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读书笔记
2023-06-21 17:56:58 11 举报
AI智能生成
《家》中讲述家族故事的模式在启蒙主义话语中非常典型,它对后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起了极强的示范作用。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也成为这类小说一个持久而强大的主题。像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茅盾的《霜叶红似二月花》、老舍的《茶馆》与《骆驼祥子》都是如此,而《家》中父子对立的结构模式也被或多或少地继承下来。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主旨
控诉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
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基本信息
作者
巴金
原名李尧棠
当代作家
思想核心:真与善
激流三部曲之一
《春》
《秋》
故事时间
辛亥革命以后20世纪20年代初
故事背景
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
主要内容
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小说从觉新、觉民、觉慧兄弟三人的不同思想、性格和生活,写了几对年轻人之间的恋爱婚姻纠葛。从他们不同的遭遇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人物形象分析
觉慧
进步青年,思想新潮,行事大胆
蔑视等级制度与鸣凤相爱,反对包办婚姻
大胆揭穿迷信的捉鬼、血光之灾等邪说
高老太爷
封建家长代表
思想顽固,刚愎自用,行事自私
以封建的礼教专制地管理大家庭,给年轻的一代和下层的仆婢带来种种的不幸
觉新
长期接受封建教育,深受封建礼教制度的迫害,但又渴望幸福生活
同情新思潮又自甘落伍,不满旧礼教又奉行“作揖主义”
具有复杂而丰富的性格内涵
觉民
受“五四”新思想影响的青年学生,有打破封建主义的愿望
在觉慧帮助下大胆反抗封建家长的包办婚姻,最后取得胜利
瑞钰
善良贤惠,善解人意,深爱着觉新
鸣凤
高家婢女,深爱觉慧
不愿意嫁给六七十岁的冯乐山做小老婆,勇敢反抗
艺术特色
对立模式
新旧阵营
老一辈代表着虚伪无耻和残忍邪恶
年轻一代代表正义、良知
人物形象
瑞钰和梅两位让人悲怜的女性
两位女性悲惨的结局引人深思,面对不公的命运要学会反抗
作品影响
对后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起了极强的示范作用
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也成为这类小说一个持久而强大的主题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