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写作方法论
2023-05-02 07:59:1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网络小说方法论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创意写作
概要
月入1万+
单一情绪写好
情绪很重要
道
写作60分-80分
好好把一件事讲清楚,又有情绪
势
写作80分-100分
技术
写0-60
写作分数
5万字一块
0-25
25-50
50-75
75-100
隔成4部分
找到类型,按照百万字扒大纲和细纲
扒大纲细纲
章节2500字-3000字
扒剧情
年龄
身高
体重
性格
非常精确
最好是一个
目的
帮助
技能提升轨迹
阻力
三个手下
3就是框架
动作
男一
女的不要超过3个
女一
反一
彼此是有关系
配角互动对象是跟主角互动
至少有10个角色
人物介绍
角色小传
强冲突
强刺激
阅读量(大)
参考金庸
玄幻
资治通鉴
二十四史
历史
故事/文风
不要铺垫,直接开打,开干
能够浓缩5句话,不合格,叙述方式不对
第一章(3千字)要求有人,有事,有冲突
黄金三章(1万字)
百万字大纲和细纲,章纲
3000字大纲
30万字粗纲
10万字,5万字,3万字细纲
3万字以内章纲
龙骨图
故事简介,如同爱奇艺电影窗口里面的间接一样,大概500-1000字,主要讲述主角联合某某某打败大poss和女主有情人终成眷属,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故事简介
首先自己以前的成绩,写过什么书,或者有什么头衔,要有链接,方便编辑查阅,然以后自己的手机微信qq,轻轻空间不要锁,要敞开怀抱,体现的是一个人,一个正常的,有能力去写小说长期坚持的人。而不是工作室,之前也说过编辑对工作室深恶痛绝,因此新号会受到质疑和分别对待,
个人介绍
脉络清楚,大概在3000-10000字。
大纲
正文两万字,3000-3500一个章节。不要超过5000,长篇幅,对于读者和编辑很不友好。
标题是宋体4号,正文是仿宋4号。
正文
四部分
投稿格式
讯飞语记
语音写作
工具
详细大纲打印
人物关系图
一本重要,一本次要
两本书关系(人物性格,题材一样)
双开/三开
探险/灵异/侦破
福尔摩斯
阿加莎
东野圭吾
大唐狄公传
七侠五义
三侠五义
小五义
阅微草堂笔记
聊斋志异
子不语
拍案惊奇
国家地理杂志
书
确定主题(爱和死),爱包含多种感情,死男女生离死别
国内
地点
跟小说题目照应
简介(内涵)
对标模板
对标
100万字
策划小说
历史事件
准备材料
也要去做地图,关于可以百度地图,电子书,手绘地图,游记,旅游网站,这样做是为了接近地气,写做出来的东西有人气,有地气,立得住,也相对的省了自己的脑汁,不创造纸片人模糊人,
搜集资料和地图
颜值强
武力值强
颜值高
女
仇恨
角色
人物角色仇恨结构宝物门类
qq邮箱
大纲+2万字
投稿注意事项
通讯沟通
编辑
质量
每小时3千字,一次成型
字数
分解情节
故事分解
章节
细纲
数量
景色描述
子主题
悬疑小说
天龙八部
金庸
诗意
爽点更高层次诗意
客人吃面,一尝难吃,二尝好吃
一级爽点
打工具人脸
土匪进店,不好吃,杀主角
二级爽点
同行打脸
三级爽点
同行大人物打脸
四级爽点
影响大公众人物打脸,例如城主
五级爽点
爽点
情绪拉扯
小说本质
要让自己通过极致模范某位好作家的写作特征,达到形似,然后通过思想上的分析,达到神似,先模范,后有自己的独特味道。传统作家也比较赞同模仿、临摹的写法,只不过,大家要区分,是模仿而不是抄袭,这是本质区别。
写,反思,预推
技巧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他认为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人清醒的时候因为道德、习俗等约束,压抑着内心的一些欲望,这些欲望就在人睡眠中跳出来,以各种各样的形象表现自己,就形成了梦。
《生死河》,那天我梦到了我的爷爷奶奶,梦到了以前我家三层阁楼的老房子,梦到那个天窗,窗外有一方蔚蓝色的天空,还有明晃晃的月光。我在梦里真切地感受到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还活着,醒来后我当然很悲怆。
《荒村公寓》,我有一天梦到了荒村,我没想到梦里的荒村竟然是故乡,并且离乡了很多年的我终于走上了回家的路,遇见了阔别已久的童年玩伴。梦里还有破碎坍塌的老宅,那里只剩下老人与孩子,就如那整个大片的土地都变成了荒村。原来荒村也不再是净土,也被拆迁队的推土机碾过,“故园无此声”,就像纳兰的词。
首先来说,“梦”可以帮你建立你和已经消逝的人与事物的联系,打破时间的界限,看到过去或者未来。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着眼的基本都是眼下,去构思故事的时候,难免显得刻意,越刻意越想不出来。但是梦可以帮你做到打破时间的界限,建立一些你平常忽略掉的联系。
我曾经梦到自己生活在中国西北部的某一个核工业基地,有几百几千个家属住在那里,我可能是其中一个家属区的小孩。我突然之间预感到会出大事,因为我接受过一些如何防范原子弹爆炸的知识,我赶快往地下掩体冲过去。突然之间,天空闪过十万个太阳,核爆炸天崩地裂,我的大脑开始嗡嗡地响,好像得颈椎病发作一般的恶心和痛苦。我感觉时间停止了,不断地有幸存者从家属区冲出来,但我不敢靠近他们,因为他们身上有核辐射,他们每个人都像僵尸一样。我还要寻找一些地下空间或废墟,去躲避这个世界末日。我猜基地是不是被入侵了?或者外星人即将要来了?基地里还有核弹。我感觉在读刘慈欣的小说,但我这时候眼睛睁开了,原来我在床上做了一个梦。
我再举一个例子,有一天凌晨我做了一个梦,在一间海边的小屋,有人在床上睡觉。梦里有匹马,有一只鸡或者一只鸭。我很奇怪为什么会梦到这些,屋里有些恐怖,但最让我自己佩服的是我意识到自己在做梦,而且这个梦很有意思,如果不马上记录下来,早上醒过来一定会忘记。所以我强迫自己退出了梦境,醒过来,起床,马上将其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把这个梦记录完,然后接着睡。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梦中欢快的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这是部短篇小说集,有十二个故事,最初是源于大师某一天做的一个梦,他梦见了自己的葬礼,来参加的朋友们欢聚一堂,很开心,大师比任何人都开心,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葬礼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聚的机会。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拉丁美洲的作家,他们流亡到了欧洲,平时不太容易见到。但是在葬礼结束时,所有的人都走了,大师想陪他们一起离开,却被朋友提醒:“你是唯一不能走的人。”直到这时他才明白,死亡就是再也不能跟朋友们在一起。这个有关葬礼的梦让大师醍醐灌顶,他觉得这是自己身份认同感的觉醒,梦中参加他葬礼的朋友们的身份其实和他的身份是一样的,是欧漂者,是异乡人,这让他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创作欲望,去表达“欧漂”的奇闻逸事,于是就有了《梦中欢快的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这就是由一个梦中的场景而找到想讲的故事和人物的范例。
“梦”除了可以突破时间的界限,还能打破空间的限制,突破你现有的生存状态,给你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第一个方法是抓住结果推导原因。也就是说,梦境往往给了你一个非常荒诞或者有意思的结果,但是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梦境没有告诉你的。那我们在构建一个故事的时候,就需要将这个逻辑线条补充完整,是因为什么产生了这样一个结果。
梦境积累素材
关于这方面,我们最主要的是眼观,其次是耳听,最后是发挥你的逻辑和想象力。眼观,观的是这个人的外貌、衣着、举动等等;耳听,则是留意这个人说了些什么。通过眼观和耳听观察和获取到的信息,从中你就可以发挥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推测出这个人所遭遇的事情或其性格特征。
作为普通人,我们要做的是留意某个吸引你的人,他的言行举止甚至是细小动作,然后通过这些信息大致推测出这是个什么样的人,例如他为什么要这么打扮,他是做什么职业的,目的地是哪里,会做什么事情,等等,最后将你的想法和这个人的外观用几百字迅速记录下来,这便是一个很好的人物素材。写作时,你就可以在这个人物素材的基础上展开适当的想象力,让他变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当然你也可以像旅游作家一样,对景点进行忠实的描绘。比如说,你走进了上海的一间弄堂。你可以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包括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人,碰见了什么事。一走进去是看见了砖墙还是高高低低的电线,还是坐在门口的老人。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你或许只是随意地观察和记录,但等你真正落笔时,你的故事和场景势必需要有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图景。如果你通过这种观察入微的细致描写,就能够让读者有强烈的代入感,也是锻炼、提高自己文字水平的办法。
首先,要学会记录和观察遇到的人和事物。
有目的地深度挖掘是必要的。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往往不是仅凭感受和经历就能得到的。而这些资料往往能让我们的描述更有深度和厚度。在自我感受和客观了解的基础上,我相信即使人家不熟悉你所熟悉的地方,但通过你的写作,人家一定会想去你所熟悉的地方看看。
其次,从你熟悉的和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日常生活积累素材
首先,我们需要保持对社会事件的关注,追问背后的意义
第二,利用素材创造的人物形象需要贴近真实的人。
新闻历史积累
第一是集所有优点为一身的理想型。我们都知道,小说大多都是虚构的,因此,作者很容易会把现实中无法达成的一些东西,用写作的方式通过笔下的角色来替自己实现。换句话来说,他们是人们美好理想的寄托。这样的角色,称之为人见人爱型的角色,这类男主角不但长相俊美、风流多情,而且身怀绝技、侠义心肠、智勇双全。比如,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他们不但生得一副好皮囊,而且武功高强,“撩妹”功夫也是一流的。
第二,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钢铁硬汉型。什么样的男主角才能称为硬汉呢?他们往往具有不屈不挠的硬汉精神,像海明威笔下的老渔夫桑迪亚哥;同时身负英雄豪杰之气,比如,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另外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心怀责任,勇于担当。比如雨果笔下的冉阿让。
第三,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平民逆袭型。这种类型的男主角一般出身低微,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会经历从小人物到大人物的奋斗过程。最典型的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盖茨比,从出身低微的穷小子,到万众瞩目的大富翁。再比如《红与黑》中的于连,草根出身,不甘于平庸,奋发有为。
从市场上的主流小说来看,男主角无非分为以下几类:
一成不变的男主角,是无法打动人心的。人物的成长变化,既要符合现实中人的自身发展规律,也要符合整个故事的脉络走向。这种成长,主要包括情感的成长和人物技能的成长。比如,冉阿让一开始偷了面包,坐了十九年牢,他对这个社会是极度痛恨的,米里哀却不惜违背信仰,做伪证帮他,从而让冉阿让受到感化,彻底弃恶从善。对于人见人爱型男主角来说,则往往是从多情到专一。杨过开始对感情没那么认真,但是遇到小龙女之后,便一心一意了。这就是人物情感的变化。
而人物技能的增强,则大多体现在平民逆袭的男生身上,着重点在于他们从社会底层到社会顶端的飞跃。比如盖茨比,从穷小子到大富翁,他拥有的财富增多,地位提高,能掌握的东西就更多了。再比如我的小说《镇墓兽》中的秦北洋,他也有一个明显的成长过程,他拥有的技能在他冒险的过程中逐渐增加,当然,秦北洋不算严格的平民逆袭型。
第一,人物有成长变化的过程
男主角作为焦点人物,必然性格突出、鲜明强烈,这样才能被读者辨认,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呢,人物的性格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人物的各项行为,以及与他人的交集中表现出来的。
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人物的内在性格,比如,写米里哀主教的仁慈,是通过他违背天主教不能撒谎的信仰,为冉阿让做伪证体现出来的;而冉阿让的豪侠之气,则是通过他无偿帮助苦役犯与女工芳汀来展示的。另一种是人物的外貌特征。
另外,我们在设定男主角性格的时候,可以根据他的个性,替他设计一些比较特别的标志,比如杨过有一只大雕,比如我的小说《镇墓兽》中的秦北洋,他拥有一只小镇墓兽九色,还有一把安禄山的唐刀,这些极具辨识度的小道具,非常有助于增强人物的识别度和人物性格特征。
第二,人物性格鲜明强烈
人本身是复杂矛盾的。一个只有单纯性格的主角,往往显得单薄、立不住。同一个人物,处在不同的场景之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大体来说,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相近品质,比如硬汉冉阿让,拯救苦役犯与女工芳汀,既表现了他的豪侠之气,也说明了他的善良与柔情。第二是相反品质,这主要与人物的立场和成长经历息息相关。依然是冉阿让,他因为要养活姐姐的几个孩子,所以去偷面包,在法律上他是小偷,是可鄙的,要受到法律制裁;但在道德上,他又是善良的,值得同情的。还有盖茨比,在与人相处的时候,真诚纯洁、平易近人,却同时隐瞒自己出身低微的身世,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而这一切,又都是为了一个单纯的目的,就是吸引心爱的姑娘。正是因为人物身上丰富的层次,才使得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动人心魄。
第三,给人物的个性设定多个层次
那么,男主角之所以成为男主角,他们大体会具有怎样的基本特质呢?
人物出场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开门见山”“先声夺人”等等。这里,我想拿平民逆袭型男主角来举例,也就是从男主角的周边入手,层层铺垫,让读者身临其境。
还是《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是这样开头的:“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这是叙述人“我”的视角,但暗示了盖茨比的出身。从“我”的眼睛所见,来写盖茨比的财富与传奇,但这时盖茨比,还是隐藏在后面。之后才是盖茨比的出场,接着交代,“我”与盖茨比奇怪的关系。为什么奇怪呢?因为“我”,不过是个刚到纽约的小职员,盖茨比却很看重“我”。原来盖茨比的梦中情人是“我”的表妹,这样开篇的谜团就解开了,虽然是慢节奏的展开,但是能够吸引读者,对盖茨比爱情与命运的关心,继续读下去。相似的还有《肖申克的救赎》,也是由一个配角的视角,来讲述主角的故事。
首先,角色登场,第一印象很重要
前面讲到,人物要有成长变化的过程,才会打动人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物行为或者情感的转变,必须要有一个触发事件来促使,而且转变必须合理,符合人物成长的内在逻辑。还是拿硬汉型男主角《悲惨世界》的冉阿让举例。
其次,触发事件,角色转变有逻辑
角色的命运,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假如,当一个角色剥离了其所处的场景,或者说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无法牵制他的命运,他也无法去依托这个时代背景,去掌控自己的命运,那么这个人物就是一个死掉的、毫无生命力的人物。这一点,在我的作品《生死河》中就有所体现。《生死河》的主线是司望的复仇,而随着这条主线的错综发展,与他相关的其他人物,诸如大家熟悉的欧阳小枝等纷纷登场和他交缠在一起。熟悉这本小说的朋友应该知道,这部小说跨越了 1995 到 2014 年这个时间段。而随时间所发展出新的故事,新的矛盾,都展现出了强烈的社会性,以及人的复杂性。而这些都是因为人物和这一段特殊的时代背景紧密贴合,才让这些人物鲜活起来。我们通常所说的,“通过一部小说了解一个时代”,或是“一个人物彰显了一个时代的悲剧”即是如此。
最后,命运多舛,把人物和大时代背景紧密结合起来
读者爱上你笔下的男主角
写好男主角
我们要想明白一个问题:你作品的角色取向是什么?是女性向的作品,还是男性向的作品?是大女主角作品还是双女主角作品?作品取向不同,女主角的特性也随之不同。一般而言,女性向作品中的女主角,更倾向于女主角的一家独大,次要人物往往不会太有趣、有力,不会超越女主角。如果是双女主角,两个人物的性格必须有鲜明的区别,或者互补,或者对立,各有所长,平分秋色。像安妮宝贝的《七月与安生》,一个温良柔和,如同平静的海水;一个炽热叛逆,仿佛跃动的火焰。而男性向作品中的女主角,则更倾向于充作“后宫”的感觉,像金庸的武侠系列小说,女主角实则都具有相似的特点:漂亮、聪明、武功高强。而男主角则各有千秋,但男主角身边从不缺乏此类型女性角色的环绕。
容貌外形是一个人最直观的印象,也往往能够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所在的处境。作为女主角,她可以具备“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的倾国倾城貌,也可以拥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超凡脱俗的气质,即使有丑陋的缺陷,也是标志性的人物特征。拿《红楼梦》来说,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可圈可点的人物,但女主角林黛玉一出场便惊艳世人,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诗云“颦儿才貌世应稀”。此段描写为宝玉初见黛玉,称赞其为“神仙似的妹妹”。然笔锋一转,这种美却是“娇袭一身之病”“病如西子胜三分”,又暗示黛玉的美,带有几分病态,为后文铺下悲剧的伏笔。这种写法即为刻意凸显女主角不同常人之处,外表出众,他人不可及。但最后的悲剧命运又和这种外貌相嵌合,初始便能抓住读者的目光和心思。作为女主角,必须在容貌外形上与众不同,让人一眼能够识别出来,长相气质,往往压过小说中的其他女性角色。
容貌外形
自然是人们喜欢的,但内在的性格品质,却是抓住读者的内在驱动力。如果一个人无所不能,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完美,恐怕不会让你信服;如果一个人一无所能,总是被动地应对,恐怕你也不会喜爱。那么最受人欢迎的是哪种角色呢?答案是:既具备过人天赋,同时自身还有重大缺陷的女主角。
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龙文身的女孩》中的沙兰德。在上司阿曼斯基眼中,她天赋异禀,聪明机智,是最出色的电脑黑客,总给人意外的惊喜;但是她又打扮得像个男孩,不守规矩,对人冷漠,性格孤僻,暴躁易怒,让人头痛与不解。但正是这样的一个异类少女,有“一种说不明白的魅力”。这样的女主角设定,就非常成功,人们喜欢拥有一技之长的人物,这是她成为自己领域内顶级高手的基础,同时也可以推动情节顺利发展;而主人公的孤僻性格,不仅可以引发读者的同情,揭示主人公行为动作的原因,而且起着暗示主人公不幸的身世背景与成长经历的作用,还能间接说明当时的社会环境。身上有十分明显的对立特征,不仅能使人物形象饱满,还能满足人们对优秀、卓越、励志等品质的向往,引发人们的同情、悲悯、愤怒等情感的释放,同时也更加真实。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人物有什么样的缺陷,当她回归到工作任务时,她一定身手不凡。
美丽的容颜
情节的推进
赋予人物弧光。什么叫人物弧光呢?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是这样定义的: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在讲述过程中,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
人物弧光
在前两步的基础之上,接下来进入详细刻画女主角个性的环节,我觉得可以从容貌外形、性格特征、情节推进、人物弧光四个方面入手,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面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始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
写好女主角
这些设定包括人物性格、人物使命、三观等等,这样才能在故事中,有效地提升人物之间的矛盾及冲突,推动故事剧情的发展和走向,同时衬托出主角的人物形象。
一句话概括,这种反派就是,设置千难万险阻止正面角色——也就是主角——达成目标的人。这类反派的存在,不光影响了剧情的发展,更可能因为他的存在,迫使正面角色主动发生改变。比如在性格上、行事方法上,他们和故事主角动机相对立,需求相悖。比方说主角想解放全世界,反派就想毁灭全世界;主角想吃个汉堡,反派就偷走汉堡;总而言之,这类反派,是阻碍主角完成任务的最大阻力,也被称之为“头号公敌”。譬如《古董局中局》中的主角许愿和处处跟他作对的“老朝奉”,《福尔摩斯探案集》系列中夏洛克·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教授,都是类似这样的关系。
第一种,头号公敌型反派
这类反派在故事中,往往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他们往往能令故事主线发生一些转折,从而使故事显得更加有起伏。和上述“头号公敌型”相比,穿针引线型反派,在某种程度上说更招人“恨”。因为他们没有头号公敌那么大的光环和人格魅力,通常只是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向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下手。比如说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亨利勋爵,他的出场次数不多,却能三言两语蛊惑道林·格雷,从一个心地善良、相貌英俊的青年,逐步走上耽于声色、出卖灵魂的不归路。
第二种,穿针引线型反派
龙套型反派,顾名思义,他们在故事里角色很小,甚至有的都没有名字。但作为故事中的元素,有时也能起到非他莫属的推动作用。在《西游记》第五十六回中,孙悟空因为打死了一伙毛贼,被唐僧逐出师门,引发了之后的六耳猕猴事件,也就是非常精彩的《真假孙悟空》的段落。这伙毛贼和那些神通广大的妖怪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很多读者看到这里,都觉得是唐僧过分了些。但他们的死,却成为师徒生隙和六耳猕猴事件的导火索,像这类龙套型反派,在作品中或许并不起眼,却能引发一系列爆炸性事件,作为伏笔再好不过。
第三种,龙套型反派
森村诚一的《人性的证明》中,八杉恭子算是半个主角,也是反派,但归根结底,并不是个“坏人”,只是在保全自己名誉和掩盖自己黑历史的方法上,做出了一些错误的决定,但其本身却并不邪恶。这一类反派的人物特质,其实是流动的。
第四种,灰色型反派
反派设定
写反派人物
举个例子,一个身处垃圾堆的主人公,不会觉得自己看到的环境是风景。但某些情况下,环境又会因为观看者的叙述视角,而成为风景。比如,这个主人公是一个街头艺术家,将他身处的垃圾堆,按照一幅毕加索的抽象画进行改造,将其排列得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这时候,他看待这个垃圾堆环境的眼光,就会发生变化,这个垃圾堆变得既是环境,又是风景。总之,环境成为风景的成立条件,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欣赏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如果我们以一个交通警察的视角、一个挖掘机工人的视角、一个货船船长的视角为中心,会看到不同的空间。当我们坐在一座大桥旁边观察时,会发现清晨、中午、傍晚、深夜的桥体在光影的变化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而光影的变化,经常营造着不同的气氛和人物心情。雾气弥漫的大桥,令人感受到压抑和神秘,而阳光灿烂的大桥,令人感受到开阔和温暖。假如我们往大桥底下走,会发现桥底下可能还有桥洞,里面躺着一些生活窘迫的乞讨者。对他们来说,湿漉漉的桥洞却可能是能够带来温暖的居住空间,或是证明他们身份中暗含着不愿示人的羞耻和令人绝望的环境。
若我们将目光聚焦到一种特殊类型的小说——推理小说上,环境描写则会承担重要的推理线索功能。比如日本推理作家岛田庄司的《斜屋犯罪》,就将整个小说的犯罪诡计和推理过程,建立在犯罪现场是倾斜的这一点上。又比如推理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密室杀人。侦探进入密室后,总是会配以大段详细的环境细节描写,桌上的日记,地上尸体的血迹、伤口位置,通风口是否敞开,等等。除此之外,悬疑小说也常常会通过描写风景来制造诡异、恐怖的气氛。总之,城市的空间缝隙中,往往蕴藏着城市的秘密,同时,环境和风景的描写,又能起到各种不同的叙事功能。一、营造气氛:用阴暗的灯光制造悬疑气氛。二、表现人物情绪:用灿烂的阳光烘托欢快的心情。三、象征人物命运:弄堂深处的暗潮,象征女主人公最后的悲惨命运。四、奠定小说风格:用弄堂中的脚步声,奠定上海市民的交际风格。五、提供推理线索:侦探小说中的密室细节,成为破案关键。如果我们善于开脑洞的话,一个故事的雏形,甚至能从一个独特的空间中形成。如果我们在进行环境描写的时候,尽力通过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陌生化手法,将这些叙事功能和环境描写进行有机结合的话,就能让我们的环境描写,为整个故事提高一个水平。
转换视角描写
写环境与风景
可以确定的是,心理活动一定是一个人内在的东西。它可以是一个人内在的情绪、想法、欲望、无意识。
写人物心理
我们以一个人物的视角来看他的矛盾冲突,主要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内心冲突、个人冲突和外部冲突。内心冲突,我们在上一堂课——如何写好人物心理里面已经做了详细的解释。个人冲突发生于我们生活中最亲密的对抗关系中,比如父子矛盾、夫妻矛盾、师生矛盾、恋人矛盾等等。外部冲突则发生于超出个人之外的,所有对抗来源,包括社会机构和社会个体的冲突,比如政府和市民的矛盾,公司和客户的矛盾;也包括个人与其他非亲密关系者的对抗,比如警察和罪犯的矛盾,老板和员工的矛盾,医生和病人的矛盾等等;还包括个人和环境的冲突,比如灾民和地震的矛盾,船员和大海的矛盾等等。
矛盾的经典创作结构,接下去我想谈谈一些比较常见、比较经典的人物价值矛盾类型。绝大多数的价值矛盾类型都可分为三种:利益的矛盾,性格的矛盾,以及情感的矛盾。
写好矛盾冲突
我们来说说小说的语言风格。从读者的角度,语言风格主要可分为:质朴的和华丽的两种。质朴的语言风格,一般以现实主义小说为代表,擅长表现底层阶级的生活;华丽的语言风格,则以魔幻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小说为代表,擅长表现资产阶级、权贵阶级或是艺术家的生活。一般而言,质朴和华丽并无高下之分,选择哪种语言风格是根据作者想要表现的人物服务的。下面,让我们通过《悲惨世界》的开头,来看看质朴的语言风格,是如何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的。
语言重要
故事积累
第一种叫本格推理,也就是正宗古典传统派。这类推理小说的特点是喜欢挑战读者,重视解谜的乐趣。读者与文中的侦探位于同一平面,注重公平与理性逻辑。本格推理的代表作家是江户川乱步和埃勒里·奎因。与其说本格推理是小说,不如说本格推理更像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推理竞赛——在双方掌握情报数量对等的情况下“赛跑”。读者的乐趣是先于“侦探”走出迷宫,找到真相,从而获得自我满足。但这场比赛并不是公平的,读者可以输,但作者输不起,就好像没有人愿意跟臭棋篓子下棋一样。因此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在小说的开头设下诡异的谜题,并大方地提供足以揭开谜团的线索——邀请读者参加对决。中途设置陷阱迷惑读者——增加解谜难度,刺激读者思考。在最后完成大反转,使真相合乎情理又意料之外。也就是说作者不仅要赢,而且要用高超的手段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读者输得心服口服。
第二种叫变格推理,风格会偏向荒诞恐怖。这类作品依然以解谜为主,但更为娱乐大众,情节往往脱离现实。气氛紧张恐怖,场面血腥。通常会以怪异、猎奇、神异、科学幻想的要素为支柱,描绘人性和世间的黑暗,以及作者内心的梦魇。变格推理,更像是一场畸形秀,注重对变态心理的描写,大多用群像式的手法,展现社会的阴暗面,以及人心的险恶。以变格派的代表作《脑髓地狱》为例,我们可以来感受一下变格派的诡谲气息。书中有一个重要的物件:绘卷——吴青秀杀妻后,将妻子刚死之时到化为白骨之间的形貌,绘成了二十幅画卷,但画卷尚未完成一半时,他的妻子就化为白骨。为了完成画卷,他开始盗掘女性的尸体。单是这一个在全篇小说中时隐时现的物件,就有如此诡异的来历,更不用说小说两位主要人物正木和若林,为了完成学术研究所做的一切匪夷所思的龌龊勾当。整部小说冗长而压抑,但正是这种诡谲神秘的气质,不断吸引着读者在凌乱的线索中解开谜团。
第三种为社会推理,于 20 世纪 50 年代兴起,是当前大多数作者所选择的。社会推理主要是把探索的情节放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注重对人性的描绘剖析。特别关注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深入罪犯的精神世界,探索犯罪的社会原因。同时保留严密的推理,更重视动机,以社会现实为背景,穿插爱情或探险故事。而社会推理,最为人熟悉的作家就是目前十分活跃的东野圭吾,他的代表作《白夜行》,正是典型的社会派推理作品。《白夜行》在小说的开头,就让读者知晓了凶手,因此侦探追查真相,仅成为推进故事发展的线索,而真正吸引读者的是亮司和雪穗的挣扎,是作者对人性的剖析,对社会的思考。我想大多数读者应该跟我感同身受,最动人的情节不是真相的揭示,而是亮司为所爱之人做出的牺牲。
创作推理小说,首先要确定你要建造一座什么样的迷宫,也就是说要确定推理小说的类型。推理小说主要分为三个流派,下面我就来简单地说一说这三个流派分别的特点。
正如前面我们提到的,推理小说是一种智力游戏,作者必须和读者公平地进行比赛。因此,作者必须将所有能破解谜团的线索都大方地摊在读者的面前。
第一,所有线索须交代清楚
提到“逻辑推理”,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和他的“演绎法”。福尔摩斯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就在于,他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线索,并运用他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拼凑线索找出真相。逻辑推理的重要性,不仅来自现代社会法律的要求,更来自这种现实主义作品的情节,必须具有合理性和可信度。不经过合理的逻辑推理就找出凶手的做法,就像做数学题偷看答案一样,并不算真正解决了谜题。
第二,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找出凶手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推理作家需要让真凶合法合理地落入法网,这来自“正义战胜邪恶”这个母题的要求:正义获胜的手段,也必须是正义或者说合法的。中国传统“案”类型的作品,则往往缺乏这种合乎自然的“合法性”。以《施公案》为例,施公往往通过神佛托梦或是占卜的方式来抓住真凶,甚至有用刑逼供的情节,这可能就是荷兰人写的《狄公案》比本土的《施公案》更出名的原因吧。
第三,破案要以合乎自然的方法
凶手必须是读者有兴趣而且多少有所了解的人物。如果小说进行到最后一章,才将罪名加在一个陌生人或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身上,那等于是作者自认无能,不配和读者斗智。而只有连环凶杀案的凶手,是同一人或是同一组织,读者才能将愤怒的情绪,凝聚在一个点。
第四,凶手须在作品中占有分量,不可为随意的陌生人,连环凶杀案的凶手须为同一人
推理小说不允许采用伪科学、纯幻想或投机的机关装置。举例来说,谋杀案的死者被极其罕见,甚至是作者凭空想象的毒药害死。这是不行的。一个推理小说作家,必须限制自己在毒药方面的想象力,所用的毒药,不得逾越寻常药典的范畴,如果作者天马行空于想象世界,漫无禁忌翱翔于不存在的时空,那就逸出推理小说的界限了。值得一提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是学医出身,这使得她对毒药十分的熟悉,从而能在作品中得心应手地运用。
第五,杀人手法须合理
在案情大白之后,读者若重读一遍小说,会清楚地发现破案的关键始终摆在他眼前,所有的线索也无一不指向同一名凶手。如果他跟侦探一样聪明的话,不必等到最后一章就可以自己破案。这不正是这场游戏的乐趣所在吗?
第六,真相须清晰有条理,与前文伏笔线索相应
推理小说应该主要阐述出现在书中的事实,以及分析的过程,可以花费一定的笔墨去进行必要的人物刻画。范·达因这样阐述他的观点:“过度的气氛营造或是对于一些旁枝末节玩弄文字,都不应该出现在推理小说里。”这样做是因为,推理小说是非常严谨的,如果不为情节服务,那么华丽的辞藻和绚丽的描述,将会破坏读者的阅读体验,因为读者的主要目的是,享受推理小说刺激脑力所带来的心智运动。而文字游戏或是艰深晦涩的学术用语,则会让读者焦躁不安
第七,笔法干练,不可玩弄文字、喧宾夺主
推理小说 :布局的诱惑
总的来说,社会派的精神在于“社会批判,描写人性”,并且继承和发展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衣钵,只是讲述的方式是用悬疑这种类型小说而已。
其一,我们要弄清“社会”和“悬疑”在作品中的关系。在社会派作品中,往往运用悬疑推理带动情节前进,但随着情节的发展,情节又会将主角在社会中所遭遇的悲欢离合,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相较之下,凸显社会性,就显得比凸显推理结果,更为重要。因此,悬疑推理在社会派作品中,更像是一种工具,除了故事性之外,更多的是为了挖掘埋藏在故事背后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动机。
其二,塑造人物的悲剧性和宿命感。
其三,合理铺设故事中的点、线、面。
第一,挑选自己熟悉的社会背景
第二,注重人、事、物的真实性
第三,贴合大环境,故事发展合情合理
如何写好社会派悬疑作品
社会派悬疑:如何看待社会与人性的真实
考究
知识悬疑
首先,神秘恐怖的超自然元素是传统哥特小说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这其中包含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的闹鬼房屋、癫狂、家族诅咒、吸血鬼、狼人等元素;故事常常发生在遥远的年代和荒僻的地方;人物被囚禁在狭窄的空间和鬼魂出没的建筑内;悬疑和爱情交织在一起。惯常的悬疑手段,有神秘的继承权、隐秘的身世、丢失的遗嘱、家族的秘密、祖传的诅咒等等。到最后,悬疑解开,歹徒暴露,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障碍扫除。不过,这种爱情有别于言情小说里的爱情。哥特小说通常描写神秘冒险故事,其中的爱情障碍往往来自歹徒;而言情小说描写家庭平凡琐事,其爱情障碍往往来自男女主人公本身。
其次,故事背景大都发生在城堡、教堂等带有神秘色彩的建筑中。在这个环境内加上超自然色彩、复仇和谋杀,以及对深陷其中之人的解救等,这在后来,几乎成为哥特小说的写作程式
第二,作品中需要有的几个人物,除了必须要有的邪恶形象角色,还需有一个或几个神秘的幸存者。他们或努力存活,或是为以后的牺牲、献祭、转变来做铺垫,例如《暮光之城》中的Bella,《吸血鬼日记》中的 Elena等人物。
第三,整本小说都需要渲染恐怖的氛围。要么以主角的经历,要么以邪恶角色的暴行,要么以某种未知的情况为基准,塑造紧张的节奏和恐惧绝望的气氛。这种氛围的渲染需要内外兼有,而不是单单描述外部的恐怖氛围,内部也需要增加神秘恐怖感,这就达到了心理的双重叠加。譬如在一个方圆百里都不见人烟的地方,矗立着一座破败的古堡或者教堂,建筑周围寸草不生,而你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突然见到这栋建筑里燃起了光亮。当你进入这栋建筑时,可能这个场合或是这个建筑,恰恰代表了它的心理、思想、恐惧,甚至于能和它产生相应的共鸣或变化。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哥特小说的故事,往往发生在夜间,发生在荒野、森林或其他荒无人烟的地方。
哥特小说:如何营造氛围
第一,硬汉派侦探小说中的侦探是普通而不凡的职业侦探。
第二,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描写重点是刻画硬汉这个人物
第三,正是因为描写重点的不同,因此在案件的布局上
硬汉派犯罪小说:抽丝剥茧,层层递进
惊悚小说:营造气氛的秘密
科幻小说,在我们看来往往是天马行空的,所以,在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找到逻辑并说服读者,其实是很有难度的。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这节课的主要问题。天马行空:也就是要发挥作者最大可能的想象力。而逻辑自洽主要指三个方面:故事的情节中不产生相互矛盾的地方;人物的行为符合在故事情势下的一般选择;故事的矛盾和悬念的解决,要建立在已有的科学知识条件上,而不是诉诸超自然力量。
第一,时空穿梭。作者至少需要设计两种以上的时空,并且为时空穿梭虚构一个在现有的科学假说体系下,自洽的技术条件。时空穿梭的题材,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威尔斯的《时间机器》,按照现在科幻小说读者的标准来看,小说中男主角设计的时间机器是一个比较粗糙的设定。因为在威尔斯创作的年代——1985年,相对论还没有发表,因而对于时间机器的工作原理,威尔斯语焉不详。但威尔斯的逻辑自洽体现在,他为这个机器的理论可能性提供了一个四维知识。也就是让男主角向他的观众,解释时间作为空间的第四维是可以向不同方向移动的。这个知识在当时的年代里,尚不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常识,因而具备了较强的科学专业性,显得比较高级。这说明,如果要增加逻辑自洽性,我们创作中所需要依托的技术条件,最好不是随便哪个普通读者都知道的科学常识,而是有一定知识门槛的东西。
第二,未来社会。如果我们创作的是未来社会,那么就需要沿着现有的科学学科体系,进行技术进步的想象。以菲利普·迪克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为例。首先,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一个合理想象。比如,几十甚至几百年后,随着我们对火星探索得越来越深,火星殖民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因而,可以根据两个行星之间的殖民关系,设计世界格局。《仿生人》就是设计了在地球受到末世大战的影响,地球深受放射尘危害,地球人不得不开始大规模移居火星的设定。同时,人工智能、仿生人、机器人显然是按照现在的科技趋势,在未来世界一定会出现的东西。因此,如果小说背景是未来社会,也要让这三者中至少有一种出场。而既然出场,我们就需要思考,是否要设计出让这些人工智能遵循机器人三定律?同时,随着这些人造机器的出场,小说应该重新分配整个经济模式中的劳动力,所有劳动型、体力型工作显然不再应该由人类来做,而应该安排这些人工智能来做。随着科技愈发升级,技术对人的控制力也一定会越来越强,比如《仿生人》中就有情绪调节的机器。总而言之,当小说出现了人工智能的时候,就需要不断地让自己重新想象,在这样一个有人工智能的时代,人类衣、食、住、行的便捷度会出现怎样的提升,否则,这种技术水平和生活方式的不匹配就会显得逻辑不顺。
第三,现实社会。我们的创作背景是依托目前科学水平的现实社会。在世界的设定上,可以将故事的想象内核建立在科学前沿中还没有实证检验的假说之上。比如《三体》第三部,是将想象内核建立在高维空间文明对低维文明的降维打击上。刘慈欣所依据的多维空间文明,目前正处在物理学前沿的假说阶段,尽管科学家能够根据诸如黎曼几何等理论,对高维空间进行描绘,但我们并不能在现实的天文学资料中找到实证证据。换言之,这种降维打击是否可能,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推演。这意味着,刘慈欣既确保了对科学定律的遵守和逻辑自洽,又可以自由地想象降维打击的具体方式。比如,他最后就设定了高维文明留下的一张“纸条”,作为降维的武器。如此一来,降维的武器、动态过程以及降维的体验、结果,都成了可以自由想象的对象。
科幻小说:如何在天马行空的同时逻辑自洽
要对历史小说做一个简单的分类,大致可以按照年代和写法来分。按年代分,我觉得不用多说,各个年代都有。按照写法来分,可以分为现实主义和新历史主义两种。现实主义强调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注重再现历史、表现历史矛盾、遵循史料细节等。而新历史主义则强调小说的历史只是作者的一种修辞想象,是一种主观叙事产物,更偏向于个人化、主观化、散文化等,充分利用各种现代读者熟悉的叙事技巧,来增强阅读的趣味性,拉近和读者的距离。很多这类作品,历史往往从主流的宏大叙述变成小规模的家族甚至个人感情史、生活史,典型代表就是《白鹿原》;或是迷宫一般的事件线索,典型代表就是《我的名字叫红》。
历史元素:让故事既生动又厚重
情感小说的书写以人和感情为核心,因此,如何清晰而丰富地处理情感关系、如何让情感变化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对于此类小说的写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这节课,我会根据一本教科书级的情感小说的展开,来谈谈情感小说的写作技巧。这本书就是《霍乱时期的爱情》,它被誉为“我们时代的爱情大全”。小说所描绘的感情涵盖少年的爱、夫妻的爱、保守的爱、放荡的爱、肉体的爱、精神的爱、偶然的爱与永恒的爱,涉及爱的坚守与放弃、斗争与和解、遗忘与记忆、背叛与忠诚等主题,在 50 多年的故事时间中一一展开,博大而清晰。那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部关于爱情的鸿篇巨制中隐藏着哪些情感小说的写作技巧。
第一,感情线索:主从分明、明暗交织
第二,感情变化:突转与渐变
第三,感情符号:意象的选用
情感小说:关系成谜
一、如果你想要增加作品的耐读性,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时空跳跃的叙述方式,让叙述人以回忆的方式,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扭结在一起,让读者可以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到新的发现。
二、如果作者想要塑造更加立体的人物,可以通过叙述者的自省直接展现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中的复杂矛盾。
三、如果作者想要表达某种抽象的或具有哲学性的主题,可以通过虚构叙事空间的手法,借此与现实社会拉开一定距离。
纯文学写作:触及疼痛,自我疗伤
类型文学
第一个版本是300~600字的简版,可以让甲方在三分钟内看完,主要突出故事题材、故事背景、故事主线、人物设定以及故事亮点。
第二个版本是2000~20000字的详版,可以让甲方在二三十分钟内看完,这一版的大纲需要将主要人物的人物关系,故事的主线和支线,高潮、结局,每一章的矛盾冲突都简略地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在这一版中要突出你自身的文学素养、人生阅历和逻辑架构能力。
如果你设计的人物关系非常复杂,你可以制作一个人物关系图,使得公司审稿人可以非常迅速地把握人物关系。
如果你的故事是一个架空世界的故事,你可以为其添加这个架空世界的地图,使得你在写作时有一个更直观具体的空间线索。
第三个大纲的版本。这个版本可以在第二个版本的基础上,更完整地添加和故事大纲相关的信息资料。比如添加每一个主要人物的人物小传,展示关于人物角色的必要信息。可以包括:个人经历和家族历史;各种外在特征,比如年龄、性别、相貌、衣着风格等;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人生观、爱情观、价值观等价值取向;与其他人物的关系;人物的梦想和恐惧,等等。人物小传的好处在于能让你在写的时候对人物的内心转变和具体信息有一个更完善的了解,并减少出现情节与人物设计不符的漏洞。
建议最好准备三个版本
令人一见倾心的故事大纲怎么写
第一个版本是300~600字的简版,可以让甲方在三分钟内看完,主要突出故事题材、故事背景、故事主线、人物设定以及故事亮点。让我们以《琅琊榜》的500字故事大纲为例:梅长苏本远在江湖,却名动帝辇。江湖传言:“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作为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的首领,梅长苏“梅郎”之名享誉江湖。然而,有着江湖至尊地位的梅长苏,却是一个病弱青年,弱不禁风,背负着十多年前巨大的冤案与血海深仇,就连身世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秘密。第一段突出了人物设定的亮点,作为智计无双的江湖帮主却弱不禁风,同时背负着血海深仇和惊天秘密。这样一组悖论性的人物设定使得人物摆脱了完美男主的偶像剧式形象,有着自身的人物张力。我们接下去看。原来,十二年前,南梁大通年间,北魏兴兵南下,赤焰军少帅林殊随父出征,率七万将士抗击敌军,不料七万将士因奸佞陷害含冤埋骨梅岭。林殊从地狱之门拾回残命,历经至亲尽失、削骨易容之痛,化身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盟主梅长苏。
第一,作为写作者,除了满足自己的业余爱好之外,我想我们写小说的最终目标都是顺利出版、发行,或是成为影视公司的剧本资源。而如果要将自己的小说顺利地“推销”给出版社或是影视公司,一个好的故事大纲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公司在筛选环节一定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完整地阅读你的小说。第二,为整个故事的创作安排完整的情节线索、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等宏观结构,使得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能够紧紧地围绕自己的主线,不至于写着写着就因为自由发挥而枝蔓旁生。
一次旅程是指:发现自己、活出自己的旅程。两个世界是指:平凡世界和非凡世界。而十二个组成部分则是指:1.普通的世界。2. 冒险的召唤。3.拒斥召唤。4.见导师。5.越过第一道边界。6.考验、伙伴、敌人。7.接近深层的洞穴。8.核心的磨难。9.报酬。10.返回的路。11.复活。12.携万能药回归。
职业写作
故事写作
网络小说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