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读书笔记
2023-06-21 18:16:4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春》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是《家》的续篇。该作品描写了两个年轻女子蕙和淑英的命运。她们在相似的环境中长大,发生了类似的遭遇,但却因各自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而有不同的结局。巴金用平白的文字,却使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情感,充满浓郁的抒情色彩,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2005年),现代作家,翻译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巴金。
1927年至1928年旅法期间,他接触了一些无政府主义者,在巴黎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
1928年底他回国,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抗战前的作品主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家》以及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等。
抗日战争期间,巴金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火》《憩园》《寒夜》和《第四病室》。
解放后,巴金历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作协主席、中国作协主席等职。
新时期出版的《随想录》《探索与回忆》等,具有极高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是新时期文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巴金于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文学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勋章。
作品简介
《春》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是《家》的续篇。1936年,在《文学月刊》上逐期连载;1938年3月,在上海开明书店初版。
成书过程
该作品是《家》的续篇,以20世纪20年代初四川成都为背景。《激流三部曲》的创作过程长达十年,第一部《家》写于1931年。第二部《春》的写作从1936年开始,在《文季月刊》上连载了十章,后因刊物停刊而中止,直到1938年2月才写完。
内容简介
该作品描写了两个年轻女子蕙和淑英的命运。她们在相似的环境中长大,发生了类似的遭遇,但却因各自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而有不同的结局。巴金用平白的文字,却使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情感,充满浓郁的抒情色彩,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人物介绍
淑英
高家二小姐,三房的女儿。原本是一个跟淑华一样心直口快,爱说爱笑的女孩儿,因为嫂嫂瑞珏的死、爷爷的死等一系列事情,尤其是要嫁给陈克家的二儿子陈文治的事情,使她变得多愁善感、慢条斯理。
对于要嫁给陈文治的事情,她虽然不满却也无可奈何。她刚开始很消极,觉得只能认命。
但是在表姐琴,堂哥哥觉民觉慧的鼓舞以及新杂志的熏陶下,尤其是表姐蕙的惨死终于有了逃出家庭的决心。
最后在剑云、琴、觉民、觉慧、觉新的帮助下逃到了上海,得到了觉慧很好的照顾,逃离了悲惨的命运。
觉新
高家的长房子孙,在《家》一书中写到他死了妻子。
他是高家上上下下的希望,但是“双重”性格使他既在幻想改变摧残人生的旧势力,又在旧礼教面前唯唯诺诺,对立的矛盾让他生活得苦不堪言。
他很需要别人的同情,但是相反更多的是嘲笑、指责,正因为他的懦弱,他没有勇气说点正义的话。
觉新一直说是别人不了解自己,但是不是没人不理解他,而是他根本不敢面对现实。
他喜欢上了表妹蕙,却无法把她从悲惨的命运中救出,为此他痛苦不已,蕙的死成为了觉新无法抹去的伤痛之一。
觉民
觉新的二弟,成了家庭的第二个过激派,参加了“利群周报社”的活动,完全走上了“叛逆”的道路。
觉慧
觉新、觉民的三弟,虽然在《春》中没有对他正面描写,但从觉新、觉民、琴的口中了解到他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让觉民重新树立了信心,更是当时许多新青年学习的榜样。
他是高家三兄弟中最早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他实现了在当时社会很难实现的愿望,是巴金先生笔下的英雄,更是新思想的捍卫者。
剑云
这个一直跟着觉民他们唤觉新“大哥”的总是一副病态的青年,他跟觉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有一些相像之处。
《春》中他钟情于淑英,他迫切地想为淑英做些什么,于是在淑英逃婚的事情上,他十分坚决地对淑英说道:“倘使有一天你需要人帮忙,有一个人愿意为你的缘故牺牲一切。”
最后他果真做到了,他主动提出护送淑英到上海,便一路照顾淑英,直到他在上海去世。在淑英给琴的信中,淑英道出了剑云对琴的心意。
琴
大名是张蕴华。是高家兄弟姐妹的表姐妹,一个新女子。
自幼丧父,母亲顺着她的想法把她送进了学堂。性格成熟稳重、活泼、勇敢正义,但也有女性懦弱的一面。
在高家姐妹中颇有影响力,鼓动淑英为自己的命运抗争。与表哥觉民相爱。
蕙
觉新觉民继母的哥哥的女儿,按照辈分是觉新等人的表姐妹。一个端庄稳重、小心谨慎、多愁善感的女子。
父亲周伯涛为了面子硬要把她嫁给郑家孙少爷郑国光。郑国光的人品不好,长相也不好,这些事她的父母都知道,可是周伯涛硬要把她嫁过去。
她在郑家成天受气,终日在悲伤中度过。淑英等人虽然为她不平,却无可奈何。
他爱上了表哥觉新,觉新也喜欢上了她,却没法救他。在悲伤中,她病死在了医院,她的死成为觉新的伤痛。
淑华
高家三小姐,长房的女儿。心直口快、爱说爱笑,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也有天真的一面。
喜欢拿觉民与琴打趣。同时也经常和亲哥哥觉民、堂弟弟觉英拌嘴皮子。
同时她也有做姐姐的责任感,对觉英顽劣的性子很不满,时常斥责他。
主题思想
《春》以淑英的成长和出走为主线,写了新一代的不断成长,通过对淑英和蕙这二个妇女形象的刻画,揭示了只有敢于反抗封建势力,追求自由,积极向上,青年人才能找到自己的新生。
《春》主要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迂腐、丑陋和对青少年的迫害,从内部对封建家庭作集中而又深刻的成功描写揭露封建制度的弊害,撕开了封建家族制度虚伪的面纱,显露它吃人的本质,并明确揭示它“木叶黄落”的穷途末路。
《春》不仅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和腐配、倾轧和迫害,还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并号召青少年能勇敢走出封建制度的囚笼,大胆追求民主与自由。
巴金对受封建势力摧残的青年一代寄予了很大的同情和希望,《春》从另一侧面反映封建社会的黑暗,控诉封建家庭的专制,暴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全书充满激动人心的感情力量,不息地冲击着黑暗、野蛮的封建社会。
艺术特色
《春》写作风格文字简约,饱含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从中可以清晰地体察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赫尔岑的影响,这与巴金当年从翻译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开始走上文学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巴金用平易、平白的文字,却使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情感,充满浓郁的抒情色彩,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作品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术委员李存光:《春》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变动的一份珍贵的艺术记录。作为向封建势力讨还血债的檄文和鼓舞青年掌握自己命运的号角,它对于20世纪30、40年代许多知识青年冲出旧家庭的藩篱,走向革命,起到启蒙的作用,激动着许多中国的和外国的青年的心。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