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023-04-10 20:46:41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思维导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评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极其对现实教育发展的影响
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强调学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评价
从认识论上看,有利的揭示了认识的能动性
从教育理论与实践来看,它提出了新的知识观,影响了我们对知识观念的重新建构
教育应用
1、随机通达教学(斯皮罗)
2、探究式教学 —— 课程内容——学习单元——问题展开——合作学习
3、支架式教学(布鲁纳提出)
4、抛锚式教学——问题情境—理解现象—概念形成
5、认知学徒制——合法的边缘参与(示范——指导或训练——隐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建构主义的认识观
A、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标准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B、知识并不能精准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上,并不能拿来就用,而是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C、知识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情境下的学习经历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主动建构性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学生经验的丰富性
差异性
4、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业杰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1)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2)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
(3)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
代表人物
皮亚杰
布鲁纳
维果斯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不同取向
激进建构主义
知识不是通过感觉而被个体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知丰体主动的建构起来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认知的机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组织自己的世界,而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
社会建构主义 强调社会相互作用、文化在个人知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建构主义主要源于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主要观点集中反映在情境性学习与认知分布学习之中,认为知识的意义是在社会情景中通过自身的认知过程中及认知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而建构的,强调学习是“知识的社会角落互动功能”
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文化取向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