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宋明道学
2023-11-16 11:52:12 6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国哲学系列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陆九渊
1139-1193年
在本体论上,反对朱熹分离理、气的做法,而强调理、气合一于心,提出自己的心本论哲学
在修养论上,反对朱熹知识和道德并进的人生修养途径,而强调提高内在德性,以尊德性统率道问学
不同意朱熹理、气分离的观点,提出理、气合一,理气合一才是道,而不是背后的东西
纳理于心,提出‘心即理’
消解理的独立存在,纳理于心
理存于人的心中
心本善
人心只有一个,而且是至善的,是一切道德感情、道德行为的内在依据
尽心为心去累者,如吾友适意时,即今便是
若得平稳之地,不以动静而变。若动静不能如一,是未得平稳也。本心若未发明,终然无益。心正则静亦正,动亦正。
遵德性以道问学
人心修养就是发明本心,顺应本心使其自然发展,免收外在事物的污染,根本不需要从外部穷理
保养本心,顺应本心;破除各种遮蔽、污染,恢复至善的本心,则是尊德性终‘负’的方法
义利之辨
利:物质利益,义:合理的分配原则。
真正的义是自己心灵深处的德性,从动机上讲的,它是人们一切感情、知识、行为的根本依据。
王阳明
1472-1528年
心外无理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根),发之事父(条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
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
心外无物
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明明德
发扬自己内在的与天地万物一体的仁爱本心
亲民指将自己的仁爱本心在人伦日用中推扩出去
止于至善指遵循自己的仁爱本心不做作,无过无不及
良知本体
理、性、心为一体,意、知、物则是心的运用
性:理之凝聚
心:凝聚之主宰
就心而言谓之正
正者,正此也
意:主宰之发动
就意而言谓之诚
诚者,诚此也
知:发动之明觉
就知而言谓之致
致者,致此也
物:明觉之感应
就物而言谓之格
格者,格此也
皆所谓穷理以尽性也
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
善恶一物
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个善,却又有个恶来相对也
体用
良知是体,道德行为是用。只要保持内在的良知,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具体行为
致良知
良知人人具足
圣人之学,唯是致其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圣人也;勉强而致之,贤人;自蔽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也
无念
致良知要自然不做作,不但是私念,好的念头也不能放。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就睁不开了
两种指向
向至善的先天良知本体复归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
扩充自己内心的良知本体,使之在后天的人伦日用中得到体现
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物欲遮蔽
人的良知本来是至善的,但却为物所遮蔽,良知不能得到呈现,这就需要致良知的功夫
本体与功夫
本体:先天良知;功夫:后天道德修养
利根之人
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本体原式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已内外一齐俱透了
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
中人
不免有习心在,本体遮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
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事,不可不早说破
知行合一
问题:有时知而不行,有时行而盲目
主观意识上的知和行是一致的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叫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了解就行了
认识过程和评价过程在思维中的同时进行的
一年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个不善,就将这个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实践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
张载
北宋,1020-1078,气学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唯尽性者一之
无形之中有气,气聚成有,气散成无,气聚散不息,其中有理即是道、即是易
人禀的气不同,有的人做一件事需要十天,有的人需要百天,只是气的不同,但又都能做到,是因为性是相同的
穷神知化,与天而合
几:事物变化的苗头,不可直接感知。
《易》言穷神知化,又言知变化之道,安得不知
见几而作
气之神化可以穷尽,入精义入神,可以掌握一气变化之理,豫则有备,备而无虑
理想人格
践行天理,尽性而获天德之人
大人:思勉力行
久而久之,可以成为圣人
圣人:德盛仁熟
君子成贤基础是复归性与天道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天地之性自善,顺与不顺而已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
人的天性是一致的,禀气的不同产生了恶
见闻之知
物交而知
德性所知
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不萌于见闻
性命于德于性命于气
听命于天德,性和命都合于天德
私气做主宰,性和气都不能合于天地
学能移气
通过学,可以将气质恶者移掉
生知与学知
学知达到生知的程度,既有了生知的境界,也有了学知的功夫
为学需要立志
有志于学者,都更不论气之美恶,只看志如何
志学即有志于学做圣人,有此出发点后,方可适于道
仁者生知安行,智者学知利行,勇者困知勉行
气与遇、性与命的不同
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所花费的力气不同,与禀气有关
行动相同,结果不同,和机遇有关
顺性命之理,则所谓吉凶,莫非正也;逆理则凶为自取,吉其险幸
顺性命之理,则性命之正,灭理穷欲,人为之招也
救世
士君子当‘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夫之
明末清初(1619-1692)
社会背景:探究朝代的衰落原因
无其器则无其道
道是形而上的理,在形而下的社会无所作为
道是规律本质,器是个别存在,应该结合在一起
不同的朝代,道是不同的,没有器就不会有对应的道,道应该在事物中来呈现
理不先而气不后
理是气化万物的条理和形式
太极就是阴阳二气的存在
阴阳两气自足,本体总量不会损益
神是阴阳变化的动因
道为神所著之迹,神乃道之妙也
阴阳变化有其固有规律,不能随意推测
阴阳变易没有固定的形式,所以其变易神妙不测,不主故常
物极必反不是绝对法则,尧舜之后不一定是桀纣
推陈致新
旧生命终结,新生命又继之而兴,并且不断更新
延长自然功能,使其为人类服务
道学
狭义的理学是程朱理学,对应的是陆王心学
历史使命
宋明成熟的集权制,儒者力图探求一种大中至正之道,将之上升为最高的理性原则和文化精神,即天道、天理或良知本心,为经世济民提供理论指导
宋明儒者都强调道学为现实社会服务的功能
先声
唐中后期
儒家没落
现实关怀,人伦规范,可以为社会服务
隋唐为社会统治,推行儒家
佛道兴起,学子归到佛道,韩愈为儒家改革
韩愈(768-824)
道统论
道不是虚无的,道就是仁义
道德不但是内心的价值取向,也是外在的行为准则
性情三品说
心性修养总原则就是履行儒家的仁义道德规范
通过正心、诚意达到修身、齐家,从而治国平天下
没有说明如何做
将下品排除在成圣外
性三品
上:善
仁义礼智信,主一行四
中:可道而上下
少一些
下:恶
都是恶
情三品
喜怒哀惧爱恶欲
上:发而在外,动而处中,无过无不及
中:有过,有不及,故不得不求合乎其中
引导,教化
下:直情而行
刑罚
李翱(772-841)
儒家有其性命之说,不需要到佛道思想中寻觅
中庸在秦被焚,只存一篇,性命之说缺失
李翱认为性命之学隐藏在诗经、大学等其他书籍中
复性论
将儒家的性命之道继续于世
性与情
性者天之命,圣人得之而不惑;情者性之动,百姓溺之而不得其本
圣人体性之寂然不动,于其寂然不动中,心有所感;其心不动,故性不匿,因而有感,故不遗物而独存。圣人之情乃性充而不昏之情。
情恶、情昏,并不意味着性灭
灭情复性
性无有不善,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有些人不能修养成圣人,是因为受到后天情欲干扰
复性之方
以‘不思不虑’之静定,作为复性的开始,达到‘正思’
达到正思
知本无有思,动静俱遣,使心进入‘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至诚’状态,才算是复性
性觉则明,可以达于真实无妄之境地,此之谓诚
看与听,而不起情
通过格物,达到诚之迷明
无思、无为(性之本),感而遂通(性之用)
格:来,至
物来,心昭昭然,明辨所至之物,不随物而去,不执于物,就是致知。
此知乃在感而遂通中体察心的寂然不动,在这个过程中,所致之知为真知
此知乃在感而遂通中体察心的寂然不动,在这个过程中,所致之知为真知
慎独
君子之修养,重在修其心,复性则心修,心修而正则身修,身修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心养性,要于人之不闻、不睹处下功夫,戒慎之、恐惧之。心动则情生,心动已否,唯己能觉察之,觉之而有复,时时守其中
修心是一个过程,应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终其一生,明城不相违,才能终有所成。
圣人之性复后,不会为嗜欲再次所浑
理学
周敦颐
1017-1073
《太极图》和《说》
太极图
无极:无形无相,没有界限。形容太极。消解小我,就能和大我相通
阴阳相互转化,相互生成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五行
乾生男,坤生女
人禀阴气为形体,禀阳气为精神。五行之气为五常之性,仁义礼智信。圣人于五常不偏不执,取其中正,故无欲,无欲则静,成贤成圣
万物化生
通说
诚、圣
诚者,圣人之本
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至易而行难,果而确,无难焉。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诚、神、几
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见父自然知孝);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静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
诚无为,几善恶,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
圣学之要
圣学之要,曰一。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广大)。明通公溥(普遍性理德)。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乾之用其善是,损益之大莫是过,圣人之旨深哉
孔颜乐处
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程颐《颜子所好何学论》: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
程颢
(1032年—1085年)
天理
理: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定性
万物皆有理,顺之则易,逆之则难,各循其理,何劳于己力哉
理:事物之间的普遍关系
天之生物也,有长有短,有大有小。君子得其大矣,安可使小者亦大乎
父子而父子在所亲,君臣而君臣在所严,以至为夫妇、为长幼、为朋友,无所为而非道,此道所以不可须臾离也
天理的两种意义,皆从超越、普遍的本体论意义上立说
作为本体的天理在具体事物中的显现
事物之间的普遍关系、秩序,不是一般的抽象规律,而是超越的天理
理与事物的关系
阴阳之气属于形而下,形而上则指阴阳二气变化的依据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理合人心的关系
理就是事物的内在本性,而人心也就是人的内在本性,所以,心与理是合一的。心是理,理是心
理与善恶
天理是至善的。善恶以理为标准,合乎理的就是善,而与理有所违背的就是恶。
定性
现实之善是本原之善的体现,现实的恶是本原之善的缺失,天地之性就是天理
气禀不同,造成自幼有善恶
浊水,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
本原之善是永恒的,但气质之性是可以改变的,这种改变需要人的道德修养
敬
元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若无所污坏,即当直而行之;若小有污坏,即敬以治之,使复如旧。
人妖保持善性、成就圣贤,就应体会自身内在的天理,保持敬、思无邪的心态,培养出浩然正气
定
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有意识断绝外在诱惑,而不知性之无内外。
识仁
通过对天理与人性的正确认识,发挥自己内在的仁德,在与他人、社会、天地万物的关系中正确定位,履行自己做人的本分
仁不仅有道德义,还有超道德义
万物之生善之长,斯谓仁,人与天地一体,因此人性为仁
个体之人与他人以至天地万物,完全统摄于天理之中、融为一体,这样的天人合一境界就是仁,也就是义礼智信,也就是天理
万物一体,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
人生的意义,在于遵循理义而行
万物皆有天理在其中,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能得到乐
程颐
1033-1109年
理、性、才之说,秉持了孟子的人性善的说法
理与气
理:理是宇宙的本体,是公共的道理
程氏遗书
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如百尺之木,自根本至枝叶,皆是一贯。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此已言人分上事。若论道,则万理皆具,更不说感与未感。
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便是天理。
阴阳开合,本无先后,不可道今日有阴,明日有阳。如人有形影,盖形影一时,不可言今日有形,明日有影,有遍齐有
气
气本身亦生生不息
性才
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涂人,一也
人性本善
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
人性中的恶,源于气禀
人是理与气合一的产物,理体现为至善的人性,但人性需要依托于气才能存在,气禀则有清浊厚薄之异。
才:人禀气的好坏、多少
心与情
另一个导致人性变恶的因素是外在的习染
心分体、用,未发、已发,静、动
体,寂然不动,用,感而遂通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心、性合一的状态
和:心、性、情合一的状态
性理体现在心的未发、已发过程中,不能离心而求性、求中,只能在未发时涵养使中,在已发时自律使和
从性寓于心来说,心、性一致
人分解为性、情两块,性之心为至善,情之心有善有恶
觉者约其情使合于外,正其心,养其性,故曰性其情
穷理
格即穷,物即理,格物就是穷理。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
其理不仅包括人内在的性理,也涉及外在之物理
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通过对具体之理的认识,逐渐达到对普遍之理的认识
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万理归于一理
穷理如一事上穷不得,且别穷一事,或先易后难。万物皆是一理,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
知先行后
不致知,怎生行得?勉强行者,安能持久
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知的浅。
正心诚意,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
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
持敬
人在内心保持善的本性而不动摇。持敬是成就德性简易功夫,人只要做到持敬,其心中就有主宰,不至于被外物所引诱
譬如一壶水投于水中,壶中既实,虽江湖之水,不能入矣
主敬与主静不同
静,便是忘。心有事不忘亦不助长。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朱熹
1130-1200年
理学的集大成者
理本气末
理与气构成万物本质
理是形而上之道,是事物存在的根本依据
气是形而下之器,是构成事物的材料
道须是合理与气看。理是虚底物事,无那气质,则此理无安顿处
理是生物之本、气是生物之具,二者不可混淆
从物上看,二物浑论,不可分开,然不害二物之各为一物也
在理上看,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是物也
以理统气,以气寓理,理本气末
理一分殊
解释宇宙本体之理与宇宙万物的内在联系
理一:宇宙本体之理
分殊:本体之理在具体之物中的体现
天上有一个月亮,映射在地上有无数个月亮
万事万物具有理
万理归于一理
事事物物,皆有个极,是道理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本无此名,只是个表德。
有分殊,因为气禀的差异。同宝珠在清水与浊水中的差异
明明德,即在浊水中擦拭此珠
心统性情
性,即天理落在人之上
性即理,在心唤作性,在事唤作理
人禀有仁义礼智的善性,顺着本性发展,人生和社会就会治理
人均有性,均有伦,均有道。然唯圣人能尽其性。
都是天所命,禀得精英之气便是为圣贤,得理之正全。禀得清明者便英爽,禀敦厚者温和,禀清高者便贵,禀丰厚者便富,禀久长者寿,禀衰颓者愚不孝,为贫,为贱,为天。
人性虽同,禀气不能无偏重。得木气重则恻隐之心常多,而羞恶、辞逊、是非是心,为其所塞而不发;得金气重,则羞恶之心常多,而恻隐辞逊是非之心为其所塞而不发。水火亦然,唯阴阳合德、五性全备,然后中正而为圣人也
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心与性
性即理,理在人身上体现为至善的性,而人心则是理、气的混合物,人心由于有气的成分存在,呈现出可善、可恶的可能
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
心,寂然不动者;性之静,不能不动,情之动,而必有节。
人与外物的接触以及情的产生都是必然的,但理想状况是使情受到节制、不过分,达到和的境界,这种理想状况下,心、性、情三者是一致的
心统性情
未发只是思虑事物之未接时,于此便可见性之体段,故可谓之中
发而中节,是思虑事物已交之际,皆得其理,故可谓之和
心则通贯乎已发未发之间,乃太易生生流行,一动一静之全体也
涵养于未发,察识于已发,就是性
理欲之辨
道心与人心
人心一部分是善的,为道心;一部分是恶的,即与性不一致的情,叫人心
虚灵知觉(不生一心而觉知者周围),由道心发就是正,从人心发就是不正
觉悟到心中的天赋之性,就是道心;从个体私欲出发,就是人心
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在人上是性,性是至善的;性在心中存着,心因气有善有恶,心用性接触外物是善,用气接触外物是情。
人的善来源于性,恶来源于情。不是所有情都是恶的,只有那些与人性不一致的、过度的情才是恶的
天理和人欲同处于人的一心,不是天理战胜人欲(不合于天理的情),就是人欲淹没了天理
理欲之辨
人类正常生活需求是符合天理的,不能看做是人欲,而只有那些违反人伦、物理的不正当欲望、行为才是人欲
日日克之,不以为难,则私欲净尽,天理流行,而仁不可胜用矣
居敬穷理
居:安于其中;敬:自觉认同自己至善本性的一种心态。
心中填满了敬,欲就进不来了
穷理:穷,穷尽;理,人伦物理。要求人们通过对日常人伦、物理的认识,进而达到对天理的体悟。通过人和物之理,把人性的理启发出来
通过居敬统摄穷理,通过穷理来充实居敬,从而达到为善去恶、成就人的本来善性
格物致知
要致良知,需要即物穷理,因为人心都有知,物都有理,理未穷则知不尽。有偏变全。大人要使天下之物莫不穷理,用力之久,豁然贯通,则表里精粗无不到,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本体之理既存于人心之中为性理,又存于人心之外为物理、伦理,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穷天理
一书不读,则缺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缺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缺了一物道理
格物有缓急先后,先的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而不是一草木、一器用
王霸之辨
人类社会的生灭,都不妨碍天理的存在,始终有天理。天理落在人类政治社会中,就有王道、霸道
古今只是一体,顺之者成逆之者败。圣贤英雄古今皆有。古时圣贤从本根上有惟精惟一功夫,所以能执其中,无不尽善。后来英雄,未有此功夫,在欲利中,霸道盛行。
王道
人心道心并存于心,是以欲其择之精,而不使人心得以杂乎道心;欲其守之一,而不使天理得以流于人欲。
霸道
后世君王虽在外在事功可能和尧舜等圣王相当,但由于其动机不纯,所以和王道政治是完全不同的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