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思维导图
2023-11-08 15:25:14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汉语言文学方向课《文化传播学》思维导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章 文化传播学导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其辨析
一、基本概念
(一)传播与传播学
传播:双向的或共同的互动交流
(二)传播媒介与方式
1.群体传播
2.大众传播
3.网络新媒体传播
(三)文化与文化模式
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出的物质与非物质的财富综合
文化模式
转换类型
内生型
回应性
同化性
模式转型特点
分化
骚动
整合
均衡
二、概念辨析
文化及传播
第二节 文化传播的功能与意义
一、文化传播的功能分析
(一)功能研究
(二)功能的客观性
他的社会性表现为: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沟通功能、社会化功能
二、文化传播的效果分析
1.预设的传播效果
2.预设之外的传播效果
三、文化传播的趋势与意义
文化传播正在促使人类文化想碰撞、融合、创新的新时代发展
四、文化传播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性
1.文化传播的社会特质
2.文化传播的创造性
(二)抽象性
1.文化符号具有一般信号所不具备的抽象能力
2.符号与信号的区别
(三)互动性
1。文化传播过程的协同互助
2.互动性文化传播的价值
(四)目的性
1.明显的或隐藏的目的性
2.说服性传播的意图性
(五)历史性
1.文化传播是永恒的人类活动
2.文化传播的历史性考察
第三节 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其一,研究“人”的研究对象
其二,研究“文化传播”的过程
其三,研究信息传递的机理与作用机制
其四,文化传播学要研究社会信息传播关系现象、社会信息传播意识现象
第二章 文化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第一节 文化传播与符号
一、符号的定义
某人用来从某一个方面或关系上代表某物的某种关系
二、符号的类型和性质
(一)符号的类型
1.皮尔斯的三分法
图像符号
标志符号
象征符号
2.索绪尔二分法
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
(二)符号的性质
第一,符号和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必须存在一种关系,但这种关系并非天生拥有
第二,符号和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必须得到一定范围内的社会认可
第三,符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他可能无中生有,也可能凭空消失,即使它长期存在
三、文化传播中的符号
(一)建筑
(二)歌唱
第二节 文化传播中的语言符号
一、语言符号的概念
(一)口头语言符号
(二)文字语言符号
二、文化传播中的口头语言符号
(一)人类语言阶段的文化传播
(二)原始语言的文化传播
三、文化传播中的文字语言符号
(一)文字产生前实物化信息载体中的文化传播
(二)文字诞生后的文化传播
第三节 文化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
一、非语言符号的概念
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
二、文化传播中的体语类非语言符号
(一)定义
体语:通过人的举止、表情、装束来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非语言符号
类型:
一是动态的动作
二是静态的姿势
二是有声无义“类语言”
(二)在文化传播中的体现和运用
三、文化传播中的视觉类非语言符号
(一)定义
凡是作用于听觉器官的非语言符号
类型
1.类语言
2.其他声音符号
(二)在文化传播中的体现与运用
四、文化传播中的听觉类非语言符号
第四节 文化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一、文化传播中的意义
(一)意义的概念
它是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符号意义概念
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赋予对象的含义,是人类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三)符号意义的类型
1.符号的明示意义和暗示意义
2.符号的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
3.符号的指示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二、传播中的意义
第一,不能以明确的符号形式表达出来的意义只是模糊的意义或意义的胚芽
第二,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与丰富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则具有多变性
第三,人类情境的意义,也可以说是由一系列情镜符号及其相互组合所形成的意义
三、意义的交流—象征性社会互动
第三章 文化传播的模式
第一节 文化传播模式概述
一、文化传播模式的概念
文化传播是在文化领域中将多要素与多元化相结合互动的动态传播过程
模式概念则可以简化其复杂的传播结构与过程
二、文化传播模式的分类
使用符号
文字模式
图表模式
数字模式
效果作用
结构性模式
功能性模式
基本模式
传递模式
仪式性传播模式
展示/注意力模式
传播过程
线性传播模式
控制论传播模式
系统传播模式
传播要素
短期效应模式
大众传播模式
受众中心模式
三、文化传播模式的特征
第一,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是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
第二,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但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描述
四、文化传播模式的产生
(一)信息论
一是直接式
二是间接式
(二)控制论
1.信息方法
2.反馈方法
3.功能模式方法
4.黑箱方法
(三)系统论
按人类干预的情况可划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
按科学领域可划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思维系统
按与环境的关系划分则有开放的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
按范围划分则有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微观系统
五、文化传播模式的功能
1.组织功能
2.解释功能
3.启发功能
4.预测功能
六、研究文化传播模式的意义
1.多重功能优势
2.因素系统论、视觉化、简化
3.预测效果
4.提高传播效率
5.促进文化传播“变革”和创新的活性机制
6.促进多元文化的生成和发展
第二节 文化传播的过程
一、人类文化传播活动过程的演进
(一)手势传播时代
(二)口语传播时代
(三)文化传播时代
(四)印刷传播时代
(五)电子传播时代
1.电信媒介
2.视听媒介
(六)网络传播时代
(七)手机传播时代
二、文化传播中的基本过程
(一)文化传播过程的概念
是一个借助媒介完成的流动性运动过程
(二)文化传播过程的特点
1.动态性
2.序列性
3.结构性
三、内向传播的过程
(一)内向传播的界定
(二)从生理的角度看内向传播的过程
(三)从能动意识和思维活动的角度看内向传播
1.感觉
2.知觉
3.表象
4.概念
5.判断
6.推理
(四)对内向传播过程的总结及思考
第三节 文化传播的结构要素
一、传播者
二、受传者
三、信息
四、传播媒介
五、传播反馈
六、传播效果
七、传播原因
八、传播环境
九、传播技巧
第四节 文化传播的主要模式
一、线性传播模式
二、系统性传播模式
三、网络化传播模式
第四章 文化传播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 人际传播
(一)人际传播的定义
1.语言文字类
2.感知感受类
(二)人际传播的意义
(三)人际传播的特点
1.反馈速度快、信息量大
2.传播的符号系统多
3.感官参与度高
(四)人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的真实性不可控
2.信息的私密性不易保护
(五)人际传播的技巧
1.谈话技巧
内容明确
重点突出
语速适当
注意反馈
2.提问技巧
封闭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
探索式提问
偏向式提问
复合式提问
3.倾听技巧
集中精力
及时反馈
4.反馈系统
肯定性反馈
否定性反馈
模糊式反馈
5.非语言传播技巧
动态体语
仪表形象
同类语言
时空语
第二节 群体传播
一、群体传播概述
(一)群体传播的概念
是指通过相同的利益、观点、看法等目的性因素而相互关联,形成的具有相互影响作用的个体,集合体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行为
(二)群体传播的特点
1.群体传播具有责任共有性
2.群体传播中存在群体压力与趋同心里模式
(三)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包括群体归属、群体感情、群体目标、群体规范
二、群体传播的影响因素
(一)群体情绪的感染力与群体暗示
(二)群体意识反孤立模式
1.鸡尾酒会效应
2.“可能”的自我
三、群体传播的模式
第三节 组织传播
一、组织传播的概念及分类
(一)组织传播的概念
是以团体、组织、固定成员方式进行的信息活动
(二)组织传播的分类
1.组织内传播
(1)纵向传播
(2)横向传播
2.组织外传播
二、组织传播的特点
阶层制
双向性
第四节 大众传播
一、大众传播的概念与特点
(一)大众传播的概念
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在接受国家管理前提下,对受众进行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模式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
1.组织性
2.公开性和易逝性
3.选择性
4.受众具有匿名和参差不齐的特征
5.单向性
6.快速性
二、大众传播的主要媒介
(一)印刷媒介
(二)广播媒介
(三)电视媒介
第五节 网络传播
一、网络传播的界定
(一)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
(二)网络传播的建立
(三)网络传播的必要性
二、网络传播的特点
(一)高速、高效、大范围
(二)信息流的高速流动与更迭
(三)多元的信息
(四)信息的交互性强
(五)低成本的运营
三、网络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政治功能
(二)经济功能
(三)文化功能
第五章 文化传播的效果研究
第一节 文化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及制约因素
一、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子弹论
(一)社会背景
一方面,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大众传媒迅速发展
另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传播媒介的利用达到了空前的状态
(二)理论基础
本能心理学和弗洛伊德学说
(三)客观评价
具有前瞻性,但过于绝对化,人际关系局限
二、20世纪40-60年代:有限效果论
(一)有限效果论的概念
又称最低效果法则
(二)有限效果论的发展过程
1.拉扎斯菲尔德的伊里调查
2.霍夫兰的态度改变实验
(三)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
(四)对有限效果论的总结及评价
三、二十世纪60-70年代以后:宏观效果论
(一)宏观效果论的两个阶段
适度效果论
强大效果论
(二)研究背景
过度贬低了大众传播的能力
忽视了对认知的影响
受众要大众传播做什么
(三)评价与总结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文化传播理论
一、沉默的螺旋
(一)发现过程
由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伊曼在《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中提出
(二)主要观点及理论你内涵
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意见的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大众传媒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三)沉默的螺旋下的公共舆论
积累性
普遍性
协调性
(四)对沉默的螺旋的评价
从众心理导致沉默个人害怕被孤立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知识沟理论”
(一)发现过程
(二)理论阐释
传播技能
知识储备
社会交往
媒介使用
(三)评价
造成知识沟的根源在于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
三、议程设置理论
(一)发现过程
(二)理论内涵
大众传媒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左右人们的意见
(三)理论应用
发现大众传媒的基本作用,凸显事物引起公众观众同时还理智的认识到受众对于该事物如何看待评价需要有受众独立做出判断
四、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
(一)背景介绍
1937年拉扎斯菲尔德接受资助开始对当时的新生传播媒介-广博进行研究
(二)研究过程
调查中发现起重要作用的关键个人被称为意见领袖
(三)理论阐释
是指从媒介到意见领袖到受众,再从受众到媒介的过程
(四)客观评价
意见领袖的概念很难完全否认传媒的影响力
意见领袖通过受众的界限其实比较模糊
两级传播分为两级但实际可能多一点可能少一点
五、涵化理论
(一)产生和发展
由美国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二)函化及其效果
社会教化
(三)评价
涵化理论所关注的是潜移默化的长期效果
六、使用和满足理论
(一)理论内涵
旨在分析受众如何对待和利用媒体信息,来判定传播效果的大小和好坏
(二)麦奎尔和布鲁姆勒对英国电视节目的研究
(三)理论应用-广告
1.学习
2.娱乐
3.社会联系
(四)分析与评价
1.积极方面
受众使用媒介的目的是很不相同并且受众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需求
2.局限
过于突出个人心理层面
七、创新扩散理论
(一)社会背景
(二)内涵
(三)创建扩散曲线
1.创新者
2.早期采用者
3.早期大众
4.晚期大众
5.迟缓者
(四)理论应用
第三节 当代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一、新媒体时代的议程设置理论
二、新媒体时代的涵化理论
三、新媒体时代的“知识沟”
第六章 文化传播中的受众研究
第一节 受众概述
一、受众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一)受众的基本概念
受众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评价主体
(二)受众的特征
1.众多性
2.分散性和异质性
3.隐匿性
4.流动性
5.自主性
二、受众的权利与地位
(一)受众的权利
1.传播权
2.知情权
3.隐私权
4.人格尊严维护权
5.监督权
(二)受众的地位变化
雷蒙德.鲍尔提出固执的受众;普尔和舒曼提出抽象受众
(三)不同语境下的受众观
受众经理了被定的受众-固执的受众-主动的受众-受众细分化
第二节 受众的类型与角色
一、影响受众分类的因素
(一)受众文化传统因素的影响
包括地域、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伦理道德
(二)受众社会经济地位因素的影响
(三)受众所属群体的影响
1.信息与群体的关系
2.受众与群体的关系
3.群体的亲和力
4.群体的约束力
(四)受众职业和教育程度的影响
(五)受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六)受众个性特征与心理因素的影响
二、受众类型的细分
(一)依据社会角色指标分类
1.按照年龄划分
2.按照职业划分
(二)依据受众的心理行为指标分类
1.按照动机划分
主知受众
主乐受众
2.按照受传行为的自觉程度划分
有意受众
无意受众
3.按照受众受传行为的实现程度划分
现实受众
潜在受众
(三)依据受众的接受手段分类
三、受众的角色
(一)受众是信息的解读者
(二)受众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
(三)受众是传播的主导者
(四)受众是信息需求的活跃主体
第三节 受众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现实条件分析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文化因素
(四)宗教因素
(五)学校、家庭因素
(六)地域因素
二、受众的心理分析
(一)意识与潜意识
(二)注意
(三)态度与期待
(四)心理差异
第四节 受众的媒介使用
一、按媒介使用方式对媒介的划分
二、受众的媒介使用目的与行为
(一)受众媒介使用的目的
(二)媒介对受众使用行为的作用
(三)受众对媒介的选择
1.媒介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
2.理解和使用的难易程度
3.成本的高低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