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被讨厌的勇气
2023-04-03 20:37:5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读书笔记|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哲人与青年的第四夜交谈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个体心理学强调不可分割,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
我们并不是受感情这一独立存在所左右,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人际关系的”终点”就是“共同体感觉”——像这样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阿德勒认为他自己所叙述的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
理解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以”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interest)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君临于世界的中心。“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丝毫不会主动融入共同体中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我们可以理解成共同体范围”无限大“,不要只拘泥于眼前的共同体,而要意识到自己还属于别的共同体,属于更大的共同体,例如国家或地域社会等,而且在哪里都可以作出某些贡献
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xx)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己。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表扬无意之中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把他人看得比自己低。正好象征了一种”表扬“背后的上下级关系和纵向关系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这可以表达为“虽不同但平等”
有鼓励才有勇气
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他们需要做一些不是干涉的“援助”。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其本人
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
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应该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鼓励“则是这种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
有价值就有勇气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错误——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正确——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谁做的到这些???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不是这样的,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哲人与青年的第五夜交谈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青年:我不是热爱自己的自恋者,而是厌弃自己的现实主义者。正因为厌恶自己,所以才只关注自己;正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所以才会自我意识过剩。我的自我意识根本不允许自己无拘无束地行动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并不是指更加积极、获得更强的自我肯定感、凡事都朝前看吗,没必要特别积极地肯定自己,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
尼布尔的祈祷文——God, Grant me//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无条件地相信他人有时也会遭遇背叛。即使如此却依然继续相信的态度就叫作信赖。
你现在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如果关系浅,破裂时的痛苦就会小,但这种关系在生活中产生的喜悦也小。只有拿出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会随之增加,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渚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当然,赚钱也是一个重大要素,“被铸造的自由”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自我贡献=伪善?在视他人为“敌人”的状态下所作出的贡献也许是伪善的。但是,如果他人是“伙伴”,所有的贡献也就不会是伪善了
有人说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学得越早就越有可能早日改变
缺乏人生和谐——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幸福即贡献感”,这就是幸福的定义。
如果能够真正拥有贡献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因为即使不特意去寻求他人的认可,也可以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也就是说,受认可欲求束缚的人不具有共同体感觉,还不能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希望优秀或希望差劲
多数孩子在最初的阶段都是“希望特别优秀”。具体说就是,听从父母的教导、行为中规中矩并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运动和掌握技能。他们想要通过这样做来获得父母的认可
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例如学习或运动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
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拒绝普通——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舞动人生&“此时此刻”
假如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路上”。也就是说,“真正的人生”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那之前的路程都是“临时的我”走过的“临时的人生”
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请你这样想。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我们的人生也完全一样。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不,是感觉能够看得到。但是,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你自己的人生也同样。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
小结:花数日拜读岸见一郎大师的作品,对阿德勒心理学有了一个初步的入门理解。在读到一些字句时引起强烈共鸣,竟不知不觉眼眶已经湿润,正如一郎书中所述,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而获得自由的终极力量就是勇气。《当下的力量》与本书也有着异曲同工的地方,非常幸运在22岁我遭遇了一点不大不小的挫折与痛苦,非常幸运重新把阅读坚持了下来,与这些智者隔空对话。因为我发现,未来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恐惧,是低俗而自负,走出痛苦让我看到光,但那难忘的黑夜也我重新攥取到面对的勇气,面对普通却精彩的人生,面对自己内心丰富而不安的情感,面对那些思念却不敢触及的人与事,今天是2021年6月16日晨,希望在至暗的日子里重新拾起勇气后,不轻诺,不抛弃,任单纯,任热血。——2021.6.16
前言:心理学三大巨头”——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竞争和完美的愿望,并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奋力拼搏、追求优越以适应环境,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能力,主张“目的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精神决定论,即认为自然和社会中发生的一切事物都定有其因,人的全部行为都是由愿望、动机、意图等精神因素决定的。而精神过程本身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精神过程不过是一些孤立的、附加的过程,主张“决定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在以弗洛伊德对人类无意识的发现为基础上,提出来的一套颇具说服力的人类心灵深层结构理论。
哲人与青年的第一夜交谈
辩年轻人的世界观
”世界“本身不复杂,完全是”你“把世界看得复杂,”如何看待“这一主观就是全部,并且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
也许你是在透过墨镜看世界,这样看到的世界理所当然就会变暗,但摘掉墨镜之后看到的世界也许会太过耀眼,而使你禁不住闭上眼睛。或许你又会想念墨镜。即便如此,你依然能够摘掉墨镜吗?你能正视这个世界吗?你有这种”勇气“吗?
人人都可以改变?
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末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目的论取代原因论,否定心理创伤: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你会想变成别人吗?
想变成别人,其“目的”是什么呢?是认为那样就能幸福,认为现在的你比他更不幸福吗?
至少我不想变成别人,也能悦纳目前的自己
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不幸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
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怎样才能改变生活方式”???
你现在首先应该做的是要有“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
不要为不做改变的自己找的借口,通过不去做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
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哲人与青年的第二夜交谈
为什么讨厌自己?
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
靠着“脸红恐惧症”才能让自己接受对自我或者社会的不满以及不顺利的人生(为胆怯找到一个理由)
保持满是缺点的“这样的自己”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也就是说“有好处”(逃避人际交往的潜在伤害)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
自卑感=劣等感,是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是主观臆想。自卑感≠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
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优越情结”——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只好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例如:权势张扬,虚报履历,过度追逐名牌服饰,沉迷于过去的荣光,夸耀不幸
夸耀不幸——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但是,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像热衷于照镜子的少年一样,这实际上也是自我意识过剩的反应。世上的人其实并不关注我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想要获胜啊,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
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门槛最低。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通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者说必须合作
交友课题,这是指脱离了工作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与爱之主题有关的话题,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爱的课题——恋爱关系+家人的关系
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人生谎言教会我们逃避
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
不用善恶来区分人生课题或者人生谎言。我们现在应该谈的既不是善恶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勇气”问题
我们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存在。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哲人与青年的第三夜交谈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得到别人的认可的确很让人高兴。但是,要说是否真的需要被人认可,那绝对不是
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分离之后,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格尔迪奥斯绳结——活跃于公元前4世纪的马其顿国王。他在远征波斯领地吕底亚的时候,神殿里供奉着一辆战车战车是曾经的国王格尔迪奥斯捆在神殿支柱上的。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解开这个绳结的人就会成为亚细亚之王。”这是一个很多技艺高超的挑战者都没有解开的绳结。亚历山大大帝一看绳结非常牢固,于是便立即取出短剑将其一刀两断。据传,当时他接着说道:“命运不是靠传说决定而要靠自己的剑开拓出来。我不需要传说的力量而要靠自己的剑去开创命运。”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上。尽管这里也会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了走着就不会迷路。但是,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有可能会迷路,甚至也会面临着“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
石块无力。一旦开始从斜坡上滚落,就一直会按照重力或惯性等自然法则不停滚动。但是,我们并不是石块,是能够抵抗倾向性的存在,可以让滚落的自己停下来并重新爬上斜坡。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自由是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