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十三章助人行为
2023-06-14 12:13:58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心理学考研复习,《社会心理学》金盛华老师版本,第十三章助人行为思维导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3.1助人行为及其原因
一、助人行为的概念
(一)亲社会行为
符合社会期望,对他人群体社会有益;没有指向对象
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同情行为
(二)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
助人行为:有特定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①利他行为:无个人动机,不期望回报
②具有个人意图
②具有个人意图
利他行为特征:
①自愿
②对他人有利
③可能有所损失
④不求回报
①自愿
②对他人有利
③可能有所损失
④不求回报
(三)三种社会期望行为的关系(包含-越向利他靠拢,个人意图↓,符合社会期望↑)
二、助人的原因/理论
(一)社会生物学解释
助人行为是先天特性
1.威尔逊:利他行为是动物自我牺牲换取集体生存机会的本能
2.特里弗斯:双向的或者相互的利他行为是生物学基础,利他行为的潜在成本由来自他人的帮助抵消
①达尔文:物竞天择,有利他性的生物容易留存
②现代医学与生物学:催产素、催产素受体影响亲社会行为产生
②现代医学与生物学:催产素、催产素受体影响亲社会行为产生
(二)社会交换论观点
强调助人行为的自身理由,都带“自私”目的,有意无意获得回报;最小代价-最大利益
福阿:对亲社会行为强化:外在奖励+内在自我奖励(达顿:发现有种族歧视,捐助行为↑)
(三)进化心理学解释
1、交互利他行为理论:只要能在未来某一刻得到受惠者回报,就能促进非亲属间利他行为心理机制进化
2、社会契约理论:
欺骗行为:获得收益一方没有付出相应代价
进化出5种能力解决欺骗问题:
①识别其他个体
②记住与不同个体的交换历史
③表达自己价值观、需要、愿望
④识别他人需要、愿望
⑤用代价、收益表征不同交换事物
①识别其他个体
②记住与不同个体的交换历史
③表达自己价值观、需要、愿望
④识别他人需要、愿望
⑤用代价、收益表征不同交换事物
(四)社会进化论
进化中变得更好,3种社会规范
(1)社会责任规范-伯克威茨
有责任和义务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施瓦茨:内化的社会规范是利他行为动机因素,其激活引发道德义务感
(2)相互性规范/互惠规范-古尔德纳
助人应该是互惠的,帮助那些帮过自己、对自己善意的人,不能害他们(人类道德准则最普遍成分,各种社会共同期望)
回报压力→人情债
不能解释社会最初的亲社会行为从哪来
(3)社会公平规范:帮助值得帮助的人
(五)学习理论
(六)移情与利他主义-巴特森
13.2责任分散与社会作用力理论
一、责任分散与紧急助人
(一)责任分散假设-拉特纳、达利
助人者人数↑,个人责任感↓
冷漠的原因:情境的不确定性
人众无知:依靠他人行为对模糊情境判断无须干预的情况
(二)责任分散的实验验证-拉特纳
1、紧急报警实验:填问卷、通风孔灌烟雾;单独一人-75%6min、50%2min报告,他人一起-报告降低至38%~10%
2、紧急助人实验:大学生打电话讨论生活问题突发癫痫,3种情境:独自、三个人、六个人;可能帮助者↑,反应比例↓,耗费时间↑
3、不幸女士实验
二、社会作用力理论-拉特纳
(一)社会作用力理论来源
群体或他人影响个体理论;
勒温团体动力学理论B=f(P,E),行为受内外需要+所处心理环境
(二)社会作用力法则
1、社会作用力分散法则-对个体
接受特定社会影响源的人↑对某一个体作用力↓
此情况,社会作用力与目标个体强度、接近性、数量呈负指数
2、社会作用力心理社会法则-对作用力整体
时间-相同影响源,不同时间,社会作用力不同
影响源数目↑整个社会力场作用力↑但后增加影响源产生作用力递减
3、社会作用力乘法法则(倍增效应、电灯泡效应)
一些社会源作用一个目标个体,作用力=社会源强度×接近性×社会源数量
社会源某一维度削弱,整个作用力强度削弱;提高某一维度可弥补另一维度缺陷,提高整体
13.3助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助人的决策过程
艾森伯格-亲社会行为3阶段
(一)觉察帮助需求
影响因素:
①独自一人/群体之中
②思维集中性
③个体因素(先行状态、特质)-社会化历史&社会-认知发展水平
④个体对特定情境的解释(特定情境特征影响-同一个体、不同情境;个体因素-不同个体、同一情境)
①独自一人/群体之中
②思维集中性
③个体因素(先行状态、特质)-社会化历史&社会-认知发展水平
④个体对特定情境的解释(特定情境特征影响-同一个体、不同情境;个体因素-不同个体、同一情境)
(二)确定助人意图
1、紧急情况:情感因素(移情、同情、个人痛苦...)
2、非紧急情况:认知因素、人格特质
①助人责任意识:责任越明确,助人↑(实验:孩子捐赠玩具,①每个人被告知有责任帮助②一部分告知③没有告知;结果递减)
②得失:潜在收益与付出对等?
(三)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
直接干预(有能力,何时方式✔)
间接干预
间接干预
二、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受助者特征
1、性别:女性更容易,男性更愿意帮忧伤女性
2、相似性:(①捡到信封相似名字更愿意投递;②名相同接受填写问卷更多;③球迷昏倒,穿同队衣服球迷更愿意帮助,不穿球队都愿意)
3、外部特征:魅力↑获帮助↑(长相、穿着打扮)(不同打扮请求停车帮助-少女>女行政人员>孕妇>老年>嬉皮士)
4、人格特征:善良、友好、无辜(外在不可控)
5、受助者感受:对自尊的威胁(投桃报李vs斗米成恩,担米成礼)
(二)助人者特征
1、年龄与性别
年龄↑,助人意愿↑(道德发展水平)
陌生人+潜在危险情境-男性可能↑;较安全情境-女性帮助↑;长期照顾和亲密关系-女性↑
陌生人+潜在危险情境-男性可能↑;较安全情境-女性帮助↑;长期照顾和亲密关系-女性↑
2、认知特点
①对当前所处情境(事态严重性、事态发展、周围环境、活动结果、对受助者的认知...)
②人际责任归因风格(无辜vs自作自受;出去玩和生病借笔记)
③对自我的认知(自身条件认知、自我角色认知)
3、个性特点
①自我形象(利他)
②自尊(高<中、低:为赢得社会赞许,避免受拒绝)
③移情、自我效能感(高→助人↑)
④自我监控(高-助人↑:受期待影响)
⑤宜人性
⑥亲社会人格取向(1他人导向共情-社会、道德责任感;2助人性)
②自尊(高<中、低:为赢得社会赞许,避免受拒绝)
③移情、自我效能感(高→助人↑)
④自我监控(高-助人↑:受期待影响)
⑤宜人性
⑥亲社会人格取向(1他人导向共情-社会、道德责任感;2助人性)
4、心境
好的心境-助人可能性↑
坏的心境-儿童助人↓,成人助人↑(消极状态解除模型,亲社会行为有自我奖励意义)
坏的心境-儿童助人↓,成人助人↑(消极状态解除模型,亲社会行为有自我奖励意义)
心境的影响取决于:个体注意焦点(自己or他人)-如何比较自身状态和受助者条件
被排斥-移情为中介,降低对他人情绪觉察
5、移情与宗教信仰
移情↑助人行为↑
宗教信仰者与亲社会行为不相关,内群体偏好
(三)情境因素
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①天气好,助人↑
②城市<农村(大城市容易责任分散)
③文化+不同环境
④家庭、学校、社区
②城市<农村(大城市容易责任分散)
③文化+不同环境
④家庭、学校、社区
2、匆忙与助人行为
匆忙-助人者,紧急-受助者
匆忙↑→助人代价↑→助人↓(对不流血倒地乘客>流血倒地乘客)
匆忙↑→助人代价↑→助人↓(对不流血倒地乘客>流血倒地乘客)
流动性影响→群体认同→助人行为
3、情境性的内疚—补偿
内疚:行为-社会角色不符,自我否定性消极体验
消除内疚3途径:
①直接弥补引发内疚的过失行为(道歉)
②做出其他与过失行为无关的好的行为,抵消(无法弥补当事人→帮助别人)
③承担不愉快事情/付出代价,惩罚自己的错误
①直接弥补引发内疚的过失行为(道歉)
②做出其他与过失行为无关的好的行为,抵消(无法弥补当事人→帮助别人)
③承担不愉快事情/付出代价,惩罚自己的错误
考内尼实验:掉卡片,4种条件:
①补偿(直接撞掉卡片)②泛化内疚(撞掉书走掉、再看掉卡片)
③同情(看见被撞掉)④控制条件(自己掉的)
补偿&泛化内疚-帮助比例↑;同情条件-自我价值感↑
①补偿(直接撞掉卡片)②泛化内疚(撞掉书走掉、再看掉卡片)
③同情(看见被撞掉)④控制条件(自己掉的)
补偿&泛化内疚-帮助比例↑;同情条件-自我价值感↑
4、旁观者效应
13.4提高助人行为的方法
一、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
1、帮助正确解释事件,责任明确性↑,助人可能↑(贝克曼:立广告牌<看!小偷)
2、直接的人际相互作用,助人行为↑(所罗门:好像认识被试错认打招呼,假装突然生病,得到帮助↑)
3、利用个人影响呼吁帮助(看着眼睛搭车>看着车;给捐助者邮寄资助儿童照片;亲友呼吁献血>公众宣传)
二、示范作用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助人行为可通过观察获得
(一)现场的示范作用
布赖恩:男性摩托车手看见过帮助换轮胎妇女,帮助可能↑
引起儿童的助人行为(罗森汉、怀特:看见成年人投代币到基金箱,儿童47.5%也投,没有看见成人榜样的每人投)
(二)媒体人物的示范作用
三、助人情感倾向的培养
(一)移情能力培养(移情训练)
(二)动机提升(引导内在动机、获得满足与快乐;避免过度理由效应)
四、助人技能的学习
斯陶布-助人行为2个关键因素:
①对不幸者状态进行设身处地设想和体验(移情能力)
②掌握如何帮助别人的知识和技能
①对不幸者状态进行设身处地设想和体验(移情能力)
②掌握如何帮助别人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角色(游戏)扮演训练儿童
五、价值观的教育
最直接的根源因素,内在的主导因素,支配各种外在因素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