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产品创新流程
2023-03-22 17:16:51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NPDP知识梳理:第三章 产品创新流程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什么是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一项跨领域活动,需要根据各种来源的输入进行合理的决策,(包括产品线规划、战略定制、概念生成、概念筛选、研究等以产品的形式为客户取得成功的活动、工具和技术)。
产品创新流程
一组严谨定义的任务和步骤,用以描述一家公司将初期构想各自转换成可以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正规方法
为什么需要流程
独特优越的产品
强力的市场导向
更多前期的研究
在开发前敏锐而提早的产品定义
正确的组织架构-团队合作
创新而又支持性的环境
领导阶层支持
创造一个漏斗而非隧道
将产品管理视为流程
基于产品开发足够的资源
管理新产品失败风险:不确定性和成本
目标是降低不确定性
积累成本
标准决策框架
识别问题或机会
收集信息
分析情况
提出多个解决方案
评估解决方案
优选解决方案
决策并行动
模糊的前端
创意生成
概念开发生成
战略规划
预计数评量
产品的六个阶段
探索
筛选
商业评估
开发
测试
商业化
产品创新章程
定义
产品创新规程(PIC)是一个书面的专注于创新领域的关键战略文件,它明确地提醒这个战略是为了产品,不是流程或其他活动,它是一个规程,是一份提供组织运作条件的档案。
产品创新规程内容
背景
聚焦领域
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特别准则
可持续性
产品创新章程的价值
链接公司战略到产品战略的工具
作为模板使高阶主管能定义明确的期望
使新产品开发团队能接收专注工作所需要的方向和清晰思路
门径管理流程
阶段-关口流程主要阶段介绍
发现:寻找新机会和新的产品创意
筛选:初步评选市场机会,技术需求以及能力的可获得性
立项分析(商业论证):建立在筛选阶段之上的一个关键阶段,包括更为深入的技术、市场和商业可行性分析
开发:产品设计,原型制造,可制造性设计,制造准备和上市规划
测试与修正:测试产品及其商业化计划的所有方面,以修正所有假设和结论
上市:产品的完整商业化,包括规模制造以及商业化上市
阶段
阶段定义
产品开发流程中的一个确定区域
活动
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依照项目计划必须完成的工作
综合分析
通过跨职能部门间的交流,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综合分析所有职能活动的结果
可交付成果
是综合分析结果的呈现,这是团队必须完成并在关口时所要提交的内容;通常在门径流程中阶段不包含决策
关口
基本上,它是产品开发流程中的一个确定节点,在该节点时需要做出有关项目未来的关键决策
可交付成果
关口评审点的输入内容,它是前阶段行为的结果,是实现确定的,在每个关口都有一个可交付成果的标准清单。
标准
判定项目是继续还是停止以及优先级决策的标准,这些标准通常以分数呈现,包括财务和定性标准
输出
关口评审结果,关口必须有明确的输出包括一个决策(继续或停止等)以及下一阶段的路径
门径流程的优缺点
优点
为产品创新提供准则和约束条件
强调高质量的决定
对所有参与者保持公开透明
适用于各类组织
缺点
会导致过度官僚化
如未得到充分理解,就会变得僵化和成本高昂
准则和硬性要求会扼杀创造力
门径的发展和应用
并行处理
活动被“压缩”成并行活动路径,目的是加快每一个阶段中的活动进程。这些活动在战略决策关口汇聚。并行流程要求组织在同一时间段内为活动配置更多的资源
可循环设计和产品管理
重点是可持续性。包括在产品创新阶段早期邀请客户和用户参与,目的是优化设计,实现材料再利用,减少产品创新和使用过程中的浪费,以及产品使用后可以回收
快速门径流程
将敏捷方法引入制造业中。旨在促进创新、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加快决策,最终加快产品创新和上市速度。
敏捷门径混合型流程的优点和缺点
集成产品开发(IPD)
继承产品开发在阶段中是包含决策的(与门径的区别)
并行工程
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所有要素,从功能、制造、装配、测试、维护、环境影响到最终的退市和回收,都应在早期设计阶段逐一考虑
考虑到并行流程能显著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这些设计活动都应同时进行,即并行
是一种集成、并行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程的系统方法,包括制造和支持
瀑布模型
五个经典阶段
需求
设计
实施
验证
维护
瀑布模型是集成产品开发模型的基础之一
优点
需要在进入下一个阶段之前完成每个阶段
非常适合于规模较小,定义明确的项目
每个阶段都需要详细的文档
需要最少的客户干预
缺点
不适用于需求频繁变化的复杂、大型项目
在开发后期对产品进行了测试,增加了风险
需要详细的文档,这可能会很耗时
精益产品开发
建议和原则
明确由消费者定义的价值,将增值与浪费区分开来
在产品开发流程前期充分研可选方案,因为此时设计改动的空间最大
建立均衡的产品开发流程
利用严格的标准化减少变异,创建柔性和可预测的产出
建立自始至终领导项目开发的总工程师制度
建立适当的组织结构,找到职能部门内技术专长与跨职能整合之间的平衡
为工程人员构造尖塔型的知识结构
将供应商完全整合到产品开发体系中
建立公司内部学习和持改进机制
建立追卓越、锐意进取的企业文化
调整技术以适应人和流程
利用简单可视化的沟通达成一致
运用强大的工具做好标准化和组织学习
优点
流程的聚焦点在于信息的顺畅流动,而非严厉管控
通过事件驱动方法简化合作,优设计
重视对进度、成本、绩效和质量方面的风险的积极管控
适用于各种规模的项目
用于记录学习和进展、判定优先级和解决问题的工具通常是简单的、可视化的
局限性
参与人员必须是相当敬业且经验丰富的
需要改变组织的结构文化如统一的项目文化
需要强有力的供应商管理
组织有意愿且有能力接收项目目标和方向上的变化
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要点
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
可工作的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
客户合作高于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高于遵循计划
敏捷12项原则
原则1:我们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尽早和持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满足客户
客户满意
原则2:欢迎对需求提出变更,即使在项目开发后期也不例外,敏捷过程要善于利用需求变更,帮助客户获得竞争优势
接收变化
原则3:要经常交付可用的软件,周期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且越短越好
频繁交付
原则4:项目实施过程中,业务人员与开发人员必须始终通力合作
一起工作
原则5:要善于激励项目人员,给予他们所需的环境和支持,并相信他们能够完成任务
提供环境和支持
原则6:团队内部和各团队之间,最有效的沟通方法是面对面沟通
面对面沟通
原则7:可工作的人间是衡量进度的首要指标
衡量指标
原则8:敏捷过程提倡可持续的开发。项目方、开发人员和用户应该能够保持稳定恒久的进展速度
可持续步调
子主题
原则11:最佳的架构、需求和设计出自自组织团队
自组织团队
原则12:团队要定期回顾和反省如何能够做到更有效,并相应地调整团队的行为
定期反思
敏捷产品创新方法的关键要素
产品待办列表
1、产品待办列表包含系统的需求,其中的产品待办项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
2、产品负责人负责对产品待办列表进行优先级排序
3、一个产品待办项时团队在一次冲刺迭代周期中要完成的最小工作单元
Scrum
1、Scrum是最常用的敏捷框架。团队以scrum为框架,在一些列固定周期的迭代中开发产品,并以固定的节奏开发软件
冲刺(sprint)
1、冲刺是指完成特定任务,由开发阶段进入评审环节的一个时间段
2、冲刺时一段设定的事件(通常不超过30天),在此期间,必须完成特定任务,并为评审最好准备
3、在sprint过程中,待办列表会不断得到解决,从而可以实现产品的增量开发或增强
4、每个sprint都以一个计划会议开始,在这个会议上,产品负责人和开发团队就sprint将要完成的事情达成一致,冲刺的持续时间由团队决定。冲刺开始后,团队接管工作。在sprint结束时,团队向产品负责人展示其完成的工作,产品负责人及项目相关方使用sprint会议中确定的标准来接收或拒绝工作。
评审(demo)
1、在每个冲刺完成时,项目相关方(如客户或公司管理层)将对该冲刺中交付的产品(增量)和/或特性进行评审
2、这需要展示“产品”到目前为止的情况
3、目标时确认成果,并开启下一个冲刺
回顾会
sprint回顾会议旨在识别并记录从上一次冲刺中吸取的“经验训”,并在每次sprint结束时举行,团队以持续改进为目标评估其绩效,他们问自己
1、哪些工作进展顺利及为什么
2、哪些工作进展不顺利及为什么
3、如何处理进展不顺利的工作,并为冲刺规划提供依据
产品负责人
1、必须是唯一在产品待办列表优先级和需求问题上代客户利益并拥有最终决策权的人
2、必须随时向团队提供,尤其是在sprint规划会议期间
3、冲刺开始后,不应管理团队,也不应再提出变更
4、必须平衡相关方之间互相竞争的利益
敏捷教练
1、是团队和产品负责人的促进者
2、通过以下方式协助团队和负责人
清除两者之间的障碍
激发团队创造力,并给团队授权提升团队生产力改善工程工具和实践
实时更新团队进展信息,确保各方都被知会
敏捷团队
1、由7(±2)成员组成
2、由跨职能组成且自组织实现冲刺目标
3、自主选择实现目标方法并对目标负责
4、scrum团队每天召开一次会议,目的是汇总信息
已完成的成果
尚未完成的成果
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敏捷产品创新方法优缺点
优势
1、在很难提供业务需求文件或很难对项目进行量化时,就可以用敏捷方法
2、可以在大量变化中进行前瞻性开发和快速编码、测试,可快速对其进行纠正
3、通过定期会议经常性地更新工作进展,敏捷的本质都是迭代,需要通过客户的持续反馈进行开发
4、由于冲刺周期短、反馈及时,团队更容易应对变化
5、每日站会可评估个人生产率,从而提高成员生产率,也可提前识别问题然后迅速解决
6、它可以与任何技术/程序语言一起使用,尤其对web2.0或新媒体项目特别有用
7、在流程和管理上投入的费用非常少,可以更快、更省地交付成果
局限性
1、敏捷scrum是导致范围蔓延的主要原因,除非有明确的截至日期,否则相关方会不断要求团队交付新功能
2、如果对任务定义不明确,就无法准确估算项目成本和时间
3、如果团队成员没有全力以赴,就无法结束项目,甚至导致项目失败
4、只适用于快速变化的小型项目
5、需要有经验的团队成员
6、敏捷教练需信任团队,但不能对团队成员进行严格的控制
7、开发流程中,任一团队成员的缺席都会对项目开发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除非测试团队能够在每次冲刺后进行回归测试,否则项目质量管理很难落实和量化
系统工程
定义
1、系统工程将系统思维与系统流程模型结合起来,通过系统、集成化的设计流程及项目管理方法、工具开发出解决方案
2、所有系统都由具有属性或功能的部件或元素组成,这些元素通过特定关系相互链接
3、系统复杂度由系统或子系统的动态性、可变性、种类、多样性和规模所决定
4、系统工程综合了许多以技术和人为中心的科学
5、其目的是将工业、机械、制造、控制、软件、电气和土木工程、以及控制论,组织研究和项目管理整合起来。通过技术和管理流程,确保实现系统用户的需求。
系统工程设计框架的步骤
1、规划产品和选择任务
2、明确任务,编写需求清单
3、识别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4、构建功能结构
5、研讨和采用工作原则
6、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案组合
7、确定原理解
8、评估原理解
系统工程的特点
预先、有目的和深入的设计思考
通过从一般分析到具体分析来界定“问题”
跨学科
复杂度管理
降低成本
降低风险
加快项目进度
优化
改进产品质量
系统工程的优缺点
优势
1、多系统优势明显且极具价值
2、与设计相关的决策非常详细,并可在客户深度参与下提前做出决策
3、在项目早期就有学习机会(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增加的专业知识),可传达给所有相关方
4、容易识别和管理即将发生的变化
局限性
1、对问题的过度分析和过多的预设细节会造成延迟风险,也会导致将重点放在不恰当的解决方案要素上
2、随着项目进展,需求可能过时,因此初始需求会有变化
3、长期规划和/或开发风险,使解决方案变得过时
4、由于项目的“运营和资源承诺”随着产品创新进入最后阶段,有效应对变化的能力会越来越弱
设计思维
定义
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解决问题方法论,通过从人的需求出发,为各种议题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设计思维框架
发现
通过洞察客户发现机会,设计思维的原则要求发现过程是迭代的,从各种信息来源发现机会
信息收集-->合成信息
定义
进一步理解客户需求,将需求与产品关联起来。对客户洞察进行提炼,形成产品设计规格
筛选需求-->最终问题
创建
创建一个得到目标市场认同的概念,经过多轮迭代,制作出原型
创意生成-->原型制作
评估
通过原型收集更多的反馈,并将这些反馈综合起来作为迭代改进的基础
获取反馈-->整合反馈
精益创业
定义
精益创业是一种开办新企业的办法,其基础是创业者再开发产品时必须进行调查、实验、测试和迭代
它起源于21世纪初,并在2010年左右由硅谷企业家演变成一种方法
精益创业原则确保创业者能够开发出客户真正想要的产品,而不是采用未经测试的创意来开展业务,即快速试错法和低成本试错法
它呼吁企业家首先寻找商业模式,然后测试他们的创意来开始创业之旅,然后通过潜在客户的反馈来优化他们的创意。提倡创业者持续参与这一活动循环-探索并提出假设,测试并获得反馈
精益创业公司倡导使用软件开发行业的迭代或敏捷产品创新概念。在精益生产中,该方法被称为改善。在软件行业中,该方法称为敏捷方法。
精益执行的6个关键因素
创意
假设
实验设计
实验
转型or 坚持
坚持证明了这一假设
转型-实验推翻了假设
产品创新流程控制
高级管理者或管理团队承担管理(治理)和控制责任,这是确保产品创新流程整体有效性的前提,正确的流程应聚焦在高效和有效地交付正确结果上。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