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22条名句
2023-04-11 10:52:05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
【译文】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
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以约失之者鲜矣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德不孤,必有邻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原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真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像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我还责备他什么呢?”
孔子又说:“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谥号?”孔子说:“他聪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三思而后行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
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
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但愿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少儿能得到关怀,使朋友能够信任我。”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划。”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足。”孔子说:“如果是能力不足的话,是走到中途才废弃而停止,但现在你还没开始,就给自己划了一条截止的界限而停止前进了。”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
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所谓仁人,自己想要成功,先要帮别人成功,自己想要通达,先要帮别人通达。凡事都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算是实行仁的方法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只传述(旧的文化典籍)而不创作(新的),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典籍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不能领会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不能举一例就理解其他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中的22条名句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