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十七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2023-06-19 10:45:58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心理学考研复习,《社会心理学》金盛华版本,第十七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7.1群体及其形成
一、概念
(一)什么是群体
群体:两个或以上,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目标,情感联系
核心:直接接触和交流,交叉影响,情感认同感
核心:直接接触和交流,交叉影响,情感认同感
集群:没有目的导向的相互作用,卷入相同活动的个体集合体
(二)群体的特征
1、共同目标
2、结构和规划
3、归属感和交互作用
(三)群体的类型
1、根据关系密切程度
首属群体: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没有组织结构,靠情感联系
次属群体:规范建立,明确社会结构,明确分工
2、根据参与活动形式
正式群体:组织结构、角色分配,明确义务和权力
非正式群体:喜好自发
3、根据成员是否隶属于群体
成员群体
参照群体:没有参加,接受规范
正参照群体(接受合理规范)
负参照群体(接受不合理规范)
4、根据接触方式
面对面群体
虚拟群体
二、群体形成
(一)影响形成因素
1、互动与共同目标:互动是前提,感情思想的交流;共同目标是先决条件和原因
2、隶属需要:群体中找到自己的归属
群体可提供: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我寻求与自尊需要、情感需要、权力需要
3、工具作用与情境压力
工具作用:某种功利目的,群体成员身份更容易达到,通常不是群体目标
高压力情境促进人们形成群体/加入群体
高压力情境促进人们形成群体/加入群体
(二)形成过程
外部基本条件:交往、共同活动、一致目标
谢立夫-夏令营活动训练:分2个群体-选择群体内成员交朋友占90%以上;两群体共同目标努力后-1/3选择群体间成员交朋友
谢立夫-夏令营活动训练:分2个群体-选择群体内成员交朋友占90%以上;两群体共同目标努力后-1/3选择群体间成员交朋友
认知因素
塔吉菲尔-“最低限度群体”实验:仅是认知分类足以导致群体分化
特纳:①类别化方式简化世界,群体实际是主观的,根据社会线索发展
②知觉社会3个水平:高级水平(人类群体)中级水平(相似和差异-内外群体)低级水平(单独个体)
③在特定情境构建群体,用突显要素、匹配律
②知觉社会3个水平:高级水平(人类群体)中级水平(相似和差异-内外群体)低级水平(单独个体)
③在特定情境构建群体,用突显要素、匹配律
17.2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助长
(一)概念及性质
1、概念
社会助长:别人在场行为效率↑(特里普利特-骑车实验:竞赛骑行>跑步陪同>独自骑行;绕线实验)
社会干扰:别人在场行为效率↓
社会干扰:别人在场行为效率↓
观众效应(他人在场影响绩效:任务难度低-绩效↑,难度高-绩效↓)
同作效应(多人完成绩效产生变化)
同作效应(多人完成绩效产生变化)
2、性别助长
金盛华:性意识发展到成熟水平,异性存在会使特殊行为效率↑
(王青-性别助长仰卧起坐实验:①同性别同学注视②异性同学注视:男生>同性,女生<同性)
(王青-性别助长仰卧起坐实验:①同性别同学注视②异性同学注视:男生>同性,女生<同性)
3、助长与干扰原因
社会助长驱动理论-扎荣茨:在场增加唤醒水平和驱力,唤醒要求以新方式更好更快行动,驱力增加优势反应的可能性
优势反应强化说:在场抑制学习新的复杂东西,助长学会的变成优势反应
(科特雷尔:独自一人-群体一起,配对单词-容易/困难)
(科特雷尔:独自一人-群体一起,配对单词-容易/困难)
(二)心理机制
1、弗里德曼:唤起竞争和被评价意识
2、金盛华:被评价意识被激发,提高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调整水平
3、桑德斯:分散—冲突模型:导致分心,驱力增长;注意窄化、注意超载和环境线索关注缺乏(简单-忽略无关→提高,困难-忽略相关→降低)
4、生理心理学:冲突的生理物理反应模式-激励或威胁,个体资源决定
5、认知角度:①自我预期②潜在评价,高/低预期-都被评价放大
(三)运用
1、脑力激励法-奥斯本:群体决策技术,群体讨论
2、有效性讨论/预热效应-邓尼特、林格伦:运用脑力激励法,进行解决问题预热,再引导独自深入思考
二、社会排斥
身体、情感的分离经历→威胁社会关系,心理感到被排斥(拒绝、排斥)
社会排斥→威胁归属需要,“心理痛”
社会排斥→威胁归属需要,“心理痛”
对其反应3种:
①正向反应②负向反应(反社会、攻击)③被动反应(冷漠、逃离)
①正向反应②负向反应(反社会、攻击)③被动反应(冷漠、逃离)
三、社会惰化
(一)定义
群体一起完成,个人努力比单独完成努力少;具有跨文化一致性(达希尔-拔河比赛拉力水平)
(二)心理机制
1、相信自己的贡献无法被识别
(威廉姆斯-大喊实验:①总能被辨别>②单独可辨别>③永远不能鉴别)
(威廉姆斯-大喊实验:①总能被辨别>②单独可辨别>③永远不能鉴别)
2、最根本原因:缺乏群体认同感
卡劳-集体努力模型(个体努力工作条件):①相信努力工作有好成绩②重视所得奖励③相信努力工作被认可
但当结合为群体,3个因素的效果都大打折扣,受其他成员影响
但当结合为群体,3个因素的效果都大打折扣,受其他成员影响
(三)预防/改善方法
①群体成员亲密交往,相互认同
②任务挑战性、号召性,激发工作动机,较高自我卷入
③注重群体整体效益
④协作精神
⑤充分信任
②任务挑战性、号召性,激发工作动机,较高自我卷入
③注重群体整体效益
④协作精神
⑤充分信任
17.3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任务类型
1、社会决策图式:美国陪审团;关注团体成员意见不一致,如何做一致决定
2、项目排序任务:与1类似,决策任务为排序任务
3、信息取样模型:决策前,信息在成员中分布情况,如何影响决策(剧本杀)
4、多层次团队决策任务:明确成员角色、分工,收集动态信息,极其关注决策质量(飞行机组、消防队、手术组)
决策关键:①团队信息水平②团队有效性③层级敏感性
决策关键:①团队信息水平②团队有效性③层级敏感性
(二)群体决策质量
1、领导者作用:“卖马难题”比较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
2、人多优势
3、团体异质性
(三)评价
优点:
①减少偏见
②满足成员自尊心,增强责任感,提高决策效率
③加强成员信息沟通,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群体目标实现和任务完成
④解决复杂问题比个人决策效果好、准确性高
①减少偏见
②满足成员自尊心,增强责任感,提高决策效率
③加强成员信息沟通,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群体目标实现和任务完成
④解决复杂问题比个人决策效果好、准确性高
缺点:
浪费时间、从众压力、少数人控制、责任不清
浪费时间、从众压力、少数人控制、责任不清
二、群体极化
(一)概念
加强已存在的倾向性,群体平均水平→支配性地位
(二)机制
1、信息的作用:说服性的论据/观点是一种态度被极化的主要因素
一种观点获得最大程度认可→影响其他成员,被说服,改变观点→极化;积极语言参与更易于接受→极化
一种观点获得最大程度认可→影响其他成员,被说服,改变观点→极化;积极语言参与更易于接受→极化
2、社会比较:希望自己是优秀的人,中立优柔寡断×,比较后改变观点,和其他成员一样极端
3、整合的观点:信息和社会比较共同作用
3、社会认同理论-布朗:内群体认同→内群体规范变得极端,区别外群体规范
三、群体思维
(一)概念
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群体极化的一种表现;
高凝聚力群体决策时,思维会高度寻求一致,压制其他
高凝聚力群体决策时,思维会高度寻求一致,压制其他
(二)詹尼斯-群体思维模型
前提
特征
后果
特征
后果
发生原因:
①群体成员相似→高度认同、高凝聚状态
②群体规范
①群体成员相似→高度认同、高凝聚状态
②群体规范
(三)预防
四、冒险转移
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冒险
原因:
①群体成员形成的心理支持氛围
②责任分散和社会比较(匿名和群体氛围;高凝聚群体)
③社会和文化鼓励斗士和勇敢的普遍价值取向
②责任分散和社会比较(匿名和群体氛围;高凝聚群体)
③社会和文化鼓励斗士和勇敢的普遍价值取向
五、群体规范
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为每个成员所公认并必须遵守;其存在使群体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六、群体凝聚力
能使群体团结一致的力量;
往往用群体成员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衡量,包括群体对成员吸引力和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往往用群体成员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衡量,包括群体对成员吸引力和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