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2023-11-28 19:54:50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根据思维导图来学习马原,众多知识点不迷路,思维清晰,减轻学习难度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背景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产物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产生?(客观条件是资本主义发展,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时代的产物19世纪40年代)(答: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工人阶级反抗斗争,三大工人运动,法国,美国,英国。工人运动结果是失败了。为什么失败,没有理论指导工人运动。所以马克思主义产生了)
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正确看待这个社会)(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处于核心地位(方向和道路))
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直接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科学社会主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马克思主义间接理论来源——自然科学 1,细胞学说,2,生物进化论,3,能量守恒定律。
产生标志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给谁写的:共产主义者同盟)
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1.列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列宁
马克思主义发展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谁?(中特色不包括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解决的是革命问题,资本还是社会未明朗)
重要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概念
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马恩创立)
2,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反资建社共产)
3,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理论特征
1,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科学性:1)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不但揭示了规律,而且还接受了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不断发展;
3,革命性:1)彻底的批判精神;2)鲜明的政治立场;
理论品质
马克思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共同理想,是必经阶段,共产主义是最高理想,这是根本方向)
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三节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第一,树立正确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第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第四,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没有按照具体情况,按照先前的经验,犯了经验主义;
没有按照具体情况,按照书本理论,犯了教条主义(本本主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当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1,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3,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4,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5,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需做到
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已有基础
以已有马克思理论为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相继、一脉相承、而不是离开基础和血脉另立门户、另起炉灶、另搞一套。
这是十分严肃、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要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解读、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1.世界是物质的
1.1.世界的本原问题
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
1,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感觉、经验、思想)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感觉、经验、思想)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感觉的集合”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心外无物”
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则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则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19世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
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
唯物主义一元论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基本思想是:
(1)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2)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
(3)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
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就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
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
2,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
物质
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的共性
(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形而上学观点: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
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诡辩论的共同错误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
(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的一维性特点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实践
定义: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实践具有客观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衣食住行问题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社会管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
(3)科学实验:不是直接改造世界,而是为成功地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知识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简答)
1.2.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可知论:能认识,有同一性
不可知论:不能认识,没有同一性
1.3.世界是如何存在的问题?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运动,联系,矛盾: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形而上学:静止,孤立,否认矛盾: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静止
唯心:思想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诡辩论)
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形而上学)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是持续性、顺序性;特点:一维性,朝着一个方向不可逆
空间是广延性、伸张性;特点:三维性,长宽高确定空间
2.世界是实践的
实践的概念
实践:实践是主体能不能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特点
1,客观性:客观存在的
2,能动性:自觉主动
3,社会历史性:有历史的,以前,现在,以后的
实践的基本形式(金字塔模型)
1,物质生产实践: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的问题;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社会管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
3,科学实验
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大特征
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
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客观性:事物本身固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普遍性:任何事物不孤立地存在,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多样性:多种多样的联系
发展: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1,趋势,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必然趋势(根本原因、标志)
2,优越,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3,人民,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辩证法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含义: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矛盾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的主要内容:(简答)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共存,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否则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警惕资本主义的干扰和挑战,否则社会主义制度就无法坚持。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外因)
内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外因(对外开放)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任何事物(普遍,一般,共性)
特殊性:每个事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个别,个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相互联结,相互区别,相互转化
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同矛盾: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
同一矛盾:分主要方面,次要方面,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主流),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方面(支流)
矛盾的不平衡性的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两点论:二者不可偏颇,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研究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
2,重点论:在研究复杂事物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具体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方面。
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式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地位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根本规律。
原因: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环节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量变:事物数量(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的增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质变: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度: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
在实践上,防止过或不及,“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的否定观,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批判+继承
形式:实物发展的总趋势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具体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五对范畴),
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
关系:对立统一;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相互依存和在一定情况下相互转换,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
必然性和偶然性
含义: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不确定的趋势
关系:对立统一;
可能性和现实性
含义:现实性: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种种联系(已发生);可能性: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未发生)
关系:对立统一;
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
关系:对立统一;
本质和现象
含义: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对立统一:现象是外部,本质是内部,现象多变,本质稳定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的主观能动性
规律
含义: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自然规律,社会规律
特征:客观性;普遍性
客观性:人不能创造或毁灭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普遍性:规律在很大范围和领域中起作用。
意识
起源:1,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社会性劳动的产物(决定性因素)
本质:1,人脑的机能;2,社会性产物;3;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动性)的表现(简答题)
总: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
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3,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4,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最突出的表现)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四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实事求是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现: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现: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的本质
主客体含义及其关系
认识主体的含义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
认识客体的含义: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1)实践关系(我摸火),2)认识关系(我认识火),3)相互作用关系(火烫我,我灭火)
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人对对象的主观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唯物主义
反映论
旧唯物论的机械反映论
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不仅能反映外部事物的现象,而且经过人的思维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能够达到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主体的创造的过程。所以,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这是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区别于机械唯物论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反映论:指人的认识是从客观物质世界来的,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唯心主义
先验轮
先验论:指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主张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或者认为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人主观自生的,即所谓“圣人不行而知”。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不可知论:哲学上的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哲学认识论。
代表人物
英国的休谟
德国的康德
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在实践中能够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但不存在根本不能认识的事物;现在没有被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和人的认识的发展,将来总会被人们所认识。
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先验论的对立
唯物论的反映论: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题对客体的反映,人的认识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这就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反映论的原则。
唯心论的认识论:唯心主义哲学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主张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或者认为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认为认识是人主观自生的。总之人的认识与外部世界没有任何关系,这就是唯心论的先验论。
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认识被理解为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照镜子式的反映。
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这是能动的反映论的突出表现,也是区别于机械唯物论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知表)
理性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是深刻的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概判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
1,感性材料必须丰富和真实。
2,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
认识的辩证运动
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认识的过程是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1,认识的反复性
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
认识主体条件的差异性
2,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真理
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
真理的属性
客观性: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绝对性(绝对真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是绝对的
相对性(相对真理):认识有待扩展、有待深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在检验真理的特点
唯一性
确定性
不确定性
价值
含义: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辩证关系
对立:
真理和价值就是两个概念,不一样
统一:
第一,真理可以指导社会实践改造世界,产生价值;
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真理的功能:
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认识的目的在于运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核心是实事求是
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关系:(一切理论求实践)
1,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党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4,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关系: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 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到群众中去 —— 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的本质
社会存在
含义: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内容:
1,地理环境:起制约和影响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第二,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如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对整个宋朝的军事发展产生直接被动影响。
如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对整个宋朝的军事发展产生直接被动影响。
2,人口因素: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
第二,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起决定作用
生产方式的概念和内容(考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社会意识形式是高水平、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具有明确分工、相对稳定形式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主要表现为:哲学、宗教、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和自然科学等。
社会精神生活的程度高低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社会心理是低水平、低层次的社会意识,它是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不系统、不定型的社会意识。主要表现为: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倾向和信念、愿望、审美情趣等等。
主要构成是:阶级心理、民族心理、行业心理、时代心理等。
社会精神生活是否具有阶级性分为意识形态(有阶级性)和非意识形态(没有阶级性)
社会精神生活的主体不同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同步发展的嘛?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解答题)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2,社会意识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最重要的表现)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类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标志:生产工具
现代生产力系统四类要素:
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
3,渗透性因素
主要指自然科学
4,准备性因素
主要指教育
生产关系:物质生产中人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作用)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产品分配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物质生产过程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主要表现: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主要表现:
1,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3,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表现为:
1)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军队,警察,监狱、法院、政府机关等设施。)
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
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政治处于领导地位;
比如“三武灭佛”,当它影响到国家政治、影响到统治阶级运作的时候,将被政治力量消灭。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之间的矛盾)
1,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
社会形态的划分法
根据经济社会形态划分
根据生产关系划分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归氏族成员平均所有
奴隶社会-奴隶主所有
封建社会-地主所有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所有
共产主义社会-全社会共用
根据人的发展情况划分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人的依赖性社会 —— 自然经济
物的依赖性社会 —— 商品经济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 产品经济
根据技术社会形态划分
(根据生产力划分)
(根据生产力划分)
渔猎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形态的发展特点
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决定性和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统一性:社会形态发展过程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客观规律决定的)
多样性:不同国家和名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观能动性)
(比如越南和中国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发展形态是不同的)
(比如越南和中国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发展形态是不同的)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发展的动力
基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
阶级斗争的根源:物质利益的对立
发展的形式
历史发展形式有革命和改革
革命
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由下而上的,政权从反动阶级转移到进步阶级,国家政权转移。
改革
社会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制度中的部分质变,由上而下的,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
人的本质
劳动:制造和使用工具
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属性)
人的需要
人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名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群众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和英雄史观(历史唯心主义)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
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是最终归宿
一切依靠群众是根本要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领导方法
杰出的人
杰出人物的作用
1,反映年代趋势,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
2,阶级斗争中起到核心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3,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4,对于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一要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二要坚持做阶级分析
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
1,他们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代表,肩负着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使命
2,他们为解放斗争提供理论指导,指明方向和道路
3,他们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终生
4,他们善于领导和组织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和成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四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形成基础:商品经济
一、商品经济基本概念
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商品经济的产生
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性条件)
商品的属性
(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简单理解就是这个东西有没有用)
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
什么是无差别的劳动?——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属于人的劳动;
什么是无差别的劳动?——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属于人的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不可分割)
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
农民用锄头种地,做了什么,如何做;成果是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无差别的一半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成果是价值
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表现形式
内在: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两种情况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亏本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盈利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价值越高)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外在: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简记:货币是商品)
1,物物交换
2,物与一般等价物交换
3,物与固定的一般等价物交换
货币的职能(价流藏支世)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比如一个手机标价8000元),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2,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货币在商品流通中不断运动,称为货币流通。(用8000买手机(钱货两清),也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3,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如存金币,在古时战乱时期,人将金银埋在地底也是贮藏。
4,支付手段: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用于清偿债务,支付税赋、发工资,交租金等所执行的职能。(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5,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二、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劳动:劳动都是提供给社会的
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等价交换
总结就是:平等交换。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较高,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因而发财致富。
生产条件差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因而有可能亏本甚至破产。
总结: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引起商品生产者的贫富两极分化。
形成过程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起来,并使劳动者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资本原始积累在历史上以英国“圈地运动”最为典型
新兴资产阶级还用暴力手段在海外推行殖民主义,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贩卖奴隶,进行殖民贸易;
在国内大肆掠夺本国劳动人民,增加税收、保护关税等手段,聚敛货币财富,从而积累起大量货币资本。
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是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加速准备条件的过程。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前提
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
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使用价值:
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劳动力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这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意义。
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的种类
1,绝对剩余价值: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和提高工作强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潜移默化的)
特点: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劳动力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
3,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特点: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资本的本质: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资本的构成:
从价值形态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
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价值构成
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价值构成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非人) - c
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人)- v
从物质形态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构成,
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
这种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技术构成
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
这种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技术构成
结果
资本积累的含义:
含义: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做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实质:
1,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规模
3,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4,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后果
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缩小,从而导致)
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可用c/v来表示
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3,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
1,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使社会生产力从封建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获得迅速发展。
2,资本积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化生产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客观上必然要求由整个社会占有生产资料,而资本主义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
3,这样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4,这个矛盾的日益尖锐化,表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严重束缚了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5,最终,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成了资本积累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流通过程
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单个资本循环
单个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它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
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和生产的统一。
单个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含义: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就是资本周转。
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依据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是多次转移、多次收回的特点,把它成为固定资本。
依据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是多次转移、多次收回的特点,把它成为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用于劳动力那部分生产资本,
依据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是一次投入、一次收回的特点,把它称为流动资本(注意:人工也属于流动资本)
依据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是一次投入、一次收回的特点,把它称为流动资本(注意:人工也属于流动资本)
注意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不变资本包含了全部的固定资本+部分的流动资本
可变资本仅指人工!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的两个因素
1,资本周转时间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2,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待补充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剩余价值分配
剩余价值的分配
总1:资本的具体形式、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总2: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借贷利润、银行利润、农业地租等形式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趋势,就是平均利润(注意:平均利润是一种趋势)
(3)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
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借贷资本和利息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注意:借贷资本不属于职能资本)
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银行所掌握的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的总和即银行资本
银行向外贷款所收取的贷款利息,大于吸收存款所支付的存款利息,两者的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就形成银行利润。
(5)农业资本和农业利润及地租
在过去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中,存在是哪个阶级:大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农业工人。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以平均利润形式由农业资本家所占有;
另一部分超额利润以地租形式由农业资本家缴纳给土地所有者。
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生产经营有所变化,改为以家庭农场为主体,自有自营,农业收入全归农民自己所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商品生产过剩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的危机。
3,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原因
周期性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阶段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危机阶段(生产周期决定性阶段)
阶段特点:商品销售困难,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生产下降,工人大批失业,货币信用制度被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瘫痪和混乱,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萧条阶段
阶段特点:生产不再下降,企业停止倒闭,失业人数不再增加,但商品销售仍旧很困难,信贷关系呆滞。
复苏阶段
阶段特点:市场销售扩大,生产逐渐回升,企业利润增加,就业日益增多,信贷关系逐渐活跃,大海能够社会生产赶上和超过危机前的最高点时,便过渡到高涨阶段。
高涨阶段
阶段特点:市场繁荣,生产上升,企业规模扩大,增加新建企业,就业人数明显增加,社会购买力提高,信贷关系兴旺。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国体:资本阶级专政;包括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政体:指资本主义国家的证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为国体服务;
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主要有:
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主要有:
1,君主立宪制
总结:是以君主为国家的世袭元首,其所掌握的国家最高权力受国家宪法所制约的政权组织形式;存在于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国家中,是资产阶级于封建势力的相互妥协、分享权力的产物。
(1)议会君主制:主要代表是英国和日本
特点:君主作为国家元首只有象征意义,无实权,实际行政权力控制在内阁手中,由首相或总理担任内阁领导人。
(2)二元君主制:主要代表是约旦和泰国
特点:是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掌握国家政权,君主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
2,民主共和制
总结:是由选举所产生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元首掌握权力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在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实行。
(1)议会共和制(内阁共和制):主要代表是德国和意大利
特点:以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政府由议会所产生。内阁总理掌握实际行政权力;由选举产生的总统只有虚位无实权。
(2)总统共和制:主要代表是美国
特点:是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并担任政府首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力。政府由总统组织和领导,政府只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总统要定期向议会报告政府工作。议会对总统的严重违宪行为可提出弹劾,但不能罢免总统。
(3)半总统共和制:主要代表是法国
特点:形式上设有两名政府首脑,一是总统,一是政府总理;由选举产生的总统并非虚位元首,而是掌握了很大的实际行政权力。
(4)委员会制(合议制):主要代表是瑞士
特点:是由议会所产生的委员会集体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各委员轮流担任委员会主席,任期仅一年,职权有限;一切重要事物均有委员会合议(集体讨论)决定,集体负责。
(二)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有: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
1,一党制
2,两党制:主要代表是美国
3,多党制:主要代表是法国和意大利、德国
(三)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度是指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
(四)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地位平等,各行其职,同时又互相制衡
1,立法权
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又称为国会或议院,是最高立法机关;主要是制定、修改、通过和废止法律的权力;财证权、监督权
2,行政权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内阁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属于权力机构体系中的执行机构。政府由总理或首相负责领导;对社会实行管理,保卫本国安全,开展对外交往等。
3,司法权,
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通称法院,是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法院的主要职权是执行资产阶级的法律和法令,并对违反宪法的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具有审查权。
(五)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议会制
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逐步萌芽和产生,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逐步发展形成的。
1,历史进步性:早期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富于进取精神的先进思想、理论和观念,继承和发扬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2,阶级局限性:随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体上逐渐丧失其历史进步性,日益演变成公开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体系,从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局限性。
(二)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三)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1,人生观
宣扬人生的目的就是谋求个人利益,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享乐。
宣扬“人人为己,上帝为大家”的原则,奉行利己主义,追求个人享乐的人生哲学
“或者就是为了赚钱”,这是对资产阶级人生观的深刻写照
2,价值观
金钱确定人生价值
3,道德观
利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经济
自由竞争到垄断
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之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垄断出现后还是有竞争(原因)
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
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
已经形成垄断的职业之间依然是竞争关系
卡特尔: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
辛迪加: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
托拉斯:垄断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
康采恩:联合一两个特大型垄断企业为核心,联合各方面各领域企业形成的超大型垄断集团
20世纪后半页,垄断组织形式又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跨行业跨部门进行混合联合生产与经营,通过混合经营规避风险。
混合联合公司是战后垄断组织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无论何种垄断组织形式,其实都是垄断资本家通过垄断生产和市场,更多地榨取劳动者的血汗,以获取高额利润的工具。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融合
金融寡头: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质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称为金融寡头。
参与制,个人联合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来源:垄断本身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垄断利润的来源有几个方面:
1,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从而可以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3,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海外利润
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垄断价格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政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再划分为私人垄断与国家垄断两个发展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仍然是额还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必须利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样的形式来驾驭日益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简答题)
1,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2,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3,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意涉足的领域。
4,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5,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6,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参股,比如德国大众)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构(如通过财政政策,以增税、减税或是补贴的方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
1,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2,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任务、目标
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主要目标:
(1)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
(2)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
(3)实现充分就业
(4)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
主要: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各种交税,法律明令禁止)
个别时候、特定情况下:行政手段
发达市场经济中国家调节的主要四大市场:
国家主要通过调控这四大市场的总供求和相关的经济指标,以求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经济的稳定和适度增长
国家主要通过调控这四大市场的总供求和相关的经济指标,以求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经济的稳定和适度增长
(1)商品市场
(2)资本市场
(3)劳动力市场
(4)外汇市场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利率调节
(4)计划管理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利益服务的手段,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资本输出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还是以商品输出为主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而大规模地发展了起来
前提:大量所谓“过剩资本”的出现,这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资本输出的方式:
从资本形态上看分为: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
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看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出
2,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早期的国际垄断组织,主要是国际卡特尔,通过订立国际卡特尔协议,垄断和瓜分这种产品的世界市场,规定垄断价格,谋取垄断利润。
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
3,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就已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
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多是采取比较缓和和隐蔽的新殖民主义手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原因
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2)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总: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主要如下:
(1)生产的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3)资本全球化
3,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1)经济发展“失调”
(2)政治体制“失灵”
(3)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
生产力
产业结构上,出现了转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
生产要素变化,脑力劳动者比例攀升
劳动工具发生了变革,由传统的三机系统变四机系统,生产工具的只能化趋势日渐加强
劳动对象变化:人工合成材料的问世,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信息资源这一非物质资源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物质范围。
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管理,由于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等的运用,而获得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生产关系
资本社会化:建立了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
劳资关系:建立了劳资共决,职工参与决策、终生雇佣、职工持股等制度,发挥工会维护工人就业工作条件改善等作用
分配关系:实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上层建筑
政治制度和法制的有效结合,对国家权力机构的监督和制约的内外因素大大加强;国家权力的重心由议会向政府转移
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
民主形式扩大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矛盾依然存在,根本性质没有变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历史地位
简要: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为更高级的创造条件
详细P236: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统治阶级的革命过程中,在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代替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它自己又会逐步演变为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迟早要为更新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同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想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1)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
(2)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3,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
(2)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特别是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是用用优质代替私有制,从而消灭延续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
(4)总之,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简要:必然性和长期性
社会主义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过程是复杂的长期的和曲折的
科学社会主义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三大空想者:傅立叶,圣西门,欧文
物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
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十月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列宁 三个阶段 巩固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斯大林 建成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被称为社会主义苏联模式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和经验教训
历史贡献
1,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制度演进
2,遏制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扩张
3,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4,引导世界人民前进
经验教训
和各国实践相结合,不可盲目实施,照搬照抄,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理论和实践要创新
市场经济体制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坚持共产党领导,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思想教育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八个明确
1,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5,明确依法治国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十四个基本方针
坚持党领导
坚持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人民当家做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保障改善民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全国从严治党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1,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2,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3,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
4,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5.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
6,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7,遵循规律改造
8,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9,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最终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艰巨性和长期性
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长期和艰巨的历史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历史传统不一样
社会主义开拓中前进的客观性
新生事物,新制度,不一帆风顺
基本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
世界经济政治形式错综复杂
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中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坚持正确理论指导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新型的革命政党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结合
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为人民谋利益的党
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领导核心
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
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方向
组织: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系统,有管理,有序进行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经济: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经济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消失
政治: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精神文化: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劳动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是第一需要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