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
2023-03-07 17:22:16 21 举报
AI智能生成
《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文章导读
作者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
简介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
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乡土中国》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
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
主要内容
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有话可以当面说明 白,不必求助于文字
文字的产生,是因为人与人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遇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碍
时间的阻碍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
论及今昔之隔,一个在乡土社会中的人,所需 记忆的范围,本身很狭窄
至于世代之隔,由于乡 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
人在熟人和熟地儿长大,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
经验无需要累积,只需要保存
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人,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节奏
在这种社会里,只靠说话,而不依赖于文字和书籍,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的
章节概括
1、文字发生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时间阻隔上的问题
2、时间阻隔的两个方面:个人的今昔之隔、社会的世代之隔
3、记忆、概念(词)打破今昔之隔
4、人靠记忆学习文化(社会共同经验的积累)
5、词是人的生活和时间关联的最主要桥梁
6、从时间格局上看,乡土社会是没有文字的社会(有语言无文字)
7、记忆有选取,为了生活
8、因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安定的社会(世代黏着),所需记忆和现代都市不同
9、世代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
10、写日记的事,印证乡土生活的重复性
11、乡土社会不怕忘,因为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生活习惯
12、乡土社会中无需文字这样的象征体系来帮助记忆
13、乡土社会中的生活如同放映同一影片(生活定型)
14、在乡土社会中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无需文字)
15在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小结
乡土社会中的人,世代间生活形态差异不大
人生经验更多是一种重复,每一代都是相似的周而复始的生活历程
整个乡土社会由于相对的封闭性,社会文化的变迁不大,乡村生活简单而重复
乡土社会的静态性,世代经验的重复性,使得乡土文化的总量相对有限
整个乡土社会由于相对的封闭性,社会文化的变迁不大,乡村生活简单而重复
社会文化变迁大的时候,才会真正产生文字下乡的需求
主旨: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安定社会,在时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