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笔记| 临床检验基础
2023-03-15 16:53:51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教材笔记| 临床检验基础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8项:尿蛋白(PRO)、尿隐血(BLD)、尿糖(GLU)、尿酮体(KET)、尿亚硝酸盐(NIT)、尿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酸碱度(pH)。
9项:8+白细胞(LEU)
10项:9+尿比密(SG)
11项:10+VitC
12项:10+尿色和浊度
(一)分类
1、组成:机械系统、光学系统、电路系统
尼龙膜:防止大分子物质污染
碘酸盐层:防止维C干扰
试剂层:包被试剂
绒质层:
吸水层:防止尿液扩散
塑料底层:支持作用
2、试纸带结构(由外到内)
本质:光吸收和反射有关。颜色越深,光吸收越大,反射越小,反射率越小,被测成分浓度越高。
3、检测原理
(二)组成结构与检测原理
(三)检测参数及注意事项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前向散射光强度(Fsc):细胞大小
前向散射光脉冲宽度(Fscw):细胞长度
荧光强度(Fl):染色质强度
前向荧光脉冲宽度(Flw):染色质长度
流式细胞术
电阻-电压:体积
脉冲信号数:细胞数
电阻抗原理
(一)检测原理:
1、定量参数: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
2、标记参数:病理管型、小圆上皮细胞、类酵母细胞、结晶和精子
(二)检测参数
1、红细胞:尿沉渣红细胞数量可帮助血尿有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白细胞和细菌:尿沉渣白细胞数量可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泌尿系统的感染。
3、上皮细胞:不能准确区分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层或底层移行上皮细胞。
4、管型:管型对诊断肾脏实质性病变有重要意义。
(三)临床意义
优点:用量少、适用于大批量检查
缺点:不能替代显微镜病理性尿检查
1、尿干化学分析仪
2、镜检和分析仪不相符时
(四)方法学评价
尿有形成分分析仪
清洁、干燥
(一)容器
1、指头大小(3~5g)的新鲜粪便
2、1h内检验完毕,检查阿米巴滋养体时应排便后立即检验。
3、应尽量挑取含有黏液、脓血等异常成分的粪便,外观无异常时应内外多点采集。
4、隐血试验素食3d,禁服维C及铁剂。
5、特殊采集:肛门指诊或采便管采集。
6、寄生虫检查:检查蛲虫用试子于清晨排便前试取肛门四周,立即镜检。
(二)标本采集
一、标本采集
(一)量
小肠炎症时,增多的粘液均匀混合于粪便之中。
大肠病变时,黏液则一般附着于粪便表面。
(1)黏液便
(2)鲜血便(鲜红色):提示下消化道出血,如直肠癌等
细菌性痢疾以脓及粘液为主,浓中带血。
阿米巴痢疾(暗红色、果酱色)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果酱样。
(3)脓便及脓血便
(4)柏油样便(黑色、柏油色):超过50ml以上,有光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
(5)胨状便
(6)稀糊状或稀汁样便:各种腹泻。
(7)白陶土样便:主要见于梗阻性黄疸
(8)米泔样便:呈乳白色淘米水样,多见于霍乱、副霍乱。
(9)球形硬便:见于便秘
(10)乳凝块状便:婴儿粪便
1、性状:正常成人粪便为成形的黄褐色、软便;婴儿粪便多为黄色、金黄色糊状便。
2、颜色:正常人黄色、黄褐色;婴儿粪便因含胆绿素故呈黄绿色。
(二)外观
二、理学检查
隐血:胃肠道少量出血(<5ml)时,粪便用肉眼及显微镜均不能证明的出血称为隐血。
(1)化学法:血红蛋白中含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氧化成色。
(2)免疫法:0.2mg/L或0.03mg/g粪便可呈阳性。
1、检测原理
邻联甲苯胺法:灵敏度高
氨基吡啉法
无色孔雀绿法
愈创木酯法
2、各种隐血试验
① 动物血食品可使隐血试验出现假阳性,大量过氧化物酶食物及大量生食蔬菜也可使结果出现假阳性。
② 大量VC可出现假阴性,血液在肠道中停留过久,血红蛋白被细菌降解,也会导致假阴性等。
(1)化学法
大量出血时,血红蛋白(抗原)浓度过高造成的与单克隆抗体不匹配(即后带现象)亦可出现假阴性。
(2)免疫学
3、方法学评价
4、参考值:阴性
(1)消化道疾病,如溃疡等
(2)药物:阿司匹林等
(3)消化道肿瘤:持续性阳性
5、临床意义:治疗正常后隐血阳性仍可持续5~7天,隐血试验转为阴性可作为判断出血完全停止的可靠指标。
(一)隐血试验
正常成人24小时粪便中的脂肪总量如果超过六g,称为脂肪泻。常见于梗阻性黄疸、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纤维囊性病以及小肠病变等。
(二)脂肪泻
正常人阴性,婴儿可阳性
1、粪便胆红素
正常人阳性
梗阻性黄疸:明显减少
各种溶血性疾病:强阳性
2、粪胆原
胆道梗阻:无粪胆素而呈白陶土色
3、粪胆素
(三)胆色素
三、化学检验
生理盐水(NS)稀释
1个细胞:偶见
超过10个:多数
满视野:满视野
报告方式:高倍镜
(一)操作方法
1、白细胞:偶见,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2、红细胞:正常没有
3、大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可作为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依据。
4、上皮细胞:伪膜性肠炎的肠粘膜柱状上皮细胞增多最明显。
(二)细胞
1、脂肪:少见。镜检脂肪小滴>60/HPF为脂肪排泄增多,多见于腹泻、梗阻性黄疸及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等。
2、淀粉颗粒:少见
增多:见于腹泻、肠蠕动亢进、蛋白质消化不良、胰腺功能障碍
3、肌肉纤维:少量,黄色、柱状、两端圆形、横纹肌肉纤维
4、结缔组织:胃蛋白酶缺乏时可较多出现
5、植物纤维及植物细胞
(三)食物残渣
① 夏科-雷登结晶:是嗜酸性粒细胞破裂后嗜酸性颗粒相互融合形成。多见于阿米巴痢疾及过敏性肠炎的粪便中。
② 血红素结晶
③ 脂肪酸结晶:多见于梗阻性黄疸。
病理性结晶
(四)结晶
成人粪便中主要的菌群是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和厌氧菌,约占80%。
婴幼儿粪便中主要是双歧杆菌、拟杆菌、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
粪便中球菌和杆菌比例约为1:10
1、细菌
2、寄生虫卵
(1)溶组织阿米巴
(2)蓝氏贾第鞭毛虫
(3)隐孢子虫
(4)人芽孢子虫
3、肠道原虫
4、酵母菌
5、真菌:大量使用抗生素,菌群失调。
(五)病原生物检查
四、显微镜检查
粪便检验
(一)脑脊液检验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第一管:病原生物学(细菌学)检验
第二管:化学和免疫学检验
第三管:理学和细胞学检验
1h内检验
(二)标本采集与处理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
脑脊液新鲜性出血与陈旧性出血的鉴别
(一)脑脊液常见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
病毒性脑膜炎:清晰透明或微浑
结核性脑膜炎:毛玻璃样浑浊
化脓性脑膜炎:脓性、块样浑浊
报告方式:清晰透明、微浑、浑浊三级报告。
(二)透明度:正常人清晰透明
病理状态:蛋白质>10g/L,薄膜或凝块
(三)凝固性:正常人24小时内不形成薄膜
(四)比密:细胞数量增加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会导致比密增高
(1)清亮或微浑标本:直接细胞计数
(2)混浊标本稀释后计数,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3)白细胞分类计数:油镜下
细胞总数计数和分类计数常用显微镜计数法
脑脊液收集方法:离心涂片法、玻片离心沉淀法和细胞室沉淀法
2、方法学评价
(1)细胞计数:时间不能过长
加乙酸:红细胞溶解
染色:加入优质墨汁,新型隐球菌可见未染色的荚膜
(2)校正与鉴别:红细胞、白细胞与新型隐球菌的鉴别:
3、质量控制
无红细胞
白细胞极少:主要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之比为7:3。
4、参考区间
5、临床意义
三、显微镜检查
操作简便、用量少、灵敏度高、假阳性高
① Pandy试验:脑脊液中的蛋白质与苯酚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出现白色浑浊或沉淀。
② 硫酸氨试验
③ Lee-Vinson试验
(1)定性法
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
(2)定量法
定量:腰椎穿刺:0.20~0.40g/L
2、参考值:阴性或弱阳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是血-脑脊液屏障功能障碍的标志。
由于脑积液清蛋白只来自于血清,脑脊液清蛋白更能反应血-脑脊液屏障完整性。
增高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梗阻和出血。
3、临床意义
(一)蛋白质
脑积液葡萄糖含量大约为血糖的50%~80%(平均60%),其高低与血糖浓度、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葡萄糖糖的酵解程度有关。
脑脊液葡萄糖检验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定量法。
腰椎穿刺:2.5~4.4mmol/L
2、参考值
减低:细菌性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减低最明显。
增高:脑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下丘脑损伤。
(二)葡萄糖
由于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少,为了维持脑脊液和血浆渗透压的平衡,氯化物含量约为血浆的1.2~1.3倍。
硝酸汞滴定法
电量分析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临床常用)
硫氰酸汞比色法
2、方法
3、参考区间:120~130mmol/L
减低:细菌或真菌感染(结核性脑膜炎最显著,化脓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
增高:主要见于尿毒症、肾炎、心力衰竭
4、临床意义
(三)氯化物
1、参考值:清蛋白最多 50%~70%
(四)蛋白电泳
① 溶菌酶(Lys):正常没有或甚微,以结核性脑膜炎增高最明显。
② 腺苷脱氨酶(ADA):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指标。
(五)酶学
IgG增高:结核性脑膜炎比化脓性脑膜炎增高明显。
IgG减低:服用类固醇药物
IgM增高:多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IgA增高:多见于各种脑膜炎
IgE增高:脑寄生虫病
(六)免疫球蛋白
1、抗结核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是目前检查脑脊液中抗结核抗体最为简便、敏感的方法。
2、髓鞘碱性蛋白:是多发性硬化病病情活动的指标
(七)其他
四、化学与免疫学检查
新生隐球菌检查:常采用印度墨汁染色法
肺炎链球菌等检查:革兰染色
脑膜炎球菌检查:碱性亚甲蓝染色
结核性脑膜炎检查:抗酸染色
1、显微镜检查:
(一)细菌学检查
1、脑脊液涂片检查
2、脑囊虫检查:ELISA法对诊断脑囊虫病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3、梅毒螺旋体检查:神经梅毒的诊断首选灵敏度、特异性均很高的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二)寄生虫检查
五、病原生物学检查
总结
六、鉴别
脑脊液检验
结核杆菌标本量 10ml
厌氧菌培养 1ml
1、细菌学
2、化学(肝素抗凝)及免疫学 2ml
3、常规及细胞学(EDTA-Na2抗凝) 2ml
4、观察凝固现象:不能及时送检可加入适量乙醇以固定细胞形态。
(一)标本采集与保存(4管)
1、量:正常浆膜腔内均有少量的液体
漏出液:颜色较浅
渗出液:随病情而改变
2、颜色:正常为淡黄色
漏出液:清晰透明
渗出液:不同程度浑浊
3、透明度:与细胞、细菌和蛋白含量有关
漏出液:不易凝固
渗出液:自行凝固
4、凝块
漏出液小于1.015
渗出液大于1.018
5、比密
(二)理学检查
① 黏蛋白定性检验(Rivalta试验):浆膜间皮细胞在炎症反应刺激下分泌粘蛋白增加,黏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等电点为ph 3~5,在稀乙酸溶液中产生白色雾状沉淀。
②蛋白质定量检验
(1)原理
定性:漏出液阴性,渗出液阳性
定量:漏出液小于25g/L;渗出液大于30g/L
(2)参考值
Rivalta试验是一种简便快速的过筛试验吗,但只能测定黏蛋白。
(3)方法学评价
血性标本离心取上清液,不然血红蛋白容易呈现假阳性。
(4)质量控制
1、蛋白质
(1)方法: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
漏出液:较血糖稍低
渗出液:<3.3mmol/L
① 化脓性积液
② 类风湿性积液
③ 恶性积液
④ 心包腔积液
1) 判断积液的性质(渗出液)
结核性腹水中葡萄糖与血糖比值为0.25~0.93
肝硬化腹水中葡萄糖与血糖比值为1.00~3.68
2) 鉴别腹水性质
(3)临床意义(葡萄糖减低)
2、葡萄糖
漏出液 积液LD:血清LD<0.6
渗出液 积液LD:血清LD>0.6
(1)乳酸脱氢酶(LD):化脓性积液LD活性增高最明显
(2)溶菌酶(LZM):活性增高见于感染性积液
对结核性积液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9%
可作为抗结核治疗时疗效观察的指标
(3)腺苷脱氨酶(ADA)
3、酶学
(1)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和恶性积液含量明显增高
『1』癌胚抗原(CEA):对腺癌所致的积液诊断价值最高
『2』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和胚胎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较大
(2)肿瘤标志物
4、免疫学检查
(三)化学检查
(1)方法:浑浊标本需要稀释,结果需乘以稀释倍数
① 及时送检:1h内
② 无凝块
③ 不遗漏:计数10个大方格
(2)质量控制
红细胞:无
漏出液小于100×10*6/L
渗出液大于500×10*6/L
白细胞:
(3)参考区间
(4)临床意义
1、细胞计数
漏出液:细胞较少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
渗出液:细胞种类较多
2、有核细胞分类计数
(四)显微镜检查
一级检查:比密、总蛋白、细胞计数、细胞分类计数、细菌学检验、Rivalta试验
二级检查:主要为化学检验,如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溶菌酶、淀粉酶、葡萄糖等
三级检查:主要为免疫学检查,如癌胚抗原、甲胎蛋白、肿瘤特异性抗原、铁蛋白等
1、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2、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
鉴别点 \t 良性 \t 恶性
外观 \t 少见血性 \t 多为血性
总蛋白(g/L) \t >40 \t 20~40
乳酸脱氢酶(LD,U/L) \t 接近血清 \t >200
积液LD/血清LD \t <0.6 \t >0.6
纤维连接蛋白(mg/L) \t <30 \t >30
铁蛋白(μg/L) \t <100 \t >500
癌胚抗原(CEA,μg/L) \t <20 \t >20
积液CEA/血清CEA \t <1.0 \t >1.0
甲胎蛋白(μg/L) \t <100 \t >100
溶菌酶(mg/L) \t 增高 \t 减低
癌抗原CA125 \t 正常 \t 增高
细胞学检验 \t 阴性 \t 阳性
3、良性与恶性腹腔积液的鉴别
(五)临床应用:
一、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检查
量:0.1~0.3(2.0)ml
透明度:正常清晰透明浑浊主要与细胞成分细菌蛋白质增多有关。
黏稠度:其高低与透明质酸的浓度和质量成正相关,炎性积液的黏稠度减低,关节炎越严重,重度水肿、外伤引起的急性关节腔积液因透明质酸被稀释即使无炎症粘稠度也减低。
凝块形成:当关节有炎症时,血浆中凝血因子渗出增多,可形成凝块,且凝块形成的速度、大小与炎症的程度成正比。
理学检查
有助于反应透明质酸的含量和聚合作用。
粘蛋白凝块形成不良多见于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而创伤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的黏蛋白凝块形成良好
粘蛋白凝块形成试验
其增高主要见于化脓性关节炎,关节腔积液中蛋白质高低可反应关节感染的程度。
蛋白质
以化脓性关节炎减低最明显
葡萄糖
化学检查
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炎症性积液中性粒细胞增高大于0.75,化浓性关节炎积液的中性粒细胞高达0.95,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的中性粒细胞大于0.5
细胞分类计数
尿酸盐结晶:见于痛风,遮光性强
结晶:正常阴性
显微镜检查
二、关节腔积液检查
浆膜腔积液检验
禁欲3~5d,不能用乳胶避孕套
保温送检(<1h)
间隔1~2周,连续检查2~3次
标本采集
红色:前列腺和精囊腺炎症、结核、肿瘤或结石等
黄色:前列腺炎、精囊炎
异常:
精液外观气味:灰白色,液化后乳白色
少于1.5ml或大于6ml异常
精液量:2~6ml
液化时间:从胶冻状转变为流动状态(与前列腺中的纤溶酶有关)所需要的时间60min内
直接玻棒法:正常精液黏丝长度不超过2cm
黏度计法
黏稠度:粘稠度下降见于先天性无精囊腺(精囊腺中产凝固酶)
pH>8.0 常见于急性前列腺炎、精囊炎或附睾炎
pH:7.2~7.8
吲哚显色法是WHO推荐方法
先天性精囊腺缺失,果糖(在精囊腺中)为阴性
精浆果糖测定
临床上常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α葡糖苷酶活性下降,见于阻塞性无精子症
精浆α葡糖苷酶测定
活性测定多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酶联染色及光度计扫描法
精浆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LD-X)测定
前列腺炎时活性减低
精浆酸性磷酸酶测定(ACP)
取一滴,低倍镜,若无精子,将标本在600克下离心15分钟复检
涂片检查方法
高倍镜下观察100个精子
参考值:30~60min内精子活动率80%到90%
精子活动率:对精子活力的定性检查
计数100个不着色精子
参考值:存活率≥58%
精子存活率:伊红、台盼蓝染色
a、快速向前运动
b、慢或呆滞的向前运动
c、非前向运动
d、不动
分4级
参考区间:a>25%,a+b>50%
精子活动力
涂片检测指标
粗略估计法
精确计数法
精子总数:≥39×10*6/次
精子浓度:≥15×10*9/L
精子计数
正常50~60um,异常精子<20%
形态异常超过50%导致不育
临床意义
精子形态检查
未成熟细胞<1%
红细胞和白细胞:<5/HP
上皮细胞增多见于前列腺增生
其他细胞
免疫学检查
微生物检查
精子尾部低渗肿胀试验可作为体外精子膜功能及完整性的评估指标
精子功能检查 精子低渗肿胀试验(HOS)
精液检验
疑为前列腺结核、脓肿或肿瘤的患者禁止前列腺按摩
黄色:鉴于严重化脓性前列腺或精囊炎
红色:见于前列腺炎、精囊炎、前列腺结核、结石和恶性肿瘤
外观:正常情况下较稀薄、不透明的淡乳白色液体
卵磷脂小体:正常较多,分布均匀
红细胞:偶见
白细胞:<10/HP,增多可诊断为前列腺炎
前列腺颗粒细胞:增多见于前列腺炎
淀粉样小体
滴虫:发现滴虫可诊断为滴虫性前列腺炎
精子
非染色检查
检查方法
微生物学检查
前列腺液有卵红白
颗粒淀粉精子见
滴虫出现就是病
发炎少卵多了白
红最爱炎核石瘤
前列腺液检验
生理盐水涂片
1、标本采集
大量无色透明黏白带
脓性白带:黄色,有臭味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黄色泡沫状脓性白带常见于滴虫性阴道炎
豆腐渣样白带:常见于真菌性阴道炎
血性白带:宫颈癌等
异常
(1)外观:白色稀糊状、无气味、量多少不等。与雌激素水平及生殖器充血状况有关
(2)pH:4.0~4.5
2、一般性状检查
(2)临床意义(上图)
3、清洁度检查
直接涂片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胶乳凝集快速检查法
培养法
湿片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
(2)真菌检查:真菌是作为真菌性阴道炎的诊断依据,阴道真菌多为白色假丝酵母菌,85%为白色念珠菌。
奶油状外观为细菌性阴道炎(加德纳菌阴道炎)
pH>4.5
胺试验阳性
诊断依据:线索细胞为阴道鳞状上皮细胞粘附大量加德纳菌及其他短小杆菌后形成
(3)加德纳菌检查:为革兰染色阴性或染色不定的小杆菌,和某些厌氧菌共同引起细菌性阴道炎
WHO不推荐用革兰染色检查女性患者,而推荐用亚甲蓝染色
(4)淋球菌:革兰阴性双球菌
(5)衣原体
4、病原学检查
5、质量控制
阴道分泌物检验
诊断胎儿是否患有遗传性疾病或进行胎儿性别鉴定,一般选择妊娠中期16~20周羊膜穿刺,取羊水20到30ml
判断婴儿成熟度及疑有母婴血型不合,在妊娠晚期抽取羊水10到20ml
16周:250ml
妊娠晚期:1000ml
足月:800ml
羊水过多(超过2000ml)
羊水过少(少于300ml)
量:
理化检查:正常羊水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液体
甲胎蛋白:妊娠16~20周增高,主要见于开放型神经管畸形。
第一管:羊水与95%乙醇比例1:1
第二管:比例1:2
15min后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两管均成熟,提示胎儿肺成熟
临床最常用的床边试验
临床意义:对判定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症(IRDS)或称新生儿透明膜病具有重要意义。
羊水泡沫试验(振荡试验)
波长650nm
羊水吸光度测定
正常≥2.0
临床意义:卵磷脂和鞘磷脂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可维持肺的稳定性,可判断胎儿肺的成熟度。
卵磷脂/鞘磷脂(L/S)测定
胎儿肺成熟度检查
肌酐测定:主要反映肾小球成熟度
羊水葡萄糖<0.50mmol/L提示胎儿肾发育成熟
葡萄糖测定:妊娠23周羊水中葡萄糖浓度逐渐增加,24周达高峰,以后随胎儿肾成熟,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能力增强,胎儿排糖量减少。
胎儿肾成熟检查
检测羊水胆红素:<1.71umol/L
0.02~0.04,可疑成熟
>0.04为未成熟
分光光度计测定法结果判断(450nm)
胎儿肝成熟度检查
脂肪细胞经尼罗兰溶液染色后为无核橘黄色细胞,计数200~500个细胞,大于20%则认为胎儿皮肤已经成熟。
胎儿皮脂腺成熟度检查
淀粉酶(AMY)>300U/L成熟
胎儿唾液腺成熟度检查
胎儿成熟度检验
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产前诊断
羊水检验
优点:安全性强。诊断迅速,特别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的随访观察。
不足:有一定的误诊率,局限性。不能全面观察病变组织结构。不易对癌细胞做出明确的分型。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优点和不足
内底层细胞:核质比1:(0.5-1)
外底层细胞:15-30um,核质比1:(1-2)
基底层细胞
中层细胞:30-40um,核质比1:(2-3)
角化前细胞:胞质巴氏染色呈浅蓝色或淡绿色he染色呈淡红色
不完全角化细胞:明显缩小,固缩、深染,4um
完全角化细胞
表层细胞:直径40-60um,又分为
鳞状上皮细胞分为
细胞体积由小到大
胞核由大到小最后消失
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均匀到粗糙紧密固缩
细胞质比由大到小
染色由暗红色到浅红色
复层鳞状上皮从底层到表层细胞形态的变化规律
1、鳞状上皮细胞
纤毛柱状细胞
蜂房状排列
栅栏状
黏液柱状细胞:含大量黏液呈空泡状
储备细胞
2、柱状上皮细胞:主要被覆于鼻腔、鼻咽、支气管树、胃肠、子宫颈管、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等位置
正常脱落上皮细胞:来源于复层鳞状上皮、柱状上皮
鳞状上皮细胞被覆于全身皮肤,口腔,喉部,鼻咽的一部分,食管、阴道的全部以及子宫颈。
胞体、胞核肿胀、边界、染色质颗粒不清
肿胀性退变
表层鳞状上皮表现为固缩性退变
固缩性退变
脱落上皮细胞的退化变性
正常脱落细胞形态
胞核增大、可见核仁
核质比略大
染色质形成小结
可出现双核或多核
特点:
增生:指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加强
上皮细胞的增生、再生和化生
急性炎症:以变性(肿胀性退变)坏死为主
亚急性炎症
上皮细胞的炎症变性
良性病变的上皮细胞形态
轻度核异质(炎症核异质):较正常细胞大0.5倍左右
重度核异质(癌前核异质):细胞核体积比正常大1到2倍
核异质(增大、形态异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染色较深)是界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过渡性细胞
指鳞状上皮细胞胞质的成熟程度超过胞核的成熟程度
胞质出现角蛋白,并染成红色或橘黄色
异常角化:
增大:10倍以上
畸形:某些腺癌畸形不明显
深染:墨滴状
核质比失调:核增大
细胞核的改变
空泡
吞噬异物
胞质改变
癌细胞团:堆叠
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形态特征
肿瘤脱落细胞形态(确定癌细胞主要是根据细胞核的改变)
癌细胞与核异质细胞的鉴别
高分化鳞癌:以表层细胞为主,癌细胞的多形性和癌珠是高分化鳞癌的标志。
低分化鳞癌:以中、底层细胞为主。
鳞癌
高分化腺癌:印戒样癌细胞
低分化腺癌:花边样或桑葚样
腺癌
未分化癌
常见癌细胞类型形态特征
直视采集法
直接留取
针穿抽吸法
灌洗法
摩擦法
标本采集主要方法
推片法
涂抹法
薄层细胞检测法或液基细胞学检查
常用的图片制作方法
乙醚乙醇固定液
95%乙醇固定液: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
常用固定液
带湿固定:适用于痰液宫颈刮片及食管刷片等较粘稠的标本
干燥固定:适用于尿液浆膜腔积液等
固定方法
固定时间:15min~30min
固定
He染色
巴氏染色:细胞病理学检查常用的方法
瑞吉氏染色:适用于血片淋巴穿刺液和胸腹水涂片
常用染色方法
标本采集与涂片制作
Ⅰ图片中均为正常细胞和一般炎症变性细胞
Ⅱ有少量轻度核异质细胞但无恶性迹象
Ⅲ有较多重度核异质细胞但不能肯定为恶性
Ⅳ有大量重度核异质细胞强烈提示为恶性肿瘤
Ⅴ可见典型癌细胞
报告分级
底层细胞
中层细胞:非孕期中层细胞和妊娠期中层细胞
表层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从外阴向内直至子宫颈外口的黏膜均覆鳞状上皮
分泌型柱状细胞又称粘液细胞
子宫颈内膜细胞
子宫内膜细胞
柱状上皮细胞
正常脱落上皮细胞
正常脱落非上皮细胞:可见少许中性粒细胞红细胞阴道杆菌
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雌激素水平高时,涂片内有大量角化细胞
雌激素水平低时,涂片内出现底层细胞
阴道上皮与卵巢功能关系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以中表层细胞为主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以底层细胞为主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低分化鳞癌(最常见)
高分化鳞癌
宫颈鳞状上皮癌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积液内间皮细胞形态:退化变性的间皮细胞形态常发生肿胀退变
良性病变脱落细胞
淋巴细胞:积液中最常见,可作为细胞体积比较的参照物
非上皮细胞成分
腺癌:占积液中转移癌的80%以上
鳞状细胞癌:积液中少见仅占百分之2到3%
积液内各类型癌细胞形态特征
肺癌是导致胸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为导致女性胸水的恶性肿瘤之一
卵巢癌为女性腹水的常见肿瘤
各种常见的浆膜腔积液中转移癌细胞形态特征
恶性病变脱落细胞
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查
移行细胞癌最常见
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脱落细胞
泌尿系统脱落细胞检查
标本痰液必须是肺部咳出
尘细胞:吞食灰尘的巨噬细胞
心衰细胞:含铁血黄素颗粒
泡沫细胞:吞食脂质的巨嗜细胞
肺泡吞噬细胞:来自于单核细胞
炎症细胞成分
鳞状细胞癌最常见
腺癌常发生于小支气管以周围型肺癌为多见
肺部原发性肺癌脱落细胞
痰液脱落细胞检查
脱落细胞检查(细胞病理学)
红色:重点
黄色:非重点,了解
批注
1.1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I(纤维蛋白原)、II(凝血酶原)、V、VIII等。
1.2 血浆适用于内分泌素测定:血浆除钙离子外(如枸橼酸钠把钙离子络合掉了),含有其他全部凝血因子,也适用于血栓及止血检查。血清适用于临床化学和临床免疫学检查。全血适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如血细胞计数、分类和形态学检查等。
1.4 血液红色来源于血红蛋白。严重贫血血液红色变淡。严重一氧化碳中毒或氰化物中毒者血液呈樱红色。
1.6 红细胞呈均匀混悬状态与唾液酸根、正常血浆成分、血浆黏度及血液动力学等因素有关。血浆黏度受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等大分子蛋白质的影响,浓度越高,血浆黏度越高。
1.7 血液生理功能: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和防御功能。
1、血液生理概要
2.1 采血部位多为体表浅静脉。
2.2 皮肤采血法又称为毛细血管采血法,含细胞间质和细胞内液。WHO推荐采血部位为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婴幼儿可采集足跟等。
2.3 耳垂采血结果不够恒定(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压积〕等测定结果比手指血或静脉血高。)
2.4 手指采血第一滴血混有组织液,应拭去。采血顺序依次为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血型鉴定等。
2.5 紫色(EDTA)用于全血细胞计数、浅蓝色(枸橼酸钠9:1)用于凝血检查。黑色(绝缘酸钠4:1)用于血沉检查。
2.6 皮肤采血结果重复性差、准确性不好。静脉采血封闭采血,有利于样本采集运送和保存、防止院内血源性传染病。
2、采血方法
3.1 止血带结扎时间应小于1min。
3.2 溶血:容器不洁、接触水、震荡等。使红细胞计数、比容、血浆或血清化学成分(如钾、镁、转氨酶、胆红素)等多项指标结果发生变化。
3.3 及时送检;考虑药物之间影响等。
4.1 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能与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Ca离子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EDTA对血细胞形态、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适用于血液学检查,尤其是血小板计数。ICSH建议,CBC(全血检查)抗凝剂用EDTA-K2·2H2O,量为1.5~2.2mg/ml血液。不适用于凝血检查、血小板功能试验。
4.2 草酸盐:不适合凝血项检查。
4.3 双草酸盐抗凝剂:可使血小板聚集,影响白细胞形态,不适用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
4.4 肝素:加强抗凝血酶(AT)灭活丝氨酸蛋白酶,阻止凝血酶形成,阻止血小板聚集作用。肝素可引起白细胞聚集,是瑞氏染色背景变蓝,不适合CBC、形态学检查。
4.5 枸橼酸钠: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1:9混合测凝血,1:4测血沉,还是输血保养液的成分。
4、抗凝剂选择
血液样本采集
1.1 手工推片法:推片与载玻片保持25~30度夹角。厚薄与血滴大小、夹角、速度、比容有关。
1、血涂片的制备
2.1.1 材料:由酸性伊红(E-)和碱性亚甲蓝(M+)组成,溶于甲醇之中。
2.1.2甲醇作用:①溶解伊红和亚甲蓝。②固定细胞形态。
2.1.3原理:物理吸附作用和化学亲和作用。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伊红结合染成粉红色。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为酸性,与亚甲蓝结合染成蓝色。
2.1 瑞氏染料
2.2.1在偏酸性的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红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染色偏红,细胞核呈淡蓝色或不染色。
2.2.2在偏碱性的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结合,所有细胞呈灰蓝色,颗粒呈深暗,嗜酸性颗粒呈暗褐,甚至棕黑色,中性颗粒偏粗,呈紫黑色。
2.2 pH值的影响
2.3 冲洗 以流水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冲洗时间不能过久,以防脱色。染料颗粒沉积可滴加甲醇。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先加缓冲液再加染液。
2、血液细胞染色
3.1 血涂片制备:手工法需要血量少,操作简单。此外,疟原虫、微丝蚴可用厚血膜涂片法。
3.2.1 瑞氏染色法:最经典、最常用的染色法。
3.2.2 吉姆萨染液:对细胞核、寄生虫着色好,结构清晰。
3.2.3 瑞氏-吉姆萨复合染液:使胞质、胞核、颗粒均获得满意染色效果。
3.2 染色
4.1 血细胞比容增高、血液黏度大时,应采用小血滴、小角度、慢推;血细胞比容减低、血液较稀时,应采用大血滴、大角度、快推。
4.2 染色深浅与血涂片细胞数量、厚度、时间、染液浓度、pH值密切相关。
4、质量控制
血涂片的制备
1.1 晚幼红细胞通过脱核成为网织红细胞,这一过程在骨髓中进行,约72h。
1.2 红细胞平均寿命约120d,衰老细胞在脾破坏,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
1、概要
2.1 血红蛋白分子由色素部分(亚铁血红素)和蛋白质部分(珠蛋白)组成。
2.2 99%的铁原子呈Fe²+状态(还原Hb),1%为高铁血红蛋白。只有Fe²+状态的Hb才能与氧结合,称为氧合血红蛋白。
①红细胞生成素(促进δ-氨基-γ酮戊酸生成和铁的利用,从而促进血红素Hb的合成)
②雄激素(促进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
2.3 血红蛋白的合成受激素的调节:
2.4.1 妊娠第8周,γ链合成最高峰,形成HbA(α2β2)。
2.4.2 出生后3个月,HbA逐步占总量95%以上,成人后98%以上。
2.4.3 出生后HbA2(α2δ2)占Hb总量的2%~3%。
2.4 在人体生长各期,Hb种类与比例不同。
2.5.1 原理:血液中血红蛋白以各种形式存在,包括氧合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或其他衍生物。HICN测定法不能测定硫化血红蛋白(SHb),540nm处有吸收峰。
HICN法为ICSH推荐参考方法。
SDS法:无公害。
多参数血细胞分析仪:精确1%。
2.5.2 方法学评价
① 样本:高蛋白质、高血脂、白细胞计数大于30×10*9/L,干扰Hb测定。
② 采血部位: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低10%~15%。
2.5.3 质量控制
成年男性:120~17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2.5.4 参考值
2.5.5 生理性变化:与红细胞相似。上午七点为高峰,随后下降。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浓度不一定正确反应全身红细胞的总容量,和血液浓度有关(输液后、失水后都不准)。
发生大细胞性贫血(Hb浓度相对偏高)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Hb减低,红细胞计数正常)时,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浓度不成比例。
2.5.6 病理性变化:和红细胞相似。
2.5 血红蛋白测定
2、血红蛋白(Hb)
①样本:血液发生凝固。
②操作:稀释、充池、计数不规范。
③器材:微量吸管、计数板不标准。
④固有误差(计数域误差):本身细胞分布不均。
3.1 手工法误差原因:
3.2 血液分析仪法:电阻抗计数法变异系数为2%,手工法则大于11%。
成年男性:(4~5.5)×10¹²/L
成年女性:(3.5~5.0)×10¹²/L
新生儿:(6.0~7.0)×10¹²/L
3.3 参考值:
① 新生儿由于出生前生理性缺氧,故红细胞明显增高,较成人约增加35%,出生后逐渐下降,2个月婴儿约减少30%。
② 精神因素:兴奋、恐惧等。
③ 剧烈运动。
④ 气压:高原性地带,因缺氧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⑤ 妊娠:孕妇血浆容量明显增加使血液稀释,导致红细胞减少。
3.4 生理性变化
① 红细胞丢失过多
② 红细胞寿命缩短(各种溶血)
③ 生成减少(造血原料不足)
④ 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退)
3.5 病理性减少
①原发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②继发性增多:缺氧(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慢阻肺)
③相对性增多:血液的浓缩(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消化道肿瘤晚期)
3.6 红细胞增多
3.7.1 牛鲍计数板每个大方格面积1.0mm²,容积为0.1mm³(ul)
3.7.2 大方格边长误差不超过1%,盖玻片深度误差不超过2%
3.7.3 盖玻片规格24mm×20mm×0.6mm
3.7.4 高倍镜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
3.7.5 两次红细胞计数相差不得超过5%,每个中方格相差不得超过20个。
3.7 操作方法
3、红细胞计数(RBC)
4.1 正常形态:双凹圆盘形、大小一致、平均直径7.2um、淡粉红色、1/3中央淡然区。
① 小红细胞:直径<6um,见于缺铁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
② 大红细胞:直径>10um,见于巨幼贫、溶血贫、恶性贫。
③ 巨红细胞:直径>15um,见于叶酸及b12缺乏导致的巨幼贫。
④ 大小不均:直径相差一倍以上,见于严重增生性贫血。
4.2.1 大小异常
① 低色素性:淡然区扩大,成为环形红细胞。见于缺铁贫、珠障贫、铁粒幼贫。
② 高色素性:淡然区消失,见于巨幼贫。
③ 多色性:同一细胞不同颜色,正常人占1%左右。见于溶血贫、急性失血。
④ 细胞着色不一:同一涂片不同细胞出现低色素、正常色素性两种细胞,又称双形性贫血,见于铁粒幼贫。
4.2.2 色素异常
① 球形红细胞:中央着色深,体积小。见于球形细胞增多症。
② 椭圆形红细胞:见于椭圆形细胞增多症。正常人约占1%,不能超过15%。
③ 靶形红细胞:中央染色较深,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珠障贫、HbC病)。
④ 口形红细胞:中央有裂缝,见于口形红细胞增多症,正常人<4%。
⑤ 镰形红细胞:镰刀状、线条状,含有异常血红蛋白S。见于镰状细胞贫血。
⑥ 棘红细胞:表面有针状突起,见于β-脂蛋白缺乏症(高达70%~80%)。
⑦ 裂红细胞:为红细胞碎片,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⑧ 缗钱状红细胞:红细胞相互连接如缗钱状,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球蛋白增多)。
⑨ 有核红细胞:除1周内婴儿外,见于溶血贫、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各种白血病、骨髓纤维化。
⑩ 泪滴形红细胞:见于骨髓纤维化。
4.2.3 形态异常
①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瑞氏染色后有形态不一的蓝色颗粒(变性RNA),见于铅中毒。
② 豪焦小体:紫红色圆形小体,临床意义和卡波环类似。
③ 卡波环:环形、8字形,常与豪焦小体一块出现。见于骨髓增生旺盛(白血病、巨幼贫、增生贫)、铅中毒、脾切除。
④ 寄生虫:微丝蚴、疟原虫等。
4.2.4 结构异常
4.2 异常形态
4、红细胞形态检查
增高:血液浓缩(呕吐、失水、烧伤)
减低:各种贫血
是临床输血、输液疗效观察指标。
作为MCV、MCH、MCHC计算的基础数据。
5.1 临床意义
离心后分为5层,自上而下顺序为血浆层、血小板层、白细胞与有核红层、还原红细胞层(紫黑红色)、带氧红细胞层(鲜红色)。读数读还原红细胞层×0.01。
5.2 操作方法(温氏法)
5、血细胞比容(压积)测定
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学分类(铁粒幼贫、珠障贫都属于第四种)
6、红细胞平均指数
贫血的MCV、RDW分类
RDW对缺铁贫诊断灵敏度达95%,特异性不高,可作为筛查指标。
7、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豪焦小体、有核红、巨大血小板会使结果假阳性增高。
8.1 质量控制
① 反应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增多见于溶血贫、放疗化疗后。减少见于再障贫。
② 正常情况下III型占20%~30%,IV型占70%~80%,若骨髓增生明显,可出现I、II型。
③ 观察贫血疗效:给予铁剂或维生素b12、叶酸治疗3~5天后,ret开始上升,7~10天高峰。
④ 骨髓移植后检测:移植后第21d,Ret大于15×10*9/L,表示无并发症;小于15×10*9/L,同时伴有中性粒和血小板增高,则可能移植失败。
8.2 临床意义
8.3 WHO推荐新亚甲蓝染液,染液:血液=1:1为宜。
8.4 ICSH推荐用Miller窥盘,其精度cv约为10%。
8、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碱性亚甲蓝染色颗粒呈深蓝色
瑞氏染色颗粒呈蓝黑色
9.1 染色
增高:各类中毒、各类增生性贫血(除再障贫之外的贫血)。【因为点彩红是幼稚细胞,肯定不能是增生性的】
9.2 临床意义
9、点彩红细胞计数
① 缗钱状红细胞生成期:约10min
② 快速沉降期:等速下降,约40min
③ 细胞堆积期(缓慢沉降期):约10min
10.1 分期
手工法:魏氏法为ICSH推荐法
血沉仪法:时间短、重复性好、不受温度影响。
10.2 方法学评价
『1』血浆中各种蛋白比例:大分子蛋白(纤维蛋白原、急性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使血沉加快。小分子蛋白(清(白)蛋白、软磷脂)使血沉减慢。
『2』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红细胞数量少血沉加快,数量太少减慢;红细胞直径越大,血沉越快。
『3』血沉管倾斜3度,沉降率增加30%。
『4』温度高血沉快,温度低血沉慢。
10.3 质量控制
生理性增快:女性高于男性、妊娠血沉快、老年人血沉快。
病理性增快:各种炎症(出现大分子蛋白,活动期血沉加快,病情好转血沉减慢,非活动期血沉正常)、组织损伤及坏死(手术、心梗等)、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
血沉减慢:DIC消耗性低凝血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0.4 临床意义
10、红细胞沉降率测定(血沉:ESR)
红细胞检查
1.1.1 粒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发育约需10d。
1.1.2 成熟粒细胞进入血液中约存6~10h,然后进入组织或体腔内。
1.1.3 粒细胞在组织中可行使防御功能1~2d,正常情况下,每小时进行更新的粒细胞约有10%。
① 分裂池(骨髓):具有分裂能力。
② 成熟池(骨髓):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失去分裂能力。
③ 贮备池(骨髓):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成熟粒细胞贮存于骨髓,在贮备池中停留3~5d,数量为外周血5~20倍。
④ 循环池(外周血):成熟粒细胞一半随血液循环,白细胞计数就是计数的循环池。
⑤ 边缘池(外周血):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另一半进入边缘池,粘附于静脉血管壁。循环池和边缘池保持动态平衡。
1.1.4 根据粒细胞群发育阶段,人为地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贮备池、循环池和边缘池等(顺序不能颠倒)。
1.1.5 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边形、粘附作用以及吞噬、杀菌作用。
1.1 粒细胞
1.2.1 单核细胞大部分粘附于血管壁,少数随血液循环,在血中停留3~6d后即进入组织或体腔内,转变为吞噬细胞,寿命可达2~3个月。
1.2.2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吞噬病原体功能(病毒细菌)、吞噬和清理功能(衰老细胞、凝血因子、抗原抗体复合物)、吞噬抗原传递免疫信息功能,还参与杀菌、免疫和抗肿瘤作用。
1.2 单核细胞
1.3.1 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1.3.2 B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20%~30%,经过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1.3.3 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占淋巴细胞总数60%~70%,寿命很长,数月至数年。被抗原致敏后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细胞免疫。
1.3.4 此外还有少数NK细胞、N细胞、D细胞。
1.3 淋巴细胞
血液分析仪法某些人为因素(抗凝不佳、病理情况如有核红、巨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可干扰白细胞计数
人工法属于参考方法
2.1 方法学评价
① 与红细胞比较: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白细胞=(500~1000):1。
②与血涂片白细胞分布密度一致。
2.2 质量控制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2.3 参考值
2、白细胞计数
显微镜分类法是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
血液分析仪分类法是白细胞分类和筛查首选方法,但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
3.1 方法学评价
① 细胞分布不均:尾部中性粒多、淋巴少;单核均匀分布;幼稚细胞在尾部和边缘;淋巴和嗜碱性粒细胞在头部和体部。“城垛”式移动可减少差异。
② 细胞辩识能力差异:杆状核和分叶核诊断标准;单核细胞与大淋巴细胞鉴别差异;染色较差的图片嗜碱粒和中性粒难以区分。
3.2.1 影响分类计数准确性的因素:
白细胞总数与分类计数数目的关系
3.2.2 影响分类计数精确性因素:
3.2 质量控制
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50%~75%
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20%~40%
3.3 参考范围
① 年龄变化:新生儿白细胞较高,3个月降至成人水平。婴儿期以淋巴细胞数为主(可达70%),2~3岁后淋巴细胞逐渐减低,中性粒细胞逐渐增高,4~5岁两者基本相等。
② 日间变化:白细胞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日内最高值和最低值可相差1倍。
③ 运动、情绪、疼痛等。
④ 妊娠超过5个月白细胞可达15×10*9/L以上。
⑤ 其他:抽烟等。
生理性增多:
① 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和炎症、组织损伤和坏死、中毒和恶性肿瘤。
② 异常增生性增多:见于粒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性疾病(真红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
病理性增多:
①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时,称为粒细胞减低症。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② 见于某些感染(伤寒、流感等。)
③ 血液病(再障贫、少数急性白血病)
④ 慢性理化损伤(X辐射等)
⑤ 自身免疫性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⑥ 脾功能亢进(门脉性肝硬化等)
中性粒细胞减低: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比值为1:13
再生性左移:指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表示机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感染(化脓性)、中毒、溶血、失血等。
退行性左移:指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低者,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低症、严重感染等。
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5%轻度、>10%中度、>25%重度)称为核左移。
核右移: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则为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减低。为造血物质缺乏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导致。见于巨幼贫、恶性贫血等。
中性粒细胞核象改变
3.4.1 中性粒细胞
增多:见于病毒性感染病(风疹、腮腺炎等)、慢性感染(结核)、淋巴性白血病、移植、再障贫、粒细胞缺乏症。
减低:临床见于放化疗。
3.4.2 淋巴细胞
生理性增多: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较成人稍多,平均为9%。出生2周婴儿可达15%或更多。
病理性增多:感染(急性感染恢复期)
3.4.3 单核细胞
① 日间变化:白天低,夜间高;上午波动大,下午恒定,与糖皮质激素分泌有关。
② 劳动、寒冷、饥饿等降低。
生理变化
① 寄生虫病
② 变态反应性疾病
③ 皮肤病
④ 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⑤ 某些恶性肿瘤:肺癌等
⑥ 某些传染病
⑦ 其他、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病理性增多(外周血>0.5×10*9/L):
① 伤寒
病理性减少
① 观察急性传染病、手术、烧伤的预后:肾上腺皮质有促进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当急性感染如伤寒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减低,疾病恢复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又增多。
正常情况下,注射ACTH(促..)或肾上腺素后,嗜酸性粒细胞比注射前应低50%以上。
② 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
其他应用:
3.4.4 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1%~5%)
3.4 临床意义
3、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量多、细小、均匀、浅紫红色
嗜酸性粒细胞:粗大、均匀、鲜橘红色
嗜碱性粒细胞:最少、不均、蓝黑色、常覆在核上
淋巴细胞:小淋巴无颗粒、大淋巴颗粒量少、粗大、不均、浅紫红色
单核细胞:最多、细小、灰尘样弥漫分布胞质中、紫红色
4.1 颗粒
① 大小不均
② 中毒颗粒:比正常中性粒细胞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
③ Dohle小体:是中性粒细胞胞质因中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云雾状,界限不清,灰蓝色。
④ 退行性变: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核溶解
⑤ 空泡
临床意义:与核左移类似。
4.2.1 毒性变化:
4.2.2 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常在5叶以上,临床意义见于巨幼贫,与核右移类似。
4.2.3 棒状小体(Auer):细胞质中出现呈紫红色细杆状物质一条或多条,见于急性白血病,尤其是颗粒增多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白血病症状)
4.2.4 Pelger-Huet畸形:肾形、哑铃形
4.2.5 Chediak-Higashi畸形:紫蓝色
4.2.6 Alser-Reilly畸形
4.2.7 May-Hegglin畸形
4.2 中性粒细胞
I型(空泡型):包浆有空泡、泡沫状
II型(不规则型):胞体大、外观不规则、可有多个伪足
III型(幼稚型):有核仁
分型
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0%)
4.3.1 异型淋巴细胞(胞体都不规则、染色深蓝,正常淋巴是偏蓝)
4.3.2 卫星核淋巴细胞:胞质中主核旁出现小核,见于放射线损伤。
4.3 淋巴细胞
形态:核偏位、车轮状,包浆灰蓝色、泡沫状空泡。
临床意义:外周血出现浆细胞,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弓形体病、梅毒、结核病等。
4.4 浆细胞
4、白细胞形态检查
白细胞检查
将等渗电解质溶液稀释的细胞悬液置入不导电的容器中,将小孔管(传感器)插进细胞悬液中,小孔管内充满电解质溶液,并有一个内电极,小孔管的外侧细胞悬液中有一个外电机。当接通电源后,位于小孔管两侧的电极产生稳定电流,稀释细胞悬液从小孔管外侧通过小孔管壁上宝石小孔(直径<100um,厚度约75um)向小孔管内流动,是小孔感应区内电阻增高,引起瞬间电压变化形成脉冲信号,脉冲振幅越高细胞体积越大,脉冲数量越多细胞数量越多,由此得出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和体积值。
1、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原理(库尔特原理):
35~90fl 小细胞区:淋巴细胞等
90~160fl 中间型细胞区: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原始细胞、幼稚细胞等
>160fl 大细胞区:中性粒细胞等
2.1 三分群:根据电阻抗原理,将体积为35~450fl的白细胞分为256个通道。
2.2.1 利用电阻抗法原理测量细胞体积(V)
利用高频电磁探针测量细胞内部结构,根据细胞核和细胞质比例、细胞内颗粒大小和密度来识别体积相同,但性质不同的两类细胞群体,如小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2.2.2 利用电导(C)技术测量细胞内部结构:
利用激光照射进入计数区的每个细胞,根据散射光角度(10°~70°)的不同提供每个细胞形态核结构信息来鉴别中性粒细胞、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2.2.3 利用光散射(S)技术测量细胞形态和核结构:
2.2 五分类计数原理(VCS)
2、白细胞分类计数原理
3.1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在35~450 fl范围内将白细胞分为3群,左侧峰又高又陡为淋巴细胞峰,最右侧峰又低又宽为中性粒细胞峰,左右两峰间的谷区较平坦为单核细胞峰。
淋巴细胞峰左侧异常:有核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未溶解红细胞、疟原虫、冷凝集蛋白、脂类颗粒、异形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峰右移,与单个核细胞峰左侧相连并抬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型淋巴细胞
单个核细胞峰抬高增宽:原始或幼稚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
单个核细胞峰与中性粒细胞峰之间异常: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异常细胞亚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峰右移、抬高、增宽: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增多
直方图多区异常:以上多种原因引起
3.2 白细胞直方图变化的部分原因
3、白细胞直方图
在36~360 FL范围内分布两个细胞群体,从50~125 FL区域有一个两侧对称、较狭窄的曲线为正常大小的红细胞,从125~200 FL区域有另一个低而宽的曲线,为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当红细胞体积大小发生变化时,峰可左移或右移,或出现双峰。
4.1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
(1)RDW正常:红细胞主峰左移,分布在55~100 FL,波峰在75 FL处,基底较窄,为小细胞低色素均一性图形,见于轻型地中海贫血。
(2)RDW轻度增高:红细胞主峰左移,分布在55~100 FL,波峰在65 fl处,为小细胞低色素和细胞不均一性图形,见于缺铁性贫血。
(3)RDW明显增高:红细胞显示双峰,小细胞峰明显左移,波峰在50 FL处,大细胞峰顶在90 FL处,基底较宽,为小细胞低色素不均一性图形,见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治疗有效时。
① 小细胞性贫血
(1)RDW正常:红细胞主峰右移,分布在75~130 FL,波峰在100 FL处,为大细胞性图形,见于溶血性贫血,白血病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2)RDW轻度增高:红细胞峰右移,基底增宽,分布在75~150 FL,波峰在105 FL处,为大细胞不均一性图形,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3)RDW明显增高:红细胞峰右移,出现双峰,以100 FL处峰为主,为大细胞不均一性图形,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初期。
② 大细胞性贫血
(1)RDW正常:红细胞分布在55~110 fl,波峰在88fl处,为正常红细胞图形,见于慢性病贫血、急性失血、骨髓纤维化、骨髓发育不良。
(2)RDW轻度增高:红细胞分布在44~120 FL,波峰在80 FL处,为红细胞不均一性图形,见于血红蛋白异常、骨髓纤维化。
(3)RDW明显增高:红细胞分布在40~150 FL,波峰在90 FL处,为红细胞不均一性图形,见于早期或混合性营养不良。
③ 正细胞贫血
4.2 红细胞直方图在贫血中的应用
4、红细胞直方图
5.1 在2~30 FL范围内分布,呈左偏态分布,集中分布于2~15 FL内。当有大血小板或小红细胞、聚集血小板时,直方图显示异常
5、血小板直方图
PDW增大:鉴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PDW减低: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6、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贫血:溶血性贫血时Ret、LFR、HFR明显增高;肾性贫血时HFR上升、LFR下降Ret正常。
放化疗:长期化疗导致网织红细胞亚群发生变化HFR、MFR减低早于LFR骨髓恢复时HFR、MFR又迅速上升。
RMI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急性白血病、真性红细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
RMI减低:提示骨髓衰竭和造血无效,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8、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
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1.1、ABO抗原的遗传位点在第9号染色体的长臂3区4带,显性基因A、B,隐形基因O。6种基因型:OO、AA、AO、BB、BO、AB;4种表现型:A、B、O、AB。
1.2、5~6周胎儿红细胞已可测出ABH抗原。新生儿A、B抗原位点较成人少,一般在生后18个月时才能充分表现出抗原性,但抗原性也仅为成人的20%。此外abh抗原频率亦随种族而不同。所谓h抗原是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
1.3、ABH血型特异物质存在于唾液(含量最丰富)、尿、泪液、胃液、胆汁、羊水、血清、精液、汗液、乳汁等体液中,但不存在于脑积液。这些可溶性抗原又被称为血型物质。
① 测定唾液血型物质可辅助鉴定血型。
② 中和ABO血型系统中的\"天然抗体\"有助于检查免疫性抗体,鉴别抗体的性质。
③ 检查羊水可预测胎儿ABO血型等。
1.4、血型物质意义
1、概述
以IgM为主。
天然抗体(完全抗体、盐水抗体):在没有可察觉的抗原刺激下而产生的抗体。
IgM
IgG(主要)
IgA
免疫性抗体
2.1 类型
2.2 抗A和抗B可以是任意抗体,但主要是IgM,而O型血清中以IgG为主。
① 天然抗体能被血型物质中和,而免疫性抗体则不能。
② 天然抗体在盐水中能与相应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凝集,而免疫性抗体则不能。
③ 天然抗体不能通过胎盘,而免疫性抗体则能通过胎盘。
2.3 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的区别:
2、ABO系统抗体(新生儿抗体不全,反定型没用。)
A亚型:最多见,主要有A1和A2,占全部血型的99.9%,其他A亚型(A3、Ax、Am)为少数。
B亚型(B3、Bm、Bx):比A亚型少见,临床意义不大。
作ABO血型鉴定时应加入O型血清,以防止亚型误定型。
A1亚型的红细胞上具有A1和A抗原,其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
A2亚型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其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抗A1抗体。
3.1 A1、A2亚型鉴定方法
防止误定亚型
3.2 A1、A2亚型鉴定的意义
3、ABO血型系统的亚型
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抗体找抗原)
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未知的抗体。(抗原找抗体)
4.1.1 分类
试管法
玻片法
4.1.2 方法
① 玻片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大量标本检查,但反应时间长。
② 试管法:适用于急诊检查。
4.1.3 方法学评价
4.1.4 玻片法凝集结果判断
4.1 盐水凝集法
在凝胶微柱介质中发生凝集反应,血型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4.2 凝胶微柱法
4、ABO血型鉴定
① 均采自健康人。
② 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红细胞抗原发生凝集,无非特异性凝集。
③ 效价:我国标准抗a和抗b血清效价均在1:128以上。
④ 亲和力:我国标准要求抗a对a1、a2及a2b发生反应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分别为15秒、30秒和45秒;抗B对B型红细胞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为15秒。凝集强度为3min时,凝块不小于1㎜²。
⑤ 冷凝集素效价:在1:4以下。
⑥ 无菌。
⑦ 灭活补体。
5.1 抗A、抗B和抗AB标准血清条件:
6.1
① 简单快速
② 只能检出不匹配的完全抗体(IgM),不能检出不完全抗体。
6.2.1 盐水配血法
① 是最可靠的确定不完全抗体的方法。
② 是最早用于检查不完全抗体的方法。
方法学评价
直接抗球蛋白法:可检查受检者红细胞是否已被不完全抗体致敏。
间接抗球蛋白法:可用于鉴定Rh血型及血清中是否存在不完全抗体。操作复杂,不利于急诊和大批量。
分类
6.2.2 抗球蛋白法配血法(Coombs试验)
可检出IgM和IgG两种性质抗体。
原理:① 聚凝胶分子溶解后带正电荷,中和RBC表面负电荷。② 低离子强度溶液能减低RBC Zeta电位,增强抗原抗体间引力。
6.2.3 聚凝胺法配血法
6.2 方法分类
① 血液标本:受血者标本要新鲜。
② 选用方法:用试管法做交叉配血。
③ 溶血现象:出现溶血,配血不合。
④ 试验温度:4~22℃。
6.3 质量控制
6、交叉配血法
1. 输血
2. 新生儿溶血病
3. 器官移植
7、ABO血型系统主要临床意义
红细胞ABO血型系统
Fisher-Race命名法(CDE),认为Rh基因位于第1号染色体的短臂上。
8种基因组合(CDe、cDE、cDe...)
36种遗传型
遗传
Rh抗原命名为C、D、E、c、d、e
d抗原未被发现过
有D抗原为Rh阳性,无D抗原为Rh阴性
Rh阴性人中最常见基因型为cde/cde
命名
(一)遗传与命名
(1)Rh抗原:与临床关系最密切5种为D(抗原性最强)、E、C、c、e。
(2)D*u(弱D):弱D抗原
(3)-D-:-D-/-D-遗传基因型只有D抗原
1、Rh系统抗原
主要为IgG
2、Rh系统抗体
(二)Rh的抗原与抗体
1、低离子强度盐水试验
2、酶介质法:木瓜酶或菠萝蛋白酶破坏红细胞表面唾液酸,对IgG作用大于IgM。
(三)Rh系统血型鉴定
由于此系统抗体为不完全抗体(IgG),故应选用酶介质法、抗球蛋白法或聚凝胺法等。
(四)交叉配血法
1、严格设立对照
2、控制反应条件
3、红细胞必须洗涤干净
(五)质量控制
Rh阴性孕妇第二胎 新生儿溶血
(六)临床意义
红细胞Rh血型系统
红细胞血型抗原
白细胞特有抗原
HLA-A:编码的抗原称I类抗原
HLA-B:编码的抗原称I类抗原
HLA-C:编码的抗原称I类抗原
HLA-DR
HLA-DQ
HLA-DP
HLA-D:又分为3个亚区,编码的抗原称II类抗原
4个与移植有关的基因区:
1、HLA: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
与其他组织共有但也是最强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人类白细胞上有3类抗原:
(一)HLA抗原和抗体
1、淋巴细胞毒试验:常用
2、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临床主要用于器官移植
PCR为基础
基因测序为基础
3、分子生物学技术
(二)HLA分型方法
1、器官移植:DR配型能提高存活率
2、输血
3、亲子鉴定
4、疾病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三)HLA检测临床意义
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查
ACD(A:枸橼酸;C:枸橼酸三钠;D:葡萄糖)
CPD(C:枸橼酸三钠;P:磷酸盐;D:葡萄糖及枸橼酸):CPD中加入腺嘌呤即为CPDA-1,能储存35d。
1、血液保存液的种类
(1)枸橼酸盐:抗凝、阻止溶血,常用枸橼酸三钠。
(2)枸橼酸:避免葡萄糖在消毒过程中焦化。
(3)葡萄糖:营养物质,延长红细胞保存时间,防止溶血;减慢有机磷消失。
(4)腺嘌呤:促进ATP合成,增强RBC放氧功能。
(5)磷酸盐:提高pH。
2、主要成分
(一)血液保存液的主要成分与作用
(二)贮存温度和时间
血液保存液
1、输血适应症主要有:出血、贫血、低蛋白血症、严重感染、凝血障碍。
(1)全血:全血中血小板和白细胞引起的抗体,可引起输血反应。
(2)成分输血:疗效高,反应少;合理应用血液成分,经济。
2、输血种类与选择
(一)输血
输血与输血反应
血型与输血
肾单位是肾脏生成尿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一)肾组织基本结构
细胞屏障:直径50~100nm
滤过屏障:>7万的物质(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几乎不能通过。
① 孔径屏障
阻止带负电荷较多的大分子物质通过。
② 电荷屏障
(1)屏障作用
相对分子量大小
所带电荷性质
(2)滤过膜通透性因素
无血细胞及大分子蛋白
有小分子蛋白、水、离子/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尿素等。
(3)原尿成分
1、肾小球滤过(由血液到原尿)
重吸收主要场所:近曲小管
浓缩和稀释尿液(在抗利尿激素作用下)的主要场所:远曲小管、集合管
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大部分水被重吸收,肌酐几乎不吸收,排出体外
2、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泌H+、NH4+作用和Na+-H+交换作用
3、肾小管分泌
(二)尿液生成机制
尿液生成
1、泌尿系统疾病诊断
2、其他系统疾病诊断
3、安全用药检测
4、职业病辅助诊断
5、健康状态评估
尿液检验临床意义
1 清洁采集部位
2 明确标记标本
3 避免月经、阴道分泌物、粪便等污染
4 使用合格容器培养
5 清洁尿:中段尿、导尿标本、耻骨上穿刺尿
(一)患者准备
50ml以上
尿常规留取15ml以上
(二)容器准备
1 晨尿:有形成分检查(细胞、管型)、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检查(hCG)
2 随机尿:门诊、急诊患者使用
3h尿:6~9点时间段,多用于检查尿有形成分检查,1h排泄率检查。
餐后尿:午餐后至14:00的尿,有利于检出病理性糖尿、蛋白尿或尿胆原
24h尿:肌酐、蛋白质、电解质检查
尿三杯:男性下尿道检查
耐受性试验尿
特殊试验尿:
3 计时尿:
中段尿
导管尿、耻骨上穿刺尿
4 无菌尿
(三)尿标本采集种类
尿标本采集
2h内送检,30min内完成检验
保存在2~8℃冰箱内
甲醛:有形形态结构较好固定效果
甲苯:表面形成薄膜隔绝空气,用于尿糖、尿蛋白等化学成分检查
麝香草酚:可抑制细菌生长,用于尿浓缩结核杆菌检查、显微镜检查
浓盐酸:用于定量测定尿17-羟、17-酮、肾上腺素、儿茶酚胺、Ca+检查
冰乙酸:
戊二醛:
防腐:
(一)保存
1 冷藏时间:不超过6h
2 甲醛:用量过大与尿素产生沉淀,影响镜检
3 甲苯:用量要足
4 麝香草酚:用量过多时可使尿蛋白加热乙酸法呈假阳性
(二)质量控制
尿标本处理
尿液生成和标本采集及处理
成人:1000~2000ml/24h
儿童:按体重计算,约为成年人3~4倍。
正常人尿量昼夜之比为(3~4):1
(一)参考值
摄入多(饮水、静脉注射)
服用利尿食物或药物
精神性多尿:紧张
(1)生理性多尿
中枢性尿崩症: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
肾源性尿崩症:肾脏对ADH不敏感
尿崩症:尿比密常为1.005以下(下降),尿渗透压在50~200mmol/L之间。
① 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DM):患者尿比密、尿渗透压均增高。
② 代谢性疾病:
昼夜尿量比例失调、夜尿增多,即昼夜尿量之比<2:1
③ 肾脏性疾病:肾小管破坏致肾浓缩功能逐渐减退,可出现多尿。
(2)病理性多尿
1、多尿:24h尿量超过2500ml,儿童超过3L。
摄入少:缺水
输出多:出汗
生理性少尿
① 肾缺血:心衰等
② 血液浓缩:脱水等
③ 血容量减低:肝病、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水肿等
④ 应激状态:创伤、感染等
(1)肾前性少尿: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肾血流量不足,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所致。
阻塞:结石、肿瘤、凝块或药物结晶、尿路先天畸形等
压迫:膀胱功能障碍、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等
(2)肾后性少尿:尿路梗阻引起。
急慢性肾病、血(肌)红蛋白尿、肾移植排斥反应
(3)肾性少尿:因肾实质的病变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损坏。
病理性少尿:急性肾衰竭、慢性肾病
2、少尿:24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17ml。
3、无尿:尿量<100ml/24h
(二)临床意义
一、尿量
清晰透明
轻度混浊(雾状)
混浊(云雾状)
明显混浊
(一)分级
受主观因素影响临床应用仅做参考。
(二)方法学评价
盐类结晶析出、
尿胆原转变为尿胆素、
细菌增殖和腐败、
尿素分解
1、使用新鲜尿液:放置时间过长导致尿颜色加深,浑浊度增高。
2、防止污染
3、标准统一
(三)质量控制
新鲜尿液:淡黄色、清晰透明
(四)参考值
(1)代谢产物:生理性影响尿颜色主要是尿色素、尿胆素(URB)、尿胆原(URO)等。
(2)饮水及尿量
(3)药物的影响
尿酸盐结晶:淡红色
磷酸盐或碳酸盐结晶:灰白色
(4)结晶及酸碱度等
1、生理性变化
伴有尿比密增高:糖尿病
伴有尿比密减低:尿崩症
(1)无色:
① 肉眼血尿:每升尿量含血量超过1ml。
② 镜下血尿:尿液离心沉淀后镜检红细胞数>3/HP。
第一杯血样:尿道出血
第三杯血样:膀胱出血
三杯都出血:肾脏或输尿管出血
尿三杯:
①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最常见原因
② 全身性疾病
③ 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
④ 药物毒副作用
引起血尿疾病
(2)血尿
① 离心沉淀上清液:血红蛋白尿仍为红色、血尿红色消退。
② 镜检沉淀物:血红蛋白尿无完整红细胞。
③ 隐血试验:用上清液,血红蛋白尿阳性,血尿阴性或弱阳。
④ 尿蛋白定性试验:用上清液,血红蛋白尿阳性,血尿阴性或弱阳。
血红蛋白尿与血尿鉴别:
卟啉尿:红葡萄酒色
血红蛋白尿与假性血尿鉴别:
(3)血红蛋白(Hb)尿:尿游离血红蛋白超过(参考值<0.3mg/L)时引起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血红蛋白尿(棕黑色酱油样)。
① 创伤
② 肌肉疾病
③ 心肌梗死(MI)
④ 代谢性疾病
⑤ 缺血性肌损伤
1) 病因
① 颜色:肌红蛋白尿呈粉红色、暗褐色。
② 溶解性:Mb能溶解80%饱和度硫酸铵溶液中,Hb不溶。
2) 肌红蛋白尿与血红蛋白尿鉴别:
(4)肌红蛋白(Mb)尿:正常尿中不能检出,当机体心肌或骨骼肌组织发生严重损伤时,检查呈阳性。
见于阻塞性黄疸或肝细胞性黄疸。
(5)胆红素尿:深黄色,振荡产生黄色泡沫。而正常尿和药物性深黄尿振荡为乳白色泡沫
泌尿系淋巴管破裂
深部淋巴管阻塞
机制
乳糜试验
乳糜尿以脂肪颗粒为主,少见血细胞、脓细胞、细菌。
鉴别
(6)乳糜尿:乳糜液或淋巴液进入尿中,尿呈乳白色混浊称为乳糜尿,常见于丝虫病。
脓尿:常有脓丝状悬浮物
菌尿:大量细菌
常见于:泌尿系统炎症
镜检:脓尿大量白细胞;菌尿有大量细菌
蛋白定性:脓尿、菌尿均为阳性,且加热加酸不消失(结晶类会消失)
(7)脓尿与菌尿
① 磷酸盐和碳酸盐:灰白色混浊
② 尿酸盐:淡粉红色混浊
1) 常见类型
尿酸盐:加热浑浊消失
磷酸盐、碳酸盐:加酸产生气泡为碳酸盐。
① 有机溶剂抽提法,用乙醚抽提尿液。乳浊程度减轻确诊为乳糜尿。
与乳糜尿鉴别(乳糜试验):
(8)结晶尿
2、病理性变化
(五)临床意义
二、尿颜色和透明度
主要与尿中溶质浓度呈正比。
1、化学试带法(干化学法)
2、尿比密计法
3、其他方法:折射计法、超声波、称量法。
(一)检测方法
1、化学试纸带法(干化学法):不受高浓度葡萄糖、蛋白质或放射造影剂的影响,但精确度差,只用于过筛试验。
2、折射计法:易于标准化、用量少,NCCLS和CCCLS建议为参考方法。
① 尿pH>7.0,测定值应增高0.005
② 试带法对过高或过低尿比密不敏感,应以折射计法为参考
③ 评价肾脏稀释、浓缩功能时,应连续多次测定
1、化学试带法:
矫正后使用
进行温度补偿调校
3、折射计法
晨尿:1.015~1.025
随机尿:成人1.003~1.035
(1)急性肾小球肾炎
(2)肾前性少尿,如糖尿病等
1、高比密尿
尿比密固定在1.010±0.003时,称为等渗尿,提示肾脏功能严重损害,如尿崩症(SG<1.003)
2、低比密尿:尿比密常<1.015时,称为低比密尿或低张尿。
(五)临床意义:估计尿浓缩稀释功能的常用指标
三、尿比密(SG)测定
评价肾脏浓缩稀释的较好指标。
600~1000mOsm/(kg·H2O)
尿渗量:血浆渗量=(3.0~4.7):1
减低:肾小球肾炎
显著减低:慢性间质性肾病,尿渗量:血浆渗量可明显减低
四、尿渗量测定:表示肾脏排泄到尿中所有溶质颗粒的总数量,主要与溶质颗粒数量、电荷有关,与颗粒大小无关。
微弱芳香气味
(一)正常尿
氨臭味:膀胱炎、尿潴留
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腐臭味:泌尿系统感染、晚期膀胱癌
大蒜臭味:有机磷中毒
老鼠尿臭味:苯丙酮尿症
(二)病理性尿
五、尿气味
尿液理学检验
离心沉淀后镜检
(一)检查方法
1、酸碱度和渗透压对有机沉淀物的影响
2、标本采集:新鲜中段尿
3、使用一次性清洁干燥容器
4、采用可靠尿沉渣质控物
操作:取10ml尿离心,相对离心力400g,离心5min,弃去上层保留沉渣0.2ml。
检查细胞:应观察10个高倍视野
检查管型:应观察20个低倍视野
报告:细胞(管型)XX/H(L)PF,数量多时可报告面积(如1/3视野)
5、我国尿沉渣检查标准化要求
一、检测方法
(1)正常红细胞:双凹圆盘状,浅黄色,直径约8um。
① 大红细胞:直径>8um
② 小红细胞:直径<6um
③ 棘形红细胞:生芽状,不规则
④ 皱缩红细胞:不规则突起,见于高渗尿
⑤ 环形红细胞:因细胞内血红蛋白丢失
⑥ 新月形红细胞:半月状
⑦ 颗粒形红细胞:内有颗粒状间断沉积
⑧ 影细胞:低渗尿多见
⑨ 红细胞碎片
(2)异形红细胞:
1、红细胞形态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非肾小球源性血):红细胞外形及大小多见正常,形态较一致。
肾性血尿:异形红细胞≥80%
非肾性血尿:异形红细胞≤50%
(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可相差3~4倍。
(3)混合性血尿:既有均一性细胞又有非均一性细胞。
2、根据红细胞形态将血尿分为3种:
① 肾性血尿:红细胞形态学变化的机制可能是由于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底膜时,受到挤压损伤,尿酸碱度和渗透压的影响。
② 非肾性血尿:主要是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毛细血管破裂的出血,红细胞未经肾小球基底膜的挤压损伤,因而形态正常。
3、血尿红细胞形态变化的机制
鉴别红细胞形态有助于判断血尿是肾源性还是非肾源性疾病。
肾小球肾炎
(1)肾源性血尿
暂时性:剧烈运动、月经等
泌尿系统疾病:炎症、肿瘤、先天畸形、肾排异反应等
(2)非肾源性血尿
(3)出血性疾病
(一)红细胞
(1)正常:圆形、清晰核
(2)闪光细胞:见于急性肾盂肾炎,中性粒细胞胞质内颗粒呈布朗运动。
(3)脓细胞:破坏或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外形多变。
1、白细胞形态
脓尿出现在第三杯:提示为膀胱颈炎、膀胱三角区炎症。
三杯皆脓:提示病变位于膀胱颈以上的尿路,见于膀胱炎、输尿管炎、肾盂肾炎、肾脓肿、肾积脓等。
尿三杯区分脓尿部位
2、脓尿:尿白细胞>5/HPF
(1)肾盂肾炎:由细菌感染所致,尿细菌培养为阳性。
(2)膀胱炎:尿白细胞增多,常伴有脓尿,可见小圆上皮细胞、大圆上皮细胞、闪光细胞等,但无管型。
(3)阴道炎、宫颈炎和附件炎:伴有大量鳞状上皮细胞。
(4)肾移植后排异反应:尿中可出现大量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
(5)其他
3、临床意义(用于泌尿系统及临近组织器官的感染或炎症诊断)
(二)白细胞(尿液中主要是中性粒)
(1)肾小管上皮细胞:若见数量不等的含铁血黄素颗粒或脂肪小滴,此时称复粒细胞。
① 大圆上皮细胞:表层移行上皮细胞,胞体体积反应器官是否充盈。
② 尾形上皮细胞:多来自于肾盂,中层移行上皮细胞。
③ 小圆上皮细胞:底层移行上皮细胞
(2)移行上皮细胞
(3)鳞状上皮细胞:又称复层扁平上皮细胞,胞体为尿上皮细胞中的最大,形状不规则。
1、上皮细胞形态
肾小管上皮细胞:无
移行上皮细胞:偶见或无
鳞状上皮细胞:少见
(1)肾小管上皮细胞:各种肾小管病变
(2)移行上皮细胞增多:肾盂肾炎时,尾形上皮细胞增多
(3)鳞状上皮细胞增多:多见于尿道炎
(三)上皮细胞
小吞噬细胞(N):来自于中性粒细胞
大吞噬细胞(M):来自组织中单核细胞
1、种类
2、参考值:无
尿液中出现吞噬细胞提示泌尿道急性炎症伴有白细胞、脓细胞
(四)吞噬细胞
二、尿细胞检查
是一些有机物或无机物,如蛋白、细胞或结晶等成分,在肾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凝固聚合物而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物。
1、尿管型定义
(1)尿蛋白质和T-H蛋白浓度增高:尿蛋白和T-H蛋白是管型基础物质
(2)尿浓缩和肾小管内环境酸化
(3)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使尿在肾单位中停留足够时间。
2、管型形成机制和条件
(一)管型形成机制和条件
(1)形态:呈规则圆柱体状,但大小、长短很不一致。两侧平行,两段钝圆。
与肾实质病变有密切关系,如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等。
(2)临床意义:参考值0~1/LPF,正常人剧烈运动偶见。
1、透明(玻璃)管型
临床意义:提示肾小球疾病和肾单位出血,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1)红细胞管型
一般为中性粒细胞,提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
(2)白细胞管型
常见于肾小管病变,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胞体较大。
(3)肾上皮细胞管型
2、细胞管型
形态:颗粒来自崩解变性的细胞残渣、血浆蛋白及其它物质,这些物质直接凝聚于T-H糖蛋白基质。按颗粒粗细分为粗颗粒管型和细颗粒管型。
临床意义:提示肾脏实质性病变,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早期,可大量出现宽幅的颗粒管型。
3、颗粒管型
形态:折光性强,质地厚,易折断,有切迹或泡沫状,较短而粗,一般略有弯曲,两端常不整齐。
临床意义:肾小管严重病变
4、蜡样管型
形态: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产生,可见“马耳他十字”。
5、脂肪管型
见于慢性肾炎晚期尿毒症(表示预后不良,又称肾衰管型)。
6、宽大管型
7、细菌管型和真菌管型
8、结晶管型
9、混合管型
血红蛋白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血小板管型:见于DIC
肌红蛋白管型:见于急性肌肉损伤
胆红素管型:见于阻塞性黄疸
圆柱体:见于急性肾炎
(1)其他管型
粘液丝等
(2)类管型
10、其他管型和管型类似物
(二)管型种类、形态和临床意义
管型基质蛋白T-H,尿液浓缩和酸化。
提供交替肾单位,透明偶见浓尿动。
管型肾脏实质变,红管早期小球变。
白管肾脏有感染,颗管细胞残蛋白。
粗粒可变细颗粒,蜡管提示肾小管。
脂肪尤见肾病综,宽大肾衰同管型。
(三)尿管型口诀
三、尿管型检查
与pH、温度、结晶物质及其胶体物质浓度和溶解度有关。
1、形成
2、常见生理性和病理性结晶
(一)尿结晶形成和检查方法
新鲜尿中大量出现此结晶伴随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的刺激症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尿路结石约90%为草酸钙结晶。
1、草酸钙结晶
黄色、暗棕色,大量出现见于急性痛风。
2、尿酸结晶
3、非晶形尿酸结晶
(1)磷酸钙结晶:常见于弱碱性尿、中性尿有非结晶形、粒状形、三棱形,排列成星状或束状。
(2)磷酸铵镁结晶:很强折光性
(3)非晶形磷酸盐
4、磷酸盐结晶
5、尿酸铵结晶
(二)生理性结晶
针状成束,见于黄疸、肝癌、肝硬化等
1、胆红素结晶
无色六边形、薄片状,见于肾和膀胱结石
2、胱氨酸结晶
见于急性肝坏死、急性磷中毒、糖尿病昏迷、白血病或伤寒等。
3、亮氨酸(油滴状)与酪氨酸(头发状)结晶
缺角的长方形或方形
4、胆固醇结晶
存在于细胞内的黄色颗粒
5、含铁血黄素
造影剂等
6、药物结晶
(三)病理性结晶
四、尿结晶检查
1h尿有形成分计数法
尿沉渣定量分析板计数法
反映泌尿系统疾病
五、尿沉渣定量检查
尿有形成分检验
是反应肾脏调节机体内环境体液酸碱平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定义
应用最广泛的筛查方法。
采用甲基红和修麝香草酚蓝调配制成试带片。
1、试带法
加入溴麝香草酚蓝,受黄疸尿、血尿干扰。
黄色:酸性尿
蓝色:碱性尿
绿色:中性尿
2、指示剂法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3、滴定法
精确,操作繁琐
4、pH计法
(二)检测方法和评价
尿液标本必须新鲜,陈旧标本可因尿二氧化碳挥发或细菌生长使ph增高,或因细菌和酵母菌作用,使尿中葡萄糖降解为酸和乙醇ph降低。
正常饮食尿偏酸性pH:5.5~6.5,平均6.0
随机尿pH:4.6~8.0
(1)饮食:肉类等高蛋白食物,pH减低;蔬菜水果等,pH升高。
(2)进餐后尿pH短暂增高(碱潮)。
(3)剧烈运动、饥饿等pH减低(二氧化碳潴留)
(1)尿pH减低:见于酸中毒、发热、糖尿病、痛风、低血钾性碱中毒、白血病等。
(2)尿pH增高:呼吸性碱中毒、呕吐、尿路感染、肾小管性酸中毒、应用利尿剂等。
一、尿酸碱度测定
尿液中蛋白质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为阳性,即为蛋白尿。
(1)试带法:利用pH指示剂的蛋白误差原理。对清蛋白较敏感,可漏检本周蛋白,尿液pH增高可产生假阳性,用于筛查。
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凝固
加酸:使尿液pH接近蛋白质等电点
再加热:使蛋白质进一步沉淀
步骤
① 在试管内加清晰尿液至管高2/3处。
② 用木夹夹持试管下1/3处。
③ 加热煮沸试管上1/3处内的尿液。
注意
(2)加热乙酸法:传统经典方法
(3)磺基水杨酸法:与清蛋白、球蛋白、糖蛋白和本周蛋白等均能发生反应。NCCLS参考方法,检查尿蛋白的确诊试验。
根据反应的混浊程度作出尿蛋白的定性或半定量判断
1、尿蛋白定性试验为蛋白尿的过筛试验。
比色法:双缩脲比色法为蛋白质定量试验经典方法。
2、尿蛋白定量试验:沉淀法、比色法、比浊法、染料结合法、免疫测定法和尿蛋白电泳法等。
(二)检测方法及评价
磺基水杨酸法对某些药物及有机碘造影剂呈假阳性。
(1)功能性蛋白尿:应激反应
(2)直立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长时间站立,多见于青少年
(3)摄入性蛋白尿:注入蛋白制品
1、生理性蛋白尿(不超过+)<0.5g/24h
(1)肾前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血浆中蛋白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
ⅰ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以清单白为主,定性3+~4+,定量3.5~10g/d。
ⅱ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ⅲ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① 肾小球性蛋白尿
② 肾小管性蛋白尿
(2)肾性蛋白尿
(3)肾后性蛋白尿:见于泌尿生殖系炎症反应、结石、肿瘤等。
2、病理性蛋白尿
二、尿蛋白质检查
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8.88mmol/L)或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时,尿糖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糖尿。
1、试带法:葡萄糖氧化酶法,本法检测葡萄糖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适用于自动化分析。
2、薄层层析法:复杂费时,用于基础研究。
3、班氏法:传统尿糖定性试验,非特异性,易受其他还原物质干扰。
1、维C可使班氏法呈假阳性,使试带法呈假阴性。
(四)参考区间:阴性
① 代谢性糖尿:糖尿病
② 摄入性糖尿
③ 应激性糖尿
④ 内分泌性糖尿:甲亢
1、血糖增高性糖尿
① 家族性肾性糖尿
② 新生儿糖尿
③ 后天获得性肾性糖尿
④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2、血糖正常性糖尿:肾小管对葡萄糖吸收能力下降
三、尿糖检查
尿酮体是尿液中乙酰乙酸(20%)、β-羟丁酸(78%)、丙酮(2%)的总称。
1、试带法:基于亚硝基铁氰化钠法,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尿酮体筛检方法,适用于床边检验。
(1)Rothera法:亚硝基铁氰化钠不与β-羟丁酸起反应。
(2)Gerhardt法:只对乙酰乙酸反应。
2、湿化学法
3、片剂法
新鲜尿
密闭冷藏
(四)参考值:阴性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诊断、治疗检测及新生儿遗传性疾病。
2、非糖尿病性酮症者:应激反应
3、中毒:服用双胍类降糖药等,由于药物抑制细胞呼吸,可出现血糖减低而尿酮体阳性的现象。
四、尿酮体检查(几乎都不与β-羟丁酸反应)
75%来自衰老红细胞血红蛋白分解。
25%来自未成熟红细胞分解及其他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分解产物。
未结合胆红素(UCB)
结合胆红素(CB)
δ-胆红素
血浆中有三种胆红素:
(一)概述
1、重氮法:在强酸介质中结合胆红素与二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反应,生成红色的复合物。维生素c浓度达1.42mmol/L和亚硝酸盐存在时,可抑制重氮反应而呈假阴性。
① Smith碘环法:简单,灵敏度低
② Harrison法:繁琐但灵敏度高,临床确诊方法。
2、氧化法
避光棕色容器:胆红素在阳光照射下易转变为胆绿素,维C、亚硝酸盐引起假阴性结果。
1、阻塞性黄疸:尿胆红素阳性(产生结合性胆红素)
2、肝细胞性黄疸:尿胆红素阳性(产生结合性胆红素)
3、溶血性黄疸:尿胆红素阴性(产生非结合胆红素)
4、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阳性
(五)临床意义:用于黄疸类型诊断
五、尿液胆红素检查
尿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俗称尿三胆。
尿胆红素、尿胆原称尿二胆。
(1)湿化学Ehrlich法: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樱红色化合物(从管口向管底观察)
(2)试带法
1、尿胆原
2、尿胆素:采用湿化学Schleisinger法
(二)检测方法
(三)参考值:阴性或弱阳性(1:20稀释后转为阴性)
(四)临床意义:黄疸诊断及鉴别
六、尿胆原和尿胆素检查
超过1000mg/L时,随尿液排出。外观呈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隐血试验阳性。
1、化学法:操作简单,但试剂稳定性差,特异性较低。
2、试带法:大量维C导致假阴性
3、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单快速。
(三)参考值:阴性
(四)临床意义:辅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及血管内溶血。
七、尿血红蛋白检查
本周蛋白(BJP)是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
40~60℃凝固,90~100℃再溶解,56℃重新凝固,故又称凝溶蛋白。
1、热沉淀-溶解法:灵敏度不高
2、对-甲苯磺酸法:简单灵敏,特异性差。清蛋白、球蛋白不反应(若球蛋白大于5g/L可呈假阳性)
3、蛋白电泳法等
多发性骨髓瘤等
(四)临床意义
八、尿液本周蛋白检查
微量清蛋白尿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主要征象
多采用免疫学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三)参考值
早期肾损害的诊断
九、尿液微量清蛋白测定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分析蛋白质的最好方法。
(一)检测方法及评价
(二)参考值:显示区带以清蛋白区带为主
1、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尿
2、中及高相对分子质量蛋白尿
3、混合性蛋白尿
(三)临床意义:用于蛋白尿的分型
十、尿液蛋白电泳
外观呈深红色、不透明的酱油色、深褐色等,隐血试验阳性。
肌肉组织损伤时产生
1、隐血试验(OBT)法:Mb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
2、80%饱和硫酸铵法:繁琐,灵敏度差
3、单克隆抗体免疫法:最灵敏、特异,确证实验。
见于创伤、缺血等。
十一、尿液肌红蛋白检查
是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膜上人类白细胞抗原的轻链蛋白组分。
也是除成熟红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外,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人类白细胞抗原的轻链蛋白组分。
不和血浆蛋白结合,可自由经过肾小球滤过原尿。其中99.9%被近端肾小管以胞饮形式重吸收。
试带法:阴性
加热乙酸法:阳性
特定蛋白检测仪法:速度快、灵敏
定量试验:
在pH5以下,极易分解破坏。应调节pH至6.5~7.0
评估肾脏早期损伤时肾小球和近端肾小管功能。
十二、尿液β2-微球蛋白测定
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促进性腺发育的糖蛋白激素。
存在于孕妇的血液、尿液、初乳、羊水和胎儿体内。
妊娠8~10周时血清浓度达到高峰。
唯一不随胎盘重量增加而分泌增多的胎盘激素。
可通过孕妇血液循环而排泄到尿液中。
hCGα亚基的氨基酸数量及其排列顺序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长激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的亚基几乎相同,能发生交叉反应。
临床上均采用高效的抗hCGβ亚基单克隆抗体检查hCG。
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夹心)
ELISA法
电化学发光法
放射免疫试验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免疫学方法
采集首次晨尿(中段尿)100ml
单克隆抗体二点酶免疫法在受精卵着床后5~7天,即能检测出hcg 。60~70天(8~10周)出现高峰。
1、早期妊娠诊断
200ng/L以下有流产或死胎的可能
2、流产诊断和检察
3、异位妊娠的诊断
4、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断与病情观察
5、其他:各种癌症肿瘤hCG增高
十三、尿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
是一种甚特异性蛋白质,可作为该段肾小管的标志,THP是管型的主要基质成分。
1、作为远端肾小管病变定位标志物。
2、THP持续维持较高水平提示易于形成尿结石。
十四、尿液Tamm-Horsfall蛋白测定
主要由肝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
增高反应和评价各种原因包括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所致早期近端肾小管功能损伤的特异、灵敏指标。
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
十五、尿液α1微球蛋白(α1-M)测定
DIC等增高
十六、尿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查
1、溶菌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增高
2、NAG:是肾小管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3、尿淀粉酶:急性胰腺炎12~24h后增高
4、含铁血黄素:血管内溶血。
十七、其他化学检查
尿液化学检验
教材笔记| 临床检验基础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