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2023-07-13 09:04:2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世界极其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提倡:人可以改变,世界极其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
并非世界复杂,而是你把世界看的复杂
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
只要自身发生改变,世界就会恢复简单姿态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心理学三巨头
阿德勒
弗洛伊德
荣格
一味关注过去会陷入“决定论”:我们现在及未来都由过去决定,无法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例子:你朋友不是因为不安无法走出去,而是不想走出去,而制造出不安的情绪
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心理创伤不存在
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例子:服务员把咖啡弄到我衣服上了
为了大发雷霆的目的,而制造了怒气
极端比喻,发怒会拿刀子捅服务员吗?
想用更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
发怒的时候,有另外你尊敬的人过来,你会马上抑制愤怒
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人不受原因论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的目标前进
你想变成别人吗?
例子:你想变成Y 那样的开朗的人吗?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想变成Y, 是因为你知关注“被给予了什么”
为自己不做改变找的借口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
关注“被给予了什么”现实不会改变,我们是不可以更换的机器,我们需要的是更新
无人想做恶
人生阶段选择了“不幸”
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环境中
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遇
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来说是一种“善”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世界观,人生观
某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自己
狭义上讲叫:性格,或者叫生活方式
性格貌似不可以改变,生活方式是可以自己选择
尽管不方便,不自由,但是还是觉得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所以选择“不改变”
即是人们各种不满,但是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轻松,更安心
所以,人们不幸福,是因为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下定决心不喜欢自己,对你而言是一种“善”
害怕被人讨厌
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你的目的: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脸红症的原因,是因为她需要这个症状
因为最害怕的是被喜欢的人拒绝
需要用脸红症进行自我逃避
她需要向前迈进的“勇气”
自卑感来自主观臆造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是可以改变主管解释
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上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人都追求优越性
无法达成想要的优越性,就会产生自卑感
自卑感可以成为促进努力和进步的契机
而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借口而使用的状态
我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
害怕前进,不想真正努力
不愿意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的享受
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也能行”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自卑情结:如果不是A, 我将会有B
优越情结
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 之中
例子:权势张扬
一个人越骄傲自大,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夸耀不幸,也是一种自卑感
借用不幸来显示自己的特别
用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
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例子:婴儿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跟别人比较,而是和理想的自己比较
所有人,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有的人虽然获得了社会上的成功,依然感到不幸福,因为把别人看做竞争对手,世界遍布敌人
热衷照镜子的少年,是自我意识过剩的反应
无法真心祝福过的好的他人,是因为站在竞争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
从竞争怪圈解放出来,那么人人都是伙伴
人际关系忠的权利斗争与复仇
不能回到过去;但是赋予过去事情什么样的价值,是“现在的你”面临的课题
“私愤”“公愤”不同
公愤超越了自身的利害
私愤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工具
在权利斗争暂时赢了,会招致复仇
对于别人的 挑衅,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
无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
一旦确信自己的正确,就迈入了权利之争
我是正确的,意味对方是错误的
陷入胜负之争
人生三大课题:交友,工作, 爱
阿德勒心理学:行为方面的目标:
自立
与社会和谐共处
阿德勒心理学:心理目标
我有能力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人际关系
交友课题
工作课题
不存在不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工作
不想工作,是因为讨厌在工作中收到批评与指责
爱的课题
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
人生的谎言,教会我们如何逃避
讨厌某人是因为先有讨厌这个人的目的,再去找这个人的缺点
夫妻关系中,先有讨厌的目的,才会处处看对方不顺眼
以上两种,都是逃避人生课题,阿德勒称之为,人生谎言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
不是拥有心理学,而是使用心理学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阿德勒否定寻求他人认可
要不要活在他人期待中
人受赏罚教育影响,寻求他人认可
我们必须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他人期待中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离
孩子不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人际关系的矛盾是因为对他人课题的干涉
只要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辨别谁的课题:看结果谁承担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可以强迫它喝水
即使是父母也要放下孩子的课题
只可以提供帮助,但不能干涉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松飞走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课题分离不是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人际关系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
羁绊本质是因为回报思想
我为你做了这些,你应该回报
别人对我怎么样,我就对别人怎么样
干涉别人课题比课题分离相对来说容易一些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自由
满足别人期望而活,是对自己撒谎,也对周围人撒谎
分离课题,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干涉别人课题才是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想被人讨厌,是人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康德称之为:倾向性
认可求欲是,斜坡滚下的石头,自由是把滚落的自己往上推
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这里,我理解应该是:自由是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即:不需要别人认可
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跟有人讨厌的人生,选择后者
人际关系的王牌,握在自己手里
目的论,可以自己决定,原因论就没法改变
例子:小时候被打,跟父亲关系不好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阿德勒反对二元论价值观:
精神和身体
理性和感情
意识和无意识
大发雷霆的我,是作为整体的我,而不是“感情”的我,独立存在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人际关系的出发点是:课题分离
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把他人看成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叫做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最重要指标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不进行课题分离,拘泥认可欲求的人,是自我为中心的人
认可欲求:
他人如何关注自己
他人如何评价自己
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
即:对自己太执着
对自己执着 换成 对他人关系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作为共同体的一员,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位置,就是归属感
我是我的人生的主人公,但并不意味可以“我”可以君临天下
中国地图,中国位于地图中心,法国地图法国位于地图中心
你不是世界中心,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
共同体感觉归属感,需要自己参与,直面人生课题:工作交友和爱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世界之大,你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如何形成相互协调的合作关系?
"横向关系"概念
表扬,有居高临下的感觉
操作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
表扬或者批评
用糖还是用鞭子
目的是:操纵
表扬或者批评: 是一种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
自卑感是纵向关系中产生的意识
有鼓励才有勇气
不是干涉的 援助
援助前提: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
援助即:把马带到河边,但不强迫其喝水
阿德勒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人需要勇气,直面人生课题,鼓励可以找回受挫的勇气
有价值就有勇气
不评价他人
感谢之词,让人感到自己对他人有贡献
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 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人只要存在于这里, 就已经对他人有价值了
例子:病危的人只要活着,就对家人有价值
共同体感觉:由你开始,不必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关系
不要太近,又伸手可及的距离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受自我意识羁绊,不能无拘无束
从目的考虑
对自己执着,换成对他人关心
建立共同体感觉
自我接纳
接受真实的自己,才能够不惧背叛做到他者信赖
他者信赖
做到无条件信任他人,才能够视他人为伙伴,做到他者贡献
他者共献
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行为方面的目标:
自立
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里方面的目标:
我有能力的意识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还暗示自己说“我能行”
容易导致优越情结
自我接纳:做不到,就诚实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的方向努力
无法改变被给予什么,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是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的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信用是有附件条件
信赖是相信他人不附加任何条件
信赖反义:怀疑
例子:如果在恋爱关系中,持怀疑态度,一定会发现不专一的证据
他者信赖,也就是把他人看做伙伴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想要获得归属感:视他人为伙伴
继而需要:自我接纳&他者信赖
他者贡献:对伙伴给予影响,做出贡献
他者贡献不是舍弃我为他人效劳,而是为了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劳动不是获取金钱的手段,而是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
例子:家庭用餐之后,妈妈洗碗
他者贡献,视家人为“伙伴”
是他人为敌人,所有他者贡献都是伪善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10人中,势必有1人总是讨厌你; 2人能够成为你的好朋友;剩下7人两者都不是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一切烦恼皆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我们的幸福也在人际关系之中
判断你是否贡献,是他人的课题
幸福即贡献感
进行他者贡献时,我们即使做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受
不需要他人认可
幸福以自由为前提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希望特别优秀
希望特别差劲
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甘于平凡的勇气
为什么非要特别呢?
因为不能接受普通的自己
普通不是无能,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人生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
大人们总是想要强迫年轻人过“线”一样的生活: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家庭....
舞动人生
在舞蹈中,跳舞本身就是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
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的运动
例子:旅行在你出发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即时没有达到目的地,也是旅行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青年问题:
否定原因论; 就否定了过去,只能改变未来
现实性生活方式,否定计划论,否定了按照自己意思改变未来
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就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的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不存在过去和未来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
不能纠结过去,关注未知的未来,忽略了此时此刻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引导之星:他者贡献
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
在了解了阿德勒心理学的我的眼中,世界已经不是曾经的世界了
常年近视的人,初次戴上眼镜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