着可爱的独生女儿英莲到街上散心,突然走来一个癞头和尚和一个破足道士
那癫头僧看见甄土隐怀中的英莲便放声大哭
说她是“有命无运, 累及爹娘之物”,让甄士隐把孩子舍给他
甄士隐以为是疯话,转身回去,那疙头僧便指着甄士隐大笑,念出这四句谶语式的诗
《红楼梦》一开头,就写了甄士隐和乐甜美的小家庭破败的惨剧,脂砚斋批语称之为“小荣枯”
甄士隐家的败落,是从元宵节英莲被拐子偷走开始的
惟一的爱女丢了后,甄士隐夫妇痛不欲生,接着三月十五隔壁葫芦庙起火
殃及甄家,把一个小康家业烧得一干二净
好好一个家庭就这样急剧地瓦败冰消了
从癫头和尚口里念出的这几句诗,就是甄家由荣到枯的“谶语”
所谓谶语,是一种神 秘的预示吉凶的预言
勿庸解释,这是不科学也不足信的
觉得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的力量在支配着,感到无可奈何
这就使他思想上染上浓厚的宿命论的色彩
作者在全书开头插进一段甄家小荣枯的故事,是有深意的,它是全部《红楼梦》描写的贾家大荣枯的一个缩影
甄士隐的出家也是对后采贾宝玉出家的一种暗示
全书开始就造成一股悲剧气氛,即使后来写到贾家烈火烹油、穿花著锦的富贵荣华时,也常常有一种悲凉的气息透出来,使人预感到下场不妙
贾雨村对月寓怀口号一绝
内容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赏析
中秋夜,甄士隐把贾雨村从葫芦庙请到家里饮酒,“当时街坊上家家策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
贾雨村乘着酒 意,狂兴不禁,吟出这首诗
贾雨村对月口占五言律
内容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赏析
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寄居着一个贫困落魄的书生贾雨村
此人相貌魁伟,气度不凡,很得甄士隐的赏识
一日在甄家书房里,偶然瞥见甄家的丫鬃娇 杏在院内掐花
这个娇杏因家主人常提起贾雨村,就回头多看了他两眼,贾雨村便以为娇杏 看中了自己,狂喜不禁,回到庙里就害起了单相思
贾雨村在《红楼梦》中不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
他赖甄士隐的慷慨资助赴京应举,名登金榜,穿戴着猩袍乌纱,得意洋洋地回来当了知府
不久因“贪酷之弊”,被政敌搞掉,又变成平民,做了林黛玉的蒙师
后来又靠走贾政的“后门”,起复做官,由于善于钻营,在官场中爬上得高位置
从书的前几回中,我们就可以看出
此人野心勃勃,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心狠手辣,敢作敢为,可说是个乱世之奸雄
破足道人念的《好了歌》
内容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赏析
甄士隐家业破败后,夫妻俩到乡下田庄里生活
又赶上“水旱不收,鼠盗蜂起”,不得安身,只好变卖了田产,投奔到岳父家
其岳父又是个卑鄙贪财的人,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
甄士隐“急忿怨痛”、“贫病交攻”, 直正走投无路了
一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疯癫落脱、麻履鹑衣”的破足道人走过来,叨念出这首歌
这首《好了歌》宣扬了一种逃避现实的虚无主义思想
从宗教的观点看,人们活在世上,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全都是被情欲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
这首 歌就是用通俗浅近的语言来说明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
他描写贾赦、贾珍、贾琏之流猪狗不如的品德和行为,就是对他憎恶的对象的鞭苔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内容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伯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执挎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赏析
黛玉到荣府后,见过贾府大部分人,最后才见到宝玉
这是两个主人公第一 次会面,也是第一号人物宝玉第一次在读者眼中出现,所以作者对宝玉的装束和神采作了大力铺张渲染,又写了这两首批宝玉的词
“批”字是打批语、下判断的意思,与今作“批评”、 “批判”解不同
这两首词,字面上句句是对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
从封建阶级伦理道德标准衡量,宝玉是个被否定的人物
可是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却是个和那些国贼禄蠹完全相反的、保持着人类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
宝玉不假矫饰地表现自己的天性,在那样的贵族之家必然要处处受束缚、限制,于是就要产生苦闷
就要采取种种方式渲泄,在道学先生们看来这就是“寻愁觅恨”、“似傻如狂” 了。相貌好是真,“腹内草莽”就未必
这两首诗集中地描绘了宝玉的叛逆性格,这个典型的意义也就在对封建阶级的叛逆上
护官符
内容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赏析
这几句俗谚口碑出现在第四回中
贾雨村靠贾家的关系,复职补授应天府知府,一上任就遇上薛蟠为争买英莲(香菱)而打死小乡宦之子冯渊的案件
雨村不知底细,立刻就要拿人判案
手下的门子葫芦僧使眼色制止他,并呈上这份“护官符”,提醒他
金陵城这四大家 族“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
薛蟠就是“丰年好大雪” 的薛家的公子,不可莽撞。俗谚口碑就是流传在民间的顺口溜
称之为“护官符”,是说巴结这四家官僚贵族就能保住官
得罪了他们不仅要丢官,连脑袋也保不住
它流露出的情绪,不是对他们的富贵和权势的艳羡,而是对他们官官相护、横行不法的咒骂
宁国府上房内联语
内容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赏析
荣宁二府女眷赏梅,并举行家宴
宝玉席间困倦,想睡中觉,被秦可卿领到上 房,见房内挂着一幅《燃藜图》,旁边挂着这副对联
《燃藜图》再配上这副联语,是封建阶级陈腐的说教
《燃藜图》启示人们像刘向那样 寒窗苦读,准备求取功名的资本
这副对联
劝导子弟们去熟悉社会上的各种事态,以便做官,建功立业
同时教育子弟通晓人情世故,以便应酬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在社会上立足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