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读书笔记
2023-02-23 13:33:36 3 举报
AI智能生成
认识自己,从原生家庭开始!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从脱离原生家庭的障碍开始,如何做?这本书告诉了你。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简介
书名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作者丨(美)苏珊·福沃德博士 / (美)克雷格·巴克
整理丨公众号:董点先森(dongdiansir)
Part
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
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
Chap.01
“他们当时只不过是想帮我”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他们当时只不过是想帮我”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否认:暂时的宽慰巨大的代价
“否认”是最简单也最有力的心理防御方式
由否认带来的宽慰不过是暂时的,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
可怕的是,自己不仅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否认,还要面对父母他们的否认体系
否认体系否认太过强烈,就会难以看清自身现实,甚至拒绝承认另一种现实的存在
合理化=自我欺骗
将不可接受的事情变为可接受的,看似起作用,其实只是将真相隐藏
对让你生气的人发火
不要过度神话已故的父母
子女对父母的神化不会因为父母去世而终止,死亡或许还会对这种神化的效果予以强化
生前承认父母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已属不易,死后责怪只会难上加难
父母死后得到神圣光环庇护,他们在世子女却备受情感遗毒的摧残
将他们拉下神坛
只有实事求是地看待他们的过失,才能在与他们的关系中实现力量的平衡
Chap.02
“你不是故意,不等于你没有伤害我”
——不称职的父母
“你不是故意,不等于你没有伤害我”
——不称职的父母
被剥夺的童年
对于身陷角色颠倒的混乱之中的孩子而言,无力感如影随形
孩子无法发挥大人的作用,因为他们本身不是大人
孩子无法明白为什么会失败,只会单纯的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并因此而愧疚
何时是终结
孩子所背负的强烈负罪感和责任感会一路跟随他们步入成年阶段
孩子拥有最基本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 衣食住行的需求要得到满足,安全要受到保护
孩子也有权利要求父母设定一些合理的行为限制来对自己加以引导
孩子也有权利做个孩子
让孩子做个孩子
父母角色的榜样作用对于孩子的自我认同感的形成 - 尤其是性别身份的形成至关重要
在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失去了父母角色的榜样作用,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便会飘忽不定
消失的父母
父母的遗弃也会让孩子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圆满离婚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存在
于父母而言,认识到自己离开的是伴侣而不是整个家庭,至关重要
父母任何一方的离开都会让孩子心里产生极为痛苦的缺失感和空虚感
造成伤害的正是他们的不作为
有毒父母通过推卸责任,让孩子失去了积极角色的榜样,导致孩子情感难以健康发展
Chap.03
“为什么不能让我过自己的生活”
——操控型父母
“为什么不能让我过自己的生活”
——操控型父母
“这都是为了你好”
如果总是得不到父母的鼓励去做、去尝试、去探索、去掌握以及去承担失败的风险,孩子就总会觉得无助和不满足
由于害怕不再被孩子需要,许多操控型父母会尽力维持孩子的无力感,并希望它永不消失
直接控制
直接控制经常包含威胁、恐吓和羞辱
对于操控型父母来说,子女的婚姻是极具威胁性的
操控型父母把钱作为有力武器让子女依附于自己
许多父母把子女当做能力不足、什么事都做不好的小孩子对待,以此达到控制子女的目的
操纵者的暴行
比直接控制更加细致和隐蔽,但同样极具破坏力的是巧妙的操纵
当操纵变成长期控制别人的工具时,它就极具破坏性,尤其是当它存在于亲子关系中
“帮手型”操纵父母,对子女的操纵表现为诚意十足但根本不必要的帮助
操纵型父母在节日里尤其活跃,把负疚感像圣诞祝福那样到处散播
操纵型父母的主要原则就是避免直接冲突
父母会采取分而击之的策略来对付那些过于独立、威胁到家庭稳定的子女
叛逆有因
当有毒父母给子女施压,投降或叛逆,都不利于心理上的解脱
健康的反抗和叛逆是基于自由选择的一种积极做法,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和个性的发展
来自逝者的控制
适得其反的叛逆和对父母的屈服投降在父母过世后依然可以长时间存在
没有独立的身份
自信的父母无需去控制他们已经成年的子女
操控型父母的子女成年后,对自我的身份认知会有些模糊
在子女能够把握自己的生活时,所有父母都应该停止对他们的控制
Chap.04
“这个家里没有酒鬼”
——酗酒型父母
“这个家里没有酒鬼”
——酗酒型父母
过度的责任感、救助弱者的需求、自身安全感的缺失以及被压抑的愤怒,都是酗酒型成年子女的典型特征
客厅里的恐龙
“不认账”对酗酒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谎言、借口和秘密就像空气一样充斥在这些家庭里,给家中的孩子造成了极大的感情困扰
酗酒父母的家庭的情感和心理环境与吸毒父母的家庭大致相似
“正常家庭”的伪装对孩子来说尤为有害,因为这会让孩子否定自己的情感和感知能力的正确性
陷于家庭泥沼中的孩子,会对少数与自己有共同保守秘密的人- 家中的“共谋者们” - 产生强烈而扭曲的忠诚感
被遗忘的孩子
家庭问题越是严重,孩子就越需要情感上的支持
当孩子被迫肩负起家长的角色时,便失去了供他学习的角色榜样,这对他正在形成中的自我认同感产生了威胁
修复过去的神话
每个人都有重复熟悉的情感模式的需求
这种熟悉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舒适感和整体的架构
重现过去的冲突是因为我们希望这一次可以让一切进展顺利
根深蒂固的强迫性重复的力量远比任何清醒时的誓言更为强大
永远不允许酗酒家庭中标志性的暴力和虐待再次出现是句空话
许多酗酒者的子女磨练出了极高的容忍度,能够忍受常人无法接受的事情
酒友制
酗酒父母的子女中至少有四分之一也会成为酗酒者,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很小的时候便在酗洒父母的诱导下第一次接触酒精的
即便孩子尚未被父母主动招募到酗酒者的行列,他仍然很容易受其影响并最终成为一名酒徒
你无法信任任何人
大部分酗酒者的成年子女对亲密关系心怀畏惧
信任是我们的情感产物中最房弱的一种,在严酷的条件下,它通常是第一个消亡的
在中毒的成年子女所受到的伤害中,信任缺失是最普遍的一种
嫉妒、占有欲和怀疑是许多酗酒者的成年子女的人际关系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所有父母都会有前后矛盾的状况,但是这种“今日对明日错”的症状会在酒精作用下得到显著地强化
有些酗酒者的孩子被迫成了替罪羊,也有些则被迫承担起家庭英雄的角色-“黄金孩子“
酗洒家庭的环境以及家长的性格既不可测、也不稳定,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无不深受其害
“你竟敢说自己的母亲是酒鬼”
尽管酗酒者给家人造成了诸多痛苦,他们的伴侣却不自觉地对他们的滥饮予以支持
没有童话般的美好结局
酗酒、否认以及歪曲现实等诸多问题常常在父母一方甚至双方去世之后依然留存
如果不能改变父母,那么自己就要作出改变
Chap.05
“你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事”
——身体虐待型父母
“你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事”
——身体虐待型父母
无法逃脱的家庭居戮
对孩子实施身体伤害的父母往往自己就生长于充满暴力的家庭他们成年后的大部分虐童行为正是他们童年体验和感悟的重演
许多虐待孩子的家长是带着严重的情感缺陷和需求不满步入成年的,在情感层面上他们还只是孩子
许多虐待孩子的家长也有酗酒或吸毒方面的问题
对于那些被父母虐待过的孩子而言,要重新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是很难的
有些虐待子女的父母想要获得理解,他们会在施虐后请求孩子谅解,甚至乞求宽恕
还有些不会把自己的暴行归咎于他人,而是竭力将其美化为实现孩子利益最大化的举措
被动的虐待者
家庭另一些成员,也要承担责任,他们是“被动的虐待者”
学会憎恨自己:“都是我的错”
虐待和爱-令人困感的组合
受虐待的孩子始终生活在快乐和痛苦参半的怪异氛围里
站在情感的十字路口
受虐儿童的内心蓄积着强烈的愤怒,成年后会想方设法寻找宣泄的途径
在一些案例中,被虐待的孩子会不自觉地步他们父母的后尘
许多童年受虐的孩子长大后并没有成为施虐的父母,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也难以接受温和的、非暴力的教育手段
Chap.06
“你要是没生出来多好”
——言语虐待型父母
“你要是没生出来多好”
——言语虐待型父母
恶言恶语的力量
家长经常对孩子的外表、智力、能力或作为人的价值进行语言层面的攻击,那就是虐待
有些父母会直接地、公开地用恶毒的语言贬损孩子
有些会通过长期的取笑、挖苦、取侮辱性的绰号或者拐弯抹角的羞辱来对孩子发起攻击
许多家长以引导为名,实则向孩子施以言语虐待
父母发出的一系列矛盾信息,就是为了让女子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这种打击子女的目的,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抗争
争强好胜的父母
同子女竞争的家长在童年时期往往经历过匮乏之苦 - 衣食的医乏或是关爱的缺失
不论好胜的家长嘴上说要为孩子如何,他们隐藏着的真实意图都是要让自己不被孩子超越
侮辱的烙印
有些父母会用残酷的侮辱、训斥、谴责和贬损的绰号公然向子女开展狂轰滥炸
追求完美的父母
不切实际地期望子女十全十美是引发父母激烈言辞攻击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追求完美父母的成年子女通常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为了赢得父母的爱和赞许而不断地苛求自己;要么极力反抗,甚至到了对成功心怀恐惧的程度
最残酷的话:“真希望你从未出生”
言语虐待除了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令他们感到困惑迷惘之外,也会成为自我实现的语言
当"你是"变为"我是"
负面评价的内化- 变“你是”为“我是” - 就形成了自心理的基础
Chap.07
“父母对我做的事情永远都不可以告诉任何人”
——性虐待型父母
“父母对我做的事情永远都不可以告诉任何人”
——性虐待型父母
乱伦或许是最残酷、最令人难以启齿的经历了,这背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最基本的信任,也摧残了孩子的感情
什么是乱伦
法律意义: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发生性行为
心理学:范围更广,包括以唤起侵害者性兴奋为目的而进行的身体部位接触
还有一些,虽然不涉及身体接触,但也具有同样的伤害,比如裸露等
乱伦还包括自己的隐私和安全受到侵犯,作者称其为心理乱伦
乱伦一定是需要保密的行为,父母给予孩子的满怀关爱的拥抱和亲吻并不需要保密
乱伦行为极其丑陋并令人厌恶的特性使得人们甚至根本不想承认它的存在
同身体虐待型父母的家庭一样,大多数乱伦家庭在外界看来都与正常家庭并无二致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存在比较严重的情感孤立、隐瞒、贫穷、压力大以及缺乏尊重等问题的家庭是乱伦现象滋生的温床
心理强迫在亲子关系中的比例不容小觑,父母无需强迫便可以让子女就范
除了心理强迫,许多侵害者还会采取身体暴力的手段来逼迫子女就范
孩子为什么不说
孩子保持沉默,除了害怕自己再次受到伤害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使父母陷入麻烦并最终导致家庭解体
遭到性虐待的孩子很早就认识到,与他们的侵害者相比,他们自己的信用微不足道
父母乱伦的普遍性远远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
乱伦受害者所蒙受的屈辱是独特的,即便很年幼,也明白这事必须保密
和遭受言语及身体虐待的孩子一样,乱伦受害者也会自责
乱伦受害者因为自己的下流、邪恶和深重罪孽而产生了强烈的心理隔离感
如果受害者从乱伦中感到某种愉悦的话,将更加羞耻
疯狂的嫉妒:“你是属于我的”
乱伦以一种疯狂而激烈的方式将受害者与侵害者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尤其是父女乱伦
观念的偏离极度地扭曲了孩子童年及青春期的正常发展
对许多受害者来说,熬过儿时乱伦重创的唯一办法就是躲到心理面具的后面将所有的痛苦记忆都掩埋在清醒的意识之下
乱伦受害者常常会成为非常高明的儿童演员
侵害者和受害者为了守住他们在家中的秘密都做了出色的表演
很多默不作声的同谋自己也曾是受虐儿童
有极少数母亲会将自己的女儿推向乱伦的深渊。但大多数不作声的同谋不会过度地转嫁角色,放弃自己的个人权力
每一个儿童时遭受过性虐待的成年人都无法摆脱自己无能、无用、罪孽深重的感觉
乱伦就是一种心理癌症
乱伦受害者大多不懂得如何应对成年后的恋爱关系
乱伦受害者对性怀有强烈的厌恶情绪,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还有一些乱伦受害者,会在两性关系中贬低自己
成年后,能够产生性兴奋并达到性高潮的受害者可能仍会因为自己的这些性感受产生罪恶感,这使他们很难( 甚至根本不可能)享受性的快乐
乱伦受害者会以许多不同的方式来释放自己压抑的愤怒和难以释怀的悲痛
压抑因乱伦而生的内心矛盾有一种极为常见的表现形式- 抑郁
成年后放任自己体重超标的乱伦受害者数不胜数、尤其是女性
复发性头痛也是乱伦受害者的常见问题
许多乱伦受害者沉迷于酒精和毒品,也会满世界寻求惩罚
对成年的乱伦受害者来说,要放弃完美家庭的神话是极其困难的
最健康的家庭成员
乱伦受害者通常是他们的家庭中最健康的成员,因为最终看清事情真相的往往是受害者
Chap.08
为什么家会伤人
——有毒的家庭体系
为什么家会伤人
——有毒的家庭体系
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观念:说出口的和未说出口的
说出口的观念审视、检查起来较为容易
未说出口的观念决定了我们对生活的许多理解,但又常常意识不到他们的存在
规矩:说出口的和未说出口的
说出口的规矩具体明确,成人后的我们会审视、质疑,甚至推翻它们
未说出口的的规矩如同牵线木偶看不见的线,父母通过它们在幕后操控着孩子
盲目地顺从
在有毒的家庭中,有些规矩的基础是扭曲的家庭角色以及对于现实的歪曲看法盲目的遵从这些规矩,只能导致孩子毁坏性的、自暴自弃的行为
盲目的顺从形成了我们人生早期的行为模式,也使我们的行为无法脱离这些模式
我不知道我们的界限
不健康的家庭不鼓励个人表达,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和有毒父母的思想、行为保持一致
不同即是不好
不分彼此的亲密关系导致孩子完全的依赖,依赖来自于外界而非自身的认可和准许
保持家庭的平衡
为了达到某种稳定,每个家庭都形成了自己的平衡
但在有毒的家庭体系中,维持平衡却成了一种类似走钢丝的高危运动
为了不失去平衡,有毒的父母甚至会制造更多的混乱局面
当平衡被打破时,有毒父母会宣泄心中的恐惧和懊恼,从不考虑这样做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Part2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Chap.09
“我认为上帝想让我好起来,而不是想让我原谅”
——原谅的陷阱
“我认为上帝想让我好起来,而不是想让我原谅”
——原谅的陷阱
原谅的陷阱
我们可以原谅伤害过自己的父母,但应该在理清自己的情绪之后再来做这件事,而不是在之前
只有从有毒父母的控制下解放自己,才能获得情绪和内心的真正平静并不一定非要原谅他们
Chap.10
“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可为什么自己感觉不到”
——观念、感受、行为调查表
“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可为什么自己感觉不到”
——观念、感受、行为调查表
在和父母的关系中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们的确在情感上影响着那些与我们紧密相连的人但对别人的感受产生影响和全权负责是不能等同的
自我毁灭性的观念常常会带来痛苦的感受
理解你的观念和感受之间的关系,是停止自我毁灭行为的重要一步
在和父母的关系中我是这样感受的
我们对父母都有强烈的感情,这些人经常会感受到但会有些人为了避免被这种强烈的感情灼伤,反而将它深埋在心里
在和父母的关系中我是这样做的
观念衍生出规矩,内心的感受令你必须遵守这些规矩,于是你的行为就产生了
情绪激动时,避免同父母接触、对峙。你的想法和判断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出现偏差
Chap.11
“我就是没办法丢下他们不管”
——自我界定
“我就是没办法丢下他们不管”
——自我界定
情感上的独立并不意味着你要同父母彻底断绝联系而是说你即是家里的一份子,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没有人的自我界定是完全准确的。我们都是庞大社会中的一部分,都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
自我界定
≠
自私自利
≠
自私自利
反应的对立面是回应。在你做出回应时,你在感受的同时也在思考
回应也可以让你保持自我价值感
学习和使用非辩护性回应,对打破“攻击- 撤退 防守升级”的循环大有帮助
“表明立场”可以帮你少做反应,并激励你在自我界定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表明立场可以明确你的想法和观念
“我还没有”暗含着选择,而“不”或“不能”所隐含的意思则截然相反这是个定局。没有了选择的余地,人们就会陷入纠结烦扰的混乱状态
选择是自我界定的关键。经过选择而所作出的任何决定都能让我们远离消极的反应
在父母身上试练
你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承受追求自我生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快
Chap.12
“你不该为......负责”
——不再自我惩罚
“你不该为......负责”
——不再自我惩罚
按自己的节奏生活
责任是他们的
你必须卸下为童年不幸遭遇而承担的责任,归还给应该承担责任的人
你不需要为......负责
在章年时遭受过虐待的成人也很难认清责任的归属
一旦我们将责任归于应负责的人,就会对那些加诸在我们身上的痛苦和这些痛苦的始作俑者充满愤怒
处理怒气的有效方法
愤怒是种令人烦恼的情绪,同时也令人恐惧
我们愤怒,我们害怕的事情会发生;我们不愤怒,那些事情同样极有可能发生
允许自己愤怒,不要压抑自己的感受
表达出你的愤怒
增加运动量
不要让愤怒加深你心中消极的自我形象
把愤怒转化为自我定义的动力源泉
应对愤怒并不是很容易,这种能力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形成
学会有效地控制愤怒对于我们的健康而言也是十分必要的
愤怒是人对于不公平待遇的一种正常反应
悲伤是人在面对失去时的正常、必要反应。“失去”并不一定是生命的逝去
你必须要经历和感受这些情绪(比如悲伤),这样才能冲破它们对你的束缚
悲伤确实可能使人在一段时间之内陷入低落、痛苦的情绪,但逃避只是暂时的悲伤的情绪早晚会回来- 有时会在你最不希望的时候回来
悲痛的情绪包含震惊、愤怒、怀疑,当然还有悲伤
聊聊自己的悲伤情绪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虽然这个话题会让一些人不那么自在
对自己负责
将童年的自己身上的责任免除,并不意味着同时免除了成年的自己的全部责任
Chap.13
一劳永逸地克服直面父母时的恐惧
一劳永逸地克服直面父母时的恐惧
与父母对峙
对峙意味着你要为了痛苦的过去和艰难的现在,在经过了深思熟虑后勇敢地面对你的父母
只要有勇气面对了父母,就应该认定你的对峙是成功的
何要对峙:因为对峙有效果
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
慎重考虑对峙时机,不可贸然行事,但也不能无期限地拖延
期待对峙比对峙本身更为糟糕
如何与父母对峙
对峙可以面对面进行,但也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完成
写信为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把想说的话加一组织并修改到满意为止
给父母写信一定要分别进行
写信对峙总是包含激烈情感的体验
有人需要及时的反馈来感知对峙是否成功,那么唯有选择面对面的对持
“首演”前的准备
在采取对峙行动之前,除了大量的演练,你还需要明确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
让父母在一开始答应某些必要条件非常有必要,而且大多数父母都会同意
做最坏的打算是个不错的主意- 任何好过预期的结果都令人欣喜
重要的不是他们的反应,而是你的回应
为了充分准备,你不妨想象一下有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场景
除了克服对父母直言坦诚的畏惧之外,知道何时多说无益同样重要
平静的对峙
失控的对峙并不多见,即使当时争吵激烈、群情激愤。但大多数对峙过程出奇的平静,但也存在激烈的
对峙的结果
对峙之后,你可能会因为获得了勇气和力量而突然间兴奋欣喜
不论对峙过后你的第一反应如何,对峙的各种长远的好处总要过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父母的反应:
你所采取的对之行为的性质无法预测最终的结果。对峙的双方都需要些时间,以自己的方式来应对这一交流过程并解决相关的问题
你所采取的对之行为的性质无法预测最终的结果。对峙的双方都需要些时间,以自己的方式来应对这一交流过程并解决相关的问题
对持对父母间关系的影响:
除了你与父母的关系会发生巨大变化,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除了你与父母的关系会发生巨大变化,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你兄弟姐妹的反应:
有些会认同,有些会否认或弱化你所陈述的父母施加在你和他们身上的可怕虐待有些会感觉受到极大威胁,可能会被激怒
有些会认同,有些会否认或弱化你所陈述的父母施加在你和他们身上的可怕虐待有些会感觉受到极大威胁,可能会被激怒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对你的对峙持否定态度,他们可能会使尽浑身解数让你感到你对家庭造成了多么严重的损害
其他家庭成员的反应:
对峙会影响到每一个与你有情感联系的人,尤其是你的配偶和子女,他们是你有毒父母的间接受害者
对峙会影响到每一个与你有情感联系的人,尤其是你的配偶和子女,他们是你有毒父母的间接受害者
最危险的时刻
在对峙之后,你必须为父母最具危险性的反应想好对策他们可能会做最后的挣扎,分离破坏你已经取得的成果
你的一些朋友等人,会给你关爱和肯定,这你正需要这些关爱和肯定来保持对自己以及自己作出的重要决定的信心
决定目前与他们的关系
如果父母表示理解,并愿意承担,则很有可能会共同建立起一种不那么具有毒害性的关系
如果还是老样子,最有益于健康的做法就是和他们保持联系,但不要对他们抱有太多的期望
最坏的是,为了你的感情健康放弃与父母的关系
与患病或者年迈的父母对峙
选择一些其他的办法来代替直接对峙
与过世的父母对峙
写对峙信,并在父母的墓前朗读
可以同一位亲戚,最好是与你过世的父母同辈的亲戚谈话
根本不存在“失败的对峙”
不论对峙期间或之后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你有勇气付诸行动,就是胜利者
Chap.14
有些创伤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
有些创伤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
“为什么我需要接受治疗”
因遭受迫害而形成的模式很早就形成了,而且根深蒂固,单凭一己之力难以打破但心理治疗却可以帮你成功地摆脱他对你的生活的控制
选择一位心理医师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乱伦受害者的治疗方面受过专业培训并具备一定经验的医师
对乱伦受害者来说,受过家庭动力学方面的培训,并可以运用行动导向性疗法(比如角色扮演)的医师是最好的选择
要摆脱曾经的乱伦经历,最好的办法是加入由有经验且态度开明的医师引导、由与你有类似经历的受害者组成的小组
也有少数乱伦受害者的感情非常脆弱,难以承受集体治疗的巨大压力对他们来说,一对一的治疗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个阶段-愤恨、悲伤与释放
愤恨是受害者因遭受到侵犯和背报而产生的。这是治疗的第一个基本环节,也是最困难的部分
为了把责任坚定地归于应该承担它的一方,你必须承认自己怀有愤恨的情绪而为了确保治疗的安全性,你还需要将它释放出来
懂得如何接触自己的愤恨情绪,进而才能控制它
悲伤的情绪是无可回避的,没有捷径可走
当你将自己的愤恨和悲伤释放殆尽后,你将学会把原本耗费在这些不良情绪上的精力用于生活与自我形象的重建
几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写信
写给侵害者的信
你可以毫无保留地尽情发泄自己的愤恨,这会让你更容易接触到自己的愤恨
写给沉默着的信
如果你认为母亲对乱伦一无所知,那么这封信可能是你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向她倾诉自己的经历
如果你认为母亲知道,或者你甚至告诉过她实情,那么你将有满腔的怒火要向她倾泻
写给受伤害的孩子的信
给你内心深处那个曾经受到伤害的孩子写信,是最为艰难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这封信将启动一个“重新抚慰自己”的过程
写治愈童话
童话果实一直都是最令人感动、治疗效果最好的练习形式之一
写给配偶的信
开诚布公地讲述自己的经历,这是摆脱自己的着耻感的重要环节
写给孩子的信
你经历了痛苦又从中解脱,这是一个积聚内在力量的过程,你将成为更好的家长
角色扮演的力量
角色扮演略去了你为了摆脱自身情感折磨而作出的理性化解释和否认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获得打破沉默的勇气
练习:治愈内心深处的孩子
改写历史- 练习说“不“
改写历史是一项激动人心并且能够赋予你力量的练习
先做孩子,再做大人
当你心底的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并得到安慰和肯定之后,你便要作出理性的选择重新回到自己的大人身份
与父母对峙
我们无法预测在乱伦的事实面前,不同的侵害者会作何反应所以,与他单独对峙似乎可以让局面相对缓和些
虽然同乱伦侵害者交涉和同其他类型的有毒家长交涉的细节类似,但你还需要列入一些非常具体的内容
受害者的全部要求,或者大部分要求能得到积极的回应的情况极少出现,但是提出要求的过程对你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毕业
毕业时间将视你的需求而定
不管你多么沮丧消沉,总有更好的生活在等着你 - 摆脱愧疚、恐惧和屈辱的、自尊自爱的生活
Chap.15
“我能保护自己的孩子”
——打破旧有家庭模式
“我能保护自己的孩子”
——打破旧有家庭模式
尽管施虐者、受虐者“角色”的“演员”有所改变,有毒行为周而复始的循环却可以持续数代
打破循环意味着不再像受害者,也不再像虐待者那般行事
打破循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做出承诺,和你父母当年对你的态度相比,你要更加体贴关爱自己的子女
所谓打破循环也意味着保护其他的孩子不受虐待者的侵害
有毒的父母特征之一就是他们极少(甚至从不)为自己的破坏性行为道歉
当你向孩子道歉时,你也是在教会他们相信自己的感觉和认知
当你自己从内疚、自我仇视和愤怒的家庭遗毒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你也解救了自己的子女
尾声
放弃斗争
放弃斗争
我们竭尽所能地做出种种抗争,希望父母可以对我们更加慈爱和宽容。
可是这种斗争会耗尽我们的精力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混乱和痛苦,注定徒劳无功。获胜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弃这种抗争
可是这种斗争会耗尽我们的精力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混乱和痛苦,注定徒劳无功。获胜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弃这种抗争
放手,前行
关于放弃斗争,最难的一点就是容忍父母的一成不变
当你真正地放弃斗争时,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也会顺利起来
重新定义爱
爱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为方式
很多来自有毒家庭的孩子长大以后都对爱的含义和感受感到困感
爱的行为并不会折磨你,也不会让你失望,更不会让你产生自我憎恶
相信自己
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并不是那么简单,你会经历一个艰难而疲惫的过程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