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2023-11-12 03:10:31 6 举报
AI智能生成
社会心理学 主要内容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八章文化心理学
1.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并一直塑造和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
2. 文化对人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仍然存在,能够促进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3.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
第一节文化心理学概述
1、文化研究的理论思路
1. 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思想、信念及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总称
2. 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有重要影响
3. 文化人类学、跨文化心理学及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规范下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根植于当地文化传统
4.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多样性使得不同地方的人心理与行为完全不同
5. 人们对文化的研究经过了理论上的几个历程,包括文化定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
(1)、文化人类学
1.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讲,文化人类学对文化问题尤为关注
2. 文化人类学研究者采用现象学方法研究文化影响,发现文化影响具有选择性、相互性、适应性、不等同性等特点
3. 文化人类学关注社会文化的特征及其运作方式,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并不重视
4. Magnusson 和 Endler 将心理学中的互动论引入文化研究范畴,认为文化的形成与变迁是人们为了适应环境而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5. 人境互动论的观点成为了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强调了人在社会文化特征与外在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中的主体作用
(2)、跨文化心理学
1.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对象为不同文化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异同
2. 早期跨文化心理学关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共性,后来认识到很难找到跨文化的普遍机制
3. 学者们开始用客观方法寻找不同国家、地域的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差异及文化背景
4. 认识到东方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对比不同文化的管理文化模式,分析其根源及影响
5. 跨文化心理学对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的适应有指导意义,在近二十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心理学的主流之一
(3)、文化心理学
1. 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三个层次:外在物品、价值观、潜在假设
2. 文化研究也有三个层次:文化人类学、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
3. 尽管跨文化心理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仍有许多问题无法解决
4. 人们所生活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以及在这些环境基础上产生的独特特征才是差异的真正决定因素
例子:社会变迁对人的影响
1.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2. 社会变迁对人的影响
3. 共和国建立时期的价值观
4. “文化大革命”对价值观的影响
5. 改革开放带来的价值观变化
6. 90年代以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与价值观变迁
7. 时代变化对人们对他人的期望的影响
8. 李莉等人对幼儿父母的价值观调查
9. 父母对做人的看法与现实中的价值观矛盾
10. 中国人期望与理想中道德、诚实、正直、好学、能吃苦耐劳等品质的重视
2、文化心理学体系
1. 文化心理学是研究文化传统与社会活动对人类心理生活方式的调整、表达、传递以及影响的学科
2. 文化心理学涉及主观与客观、自我与他人、心理和文化、个人与生活环境等诸多领域的内容
(1)、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1. 文化心理学在1969年由DeVos 与Hippler提出
2. 早期主要关注文化与人格的关系
3. 学者们借用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分析文化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4. Mead的图解表明文化对个体动机兴趣、价值体系、思想观念的影响
5. Hsu简化Mead的图解并指出文化模式与儿童教化经验及人格特质的关系
6. Trandis等人从文化与人格特质的角度探讨东西方差异
7. 历史传统影响社会化过程,形成特定的文化模式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
2. 心理学分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1. 国民性是文化模式的一部分,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2. 儿童的经验是文化模式形成的基础之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3. 文化模式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括语言、信仰、价值观、习俗、行为规范等,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1. 图8-1讨论了文化与国民性的关系
2. 图8-2则讨论了文化、人格与儿童期经验的关系
1. 从历史沿革上讲,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被分成几个时期或阶段
2. 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主要关心由文化所决定的人类心理与行为
3. 20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主要关注社会文化环境和语言的意义
4.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强调对文化的主观建构等方面的内容
5. 90年代文化心理学的顶尖人物Shweder(1993)进一步整合了上述观点,认为没有一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存在以及人们对它的认同,能够独立于人们自其中捕捉意义与资源之外在Shweder看来,人类不断地从其所存在的意向世界中寻求意义与资源因此,文化心理学是研究意向世界的学问,它研究在一种特殊的意向世界中个人如何运作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人、心灵与文化、个人与社会等都紧密联系在一起
(2)、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文化心理学研究对象存在分歧
2. 文化心理学研究随着历史阶段不同体现出不同的主题
3. 文化对生理活动、信息加工机制、符号表征、社会化、文化多元性和对其它心理活动的影响都有影响
(3)、文化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别
1. 文化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强调心理的差异性,普通心理学则追求心理的普遍性
2. 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侧重于寻找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共同机制,而文化心理学则更关注文化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3. 文化心理学与心理人类学:心理人类学关注人类日常的语言和生活,而文化心理学则认为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受中枢加工机制的影响,并强调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
3、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文化心理学研究
2. 由于方法的效果差异较大,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文化心理学研究结果有重要影响
(1)、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方法途径
1. 从宏观方面来看,文化心理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论与思路
2. 包含文化研究的四种途径:价值途径、自我途径、情境途径、理论途径
3. 价值途径从人们的价值取向出发,认为文化决定着价值观
4. 自我途径认为文化与自我结构紧密联系
5. 情境途径把生态学观点引入到文化研究中,认为文化是生态环境
6. 理论途径从朴素认识论层次探讨文化如何造成差异
(2)、文化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 文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2. 观察、访谈、民俗分析等方法的应用
3. 文化观察与分析对人们的影响
4. 价值调查法的发展和影响
5. Triandis等人关于中美价值观差异的研究结果
6. 中美价值观差异在社会价值观上的不同取向反映
1. 价值调查法在文化心理学中的运用
2. 美国人、中国人的自我控制和自律差异
3. 社会秩序、自由、热爱生活的态度差异
4. 文化心理学中的价值调查法的四种形式,并探讨在不同形式下的研究成果
5. 文化启动研究的范式和启动刺激的研究方法,揭示中国人和美国人归因倾向的差异
6. 启动刺激方法在揭示内隐的文化差异方面的有效性
7. 图8-3的内容显示了研究者在研究中所用的启动刺激
1.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关于中美文化差异的研究;
2. 中国人和美国人自我控制和自律的比较;
3. 中美社会秩序、自由、热爱生活态度差异的比较;
4. 价值调查法在中美跨文化研究中的四种形式及其成效;
5. 行为场景法是中美文化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关键方法;
6. 中国人和美国人归因倾向的比较,Morris等采用文化启动研究的范式进行实验;
7. 启动刺激方法在揭示内隐的文化差异方面的有效性得到了肯定
第二节中国文化与中国人心理
1.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1)、研究中国文化的意义
1. 文化心理学研究历史和主要研究内容
2. 对文化如何从深层作用于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探讨开始
3. 研究中国文化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特别是对中国社会变化和西方文化入侵的理解
4. 分析中国文化精神对外来文化入侵的贡献
(2)、文化影响的相互性
1. 文化心理学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并认为这种影响可能受到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制约
2. Wallerstein的世界体系理论强调了这种影响,认为在国际政治和经济方面,各国形成了一套权力结构系统,导致文化与学术的差异
3. 目前的许多跨文化研究往往基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概念和框架,这些东西可能不适用于理解其他国家的人
4. 受此观点影响,文化心理学充其量只能是一种买办式的西化心理学,需要在本土化和跨文化视角之间寻求平衡
(3)、本土心理学的价值
1. 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正在发生改变
2. 非西方国家的心理学者开始倡导本土化研究
3. 主张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要结合本土文化
4. 本土契合性即研究者的活动要符合被研究者的心理、行为等条件
5. 在探讨中国人心理与行为时,需要从中国的文化与社会现实出发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与“近代化”理论
(1)、传统中国文化的特征
1.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世世代代的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体系,提倡以人为本,强调伦理道德,以家庭为主体的家族主义盛行,封闭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中的专制主义是其特征
2. 专制主义下,人们对权力的崇拜与追求导致了买官卖官等腐败现象
3. 传统文化中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的代名词
(2)、近代化理论
1. “近代化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
2. 近代化理论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化失败的原因,认为儒家思想造成的冲突是主要原因
3. 近代化理论从文化与人格的角度分析了传统思想与文化的影响,认为中国文化不适合工业社会的要求
4. 近代化理论从宗教角度对中国文化的分析也表达了类似的主张,认为儒家伦理缺乏内在动力
5. 近代化理论还为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寻找“灵丹妙药”,并认为必须从西方文化中寻找新的思想
6. 近代化理论在六、七十年代风靡一时,但到了八十年代开始受到批评,批评者认为该观点缺乏实证支持,且对解决中国问题持“西化”观点
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 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研究是文化心理学领域内最富有成果的课题
2. 文化特征出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文化,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
3.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格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认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也是一种人格特质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界定
1. Gould和Kolb(1964)定义了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概念,个人主义强调自我发展和自主,集体主义则强调内团体的目标和规范
2. Lukes(1973)深化了这一概念的主题,并强调个体是社会的基础
3. Triandis等人进一步总结出了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特征,包括美国的个人主义特征,如竞争中的自我依赖、不关心群体以及与群体的距离感
4. Waterman(1984)指出了个人主义者的心理特征,包括自我同一性、自我实现信念、内控型人格和道德规范
5. Triandis强调了生态学因素分析与文化内分析的不同,认为对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分析需要考虑到文化内的人
6. Hui和Triandis(1988)构建了一个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量表(IC),从个体对待配偶、父母、亲戚、朋友、邻居及同事的态度等六个方面衡量一个人的集体主义倾向
7. Hui和Triandis(1988)证明了这个人格结构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
8. Triandis等人分析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成因及发展趋势,认为对群体生活的依赖是人类集体主义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但随着社会异质化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集体主义可能会向个人主义转变
(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影响
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影响了人们的服从性,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有较高的服从倾向
2.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也表现在人格中的自我上,东方文化中的自我是一种依赖型的自我
3. 集体主义者更倾向于用协商的方法解决现实中的人际冲突,个人主义者则更多地求助于法律
4. 集体主义者在社会知觉与人际交往方面看重团体的欢乐与和谐,个人主义者强调竞争和控制他人
5.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集体主义者由于情绪联系的扩大化,紧张的机会比个人主义者要多
6. 对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及其影响的研究还存在颇多争议,不能单从文化或人格某一方面进行分析
4、文化与思维特性
1. 文化心理学关注文化与思维特性的关系
2. 跨文化心理学发现东西方人在文化及行为上的差异
3. 这些差异的文化与生态学成因只是表面性的
4.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文化影响认知过程与思维方式
5.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几个特征,如集体主义、情感导向、螺旋式思维等,这些特征也反过来影响文化,制约着人们的心理与行为
(1)、折中性(中庸之道)
1. Peng Kaiping等(1999)用朴素认识论来概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2. 他们认为这种认识论上的差异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差异只是其表现形式
3. 中国人的辨证观念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
4. 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
5. 与中国人不同,美国人则更相信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思维,它强调的是世界的统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
6. 受这种思维方式的人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
7. 鲁迅先生对“中庸之道”的评价:中国人的性格总是喜欢调和的、折中的
8. 中庸之道能使人避免产生极端性和片面性,使思想和行为趋向合理
(2)、整体性
1. 中国人在看待问题时更倾向于从整体角度分析,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关系;而西方人则更倾向于把问题分离出来,看中他人或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
2. 中国人在认知事物时往往不能把个别事物从它所处的情境中分离出来,这影响了他们在棒筐实验中的成绩,并导致他们倾向于将背景和判断目标视为整体
3. 整体认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他们在评价他人时常常把一个人的生活背景、家庭出身以及周围环境联系起来,而忽视个人的作用
4. 与此相反,西方人往往首先强调个体性的作用,在处理客体时会把一个客体从它所处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忽略环境的作用
5. 整体思维特性导致中国人对“场”、“远程作用力”等概念的认识比西方早,但现代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的建立需要作用力的分解,这是由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
(3)、中国人的整体思维
1. 在Nisbett、Peng Kaiping 和Ji Lijun等人研究的基础上,侯玉波等人进一步研究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2.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包含五个认识与评价维度,分别是联系性、变化性、矛盾性、折衷性和和谐性
3. 中国人习惯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承认世界的普遍联系性
4. 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没有不变的人和事物
5. 承认矛盾是中国人认识论的基础,矛盾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
6. 在处理矛盾时,中国人通常采用折衷的方法,避免极端选择
7. 中国人不愿意与人冲突,尽可能与人在表面上一致
(4)、思维特性对认知活动的影响
1. 认知判断:认知功能的实现过程受到文化与思维方式的重要影响,包括概率判断的方式等
2. 认知内容:文化与思维方式也影响认知的内容,最明显地表现在人们的归因上
3. 决策行为:文化与思维方式也影响着群体决策行为,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的群体决策更多地依赖权威,并避免公开的冲突
4. 总结: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对我们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 文化的重要性:尽管中华文明对人类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但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我们还必须向世界上任何先进的文化学习,不能夜郎自大
6. 文化反思:不能否定中国传统文化,闭关自守和崇洋媚外都不能成为理解与发展中国文化的途径
7. 文化变革: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给中国文化变革提供了机会,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要促进经济的繁荣,也应该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与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
8. 文化心理学的作用:文化心理学将在文化与思想的变革中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第七章团体心理与行为
1. 团体或群体生活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方式
2. 团体生活方式差异决定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种种不同
3. 了解团体生活的特征及其对个体的影响对人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团体概述
1. 统计集合:根据研究目的对人的划分,成员具备共同的特性,可能彼此不认识,没有产生互动
2. 观众群:观看同一节目的人群,彼此不认识、无互动,仅仅因为他们的活动对象针对同样的事情
3. 群众:身体上很接近并对同一情境做反应的一群人,如街头围观他人打架的人群
4. 组或队:为了特定目标而聚集,彼此间有互动的一组人,如工作团体、足球队、高尔夫球俱乐部等
5. 家庭:因血缘、婚姻和收养关系而形成,并共同居住在一起的群体
6. 正式组织:一群人在一起以清楚而有结构的方式工作,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如工厂、学校、教会组织等
7. 日常生活中的集合:包括统计集合、观众群、群众、组或队和家庭等,这些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聚集形式
1、 什么是团体?
(1)、团体定义
1. 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2. 统计集合如一群球迷就不是一个团体,因为他们彼此不认识、没有面对面的接触、且彼此不影响
3. 在社会中,团体在规模、价值观、目标以及持续时间上各不相同
4. 夫妻是最小的团体,许多心理学的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3到20个人的小团体之上
5. 团体的持续时间也各不相同,如家庭等团体可以延续数代,而陪审团的成员则可能因某一案件而成立数天
6. 不同团体的价值观也不一样,宗教团体与学生团体各有各的价值取向
(2)、团体的心理功能
1. 归属感:团体为个人提供了归属感,使个人感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从而产生一系列独特的情感
2. 认同感:团体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的认识与团体的要求相一致,个体往往把团体作为自己社会认同的对象
3. 社会支持:团体为个人提供了社会支持,当个体的思想、行为符合团体的要求时,团体往往会加以赞许与鼓励,从而强化这种思想与行为得到团体的社会支持是个体心理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例子:人们为什么要加入团体?
1. 团体活动和团体目标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可以达成个人难以实现的目标
2. 人们喜欢并需要成为团体成员,团体内部的人际吸引和加入团体可以满足社会与情绪需求,导致人们倾向于成为团体成员
2、团体规范
(1)、什么是团体规范?
1. 团体规范是保证团体目标实现的关键,它规定了成员思想和信念的约束范围
2. 团体规范可以分为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两种形式,正式规范通常由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和纪律组成
3. 非正式规范是成员间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包括风俗、习惯等,它存在于非正式团体和正式团体中
4. 正式规范的存在只存在于正式团体中,如学校、公司等,它们通过正式的文件和制度来约束成员的行为
5. 非正式规范虽然无明文规定,但成员通常会遵守,它对团体的统一性有重要影响
(2)、团体规范的作用
1. 团体规范可以保持团体的一致性,从内外两个方面促使成员与团体保持一致
2. 团体规范可以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成为成员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共同心理参照架
3. 团体规范的惰性作用可以制约成员的努力水平,要求成员不能表现得太好或太差,而是保持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
3、团体凝聚力
(1)、定义与影响因素
1. 团体凝聚力是指能使团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它往往用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
2. 费斯廷格(Festinger 1950)认为,团体凝聚力包括正性力量和负性力量正性力量由成员之间的人际吸引所决定,而负性力量则是因为离开团体要付出高代价
3. 凝聚力是团体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许多因素对团体的凝聚力有影响,其中需要的满足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团体越能满足成员的需要,它对成员的吸引力就越大,凝聚力也就越大
4. 联想集团的员工凝聚力很高,这是因为他们的管理者意识到了团队精神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使员工体验到了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乐趣
5. 团体目标也是影响团体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成员的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相一致时,团体的凝聚力高
6. 团体的凝聚力与成员参加什么样的活动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成员被团体的活动所吸引,团体的凝聚力也就越高此外,团体的领导也影响凝聚力,民主型的领导能导致较高的团体凝聚力
7. 考虑到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要性,我们应该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这两个目标结合起来,并把它转化成为可以实现的个人目标
例子:参与决策的有效性
1. 组织心理学家研究工人参与决策的重要性
2. 早在20世纪初期,梅约的霍桑研究证明了人际关系因素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
3. 心理学界对工人参与决策的争论一直存在
4. Vroom和Yetton从领导与下级在决策中的影响力出发,将决策分为五类
5. 其中领导独自解决问题的情况会降低生产效率
1. 当前问题/挑战:上级应该清晰了解公司或部门当前面临的问题或挑战,以便做出有针对性的决策
2. 已有数据和信息:下级应该提供尽可能详细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市场趋势、竞争对手情况、内部运营数据等,以便领导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3. 潜在解决方案:下级应该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分析每种方案的优缺点和可能的风险
4. 资源限制和时间表:下级应该清楚地了解当前的资源状况和时间表,以确保领导做出的决策符合实际情况
5. 领导的决策方向:领导在收到上述材料后,应考虑做出决策并说明理由领导应考虑如何平衡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最佳结果
1. 领导向下级询问决策的信息与方法
1. 领导与下级一起处理问题
2. 但领导决策
1. 团体决策可以提高士气
2. 虽然参与决策可以提升士气,但不一定能提高生产效率
3. Locke(1979)对此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相关数据支持
1. 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过程中产出与投入比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员工的收入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改进生产流程、提高员工技能、加强设备维护等
2. 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
工作满意感是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整体评价,包括工作氛围、薪酬福利、晋升机会等方面工作满意感高的员工更愿意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相反,低满意感会导致员工离职率增加,影响企业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
2. 社会心理学对个体和群体行为具有积极影响
3.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4.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5. 实验心理学解决心理学研究方法问题,提供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6. 认知心理学解决心理现象发生规律的问题,有助于理解心理现象的机制
7. 上述内容中,社会心理学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正性影响占比约22%
1. 负性影响是心理现象中常见的现象
2. 9%的人可能会受到负性影响
1.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影响,占比无影响 56%
1. 参与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大于生产效率
2. 社会发展和工业自动化提高使工作问题更复杂
3. 工作不仅生存手段,需带来更多快乐满足需要
4. 参与对解决此问题有促进作用
(2)、凝聚力的作用
1. 凝聚力对团体成员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2. 凝聚力大的团体对成员的影响力也大
3. 凝聚力影响成员的自尊心
4. 高凝聚力的团体能导致相互信任,进而提高成员自尊心
5. 凝聚力影响实际的工作效率,但需规范支持高效生产
6. 凝聚力强的团体规范鼓励高效时,生产效率才会提高
(3)、凝聚力的测量
1. 凝聚力的测量方法包括通过成员在一个七点量表上评价他们对团体的喜欢程度,或者要求成员评价每一个其他成员,并用所有评价的平均数来作为凝聚力的指标
2. Moreno提出的方法通过让某一团体的成员指出愿意一起完成某项任务的其他人的姓名,以此来衡量团体的凝聚力指标是选择的他人中团体成员所占的比例
3. Moreno使用了一种被称为社会指向图的方法,该方法以图示的形式展现了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选择,以此来处理结果并衡量团体的凝聚力
第二节团体领导者
1. 领导在一个团体或组织中的特殊地位与贡献
2. 领导对于团体或组织的重要性
3. 好的领导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1、什么是领导?
1. 领导是一种影响力,引发活动、下达命令、分配奖惩、解决成员之间的争论以及促使团体向着目标迈进
2. 领导关注团体目标的达成,提供指导,表现出更多民主的倾向
3. 领导关心团体内部情绪与人际关系方面,在处理矛盾时的协调能力很高
4. 领导应根据不同情境灵活采用任务型和情绪型两种方式,做到适当平衡,方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1)、 领导的特质理论
1. 早期的心理学家在领导研究中,将研究重点放在人格特质与能否成为领导的关系上,提出了各种特质理论,如Gibb认为领导者应具备身强力壮、聪明但不能过分聪明、外向有支配欲、有良好的调适能力、自信等特质
2. 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意识到特质理论的局限性,认为决定一个人可以成为卓越领导的特质很少
3. 改变型领导者是特质理论的一种最新发展,他们能够依靠自身的影响力改变下属的行为,如甘地、罗斯福、曼德拉等
4. 有魅力领导者被下属信任、看作楷模加以认同并模仿,领导会利用各种手段激发下级的热情和对团体的预期
下面是对上述段落的中心内容的罗列:
1. 目标的理解
2. 智力激发:领导鼓励下属重新检查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并构建新的思路和方法
1. 想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方法
* 重视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尝试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不断挑战自己的认知边界
2. 个人化的考虑:领导者要能引起他人的注意
* 领导者需要具备个人魅力,能够吸引和影响他人
* 展示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见解,引发他人的兴趣和关注
3. 用不同的
*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 避免过于模式化的表达方式,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
1. 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展示个人魅力,吸引和影响他人
3. 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1. 领导应公平对待下属,并为其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
2. 改变型领导者理论并非适用于所有领导者,仅能解释一小部分行为特征
3. 在社会稳定时期,对大多数领导者而言,上述理论未必适用
例子:领导者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1. 成就和行为:领导者需要有高的成就动机和抱负,能够创新并不断地寻求新的信息和机会
2. 服务意识:领导者需要具备强烈的人际理解力,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能够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并对其有较大的影响力
3. 管理才能:领导者需要能够为他人创造条件,以使他人有成长的机会,包括团队式的领导、与团队的合作、对他人提供指导等
4. 认知能力:领导者需要具备分析与抽象性的思维方式、知识深度等能力
5. 个人效能:领导者需要有自我控制、自信、工作灵活性和组织承诺等个人效能
6. 预见变化:领导者需要有远见、想象力、冒险和创新精神,以及坚忍不拔和耐心的品质
7. 寻求支持:领导者需要有强的组织意识,鼓励参与和团队精神,并与他人同甘共苦
8. 驱力水平:领导者需要为自己定高目标,有活力且能够承受压力和挫折
9. 核心特质和自我特质(Self-concept):领导者的核心特质包括一些人格特质和动机,而自我概念则包括态度和价值观
10. 下级在领导者影响力建立方面的作用:下级通过使自己变得对领导的影响力更乐于接受来回应领导,并遵从团体规范来获得个人特异学分,从而增强领导者的影响力
(2)、 权变模式
1. 费德勒的领导权变模型认为领导效果取决于领导者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 领导风格是任务取向的领导或关系取向的领导,这两种领导风格与早先的研究一样,可以根据是否关注工作成果或人际关系进行区分
3. 费德勒开发了一套工具“最不愿共事者量表”来测量这两种领导风格,其中对他人作消极评价的领导倾向于追求工作成就,而那些对他人作较积极评价的领导则比较关心团体内部的人际关系
4. 费德勒指出,领导的绩效往往取决于情境因素,包括领导与团体的关系、任务结构以及领导的职位权力
5. 在困难情况下,成员需要更多的指导,因此任务型的领导在控制程度低的困难情况下绩效较高;而在控制程度很高时,任务取向的领导会因为自己的指导性而使生产效率达到更高的水平
6. 费德勒的模型认为没有一种领导风格在任何条件下总是有效或总是无效,它们之间的关系取决于领导风格以及领导对情境的控制程度
7. 许多研究者证实了费德勒模型的正确性,包括Peters(1985)和Strube(1981)
(3)、 影响领导效能的其它因素
1. 性别与领导方式:女性领导者更倾向于采用民主和参与的方法,而男性领导者更喜欢独裁和指导性的方法女性社会化过程中人际技能的发展比男性完善,这种优势使得她们容易采用体谅他人的领导方式
2. 文化与领导方式:文化会影响领导的效能,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心目中理想的领导者不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关心团体的需要与人际关系最为重要,而在个人主义的美国,独立、以任务为中心以及对个人成就的强调,使得美国人更喜欢任务型的领导方式许多跨文化的研究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第三节团体内部沟通
1. 沟通是团体活动中的重要课题,无论是委员会的无休止讨论还是大学生的“夜谈会”,沟通都使得我们了解了别人,也让别人了解了我们
2. 沟通是保证团体与组织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1、团体沟通的特性
1. 成员发言的不平等性
2. 领导在沟通中的主导作用
(1)、成员发言的不平等性
1. 团体沟通中存在主导讨论的现象
2. 无论谈论什么样的话题,一两个人会主导讨论
3. 心理学家用对数函数描述了这一规律
1. 三个人的团体中,发言最多的人通常会占据大部分的发言机会,而其他人则会有相对较少的发言机会
2. 在8个人的团体中,前两位成员的发言机会占所有发言的60%,说明他们的发言频率相对较高
3. 第三个人的发言机会占所有发言的14%,表明他的发言次数比前两位少得多
4. 剩下的五个人只占所有发言的26%,他们的发言机会相对较少
5. 这个规律并不局限于特定规模的团体,无论团体规模大小,都会遵循这一规律
(2)、领导的主导作用
1. 团体沟通中,领导在沟通中具有突出作用
2. 团体成员的发言情况与其是否是领导有紧密联系
3. 在还未指派领导的团体中,沟通也能影响谁将能成为领导者
4. 简单的口语行为常常成为一个人是否可以成为领导者的重要因素
5. 个体越主动参与,就越可能成为领导者
7.2 对口语行为的强化
* 领导者需要鼓励员工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 领导者可以通过给予反馈、提供培训和指导等方式来强化员工的口语行为
7.3 领导者评定
* 领导者需要对员工的口语行为进行定期评估和评定
* 评定结果可以帮助领导者了解员工的口语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培训和指导
讨论阶段,口语表现评定为领导者:
1. 表现出较强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能够引导讨论的方向,激发其他人的参与和思考
2. 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引导大家达成共识
讨论阶段,口语表现评定为B:
1. 在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可能缺乏一定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2. 能够较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能够提出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
1. 第一阶段是无灯光强化的阶段
2. 第一个点涉及到了性能的度量指标:15.7
3. 第二个点可能与测试的精度有关:1.77
2. 第二阶段(有灯光强化):
37. 实验过程有灯光强化
3. 实验数据结果为3.30
3.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第三阶段无灯光强化)
* 实验数据表明无灯光强化下人格心理学研究得到的数据为26.9
* 无灯光强化下实验数据的标准差为2.70
1. 数字表示发言占团体总量的百分比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b. 了解个人和团体发言比例有助于更好地评估群体动态和个体在其中的角色
c. 通过比较不同群体的发言比例,可以评估他们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d. 数字表示发言比例还可以用于确定最佳发言人和议题分配,以提高讨论效率和参与度
e. 数字表示发言比例可以作为衡量团体决策过程公平性和透明度的指标之一
f. 在研究团体沟通和决策制定时,了解发言比例和相关因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沟通和决策策略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
2. 数字表示4点量表的评价结果(1最低,4最高)
1. 对象在不同团体中,行为特质的重要性可能不同
2. 在足球队中,球技比口语行为更重要
3. 尽管口语行为重要,但发言次数多少是成为领导必要条件的说法仍需证明
2、团体沟通
(1)、沟通的网络型态
1. 孤立个体网络(Lone Individuals):只有一个人与其他人不直接交流
2. 全连通网络(Complete Network):每个人都与其他人直接交流
3. 环形网络(Circular Network):人们在环形结构中交流,只有一条边与其他人相连
4. 星型网络(Star Network):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与其他所有人直接交流,其他人与中心人物有间接的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控制沟通方式并记录下来,可以对团体和组织内部的沟通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可以理解不同沟通方式下的沟通效率、信息的传递速度、信息的失真度等这些信息对于理解团体和组织内部的行为和决策过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圆型:所有成员的沟通机会均等,只能与相邻的人交流
2. 链型:两端只能与相邻的一个人沟通,中间三个人可以同时与两个人沟通最中间的人似乎更重要
3. Y型:由链型发展而来,端点的三个成员只能与另一名成员沟通,中间的人可以与不同的人交流
4. 轮型:有一名成员可以与所有成员交谈,其余四人只能与中央的这名成员交流轮型可能适用于某些小型组织或团体中,用于鼓励全体成员间的沟通和参与
(2)、沟通对团体士气与效率的影响
1. 沟通对团体活动效率有很大影响
2. 团体成员之间越能自由交流信息,他们的满意感越高,领导在团体中的满意感也相对更高
3. 沟通也影响团体问题解决的效率在解决简单问题时,集中度高的沟通较有利;而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较为分散的沟通较有利
3、沟通与冲突解决
1. 组织或团体中常常存在共同目标
2. 团体中存在冲突
3. 稳固关系中存在争权夺利的斗争
4. 组织等级结构可能导致员工为晋升而竞争
5. 竞争在中国社会更为普遍
(1)、人际冲突及人们对待冲突的方式
1. 人际冲突是指由于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包括零总和和非零总和冲突
2. 调整沟通方式及改变知觉方法是解决人际冲突的关键因素
3. 面对冲突,有人选择对峙,只关心自己的需求,如某些只关注自身利益的人
4. 有人选择逃避,拒绝承认冲突的存在,避免与他人接触
5. 采取顺应方式的人关注他人感受和需求,可能做出让步,不关心自己的需求
6. 妥协是一种处理冲突的方式,虽然合理但包含风险,双方对彼此的关注处于中等水平
7. 合作是解决冲突的最佳处理模式,双方既关心自己也很关心他人
(2)、协商式的沟通与冲突解决
1. 有效的协商是解决冲突的最好工具,可以结合社会交换理论和心理学家发现的策略使双方受益
- 有利的最初立场可以提高收益
- 协商双方对结果的期望受到利益和对方愿意给的影响
- 最初强硬的立场可能降低期望水平,但需谨慎使用
2. 在协商中如何让步:让步策略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总体的让步幅度一样的情况下,小步让步策略效果更好
3. 逐渐回报策略克服了强硬立场和每次小让步的不足,以回报原则为基础,通过逐渐的单方面让步最终解决冲突
- 公开声明缓和紧张并宣布单方面让步措施
- 向对方发出呼吁并公开检验单方面行为
- 通过施加压力促使对方做出让步,最终解决冲突
- 使用这一策略需要保护自己免受对方乘机危害
(3)、利用中间人进行沟通
1. 面对面的协商有时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冲突,需要借助中间人来调解
2. 中间人通常是中立的,并且双方都能够接受
3. 中间人在场能够使协商双方保全“面子”,有助于做出更大的让步
4. 在协商过程中,人们不太会向他人做出让步,因为让步被视为“软弱”的表现
5. 中间人在场时,人们对冲突另一方的评价更高,愿意做出更大的让步
第四节团体决策
1. 团体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
2. 团体在问题解决中所产生的效应以及所使用的方式与个体有着明显的区别
3. 勒温的团体动力学开始分析团体活动的特征
4. 团体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5. 我们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与团体决策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团体决策的有效性、团体决策过程中的沟通与冲突、团体决策的结果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等
1、团体决策的一般问题
1. 团体决策开始时观点五花八门
2. 经过讨论和争论后,成员的观点最终整合为团体观点
3. 整合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包括如何有效地进行讨论、如何平衡各种观点、如何达成共识等
(1)、 两类决策问题
1. 团体决策的好坏取决于所面临问题的性质
2. 决策问题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一端是智力问题,另一端是判断问题
3. 团体决策的问题决定了人们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主要包括信息性的社会影响和规范性的社会影响
4. 信息性的社会影响基于人们获得有关世界的信息,对智力问题有影响;而规范性的社会影响则基于人们对积极结果的期待,对判断任务的影响更大
(2)、 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影响
1. 团体决策中多数人的意见往往被整合
2. 团体讨论中,领导地位突出的少数人领导有权决定多数人的意见
3. 在决策过程中,领导在位置安排和发言顺序等方面突出自身作用
4.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参加讨论而非决策,避免公开冲突
5. 领导极化现象使得领导在决策中的权力差别较大,可能成为社会问题的根源
6. 少数人坚持自己的观点可能引起团体分裂,并最终改变多数人的意见
7. 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坚持的知觉可能导致多数人对自身观点产生怀疑
8. 弗洛伊德对古典精神分析的执著体现了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影响
(3)、 团体决策规则
1. 团体决策规则包括一致性规则、优势取胜规则和多数取胜规则
2. 一致性规则要求所有团体成员在决策最终完成前必须同意选择
4. 多数取胜规则在没有一种意见占优势时选择支持人数较多的方案
5. 决策规则可能是正式而明确的,也可能是非正式而模糊的
2、团体极化
团体极化是指在团体决策过程中,成员受到同伴的影响,倾向于做出更极端或更冒险的决策,导致决策结果偏离团体原始目标的现象
团体思维则是指在团体决策过程中,成员过于关注共同目标和现有观点,缺乏批判性思考和多样性意见的吸收,导致决策结果过于片面和局限这两种现象都可能导致团体决策的质量下降
(1)、团体极化的定义
1. 团体极化是指团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极端的现象
2. 团体极化现象早在60年代初就被决策心理学家注意到
3. James Stoner通过对学习管理学的学生的研究,发现团体讨论使得结果更冒险,被称为“风险转移”
4. 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团体决策中有时出现保守情况
5. 为了更好地解释这种现象,心理学家将这两种情况都称为团体极化
6. 人们解决重要问题时更容易产生团体极化现象
7. 心理学家使用新的方法来研究团体决策中的极化现象,如信号侦察伦的原理和指标
8. 进一步证明了团体极化现象的普遍性
(2)、团体极化产生的原因
1. 团体在决策中会出现现象的原因,心理学家们支持社会比较和说服性辩论的观点
2. 社会比较理论强调在极化产生过程中规范性影响的作用
3. 在团体讨论过程中,成员比较关心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与团体其他成员相比,并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以与他人或社会的要求相一致
4. 与社会比较观点不同,说服性辩论的思路认为人们在团体中的极化现象是因为期望获得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倾向于支持更极端观点的出现
3、团体思维
(1)、团体思维的定义
1. 团体思维是一种在决策及思考问题时过分追求团体一致,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客观及实际评价的思维模式
2. 这种思维模式在高凝聚力的团体内部尤为常见,也被称为小集团意识
3.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贾尼斯通过研究多个事件发现,在处理这些事件的团体决策中,都犯了团体思维的错误
4. 工作团体中的高凝聚力团体在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可能在决策时付出高昂的代价
5. 团体思维经常导致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需要引起警惕和重视
(2)、团体思维产生的条件
1. 团体思维易发生在强有力领导和凝聚力高的团体中
2. 团体成员对外界的意见保持沉默,不会提出异议,害怕被团体拒绝或不想打击团体士气
3. 贾尼斯提出了团体思维的先决条件,包括高凝聚力团体、隔离外界影响、指导式领导、无有效程序、外界压力大等
4. 这些因素导致团体成员希望保持一致性,不管是否有团体思维的产生
(3)、团体思维的症状与后果
1. 贾尼斯以及后来的心理学家分析了团体思维的症状,团体思维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不会受伤害的幻想、相信团体的道德、对决策选择的合理化、对对手有刻板印象、对反对意见的自我审查、一致性的幻想、对提不同意见的人的直接压力以及对信息处理时有选择性偏差等方面
2. 与症状相比,团体思维的后果更令人担忧,它对团体决策的不良影响主要有对行为的其它可能原因调查不完全,使人们不再关注问题的真正原因;对团体目标调查不完全,一部分人的利益代替了团体的目标;对所偏好的方案的危险性缺乏检查以及对已经否决的可能选择未加以重新评估等
3. 团体决策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极低,因为团体思维常常会引发灾难
(5)、克服团体思维的方法
1. 鼓励成员踊跃发言并质疑已提出的主张
2. 促进不同观点的交流和讨论
3. 鼓励所有成员平等参与决策,避免少数人垄断话语权
4. 建立开放、包容、平等的决策氛围
5. 领导者应以身作则,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过度倾向任何一方或观点
1. 领导者需要接受成员的批评,保持公平态度
2. 最好先进行小组独立讨论,再集体讨论找出差异
3. 邀请专家参与讨论,鼓励专家对成员的意见提出批评
4. 在每次讨论时,指定一个人扮演批评者角色,向团体的主张挑战
5. 团体思维并非必然发生在所有有强有力领导和高凝聚力团体的过程中,其与高凝聚力没有必然联系
6. 有关团体思维的问题,在提出概念25年后依然存在争论,这是有意思的现象
4、团体决策方法
1. 团体决策方法在发展过程中先后有四种被采用
2. 这四种方法不仅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学研究,也产生了巨大的实际影响
(1)、 头脑风暴
1. 早期对团体问题解决能力的探讨大多数是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法可以产生新奇思想,且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技巧
2. 奥斯本对头脑风暴技巧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包括禁止在提意见阶段批评他人,鼓励自由想象,鼓励多量化,并寻求整和与改进
3. 泰勒等人的研究指出,与成员单独解决问题相比,利用头脑风暴技巧的效果并不理想
4. 团体问题解决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受到限制,需要考虑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影响,以及不同团体解决问题的效果和差异
1. 组别
2. 不同意见的平均数
3. 独特意见的平均数
5人团体 - 37.5元
10.8元 - 是折扣或赠品吗?
* 5人团体享有的优惠价格是37.5元
* 另外的10.8元可能是折扣或赠品,但文本中没有明确说明
1. 5人单独工作
2. 效率为68.1
3. 完成一项任务需要的时间为19.8
1. 团体决策提出意见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如成员单独决策
2. 团体头脑风暴技巧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比成员单独决策要好
3. 团体决策提供互相检验彼此工作的机会,专业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必不可少
(2)、 德尔菲法
1. 头脑风暴技巧有助于解决问题
2. 在处理决策问题时,团体成员的各方面层次不齐可能导致效果不佳
3. 德尔菲法是一种广泛用于决策领域的专家决策技术,有助于克服这一点
4. 德尔菲法是一种背对背的决策技术,由专家提供反馈,包括要求团体成员提出解决方案、整理反馈、重新提出解决方案和达成一致等步骤
5. 与一般的团体决策方法相比,德尔菲法不需要团体成员在一起讨论,可以避免面对面的压力和干扰
1. 人际冲突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
2. 争论是引发人际冲突的一种常见方式
3. 避免争论的方法可以减少人际冲突,但这种方法需要花费时间
(3)、 具名群体技术
1. 在团体决策过程中,个体可能会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压力,导致出现团体思维现象
2. 心理学家Delbecq提出了具名群体技术,包括四个步骤来解决这些问题
3. 第一步是提出建议,成员需要单独提出方案,并将其记录下来
4. 第四步是表决,成员需要从多个备择方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五个,并选择累计得分最高的方案
(4)、 阶梯技术
1. 团体决策存在讨论不充分和社会懈怠的缺陷
2. S.G.Rogeberg提出了一种名为阶梯技术的团体决策技术,该技术通过逐个加入成员的方式,可以避免讨论不充分的问题,同时减少社会懈怠的影响
3. 阶梯技术在实际方案选择和心理感受上均优于德尔菲法和具名群体技术
4. 阶梯技术比较费时,主要用于大的、重要的决策问题
第六章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1. 社会交换是建立与他人积极联系的重要方式
2. 社会影响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并非孤立的
3. 分析社会交换的实质、文化影响、团体影响以及基于这些影响的从众等人类行为
第一节社会交换
1. 社会交换是人类社会生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2. 无论是经济生活中的商业行为,还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交往活动,都受到交换的影响
3. 社会交换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生活
1、社会交换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 社会交换理论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2. 社会交换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
3. 社会交换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4. 社会交换理论从功利主义经济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两个方面论述了理论基础
(1)、 功利主义经济学
1. 人是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意识和思维
2. 行为是通过学习或环境条件而产生的反应,可以通过塑造、强化和消退等手段进行控制和改变
3.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环境和经验的作用,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环境的产物,而不是遗传的产物
4. 行为主义心理学注重实验方法的应用,强调科学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 巴甫洛夫、桑代克、华生和斯金纳等人对行为主义观点的阐述,以及他们对奖励和惩罚对行为的影响
2. 霍曼斯将斯金纳的动物行为实验命题引入社会交换领域,并阐述了这些命题在人类行为中的适用性
3. 行为主义的原则,如最大化奖励和最小化惩罚的行为、重复强化行为等,与经济学的观点相结合,形成了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思路
4. 社会交换理论被许多行为科学研究者用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尤其是人类之间的交换行为和互动
2、社会交换理论的心理学思路
1. 逖鲍特和凯利等人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如何使用这一理论
2. 该理论从四个方面说明了人们在社会交换中的行为和心理,包括个体内在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研究方法问题以及心理现象发生规律的问题
3. 社会交换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的相互作用,并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酬赏与成本
1. 酬赏是指个体从人际交换中获得的有价值的东西
2. 人际关系的酬赏包括爱、金钱、地位、知识、物质、服务等多种形式
3. 这些酬赏可以按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一是特殊性,二是具体性
4. 特殊性是指酬赏的价值大小由提供该酬赏的特殊人物所决定
5. 具体性是指有形的、能看到、嗅到、摸到的东西,以及非具体性或象征性的东西
6. 爱的价值取决于提供的人是谁,而拥抱和吻的价值几乎全部取决于提供的人
7. 忠告或社会赞许属于非具体性或象征性的东西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
2. 实验与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两大基础领域之一
3. 人格、社会、实验、认知四个支柱成为心理学的基石
4. 爱,涉及人际交往、情感沟通等多个方面,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
2. 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3.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旨在帮助个体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 社会心理学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5. 服务对象包括各类人群,如心理健康问题患者、心理障碍患者、心理健康工作者等
1. 知识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2. 物质是知识的载体
需求 消费
1. 需求是消费的前提和动力
2. 消费是需求的满足方式
竞争 合作
1. 竞争是合作的基础
2. 合作是竞争的升华
创新 发展
1.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
2. 发展是创新的最终目的
整体 部分
1.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2. 部分对整体具有重要影响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
2. 金钱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
1. 具体性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
根据上述段落,可以将中心内容归纳为:具体性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
1. 实用性价值:如物品、食物等物质用品,它们可以直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
2. 情感性价值:如艺术品、音乐、电影等精神产品,它们可以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
3. 知识性价值:如书籍、纪录片等媒介,它们可以提供知识和信息,增长人的见识
4. 体验性价值:如旅行、体育活动等,它们可以带来独特的体验和经历,丰富人的生活经验
5. 社会性价值:如人际关系、社区等,它们可以提供社交支持和归属感,增强人的社会联系
6. 创造性价值:如艺术创作、科学研究等,它们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1. 成本是与他人交换过程中需要付出的代价
2. 成本包括时间、精力、冲突和责难等负性结果
(2)、结果评价
1.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记录获得的酬赏和付出的成本
2. 人们在对结果进行评价时采用两种比较标准:绝对比较标准和相对比较标准
3. 绝对比较标准指个体认为自己从某种人际关系里应该获得的结果的量有多少,会随着新的经验而改变
4. 相对比较标准指从某一人际关系里所获得的结果是优于或劣于另一个当时也可以获得的人际关系,强调人们追求某一人际关系是因为觉得该人际关系所提供的独特酬赏是从别处所无法获得的
(3)、结果的协调
1. 社会交换中,人们的结果往往是互相关联的
2. 在特定情境下,如一对夫妇面临金钱使用分歧时,需协调个人偏好冲突
3. 社会文化规范在许多人际关系中制定了协调方式,如传统婚姻中的男主外女主内
4. 文化规范在某些交换关系中提供特殊指导原则,而其他关系中无明确规定
5. 社会规范的作用在协调中亦有影响,规范模糊或转变时,个体行为自由增大
6. 在上述情况下,个体为协调自身与他人的社会交换需付出较大努力
(4)、公平交换
1.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只有在觉得社会关系公平时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
2. 公平理论强调人际关系的公平性,有三个假设:人们总是企图使他们的行为结果获益最大;团体会发展出一套公平的规则;当个体感觉到不公平时,会感受到压力并采取行动恢复公平
3. 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人们使用均等原则、各取所需原则和平等原则来决定人际关系是否公平
4. 学习与朋友共享利益是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
1. 建立公平关系的基本原则
2. 确定社会公平的衡量标准
3. 制定公平的分配制度
4. 强化监督机制,防止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5. 对不公平现象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维护公平关系
分支主题
3、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1)、囚犯两难情境
1. 囚犯两难情境是一种用于研究利益冲突情况下人们交换选择的研究设计
2. 在囚犯两难情境中,有两个嫌疑犯被关押,面临两种选择:认罪或不认罪
3. 如果他们均不认罪,他们将面临较轻的徒刑;如果他们都认罪,他们会被处以重刑,但检察官会要求法官从宽量刑;如果其中一个人认罪,另一个人不认罪,认罪者将被释放,而不认罪者将面临严刑
1. 在囚犯两难情境中,双方合作的结果最好
2. 这种合作必须以信任为基础
3. 如果缺乏信任,双方之间的合作不可能产生
4. 如果某个嫌疑犯认为他的同伴会认罪,则他自己也必须认罪
5. 最好的结果是他们都不要认罪,从而双方都被判较轻的刑期
6. 如果其中一名罪犯推测其同伴不会认罪,那么对他自己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认罪以求得释放
7. 以此模型为基础的实验表明,如果嫌疑犯之间缺乏信任,他们往往会选择认罪,从而导致双方都被判较重的刑期
(2)、货运游戏
1. 卡车游戏是一个用来研究威胁对冲突影响的实验工具
2. 在游戏中,被试需要扮演货运公司的角色,通过捷径运输货物
3. 实验者要求被试尽可能得分,但并未提及要超过对方
4. 被试很少合作轮流通过单行线,常常互相争夺单行线的使用权,并关闭对方控制的门阻碍对方通过
5. 研究发现,威胁会导致双方总的收益最少,只有双方都采取合作的情况下,各自以及总收益才会最大
1. 暴力威胁
2. 社交媒体威胁
3. 恐吓信件
4. 匿名电话和短信
5. 网络平台虚假信息发布
6. 人身安全威胁
7. 其他非法手段威胁
1. 无威胁
2. 甲方威胁
3. 双方威胁
1. 总计收益为203.32元
2. 损失了405.88元
3. 损失了875.12元
1. 甲得益
2. 甲受益的金额为122.44
3. 甲的收益减少了-118.56
4. 甲的收益再次减少了-406.56
1. 乙得到了80.88的收益
2. 乙的收益相对于80.88而言,还损失了-287.32
3. 乙总共损失了-468.56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
2. 心理学分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3.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特征对行为的影响,有时会受到时间限制
4.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影响,有时也会受到时间限制
5. 实验心理学解决心理学研究方法问题,有时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来准备
6. 认知心理学解决心理现象发生规律的问题,但有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理解
1. 资源过分开采、物种灭亡、人口爆炸、空气污染及水资源枯竭等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2. 解决这些问题,合作成为唯一选择
(3)、社会交换理论的应用
1. 社会交换理论在解决人际冲突和生活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2. 心理学家根据利益分配关系将冲突分为零总和与可变总和两种类型
3. 协商或讨价还价过程中,利益范围对过程有重要影响
4. 买卖双方在价格区域内有各自的目标价位和拒绝价位
5. 只有当价格在双方可接受范围内时,买卖双方才有可能达成协议
2.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使用到这些单位来描述物体的尺寸大小
3. 这些单位包括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微米等等
4. 毫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而微米则是最大的长度单位
5.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使用一些更常见的单位,如米、厘米、毫米等
6. 这些单位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尺寸大小,并帮助我们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测量
1. 卖方拒绝的价位
2. 卖方的目标价位
这两个要点都是与卖方在交易中的价格预期和决策相关的内容
1. 图6-5提供了买卖双方的利益范围及目标
2. 买卖双方的利益范围可能存在差异,但通常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价位
3. 当交易者认为某个价位可能不符合他们的利益范围或目标时,他们可能会选择拒绝这个价位
1. 协商中提出强硬的最初立场和逐渐让步的策略
2. 强硬的最初立场导致高期望值的原因
3. 逐渐让步的策略的优点
4. 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时间问题
5. 给对方时间限制可以促使对方让步
6. 显示坚定、强硬的态度有助于传递不会无限制妥协的信息
第二节社会影响
1. 社会生活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社会影响包括各种社会力量、文化、团体、从众与服从等
1、什么是社会影响?
1. 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之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2. 社会力量的来源包括奖赏的权力、压制的权力、参照的权力、法定的权力、专家权力和信息的权力
3. 奖赏的权力是指提供奖励的能力,如私营公司的老板对下级,父母对孩子
4. 压制的权力是指提供惩罚的能力,如对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而言,老师具有这种权力
5. 参照的权力是指让他人参考的力量,如团体是重要的参照权的来源
6. 法定的权力是与地位相联系的权力,如部长和校长具有处理事务的权力
7. 专家权力是指与某些特长相联系的权力,如医生在处理疾病时的能力
8. 信息的权力是指拥有某些他人不知道的信息所拥有的影响力
2、文化的社会性影响
1. 文化多元性时代来临,人们的生活范围扩大,互联网技术拉近人与人距离
2. 文化与价值观对人的影响不可避免,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差异明显
3. 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如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
4. 东西方文化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如东方更注重集体主义,西方更注重个人主义
(1)、 自我概念
1. 文化会影响到人们的自我概念,东西方文化中自我概念的差异明显
2. Stephen Cousins发现日本人的自我中包含家庭,而美国人的自我不包含情境中的他人
3. David Trafimow及其同事对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对比也证实了这一点
4. Markus和Kitayama提出了独立型和依赖型的自我结构,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相对应
(2)、 社会关系
1. 社会关系与文化有关
2. 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更易于从他人所处的群体来判断他人
3. 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更倾向于尊重他人和给他人面子
4. 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避免提及他人的敏感话题
5. 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们喜欢有恩于己的人
6. 集体主义文化中的自我是一种依赖型的
7. 在社会认同的角度,人们了解他人时从其社会认同群体出发
8. 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人们从他人的个人特质评价他人
(3)、 孩子养育
1. 文化决定人们对待孩子的方式
2.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在青少年阶段,孩子有权决定自己的事情
4.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父母倾向于教孩子如何了解他人、与他人合作以及如何与他人交往
5. 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更可能回避个人主义
6. 父母会指导甚至决定孩子的事情
(4)、 人际沟通
1. 沟通方式: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会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个人主义文化倾向于直接和坦率的沟通方式,而集体主义文化则更倾向于间接和含蓄的方式这种差异也表现在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上
2. 情感表达:中国人更倾向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国人则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夫妻关系和公共场合中,这种差异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中国,控制情感被认为是成熟和有修养的表现,而在美国,表达情感则更为普遍
3. 谦虚与礼貌:在中国文化中,谦虚是一种传统美德,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谦虚可能会被误解为假意或虚伪相比之下,美国人更倾向于真实和夸大自己的优点这种差异也反映在对孩子的评价上,中国人可能会客气地贬低孩子的优点,而美国人则可能会夸大其优点
第三节从众、顺从与服从
1. 社会心理学对人类行为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2. 受社会影响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从众、顺从与服从
3. 从众、顺从与服从是社会影响最直接的表现
1、从众行为分析
1. 从众是指个体在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
2. 心理学家迈尔斯认为从众是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个体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
3. Stephen Franzoi把从众定义为对知觉到的团体压力的一种屈服倾向
4. 从众实质是在压力之下发生行为改变的倾向,不同心理学家对于从众概念的理解表达上有差异
(1)、 有关从众的经典研究
1. 谢立夫的团体规范形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确定的情境下,个体在判断上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并趋向一致,形成了共同的标准,即团体规范
2. 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阿希的研究表明,在群体压力下,个体的判断和行为会受到影响,表现出从众行为
3. 谢立夫的研究发现,情境越不明确,人们受到他人影响的可能性越大
4. 谢立夫的研究还发现,被试在实验结束后否认受到他人影响,但实际上他们的判断已经受到了他人的影响
1. Macneil和谢立夫(1976)的研究发现,团体规范对个体判断的影响力越强,规范被接受和传递的可能性就越小这个结论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强大的独裁政府会在一夜之间崩溃
2. 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被认为是有关从众研究的典范,因为与谢立夫的研究相比,它在明确的情境中进行尽管人们认为明确的情境下人们易受他人影响,但阿希的研究表明当情境明确时,人们是否从众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阿希的线段实验揭示了人们存在从众现象,至少有33%的被试会选择与实验同谋一样的答案
2. 76%的人至少有一次从众发生,尤其是在情境不明确的时候
3. 促使人们从众的团体压力有两个来源:规范性和信息性的社会影响
(2)、 影响从众的因素
1. 阿希的研究证明了从众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倾向
2.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包括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等
3. 情境因素包括团体规模、团体凝聚力和团体社会支持等
a. 团体规模:从众行为在人数超过一定数量的团体中增加的可能性降低
b. 团体凝聚力: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的压力越大,人们的从众行为越可能发生
c. 团体社会支持:当有个人支持自己的决定时,从众的可能性会降低
4. 个人因素包括自我、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和个人的控制愿望等
a. 自我: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不太会去从众,公众自我意识强的人则更可能从众
b. 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人们不从众是为了保持自身独特的自我同一性
c. 每个人的控制愿望:控制愿望高的人在面临从众压力时,更可能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
5. 从众行为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伯格的研究表明控制感对从众行为的影响等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
2. 心理学分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3.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4.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影响
5. 实验心理学解决愿望控制问题
1. 上述文本中,存在两个词汇“低”和“高”,其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1. 独自评价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2. 独自评价的评分在43.7和49.3之间
1. 团体评价 73.2:该评分表示团体表现较好
2. 团体评价 62.1:该评分表明团体表现一般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
2. 心理学分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1. 个体的社会地位、预先的承诺和性别等都会影响从众行为
2. 社会地位越低的人,从众的可能性越大
3. 对组织或他人的承诺越大,从众的可能性越高
4. 性别与从众行为的关系比较复杂,但男女在某些情况下会选择反从众或独立的方式
5. 社会压力是引发从众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人们有时会选择反从众或独立的方式进行反应
2、顺从
1. 从众行为是一种在社会压力下做出的违背个体真实意愿的选择
2. 在生活中,除了从众行为,还有顺从和服从等类似行为
(1)、 顺从
1. 顺从的定义和可能的原因
2. 提高他人顺从的技巧,包括互惠规范、积极情绪和合理原因的效果
3. “脚在门槛内技巧”、“门前技巧”、“折扣技巧”和“滚雪球”等增加顺从的技巧
3、服从
1. 服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
2. 父母、老师、警察等是人们服从的对象
3. 在实验中,实验者会让被试扮演实验中“老师”角色,服从权威的命令
4. 服从是社会适应良好的标志之一
5. 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在实验中研究了人们的服从倾向,发现服从比例较高
6. 为了确定实际的服从倾向,米尔格拉姆继续进行实验,发现了一系列有意思的结果,如权威的实验者比普通人引起服从的比例更高
7. 在实验中,实验者与被试之间的距离也对服从有影响,距离越近,服从的比例越大
8. 服从是人的一种基本倾向,许多其他国家的研究者也证明了这一点
4、社会影响理论
1. 社会压力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2. 拉塔纳的社会影响理论,包括他人数量、重要性和直接性对社会影响的影响
3. 社会影响与物理作用的类比:如同光照射在平面上,个人所受的社会影响也取决于他人数量、重要性和直接性
4. 个体在面对大量他人时的从众行为现象与其影响的规律:随着人数增加,每一个人的影响实际上在下降
5. 他人重要性对社会影响的影响,如警官比邮递员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6. 他人接近性对社会影响的影响,如面对面相处的人对我们的影响更大
第四节团体的社会影响
1. 社会促进:我们时刻感受到来自社会与团体的影响,团体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方式
2. 社会心理学研究:团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
3. 社会促进是其中之一:在团体活动中,个体行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加快或增强,例如,群体中的竞争会激励个体提高效率
(1)、定义
1. 社会促进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更好的现象
2. Triplett最早通过实验证明了社会促进的存在,并设计了一项实验来证明儿童在有他人存在时会更努力工作
3. 其他心理学家也发现了社会促进作用,如Allport让被试完成一些任务时,发现当房间有五个人一起工作效率更高
4. 社会促进作用不仅发生在人类身上,Chen还发现蚂蚁群体中也有类似现象发生,当蚂蚁一起工作时,挖土量是单独挖时的三倍
(2)、对社会促进作用的理论解释
1. 用他人存在解释社会促进:扎荣克认为,他人的出现会使人们的激起增强,进而强化人们的表现但这种激起对作业成绩的影响还与作业的性质有关
2. 用评价恐惧解释社会促进:评价恐惧理论认为,人们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引发了激起,进而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
3. 分心冲突理论:该理论认为,他人或新奇刺激的出现会使个体分心,这种分心使得个体在注意任务还是注意新奇刺激之间产生冲突,这种冲突使得激起增强,从而导致社会促进效果
2、社会懈怠
(1)、定义与研究
1. 社会懈怠是指团体中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2. 心理学家黎格曼最早发现了社会懈怠现象
3. 实验表明,人们在一起拉绳子的时候,平均拉力比一个人单独拉时要小
4. 社会懈怠现象不仅发生在上述情境中,而且也发生在人们完成认知任务的时候
5. 社会懈怠是一种跨文化的现象,在集体主义社会中可能相对较弱
6. 在集体情境中,人们的表现并不一定更卖力,反而可能因为相互比较和从众心理等因素导致努力水平下降
(2)、对社会懈怠现象的解释
1. 责任分担观点:个体在团体中可能会感到自己的努力会被淹没在人群中,从而降低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导致作业水平下降
2. 社会促进和社会懈怠情境差异:在社会促进情境中,个体是他人影响的唯一目标,而在社会懈怠情境中,个体仅仅是外人影响的目标之一随着团体规模增加,受到的压力会降低
3. 人们对于社会懈怠现象的关注和探讨消除方法:社会懈怠对团体工作表现有害,因此人们一直在探讨如何消除它最好的方式是被试感受到更多的参与和责任
3、去个体化
(1)、定义
1. 去个体化现象是指个体丧失抵制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做出反社会行为
2. 常见的去个体化现象是在足球队输球后球迷闹事时,球迷往往会做出平时不敢做的事情
3. 去个体化现象的危害十分严重,可能导致暴力与反道德行为
4.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某些情境中,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导致个体责任感丧失和对团体行为的敏感度增加
例子:集体歇斯底里症
1. 生理疾病有时会发生社会传染
2. 工厂浓烟可能是集体传染事件的罪魁祸首
3. 集体歇斯底里症是一种集体心因性疾病,通常发生在严重压力情境下
4. 集体歇斯底里症的受害者通常是年轻人、低收入者及女性,症状真实且痛苦
5. 沟通网络可能是疾病在团体中传播的途径
(2)、去个体化行为产生的原因
1. 去个体化现象对理解群体性反社会行为有帮助
2. 津巴度认为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包括激起、匿名性和责任分担
3. 匿名性会导致侵犯行为增加,支持了去个体化是导致团体中时有暴力及反社会行为的原因的说法
4. 迪纳等人的研究也证明了匿名性对儿童偷窃行为的影响
5. 去个体化的第二个原因与个体自我意识功能的下降有关
6. 镜子等情境因素可以降低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从而减少去个体化的发生
第五章人际关系
1.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
2.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3. 众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在我们的心理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 对中国人来说,人际关系更是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之上
5. 人际吸引和亲密关系以及爱情等问题将在这一章里被讨论,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论证分析人际关系的问题
第一节人际吸引
1.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前提
2. 心理学家鲍麦斯特等人指出归属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动机
3. 人们大部分时间是与他人在一起,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个体表现得更快乐、警觉和兴奋
4. 大猩猩和猴子的比较研究暗示了亲和需求的生物基础
5. 人们寻求与他人交往、交朋友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亲密关系的倾向源于自身的生存遗传特质
1、人们为什么互相吸引?
(1)、人类的亲和的动机
1. 亲和需求是影响人们社会交往的动机之一
2. 人类的亲和需求与社会比较有关,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有关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
3. 沙赫特的研究表明,与他人在一起可以减少个体的恐惧和焦虑
4. 当人们感到焦虑时,更愿意与他人一起等待,以减轻焦虑感
焦虑模型认为人们对于环境控制的需求可能与他们对刺激的主观解释有关人们在高度焦虑时可能希望得到外部的确认和控制感,以避免可能的环境不安全性和不确定性的感知,因而选择与他人一起等待;而在低度焦虑情况下,人们可能认为外部环境是安全的,不需要寻求控制感,因此更愿意独自等待此外,人们对于环境的控制需求也与他们对刺激的主观解释有关,这可能受到情绪的影响当一个人处于低度焦虑的情绪状态下,他会认为环境中发生的刺激可以预测和控制,所以会表现出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主感,倾向于选择独自等待
1. 焦虑状态下的人们对环境控制的需求不同
2. 高度焦虑时人们希望得到外部的确认和控制感
3. 低度焦虑情况下人们倾向于独自等待
4. 情绪状态影响人们对刺激的主观解释和自我效能感
1. 社会比较理论解释了人们与他人亲近的原因,是为了进行自我认知和情绪判断
2. 米勒认为人们通过社会比较获取有关自己能力和自我概念的信息,同时获取有关情绪和友谊方面的信息
3. 社会交换理论强调人际关系的酬赏大于付出,人们会寻求并维持这样的关系
4. 魏斯提出的亲和需求可以提供六种酬赏,包括依附、社会整合、价值保证、可靠的同盟感、得到指导和受教育机会
这些酬赏可以增强个体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促进人际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2)、为了克服寂寞
1. 人们与他人交往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寂寞
2. 寂寞是指缺乏社会关系时产生的不愉快感
3. 情绪性寂寞是指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而产生的寂寞
4. 社会性寂寞是指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团体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
5. 孤独是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但并不一定是不愉快的
6. 寂寞与孤独没有必然联系,但寂寞常常是孤独的一种表现形式
例子: 校园里的寂寞
1.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的寂寞感问题
2. 卡特娜的研究发现,乐观和自信的态度有助于克服寂寞感
3. 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影响,尤其是可能导致孩子的归因错误和自我责备,进而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人际关系
4. 婚姻和经济状况、年龄因素、人格因素等也会影响人们的寂寞感
5. 提高社交技巧,包括提高对他人的关注和培养自己认识并遵从社会规范的能力,是克服寂寞感的有效方法
2、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1. 第一印象中评价维度最重要
2. 人们通常喜欢能给自己好处的人
3. 学习理论与诱因论提出的吸引原则解释了原因
(1)、强化原则
1. 强化是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在人际吸引中同样适用
2. 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酬赏的人,讨厌给我们惩罚的人
3. 许多研究表明,我们喜欢对我们作出正性评价的人,而反对对我们做消极评价的人
4. 在一项实验中,被试对助手的喜欢程度与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好坏有关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
2. 实验研究显示被试对助手的喜欢程度对行为有重要影响
3.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4.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影响
5. 实验心理学解决心理学研究方法问题
6.4. 实验助手做正性评估
* 实验助手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确保实验过程和结果符合预期
* 评估结果可以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和改进依据
* 实验助手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评估实验结果
* 评估过程中需要关注实验细节和误差,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实验助手进行负性评估
2. 负性评估的评分是2.5
1. 对-10到+10量表上的评定有了解
(上述内容仅为示例,非针对特定情况下的回答)
(2)、社会交换
1. 人们是否喜欢某个人取决于这个人提供给我们的成本及利益的评价
2. 在与某个人的交往中,如果获得收益大于成本,我们就会和他继续交往下去,并且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较高
3. 如果在交往中付出多,收益少,则交往有可能中断,我们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低
4. 社会交换理论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上述内容
(3)、联结原则
1. 人倾向于与美好经验联结的人产生好感
2. 厌恶与不愉快经验联结的人
3. 这种效果在May和Hamilton(1980)的一项研究中得到证明
4. 实验中让大学生听他们最喜欢的音乐或最不喜欢的前卫派古典音乐,并评价陌生男子照片
5. 照片与喜欢的音乐结合时,学生对陌生男子照片的评价也较有利
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 外貌和身体吸引力
2. 相似性和相容性
3. 沟通方式与语言表达能力
4. 彼此了解和理解的程度
5. 给予和支持的行为
6. 幽默感和娱乐性的特质
7. 诚实和正直的品质
8. 积极的态度和情绪
9. 自信和自尊的程度
10. 共同的目标、兴趣和活动
(1)、个人特质
1. 一个人的真诚特质是最重要的个人特质,决定着是否受人喜欢
2. 在评价最高的特质中,温暖、真实、值得信赖等特质也很重要
3. 能力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特质,尤其是聪明的人更受欢迎
4. 外表吸引力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漂亮的人更招人喜爱
5. 尽管没有统一的衡量美貌的标准,但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文化内,人们对什么是美还是有共同的看法
6. 在判断女性是否漂亮的时候,人们往往以长相和年轻为依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丰满又成了美的象征
例子: 针对美貌的刻板印象及美貌的相对性
1. 人们通常认为长相漂亮的人婚姻更幸福,职业更成功,更有自信和友好,与不漂亮的人相比,漂亮的个体更为合群
2. 观看“霹雳娇娃”的男性大学生对照片上女孩的评价比未看过的低,说明外貌一般的人常因为另一个刚出现过的异常漂亮者而被认为较不具吸引力
3. Kernis和Wheeler认为长相一般的人和漂亮者之间的关系可能导致这种差异,进一步研究了相对效果和辐射效应的产生条件
4. 相对效果是在人际关系中,相貌平凡的人与漂亮的人在一起时,被评定为较不吸引人;而辐射效应则是当两人是朋友时,会产生积极评价
(2)、相似性
1. 人际吸引倾向于发生在相似的人之间
2. 相似性来自人口特征和态度等方面的相似
3. 人口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性别、种族背景、宗教、社会阶层和年龄
4. 态度相似性会增加喜欢程度
1. 外表相似性影响人际吸引
2. “匹配假设”在选择伴侣中的影响
3. 外表相似性对人际吸引的重要原因:社会比较的自我确认理论
4. 维持态度协调一致的重要性
(3)、互补性
1. 在恋爱与婚姻关系中,人们有时会选择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
2. 在异性关系中,男性喜欢年轻的女性,而女性则喜欢老一点的男性(西班牙除外),这种现象被称为相貌换地位
3. 男性只要具有地位,即使不漂亮也能吸引女性;而女性则只有长相好,才能吸引男性
4. 女性用地位补偿长相或男性以长相弥补地位是不可能的
5. 夫妻双方性格的互补性也能使家庭生活更有意思
(4)、熟悉性
1. 熟悉性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如艾菲尔铁塔的例子
2. 曝光效应,经常出现在眼前会增加人们对某人的喜欢程度
3. 自我偏爱,人们更喜欢镜中的自己
4. 曝光效应在政治广告中的应用
5. 熟悉性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随着选举制度的民主化,政治家越来越意识到熟悉性对选民的影响
6. 从进化论角度解释熟悉性如何增强生物适应性,带来舒适性和对事物的正性情感增加
7. 从其他方面解释熟悉性的影响,如重复出现可以增加对某个人的再认,同时熟悉他人时对其行为的预测变得容易
(5)、接近性
1. 与他人住得近是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之一
2. Whyte等(1965)对社区友谊模式的研究发现,人们所结成的友谊模式受到人们之间物理距离的影响
3. 住得越近就越有可能成为朋友,因为接近性能增加熟悉性,越熟悉,喜欢的可能性越大
4. 接近性也与相似性有关,人们往往选择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为邻居
5. 从社会交换的观点看,物理距离上的接近性使得你更易获得来自他人的好处,他人可以随时来帮助你,与这样的人交往可以用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多的好处
第二节亲密关系
1. 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基础
2. 亲密关系包括朋友、恋人、夫妻以及家庭等
3. 亲密关系对每个人的生活都至关重要
4. 朋友、恋人、夫妻之间的互动会影响彼此的感情
5. 亲密关系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6. 良好的亲密关系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7. 亲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重视并解决
1、亲密关系概述
(1)、亲密关系的定义
1. 关系是需要两个人之间互相影响与依赖的
2. 心理学家Kelly(1983)认为关系是两个人互相影响对方的基础
3. Levinger和Snoek(1972)提出了互赖模型,用以说明关系变化的特点
4. 关系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零接触、知晓、表面接触和共同关系
5. 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
6. 亲密关系的特点有三个: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包含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很大
(2)、亲密关系与自我概念
1. Arthur Aron提出了自我延伸的概念,认为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实质是把他人融入自我概念
2. 归因过程中的行动者与观察者效应表明,人们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因,而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因
3. 与对待一般人的方式相比,亲密关系中人们在分配资源时对自己和亲密的人的区分要小得多
4. 亲密关系中的共有关系表明,人们关心的是能够给对方提供什么,而不是交换关系
5. 自我图式在亲密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个体的自我中包含了他人,这一点在东方文化中更为明显
6. 关系亲密的人在加工记忆方面有一个共用的记忆系统
(3)、亲密关系中的依附
1. 人类最初的亲密关系表现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附
2. 依附关系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和成人之间都存在
3. 安全型依附的人更容易建立亲密关系,逃避型依附的人不易建立亲密关系,焦虑/矛盾型依附的人对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
4. 依附类型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可能决定孩子的生活风格和以后的人际取向
5. 依附关系是人类的本能行为,是人类的特征之一
2、自我展露与亲密关系的发展
(1)、友谊关系
1. 伴随着成长,人们的社会关系范围在扩大,朋友关系在亲密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2. Paul Wright将朋友关系分为表面朋友和深层朋友,前者因酬赏而形成,后者更注重相互关心
3. Hays指出,人们在交友时的表现存在差异,与表面朋友的交往模式是随着时间推移接触减少,而与深层朋友的交往模式是一开始见面多,然后接触慢慢减少,感情投入是交深层朋友的根本
4. 男性与女性在交友方式、情感在友谊关系中的作用以及亲密关系中身体接触的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5. 在同性亲密关系中,女性的友谊关系由于有更多共同情感的参与,所以比男性的更亲密
6. 在异性发展关系时,上述差异并不明显
7. 男性与女性在同性的亲密关系中身体接触的程度存在差异,尤其在同性迎接朋友时,情侣的身体接触最大,而男性朋友之间用身体接触迎接的概率小于女性和异性之间
(2)、自我展露(self-disclosure)
根据上述段落,自我展露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发展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自我展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存在差异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不同的文化可能对自我展露的频率和深度有不同的期待和规范例如,一些文化可能更倾向于鼓励个人独立和隐私的保护,因此在这些文化中,自我展露可能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一些文化可能更倾向于强调社会互动和共享,因此自我展露可能相对更多此外,不同的文化可能对自我展露的时机和内容有不同的看法,这些因素也可能影响自我展露的频率和深度因此,自我展露的文化差异可能对人际关系的发展和亲密关系的建立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讨这些差异的影响和背后的原因
1. 自我展露倾向受文化影响很大,美国人倾向在广阔的社会情境中展示自我,而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和日本人则自我展露的范围非常有限
2. 东西方文化中自我展露的差异也表现在交流方式上,西方文化强调良好的社会表达,东方文化中不爱表达的人反而被认为是诚实可信的
例子 性别与自我展露
1. 刻板印象中的男性常被描述为“沉默型”,女性为“长舌妇”,但实际上,同性关系中女性之间的揭露水平高于男性,成年女性更容易有亲密的同性知己并共享私人秘密
2. 在自我展露的方式上,女性更倾向于通过“纯聊天”来与女性朋友发展关系,而男性则更强调共同的活动在异性关系中,性别差异并不明显,夫妻间的自我展露水平通常比其他人更高
3. 尽管男性与女性自我展露的程度相等,但所揭露的个人信息的内容不同女性通常会揭露自己柔弱的一面,而男性则相反,经常宣扬自己较强的一面同时,男性更倾向于揭露“男性化”主题,如攻击性行为或冒险行为,而女性则更倾向于揭露“女性化”主题,如觉得自己像小孩等
4. 人们有时会避免自我展露的原因包括担心无意间投射出不想投射的形象,男性还担心透露太多会失去对别人的控制,而女性则担心自己透露的信息被利用而对自己不利,并可能破坏彼此关系
3、爱情
(1)、什么是爱情?
1. 美好爱情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理想
2. 心理学家罗洛·梅对爱情的四个要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
3. Rubin等人对爱情进行了学术研究,认为爱情包括亲密、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以及生理激起和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因素
4. Sternberg提出了三角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5. 男性喜欢浪漫式爱情(一见钟情)与游戏式爱情(追女人的快感),女性则更喜欢好朋友式的爱情与实用式爱情对这种差异的解释与社会及经济背景有关
(2)、对爱情的测量
1. Rubin编制的爱情量表主要测量了伴侣式爱情的三个主题:依附、关怀和信任及自我展露
2. Rubin认为在爱情量表的三种成分中,判断某人是否在恋爱时,信任是最不重要的因素,而在评定“友情”时,信任则是最重要的因素
3. Lee在Sternberg等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测量6种形式爱情的量表,包含激情、游戏和友谊三种基本形式,可以构成爱情的次级形式
具体来说:
* 实用式的爱情包含游戏和友谊的成分;
* 占有式的爱情包含激情和游戏的成分;
* 而利他式的爱情包含激情和友谊
1. 浪漫式爱情(Romantic Love)
这种爱情形式通常是由激情和亲密组成的,人们会为之着迷、深陷其中它包括一种浪漫的梦想,对于对方的迷恋和承诺,并且有更多的冒险精神
2. 伙伴式爱情(Companionate Love)
这种爱情形式通常是由亲密和承诺组成的,它可能没有浪漫的激情,但它是基于一种长期的共享价值观和目标这种爱情形式可能更注重实际,而不是浪漫的梦想
3. 迷恋式爱情(Infatuated Love)
这种爱情形式通常是由激情和迷恋组成的,但缺乏实际的理解和亲密它可能是一种短期的激情,人们可能会对某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可能并不持久
4. 友谊式爱情(Friendship Love)
这种爱情形式通常是由亲密和友善组成的,它可能没有浪漫的激情,但它是基于一种长期的共享价值观和目标这种爱情形式可能更注重实际,并且是基于相互理解和尊重的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
2. 心理学分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3.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内在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包括Eros
4.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影响
5. 实验心理学解决心理学研究方法问题,包括但不限于Eros
6. 认知心理学解决心理现象发生规律的问题
1. 描述了与爱人的初次相遇,对爱情感受强烈且满意
2. 对方的长相被描述为很漂亮
1. 不能保证对爱人的承诺
2. 偶尔同时与两个人保持关系
3. 喜欢玩爱情游戏
1.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朋友到恋人关系的变化
2. 爱情本质上是一种深层的亲密关系,而非神秘的情绪
3. 最令作者满意的爱情是从好朋友发展而来的
1. 对对方做出承诺之前,会仔细考虑
2. 在选择爱人之前,会计划自己的生活
3. 在选择恋爱对象时,会考虑是否符合家里人的要求
1. 恋爱中兴奋、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绪状态
2. 恋爱中面对被忽视时的应对方式
这些行为或情绪反应可能是恋爱中常见的现象,每个人的恋爱体验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这些描述提供了一些普遍的恋爱情绪的参考信息
(3)、爱情行为与感受
1. 恋爱中建立与爱情有关的七种行为:口头描述爱情、自我展露、无形爱情表征、非语言表达感情、有形爱情表征、身体行为表达爱情、愿意容忍对方
2. 恋爱中的幸福感表现:强烈的幸福感、注意力难以集中、飘飘然的感觉、希望自己狂奔、大叫、约会前感到紧张、陶醉感、生理反应(如双手冰冷)
3. 爱情行为与感受与性因素有关,满意的性生活是浪漫爱情的重要基础,性生活是爱情关系发展的一个强化剂,有性关系的恋爱要比没有性生活的恋爱持续时间长
4. 随着关系的发展,人们性生活的频率会逐渐下降,恋爱关系中的性生活越频繁,吵架越少,满意感就越高
4、亲密关系的维持
1. 亲密关系是爱情与婚姻的维持因素
2. 维持亲密关系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3. 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婚姻管理、沟通技巧、尊重、互相扶持等
(1)、平等
1. 平等是亲密关系维持的重要条件
2. 公平理论认为人际关系中付出与收益应成正比
3. 爱情与婚姻等亲密关系追求大致平等
4.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是亲密关系中的常见现象
(2)、归因
1. 决定人们对亲密关系是否满意的另一个因素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方式
2. 幸福的夫妻经常做强化对方式的归因,而不幸福的夫妻经常做抑郁式归因
3. 幸福的人更倾向于把对方好的行为归结为对方的内在原因,而不幸福的人更倾向于把对方不好的行为归咎于情境
4. 在解释伴侣良好和不良行为时,伴侣强化和抑郁式归因有助于理解人们的亲密关系满意度
(3)、沟通
1. 夫妻或其他形式的亲密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沟通
2. 走向破裂的夫妻经常不能或不愿意表达负性情绪
3. 在夫妻关系中,埋怨和忽视对方关怀是常见的问题
4. 双方在交往中陷入消极交互作用圈,积极行为被忽略,消极行为被夸大
5. 幸福的夫妻通过争论来理解对方观点,这对维持关系健康极为重要
6. 女性在摆观点、情绪敏感性以及自我展露等方面更为投入,这使得夫妻更为了解对方
(4)、嫉妒与人际关系
1.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当与个体自我概念有关的重要关系受到威胁时产生
2. 嫉妒在亲密关系中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积极的一面是表明个体对关系的依赖,消极的一面是可能引发消极情绪和行为
3. 在恋爱关系中,嫉妒倾向高的人往往是感情投入大的一方,这种嫉妒的结果往往损害关系
4. 针对夫妻的嫉妒控制培训程序能够帮助人们控制嫉妒心理,包括教育、沟通协商技巧、解决冲突方法、建设性应对策略和增加咨询的可能性
5、亲密关系的终结
1. 人们喜欢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2. 并非所有亲密关系都能圆满结束
3. 亲密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破裂
(1)、对待不满的策略
1. 真诚:人们通过耐心等待和祈求,以表达对关系的重视和修复的意愿,希望对方能看到自己的真诚并回心转意
2. 忽视:一些男性会采用故意忽略对方的行为,通过挑剔对方的缺点来表达不满,这种策略通常被那些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或不想改善但也不想终止关系的人使用
3. 退出:当认为没有必要挽回关系时,人们会主动采取这种破坏性的策略,表明他们已经决定结束这段关系
4. 表达:双方会讨论遇到的问题,寻求妥协并尽力维持亲密关系,这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式,表明双方都愿意为关系的发展做出努力
(2)、情感伤痛
1. 亲密关系破裂对双方造成情感伤害
2. 女性在关系结束时更希望终止,对男性自尊威胁较小
3. 恋爱关系中,男性更容易因被拒绝而紧张和痛苦
4. 男女双方用自我安慰话语来平息伤痛,女性还通过其他方式缓解压力
5. 男性在恋爱中往往专一,因此关系破裂的伤害更大
(3)、社会支持
1. 当恋爱等亲密关系破裂时,人们寻求社会支持来减轻压力
2. 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3. 社会支持的来源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我们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
4. 家庭和朋友的社会支持对人们应对紧张有缓冲作用
5. 专栏5-4探讨了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病人和失足青少年的影响,社会支持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例子:生活中的社会支持
1.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和人格健康有积极作用
2. 社会支持能减轻压力和应激,对免疫功能产生影响
3. 来自病友的社会支持对抑郁症有解释作用
4. 父母的支持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必需的
5. 社会支持影响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
第三节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1. 从人际关系的发展来看,中国人际关系与西方人的人际关系过程可能相同
2. 但从特征及其影响来看,中国人的独特人际关系模式是由其文化所决定的
3. 这种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社会的特色
1、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形成
(1)、关系的建立
在人际关系建立方面,中国人有其独特的特色和方法香港中文大学的乔健在谈及中国人的关系建立时,指出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拉关系、走后门的风气开始盛行,各种各样的关系学大行其道这种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特点
在中国文化中,人际关系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人们通常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如礼尚往来、人情世故、互惠互利等同时,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也很注重情面和人情,往往通过情感纽带来建立和维护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建立方式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有其独特的特色和方法
此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以及互惠互利的原则这些价值观在中国人的交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人们在交往中更加注重对方的感受和利益,同时也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
总的来说,中国人在人际关系建立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方法,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传统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对于人际关系建立的方式和理念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
1. 数学、化学、物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
2. 数学、化学、物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1. 这学那学不用学
2. 学习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
3. 如果你想取得好的成绩,需要认真学习相关学科
4. 学习需要系统性和方法论,不能一蹴而就
5. 学习和掌握知识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实践
6. 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
1. 最最实用关系学
2. 老乡、老友、老上级
1. 七姑、八姨和舅子哥都是亲戚
2. 七姑、八姨和舅子哥都是家庭成员
1. 四面八方拉关系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内容
2. 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
1. 拉或套关系:建立和维持关系的种种方法,包括请客送礼,认亲戚、朋友、老乡等,一些不正之风由此蔓延
2. 认或联关系:主动认亲戚、朋友、老乡等,是建立关系的一种方式,例如通过认干亲、认老乡、认干爹干妈等方式
3. 钻关系:设法巴结有权势的人以谋求私利,常常通过司机的联系认识领导的儿子,把事情办了
4. 袭关系:继承与生俱来的关系,如出身与门第,身价百倍
5. 关系户:在生活中,与我们有往来,并且给我们好处的人或团体,常常掺和在一起,使得中国人最终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
(2)、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取向
1.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取向是一种社会取向,西方人的人际关系模式以个人取向为主
2.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许多研究者用这种观点看待中国人及中国社会,但也有一些人持不同观点
3. 费孝通认为中国人从本质上讲是典型的个人取向,以自己为中心构成了一个具有伸缩性的社会关系网
4. 随着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开展,杨国枢等人进一步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取向进行分析,提出中国人社会取向的一些表现,如获得别人的赞赏或称赞
5. 总之,东西方对于中国人人际关系取向的研究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 维持人际关系和谐
2. 实验心理学解决研究方法问题
感觉和知觉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
3. 感觉和知觉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对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行为作出恰当的反应;
4. 对他人的态度、评价和行为作出恰当反应
对自己和别人的需要、动机、信念和价值观进行深入探索;
5. 深入探索自己和别人的需要、动机、信念和价值观
激发自己的潜能,促进自我实现;
6. 激发自己的潜能,促进自我实现
1. 使比恶人对自己有好的印象是错误的
2. 应该避免对恶人的期望过高,以免受到伤害
3. 应该尊重他人,避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4. 与人交往应该坦诚相待,不轻易欺骗或背叛他人的信任
5. 恶人的言行和动机可能与自己的预期不符,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1. 维护自己的面子是重要的
2. 面子是人们在交往中的重要资产
3. 要在社交中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和面子
1. 使别人接受自己
1. 避免责罚、讥笑和报复
2. 保持良好人际关系
3. 积极应对负面情绪
4.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学还具有在任何领域,为改变个人或团体行为提供实用技巧的作用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武器,用以实现自我的发展、实现团体凝聚力,最终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1. 改变个人或团体行为
2. 实现自我发展
3. 实现团体凝聚力
4. 提升生活质量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用于研究个体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2.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影响,以避免困境与尴尬
1. 避免与人发生冲突
2. 受生态学和互动论观点的影响
3. 他从更深的层次分析了中国人社会取向的特征
4. 这些分析对我们认识中国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避免与人发生冲突:该段主要讲述了避免与人发生冲突的重要性
2. 受生态学和互动论观点的影响:该部分说明了他受到生态学和互动论观点的影响,可能为他后来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3. 从更深的层次分析了中国人社会取向的特征:这部分主要讲述了他的分析,从更深层次分析了中国人社会取向的特征,可能涉及到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领域的理论
4. 这些分析对我们认识中国人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这部分强调了他的分析对我们认识中国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可能涉及到跨文化研究、文化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2、中国人人际关系社会取向的特征
1. 杨国枢教授提出的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特征包括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和他人取向
2. 这四种取向代表着个体如何与团体融合(家族取向),个体如何与个体融合(关系取向),如何与权威融合(权威取向),以及如何与特定他人融合(他人取向)
3. 这四种取向在中国人的社会取向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特征
(1)、家族取向
1. 家族主义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在传统和现代社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2. 家族主义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体现在对家族的认识、情感和意愿三个方面
3. 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强调家族延续、家族和谐、家族团结、家族富足以及家族荣耀等认知方面
4. 一体感、归属感、荣辱感、责任(忠诚)感及安全感等情感方面也是家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在对家族的意愿方面,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包含繁衍子孙、崇拜祖先、相互依赖、忍耐、顺从、为家奋斗、长幼有序以及内外有别等
6. 家族主义使中国人的生活处处以家族为主,家族的荣辱重于个人的荣辱,家族的团结重于个人的自主
7. 家族主义强调的个人服从团体的原则主要限于自己的家族,是一种内团体的集体主义
8. 这种集体主义被称为家族集体主义,更准确地反映了家族主义的特点
(2)、关系取向
1. 关系角色化:中国人强调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来界定自己的身份,如“我是某某的儿子”、“我是某人的学生”等
2. 关系的互赖性: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有着很强的互赖性,与他人发展关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利用这种由互赖性所引起的回报
3. 关系的和谐性: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中,和谐性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为了维持关系的和谐,个人要去做符合他人期望的事情,并尽可能避免冲突
4. 关系决定论:关系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但在中国社会中关系的作用却远远超出在其他社会中的影响
5. 人际关系分类:人们在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依亲疏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
(3)、权威取向
1. 传统中国社会实行父权家长制,父亲是家庭的权威和领导者
2. 在这种制度下,父权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体现在人们对权威的崇拜上
3. 中国人对权威的存在非常警觉与敏感,并据此对他人性进行排序
4. 人们无条件地崇拜权威,而且不加批评,甚至在时间上绝对化
5. 中国人对权威的崇拜范围很广,权威泛化容易形成“全能权威”的观念
6. 面对权威时会产生一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能,产生依赖感
(4)、他人取向
1. 他人取向:中国人容易受他人影响,重视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2. 顾虑人意:中国人非常敏感于他人的意见,并花时间打听他人的观点
3. 顺从他人:中国人具有较高的社会顺从倾向,不愿意表现得与众不同
4. 关注规范:中国人重视社会规范,并将其作为言行的主要依据
5. 重视名誉:中国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誉,经常调整自我监控的方式与内容,以维护良好的声誉
6.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即使在现代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也难以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了解这些特征对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7. 对自我认知的影响:了解这些特征不仅对理解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国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文化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导论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
2. 心理学分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3.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内在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4.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影响
5. 实验心理学解决心理学研究方法问题,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是以它所提供的方法为基础
6. 认知心理学解决心理现象发生规律的问题,更好地了解心理现象发生的规律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的科学
2.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在社会情境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3.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
4. 社会心理学也探讨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5. 社会心理学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信念等方面的研究
6.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同时强调个体和社会因素的双重研究
2、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1. 社会心理学与常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并非所有常识都是正确的
2. 人的行为并非完全由意识与理性指引,而是受到非理性特征的影响
3. 社会心理学与意识形态有关,研究问题时需要考虑到价值观的影响
4. 社会心理学家在干预社会行为和推广应用成果方面,会受到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影响
3、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
1. 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包括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2. 社会心理学研究涵盖了三个领域,包括个体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影响以及心理现象发生规律的问题
(1)、个体过程
1. 成就行为与个体的工作绩效
* 成就归因研究
* 成就动机研究
* 能力结构研究
* 工作绩效研究
2. 态度与态度改变
*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研究
* 霍夫兰德和西尔斯等人的贡献
3. 归因问题
* 归因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4. 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
* 对消费和决策问题的研究
5. 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
* 广告、说服等领域中的问题
6. 人格与社会发展
* 个人的人格与社会发展因素研究,如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以及先天因素
7. 应激和情绪问题
* 生活情境中的紧张源处理方法和影响情绪的方式
(2)、人际过程
1. 社会心理学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研究课题包括侵犯和助人行为、心理学家研究这些问题旨在减少侵犯、培养人们的利他观念
2. 人际吸引与爱情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心理学家对最亲密的人际关系——爱情的研究为发展人际关系提供了指导
3. 从众和服从方面的研究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的榜样性研究包括谢利夫、阿希以及米尔格拉姆的研究
4.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研究人的交换性,对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影响
5. 非语言的交流是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非语言线索表达,包括表情、体态以及语气等
6. 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心理学家极大的兴趣,包括探讨性别差异的基础、男性和女性到底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等
(3)、团体过程
1. 跨文化比较研究
*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特点,为全球文化交流和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提供基础
2. 拥挤与环境心理学
* 研究环境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关注地球环境及人类生活环境的关注,倡导环保行为
3. 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
* 研究团体生活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包括团体运作过程中的规律、组织结构、决策和领导等问题
4. 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
* 研究种族偏见对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与仇杀的影响,以及其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威胁,该领域的研究将越来越重要
5. 健康心理学
* 研究社会支持、疾病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自80年代以来受到重视的课题,将在21世纪受到更大重视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 学派时期是心理学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2. 学派时期的时间跨度大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
3. 心理学各个理论流派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其中最有影响的流派有三个: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
4. 行为主义由于在美国占有主导地位,被看成是第一势力
5. 精神分析被称为第二势力
6. 人本主义产生于20世纪50到60年代,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1. 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2. 弗洛伊德创立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从内在动力对人格与心理发展进行分析
3. 弗洛伊德的理论受到广泛认可,但也存在不足,如忽视外在社会因素和过分强调性因素
4. 阿德勒和荣格分别提出个体心理学和分析心理学,强调外部社会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5. 荣格发展了无意识理论,提出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强调社会文化积淀对个体的作用
6.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对理论加以发展,强调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7. 哈特曼和艾里克森提出了各自的自我心理学,强调自我对人的意义
8. 新精神分析学派中,社会文化学派明确指出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9. 霍妮认为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决定人格,沙利文认为人格形成与社会影响紧密相关
10. 卡丁纳用人类的文化材料说明人格的形成
(2)、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1. 行为主义是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学派,反映了对社会控制的追求
2. 19世纪人们对自然、人性和未来的焦虑,导致了行为主义的产生
3. 华生和斯金纳的观点宣扬了控制人类行为的重要性,但缺乏灵魂和思想,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到了挑战
4. 认知革命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从个体内在加工机制和理解人类行为的角度,对行为主义提出了质疑
5. 刺激反应原理在个体内在的心理特征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行为可以通过不可见的过程加以理解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1.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借鉴现象学和存在哲学而创立的一个心理学流派,更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是终极目的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只有当低级需要在满足或部分满足后,高级需要才会产生这一理论在管理和教育实践中产生了极大影响
3.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反映了完美人格的渴望,自我实现者具有一系列特征,包括能够了解并跟上现实、接纳自己、别人和环境、超越环境、有思想、入乡随俗但保持独立性、有个人处世哲学和道德标准、社会兴趣广泛、能与他人建立深厚友谊并乐于助人、能够容忍他人、具有民主风度、有幽默感等
4. 马斯洛认为只有1%的人能够达到自我实现,大部分人停留在其它需要层次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实际上也是强调内在因素的作用
2、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早期状况(1895~1934)
1.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时间比心理学稍晚,不到100年
2. 崔普利特做了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发现有他人在场时个体骑自行车的速度更快,绕线的工作也更快
3. 麦独孤和罗斯分别以本能论和人际过程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这些观点影响至今
4. 80年代的社会生物学也用到了基于进化的理论来解释人类的利他行为
例子:支配人类行为的欲望
1. 本能理论在人类行为理解中的争议和探讨
2. 社会生物学对本能理论的发展和肯定
3. 人类行为的15种分类,大多数由本能支配
4. 好奇、食物、荣誉等行为欲望的基因根植性
5. 人类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因素,包括他人及其行为的影响
6. 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提升,成为心理学分支的趋势
(2)、起步阶段(1935 ~ 1945)
1. 1935-1945年是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起步阶段,受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许多年轻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社会因素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成立专门研究社会问题的组织“社会问题的心理学研究协会”(SPSSI),对包括政治、社会运动等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3. 种族主义在德国的兴起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一些来自欧洲的社会心理学家开始从更广泛的层面去理解人类的行为
4. 谢利夫对社会规范的研究和勒温对领导和群体过程的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最大,勒温更是把内部和外部因素结合在一起分析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3)、迅速发展阶段(1946 ~ 1969)
1. 社会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始于二战后
2. 二战后大批心理学家到北美对美国心理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 这些心理学家除了继承格式塔心理学的传统,还关注文化等因素对人的影响
4. 阿德诺等人的权威人格研究、米尔格拉姆的服从行为研究以及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研究反映了人们对广泛社会因素的关注
5. 60年代美国社会混乱,心理学家开始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并把研究的重点从个体转向人际过程
6. 心理学家对利他行为、侵犯行为、人际吸引和爱情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4)、危机与发展阶段(70年代以后)
1. 二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但存在诸多问题;
2. 20世纪70年代实验结果令人失望,引发社会心理学反思;
3. 反思促使心理学家从更广泛思路分析人类行为;
4. 70年代到90年代,归因问题受到重视;
5. 社会心理学关注其他与人类生活相关的问题;
6. 进入21世纪,文化影响问题受到重视;
7. 国际交流与WTO要求促使社会心理学发展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与方法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1.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两种明显不同的研究取向
2. 来自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在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上的出发点和思路存在明显差异
3. 来自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注重定性研究,而来自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则强调定量基础上的定性分析
4.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研究取向上各有特色,前者从宏观角度探讨社会对人的影响,后者从个体角度研究人在环境影响下的反应
5. 尽管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存在差异,但在选择研究问题、解释结果、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仍有共同之处,同时学科交叉的深入使得不同出身的社会心理学家也有融合的趋势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 社会行为是许多学科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2. 不同学科在看待与研究社会问题的时候取向层面截然不同
3. 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心理学的许多分支都对社会问题感兴趣
4. 不同学科在研究社会问题时无外乎有三个层面(社会现象的层面、社会个体行为层面、群体行为层面)
(1)、社会层面
1. 社会学与政治学用广泛因素解释社会行为
2. 经济、历史以及社会力量决定人类行为
3. 包括阶级、宗教团体、政府组织、经济改革等
(2)、个人层面
1. 临床与人格心理学家主要关注人格特质对行为的影响
2. 人格特质在解释人的行为和心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 临床与人格心理学家试图理解在不同情境下,为何人们会采用不同的行为方式
(3)、人际层面
1. 社会心理学家采用情境、他人态度、背景等情境因素来解释行为
2. 社会心理学家分析不同情境下,个体为什么会产生该行为,并考虑这种情境下,个体产生的感受会如何影响其行为
3. 在解释犯罪行为时,社会心理学家会从不同的层面加以解释,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层面,以及人格、临床心理等层面
4. 社会心理学家强调人际因素,如人际间的愤怒情绪和侵犯性行为,并认为挫折会导致愤怒,进而引发侵犯行为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1. 明确研究问题
2. 设计研究方案
3. 实施研究
4. 收集和分析数据
5. 得出结论并撰写研究报告
(1)、提出问题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可以从理论中演绎出要研究的问题,如从Triandis的理论构念推论出结果
2. 社会心理学可以从实践中提出问题,收集有关某一特殊现象的资料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 研究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中国加入WTO的态度可以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式,为有关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研究方法
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2. 相关研究是通过被动观察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3. 实验研究可以控制变量,明确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4. 实验研究可以分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前者控制程度高但结果难以推论到实际生活,后者真实但外部效度高
5. 相关研究在某些情况下无法控制实验条件,但可以收集到更多资料
6. 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各有优缺点,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3)、收集资料的方法
1. 在确定了问题与研究方法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收集资料过程开始
2. 社会心理学研究收集材料的方法包括直接观察被试行为、通过调查获取材料、通过实验和四种档案研究
3. 直接观察被试行为是简便易行的方法,但存在样本代表性、定义标准化和因果推断等问题
4. 通过调查获取材料简单易行,但自我报告的准确性需谨慎
5. 实验法对情境的有效控制可以得到准确资料,但样本无代表性时结果概化困难
6. 档案研究是对现存的档案资料进行分析以获取资料的方法,适用于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研究
7. 元分析方法可以对某些研究领域的成果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某些因素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4)、研究的设计与进行
1. 研究设计阶段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2. 研究设计中的自变量(恐惧程度)和因变量(被试态度改变量)
3. 控制实验情境下的无关变量,减少误差
(5)、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样本的代表性问题及解决方式
2.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要解决好实验者偏差的问题及方法
3. 控制好被试偏差,避免影响研究结果
4.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要重视研究的伦理问题,避免对被试造成伤害,并在必要时告知被试事实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如何理解他人和群体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
2. 社会影响理论:研究个体如何受到周围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3.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因为认同某个群体而产生的归属感,可以增强自己的社会行为
4. 社会情感理论:关注个体在社交互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调节,对个体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5. 社会交换理论:研究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换关系,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动机产生影响
例子:克劳兹为什么开枪?
1. 克劳兹成长背景复杂,父母离异且双双犯罪,使他走上犯罪道路
2. 克劳兹从小就和流氓混在一起,养成偷窃、抢劫、吸毒等不良习惯
3. 克劳兹在圣诞夜偷窃商店,被警察追捕时开枪伤人,导致他被终生监禁
4. 克劳兹犯罪行为严重,应受到法律制裁,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生物理论
1. 麦独孤、弗洛伊德和劳伦兹等人的生物理论认为人的本能特质决定社会行为
2. 本能特质如语言、智力、记忆力等决定着人类的局限和刺激范围
3. 生物因素对人类成长的影响表现在早期保护和依赖性
4. 生物理论强调本能和遗传差异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5. 本能论的解释缺乏科学性,不应过分夸大生物理论的作用
2、学习理论
1. 许多社会心理学家从学习角度看待并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
2. 学习理论强调早期学习对行为方式的影响
3. 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在情境中会学到某种行为,多次学习后成为习惯
4. 根据学习到的反应方式,个体在类似情境中会采取惯用的方式做反应
5. 克劳兹拒捕并向警察开枪是因为过去学习到面对权威挑战时应该采取猛烈的方式
6. 学习理论在1900年开始流行,成为行为主义的基础
7. 后来,霍尔、斯金纳以及米勒和多纳德等人将行为理论原理运用到社会心理学上
8. 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论,在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1)、学习理论的三种机制
1. 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主要有三种机制:联结、强化和模仿
2. 联结是指通过将两个或多个刺激或行为联系起来来形成新的行为或反应模式
3. 强化是指通过奖励或强化学习来形成新的行为或习惯
4. 模仿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或反应来学习新技能或态度
5. 在态度形成中,模仿机制尤其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学习和适应社会环境中的期望和行为规范
6. 在特定情况下,模仿可以是自动的,无需外部强化例如,一个儿童观察并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会生火,这对于他自己的独立技能非常有用
(2)、学习理论的特点
1. 学习理论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
2. 学习理论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而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
3. 学习理论通常只想解释外表的行为,而非主观的心理状态
3、诱因理论
1. 诱因理论认为行为决定于个体对行动结果的分析
2. 克劳兹的诱因分析认为逃跑、投降和开枪三种行为方式有不同的正负性诱因
3. 社会心理学中的三种重要诱因理论包括诱因理论、强化理论和期望理论
(1)、理性决策论
1. 理性决策论是经济学家对人类行为的基本看法
2. 该理论假设人们在选择行为时会以理性方式选择最佳行为
3. 爱德华滋的预期价值论是这一类型的代表性理论
4. 预期价值论认为,人们以对决策结果的价值及概率的判断为基础进行决策
5. 决策树是以预期价值论为基础建立的理性模型,可以预测如何决策
6. 理性决策模型常被用来预测个人、公司、政府的经济抉择
(2)、交换理论
1. 理性选择和交换论的概念和应用于人际互动
2. 以罪犯和警察的互动为例,说明利益冲突和理性决策
3. 以护士和病人的互动为例,说明共同利益和合作的重要性
4. 社会交换理论在分析协商情境时的价值和重要性
(3)、需求满足论
1. 需求满足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需求或动机驱动的
2. 需求满足论可以解释为什么男士会选择其中一个女孩,并预测他的行为
3. 克劳兹的行为也可以用诱因论来解释,他向警察开枪是因为可以满足他的发泄愤怒的需求
4. 诱因理论将重点放在“当时”情境下各种可能行为的相对利益或损失,而不是强调过去学来的习惯
5. 诱因理论认为行为的起因在于个人当时所处的环境,而不是强调过去的习惯
4、认知理论
1. 认知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2. 人的行为由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决定
3. 社会知觉与物体知觉的定律相似
4. 人们将社会情境变得有规律,影响反应
5. 社会认知包括对他人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认识
6. 社会认知还涉及人际关系认识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1. 分类原则:在知觉事物时,人们会根据简单原则对事物进行分类,如性别、地域或过去的交往经验这种分类有助于人们组织事物
2. 聚焦原则:将注意力集中在主题上,忽略背景影响这两项原则不仅适用于对物体的知觉,也适用于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人们倾向于按照某种方式对事物加以组织,这种倾向非常强烈
3. 对个体对象的关注:人们倾向于将焦点集中在特别的人或事物上,如一男一女两个学生走在一起,或一群学生在校园散步时特别注意其中几个特别的人
4. 对群体对象的关注:在关注一群人时,人们很难平均分配注意力到每一个人身上,而是倾向于注意到其中特别的人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
1. 归因理论
* 解释事件的原因
* 说明我们如何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动机
* 影响是否要帮助他人的决定
2. 认知失调理论
* 费斯廷格提出
* 解释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人们如何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
* 在解释态度改变等方面相当成功
*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备受推崇
* 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典范
5、角色理论
1. 角色理论是与社会学紧密联系的一种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是由其社会角色提供的
2. 角色理论最早由比德尔和托马斯提出,是指一套与个体在社会中所处地位有关的思想、信念与行为方式
3. 角色理论没有强调行为的某一种单一决定因素,而是从角色、角色期望、角色技能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中去解释行为的原因
4. 角色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为什么人们的行为会随着他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5. 角色理论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时,认为人类行为是受到社会地位、期望、技能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6.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方式
第二章社会知觉
1. 人们对客观事物或他人的整体性的认识
2. 社会知觉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仅仅指与人有关的知觉
3. 在心理学研究中,社会知觉常常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等
4. 对于新接触的事物,需要加以分析和思考,避免因经验而导致的错误判断
第一节个人知觉
1. 个人知觉是人们根据有限的信息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
2. 初次见面时,人们会根据彼此的印象对他人做出初步判断
3. 最初的印象对双方以后的交往具有重要影响
1、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1.印象形成是对他人若干人格特性的综合、概括的过程
2.人格特性可以分为中心特征和边缘特征,我们主要是按照中心特征形成印象
3.印象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认知者的背景、情感和期望等
4.印象形成的结果通常是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如好或坏、喜欢或不喜欢等
5.印象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受到认知者的个人经验和情境的影响
(1)、第一印象
1. 第一印象的形成主要基于评价维度,即对他人或事物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
2. 评价维度在第一印象中最为重要,一旦形成有利或不利的印象,它会对对人的其他知觉产生影响
3. 在奥斯古德等人进行的研究中,评定人或事物的三个基本维度包括评价、力量和活动性,其中评价是最重要的维度
4. 金德等人对1980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研究发现,人们在对总统候选人进行评价时的两个维度包括能力和是否正直
5. 人们通常认为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它决定着我们对他人的知觉
(2)、整体印象
1. 人们在知觉他人时,会获得许多有关他人的信息
2. 心理学家安德森等人提出了几个信息加工处理的模型,包括平均模型、累加模型和加权平均模型
3. 平均模型认为,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是对他人单个评价的简单平均
4. 累加模型认为,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一项正性信息加到已存在的正性印象之上,值会更大
5. 加权平均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6. 负性效应是指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时,对负性信息比对正性信息给于较大的权重
7. 中国人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往往是以他人做错了什么来评价他人,而不是以他人正确的行为加以评价
(3)、个人知觉中的偏差
1. 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容易受到某一特质(如外表吸引力)的影响,并导致对该特质相关的其他特质的高评价或低评价
2. 反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特质的高低评价与晕轮效应相反,这种评价影响广泛存在
3. 正性偏差:人们对他人或事物的积极评价更容易给予肯定,可能由于人们对美好的经历和评价人的偏好所致
请注意,这些解释和分析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上的,但在实际情况中,人们对他人评价的影响因素可能更为复杂,并可能受到个人偏好、情境和社交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个人知觉的线索
1. 知觉他人的过程依赖于许多线索
2. 通过这些线索,我们能够更准确、更令人信服地了解他人
3. 一般来说,这些线索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声音、语调、服饰等
(1)、情绪
1. 我们常常根据他人的情绪来推断其内部的心理状态
2. 对于他人外在、可见的特质,人们知觉的准确性极高,而对于他人的内部状态,如感觉、情绪、人格等,人们了解起来比较困难
3. 人的情绪可以被安排在一个六分的连续维度上,任何两类情绪是否能被区分,与它们在这个维度上的距离有关
4. 达尔文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表情的跨文化特性,发现面部表情在任何地方都表达着同样的情绪状态
5. 达尔文称共通的表情乃进化而来,因为它允许我们向别人表达我们的情绪,从而控制他人的行为
例子: 微笑有哪些含义?
1. 微笑可以表达快乐或高兴等基本情绪
2. 微笑也可以作为一种沟通手段,是社会互动的一部分
3. 微笑可以作为快乐的表达,但不是所有的快乐都导致微笑
4. 在一些情况下,跑步者的微笑是因为朋友同行,而不是因为天气好而感到快乐
5. 在打保龄球时,微笑与社交接触有关,与逃避社交接触无关
6. 打保龄球时,微笑在全倒后出现的时间比例较高
(2)、非语言线索
1. 一般而言,人们使用三种信息通道来表达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的视觉线索和超语言学线索
2. 非语言的视觉线索包括距离、身体姿势和目光接触
3. 距离表示人们之间的亲密程度,身体姿势传递不同的信息,目光接触表示兴趣程度
4. 超语言线索是指一句话有多种含义的线索,表现为重音、停顿或语调的不同
5. 许多研究发现,非语言的线索常常会泄漏一个人的真正企图,甚至可以揭示他人说谎的企图
6.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侦测他人是否说谎的能力并没有多强,即使观察者仔细分析非语言沟通行为,也难以区分走私者和对照组
第二节自我知觉
1. 个体知觉包括对自己的知觉
2. 自我知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1、自我概念
(1)、自我图式
1. 马库斯和乌尔夫用自我图式说明了个体的自我概念,自我图式是指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2. 自我参照效应证明了自我图式在组织记忆内容方面的作用,人们在加工与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效率更高,记忆效果也最好
3. 黑根斯提出的自我差异理论指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和实际自我,当这三个部分产生冲突时,个体会产生负性情绪并导致长期的不良效果
4. 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与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四个方面的过程有关
5. 社会互动理论认为,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有意义的交流导致了自我和社会现实的整合,自我就是一个人通过行为展现自己时使用的符号,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用来定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
(2)、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
1. 自我觉知是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分为内在自我觉知和公众自我觉知
2. 内在自我觉知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的重视,内在自我的人对自己的感受比较在乎,因此常常夸大情感反应,自我概念中的内在事件清楚明确
3. 公众自我觉知指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在意,观众自我的人害怕别人评价自己,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容易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产生距离
4. 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不同,自我意识是个体参与自我觉知时的一种习惯性倾向,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甚至可以被看成是一种人格特质
2、与自我有关的其它概念
(1)、自尊
1. 自尊是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2. 拥有自尊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自尊的确立有两条途径
3. 鲍梅斯特总结出了个体提高自尊的方法,包括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用自我障碍策略为失败找借口、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反馈、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
4. 与自尊建立有关的问题,如学会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反馈等
(2)、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1. 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是指个体以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以提升自尊
2. 自我确认(Self-verification)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以提高自尊,并使别人对自己有个一致性的认识
(3)、自我表演
1. 自我抬高(Self-promotion):通过行动或语言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
2. 显示:向他人显示自己的正直和有价值,引起他人内疚
3. 谦虚: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质、成就和贡献
4. 恳求: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不足与依赖,引起他人同情
5. 恫吓:用威胁的方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6. 逢迎:说他人喜欢的话,俗称拍马屁
1. 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
2.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想让他人对自己有良好印象
3. 琼斯(Jones 1982)总结出的6种自我表演的策略:自我抬高、显示、谦虚、恳求、恫吓和逢迎
(4)、自我障碍策略
1. 自我障碍策略是一种常用的自尊保持策略,旨在通过提前准备的一系列行为来解释预期失败,以避免被他人归因于缺乏能力
2. 张三在考试前预计自己会失败,并使用了自我障碍策略,通过感冒、家人生病和宿舍环境等理由来解释失败的原因
3. 这些理由被用来证明张三的失败不是由于他缺乏能力所致,相反,如果成功,人们更有理由将成功归因于他的能力
4. 这种方法在他人眼中可能使张三的形象更加聪明,因为遇到这么多不幸的事情还能成功
(5)、自我监控
1. 自我检控是指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控制自己的自我表演
2. 高自我检控的人善于根据情境和他人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而低自我检控的人则不善于在别人面前作表演
3. 中国人的自我检控能力较强,更在乎他人的要求与期望,因此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较强
4. 不同自我监控的个体在生活中采取的适应方式不同,如高自我监控的人喜欢明确的工作角色,而低自我监控的人则选择与其自身人格特征相吻合的工作
5. 高自我监控的人常常刻意地使自己适合工作的要求,适合的工作包括法律、警察和公共关系;低自我监控的人则常常按自己的兴趣和动机去工作,适合的工作包括研究、艺术等
6. 印象管理是指人们试图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这与人们的自利偏差相关
(6)、自证预言
1.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会影响他人行为
2. 心理学家达利和法继欧(Darly & Fazio 1980)将这种现象称为自证预言
3. 罗森塔尔效应(1968)是自证预言的一个例子,表明教师的期待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4. 被指名的孩子学习成绩显著进步,这可能被视为罗森塔尔效应的结果,并符合老师的期望
(7)、体像
1. 体像描述的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的现象
2. 减肥问题研究显示,人们对自己体像的重视程度影响减肥盛行
3. 卡什的研究发现,女性更在乎自己的外表,更容易对自己的体像不满
4. 青少年对自己的体像要求更高,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界限不清是自我及社会现实的重要特征
5. 精神分析学者认为,人的行为和态度与自我及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躯体经验是自我的一部分反映
第三节社会认知
1. 人是一个认知的吝啬者,在知觉他人时,会去除琐碎信息以节省精力
2. 人们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形成对他人或事物的推论,这就是社会认知
3.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分类与图式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1、分类与图式
(1)、分类
1. 分类是认知他人的一种基本过程
2. 分类的标准是他人或事物的与原型的相似性
3. 最初的分类标准是性别
4. 通过简单的分类,我们对他人或事物的认识被简化
5. 节省认知资源的图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他人
(2)、图式
1. 图式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2. 个人图式是对某一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
3. 自我图式是指人们对自己所形成的认知结构
4. 团体图式是指我们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也称为团体刻板印象
5. 角色图式指人们对特殊角色者所具有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6. 剧本是指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其是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
(3)、图式化处理
1. 图式有助于人们快速而经济地处理大量信息,解释新信息,获得有效的推论,提供某些事实填补原来知识的空隙,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的预期加以结构化,以便将来有心理准备
2. 图式化的处理使人们觉得不需要详细分析与解释特质,这是一种不足之处
例子: 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从你提供的信息中可以看出,政治家在决定外交政策时通常会考虑历史的教训,并将其应用于当前的形势这些教训通常是从他们思想启蒙时代所发生的事件类推而来,例如慕尼黑和越南等事件
此外,心理学家基洛维奇的实验也表明了图式在影响一个人对当前外交政策的偏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个实验通过让被试了解两个不同的假设事件,其中一个事件涉及到类似慕尼黑的事件和二战前的象征,另一个事件则与越战有关结果发现,听到与二战有关事件的被试更倾向于支持小国挺身对抗邻国的行动
总的来说,社会认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刚刚获得的信息与认知者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易获得性以及认知者的期望、动机、情绪和情境等这些因素都会对认知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政治家在制定外交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2、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
1. 社会认知影响人类健康
2. 社会认知影响幸福感
3. 社会认知影响心理健康
4. 社会认知影响人际关系
5. 社会认知影响自我认同
分支主题
(1)、社会认知与寂寞
1. 社会认知过程中,人们容易体验到更大的寂寞
2. 长期寂寞的人经常陷入贬低自己的消极圈,经常用消极的态度看待自己
3. 寂寞感较强的人常常用消极的眼光看待他人,如会认为自己的室友难以共处
(2)、社会认知与焦虑
1. 焦虑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情绪体验
2. 心理学家布茹姆等人研究发现,人们对情境的认知与控制可以避免焦虑
3. 津巴度等人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发现把心跳加快归因于噪音可以减轻害羞者的焦虑
4. 焦虑可以通过对情境的认知和行为控制来减轻,而非单纯归因于自身缺点或缺陷
(3)、社会认知与生理疾病
1.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心理学家发现人类行为和认知对健康的影响
2. 行为医学和健康心理学的发展思路
3. 健康心理学家对情绪与紧张的认知与疾病产生的关系
4. 心脏病产生与情绪与紧张认知的联系
1. 负性情绪和紧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2. 紧张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受抑制
1. 自主神经系统受损会影响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调节
2.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相互拮抗,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3. 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导致多种功能障碍,如血管舒缩障碍、胃肠蠕动减慢、腺体分泌异常等
4. 损伤程度和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也不同,可能表现为多种内脏功能的紊乱
5. 针对自主神经系统受损的治疗,除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受损功能的恢复
1. 紧张引起的消极情绪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图2-2:通过放松技巧缓解紧张
1. 放松技巧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
图2-3:充足的睡眠和锻炼有益健康
1. 充足的睡眠和锻炼对健康有益
图2-4: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积极应对的重要性
1. 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积极应对很重要
图2-5:心理平衡的重要性
1. 保持心理平衡有助于保持健康
1. 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面对疾病的乐观解释是身体健康的主要条件之一
2. 赛利格曼和皮特森的研究提供了乐观对健康影响的相关证据
3. 乐观的人在健康状况方面远远好于悲观的人
第四节归因问题
1. 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过程
2. 心理学家十分关心归因问题,只有发生出乎意料或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时,人们才会进行归因
3. 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归因理论,对归因过程中人们使用的原则和方法加以论述包括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性归因等
1、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
1. 1958年,海德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
2. 海德认为人有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和控制环境的需要
3. 人们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4. 事件的原因无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种,海德还指出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进行归因
5. 共变原则是指特定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
6. 排除原则是指如果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2)、韦纳的归因理论
1. 韦纳在海德、阿特金森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
2. 归因的维度包括内因和外因,以及稳定和不稳定
3. 人们在归因时还从另外一个维度,即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
4. 韦纳进一步组合了这两个维度,形成了特定的归因模型
1. 不稳定
2. 稳定
1. 内部努力和能力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
2. 心理学分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3.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4. 外部运气和任务难度是影响任务完成结果的两个因素
5. 任务难度和外部运气共同决定了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
1. 韦纳的归因理论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
2. 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与认知反映
3. 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产生自豪感,而把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因素会产生羞耻感
4. 把成功归于努力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会坚持更长时间,而把失败归于能力的人则不会坚持太久
5. 韦纳在80年代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归因理论,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制性
6. 归因的三个维度经常并存,可控制性这一维度有时本身也可以发生变化
7. 改进后的归因模型包括了韦纳提出的三个维度,并且还有变化的可能性
1. 内部因素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2. 外部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
1. 稳定和不稳定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状态
2. 稳定的状态通常意味着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和心理特征相对稳定,不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3. 不稳定的状态则意味着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
1. 努力控制特定目标
2. 暂时针对某事的特定努力
3. 老师的偏见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4. 偶然的帮助可能来自他人
1. 不可控
2. 特定的能力
3. 心境与情绪
4. 考试难度
5. 一个人的运气
1. 韦纳的归因理论提出了适应性更强的归因风格训练的重要性,并证明这种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努力程度有显著效果
2. 德维克通过现场实验证明了把失败归于努力不够的训练计划的有效性,从而改善了个体的归因风格
3. 阿伯拉姆森提出了抑郁型和乐观型的归因风格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并指出抑郁型风格可能导致个体从消极方面去解释生活和理解他人
4. 皮特森和塞利格曼的研究发现抑郁型和乐观型归因风格对个体的健康有影响,并指出抑郁型风格可能影响个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不良的健康状况
5. 抑郁型归因风格的人在问题解决中可能变得疯狂,问题解决能力较差,并且可能忽视自己的健康,缺乏适当的营养、睡眠和运动
6. 抑郁型归因风格的人在面对疾病时可能比较被动,不会主动寻求帮助
(3)、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1. 凯利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可以归为行动者、刺激物和环境背景
2. 三维归因理论包括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和独特性信息,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准确的归因
3. 凯利还提出了折扣原则,认为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会被其他可能的原因所削弱
4. 归因过程中会涉及到诸多信息,同时也存在一些普遍适用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广泛应用于人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
(4)、对应推论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适用于解释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可以把事件归于他人的内在特质,如人格、态度、心情等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相对应,而是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以及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只有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这些条件时,我们才能推论他的行为与他的内在品质相对应例如,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我们就可以从他的行为推论出他是一个不道德的人此外,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不是在外界强大的压力之下做出的,我们也会认为他的行为代表了他的内心因此,对应推论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释他人行为的一种有效方法
2、对自己的归因
1. 人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情绪、态度、特质和能力等,因此对自己的推论也是依赖于自己外显的行为
2. 贝姆认为人们通过观察自己的外显行为来推断自己的情绪、态度、特质和能力等
3. 我们试图使用本质上相同的资料,以及相同的归因过程对我们自己的行为进行因果关系的推论
4. 在归因自己行为方面,后来的研究者如贝姆系统地研究了一系列其他心理学家研究的内容,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并指出了人们对自我行为的归因通常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和遵循怎样的过程
(1)、对自己态度的归因
1.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人是通过内省和不断检讨自己意识里的各种认知和情感因素形成自己的态度
2. 贝姆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人们所能知觉到的有关自己态度的内在线索很少,且模糊不清,因此人们实际上是通过观察在不同压力环境下的自己的行为而了解自己的态度
3. 为了验证自我知觉理论,萨拉希克和考维Conway(1975)设计了一项宗教行为描述的实验
4. 实验中,参加实验的学生被随机分成A组和B组,其中A组被问到是否偶尔才从事宗教行为,而B组被问到是否经常做这些事
5. 由于假设A组和B组学生的实际宗教行为没有差别,但由于问题的关键词不同,导致两组学生的回答产生了差异
6. 第一组学生描述自己参加了不少宗教活动,而第二组描述自己参加了较少的宗教活动
7. 最后问学生“你的宗教信仰有多虔诚?”,结果显示第一组学生比第二组学生对宗教更虔诚
(2)、对自己动机的归因
1. 完成一件报酬高的工作,人们常常做外在归因
2. 完成相同的工作只有微薄报酬时,人们往往内在归因
3. 最少的报酬将引发对工作最大的内在兴趣
4. 如果从事一项工作的理由被过分正当化,那么人们会伤害到其参与该活动的内在兴趣
5. 对从事某项特殊行为施与外在威胁会增加兴趣
6. 施与外在威胁的情况下,如果对吸毒的惩罚越严厉,毒品会更具吸引力
(3)、对自己情绪的归因
1. 传统的情绪认定观点受到挑战,情绪反应并非本质区别,人们能够区分激起状态的高低不同
2. 沙可特的理论认为情绪的知觉取决于生理激起程度和认知标签,人们对行为的检查可以推断自己的情绪状态
3. 人们对生理激起的归因被认为是产生情绪的根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对同一情境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例子: 晴朗的日子人快乐
1. Schwartz & Clore(1983)发现天气对人们的心情有影响
2.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人们会将自己整个人生评价为快乐,令人满意
3. 人们更觉得快乐,在晴朗的日子里进行电话采访
4. 表2-7显示了天气对心情的影响,阴雨绵绵的春天会使人感到更糟糕
1. 晴天
2. 阴天
1. 当时心情快乐的程度
2. 7.5分
3. 5.4分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
2. 心理学分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3.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内在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4.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影响,并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
5. 实验心理学解决的是研究方法问题,为所有的心理学研究提供方法基础
6. 认知心理学解决的是过程和机制问题,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心理现象的发生规律
7. 整体上,人生快乐的程度是因人而异的,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关系、积极的心态、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等因素都可能对快乐程度产生积极影响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
2. 心理学分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3. 心理学的满足程度
4.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5.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影响
6. 实验心理学解决的是研究方法问题
7. 认知心理学解决心理现象发生规律的问题
8. 对整个人生满足的程度:6.6分,幸福感偏低,有部分人不满意
3、归因中的偏误
(1)、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罗斯(Ross 1977)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所以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行为的影响;二是因为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它因素突出,所以人们把原因归于行动者,而忽略情境背景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Actor-observer bias):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的归因;而当人们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作外部的归因,即观察者高估个人特质因素,行动者高估情境因素的作用 运用基本归因错误能使一个人高估其他人的知识罗斯等人1977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了一项研究,在研究中把学生两两分成一组,一问一答一个是发问者,一个是回答者实验中让发问者自编10个题目(很有挑战性但不是不可回答),向被问者发问,尽量难倒对方,最后让双方评估自己和对方的知识研究表明,当发问者所编的问题很难时,被问者会高估发问者的知识,被问者认为与自己相比,对方的知识很丰富显然,在研究中被问者注重外在的行为而忽略情境,便产生基本归因错误被问者以为发问者有丰富的知识,认为他们知道这些难题的答案但实际上他们忽略了情境里的人为因素,即发问者可以编造任何他自己喜欢的问题他们未必知道问题的答案,即使如此,发问者还是让被问者对自己产生较高的评价
(2)、归因中的自利偏差
1. 自利偏差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而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2. 印象管理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归因中的自利偏差,当别人问原因时,人们会尽量让对方相信,成功完全是由于自己本身,而失败则不能怪自己,如此才能获得较高的评价
第三章人类的社会行为
1. 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2. 亲社会行为包括助人、利他等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3. 反社会行为包括侵犯等不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4. 新闻媒体对人类行为有重要影响,可能影响人们对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认知和选择
第一节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
1、遗传与环境作用总述
1. 遗传与环境在人类行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心理学产生了影响,过分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决定作用
3. 麦独孤强调基于遗传的本能因素对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4. 弗洛伊德将本能理论推向了极端,早期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和性本能冲动有关
5.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了环境与遗传共同决定着人类的心理与行为
6. 社会生物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在人类行为中的客观基础
7. 对“遗传和环境因素到底对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心理学发展的方向,并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类行为的本质
8. 本文以研究这个问题为主线,分析相关的理论与实验证据,揭示了人类心理与行为的本质
2、遗传因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1)、生物学理论的观点
1. 任何行为都有其遗传基础,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2. 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自然选择的角度分析了生物遗传因素在有机体发展中的作用
3. 达尔文的进化论成功地解释了人类情绪的发展
4. 爱克曼等人发现了人类情绪表达的普遍性、内在性及一致性的证据,支持了进化论对人类情绪发展的解释
5. 人类的许多社会行为如合作、父母为后代的献身及利他行为不能用进化论解释
6. 汉米尔顿用近亲选择进一步扩展了进化论的范围,这一理论在八十年代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7. 尽管汉米尔顿、威尔森等人提出的理论很快受到了追捧,但它所能解释的行为很有限,无法长久地对心理学发展方向产生影响
8. 与其它源于生物学基础的理论一样,社会生物学理论所能解释的行为很有限
(2)、遗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 遗传因素对心理特质与行为的影响
任何一种心理特质与行为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在不同的心理特质与行为层面上,遗传影响的大小不一样基因对身体和智力特征的影响要大于它对社会与人格特质的影响
2. 基因对智能发展的影响
霍恩等人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基因的影响对智能发展越来越重要在婴儿期,基因差异可以解释发展测验分数中的15%的变异,而在儿童期,基因对IQ的贡献超过50%
3. 遗传对人格特质的影响
爱维斯通过研究个体儿童与成人期人格的关系发现,不论是人格特质中的内—外向、神经质,还是个体差异,如社会赞许倾向、害羞等,在各个年龄阶段,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实际上基因对人格特质的影响已为许多研究者证实
3、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
1. 在心理学体系中,环境在人类心理与行为发展中作用在行为主义中开始强调
2. 早期的行为主义者用极端形式突出了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的作用
3.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与分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后天环境因素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1)、家庭环境
1. 家庭是人们接受环境影响的主要场所,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
2. 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不同影响
3. 父母对待不同顺序孩子的方式不同,造成了孩子们在依赖感、成就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4.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共同性和非共同性的家庭影响,其中非共同性的影响对儿童成长的作用更大
5. 对孩子发展影响最大的特殊环境,而不是一般性的家庭因素,例如收养孩子与家庭其他孩子面临的环境不同
6. 家庭研究的方向应该由家庭间变量转到家庭内变量上来,以更好地了解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2)、文化环境
1. 环境影响行为
2. 文化进化是指文化特征由上一代向下一代传递的过程
3. 文化进化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
4. 文化进化速度快于生物进化
5. 文化差异对人的行为有影响
6. 墨瑞里研究中发现父婴关系对中非孩子成长更重要
7. 艾姆伯研究认为父母关注是女性早熟的根本原因
8. 不同文化背景下孩子成长环境不同
4、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 遗传为人类心理发展提供生理基础
2. 环境为人类心理发展提供发展空间
3. 遗传与环境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人类心理
(1)、斯卡尔遗传建构环境的观点
1. 遗传特征与养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紧密相关
2. 遗传特征建构生活环境有被动型、唤起型和主动型三种形式
3. 个体的成长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4. 社会文化与生理变化的关系密切,它们总是同时进行
5. 教育和学习的关键在于遗传特征的进化,通过生理过程和社会文化的进化
6. 资源越多,进步越快,而这一切的实现要通过文化和社会化
(2)、行为遗传学的证据
1. 遗传和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问题,行为遗传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种争论
2. 行为遗传学提出了两个前提来区分遗传和环境的相对影响,包括对心理或行为的一致性的观察以及通过家系研究、双生子和收养研究来区分二者的影响
3. Gottesman的家系研究显示亲属中出现精神分裂症的概率较高,霍恩的收养研究则发现孩子的智商与生母的智商相关性更高,这表明智力的个体差异主要由遗传决定
4. 双生子研究通过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来估计遗传和环境的相对影响,结果表明在人格特质上,遗传的作用占50%,大于环境的影响
5. 还有一些行为遗传学家用这种方法进一步估计了遗传和环境的相对影响,指出在分裂症与情感异常上,环境的影响较大
6. 智力主要由遗传决定,约有50-80%的智力基于遗传,而酗酒主要由遗传决定
7. 环境因素在智力中的影响较小,但在分裂症和情感异常上的影响可能较大
(3)、概率渐成论
1. 高特利伯从概率渐成论的角度分析了遗传与环境在生物学基础上对人起作用的方式
2. 分子生物学和概率渐成论都认为基因和环境信息对DNA有激活作用,产生了适当的蛋白质
3. 遗传与环境对人类行为的作用问题对心理学的发展有指导意义,有助于人们对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有清楚的认识
4. 生理基础和行为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仅仅从脑功能变异去解释心理与行为是不够的
5. 区分这个问题对教育观念的转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素质教育应该是因人而异,而不是对不同爱好、不同能力的人采取千篇一律的做法
6. 承认个体差异既有遗传的基础,又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对具有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教育的目的与要求也应该有差异
第二节人类的侵犯行为
1、侵犯行为概述
(1)、什么是侵犯行为?
1. 侵犯行为是指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2. 心理学家关注侵犯行为,因为二战及特定案例促使他们思考人类暴力和助人问题
3. 在分析侵犯行为时,需要注意行为的三个方面:行为的实施,行为的性质(反社会或亲社会),以及伴随的情绪(如愤怒)
4. 侵犯行为可以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但大部分情况下是不被社会认可的
5. 认可的侵犯行为,如教练对不认真训练的球员的惩罚,也被视为侵犯行为
例子 谁是真正的刽子手?
1. 亲社会行为与规范相一致,反社会行为违背了法律和社会规范
2. 历史上许多最残忍的暴行都是由与规范相一致的官方行为所铸成
3. 纳粹分子杀害犹太人、柬埔寨政权杀害高棉人、斯大林时代的苏联清洗、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迫害他人等都是政府或团体的合法行动
4. 这些暴行是由国家或团体的合法领导所铸成,并宣称是为整个国家着想
5. 与这些暴行相比,个人谋杀事件微不足道,放纵的政府比放纵的个人更具危险性
(2)、愤怒与侵犯行为
1. 愤怒常常源于对他人的侵犯行为
2. 愤怒有时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
3. 愤怒可以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阻止类似行为的发生
1. 接受自己愤怒的情绪,并认识到这是正常的反应
2. 试着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攻击行为
3. 尝试深呼吸、冥想或其他放松技巧来缓解情绪
4. 如果愤怒情绪无法控制,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 面对压力和负面情绪
* 社交焦虑或人际冲突
* 自我认同和归属感的问题
*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 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治疗和预防
分支主题
1. 愤怒的常见原因包括闻到恶臭的气味、闻到烦人的烟味、看到令人恶心的景象等
2. 对于他人的攻击常常采用“以牙还牙”的方式加以报复,这会导致侵犯行为因交互报复而扩大
3. 家庭暴力中的交互报复会导致更多的家庭暴力
4. 遭受挫折是人们感到愤怒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1. 挫折是妨碍个体获得快乐或达到预期目的的外部条件
2. 挫折侵犯理论认为挫折和侵犯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理论受到了批判
3. 当人们认为他人有意给自己造成挫折时,更可能以侵犯行为回应
4. 归因影响人们对于挫折的反应和行为
1. 事件能产生愤怒或侵犯行为的关键在于受害者知觉到侵犯是他人有意造成的伤害
2. 人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会影响自身是否愤怒
3. 人们处理愤怒的方式也会受到归因的影响
例子: 当人们感到愤怒时如何反应?
1. 侵犯冲动
侵犯冲动是指个体内心深处的冲动和欲望,导致个体产生攻击、伤害或破坏性的行为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冲动往往是潜意识的,不容易被个体意识到
2. 实际侵犯
实际侵犯是指个体实际实施了侵犯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直接的攻击行为,也可能是间接的攻击行为,如威胁、欺凌等在实际侵犯中,个体可能使用言语、身体动作或其他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直接的攻击行为:口头或象征性攻击的占比是82%
予以拒绝或收回某些利益,这一行为在受访者中占比达到了 59%
1. 身体攻击占比 40%
2. 相对于其他攻击方式,身体攻击占比较低,仅为 10%
1. 间接的攻击行为包括向第三者说他人坏话或诅咒
2. 这一行为在所有攻击行为中占比约为42%
3. 相比之下,直接攻击行为的比例约为34%
1. 伤害对冒犯者有重要意义
2. 冒犯者可能寻求报复或惩罚以表达不满或恢复自尊
1. 替代性攻击是一种攻击无生命物体的行为
2. 替代性攻击通常会涉及到替代性的物体或符号,而不是实际的受害者
3. 这种攻击行为可能会造成轻微的心理创伤或心理困扰
1. 攻击另一个人
2. 占比24%
3. 占比25%
1. 非攻击性行为:平静活动占比为60%
2. 非攻击性行为中的平静活动通常指的是在无身体冲突的社交场合中的平和活动,例如观赏艺术表演、听音乐会等
3. 这种行为可以帮助个体在社交环境中放松身心,避免冲突和紧张,从而营造和谐友好的氛围
1. “就此了事,不伤害无礼者”的含义是息事宁人,避免冲突
2. 调查显示,多数人会采取这种方式避免冲突
(3)、对侵犯行为的学习
1. 侵犯行为在很多情况下是源于学习和受到的挫折,受到攻击与挫折的愤怒情绪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2. 侵犯行为可以经由学习过程获得,强化和模仿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3. 班杜拉的一项观察学习实验显示了学习对侵犯行为的影响
4. 儿童在看到其他人通过模仿或观察学会了侵犯行为后,也会学习这种行为
5. 在实验中,实验组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说明学习在儿童侵犯行为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4)、温度与侵犯行为
1. 天气变化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十九世纪初就引起了社会哲学家的关注
2. 罗特姆的档案研究发现了空气污染与暴力犯罪的关系
3. 巴龙的犯罪与温度关系研究显示了暴乱数量与气温呈现倒U曲线
4. 卡尔斯密斯和安德森等人对上述结论提出了批评,安德森使用概率论对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修正
5. 人们在外出机会下降时,暴力行为产生的机会也较少
(5)、兴奋转移与侵犯行为
1. 敌意性侵犯行为和情绪激起的关系
2. 其他刺激引发的生理激起可能转移到侵犯性冲动之上
3. 兴奋转移不仅发生于爱情中,也可以解释侵犯行为
4. 愤怒和锻炼会增强侵犯性,大噪音、暴力与淫秽电影等也会增加侵犯性
5. 心理学家泽勒曼在研究中的发现和方法论基础
(6)、侵犯性线索与侵犯行为
1. 侵犯性的线索可以引发侵犯行为
2. 情境中的与侵犯相关的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可以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
3. 与死亡、邪恶等相联系的黑色是引发侵犯的线索
4. 穿黑色服装或黑色衣服的赛马选手表现出更高的侵犯性
5. 与侵犯有关的线索可以引发并加强已经愤怒的人的侵犯性
(7)、去个体化行为与侵犯
1. 去个体化是由心理学家津巴度提出的概念
2. 法国社会学家黎朋在群体行为研究中发现了社会传染现象
3. 津巴度和费斯汀格进一步研究认为,群体中的个体有时会失去责任感
4. 个体在群体中获得不败感和匿名性,可能导致反社会行为
5. 实验表明,匿名性对个体的去个体化行为有影响
(7)、饮酒与侵犯行为
1. 酒精能使人变得易于被激怒及好斗
2. 许多相关研究支持过量饮酒的人易于被激怒,表现出高的侵犯倾向
3. 酒精能给侵犯行为提供直接的生化刺激,使得喝酒的人的激起增加
4. 酒精能降低人们对侵犯行为的控制,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
2、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1. 教育和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侵犯行为的认识和敏感性,理解侵犯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和伤害
2. 情绪管理:教人们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和平、理智的方式表达和解决问题
3. 社交技巧训练:教授人们一些有效的社交技巧,如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这些技巧有助于减少冲突和误解,从而减少侵犯行为的发生
4. 法律和道德教育:通过法律和道德教育,使人们了解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接受的行为,并培养他们的道德责任感
5.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鼓励人们寻找和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当遇到问题时,他们可以向这些支持者寻求帮助和建议
6. 促进公平和包容的环境:建立一个公平、包容、尊重多元文化和差异的环境,可以减少侵犯行为的发生
7. 实施惩罚:对于侵犯行为,适当的惩罚也是必要的,但应与教育相结合,以帮助行为者了解其行为的错误
(1)、惩罚
1. 预期惩罚可能导致人们避免表现侵犯行为
2. 惩罚往往使受到惩罚的儿童表现出更多侵犯行为
3. 家庭暴力中,侵犯性可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
4. 儿童期受过惩罚的人长大后更可能以暴力行为对待家人
5. 父母可将暴力倾向传给下一代
6. 惩罚不仅抑制明显侵犯行为,还可能导致隐蔽性侵犯行为的增加
7. 心理学家将侵犯行为分为两类:控制不足侵犯型和控制过分侵犯型
(2)、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
1. 侵犯行为与挫折紧密相关
2. 降低挫折是减少侵犯行为的方式
3. 注意言行,避免成为他人挫折制造者
4. 学会控制和抑制侵犯行为
5. 从对方立场考虑,理解行为危害
6. 体验他人痛苦,反省自我,减少侵犯行为
(3)、替代性攻击与宣泄
1. 侵犯转移或替代性侵犯是指个体将侵犯行为指向其他目标,以应对挫折或烦扰,目标对象与挫折来源越相似,个体对该目标对象的侵犯性冲动越强烈
2. 宣泄是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时发现的一种减轻病人内心压抑的方法,后来的心理学家将其应用在处理侵犯行为上,认为提供场合或机会让遭受挫折的人发泄愤怒和挫折,可以减弱进一步侵犯的动机
3、传播媒体与暴力行为
1. 媒体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 心理学家关注媒体影响问题
3. 宣传者夸大媒体影响
4. 许多人认同此观点
5. 心理学家进行媒体影响实验研究
6. 从几个方面分析媒体的影响,如:认知、情感、行为等
(1)、影视暴力对孩子暴力行为的影响
1. 电影、电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扩大,人们开始关注媒体中的暴力性与日常生活暴力行为的关系
2. 早期的研究认为媒体暴力刺激侵犯行为,但遭到批判
3. 经过十年研究,再次评估电视暴力影响,发现电视暴力确实能使儿童产生更多侵犯行为
4. 许多实验和准实验研究发现,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儿童在解决社会冲突时表现出更高暴力倾向
5. 有研究提出疑问,表示怀疑对影视暴力与侵犯行为关系的争论仍存在
6. 有研究者提出家庭暴力决定着个体对暴力媒体的选择
7. 对影视暴力影响行为的解释,可能与去抑制、曝光和儿童时的家庭经历有关
1. 班杜拉认为看到他人的暴力行为会降低我们对自己暴力行为的抑制
2. 去抑制现象的发生是因为我们对暴力行为的情绪变得迟钝或不敏感,不关心他人的感受与痛苦
3. 大量观看凶杀节目的大学生在观看暴力影片时的生理激起水平低于观看科幻片,这表明媒体暴力可能使人们习惯于暴力,产生去抑制
4. 这可能形成了一种侵犯剧本,即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暴力解决问题
1. 武器效应将侵犯性的线索与侵犯行为联系在一起
2. 这些刺激引发暴力行为的认知启动
1. 武器效应将侵犯性的线索与侵犯行为联系在一起
2. 这些刺激可能引发暴力行为的认知启动
(2)、传播媒体中的性暴力
1. 人们对于色情题材对侵犯行为的影响存在争议,黄色书刊、色情暴力片与反社会行为的上升并无关系,青少年犯所接触的黄色书刊并不比同伴多
2.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年轻人在性犯罪问题上的行为主要受同伴的影响,而不是媒体的影响
3. 女性被认为在媒体暴力与侵犯行为的关系中受到了忽视,马拉姆斯发现暴力性色情片会增加男性对性暴力的态度和幻想
第三节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它们都旨在帮助他人利他行为是无回报的帮助行为,而助人行为则包括有回报的帮助行为尽管在日常生活中,这两种行为的区分并不多,但心理学家常常将它们放在一起讨论,因为它们都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行为应该对它们加以鼓励,而不是过分区分
1、对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
(1)、社会生物学:这是由威尔逊提出的一种理论观点威尔逊认为,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具有该特质的个体比不具该特质的个体较易持续生存下去,并且产生较多的后代,而每一个后代也将具有该特质依次类推,具有该特质基因的团体将在该物种中占多数,从而形成团体优势比如,具有产生较长脖子基因的长颈鹿常常容易获得数量有限的食物,因而会比短脖子的长颈鹿产生更多的后代,经历数代以后,我们将看到脖子更长的长颈鹿然而脖子过长会使动作变得笨拙,也会被淘汰如此一来,只有脖子长度适中的长颈鹿能够成为该种族的优势团体 威尔逊把这一演化原则用到利他行为的解释中,指出帮助他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对个体来说则未必如此以一对鸟饲养6只小鸟为例,每一只幼鸟有半数的基因来自其雄性亲代,6只小鸟的基因加起来的话就是其雄性亲代的3倍假如这只雄鸟牺牲自己去保全他的幼鸟,它的基因库依然超于从前Robert Trivers(1971)则从相互性的角度阐述了社会生物学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双向的或相互的利他行为才可作为生物学上的基础他认为个体利他行为的潜在成本,必须经由得到来自他人帮助的可能性所抵消社会生物学对利他行为的预测较易验证,比如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会有更多的利他行为
(2)、社会进化论
1. 社会生物学观点在80年代风靡一时,但同时也极容易招致批评
2. 社会进化论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重要性的共识,认为人类将在文化与文明的历史发展中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术
3. 社会进化论认为社会责任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助人与利他行为在整个社会中普遍存在,并在进化中得到了提高,已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
1. 社会责任规范是指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我们并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2. 相互性规范指的是在这种规范下,人们不仅仅有责任去帮助他人,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能够从他人那里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即一种互惠互利的规范
相互性规范的社会公平规范:
1. 相互性规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行为应该互惠,互帮互助
2. 人们应该遵循社会公平规范,平等对待他人,不偏袒某一方
3. 这种规范有助于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1. 社会公平规范是指帮助值得帮助的人
2.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认为对方不值得帮助
(3)、学习理论的观点
1. 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助人行为的规范掌握是学习的结果
2. 强化和模仿在学习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儿童会模仿父母或他人的助人行为
3. 模仿有助于儿童把助人行为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4.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助人行为有较大影响
例子: 逃避帮助的人们
1. 人们有时会主动逃避帮助他人,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人们知道帮助他人必须付出某些成本,比如不愿意付出的成本
2. 当有人坐在桌子后面收集募捐物时,人们更容易产生逃避行为
3. 人们有时也会逃避接受帮助,因为他们不希望别人来帮助自己能做的事情
4. 心理学家Brehm提出的拒抗理论认为,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有选择的自由,而接受来自他人的帮助会威胁到这种自由,因此当个体知觉到自己的自由受到威胁时,就会有不愉快的经验产生,从而促使他逃避帮助以保持独立性
5. 交换理论认为接受他人的帮助会使自己欠他人的债,因此也认为人们应该去帮助他人
6. 归因理论从自尊受到威胁的角度看待人们的逃避行为,认为接受他人帮助暗示着个人的失败与无能,因此人们会选择逃避行为
2、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1. 助人者的内在动机和价值观
2. 助人者的技能和能力
3. 求助者的需要和请求
4. 社会文化因素
5. 情境因素
6. 助人者的自我效能感
7. 助人者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1)、情境因素
1.情境中他人的存在
利他行为是指在一种非直接相关的利他情境中,个体自愿采取行动以帮助他人或促进他人的福利然而,即使最具有利他行为倾向的人,在某些情境中也可能不会去帮助他人这种情况的影响因素包括情境中的他人的存在,可能会阻止个人提供帮助
其他可能影响利他行为的情境因素还包括:
2. 时间压力
某些情况下,个人可能面临时间压力或其他紧急情况,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利他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可能会选择专注于自己的任务或需求,而不是帮助他人
3. 信任和社交规范
信任和社交规范对于个人在特定情境中提供帮助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在一个信任程度高或社会规范鼓励利他行为的情境中,人们更有可能提供帮助
4. 文化和价值观
文化价值观和特定的社会环境可能塑造人们对利他行为的看法和接受程度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可能对利他行为的期望和接受程度不同
总的来说,情境因素对人们的利他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他人的存在、时间压力、信任和社交规范、文化和价值观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个人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愿意提供帮助
1. 旁观者效应:旁观者的存在成了助人行为缺乏的原因
2. 责任扩散: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体的助人行为
3. 情境的不明确性:其他旁观者的行为会影响个体对情境的定义,进而影响到他的行为
4. 对旁观者效应的第三种解释与人们的评价恐惧有关
5. 环境条件:某些情境中,比如烟雾充满屋子的例子中,被试会担心在他人都保持沉默时,如果自己表现出担心的话会使别人认为自己的胆子太小
1. 物理环境如天气条件、社区大小和噪音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助人意愿和行为
2. 在阳光明媚、气温适中的天气条件下,人们更愿意帮助他人
3. 社区大小对人们助人与利他行为有影响,小城镇的人更乐于助人
4. 噪音会降低人们对环境中全部事件的反应性,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
5. 时间压力也会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
1. 时间压力会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
2. 在校园里散步时,人们更可能帮助他人
3. 忙碌是人们无法帮助他人的常见原因
4. 达利等人的实验证明了时间压力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5. 缓慢行走的人更容易停下来帮助衣衫褴褛的人
(2)、助人者的特点
1. 情境因素能增加或减少一个人表现出利他行为的可能性
2. 有些研究也发现,一些人即使在不利的情境中也会帮助他人
3. 有些人即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也不去助人
4. 可见助人者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助人倾向
因此,助人或利他行为有关的因素包括:情境因素、个人特点、个人行为倾向和人格因素
1. 乐于助人的人的人格特质包括对社会赞许需求高、爱心与道德感强
2. 助人者的心情受父母的影响,父母是他们行为的道德指引者
1. 心情会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
2. 心情愉快时,更乐于助人
3. 愉快情绪增加人们助人的意愿
4. 愉快情绪助人效果短暂
5. 悲伤或沮丧的心情可能降低助人行为
6. 内疚感可能影响助人者
1. 与亲社会行为有特殊关系的心理是人们的内疚感
2. 内疚感是指人们做错事时产生的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
3. 内疚感能诱发人们的助人行为,一些研究者认为可能与人的两种动机有关:一是希望通过做善事弥补过错,二是希望避免面对受害者以避免尴尬
4. 忏悔能使一个人的心理感到好受,使个体的内疚感降低,也减少了个体进行助人行为的意愿
5. 内疚感、忏悔与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有趣的现象:内疚感会增加人们的助人行为,而忏悔则会降低罪恶感并减少助人行为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
2. 心理学分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3.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4.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影响
5. 实验心理学解决心理学研究方法问题,提供更准确的研究方法
6. 认知心理学提供更深入的认知过程理解,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心理现象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
2. 自愿参与进一步实验的时间
3.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内在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4. 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影响,同时也重视对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研究
5. 实验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所有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基础和框架
6. 认知心理学则从过程和机制的角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现象的发生规律
1. 内疚组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个体在做出不道德或违法的行为后产生的负性情绪体验
2. 内疚组通常伴随着自责、悔恨、焦虑等情绪,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应对内疚组的方法包括认知重构、情绪调节、寻求社会支持等,有助于个体恢复心理平衡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 忏悔组是心理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忏悔组通过让患者表达和分享他们的内疚、后悔和自责,帮助他们处理负面的情绪和经历
3. 忏悔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促进自我成长和改变
1. 控制组是心理学实验中的一种基本设计
2. 控制组用于与实验组进行比较,评估实验干预的效果
3. 控制组中的个体通常接受常规治疗或观察,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控制组有助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33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影响,探讨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和群体的行为
2.67.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影响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
分支主题
*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
1. 引自Carlsmith等人(1968)是关于心理学研究的引用
2. 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分支包括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3.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内在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4. 社会心理学考虑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研究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
5. 实验心理学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方法论基础
6. 认知心理学解决心理现象发生的规律性问题
7. 引用Carlsmith等人(1968)提供了相关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参考文献
* 情绪调节与压力管理
* 心理治疗与咨询技巧
* 心理诊断与问题分类
* 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
* 人际关系与社会心理
* 社会行为与决策行为
* 社会认知理论与群体心理
* 社会化过程与儿童发展心理学
分支主题
1. 个人困扰和同情性关怀的概念和区别
2. 个人困扰的两种应对方式:帮助他人或逃避或忽略苦难事件
3. 同情心能增加人们的亲社会行为
4. 实验证明高同情心组有更高的帮助比例
5. 心理学家戴维斯编制了一个测量工具来评估人们的同情心
(3)、求助者的特点
1. 人们的助人行为受求助者特点的影响,包括是否受他人喜爱
2. 斯洛科沃(Slochower 1980)发现人们对慈善事业捐款的行为与接受捐款的人有关
3. 如果募捐者是一个非残疾人的话,大学生不大会捐款
1. 外貌和相似性对他人喜欢的影响
2. 漂亮外貌有助于获得他人帮助
3. 求助者与助人者的相似性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4. 被试的助人行为研究,如嬉皮士和装扮
5. 来自同一国家、相似态度等有助于促进助人行为
1. 一个人是否会得到帮助,部分取决于他是否值得帮助
2. 不同情境下,人们对帮助他人的态度有所不同
3.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大学生认为同学是由于某些不可控因素需要帮助,他们更乐意提供帮助
4. 性别会影响人们对他人求助的态度
5. 如果一个人能借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人们便不会去帮助他
1. 性别因素影响助人行为的出现
2. 男性在危险出现时表现出更高的助人倾向,但只针对女性求助者
3. 女性助人者的助人行为不受求助者性别的影响,且在特定情境下女性也会有较高的助人倾向
4. 当他人需要社会与情绪支持时,女性的助人倾向比男性更大
第四章态度问题
1.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
2. 过去几十年中,心理学家对态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对我们生活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3. 态度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整合
4. 态度的改变往往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群体压力、信息来源等
5. 态度与偏见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态度往往导致对某一群体的刻板印象和歧视
6. 改变态度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等手段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个体自身的反思和体验来实现
第一节态度概述
1、态度的定义
(1)、什么是态度?
1.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
2. 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3. 克瑞奇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情感、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
4.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的稳固的心理倾向,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
(2)、态度的心理成分及关系
1. 弗里德曼的态度定义包含三个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
2. 认知成分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它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3. 情感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它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4. 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不等于外显行为
5. 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表表示,其中行为倾向成分是未来反应的准备,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
2、态度与行为
3. 态度与行为并非一对一的关系
- 态度只是行为倾向的体现,并不等于行为本身
- 在特定情境下,态度可能会发生改变
- 在拉皮尔的研究中,人们对亚洲人的偏见与行为发生矛盾
4. 研究表明态度预测行为时应考虑的因素
- 个体差异: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态度可能不同
- 情境因素:同一态度在不同情境下的影响可能不同
- 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态度可能不同
- 行为习惯:长期形成的习惯和规则,可能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1. 在预测行为时,需要考虑态度是针对一般群体还是特殊个体
2. 在某些研究中,特殊个体的态度比一般群体的态度更能准确预测行为
3. 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对行为预测的准确性也越高
4. 许多研究者支持这一观点,并提供了相关研究证据
(2)、时间因素
1. 时间因素影响态度预测行为的准确性
2. 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改变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3. 例如在总统选举中,一周前的民意调查结果比一月前的民意结果更准确
(3)、自我意识
1. 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对自身行为标准更为关注,因此用他们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
2. 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更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3. 弗如明等人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4. 实验中,被试对他人表现出负性态度的大学生,在有镜子和少量观众评价的公众自我情景下,施与的电击强度较低,而在没有镜子和观众评价的内在自我情景下,施与的电击强度较高
(1)、态度强度
1. 态度对行为有决定作用,强态度比弱态度更能影响行为
2. 增加态度强度的方法包括提供更多关于态度对象的信息和让个人参与到态度对象中来
3. 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可以增强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并提高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4. 通过参与某些事情,人们可以增强其态度,这是预测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有效手段
(5)、态度的可接近性
1. 态度的可接近性是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
2. 直接经验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大,是因为它们的可接近性大
3. 法继欧和威廉姆斯等人通过测量人们对里根总统的态度的可接近性,发现可接近性大的被试态度与选举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强于可接近性小的被试
3、态度的心理功能
1. 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2. 塑造我们的自我形象和价值观
3. 帮助我们应对挑战和困难
4. 塑造我们的人际关系
5. 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1)、效用功能:效用功能也叫适应功能,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寻求酬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而避免那些与惩罚相联系的态度如孩子们对父母的态度就是适应功能的最好表现
(2)、知识功能
1. 认知心理学认为态度有助于组织知识
2. 积极的态度有助于获得知识
3. 态度对象相当于认知图式的功能
(3)、自我保护功能
1. 态度有助于人们应对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
2. 态度可以掩盖真正的原因,使人们可以避免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4)、价值表达功能
1. 态度有助于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
2. 积极的态度可以使人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3. 志愿者工作可以成为自我概念的核心部分
4. 表达态度可以带来内在的满足感
4、态度的测量
1. 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
2. 态度可以被测量,通常使用两种方法
(1)、直接测量
1. 直接测量的方法包括自陈法、行为观察法和问卷法等
2. 自陈法一般采用态度量表测量
3. 行为观察法通过行为观察推断,可以通过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分析以推断其态度
4. 问卷法则是将需要调查的问题编成问卷进行调查
5. 瑟斯顿量表是常用的态度测量工具之一
1. 瑟斯顿量表是一种11点量表,被试用1~11来反应
2. 瑟斯顿量表与利克特量表在尺度大小上有差异
3. 瑟斯顿量表能够很好地反映比较对象之间的细微区别
4. 在对两种化妆品广告效果进行比较时,由于产品知名度高,一般的小尺度量表难以反映差异,而瑟斯顿量表能够看出差异
5. 语义区分量表可能不是常见的使用瑟斯顿量表的情况之一
要点完整提炼后,便于更准确、全面地理解和应用该知识
1. 与之前两种态度量表不同,语义区分量表采用双极形容词进行测量
2. 研究者常常对语义区分量表进行修改,以建构人格问卷
3. 最近几年,杨国枢、王登峰等人使用这种方法发展出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大七模型问卷
4. 使用直接测量方法测量被试的态度时,容易出现社会赞许性的反应偏差
5. 在测量微妙问题时,应注意问问题的方式,以避免引起这种偏差
(2)、间接测量
1. 除了直接测量人们对某些问题的态度,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了解他人的态度
2. 投射技术是一种间接测量方式,包括法继欧在态度可接近性实验中用的反应时
1. 投射技术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2. 主题统觉测验是投射技术中最有代表性的方法
3. 这种方法通过让人们用看过的画编故事来测量人们的欲求与内在心理状态
4. 生理指标测量是研究个体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1. 通过生理指标可以了解人们对他人或事物的态度
2. 皮电反应和脑电P300是常用的生理指标
3. 现在很多测谎设备利用这些生理指标来认定被测者是否说谎
4. 反应时测量是一种测量方法
1. 使用反应时衡量人们对某个候选人的态度是可行的
2. 可以使用反应时指标测量人们的许多态度
3. 格林瓦尔德等人使用隐含相关测验以反应时为指标衡量文化差异
4. IAT 是衡量人们在做与自我一致或不一致的判断时的文化差异的方法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
1. 态度并非天生,而是后天环境形成的
2. 后天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我们态度的形成
3. 父母、朋友、老师等人的影响,以及我们接触到的各种事物,都会塑造我们的态度
4.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各种事件,这些事件会引发我们的情感反应,进而影响我们的态度
5. 我们的态度还会受到个人价值观、信仰、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6. 态度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1、态度形成与学习
1. 态度形成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学习利理论来说明
2. 学习理论包括联结、强化和模仿三种机制
3. 态度的学习有三种机制,其中联结是把特定的态度与某些事物联系在一起
4. 强化是指受到奖励有助于形成对某些事物的态度
5. 模仿是通过模仿榜样人物的态度而形成态度
6. 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有三个不同的过程:服从、认同和内化
7. 其中,服从是因为担心受到惩罚或想要得到预期的回报而采取与他人要求相一致的行为
8. 认同是指个人态度与榜样人物一致
9. 内化是指当态度与个人的价值体系一致时,个体容易形成这样的态度
例子:与可口可乐相联系的文章好
1. 对联结机制在态度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的直接证明来自Janis的报告
2. 有可乐喝的学生受4篇报道的影响大
根据表4-1,可以得出结论:饮料的饮用与学生接受的有说服力的文章产生了联结,这可能是导致他们态度改变的主要原因
综上,这证明了联结机制在态度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1. 主题:有可乐和无可乐
1. 癌症治疗
2. 癌症治疗的百分比:81% 和 62%
分支主题
* 癌症治疗指的是对癌症患者的治疗方式和方法
* 81% 表示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超过81%的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或改善
* 62% 则表示在未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只有约62%的患者病情有所改善或稳定
1. 军队规模
根据统计数据,军队规模约为总人口数的67%
2. 占比
此外,另有43%的人口不在军队中
1. 卫星计划是一个计划,它包括了 55% 的计划和 30% 的实施
2. 卫星计划是一个重要的计划,它需要按照计划进行,以确保计划的成功和实现
1. 立体电影受欢迎程度高(67%)
2. 立体电影的观影体验良好(60%)
1. 表4-1内数字是指:被试态度改变的方向与报道的数字
(具体数字在段落中未给出,故此处为假设数字)
1. 相同者的比例
2. 态度改变方向
3. 报道相反者比例
4. 减去操作
相同者的比例是报道相同者的比例减去态度改变方向与报道相反者的比例的结果
2、情感因素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1.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他人态度形成与情感有着紧密的关系
2. 暴光效应是指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积极的一种现象
3. 扎荣克让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学习外语,结果发现,这些词中出现次数多的词,人们对它的评价越高
5.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基于情感反应的态度只是一些简单的态度,绝大部分态度都是认知与学习的结果
3、态度形成中的认知理论
1. 认知因素对态度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2. 有计划行为理论是认知影响态度形成的有代表性理论
3. 指向行为的态度由人对行为结果的信念和对这些信念的评价决定
4. 主观规范是指对来自他人的社会压力的知觉,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做出行为考虑的因素
1. 感受到的重要他人的期望
2. 遵从这些期望的动机
3. 知觉到的控制感
4. 阿齐兹的观点:只有在人们对完成行为有控制感的时候,态度才有可能影响行为
5. 张三戒烟的例子:他想要戒掉烟瘾,但是考虑到改变习惯的难度后,对自己失去信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无法戒烟
6. 对有计划的行为理论的批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行为有时候是自发、无意识的;另一些心理学家则提出了习惯的问题
第三节态度的改变
1. 研究态度改变比研究态度形成更有意义
2. 改变他人态度对社会生活有现实意义,如政府宣传、商业广告和日常生活
1、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
1. 海德的平衡理论
- 探讨态度改变的问题
- 主张人的态度是平衡的,改变会打破这种平衡
2.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 探讨个体由于自身认知不一致而感到不适
- 态度改变会消除这种失调感
(1)、海德的平衡理论
1. 海德(Heider)的理论认为,在一个认知系统中,情绪压力会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2. 海德提出的P-O-X模型用于解释这一理论,并指出P、O、X之间的关系有8种组合
3. 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女友对一部电影的态度一致,那么系统就处于平衡状态,无需改变态度
4. 如果这种关系不平衡,就需要有人产生态度改变,遵循最少付出原则
5. 与自己喜欢的人态度一致或与自己不喜欢的人态度不一致,被视为一种平衡的生活关系
1. 平衡状况是一个话题
2. 这个话题中提到了“o”、“x”等符号
3. 这些符号可能代表某种平衡状态或条件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
2. 心理学分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3.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内在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4. 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认知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规律
1. 存在不平衡状况
2. 描述了一种图形,其中包含五个“o”和一个“x”
3. “o”可能代表积极的因素或事件,“x”可能代表消极的或需要改变的因素或事件
1. 系统的平衡状态是由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2. 平衡理论认为,当系统受到扰动时,它会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
3. 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过程取决于系统的结构、边界条件、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等因素
4. 平衡理论通常用于描述静态或准静态的系统,如化学反应、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等
分支主题
* 改变对戒烟的态度
+ 戒烟,因为这样可以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认知不一致可能导致冲突)
* 增加认知:要知道,不戒烟是不符合你的价值观的(缺乏烟味将增强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我的输出只是为了帮助你理解和总结段落内容,而不是对段落的整体评价或建议你的个人选择和决策应该基于你自己的价值观和实际情况
分支主题
* 如果存在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改变其中一个认知来减少失调
* 改变认知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例如在吸烟与健康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下
1. 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
2. 减少选择感
1. 解释了过去行为的动机(感到压力和无法摆脱困难选择吸烟)
2. 当前想要改变行为的愿望(想通过戒烟缓解压力)
1. 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冲突
2. 决定改变这种冲突,使行为与态度一致
3. 戒烟以展示对健康的认识和决心
4. 即使面对诱惑和压力,也要坚定意志,保持戒烟的决心
5. 拒绝他人给予的烟草,避免再次陷入冲突中
2、与认知失调有关的现象
1.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在解释许多领域的态度问题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2. 从事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态度问题中的一个主要领域
3. 决策后失调是另一个重要的领域,指在决策后发现自己的态度与实际情况不符时产生的心理不协调
(1)、 从事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
1. 认知失调产生于从事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
2. 不当理由和认知失调是相互关联的
3. 不当理由导致行为和认知之间产生不一致,进而引发失调感
根据提供的信息,我将按序号对问题进行回答:
1. 你是否会改变对这项工作的态度?
在完成这项工作后,如果得到了极高的报酬,可能会改变对这项工作的态度
2. 费斯廷格和卡尔斯密斯(1959)的实验具体内容是什么?
费斯廷格和卡尔斯密斯(1959)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让被试完成两项极为无聊的工作,并给予三种不同的报酬情况
3. 实验结束后,询问了被试对任务的喜欢程度,结果如何?
实验结束后,被试对任务的喜欢程度与报酬有关没有报酬时,大部分被试不喜欢这项工作;有1美元报酬时,有一部分被试可能不会改变态度;有20美元报酬时,被试对工作的态度可能会变得积极一些
综上所述,如果这项工作完成后得到了极高的报酬,可能会改变你对这项工作的态度但具体情况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个人价值观、工作背景等
因此,这段内容主要讨论了Festinger和Carlsmith的研究结果以及他们对认知失调和态度改变之间的关系的预测
1. 在撒谎的研究中,被试可以通过增加新的认知或改变态度来减少认知失调
2. 对于1美元的报酬,被试的态度改变较小,因为报酬不足以解释行为
3. 较轻的惩罚不足以解释儿童的行为,所以会产生最大的态度改变,他们不再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4. 自由选择和认知失调有关,当行为与态度不一致时,自由选择可以成为减少失调的方式
1. 认知失调理论中的自由选择性因素
2. 自由选择情况下认知失调理论的表现
3. 有选择时人们需要强调自由选择以引发较大的态度改变
4. 实验结果符合认知失调理论预期,只有在有自由选择时,人们才能体验到认知失调
5. 在没有选择情况下,行为的结果受到的强化越大,人们对行为的态度也越积极
6. 行为主义强化原理在认知失调理论中的体现
1. 此图是Linder、Cooper和Jones在1967年的实验结果
* 道德判断与情境认知
* 角色扮演与人际互动
* 群体决策与认同感
* 媒体影响与心理干预
* 情绪调节与压力管理
1. 努力与认知失调的关系:根据阿克苏姆和阿伦森等人的研究,付出的努力越多,对事物的喜欢程度越高
2. 实验证明:心理学家阿伦森等人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点,被试在讨论性话题时,嘲笑组对小组讨论的评价更高
3. 减少失调的方法:为了减少努力带来的认知失调,人们只能改变自己对这些事情的态度,从不喜欢变得喜欢
(2)、决策后失调
1. 人们在决策后会产生失调
2. 这种失调被称为决策后失调
3. 决策后失调可以通过改变对最终选择的评估来减少
4. 布瑞姆(Brehm 1965)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种现象
5. 在实验中,被试先对一些物品的喜欢程度进行评估
6. 然后被试可以从这些物品中再选择两样
7. 被试在第二次评估时,倾向于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物品的评估,同时降低对放弃物品的评估
8. 实验结果在表4-2中有详细记录,显示了这种倾向
1. 单一情境下:
- 情境
- 所选物品
- 放弃物品
- 失调降低总数
2. 混合情境下:
- 多个情境
- 所选物品
- 放弃物品
- 失调降低总数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包括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单一情境下选择特定物品会降低心理失调
2.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当处于单一情境下放弃特定物品也可以降低心理失调
3.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影响,当处于混合情境下选择或放弃物品可以影响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能进一步降低失调
4. 实验心理学解决心理学研究方法问题,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影响到心理物品选择;不同的研究情境也可能导致放弃不同物品,总体的失调水平进一步降低
请注意,这只是一次性的参考,如果需要进一步的讨论或更详细的信息,我将很乐意提供
1. 高失调
2. 数值变化
- 0.32
- -0.53
- +0.85
1. 测量结果为低失调
2. 数值为+0.25、-0.12、+0.37,分别代表不同的变化量
1. 无失调 0.00
2. 无 0.00
1. 注:表中高失调是指对两件物品最初评定很接近
2. 低失调指两件物品的评定结果相差较大
3. 调整评估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物品的价值
4. 避免低失调有助于提高评估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实现评估目的
分支主题
* 物品最初评定差别很大
* 无失调是指没有选择权
* 认知失调理论
* 对认知失调理论的批评
请注意,这是一个简单的概述,具体的内容可能会根据上下文有所变化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可以提供更多的文本或背景信息
1. 认知失调理论存在局限
2. 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确认理论对认知失调理论提出意见
3. 自我知觉理论认为态度是通过行为推断,不一定会产生认知失调
4. 自我确认理论认为态度与自我概念可以不必保持一致
5. 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认知失调理论在预测上更准确
6. 态度与行为差距较小或与自我关系不大时,自我知觉理论更有效
7. 不同情境下,不同理论解释效果不同
3、说服与态度改变
1. 说服在改变他人态度中的重要性
2. 心理学家霍夫兰德及其耶鲁大学的同事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总结出了一个说服模型
3. 这个说服模型涵盖了所有与说服效果有关的因素
1. 我们在此所列的模型是一个以霍夫兰德模型为基础,由西尔斯加以简化的一个说服模型
2. 这个模型中,外部刺激由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组成
3. 其中,说服者的影响力取决于他的专业程度、可靠性和他是否受欢迎
4. 说服对象的特点包括其投入或承诺、是否对说服有免疫力以及人格特征
5. 在态度改变的作用过程中,被说服者首先要学习信息的内容
6. 学习的基础上发生情感转移,把对一个事物的感情转移到与该事物有关的其它事物之上
7. 当接收到的信息与原有的态度不一致时,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一致性机制便开始起作用
8. 有许多种方式可用来减轻这种紧张
9. 有时候人们还采用反驳的方式对待说服信息
10. 人们在接收到来自他人的信息后,会产生一系列的主动思考,这些反应进而决定个体对信息的整体反应
11. 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这些信息所引发的反驳的数量及性质
12. 如果这种反驳过程受到干扰,则可能产生说服作用
13. 说服结果可能为:一是态度改变,二是对抗说服,包括贬低信息来源、故意扭曲说服信息和对信息加以拒绝掩盖
1. 说服者态度改变是可能的
2. 说服者可以通过提供信息、解释和证据来影响他人的态度
3. 说服者可以使用情感、社会认同和群体压力等手段来增强说服效果
4. 说服者需要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信念,以便更好地影响他们的态度
5. 态度改变需要时间和努力,说服者需要耐心和坚持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
2. 心理学分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3.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内在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4.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影响
5. 实验心理学解决心理学研究方法问题,为所有心理学研究提供基础
6. 认知心理学通过解决过程和机制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现象的发生规律
1. 信息是什么
2. 信息的作用
3. 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4. 信息的价值和意义
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
2. 心理学分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对情境的理解因人而异,可以影响到我们如何解释和理解其他情境不同的情境可以引发不同的情绪和反应,而这些情绪和反应反过来又会影响我们对情境的理解
3.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特征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人格特征是个体差异性的重要来源,它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有着深远的影响了解人格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行为和心理的规律
4.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影响
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不容忽视,了解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个体行为和心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并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
5. 实验心理学解决心理学研究方法问题
实验心理学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它为我们提供了客观的、可重复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心理现象的发生规律
1. 传播媒介
Hovland认为传播媒介对于说服的效果有很大影响根据说服的效果和受众的特点,应该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信息传播
2. 情绪和理性
说服过程中,情绪和理性因素都会影响说服的效果情绪因素主要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而理性因素则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3. 受众的认知和态度
说服过程中,受众的认知和态度也会影响说服的效果因此,需要针对受众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说服策略,以达到更好的说服效果
4. 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态度改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说服信息的来源、信息的质量和数量、说服的方式、受众的情绪和理性状态等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实现更好的说服效果
(2)、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1. 说服者的可信度
2. 说服者的权威性
3. 说服者的表达方式
4. 说服者的情感投入
5. 说服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说服的效果
与说服者有关的因素有:
1. 可信度:说服者的可信度主要取决于专家资格和可靠性专家资格: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时更有效
2. 吸引力:除了可信度外,说服者的吸引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具体来说:
1. 专家资格:具有专长的人更容易被他人信任和接受,因此在说服他人时更具说服力
2. 阿伦森等人的研究证明了专家资格的重要性高可信度的说服者造成了更多的态度改变
3. 可靠性:说服者的可靠性也是影响可信度的重要因素具有可靠性的说服者更容易被他人信任和接受
例子:可信度与睡眠效应
1. 可信度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在睡眠效应中表现最为显著
2. Kelman 和 Hovland 的研究发现,态度改变的持续时间与说服者的可信度有很大的相关
3. 在实验中,他们操纵说服者的可信度,发现可信度高的说服者会引起较多的态度改变
4. 三个星期之后,可信度低的说服者的影响力与可信度高的说服者的影响力相当,这表明存在睡眠效应
5. 当提醒被试有关说服者可信度的信息时,由可信度所引起的差异将恢复,进一步证实了睡眠效应的存在
1. 睡眠效应的发生条件:当可信度这一线索一开始便与说服信息相联系时,睡眠效应最可能发生
2. 被说服者对信息内容的记忆情况:如果被试先听到可信度线索再去听信息内容,他可能对内容完全不加注意,对信息内容毫无记忆
3. 专家的影响力:某一领域的专家能否把他的专业知识的影响转移到其它领域,其影响有多大,目前仍在寻找答案
4. 说服者的可靠性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如果人们认为说服者不能从自己倡导的观点中获益,或者人们怀疑他的可靠性,即使他的观点很客观,人们也不大会相信
5. 图4-10:可靠性与说服效果的关系:沃尔斯特等人证明了可靠性的效果,即检察官在支持增加执法人员权利时的说服力有所下降,而罪犯在这方面的说服力更强
1. 说服效果与说服者和说服对象的关系有关
影响说服者说服效果的另一个因素是说服者的受欢迎程度,外表、可爱程度以及相似性也对其有影响其中,外表漂亮的人在说服方面更有优势,其他因素如可爱程度、乐观、相似性以及参照群体也有影响同时,说服信息方面的因素也是关键之一,例如信息的准确性和说服者的影响力等因此,要提高说服效果,说服者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吸引力,还需要提供准确、有说服力的信息
1. 说服信息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大,实际态度改变也越大,但需要在一个适度范围内
2. 信息唤起的恐惧感也会影响态度改变,但也需要在一个适度范围内
1. 从媒体的角度来看:
* 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大众传播(如报纸、电视、广播等)与面对面的交谈(包括单面说服和双面说服)相结合的方式
* 当信息复杂时,不生动的媒介(书面信息)的效果较好
* 当信息简单时,视觉媒体的效果最好,听觉媒体次之,书面媒体的效果最差
2. 从单面与双面说服的角度来看:
* 当被说服者已经处于争论之中时,双面说服的效果要好于单面说服
* 然而,当人们最初同意该信息时,单面说服的效果更好
1. 二战后期的士兵们对信息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受到不同单面或双面信息的影响
2. 美国士兵易被单面信息说服,而怀疑这些信息的士兵则更易受到双面信息的影响
3. 双面信息更加全面和客观,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并被用作评估情报的标准
* 说服者方面的因素
* 说服内容方面的因素
* 说服环境方面的因素
* 说服效果的影响因素
1. 被说服者的人格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2. 被说服者的心情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3. 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4. 被说服者的免疫情况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5. 个体差异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包括认知需求、自我检控和年龄
1. 图4-12显示了自我监控与说服效果的关系
2. 自我监控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和思维进行有意识的监控和调整
3. 说服效果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4. 当个体自我监控能力较强时,他们更容易接受说服信息并采取相应的行为
5. 反之,如果个体自我监控能力较弱,他们可能对说服信息缺乏敏感度,或者无法有效地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1. 不同自我检控倾向的个体对两类广告的反映,是以被试对产品的出价为效标
1. 敏感期假设认为青少年时期到成人早期这一阶段的经历对自我概念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2. 这一阶段的人对他人的说服敏感,易接受他人的观点
3. Krosnick和Alwin对自1956到1980年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分析支持了敏感期假设
4. 调查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年龄段中,18到25岁的人在4年内态度改变最大
5. 情境因素可能包括个人经历、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群体压力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1. 预先警告可能导致态度难以改变,可能会引起拒抗
2. 当人们对问题了解得很少时,预先警告有助于态度改变
3. 分散注意力能减少抗拒,对改变态度有利
(3)、自我在说服中的角色
1. 人们不可能完全被说服,除非他们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
2. 说服者应该创造适当的情境,让对方自己愿意改变态度
3. 自我产生的论据比由说服者提供的原因更有效
4. 自我说服使得人们的参与感加强,从而更倾向于自己所支持的态度
5. 当人们觉得他人想要说服自己时,他们往往以消极的态度对待
6. 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自己收集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它来源于可靠的来源
第四节偏见问题
1. 偏见是战争的根源之一,包括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偏见、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偏见以及形形色色的种族偏见
2. 了解偏见并克服它的影响对社会的稳定和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3. 这节讨论的偏见主要包括种族偏见和性别偏见,需要我们克服
1、偏见问题概述
(1)、什么是偏见?
1. 偏见是与态度有关,但不同于态度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
2. 偏见是基于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3. 刻板印象是态度中的认知成分,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
4. 偏见与情感要素相联系,建立在他人所属的团体之上,歧视体现在行为上,如招工时排除女性或其他少数民族的人
5. 偏见是不合逻辑和不情理的
(2)、人们为什么会有偏见?
团体冲突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团体之间存在竞争、冲突和敌对关系,导致社会不和谐该理论认为,团体之间的竞争和利益冲突是导致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团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基于互惠原则的,即一方给予另一方一定的好处或利益,对方就会做出相应的回报因此,社会交换理论强调的是社会交换过程中的互动和互惠关系,以及人们的互动方式和交换规则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所属团体的认同和归属感对其行为和态度具有重要影响该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所属的团体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态度,并影响团体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1. 在争得稀有资源(如工作或石油等)的过程中,团体之间会产生偏见
2. 偏见是团体冲突的表现
3. 相对剥夺的观点解释了偏见何时产生,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得到时,他们可能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进而引发对立和偏见
1.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
2. 儿童的种族偏见大部分来自父母,受到新闻媒体的影响而对其他人产生了偏见
1. 认知理论用分类、图式与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
2. 心理动力理论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等都助长了对他人的偏见
1. 心理动力理论用个人内部因素解释偏见
2. 心理动力理论有几种形式,包括替代性攻击和人格反常
3. 最有名的形式是Adorno对权威性人格的研究
4. 权威性人格的特征包括绝对固执传统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夸大权威,敌意扩大到一般人,迷信心理倾向
2、偏见的影响与克服
(1)、偏见的影响
* 情绪的影响
* 自我概念
* 人际关系的影响
* 决策过程的影响
* 社会行为的塑造和矫正
1. 偏见会影响人们对他人的知觉
2. 性别偏见会影响人们对男性照片的判断
3. 身高相同但性别不同的人的照片可能会引起人们判断上的差异
4. 人们在对男性照片进行判断时,可能存在一定的性别偏见
1. 女性照片是反映女性形象的重要载体
1. 控制组: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对照组
2. 告知组:通过告知的方式对个体进行干预的组
3. 激起组:通过激起的方式对个体进行干预的组
图4-13中展示了性别偏见的表现形式,包括性别歧视、性别刻板印象、性别暴力等这些表现形式不仅对个人尊严和权利造成侵犯,也会影响社会公正和性别平等我们需要关注这些问题,积极倡导性别平等,打破性别偏见,为建设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做出努力
1. 知觉和刻板印象的关系:在控制组条件下不告诉被试任何东西,而在告知和激起条件下,告诉被试某些信息,这会影响被试对照片中男女身高的判断
2. 刻板印象影响人们的行为:Spencer和Steele(1995)在研究女性数学能力的刻板印象时发现,男性与女性数学能力的差异会受到测验指导语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在许多其他领域出现,例如白人评判者认为黑人儿童画的画比白人儿童的更危险
3. 刻板印象对他人行为的影响:如果告诉被试测验会有性别差异,那么实际测验中可能会发现这种差异
1. 偏见会影响他人的行为表现,这种现象在自证预言中表现最为明显
2. 偏见不仅影响偏见持有者自己的行为,也会影响对方的行为
3. 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自证预言
(2)、消除偏见的方法
消除偏见的方法主要包括社会化:
1. 社会化是一种重要的消除偏见的方法
1. 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
2. 控制这一过程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
3. 在社会化过程中,父母和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尤为重要
4. 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儿童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因素
1. 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越少
2. 偏见来源于无知和狭隘
3. 通过教育减少偏见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让人们接受更多的教育
4. 直接接触可以减少偏见
1. 接触假设认为直接接触可以减少对立团体之间的偏见
2. 接触的条件包括地位平等、亲密接触、团体内部有合作和成功机会、团体内部有支持平等的规范
3. 国际学术会议和奥运会等可以基于这一假设克服人们之间的偏见
(4)、自我检控
1. 偏见与认知过程有关,可以通过检控认知过程来减少偏见
2.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有偏见时,可以通过静下心来想、抑制自己的偏见反应等方法来减少之
3. 内疚感、自我批评、搜寻引发偏见反应的情境线索等都有助于偏见的消除或减少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