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隋唐佛教哲学
2023-11-16 11:51:56 3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国哲学系列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早期佛教在中国
大概两汉时代传入中国
先被看做黄老类似的学说
后魏晋时期被看做玄学的一支
在隋唐与中国哲学碰撞后演变成中国佛教哲学
后魏晋时期被看做玄学的一支
在隋唐与中国哲学碰撞后演变成中国佛教哲学
汉魏晋时代
灵魂、报应
印度佛教不承认灵魂(没有恒常不变的,精神轮回但精神是变化的)但有轮回
在中国认为轮回转世应该有主体
在中国认为轮回转世应该有主体
行善修道,修炼精神,以至无为,而成佛
精神和身体,就如小鸟和笼子
神灭论
火和蜡烛,蜡烛灭了,火在另一个蜡烛上
神不灭论
火和蜡烛,蜡烛灭了,火就没了
般若学
法无自性,故一切皆空
早期:后秦401年,以六家七宗为标志
道安(314-385年):性空宗
六家七宗,即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心无宗,缘会宗,其中本无与本无异二宗一家,故名六家七宗
无在万化之先,空为众形之始
一切诸法,本性空寂
法性虽空(非有),却不废事相(非无);虽言本无,不废未有
宅心本无为除异想、止妄念、通往自由自在的无为涅槃境界的阀门
心无宗
支愍度:强调无心与万物,不管万物是有是无
为了适应当下大众的思维习惯,与老庄相似
僧肇认为心无宗没有认识到物性本空
即色宗
支道林:色不自色,承认色(物质世界)的存在,色因缘而起,所以色非色
僧肇认为色(物质世界)本来就空,而不是推过理论推演而空
本无宗
竺法汰为代表
僧韶认为本无宗只偏向于无,而不符合中道
其他
法偏于虚豁的本无异宗
以三界为大梦的识含宗
谓世谛诸法皆空的幻化宗
主张缘会故有、缘散故无得缘会宗
晚期: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僧肇为代表
鸠摩罗什著作没有传下来,僧肇有著作留下来
肇论
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
般若无知论
般若:智慧、圣智
般若之知即无知之知,无知之知才是真知
色、法因缘而起,无自性,如何领悟,则需要无所有相,无生灭相,才能把握到万法的实相
般若可虚而照,真谛可无而知,万动可即而静,圣应可无而为
即动而静,静在动中
圣智与惑智
圣智之无,无知
把握了无得实相
惑智之无,知无
没有把握到万法性空的根本
不真空论
不能以绝对的有无说明事物
有是缘起的,没有不变的自性,就是空
缘起了就有实相,所以也不是无
事物是非有(缘起)非无(有实相)
无者不绝虚,有者非真有
物不迁论
动静没有差异,不是对立的
静不离动
动即是静
夕物自在夕,不从夕以至今,因此夕物未曾动
因果异时,因因而果,因不夕灭,因不来今
涅槃无名论
涅槃和有无法是相反的,涅槃是无名无相的,有无法代表了世俗欲望所生的六境,六境之内,非涅槃之宅
众生根性不同,有三乘差别。三乘都可以到彼岸,但三乘仍有高下之分。
主张渐悟,日损烦恼,才能到达涅槃
南北朝
涅槃与佛性
《大般泥洹经》带来了涅槃佛性
僧叡
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学习成佛
般若学说是破,涅槃学说是立,构成了有破有立的发展链条
竺道生
法汰的弟子,接受小乘有部佛法,又学习大成中观思想,最终又接受涅槃佛性学说
应有缘论
佛的救度只是外缘的作用,必须内外相应,众生才能得度
顿悟成佛说
早期强调人和佛的距离性,将佛分阶段,小乘佛教为四果,大乘佛教为十地
只有在十住时最后一念的金刚道心才能顿悟
悟一定是顿悟,不可以渐进
如何顿悟
见解为悟,闻解为信;信解非真,悟发信解(真的悟道了,信就可以不要了);悟不自生,必以信渐;
悟必然是顿,修(信)必然是渐
隋唐佛学中国化
大乘《起信论》
一心两门
心真如门(净)
心生灭门(染)
心性本觉
天台宗
创立于陈、隋,兴盛于中唐,智𫖮(538年—597年)开创
性具说
以《法华经》为根本
佛性本心具足一切善恶诸法,一切事物皆有佛性
实相:一切事物和现象(诸法)的本质,真实不虚,本然如是
诸法即实相,二者本来一体;实相即诸法,实相之外别无诸法
实相与诸法,如理事、实权、体用、一多,二者互体互用
三千法
诸法实相互相具足;一法具足一切法
十如是:诸法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
十如十界,一界十如,一界含十界,每如三种世间
一念三千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三谛圆融
三谛:空、假、中
空谛:诸法皆为因缘和合而成,无有自性,故性空
假谛:虽自性空,假名而有
中谛:知诸法性空相假,离此两边,非有非无,得中道第一义谛
具一则具三,一体而三名,三者实为一,故圆融三谛
三智
一切智:对诸法共相的了知
道种智:诸法自相的认识,一切法的假名
一切种智:在共相的基础上了见自相,究尽一切性相知识
一心三观
以一切智对应空谛,道种智对应假谛,一切种智对应中道第一义谛,以三智观照三谛,从而形成一心三观的禅法
一空切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 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种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
三观圆融互具,三观总为空观,总为假观,亦总为中观,一具三,三归一
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离此两边方便得入中道,为中道第一义谛观
三观是因,三智是果
从假入空观为因,得成于果,名一切智;用从空入假观为因,得成道种智国;用中观为因,得成一切种智果
三止
一为休真止,休知万法因缘和合、自性本空之真,息灭攀缘妄想心安住真谛,故名休真止,与空观对应
二为方便随缘止,在了知性空的基础之上,方便施设,随顺众生各自的机缘,心安住俗谛,故名方便随缘止,与假观相应
三为息两边分别止,知俗非俗,俗边寂然,知空非空,空边寂然,离此两边,故名息两边分别止,与中观相应
圆顿止观
唯以实相为所缘(目标),实相之外更无别法,体知法性寂然,故为止;寂而常照故名观,二者名有前后,实无有异,故号圆顿止观
佛性具足善恶诸法
实相具足诸法,故性具善恶,佛性实相圆满无缺,既满足一切善法,又不离一切恶法
阐提本恶却未断除性善,佛性本善亦不断除性恶,因此善恶互具、真妄一体
阐提不达性善,佛达于恶,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
无情有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甚至无情之物也有佛性
佛性平等,无二无别
华严宗
以《华严经》为根本,杜顺(557年—640年)为初祖
性起说
佛性是万法之本,一切事物都是佛性的体现或显现,都依佛性而起
本体常住不迁,不生不灭,不动不变,故谓之性;不动之体又显现出多种作用,故谓之起
一体二用
一体:自性清净圆明体,性自满足,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两用
海印森罗常住用,海印三昧
海印:真如本觉。海因风起浪,若风止息,海水澄清,无象不现
心体像大海一样澄净,森罗万象,万法现于一心之印,一法界总彰一切法
法界圆明自在用,华严三昧
行与果,行此三,具足一切修行功德,六度万行,自然具足,并且形成果满,花开实结
性起与缘起
性起
性起是佛性由体显现,虽有显现,实无生灭,与缘起有别
一乘缘起,缘集不有,缘散不无
三乘缘起,缘集有,缘散无
性起与性具
性具说认为一切皆有佛性,佛性具足一切,有善有恶
性起说认为一切始终皆为一切,强调佛性的清净之体
无尽缘起说
将本末、体用、理事、一多、真妄、染净等矛盾的东西结合起来,认为它们是相互融通、相入相即的,而且整个宇宙都是一个相待相涉、重重无尽的整体
六相
总别
总:一含众多,事物的总和
别:多德非一,各个事物的独特性,依附着总
同异
同:合成了一个总,各个部分的本质是相同的
异:各个
成坏
成:构成的缘起,整体上看是整体
坏:只看部分,总的相就坏了
房屋/椽子/砖瓦:椽子包含一切
没有椽子,整体则坏,砖瓦不可独存,因而砖瓦就是椽子
十玄门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
每一个事物一方面有自己的自性,同时又具足一切
一方面各自独立,同时又相应相即,相互联系
二、广狭自在无碍门
一切事物都包含两方面,一是各守自性,不离本位,谓之狭;一是缘起他物,包容万法,谓之广
这两方面共同存在,不相妨碍
三、一多相容不同门
一与多、整体与部分,一方面相互容纳胡不妨碍,另一方面又各有特性、各自不同
四、诸法相即自在门
各个事物之间一方面相入相即,互相联系
一方面又各各自在,不相统属
五、秘密隐显俱成门
整体性融入个性,整体性隐而个性显,个性纳入整体性,则个性隐而整体显
六、细微相容安立门
细微之物,可以容纳一切事物而不局促,如镜纳万象,眼中大千
七、因陀罗网境界门
因陀罗网是印度天神帝释宫中所悬挂的珠网,一珠现一切珠影,一珠所现一切珠影中又各现一切珠影
八、托事显法生解门
一事含一切事,一法含一切理
九、十世隔法异成门
十世:过去、现在、未来,每一世中都包含其他二世,如此成九世,九世又相互包含,形成一个总体,一共构成十重
十世虽有分隔,却又各自具足,圆通一切,不相妨碍
十、主伴圆明具德门
宇宙间一切事物共有一大缘起,随举一法,此法即为主,其他法则为伴,举其他一法为主,此法则为伴。
虽有主伴,但主伴都圆满具足一切功德,故既有分别,又无差异
四法界观
事法界
事即事物,法界即诸法的界限,自性。事法界是纷纭万状的现象界
理法界
理则体性,物之体性为物所依,为物之本
理事无碍法界
理由事显,无事则不见理,抽象的理只能通过具体的事显现出来,离开事相就无从附着
事依理成,物具理则为事,无理则不成事,任何具体事物都必然包含着理
事事无碍法界
具体事物虽然各有分限,但由于理事圆融,事无摄理,理本无异,故事亦无见,各种事物也是相互融通、无所隔碍的。任何事物都能尽摄一切事,事事相依,事事圆通
禅宗
开创者:菩提达摩(370-536),在四族道信(580-651)、五祖弘忍(602-675)时期兴盛,六祖慧能(638-713)理论成熟,马祖道一(709-788)和石头希迁(700-790)宗风大张
禅宗的根本经典为《楞伽经》,又引入《文殊说般若经》《金刚经》等,慧能时形成说法为主的《坛经》(第一步中国人创造的经)
宗旨是重视禅修、强调实践,不以经典言教为意,历代祖师都标榜不立文字
之前的佛教重视理论而不重视实践
禅宗完成了空宗和有宗的合一,即《般若》和《涅槃》的合一,教与禅的合一,即理论和实践的合一,最后实现了印度佛教和中国文化的合一
二入四行
重视内在性,强调心形的修炼,以观心、安心、守心为本
二入
理入
深信众生同一真性,即自性清净心,然由客尘妄想覆盖,不能显了,如果凝住壁观(心如墙壁),心无分别,则与本心契合,寂然无为,便是理入
行入
抱怨行。当遇到苦难时,自念这是由于自身往世心生怨憎,今生当受此报,是以能够甘心忍受苦难,不生怨恨
随缘行。遇乐不起喜悦,喜风不动,虽得荣誉好报,自念此乃过去善业所感,缘尽还无,不会长久,因而心中不动,得失从缘,心不增减
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求,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世间万事,实不足求,应心不逐外,无求无欲
法行。认识到自性清净之理,以此为法,众相皆空,故心无染著,达解此理,方可修行六度,而不著行迹,虽行六度而无所行,放可为称法行
自性是佛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
本性:不懂不灭的本性、众生特有的个性
个性就是本性,本性就是个性
理解自性是佛,必须先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若不识自性,万劫觅佛不得
不用心,不着意,不内觅,不外求,只念自己,此时心中无他,自亦不立,无他则无外,无自则无内,无自无他,自然无内外之念,心无内外,自然超越了空间。此时之时,无前念,无后念,无过去,无未来,前念不生,后念不来,无前后则无生灭;过去不去,未来不来,无去来亦无迁变,如此自然超越了时间
佛与众生无二,本无差别,迷则佛是众生,悟则众生是佛。
顿悟说
道生的顿悟是以渐修为基础(般若学,强调理体整体性、绝对性,佛与众生的距离),禅宗的顿悟是当下成佛(自性说,强调佛与众生本为一)
悟则是修,知则是行,顿悟顿修,顿成正果
悟则是修,知则是行,顿悟顿修,顿成正果
此身本是净土,心净一切净,心迷则一切染。自性西方
返归印度之佛教
唯识宗
法相宗,慈恩宗。玄奘(600-664)及其弟子窥基开创,继承印度大成瑜伽行学派,以传持比较纯正的印度佛学而著称
强调“唯识无境”,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变现,不可能离开人的心识而独立存在,但有内识,无外境界
三性说
遍计所执行
遍计:众生对各种现象的虚妄分别,以虚为实,以无为有,主观看法当成客观实在
依他起性
依他:法不虚生,待缘而起,由人意识中的种种习气(经验)而起
圆成实性
认识到境唯识现,了解了事物的实相,由此可以进一步成就种种功德,达成圆成实性
八识说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相分:每一个识都有相
第八识称为本识,能够统摄一切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故谓之藏识
识有隐显两种状态,在隐藏时叫种子,显现时叫现行,第八识可以将种子藏起来,叫能藏,又为种子所藏之处,叫所藏,第七识执之以为我,所以叫执藏
转识成智
瑜伽行派分智为四:成所作智(相了空性)、妙观察智(了别、演绎归纳虚妄性)、平等性智(我与万法平等,皆是虚妄的执着)、大圆镜智(能对一切法了知由始变现),分别于第五六七八识对应
通过转八识得四智,才能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解脱成佛
必备条件
具有生成’智‘的种子,即无漏种子
需有正法熏习,即听闻正法
因此唯识宗又将众生分成五种,即五种性说
五种姓说
声闻种姓、缘觉(独觉)种姓、菩萨种姓、不定种姓、无姓(没有佛性)
无重唯识
第一:遣虚存实识
遍计所执性只是虚妄的幻象,无体无用,应当遣除,而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显示诸法实体即根本智与后得智二智境界,应当存留。由于无始以来无明习气的影响,故执我法为有,以事理为空,是以有遣有存,以遣虚破有执,以存实破空执,有空二执破处后,空有二法亦不立
第二:舍滥留纯识
内识之中有境有心,然而境通内外,识唯内有,为强调内观,故言唯识。凡夫迷执境界,生起烦恼,流转生死,只有观心出离,才能解脱生死。虽然内境并非象外境一样虚妄空无,但境界有内有外,不如心体纯粹无杂,故说唯识。
第三:摄末归本识
对于所取境界要舍去,对其能取作用也要归于本体。作为能取的见分和相分都是依识体而有,离开识体之本,此末法必然不会存在。要将变现的见分与相分归于能变的识体,即是摄末归本
第四:隐劣显胜识
心王与心所都能变现为见分、相分,但心王殊胜,心所劣弱,故唯显心王,不说心所。心所法依心王而生,其名数诸说不一,《成唯识论》卷五将之分为六位五十一法,如贪、信等善恶诸法都属于心所法。
第五:遣相证性识
即显所遣二觉皆依他起,断此染故,所执实蛇实绳我法不复当情。非于依他以称遣故,皆互除遣。
印度佛教发展
原始佛教
前530-前370
释迦牟尼
前565-前486
释迦牟尼及其弟子
《阿含经》
部派佛教
前370-150
佛教分化:不同时间不同弟子说的法不同,弟子资质理解不同
上座部
坚持原始戒律
大众部
大乘佛教
50-600-1000年
空宗
公元2世纪
400年
代表人物:龙树、提婆
诸法实相:一切皆空
缘起论,有因有缘。刹那生灭,事物一直在变
有宗
公元4世纪
400年
在对空的认识上,侧重于分析世界何以是空
密教
600-1000-1200年
佛的身口意都有无限的秘密
咒(箴言):每个字,都有含义
布置、身体姿势、口诵咒语
印度原始佛教
缘起说
一切事物的生起,都是互相关系和条件
因缘:关系,条件
同时互存(师生),异时互存(种子-发芽)
一因多果,多因一果
我的父母、我的单位,反推
十一义
无造物主:无作者(诸法因缘而生),无绝待的因
无我
离有情
身为六大(地水火风空识)
心有五蕴(色受想行识)
色:五根五境
受:感受
想:印象
行:思维
识:判断
由因生果,非因变果,承认轮回,不承认灵魂,反对常见
无常
宇宙无恒常,刹那生灭
因果相续
一类的因不能生另类的果
四谛说
谛:真理
苦
没有大智慧->惑->烦->业->轮回->苦
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色受想行识)
集
一切存在都是条件集合而成,苦的原因
十二因缘:无明(没有大智慧)->行(过去的业)->识(区分)->名色(人的身体)->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受(苦乐的感受)->爱(爱欲)->取(执着于存在)->有(存在,因果)->生(生命)->老死
灭
现象中自我脱离束缚而得超升
无余涅槃
佛逝世后
有余涅槃
佛在世(过去的业还在作用)讲法
道
三学:戒(行为约束)、定(禅定)、慧(对生命和世界真相的觉悟智慧)
三者合成,乃成正觉解脱
解脱相对于束缚,涅槃相对于生死
三法印/四法印
诸行无常
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
业:身业、口业、意业
诸法无我
有漏(烦恼)皆苦
涅槃寂静
大成(sheng,承载交通工具)佛教
大成空宗
缘起、性空、假名
世间万法都是因缘而起,所以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 ,所以一切都是空。
这个空有形象存在,所以是刹那存在的假名。空与假合在一起就是中道。
因为有空,所以才能继续缘起,变化,一切法得成。
这个空有形象存在,所以是刹那存在的假名。空与假合在一起就是中道。
因为有空,所以才能继续缘起,变化,一切法得成。
八不中道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名言是生灭、常断等,而实相本身并非名言所能描述
侧重于否定
大成有宗
空宗破处一切法之后,有宗来讨论是否有一个佛性的我
本体论
五位百法
心法
心来升起
八识
心所法
八识升起
色法
心所法变出的境
不相应法
时间、空间等抽象概念与心不相应的
无为法
认识到法之后的
八识
眼耳鼻舌身、意(意识)、末那(自我意识)、阿赖耶(潜意识)
阿赖耶(染、净同体,转染成净为无垢识、真如)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三界完全是由心和识变化来的境
识、根、境(识境互为缘起,境是识的展现,唯识无境)
种子与现行
识的根本为种子
种子:所藏的一切,潜在的
现行:潜在的种子由识变为的境/相
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相分:识对相的分辨 ,是什么
见分:识对相的区分
自证分:相分与见分看成是一体的,一物两体,见分对相分的分辨
证自证分:如何相分与见分是一体的
三性
遍计执自性
识通过根,遍计执着于这个周围的世界,产生了相
依他起自性
因缘而起
圆成实自性
认识到世界是识因缘而起
三无性(空宗只讲三无性,不讲三性)
相无性
相没有实在性
生无性
因缘而生,自己不会生
胜义无性
看到虚妄、空,得到圆融的境界
修行论
转识(八识)成智(四智)
成所作智
眼耳鼻舌身,当达到解脱无烦恼
妙观察智
把意:转识成智达到无
平等智
把末那识转识成智为无
大圆镜智
把阿赖耶识转识成智为无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