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2023-03-10 14:17:46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四夜: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
共同体的范围小到“你和我”,大到“宇宙”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
这需要我们由自己采取行动,直面“人生课题”,主动融入到“共同体”中
转“这个人能给我什么”为“我能给这个人什么”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归属感)
倾听更大的共同体的声音
在学校教师是绝对的权力主导者
但如果按照“人的社会”这个共同体来考虑的话,你和教师都是平等的“人”,如果被踢出不合理的要求,那就可以正面拒绝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人人平等——横向关系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这所做出的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就只能迎合他人的标准,妨碍自己的自由
孩子做家务会说不错,你做的很好
而丈夫做家务则不会
找到自己的价值(基于横向关系)
鼓励是让人们意识到自己价值的其中一种方式
会说“谢谢”、“我很高兴”、“帮了大忙了”来表示喜悦和感谢
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要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
不将身边的人和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做是他自己,从零起点出发,不断加分
要是自己先塑造一个理想的形象,那就只能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国一点一点地扣分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第五夜: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找到归属感
自我接纳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他者信赖
在信任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信任不信任是你的课题,而决定背不背叛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如果不敢去信任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他者贡献——工作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他人为我做了什么→我为他人做了人什么
“工作狂”是人生的谎言
因口吃而自卑者:无法做到上述三点,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歧途一次来评价整个世界
工作狂:只关注人生特定的侧面,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
认真过好“此时此刻”
人生就像时在每一个瞬间不断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 ,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
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我的力量无穷大”,世界不是考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从“原因论”转变为“目的论”
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止步不前
我们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
捏造出来的愤怒
想要通过大发雷霆来威慑犯错的人,进而使他认真听自己的话
孩子误入歧途、逃学甚至自杀
原因论: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孩子才变成这样
目的论:“报复父母”,让父母烦恼不已,惊慌失措,痛不欲生
“原因论”是“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讨厌A是为了逃避与A的人际关系,用“A身上有无法容忍的缺点”来转嫁责任
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有人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段关系”,继而搜集素材觉得对方哪哪都令人不满意
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性格即“生活方式”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我们也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勇气问题)
改变现状→面临变化→开始不安(×)
不改变→轻松安心→不满
第二夜: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脸红恐惧症→为自己不敢迈着第一步找借口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事实”而是主观“臆造”
自身的“客观事实”并非是劣等性
关键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客观事实”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如身高不高→可以让相处的人变得轻松
“优越情结”
“权势张扬”:越自负的人越自卑,他担心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就得不到周围的认可
“夸耀不幸”: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的“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
把“不幸”当做武器就会永远不幸
和他人成为伙伴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自己”的比较
不要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我们向前迈进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尊重和他人的差异,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实际上是自我意识过剩的反应
站在竞争的角度来看人际关系,就会把他人的幸福看做“我的失败”,这样便无法给予幸福
体会“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世界将会变个样
人际关系中的“权利斗争”与复仇
愤怒
公愤:因社会而产生的超越自身利害的长久的愤怒
私愤:个人的愤怒,只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工具
“权利斗争”
别人辱骂只是为了挑起“权利斗争”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或者使对方屈服
在人机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步入了权力之争
“复仇”阶段
不可调和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甚至自杀来报复父母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爱的课题
浪漫的红线:恋爱关系或夫妻关系
阿德勒不同意束缚对方这一点,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
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坚固的锁链:亲子关系
不能够逃避,必须勇敢面对
第三夜: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
自由就是不在寻求认可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所以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想法的时候不可以发怒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
自由就是不害怕被人讨厌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分离自己和他人的“人生课题”
分辨“这是谁的课题”,把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并且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辨别是谁的课题的方法: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例子
亲子关系: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父母随时准备给予帮助
心理辅导:被辅导者是否改变不是辅导顾问的课题,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亲密关系:信任他人是你的课题,如何对待你的信任是别人的课题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做的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