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教育
2023-06-06 16:59:15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明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颇具影响的实学教育思潮,出现了一批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对理学教育和八股取士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他们主张“实学”“实用”,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并积极地付诸实践,使这一时期的教育依稀透出近代教育的曙光。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教育思想
王守仁
教育作用:致良知
心即理,万事万物依靠心的认识而存在;良知即天理,是心之本体良知:与生俱来,不分圣愚,不会泯灭,有致命缺点--受物欲引诱,受昏蔽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天赋条件。
教育的作用就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即“天理”,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
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量力)
分限:人的认知发展水平和限度教育应当顾及儿童实际接受能力;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教学要留有余地,顺应儿童性情。
随人分限所及:【不同人】因材施教,【每个人】循序渐进,【教师】量力而教
论教学
教学内容:六经皆史,广泛学习(读经弹琴)
道德修养:事上磨练(结合具体事物),静处体悟(静坐澄心),省察克治(反省),贵于改过
论儿童教育
内容:1、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及儿童的身心特点,主张儿童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性情
2、教育方法是诱导、启发、讽劝,内容是歌诗读书习礼,动静搭配,体脑并用
3、原则是随人分限所及
2、教育方法是诱导、启发、讽劝,内容是歌诗读书习礼,动静搭配,体脑并用
3、原则是随人分限所及
评价:反应了自然主义教育倾向,但目的是灌输封建伦理道德
黄宗羲“公其是非于学校”
1、学校应该是大家共同议论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的地方
2、主张普及教育,将寺观庵堂改为书院和小学
3、强调学校必须将讲学和议政紧密结合
2、主张普及教育,将寺观庵堂改为书院和小学
3、强调学校必须将讲学和议政紧密结合
是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
王夫之“日生日成的人性论”
人性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的变化,教育的作用是继善成性,使之为善和改恶为善
颜元
漳南书院:反对理学,实行六斋教学
义利合一观:义和利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统一起来。继承并发展了南宋事功学派的思想,提出了“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的观点。认为利是义的基础,利不能离开义,利必须符合义。冲破了思想的禁锢,使中国古代对义利关系的认识近乎科学
培养目标:实才实德:品德高尚,真才实学,经世致用的人才
上下精粗皆尽力求全-通才
终身只精一艺-专才
教育内容:六斋与实学
六斋: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理学、帖括
实学:实文实行实体实用是教学原则,教育内容是以六艺为核心的三事六府三物,强调兵农合一,文武兼备,劳动教育
超越了六艺教育范围;体现了近代课程设置的萌芽
教学方法:习行
含义: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坚持练习躬亲实践。读书讲学习行相结合
原因:符合学习规律,有利于道德修养有利于身体健康;是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主要途径;反对传统的静坐和空谈义理
意义:清新之风,耳目一新,是中国古代教学发展史上一次手足解放的运动
教育制度与实践
文教政策
【明】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广设学校,培育人才;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加强思想控制,文化专制。
【清】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推崇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广兴学校,严订学规;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官学教育的改革
监生历事
1、简介: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
2、内容:历事指历练政事,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在京各衙门,历练事务,锻炼和考察政务才能。历事后进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可授予官职,中等再历练,下等送回国子监读书。
3、影响:我国古代大学里最早的教学实习制度;使学校培养人才与业务部门使用人才直接挂钩,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
2、内容:历事指历练政事,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在京各衙门,历练事务,锻炼和考察政务才能。历事后进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可授予官职,中等再历练,下等送回国子监读书。
3、影响:我国古代大学里最早的教学实习制度;使学校培养人才与业务部门使用人才直接挂钩,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
六等黜陟法
1、简介:清朝实施的一种对地方官学对生员定级的考试制度,并有奖惩措施。
2、内容:学生根据成绩分为六等:一等补廪膳生,二等补增广生,三等无奖无罚,四等罚则,五等降级,六等除名。
3、意义:对学生进行动态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在明朝六等试诸生优劣制度上发展而来,是清朝的一个重要创新。
2、内容:学生根据成绩分为六等:一等补廪膳生,二等补增广生,三等无奖无罚,四等罚则,五等降级,六等除名。
3、意义:对学生进行动态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在明朝六等试诸生优劣制度上发展而来,是清朝的一个重要创新。
书院的发展
东林书院与讲会制度
1、简介:明朝名声、影响最大的书院,形成著名的东林学派,其基本思想是推行程朱,反对王学。
2、内容:《东林会约》,完善讲会制度。通过讲会,讲学活动扩展为地区性的学术活动,促进了学术的交流,推动了学术的发展;学术与政治相结合,密切关注社会政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评价:文化学术中心+政治活动中心
2、内容:《东林会约》,完善讲会制度。通过讲会,讲学活动扩展为地区性的学术活动,促进了学术的交流,推动了学术的发展;学术与政治相结合,密切关注社会政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评价:文化学术中心+政治活动中心
诂经精舍与学海堂
1、简介:是清朝学术巨子阮元所建两所书院
2、内容: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重品学,轻功名,不习科举应试之学;教师各用所长,学生因材施教;教学研究紧密结合,刊刻师生研究成果。
3、影响:继承、发扬传统书院优良传统,培养人才;对改变清朝官学化书院有重要影响;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促进清朝学术文化发展;局限性是学生脱离社会实际,缺少经世才能。
2、内容: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重品学,轻功名,不习科举应试之学;教师各用所长,学生因材施教;教学研究紧密结合,刊刻师生研究成果。
3、影响:继承、发扬传统书院优良传统,培养人才;对改变清朝官学化书院有重要影响;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促进清朝学术文化发展;局限性是学生脱离社会实际,缺少经世才能。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