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
2023-10-30 14:25:20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学习之道》是一本由芭芭拉·奥克利所著的书,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的大脑是可以被训练的,通过正确的方法,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书中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如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记忆、如何阅读等。此外,作者还强调了练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总之,《学习之道》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学习之道》
学得越好,就越喜欢学
越喜欢学,就会在它上面花越多的时间
良性的循环
成功促成练习欲望,练习回馈更多成功
“每个人都能提升学习能力”
把力气用错了地方——就像试图搬起踩在自己脚下的木头
可怕的挫败感和经常性努力后的失败
“搬不起脚下的木头”
大脑生来就配备了非凡的心算能力
“所有人都有天份”
让思维过程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自以为在学,实际上却是在小和尚念经
让你明白大脑如何学习,又是如何帮你自欺欺人
了解到为何自己明明没有吃透学习材料,却自欺欺人地以为明白了一切
学到如何集中注意力和腾出空来做练习的方法
学会提炼重点概念,让心里更加有数
能够学习到的技巧
本书的目的
概述
“有时候太勤奋也是一种病”
“放松点”
指在透彻了解其中原委之前,先大致瞄一眼接下来要学的东西
小节标题、总结
看表、公式或图片
章节末思考问题
初读书籍时宏观浏览一遍
具体技巧
宏观浏览能够对内容组织起到帮助,构建知识的框架
后续细致学习时能够将内容往框架中添加,使知识脉络更加清晰
作用
像构造思维导图一样
思维转换
专注模式(focusedmode)
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
发散模式(diffuse mode)
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
神经学对思维网络的分类
无法同时处于两种思维模式
如果对事情并不太关注
发散模式可以在后台处理
发散模式的现身:“突然一恍神”
特点
思维模式与弹珠机
利用理性、连贯、分解的途径直接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式
与大脑前额叶皮层(位置就在脑门正后方)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相关
所处位置
专注模式是把精神集中于已在脑中形成紧密关联的事物上
启用专注模式,常常是因为已掌握的基础概念对于你而言既熟悉又轻松
启动时机
熟练掌握基础概念
比如读书或查阅课堂笔记
首先会将一个问题逐词逐句地注入大脑
这个地方的思维触手可以理解为神经元建立的回路
思维触手就会激活专注模式
小球只会经过挨在一起的弹柱,循规蹈矩地走那些你已经熟悉的路径
在专心揣摩问题之初,思维是集中而狭隘的
思想轻易地在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中乱窜,急于快速抓住一个解决方案
执行流程
专注模式基于熟悉的基础概念,如果问题有变动需要新知识或新想法呢?
“一叶障目”
经常会被直觉误导
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必须得让错误的旧观点“改过自新”
海中已有的,或是最初的想法,会阻碍你产生更好的想法或答案
定式效应
就会因为思维定式导致陷入僵局
遇到一个新知识或者新概念,如果没有足够的基础信息就盲目且专注得学习
存在问题
了解如何获得真正的解决办法非常重要
问题解决方式
专注模式
当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维漫步时,发散模式思维就出现
一个想法嗖地飞到另一个看似无关的想法上去
松弛状态让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相互联络的机会,并反馈给我们宝贵的灵感
没有特定大脑区域,更像“弥漫”在整个大脑
如果你正纠缠于一个全新的概念,或是要解决一个陌生的问题
预先并不存在神经模式为你铺路搭桥,甚至连个指出大概方向的路标都没有
必须深入更广阔的疆域以寻求潜在的解决方案
新知识习得的通行证
光束更紧密,穿透力更强,径直打在一小块区域上
光柱会分散开,照亮的范围更广,但各处的光强都会降低
发散模式
思维的手电筒
直到你锁定了一个新的、更有成效的方法
如果你想要理解新事物,那最好关掉精确的专注思考模式,把开关切换到“广角光源”
存在用途
为什么说休息对于工作很重要:这是因为放松休息能够让我们更容易开启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能够提供更多的创造力
案例
思维模式
如果你观察鸟类,就会发现,它们先啄一下,然后停下来四处张望
看上去就像是不停地在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切换
答案存在于生物演化之中
同时,应对即刻发生的活动或是宏观问题的处理也与大脑的右半球相关
大脑的右半球相关的,则更多是像四处扫视环境、与他人互动或是处理情绪之类的活动
处理慎重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事项
上一步推导出下一步,诸如此类
处理连贯性的、富于逻辑性的思考
左半球
负责四处扫视环境、与他人互动或是处理情绪之类的活动
负责即刻发生的活动或是宏观问题的处理
右半球
但请一定注意,“有的人是左脑主导的,有的人是右脑主导的”这种想法绝对是错误的
大脑的分工
无论是专注模式,还是发散模式,都要求两个大脑半球同时参与
想要学习数学和科学,而且保持创造力,两种思维模式都会被用到,对它们的强化训练缺一不可
面对一个困难的问题时,我们必须先要用专注模式奋斗上一阵子,投入艰苦的努力(对,我们从小学开始就这么干来着!)
有趣的是,发散模式也常常是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在题目艰涩难懂的时候
不过,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处于集中状态下,发散模式就是被屏蔽的
困难问题与思维模式
接纳困惑
两种思维模式的必要性
为什么需要两种思维模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转换一下心情,花上一点时间,就能自然地从专注模式转换到发散模式
关键在于去做别的事,直到你的大脑意识自然地忘掉了之前的问题
时间还是有的,只要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要做的事上,再加上一点放松和时间就好
“我哪有这个时间”?
三者任一
睡觉(bed)、洗澡(bath)、坐公交(bus)
独自散散步对他工作进展的帮助,抵得上在实验室苦战一星期
3B方法
只要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停下来喘口气,发散模式就会乘虚而入,上蹿下跳,高屋建瓴地搜寻解决方案
“发散模式”就是灵光乍现
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的转换
发散模式能让你的学习更有深度和创造力
“创造力的魔法”
我们都能创造新的神经联结,并从记忆中变出本不存在的东西
许多人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这绝对是妄自菲薄
例子
创造力就是对自身能力的驾驭和拓展
揪出错误也能带给你成就感
寻求解答的这场冒险里,每抓住一个错误都是往前进了一步
只要放轻松什么都不想,你的大脑就会进入一种自然的默认状态,那就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形式
而如果要启动发散模式与棘手问题战斗,最有效也最重要的诱发因素还是“睡觉”
朝来暮去,不知不觉间你已经登上了山顶
但别把暂时的休息当成最后的终点,换句话说,可别指望只靠发散模式,就能轻轻松松地如愿以偿
储备能量亮红灯时,可以跳到其他类型的专注任务上休息一下,比如放下数学题,背背法语单词
但只要仍然处于专注模式下,每一秒都在消耗你的能量储备,就像一场全神贯注、随时间增重的脑力举重一样
因此,专注间隙和朋友们活动一下、聊聊天,能让大脑不再神经紧绷,这绝对是个提神醒脑的好办法
对于特定思考类型的问题,可用的精神能量,即意志力总量是有限的
比较普适
一般方法
适合稍微使用,因为容易进入专注模式
特殊方法
激活发散模式的办法
两种模式间的切换帮你掌握新知识
如果你就是需要在数学和科学的学习上多花点时间,那就面对现实慢慢来好了
倒不如退后一步,冷静地审视自己的长项和弱点
细嚼慢咽反而让你比那些脑子快的同学学习得更深入
帮我武装起大脑的最重要窍门之一,就是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放慢脚步,也许你会得到惊喜
别怕落在同学后面
在思维定式的影响下,国际象棋选手坚信他们扫视棋盘是在寻找不同的棋路
然而,对棋手眼球移动轨迹的研究却显示,他们其实一直执着于最初的走法
不仅是眼睛,就连他们的思维也深陷其中,难以找到新的解法
记住,做作业和考试时,接受大脑中的第一个想法,会有碍于你另觅佳径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一种重要资源,你是不会想轻易脱离开来的
要解出难题或是学会新概念,至少要有一个你在无意识思考的时间段
妄想通过几次突击就学会所有知识,神经结构得不到时间加以巩固,只能砌出一堆歪歪扭扭的砖墙
避开思维定式(愚公移山未必是个好办法)
通常来说,几个小时就足够发散模式取得重要进展了
入下一次专注模式前,应该留出足够长的休息时间,让你的意识完全从手上的问题脱离出来
两次专注模式间留足休息时间
当然,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灵感还没来得及传给专注模式就会消逝掉
学新概念时,别扔上一天才回头复习
这里有一条经验之谈
新知识不能超过一天
发散模式不仅会让你以新角度看待学习内容,也会帮你把新观点整合到已知的相关信息上
同时,换视角看问题的做法也能让我们明白为何做重大决定时先“放一放”(sleepon it)往往会是个好主
当然还有,为什么休假那么重要
放一放,换个视角看问题
专注和发散思考的转换方法
自制力很强的人反而会更难关闭专注模式,好让发散模式进入工作状态
自制力强的问题
把同伴、朋友或亲人的意见放在心上
重视倾听
让他们为你提供不同的视角,或是类比举例来解释概念
当你真正被难住的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同班同学、同龄人或者导师请教
更易于接受别人的解释
熟悉其中的基础知识
将问题拆解
提前摄入一些内容
尽早提问
提问前的准备
好好提问
解决方案
当你真的被难住的时候该怎么办
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叫作工作记忆
需要花时间对这些组块进行记忆,否则会遗忘
工作记忆只能容纳四个组块
一般来说,这需要不断地排演重复
怎么该如何把工作记忆中的信息留住呢?
工作记忆
长期记忆可以看作仓库东西一旦存进去,它们通常就一直待在那儿
一晚上重复20次倒不如每天重复几次,多坚持几天甚至是几周效果来得更好
长期记忆
小技巧
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脑脊液从中流过并且冲洗掉毒素
而在睡眠中,脑细胞会收缩,于是细胞间隙会变大,这就像是打开了水龙头
醒着的时候大脑确实会产生有毒物质
清理大脑
睡眠状态下的部分清理工作就是清除琐碎的记忆,并增强重要的部分
睡觉时,你的大脑也会回顾需要掌握的知识难点,一遍又一遍地加深加固这些神经模型
记忆整理与知识巩固
那就是充足的睡眠能够显著提升人们解决难题、理解知识的能力
第二天起个大早,再用以逸待劳的大脑完成阅读
所以,如果学习中的你感到疲倦,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去睡觉
提升理解力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睡觉的好处
验丰富的学习者会说,让精力充沛的大脑阅读一个小时,强过疲劳的大脑读上三个小时
缺觉的大脑根本无法保证在正常思考活动中一如既往地进行思维联结
所以,考前通宵意味着即使你准备得再完美,思维也不会正常运转。这样成绩怎么会理想呢?
缺觉的大脑
睡眠对学习的重要性
它完成第一轮战斗后,就轮到发散模式了
遇到数学或科学上的概念和难题,首先要让专注模式打头阵
模式切换时机
放松一下,做点别的!
一旦工作期间出现了挫败感,转移注意力就该随之出现,让隐藏在后台的发散模式运转起来
放松的重要性
学好数学和科学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
两种模式有足够的时间各行其是,你才能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
牢固的神经结构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如果你有拖延问题,试着计时25分钟来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别让发短信、上网或其他分心的事物上门打扰
番茄工作法
只能一次扔四个球的杂耍演员
能储存大量知识的仓库,不过要靠定期回访保持对其中内容的新鲜感
记忆分类
间隔性重复有助于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
记忆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考前一晚的睡眠很重要
构造一般性思维活动所需的神经联结
攻克难题,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
巩固复习重点知识,修剪旁枝末节
睡眠重要性
总结
模式转换
了解注意力是如何与理解(understanding)和记忆(memory)关联在一起的
专注模式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让注意力把大脑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
注意力章鱼的神经触手就将大脑的某些特定部分连接起来
这就是当你愤怒、紧张或害怕时,总觉得脑袋有点不够用的原因
注意力触手会在紧张状态下失去部分连接能力
外框
聚精会神的时候,大脑在做什么
这个,也是模块化笔记的好处
示例图
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组成一个有意义的、便于记忆的集合
这是通过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
要熟练地掌握数学和科学知识,就要创造一些概念组块
组块能力就是理解并运算某种数学或科学问题的能力
记忆组块(chunks)
吸收足够多的相关知识
在向导的陪伴下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可以独自探索
你甚至开始另辟蹊径,找到向导不曾告诉过你的路
但是如果看了题解,看了很多题解,实际后面遇到类似的题目之后,也会很快做出来
例如刷题的时候,第一次就光个脑子在哪儿想实际基本想不出来具体的解法(第一次遇到这种体型的时候)
进行组块的第一步,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
集中注意力
要把基本概念打包成组块,首先要理解这个基本概念
理解力就像强力胶,能把基础的记忆痕迹黏合在一起
它铺展出各种各样的痕迹路径,将记忆痕迹联结起来
组块活动的第二步是理解(understanding)
理解之后,“合上书本”还要找一些问题来验证新学习到的解题方法提高效率
理解
这个蛮重要的
你所看到的将不仅是如何进行组块,还有何时何地使用它们
组块的第三步,是获取背景信息
获取背景信息
点1、点2是让人能够很好地使用组块,点3是让人能够知道究竟应该使用哪个组块
重要的表述
构成组块的基本步骤
指引你看到自己构建的组块在宏观图景中的位置
书籍的章节大纲、流程图、表格,或思维导图的核心内容
最先需要了解的重点概念和要点
获得宏观图景
上面提到的快速浏览全局
构建知识组块
填充细节
全局视野和记忆组块
记忆组块
试着回想学习材料,即提取练习(retrieval practice),效果比单纯阅读材料好得多
却很少有人在学习时进行自我测验或做提取练习
多数学生不断重复阅读笔记或课本(撇开这种学习策略有限的优点不说)
看书毕竟比回想简单多了,学生因此执迷于自己的错觉——坚持低效率的学习方式
当书本(或谷歌)摆在眼前时,大脑会产生错觉,以为学习材料也同样存入了大脑,可这只是小和尚念经
之前就经常出现这个问题,以为笔记做好了, 知识也记在脑子里了,实际上远非如此
能力错觉(illusions of competence)
“只有用对了学习策略,求知心才不会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说一件你可能会惊讶的事,那就是划重点和标下画线一定要谨慎,否则你不仅会效率低下,而且会被误导
画线的动作会让你欺骗自己大脑在工作,其实只是手在动而已
做标记前,要先训练自己找到主要观点,并把所做标记数量降到最少——一句话就行了,最多不要超过一个自然段
在留白区域记下总结好的关键概念也是个好办法
低效的重点和下划线
在学习中进行回想——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地获取知识,将让你更加集中高效地利用学习时间
回想及提取关键词
能力错觉
通常,类比越形象效果越好
学习梦境
比喻和想象就是要让某个概念栩栩如生地浮现在眼前,单键是用猴子的爪子代表的,双键位置则是它们的尾巴
类比在教材中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科学工程的进步
如果想记住概念,还想理解概念,可以给它量身打造一个比喻或者类比
可以存在比喻不能够在某种条件符合科学模型的情况,这不碍事
比喻不需要面面俱到
打造生动形象的比喻或类比
但是工作记忆是临时的、易忘的,需要构筑长期记忆
集中注意力可以将需要记忆的内容送入工作记忆
这也是生动形象比喻的作用
比如:我的沙发上有一只飞天(flying)大驴(mule)嚷嚷着F=ma
内容便于记忆
像吸血鬼一样(生动的比喻!)
如果都记住,那么会深陷回忆的垃圾山中
其实吸血鬼也不坏,因为日常大多数的事儿实际是无关紧要的
自然新陈代谢会消解联系还不稳定的工作记忆
多次重复
工作记忆到长期记忆的两个前提
间隔重复有助于记忆概念
如何确认重复的次数,重复的频次(间隔多久重复)?有什么技巧可以使重复过程效果更加显著?
问题
有关密度的知识——密度的符号是写法奇特的ρ,读作“rou”,它是以标准单位“千克每立方米”来测量的
需记忆的知识
找一张索引卡,在一面写上“ρ”,在另一面写上其他信息
作用:书写会把要学的知识编译(将信息转换为神经记忆结构的一部分)到你更深的记忆中
编译知识
要记忆的内容被你变得越好记,再回想就越容易
但是:思考这1千克就藏在长宽高刚好1米的大号行李中
当你写出“千克每立方米”时,你可能对1千克会有一个模糊的感受(单纯感受一下它的质量)
通过大声读出这个词和词义,让听觉神经联结到材料内容上去
比喻关联
如果想不起来,翻过卡片提示自己一下
如果想起来了,那就把它放到一边
看着卡片上写有“ρ”的这一面,试着想起另一面都写了些什么
回想提示
也许可以准备另一张卡片考考自己
攒了几张卡片之后,试着从头到尾过一遍,看看自己是不是都记得
只要你把卡片顺利地过了一遍,就把它们放在一边
等到睡前再拿出来看一遍
做点别的
注意:不要因为忘记而气馁,遗忘是正常的,如果确实多次遗忘,那么可以思考记忆流程是否能够优化
进行穿插式的学习,如果有点吃力,也别大惊小怪
来自睡眠的祝福:大脑在睡眠中会不断重复神经模式,并整理拼凑解决方案
可以是每天早上或晚上的几分钟,偶尔要记得改变一下卡片顺序
把需要记忆的内容简要重复几天
越发熟练的你通过延长时间间隔,把这些内容牢固地封存在脑海中
随着记忆逐渐深刻,延长重复的间隔时间
真正发挥作用将记忆放进长期记忆空间的,还是间隔重复!!!
各类记忆法,像记忆宫殿、记忆口诀、联想记忆这些都是辅助你的知识进入工作记忆,同时方便你在后续回想的时候作为提示能够更好回忆
所以很重要的一点
间隔重复
记忆流程
实践举例
重复的实践
比如之前忘记设计模式就刚好问到
不去复习的内容,更容易缩水是被你直接忘掉,你的代谢吸血鬼会吸走记忆间的联结
这就是为什么考前复习时要慎重决定跳过某些内容,那些与考试相关却没复习过的内容会成为你的障碍
谨慎跳过复习内容
但研究显示,运用这些技巧的学生明显有更好的表现
有些人可能会对记忆技巧嗤之以鼻,说这些投机取巧的小把戏算不上真正的学习
引入
也就是更容易将一个新知识记到脑子里
加速组块获取和宏观视野的形成
也就是更容易回想起来这个新知识,方便间隔重复回顾的进行
拓展工作记忆,并让人更容易获取长期记忆内容
记忆过程本身也锻炼了创造力
开始内化吸收这些关键内容时,花点时间去记忆材料最关键的要点,理解会更加深入
记忆练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去理解公式和解题步骤真正的含义,理解会对记忆过程有很大的帮助
也就是记忆技巧本身也是引导深入理解的一个手段
记忆技巧为什么有用?
简化学习内容
四种可以驱赶吸血鬼的植物:大蒜、玫瑰、山楂和芥末
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简写连起来就是GRHM,所以你只要记住GRAHAM牌全麦饼干就好
注意:虽然这个例子对国人不是特别友好,但是学习其中的方法(即简化物体内容本身)是关键
这样每次回想这四样东西的时候,只要在记忆宫殿的厨房餐桌上找到全麦饼干,再扔掉它名字里的元音字母就搞定了
记忆有关联关系的物体
把他们和难忘的事儿联系在一起
数字18就很好记,那是我离开家闯世界的年纪
如果是104,那时的我大概会是个幸福的曾祖母
比如:把数字和特定年龄的感受联系在一起
记忆数字
常见的九九乘法表
背诵口诀
举例
创建意群
广义上的“讲故事”一直都是理解和储存信息的重要方式
而且在编记忆诀窍的时候,别忘了编故事也很重要
编故事
把内容手写在卡片上有助于强化记忆。尽管这一领域的研究几近空白
多教育者都观察到了一种现象,即有一种肌肉记忆似乎和动手书写有关
动手写写
说给自己听比反复阅读或是用马克笔画标记更有用
自言自语
肌肉记忆
规律的锻炼可以让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进行体育锻炼
真正的肌肉记忆
技巧示例
记忆技巧
记忆技巧与实践
这时他们会关闭意识系统,转而依赖久经磨练的直觉
而这个直觉就是长期依赖形成的思维组块
很多领域专家会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复杂决定
“想太多反而会发懵”
在某些时候主动“理解”自己行为的原因会扰乱思路导致错误决定
形成直观认识
奥运健儿并不是周末慢跑几个小时就速度超群,也不是闲暇时举几次哑铃就力拔千斤
象棋大师也不是靠临时抱佛脚就能构筑起自己的神经结构
他们都是在日积月累中,伴随着大量练习,才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库的,他们在练习中形成了从宏观角度理解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练习把记忆痕迹牢牢储存在了长期记忆的仓库里,当你需要时就可以轻松快速地找到神经模型
相反
天才也是需要大量联系
一般人是4件,天才可能9件
工作记忆空间能够让学习更加快速
像斗牛犬扑向猎物一般,学习数学和科学变得更加势不可当
能够更快积攒更多记忆组块
天才的才能体现在更大的工作记忆空间
大脑中已经掌握的固有知识会阻碍你接受新的想法
超强的工作记忆会死死抓住原来的想法,导致新观念难以找到进入的空隙
思维定式
强大的记忆力会让你很难发挥创造力
强大记忆力的局限
在极强的“专注力”过程中,也可以动一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转移一下注意力,即使你当时不想移开目光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会让你在简单问题上钻牛角尖,结果就是南辕北辙,忽略了更简单、更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法
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在繁芜复杂的问题上迷失自我,而头脑略逊一筹的人反而更容易找到更简单的解决方法
太过专注会阻碍你发现真正要找的答案
把握创造力的一部分关键是要能从专注模式转换到更放松的、白日梦一般的发散模式
专注力也可以偶尔犯多动症
对于天才的分析
有时候这些孩子会受到打压,因此他们不得不隐藏或者压抑自己的才华,再让他们走出来会很难
聪明的人有时更挣扎,因为他们会更容易看到症结所在,不论是好是坏
特别聪明的人比那些智商平平的人更易拖延,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拖延总是屡试不爽,也就是说他们在早年并不大可能去学会什么关键生活技能
天才的局限
不必羡慕天才
国际象棋,通常被视为高等文化水平者的领域,但其中一些精英玩家差不多就只有普通智力水平
这些中等智力者之所以能超越某些智商更高的玩家,是因为他们练得更多
国际象棋中的普通智力精英玩家
训练,尤其是对学习材料中最困难的部分更要刻意训练,这样才能让那些拥有普通智力的人有机会上升到“天赋异禀”的境界
重复训练+刻意练习=“天赋异禀”
就像你可以通过练习举重让自己增长肌肉,你也可以通过练习某些神经模型来加深并拓宽你的思维
关注回想的研究者发现,练习反向重复记忆更长的数字,似乎对提高工作记忆有效果
训练可以增加工作记忆空间
普通人走向“天赋异禀”
有些人认为发散的、直觉性的思考方式与我们的心灵更加步调一致。发散思维促成的创造力似乎超越人的理解范围
就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说:“生活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生活中无奇迹;另一种是生活中事事皆奇迹
不要小看自己,触碰无限可能
跑步的过程中带来了极大的正反馈,跑步过程中的多巴胺,跑步距离不断提升的成就感,完成马拉松的极大满足
马拉松
健身外形的逐渐变化,体态的逐步完善,重量组数的不断突破,都是因为带来了快乐,才坚持了下去
健身
单纯的爱好,后面拍照的数量多了之后,如果能够有一张好的照片,那么能够得到非常大的快乐
摄影
作为爱好继续深耕
收获自信拓展更多可能
发现自己比周围人都更加擅长这件事儿
继续坚持并且不断优化(投入更多时间)
感觉自己能够胜任并且取得成果或者收获快乐
长期坚持(花的时间少)
试一试
感觉有趣
感兴趣很重要
坚持下去的东西并不是依靠意志力坚持下去的
而是依靠着正反馈和习惯
一定要有正循环
简单来说
这些基本都是同一个步骤
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在哪个领域坚持不懈,并如愿以偿?
学习提升
学会自我欣赏
大脑发育的速度因人而异。许多人的大脑在25岁后才发育成熟
在科学界,许多令人敬仰的重量级人物,起初显然是前途渺茫的问题少年
在科学、数学、技术领域取得成功的专业人士,逐渐习得的一个特质,就是学会如何组块——提炼关键思想
比喻或实体类比也能构造组块,这些组块能使一个截然不同的领域的概念对另一个领域产生影响
无论你当前或今后有怎样的职业道路,要有开放心态,保证自己的学习宝库中常备数学和科学知识
你能因此储存更多的组块,从而更精明地应对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塑造你的大脑
自主学习能够提高你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时它会帮你解答出老师的奇怪考题
自主学习是一种最深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中,毅力往往比智力更重要
你会结识学识渊博的新导师,往往他们的一席话可能会改变你的未来
但是请爱惜他们的时间
锻炼自己去接触那些你敬仰的人
常让人惊讶的是,“学得慢”的学生会抓住根本问题,而这些部分通常为进度较快的学生所遗漏
真正了解前因后果能让你从更深层次理解问题
如果你没能快速掌握学习材料的重点,不要灰心
总是会有人批评或低估所有你付出的努力,你要学着对这些问题淡然处之
人人都是既有竞争意识又有合作意识
学习的复兴
因此右脑受损的人通常不会有“啊哈”这样灵光一现的时刻
事实证明,右脑在对把事情导入正规和“代入现实情境”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量研究证实,右脑有助于我们退开一步,从全局着手考虑问题
不停下来换换脑子,再回去从整体上看看自己所做的工作,就不知道结果是否说得通
如果你一口气做完作业或者试卷,而完全不回头检查,你就是放弃了使用一部分的大脑
使用我们的右脑
右脑的任务就是扮演魔鬼代言人的角色,不停地质疑现状寻找矛盾;而左脑则坚持事物原本的样子
著名的神经科学家V.S.拉马钱德兰这样说
他认为左脑为我们解释这个世界,并不遗余力地保护这些解释不被更改
与心理学家迈克尔·葛詹尼加的开创性研究相呼应
他们这么说
如果一开始就有了偏差,即使其余的都正确,结果也是错误的。有时答案甚至会错到可笑,但你不会在意这些根本说不通的结果
因为专注模式只在乎计算过程本身
在专注模式下工作时,很容易在假设和计算中出很多小错误
它使你条分缕析并保持乐观,但同时大量研究也显示了它潜在的死板、教条、自我中心的可能性
这就是专注模式,也就是依赖左脑的分析模式的问题
第一准则就是你不能自己欺骗自己,因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容易被骗的人
这可能是过度自信的观点
不好意思,这是左脑对你的欺骗
当对答案万分肯定时
为什么需要重新检查
数学不好的人往往会落入“套公式”的陷阱,他们迫切地想要归纳书本和老师的做法,然后把问题直接套进公式就万事大吉
而会学习的人则会检查自己所做的一切,确保是行得通的。他们会思考方程的意义,它们从何而来
避免“套公式”的陷阱
当再次遇到相同问题时,之前使用的错误的办法总是会先出现在脑海中
有趣的是,如果花了大力气使用错误的方法解题,即使发现最后方法是错的,结果是错的,但是最后对于正确的答案仿佛也是嗤之以鼻(即使它是正确的)
之前我的学习模式很多时候就像黑盒子里抽奖:把脑子里的知识套到问题上,坚持不懈地计算下去,最后发现是错误的
避免过度自信
凭借个人的努力分析工作,无论是两种模式还是左右脑,都难免会有不足
更糟糕的是,有时你甚至还盲目地相信自己能搞定一切,但事实是你不能
只要对方有所见解,与人合作、集思广益都会有所帮助
集思广益的价值
避免自负
测试是否能够回忆起知识点
备考时对解题能力的测试
考试会让精力集中,记得更多
考试本身就是效果非凡的学习经历
不幸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策略带来的是反作用
当你做完了相对简单的题目,就会有信心面对更难的题目
从最简单的题目入手
难题通常更耗时,这意味着你更应该先做这些难题,而且难题也迫切需要发散模式来发挥创造力
但是想要进入发散模式,你就别紧盯着那些最想去解决的难题!
为什么是反作用?
从难题入手,但是马上跳回简单题目
怎么办?
常规解题思路
放眼去找看起来最难的题目
考试开始时对考试内容整体浏览一遍
开始做题时,就先做看起来最难的那道
这会把首个最难题目装进你的大脑,然后转移注意力
靠这两步就能让发散模式开始运转了
要做好准备,一旦你发现自己已经一两分钟没有进展,或者感觉可能想偏了,就要立刻抽身出来
之后接着做另一道看起来很难的题目,并努力取得一点点进展
或能做多少是多少
将简单题目尽可能做出来
一旦感到陷入了困境或停滞不前,就再换一道简单些的题目去做
难题和简单题交替进行,难题做不下去就切换简单题,让发散模式后台执行,简单题做完可以再切另外一道难题
而不是优先全力攻克难题
先做难题的意思是先将困难的题目装进脑子里
总结一下
流程
创造力和灵光一闪
将难题存入脑子里,让发散思维运行
因为这个方法会让你有机会多次多角度审视问题
有效防止陷入思维定式,即一直在错误的思路中徘徊不前
如果你的老师会根据步骤给分,这个方法就更有用了
在考试中运用由难入简法,能够保证你至少每道题都做上一点
一旦你发现已经过去了一两分钟却仍止步不前,就必须足够自觉地从这道题目中抽身
用错地方的坚持可能会给数学和科学的学习造成不必要的困难
难点描述
当他们放弃继续做题,注意力就被转移了
由此产生出发散模式所需的一点点牵引力,让发散模式得以运转,并把答案反馈给你
为什么有些考生前脚一走出考场,后脚就想到了答案?
现象解释
需要及时脱身
要是先给一道题开个头,然后又抽身转去做别的题,这样也许会乱了考试的阵脚?
有这个信心,同时日常可以拿练习题进行训练
好的焦虑能够赋予动力
不用担心,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不是问题
打乱考试阵脚?
方法难点
难题分数低,但是消耗的精力大
没有回头路的题目,比如某些上机考试,不让往回翻题目
复习不够充分,那就尽量从简单题入手得分
不适用的场景
由难入简法
它会导致你掌心出汗,心跳加速,胃里就像打结一般
在压力下人的身体会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比如皮质醇
原因
如果你转变一下想法,不去想“我好怕这次考试啊”
而是想“这次考试让我很兴奋,我要做到最好”,你的表现可能就会大有改观
研究发现,一切的关键在于你如何解读这些症状,也就是你如何向自己解释压力从何而来
修改对于压力症状的解释
放松腹部,把手放在上面,慢慢深吸一口气
你应感到手在向外移动,甚至同时感到整个胸腔如一个膨胀的桶在向外扩张
对于考试恐慌人群来说,还有一个好建议就是把注意力暂时转移到自己的呼吸上来
它示意着“一切正常”并帮你冷静下来
可以把氧气输送到大脑的关键区域
你要是能提前几周开始练习,每天随意花上一两分钟就足够了,到考试的时候,你就能更加轻易地进入这种呼吸模式
不过,不要到考试那天才开始这样深呼吸
注意力转换到深呼吸
一种是自然产生的想法(我下周有个重要的考试)
另一种是随之而来的情感投射(如果我不及格,我就会被逐出本专业,那时我该如何是好啊)
区分两个概念
能够帮助大脑平静和放松
学着重新看待这些念头和感觉
将事实和情感投射区分开来
比起纯粹努力去遏制这种干扰性念头,改变自己的应对方式效果会好更多
正念减压法(mindfulness)
对策
考试中出现焦虑的原因及对策
因为当你所剩时间越来越少,压力会越来越大,却恰恰还面临着最难的题目
当压力剧增,你会努力聚精会神,想着集中注意力就能够解决问题了
然而你的专注反而会让发散模式无法开始工作
为什么考试中最难的题目等最后才做会造成麻烦?
分析导致瘫痪:“压力下的运动员有时会以实际上会扰乱自身发挥的方式去控制自己的表现
而“由难入简”法有助于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结果呢?就是“分析导致瘫痪”
你做模拟题的时候,是不是在家里轻轻松松听着音乐?
或是跟同学一起做的卷子?
还是没有时间限制?
是手边有现成的题解或课堂材料吗?
是什么因素混淆了视听,使两者显得如此不同?
都可以概括为环境因素
我鼓励那些有考试恐惧症的人,带着模拟试卷去另一个教室做
这些状况和拥挤考场里争分夺秒的情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为什么觉得模拟考试更加简单?
考前一天,要快速浏览复习材料,重温一遍
这就像你不会在马拉松前一天去参加10英里跑是一个道理
如果大考前一天自己似乎难以投入刻苦学习,也不要感到愧疚
如果你已经准备得当,会有这样一种自然反应:你会下意识收敛能量,为第二天保存脑力
第二天的考试里,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的“肌肉”对你都必不可少,所以前一天不要太拼自己的脑力
只要条件允许,你应该跳过它,转移一下注意力,然后从全局视角二次检查自己的答案,问自己:“这样解答真的合理吗?”
通常来说,解题方法都不止一种,换个检查问题的视角会给你一个验证答案的绝好机会
解题逻辑
运算符
正负号
错误数字加减
即解题逻辑与小细节
验证的建议
从前往后做,转移下注意力,从后往前检查
在考试过程中,也别忘了,大脑会蒙骗你,让你以为自己做的题就是对的
考前的最后把关
有时候你明明学得很努力,可掌管考试的神仙偏和你对着干
但如果你准备充分,通过练习且建立起强大的解题技巧库,还选择了明智的考试策略,你就会发现,幸运之神会对你越来越眷顾
不过凡事无绝对
参加考试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