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3古代文学真题补充
2023-03-15 13:53:2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西南大学】古代文学知识点补充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豪放词的变迁
开头
形成于宋代
北宋欧王、苏、苏辙曾用“豪放”评诗
苏轼第一用“豪放”评词
形成与发展
预备
北宋前→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
发豪放词先声
奠基
北宋中后期苏轼
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
提倡写壮词
进入第二阶段
当时学苏词十之一二,学曹柳者十之七八
顶峰
经贺铸中传+靖康事变引发
迅猛发展
代表
豪放词领袖辛弃疾
陈与义,张元干,陆游,陈亮
风格
慷慨悲凉
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的阵容
统治整个词坛
延续
人物
刘克庄,戴复古,刘振翁
继承辛词风
由于南宋国势衰微,恢复无望
风雅词盛,渐倾词坛
南宋后期词作
或成粗嚣
或反典雅
悲灰之气渐趋浓郁
特点
视野广阔,气象恢宏
用诗文/句法写词
南渡后→时代巨变
高亢之调应运而生
陈与义,朱敦儒等承流接响
地位
震烁宋代词坛,影响词林后学
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有
标举豪放旗帜
学苏辛
“无意不可入……”
境界宏大
不拘格律
汪洋恣肆
也有清秀婉约之作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词的本色/变迁
唐五代兴起→合乐而歌:新诗体
当时称为曲或曲子词
后来才称为词
最早出现的是敦煌词
中晚唐
落魄文人/失意之仕
温柔富贵乡
多绮丽
代表→花间词派
《花间集》标志文人词的成熟
男女题材→树立“词为艳科”藩篱
其他题材为跳出藩篱开启门路
这时“婉约词风”→确立词的“当行本色”
晚唐词
晚于花间词
代表→李璟李煜
性质
应歌之作→主观情怀之作
歌者之词→诗人之词
南唐冯延巳/李煜→抒情成就高水平
内容
写艳情+真情(人生易逝,亡国痛)
风格
清丽淡雅,自然白描
枢纽:花间词→南宋词转变
宋代
大放异彩,名家辈出,成为“一代文学”
代表→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分两派(成为宋代不同本色)
婉约→柳永/晏殊(多儿女风情)
豪放→苏辛(恢宏刚健)
靖康事变后
慷慨豪壮的吟唱
南宋主题
这一时期本色
总结
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时代变迁,不同时代形成→不同本色
长恨歌故事题材流变
杜甫《哀江头》
前半首唐杨游幸曲江
后半首感伤杨之死,玄宗出逃
曲江昔盛今衰
长安被洗劫后的冷落
爱国
国破的哀恸
全诗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首尾照应,身临其境
语言形象精炼传神
白居易《长恨歌》长篇叙事诗
精炼语言
优美形象
叙事抒情结合
唐杨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
正在吃这精神苦果
陈鸿《长恨歌传》
内容与白居易相同,详略不同
前半部分写唐(暴露荒淫生活,祸国殃民罪行——有谴责意味
杨缢死后,写唐的思念”三载一意,其念不衰“歌颂生死不渝的爱情
最后王质夫、白、陈游仙游寺,王请分别写《长恨歌》《长恨歌传》
说明颂扬爱情早已流传
安史之乱带给人们痛苦,人们寄希望于唐朝复兴
陈接受这个看法,美化李杨爱情,反映了时代局限性
白朴《梧桐雨》—戏剧
内容相同,情节不同
安禄山失期当斩,唐反宠爱,安与杨私通
安与杨忠国不睦,反,唐出逃去蜀
至马嵬驿,请诛兄妹
杨在佛堂自缢
唐返回长安,设贵妃相朝夕相对
追思、惆怅
洪昇《长生殿》
取材→白《长恨歌》白朴《梧桐雨》
内容相同
题材发挥,两个主题
增加当时社会、政治内容
改造充实爱情故事
《牡丹亭》和《桃花扇》爱情主题的不同
《牡》以情抗理的爱情主题
杜是纯真少⼥,爱⾃然\⽣命\⾃由,却被礼教限制在深闺中
她居然连⾃家的后花园都没有去过
⽩天睡个午觉母亲责备不合礼教
在裙⼦上绣鸳鸯鸟,母亲也⽣怕引动情思
正常情欲得不到对象化,封礼吞噬正常感情
然⽽⽣命意识是顽强的\不可战胜的
汤展⽰杜对爱情追求
男⼥爱情,缠绵悱恻,超凡⼊幻
杜作为“情”的化身战胜了作为天理化⾝的封礼
体现作者“理之所必⽆”⽽“情之所必有”的创作主旨
《桃》借⼉⼥情长抒兴亡感
李忠实于爱情⽽不肯辱于权奸的故事,与王朝兴亡联系
孔写《桃》,普通的妓⼥爱情故事,注⼊崭新的⽣活内容,富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展现兴亡过程,揭⽰必然灭亡命运
《桃》跳出才⼦佳⼈戏俗套,高于一般才子佳人戏
戏剧结构
从赠扇定情开始,爱情就被置于⽃争漩涡中
后来被迫分离,扩展为两条情节线:
由侯四处奔波,写南明草创及四镇内讧等事件和⽭盾
由李备受欺凌,写弘光皇帝和马、阮之流的倒⾏逆施的腐败形象。
两条线索,反映朝野内外的历史画⾯
成功地把爱情和政⽃结合
既精巧又宏伟的戏剧结构,反映历史⽣活深广度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影响
提升了中国讽刺⼩说的地位
《儒》将中国讽刺⼩说
提升到与世界讽刺名著并列的地位
这可以说是吴敬梓对中国⼩说史的巨⼤贡献
《儒》取得的⾼度思想艺术成就,使它在当时就产⽣了很⼤的影响
奠定了古典讽刺⼩说的发展基础
在⼩说史的发展中
《儒》奠定古讽⼩说基础
为以后讽刺⼩说的发展开辟了⼴阔的道路
晚清谴责⼩说《官场现形记》等
显然是受了《儒》讽刺艺术影响
并在结构上也有所模仿
我国新⽂学作家鲁迅,极其推崇
他的战⽃的⽂学传统,特别在讽刺⼿法的运⽤上
和《儒》有⼀定关系
总之
吴敬梓《儒林外史》讽刺⼿法的运⽤,是对中国⼩说发展的⼀⼤杰出贡献
他以讽刺家的⼼态,对现实⽣活独特的体察和感受
从现实⽣活中特选了富有喜剧性、讽刺意味的
“或⼀群⼈的或⼀⾯的真实来”
⽤⽩描的⼿法把它们摹写出来
《儒林》《聊斋》对科举批判异同
《聊》
是在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中
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小说
《儒》
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标志着我国古代讽刺小说艺术发展的新阶段
同
讲述科举制下
士人与其他人的千姿百态
所写正反面人物与科举关系重大
二人都参加科举制度的经历
都在不同程度受到毒害
了解封建科举的局限
异
批判深度不同
《儒林》
揭示科举对于知识分子的腐蚀,及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通过各种人物对功名富贵的不同态度和做法
对科举下贪官污吏、豪绅恶霸、书生、社会寄生虫、对八股的抨击
《聊》中没有\很少提到
《聊斋》
揭科举弊端,考场中的黑幕,主考官无能与昏庸
反对考试形式和考官选取
批判本身形式的不合理
而不是背后的社会乱象
对科举态度不同
背景
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政权,为拉拢和团结汉族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让知识分子为统治阶级服务。考试形式沿袭明朝,采用八股文,让考生在文中写古人言,阐述道理,不能在文中抒发感想
吴
在《儒林》中“穷极士人情态”
通过形象,触及士人灵魂深处
描述了一个时代知分命运,讽刺儒林阶层道德堕落和精神空虚
人们把科举作为当官发财的唯一出路,读书为了做官,拿取别人的钱财
蒲
有赞同意味
认为科举本身没有错
选不出人才是因为考官的选取和考试形式的问题
《聊》揭露科举的积弊和对知分的伤害,但没有把这一切归因于科举
相反,他认为想要改变现状
主考官应选取得当,要能识拔人才
这样就不用反对,而应拥护
讽刺心态不同
吴通过《儒林》对科举的理性批判
《儒林》讽刺艺术达到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悲喜交融的讽刺手法+真实人物来批科举
“秉持公心,指擿时弊”
书写自己的血泪
为深受毒害的文人代言
从这个意义上看,《儒林》思想深度比《聊斋》更高
蒲通过《聊斋》对科举的感性批判
蒲“用传奇法以志怪”
用民间故事
写鬼、神,以神幻手法
写讽喻现实的作品
通过鬼魂反映现实,对科举不合理处和毒害人才发出感概
狐鬼故事大部分是由生活感受生发,凝聚大半生的苦乐
因此,比起《儒》,《聊》更多表达蒲自己
科举失意的心态
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憧憬
诗能穷人
“诗能穷人”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诗人的荣耀,往往是和悲剧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渊源
源头追溯到孔子“诗可以怨”
表明孔已认识到文学是可以表现牢骚和不满的
屈原也许是最早用泄愤的观点说明文学创作的作家
在《九章·惜颂》里自叙创作动机
“惜颂以致憋兮,发愤以抒情”
司马迁是文论史上第一位对怨愤说做出比较完整理论阐述的作家
在前人基础上提出“发愤著书说”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后世
司马迁之后,历代文论家对“诗能穷人”说都陆续有所议论
刘勰论建安文学的繁兴
把“梗概而多起”的创作
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环境
及作家“志深而笔长”的创作心态联系起来考察
韩愈则提出了“不平则鸣”的口号
进一步指出
“夫和平之音淡薄,而秋思之声要妙; 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欧阳修继发韩愈的理论
《梅圣俞诗集序》
“余文诗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然则非诗人之能穷人,殆穷而后工也。”
明确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观点
苏轼不完全同意欧阳修的看法
《答陈师仲书》中直截了当地说:“诗能穷人,所从来尚矣,而于轼特甚。”
在别处又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平生文字为吾累。“
苏轼的看法可能与他个人政治生活的特殊经历有关系
但是,从承认“穷而后工”的现象,发展到提出“诗能穷人”的理论
无疑是对封社本质认识的一种深化
另外,“诗能穷人”这一命题
实质上是来自封建社会文人政治经济地位低下的不合理现象
左思《咏史》
揭露九品中正制的腐败:“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即唐代以后的科举制,越到后来其弊端也越加严重
科场和官场一样,舞弊成风,贿赂公行
大批真正有才能学问的士人往往老困名场
所谓“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这正是悲惨处境的真实写照
没有获得科明官位的士人
在经济上常常陷入困境
为贫困所煎熬
为什么唐以后古体诗成就依然很高
就诗歌的题材而言
中国古典诗歌的各种体裁至唐代
“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不备矣”
五、七言古体,兴于汉魏,唐人有所发展:
或古、律结合,使音节婉转优美,韵致生动流畅
或诗、文结合,破偶为奇,使风格古朴奇崛
1唐人的五古
陈子昂、高适、王昌龄、李颀等追踪汉魏,风格高古道劲
张九龄、孟浩然、王维、韦应物、柳宗元等效仿陶潜
风格清淡,韵味醇厚
杜甫尤其堂庑大开,记事、述行,抒怀、议论,无施不可
2唐人的歌行,风格多样
四杰、张若虚、刘希夷的七古
铺张排比,有类汉赋
流丽婉转,脱胎宫体
李杜二公,才大气雄,各领风骚
李白、岑参的歌行,感情激荡,笔法奇幻,风格飘逸豪宕
杜甫、韩愈的歌行,感情沉郁,笔力道劲,风格奇崛拗峭
元白歌行,随物赋形,通俗平易,律句律调,声情凄婉
3唐人的乐府,多不合乐,属古体
李白的乐府,借旧题写己怀、述时事,别出机杼
杜甫、白居易发展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
创为“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
后发展为新乐府运动
李贺则多以新题写古事,借以刺时抒怀,奇谲幽艳,自成一家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对仗风格
背景
作于广德元年,杜甫52岁
持续了7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
杜甫这位饱经战乱的诗人正流落在四川
他听到战乱结束的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自己的家乡
律诗的首联与尾联是不要求对仗的
可这首诗的尾联却不仅对仗,而且对得十分奇妙
分析对仗
1.四个地名两两相对
“巴峡”对“巫峡”
“襄阳”对“洛阳”
“峡”对“峡”
“阳”对“阳”
2.两个副词相对。“即”对“便”
3.四个表示动态的词语两两相对
“从”对“下”
“穿”对“向”
4.既是正对,又是流水对
尾联是正对
因为“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意思相近
都是写“还乡”的路线
又是流水对
上句与下句之间在时间上有先后的不同
是承接关系:“即从巴峡穿巫峡”在前,“便下襄阳向洛阳”在后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