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毒理学
2023-04-23 23:50:1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药毒理学 思维导图 读书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概念:为中药药理学科的分支学科,是研究中药对生物体有害效应、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度评定的科学
毒性鉴定,包括急毒、长毒、遗传毒性、生殖毒性、致癌性等。发现中药的毒性成分和致毒部位、毒性作用、作用性质及特征
描述毒理学
从细胞、生化和分子水平,研究有毒中药对机体毒性作用的机制
机制毒理学
安全性评价、危险度评定。评估有毒中药或中药毒性成分对人体危害的严重性、发生的机会与频率,发现中毒性的诊断指征,确定中毒的预防和救治措施等
管理毒理学
研究内容
概述
指使用剂量小,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之间范围小、中毒时间出现快,中毒反应程度严重的有毒中药。如
大毒中药
指使用剂量较大,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之间范围较大,中毒时间出现较快,中毒反应程度较严重的有毒中药
有毒中药
指使用剂量大,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之间范围大,且蓄积到一定程度才引起中毒的有毒中药
小毒中药
分级
急性毒性反应
马兜铃酸引起肾损害
慢性毒性反应
特殊毒性
毒性反应
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麻黄治疗哮喘时—失眠
副作用
少数人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过敏反应
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长期服用甘草,停药后出现低血钾,高血压,浮肿乏力等
后遗效应
少数特异体质患者(遗传缺陷)对某种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很小的剂量即可引起超出常人耐受的强烈药理反应
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 -6- PD ,还原性)缺乏者,蚕豆可致溶血性贫血
特异质反应
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了生理性或是精神性的依赖和需求
依赖性
类型
毒性分级与毒性类型
乌头碱:心律失常
番木鳖碱:兴奋脊髓,中枢神经
雷公藤碱:生殖系统毒性,内脏可发生出血与坏死
莨菪碱:传出神经系统,阻断M受体
生物碱类
强心苷:小剂量强心,大剂量心脏中毒
氰苷(苦杏仁):呼吸衰竭
皂苷:中枢神经系统麻逼及运动障碍
黄酮苷:肝脏损害,黄疸
糖苷类
植物毒蛋白:刺激和腐蚀胃肠黏膜,引起内脏出血
动物毒蛋白:全蝎,蜈蚣,金钱白花蛇
毒蛋白类
肾毒性和致癌性
马兜铃酸
有机类毒性物质
种植过程环境污染,导致金属残留
矿物类中药
无机类毒性物质(重金属)
毒性成分复杂
心悸、胸闷、发绀、心动过速、过缓,心律失常、传导阻滞、血压升高或降低等
心血管系统
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哮喘、急性肺水肿、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等
呼吸系统
昏迷、麻痹、麻木、无力、共济失调、抽搐惊厥、记忆力障碍等
神经系统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肝功能损害等
消化系统
腰疼、浮肿、尿频、尿急、尿痛、尿毒症、急性肾衰等
泌尿系统
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造血系统
月经不调、闭经、性功能障碍、不育不孕、早产、流产、死胎等
生殖系统
毒性表现多样
选用正品药材,控制毒性
依法炮制,控制毒性
对症用药,控制毒性
合理配伍,控制毒性
掌握煎煮方法,控制毒性
毒性可以控制
基本特点
急性毒性实验
长期毒性实验
局部毒性实验
一般药理实验
特殊毒性实验
毒理学实验
整体→器官→细胞→分子
毒性物质从暴露部位到靶部位的转运
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
细胞功能障碍及其导致的毒性
修复与修复紊乱引起的毒性
毒作用机制的四个阶段
毒作用机制研究
川乌,草乌,附子
使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先兴奋后抑制,甚至麻痹,直接作用于心脏,导致心律失常、室颤
强心苷,氰苷,皂苷,黄酮苷
小剂量强心,较大剂量或长时间应用可致心脏中毒,严重时可出现循环衰竭而死亡
杏仁、桃仁等含氰苷,在体内被酶水解产生氢氰酸,阻止细胞的氧化反应,轻者表现为组织缺氧、头晕、头疼、呼吸困难、紫绀、心悸等,严重者窒息、呼吸衰竭而死亡
雷公藤所含二菇,急性毒性比较大,对心脏、肝脏有损伤,对骨髓有抑制,有明显的生殖遗传毒性和潜在的致癌性
二萜类
巴豆、苍耳子、菌麻子等植物种子中所含毒蛋白,对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能引起广泛性内脏出血,甚者死亡
植物毒蛋白
金钱白花蛇所含动物毒蛋白蛇毒,毒性很强,主要引起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动物毒蛋白
含砷类中药 引起心,肝,肾和肠充血,造成肝小叶中心坏死,上皮细胞坏死,毛细血管扩张等,使血压降低,肝脏萎缩、中枢神经损害及心肾的严重损害
重金属类
常见的毒性物质作用机制
中药毒理学研究
中药毒理学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