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
2024-01-04 15:54:22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本思维导图以马工程教材为基础,适当融合高三哲学生活教材的逻辑,使得轻松可背 蓝框为老师划的重点,对于第五章以后,上政期末考试基本不会涉及,故五章之后仅对重点部分整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全书逻辑
绪论
0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论
1.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认知论
2.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唯物史观
3.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4.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5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历史进程
科学社会主义
6.社会主义及其发展
7.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0章: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产生与发展
背景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英、法、德3国是其发源地。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
客观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
产生的标志
标志
基本形成标志
马,1845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恩, 1845-1846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公开问世
马, 1847.7《哲学的贫困》
马,恩,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发展
列宁
1917年,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下,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
论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 国或 几国首先取得胜利 ---列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党的20大概括的“六个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基本立场是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基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基本方法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基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基本方法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人民性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学习马克思主义
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就是把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 思想实际
社工思
经验主义
没有按照具体情况, 按照先前经验
教条主义
没有按照具体情况, 按照书本理论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的统一性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世界观:人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把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基本问题
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源,即何者为第一性
唯物和唯心
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可知和不可知
世界的本原
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
物质第一性
唯物主义
古代中国, 金木水火土 等 五行, 是世界的本原
泰勒斯, 水是世界的本原
王夫之, "元气说"
赫拉克利特, 火 是世界的本原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 世界的本原 (本质) 是 物质
意识第一性
唯心主义
王守仁, 心外之物, 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
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
朱熹, 理在事先, 理 是天地万物之根
黑格尔, 绝对精神, 是世界的本原
一二元论
一元论
本原只有一个
统一
二元论
本原不只一个
否认统一
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夸大相对静止:形而上学
夸大绝对运动:相对主义诡辩论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时间
持续性,顺序性
一维性
朝着一个方向不可逆
空间
广延性,伸张性
三维性
长宽高确定空间
方法论: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事物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告诉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在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物质世界的二重化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三)意识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实质上是对人脑组织结构与思维运行机制的模仿,是人类智能的物化
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
为什么人工智能不可能超越或取代人类?
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而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的理性智能的模拟和扩展,不具备情感、信念、意志等人类意识形式
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而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具备人类的社会属性
它不可能真正具备自立、自主、自觉地社会活动
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意识的现实形式,而人工智能难以完全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真实意义的能力
人工智能能够获得人类意识中可以化约为数字信号的内容,但人脑中总有许多东西是无法被化约的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和部分的地位、作用功能各不相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
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发展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是
①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②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
③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取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①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②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
③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取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指导实践,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
促进、共同发展。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指导实践,还要大力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
促进、共同发展。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指导实践,还要大力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①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③事物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①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③事物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同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
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坚持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坚持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我们认识矛盾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解决矛盾。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只有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指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辩证的否定, 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还包括一系列成对范畴,它们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内容与形式
本质与现象
原因与结果
必然与偶然
现实与可能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和认识功能
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
系统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能力
底线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2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与认识
实践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直接现实性是客观实在性的具体表现)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直接现实性是客观实在性的具体表现)
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具有能动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提出新要求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真理与价值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零散的知识:
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动力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是实践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表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不能摆脱必然性的制约,只有在认识必然性的基础上才有自由的活动,这就是人的自由限度,也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任性不是自由,无知不能获得自由。自由是有条件的。一是认识条件。即要有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最主要的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正确认识。一旦认识了必然、把握了规律,就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确定合理的行动计划,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对必然的认识越全面和深刻,对事物的判断就越准确,行动就越主动,自由的程度就越高。二是实践条件。即能够将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才是真正的自由。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表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不能摆脱必然性的制约,只有在认识必然性的基础上才有自由的活动,这就是人的自由限度,也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任性不是自由,无知不能获得自由。自由是有条件的。一是认识条件。即要有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最主要的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正确认识。一旦认识了必然、把握了规律,就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确定合理的行动计划,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对必然的认识越全面和深刻,对事物的判断就越准确,行动就越主动,自由的程度就越高。二是实践条件。即能够将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才是真正的自由。
人不能摆脱必然性的制约,只有在认识必然性的基础上才有自由的活动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守正,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性认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守正创新是坚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守正的目的和路径
3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两个划分”、“两个归结”:从社会生活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将其作为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把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并进一步归结于生产力发展,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其决定力量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它包括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劳动者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
交往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之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往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
而交流、交往、开放则往往与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联系。
而交流、交往、开放则往往与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联系。
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交往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
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打破孤立隔绝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化的历史。
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
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路径
社会进步与社会形态更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靠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但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发展
社会进步推动人类解放
社会意识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而,马克思、列宁经常把"社会形态"与"经济的社会形态"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说明"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形态的本质方面。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形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社会制度能够集中体现社会形态的性质,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社会制度来指代社会形态。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而,马克思、列宁经常把"社会形态"与"经济的社会形态"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说明"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形态的本质方面。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形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社会制度能够集中体现社会形态的性质,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社会制度来指代社会形态。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选择性
文明及其多样性
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标志社会进步程度的范畴,反映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成果
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其它一切社会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社会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社会中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革命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阶级社会特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从本质上讲已经不是阶级社会,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外各种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仍然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注意保持安定团结,防止把阶级斗争扩大化;
又要对阶级斗争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防止和纠正阶级斗争熄灭论。
又要对阶级斗争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防止和纠正阶级斗争熄灭论。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不仅包括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更替意义上的革命,而且包括每一个社会形态中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改革。
改革是一定社会为了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而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深刻的改变和革新,它是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改革是一定社会为了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而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深刻的改变和革新,它是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科技革命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我国应构筑一个具有先进技术基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科技革命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我国应构筑一个具有先进技术基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
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文艺是铸魂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表现为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集体、阶级、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符合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历史主体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这一种力量的人才属于历史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和享受到的政治权利不同,在政治以及其他领域中创造作用的发挥也不同。
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重要因素。消极落后的文化意识会削弱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而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则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习近平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伟大创造作用,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反映和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和执政理念,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应用,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应用,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作用
反映那个年代的趋势, 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
阶级斗争中 起到核心 和中流砥柱 的作用
一切主张和改革措施, 对社会发展 起到 促进和推动作用
对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起发展的重要作用
无产阶级领袖
他们是最先进, 最革命的阶级的代表, 肩负着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使命
他们为解放斗争 提供理论指导, 指明方向 和道路
他们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 , 并为之奋斗终生
他们善于领导和组织无产阶级 和人民群众, 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和成功
(一)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杰出人物是历史人物中对推动历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或起重要作用的人
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特别是无产阶级的领袖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
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二)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
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
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阶级社会里,群众不是一个绝对同一的整体,而是由不同的阶级构成的。
阶级通常是由政党领导的。政党是阶级组织最集中、最严密、最高级的形式
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环环相扣、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确保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地位,更好发挥人民领袖的领导作用,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4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经济,指生产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交换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排斥社会分工,生产规模狭小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是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排斥社会分工,生产规模狭小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是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有所发展,但不占主导地位。是一种简单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有所发展,但不占主导地位。是一种简单商品经济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任何一种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任何一种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体现一种社会关系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商品经济的矛盾,反而有可能使矛盾扩大和加深。所以,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消极后果: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阻碍技术进步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阻碍技术进步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矛盾的唯一途径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
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会为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无法实现,
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会为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无法实现,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只有卖出去,其耗费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生产者才能生存和进行再生产
拜物教的产生必然
劳动产品只有采取商品的形式才能进行交换
劳动量只有采取价值量这一物的形式才能进行计算和比较
生产者的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质只有采取商品之间即物与物之间相交换的形式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使人与人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具有了拜物教性质
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四、深刻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在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通过对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及其表现形式的分析,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揭露和批判了商品拜物教观念,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了人与人的关系,对我们科学认识商品经济的本质,正确理解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及其影响,清除商品拜物教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它所包含的关于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的规定的理论,关于价值形式的演变和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的理论,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等,都是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揭示。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于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在当代条件下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也需要作出新的认识和界定。
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应充分肯定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创造价值中付出的劳动,在收入分配方面使他们的劳动报酬与其劳动贡献相匹配,以充分调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在实际经济关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与之相适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上的一场深刻革命,它站在无产阶级立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揭露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准确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准确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三)资本的原始积累
(四)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确立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简单商品流通公式:W-G-W
G-W-G这个公式表明资本运动的一般目的是价值增殖,因此被称为"资本总公式"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家支配和剥削工人的雇佣劳动关系。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马克思指出:"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不变资本(用c表示)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用v表示)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应该用剩余价值和雇佣劳动者的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用公式表示:
m'=m/v
m'=m/v
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u为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或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提高剥削程度。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但客观上也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资本积累
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在这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就是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技术构成
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殖,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售卖不仅要实现商品的价值,还要实现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存在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中三种职能形式的转化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与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三种职能形式循环,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的统一。)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 叫作资本的周转
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率也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则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作平均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要求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
(六)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和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其二,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其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其二,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半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上层建筑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5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且不可能改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及其实质
(一)变化的主要表现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政治制度的变化
(二)变化的原因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发生变化起了重要作用
(三)变化的实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二、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特征
科技创新加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影响日益显现
社会阶级层级结构呈现复杂性、多样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科技、文化传播等超级优势,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三、世界大变局下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资本主义社会问题加速积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和冲突日益明显
经济发展失调
政治体制失灵
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6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历程
一、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一)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
(二)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三)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实践
(四)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
三、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遵循。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从本国实际出发不断进行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为目的
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倾向
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扎根中国大地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基础上,在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创新。
在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
7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一、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在解剖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三)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四)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二、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