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魏晋玄学
2023-11-16 11:51:36 6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国哲学系列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裴頠
267年—300年
辩名析理以崇有
有相对于无而言,否则无意义,反之亦可
欧阳建
260年代—300年
言尽意论
事物法则必须有言才能表达出来
人之间的交流,对事物的分辨,都需要言
物不同,言不同,理变化,言变化,因此言可以尽意
从科学的角度讲,言可以尽意
王弼:言不尽意
形而上精神论:不能拘泥于某个象,需要忘象才能得意
陶渊明:饮酒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身体力行进去,才能体会到这个境界
郭象
252年?—312年
独化论
无无法生有,万物是自生自造
手足五官,各自做自己,但无意识中帮助了其他
形和影独立存在,在这个过程中有相依的关系,但是两者并没有因果目的,此谓玄合
每个事物成为自己,不考虑外在,就可以得逍遥
性命论
物各有性,性各有特别
山与秋毫皆有其性,无余亦无不足
不可奈何之遇
在做自己的过程中,遇到玄合,安之,不哀乐
独化与玄冥
玄冥:自然而然,不可不然,没有原因
人不安于自己的本性,就会羡欲,不逍遥;人安于本性,莫若无心,遣是非直到无遣可遣
名教即自然
本性,自然而然形成,又与其他事物之间有相依,这种相依也是自然形成的
小结
言与意
王弼:得意忘言
不执着于某些语言符号
意在言外,言不可以穷尽意
郭象:道在意外
欧阳建:言可以尽
科学论的基础上
有与无
王弼:贵无,以无为本
裴頠:崇有
郭象:独化论
本与末
王弼:崇本息末(回到本体),举本统末(从本再回到末)
目的:执一统众
知其所以然,所以不惑
名教与自然
名教:社会规范制度,认为现实意义
自然:本然,本体,理想意义
王弼:名教本于自然
名教出问题是因为不本于自然
执本统末
嵇康、阮籍:崇本弃末
只要自然,不要名教
郭象:名教即自然
让每个事物成为自己,名教也是自然形成的
圣人在庙堂之上,无异于山林之中
君臣上下,手足外内,天地生自然
玄学
研究三玄之学《老子》《庄周》《周易》,阐发玄理
讨论本与末、有与无、名教与自然的关系
汉代的法治本末分离(举孝廉),魏晋开始讨论孝廉的本体论
王弼
226年—249年
玄学基本问题
论才性
曹操:用人重才轻德
徐幹:看实际效果,能力可以让百姓富有,品德不好也可以
钟会:才与性的统一,才是性的生发(合同派),才和性没有必然联系(离异派)
刘劭《人物志》十二材
十二种才能都可以担当官职,不同的人用法不同
人的性情也有十二类,每种有长有短,需要互相补足
厉直刚毅:正直,容易偏激
柔顺安度:宽容,不果断
雄悍杰健:胆子大,想的太多
精良畏慎:谨慎,多疑
强楷坚劲:有毅力,固执
论辩礼绎:口才好,没有价值观念
普博周给:博爱,不分好坏
清介廉洁:节俭,拘谨
休动磊落:有上进心,不细心
沉静机密:考虑的东西太多,思考迟缓
朴露径尺:忠诚质朴,看不到精细的地方
多智韬情:有聪明才智,不忠心
考察官员
徐幹
亲自考察
根据实际的工作能力考察
刘劭
根据没有做官时安于什么,腾达了举荐什么人,富有了如何用钱财,贫困时所作所为,困境时如何处理
才性先天给予
继承两汉禀气学说
人之性
心性:自由意志
德性
物性:理解思考
认知,理解
才性:观赏感受
审美,情谊
明法思潮
刑为先,刑名法术
做的好奖励,做的过了,做的不够处罚
曹操:盛世以礼为主,乱世以法为先
诸葛亮:赏罚不明,则法令不信,百万大军而不可用
汉以名教治国,举荐制度,汉末名不符实问题严重
曹操:唯才是举
玄学发展阶段
正始之音
何晏、王弼
名教本于自然
竹林时期
嵇康,竹林七贤
越明教而任自然
西晋玄学
名教即自然
东晋
玄佛合
王弼思想
以无为本
以无为本
汉代以形式为本,忽视了本质
消解掉对形式的执着,探索形式的根本
万物因的道而生,差异性由道保证
何以尽德,以无为用,则莫不载
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妄为,自然呈现
道以无而尊贵,礼为祸乱之首
道因无,有容乃大
仁义礼成为人们争着去做的东西,则失去了本
因此需要守住道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
由清静无为,来掌握万物中的理
执一统众
万变中的不变的根本
不能把形式的东西当根本
尊道贵德,崇本息末
找到礼节的母,而不执着于形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刻意为仁,则仁强
得意忘象
言表达象,象表达意
通过象知意,忘象而把握意
名教本于自然
社会伦理纲常以自然(本来的样子)为本
节制自身欲望,国家百姓自己有他的法则
无为之为,因时而权变
权:道之变,不可豫设
嵇康、阮籍
嵇康
公元223年—263年
推崇老庄
越名教而任自然
反对匿情
想做,因为名教而不做。不想做,不得不做
强调显情
真性情,值心而言,触情而行
内心世界呈现出来
心无措乎是非
意足
自我的心里满足
超万物而自得
声无哀乐论
音乐的表现是客观的,你自己的哀乐是主观的
主观加在客观上,名实不合,则名实俱去
阮籍
公元210年—263年
因为好酒到步兵营当步兵
《大人先生传》
隐士:自是而非人
大人先生:不以自己为好,也不以别人为不好,超出与善恶之上
樵夫:尊不重,贫不轻,失不辱,得不荣(超乎社会之上的自由)
至人:超出宇宙自然之上
《达庄论》
别而言之,须眉异名,合而言之,体之一毛
六经分而说之,庄子合而言之
达与作达
达:无分别、混沌的玄远境界,就可以越名教而任自然
作达:没有达到达的精神境界,也去越名教而任自然,就是作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