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读书笔记
2023-05-26 16:01:1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孙子兵法》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它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根基、源泉。《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四军之利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山谷: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争,此处山之军也。
要靠近山谷,但可不能在谷底扎营,要在高处向阳的地方。在高处,视野开阔,便于防守。如果在山谷里扎营,就容易被人包围,居高临下攻击。不要仰攻。
马援去征讨武都羌族
后汉时期,武都羌族叛乱,马援去征讨。
羌族在山上,马援占据山谷,夺其水草,坚守不战。
羌人水源断绝,粮食吃尽,穷困不堪,就都投降了。
河水: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水战:敌军渡河来攻,首先我们列阵要远水,不要依附在水边。也不要在水上迎击敌人,等他渡过一半再击。居高处,一是视野辽阔便于观察敌情;二是不要被人放水淹了,或夜间大雨山洪暴发河水上涨什么的;三是若敌人来袭击,还是高处势便。
沼泽: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
盐泽:部队通过盐碱地、沼泽地,要快速通过,不可久留。
万一和敌人在斥泽之地遭遇,一定要靠近水草而背靠树林。
靠近水草:是必须要有水源。如果盐碱地,没有水喝,军队就支持不了。
背靠树木:
一是背靠险阻,不至于四面对敌
二是沼泽地你不知深浅,说不定哪个地方一个泥塘,一脚踩进去就出不来
平地: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平地:要找平坦的地方,但不是四面都平坦。四面都平坦,我们就四面受敌了。最好要“右背高”,右边背靠着高地,左边平坦。这样我们后有屏障,前可杀敌。前死后生,前面是战场,是死地;后面有靠山,没危险,是生地。这样我们打起仗来就便利了。
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四利:山陆之战,不要仰攻高处;水上之战,不要逆流而上;草泽之战,不可深入;平地之战,要背靠实地。黄帝就是靠这些办法战胜四方诸侯的。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军队驻扎,总是选择干燥的高地,而避开潮湿的洼地。要向阳面,不要背阴。
在高处,在阳面,养生处实,军中不容易生病,这样战斗力才强,才能保证必胜。
“养生处实”,就是生活条件有保障,后防屏障没有后顾之忧,就留一面杀敌。
“养生”,是靠近水草,便于放牧战马,放牛放羊喂猪,打水砍柴,粮道便利。
“处实”,是虚实的实,占高地,有靠山,就是实。背后是空的,没有屏障,就是虚。
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所以驻军也和买房子差不多,要选好朝向,朝向好,住起来才舒服。(东南)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渡河的时候,如果发现河水浑浊,水面有泡沫,那就说明上游有大雨,一会儿河水可能会暴涨。如果此时渡河,可能渡一半,河水暴涨,就给淹死了。所以不要渡,等一等,等水面平静了,水势稳定了,再渡。
六险之地
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我们离这六种地形远远的,让敌人靠近它。如果在这六种地形附近和敌人交战,则对我们有利的阵地,是我们面对这六种地形,而敌人背靠着它。
绝涧:山深水大者为绝涧
天井:四方高,中央下者为天井
天牢:天牢是三面环绝,有一面可以进去,但进得去出不来,那就是天然牢狱。
天罗:就是草木深密,行动困难,刀枪施展不开,弓也拉不开,箭也射不出来。就像你打高尔夫球,进了树林,你挥不了杆。
天陷:地势低洼,道路泥泞,车马过不去,天然陷阱。
天隙:就是我们经常去旅游景区碰上的“一线天”,大家都喜欢去看。不过旅游是好玩,如果是打仗、行军在一线天里面,就凶多吉少了。
三十二种敌情观察法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进军路上遇到险要之地,湖泊沼泽、芦苇、山林等等容易隐蔽的地方,要仔细搜索,防止敌人有伏兵或斥候。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
敌人离我们很近,却不动,那是占据了险要、有利地形,有恃无恐。
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
敌人离我们很远,又派少数部队来挑战,那是要引诱我们前进。
其所居易者,利也。
放着险要地形不占,要在平坦开阔的地方布阵,那是他根本不怕我们,就等我们去决战。
众树动者,来也;
看见树木摇动,那就是敌人来了。
众草多障者,疑也;
如果在草丛中设置障碍,那是布下疑阵。敌人可能已经跑了。
鸟起者,伏也;
那鸟本来飞得挺正常,到那儿突然高高飞起,那就说明下面有伏兵。
兽骇者,覆也;
一是敌人藏在林木之中,偷袭过来;二是“广陈张翼”,兵相当多,攻击面相当大,倾覆式掩杀,所以树林里野兽都藏不住,全赶出来了。这问题严重!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
尘土高而尖的,是战车来了。
卑而广者,徒来也;
若尘土低而宽广的,是步兵来了。
散而条达者,樵采也;
尘土分散而成条状的,是敌人在砍柴。
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尘土很少,有来有往,时起时落,那是在扎营。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
敌军使者来,言辞谦卑。我们派斥候去侦察,发现他正加紧战备。这是敌人在麻痹我们,让我们骄傲,给我们放松,他准备进攻了。
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敌军使者来,来使措辞激烈,摆出前进架势的,就是色厉内荏,要跑了。
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
轻车先出来,是要列阵作战,派轻车到两边定下列阵的边界。车定好位,插上旗,各个部队在自己旗下集结。这是摆好阵势准备开战了。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没有实质性的谋约就请和的,一定是有阴谋。
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
敌军士兵奔走,展开兵力,摆开兵车列阵的,是期待着和我们交战。
半进半退者,诱也。
半进半退,就是进退不一,有的在进,有的在退;有时在进,有时在退,队形杂乱不整,那就是要引诱我们前进。他进,怕我们跑了;退,又怕我们不
杖而立者,饥也;
斥候去侦察,如远远看见敌军都倚仗矛戟而立的,证明他们饥饿疲惫,军粮没了。
汲而先饮者,渴也;
如果看见敌军出来打水的人,打了水自己先咕咚咕咚喝一通的,证明敌军营中没水了,都渴得不行了。
见利而不进者,劳也;
敌军来,见我有利可图而不能进取的,证明他们士卒疲劳,没有战斗力了。
鸟集者,虚也;
看见鸟儿在敌营聚集,就知道那已是一座空营了。
夜呼者,恐也;
“夜呼”,也称“惊营”,军心不稳,夜间惊慌。
军扰者,将不重也;
“军扰”,军中扰乱,那是将领没有威望,不稳重。
旌旗动者,乱也;
旌旗是用来指挥的,如果旌旗乱动,那就证明已经没有指挥系统了,部伍乱了
吏怒者,倦也;
政令不一,则人情倦,故吏多怒也
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
这是破釜沉舟,“穷寇”,准备与咱们以死决战,拼命了。
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
敌营中总是有人站着谈心的,就是敌将已经失去众心了。如果是将领找人谈,那是军心不稳,他在做工作。如果是士卒之间相互谈,那是他们在诽议他们的主将。
数赏者,窘也;
拼命地赏赐将士,那是已经非常窘迫了,大家都不愿干,对主帅也没有什么敬畏,那主帅喊谁也喊不动了,只有把家底拿出来,期待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了。
数罚者,困也;
宁愿被处罚也不愿干了,就会以加大处罚来胁迫他。
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
先是粗暴严厉,之后又害怕部下,这是最不精明的将领了。
来委谢者,欲休息也。
敌军来使态度委婉谦逊的,是想休兵息战了。
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敌军盛怒出阵,但搞了半天,既不接战,又不退去,必有蹊跷,一定要仔细侦察。
恩威并重,任用能人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兵力不在于越多越好,在于
不盲目冒进
能集中力量
能够判明敌情
能够选拔人才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如果选了没有深谋远虑而又轻敌的人,一定会被敌人俘虏。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
如果在士卒对你还没有亲近依附之前,就用处罚去管理,他们就会不服。不服,就很难使用了。
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反过来,如果大家对你已经亲附,但你却不能严格执行纪律,那这队伍也不能用于作战。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文”是怀柔安抚,是胡萝卜;“武”是军纪军法,是大棒。胡萝卜加大棒,才能打造必胜之军。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军令不是上了阵才开始执行,说:“现在开始要打仗了哈!军令要开始执行,不像平时那么随便了哈!”而是平时就严格执行,让大家养成服从执行的习惯。只有平时就令行禁止的军队,才能兵将相得,上下协调一致。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