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
2023-12-21 09:36:00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逻辑性是可以通过训练增强的,本书理论能帮助我们提高思考、表达与解决问题的逻辑性。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〇、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
定义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规范动作
训练表达者
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点、利益点、关注点和兴趣点,想清楚说什么(内容),怎么说(思路、结构),掌握沟通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
基本结构
基本原则
结论先行
每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并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以上统下
每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
归类分组
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逻辑递进
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逻辑结构
各种思想纵向相关(疑问 /回式对话)
各种思想横向相关(演绎 /归纳,MECE原则)
金字塔顶端思想回答的疑问,来自读者已知的事实
序言引出读者最初的疑问
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达成的沟通效果
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具体做法
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一、表达的逻辑
第1章 为什么要采用金字塔结构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找出逻辑关系,抽象概括
eg.
要记住9种食品:葡萄、牛奶、土豆、鸡蛋、胡萝卜、橘子、咸鸭蛋、苹果、酸奶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
eg.
【反】
约翰·科林斯来电话说他不能参加下午3点会议了。哈尔·约翰逊说他不介意晚一点开会,明天开也可以,但明天10:30以前不行。唐克利福德的秘书说,唐克利福德明天晚些时候才能从法兰克福赶回来。会议室明天已经有人预订了,但星期四还没有人预订。会议时间定在星期四上午11点似乎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正】
今天的会议可以改在星期四上午11点开吗?因为这样对科林斯和约翰逊都更方便,唐克利福德也能参加,并且本周只有这一天会议室还没有被预订。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和横向
位于一组思想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括
这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
文章中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
纵向:文章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第2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纵向关系
疑问/回答式对话
纵向联系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通过纵向联系,你可以引导一种疑问/回答式的对话,从而使读者带着极大兴趣了解你的思路进展
这种纵向联系会迫使读者按照你的思路产生符合逻辑的反应
eg.
横向关系
演绎/归纳推理
当考虑在下一结构层次上如何表述时
必须保证
表述能回答在其上一个层次上的表述引起的疑问
同时还必须保证表述符合逻辑
逻辑关系
表述必须具有明确的归纳或演绎关系
但不可同时既具有归纳关系,又具有演绎关系
序言的结构
故事式
背景(situation)
冲突(complication)
疑问(question)
回答(answer)
eg.
【反】
【正】
第3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
利用序言的结构,将头脑中的观点、论点、想法逐个梳理出来
步骤
1. 画出主题方框
这个方框就是你文章的金字塔结构最顶部的方框
在方框中填入你要讨论的主题
当然前提是你知道要讨论什么主题,否则请跳到步骤2
2. 设想主要疑问
确定文章的读者
你的文章将面对哪些对象?
你希望文章能回答读者头脑中关于该主题的哪些疑问?
如果你能确定读者的主要疑问,请写出来,否则跳到步骤4
3. 写出对该疑问的回答
如果你还不清楚答案,请注明你有能力回答该疑问
4. 说明“背景”
你需要证明,现阶段你能够清晰论述该主要的疑问和答案
做法
把要讨论的主题与“背景”相结合,作出关于该主题的第一个不会引起争议的表述
首先,关于该主题的哪些表述肯定不会引起读者的疑问呢?(因为读者知道这一表述,或者根据以往经验很容易判断该表述的正确性)
5. 指出“冲突”
现在你已经开始与读者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了
现在你已经开始与读者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了。想象一下,读者表示同意,点着头说:“对,我知道这个情况,有什么问题吗?”此时,你就应当考虑“背景”中发生了哪些能使读者产生疑问的“冲突”,例如发生了某种意外,出现了某个问题,或出现了明显的不应当出现的变化。“背景”中发生了哪些“冲突”,以致引发了读者的“疑问”呢?
6. 检查“主要疑问”和“答案”
对“背景”中“冲突”的介绍,应当直接导致读者提出主要疑问(已在步骤2中列出)
否则,应重新介绍“背景”中的“冲突”,使之可以直接导致读者提出主要疑问
可能有时“背景”中的“冲突”与主要疑问对不上号,这就需要你重新构思
进行以上步骤的目的,是确保你了解自己将要回答哪些疑问
一旦确定了主要“疑问”,其他要素都很容易在金字塔结构中各就各位
自下而上法
步骤
1. 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eg.
2.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
eg.
3. 得出结论
eg.
初学者注意事项
1. 一定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一旦你的思想变成了文字,你就可能会觉得写得不错,而根本不管你的思路实际上是不连贯的
2. 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按照这个顺序,你更容易准确地找到“冲突”和“疑问”
3. 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先想好序言,避免开始论证时还在想背景或冲突
4. 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
正文部分应当只包括思想
即:因能够为读者提供新思维而引起读者疑问的表述
只有在描述一些通过分析发现的因果关系时,你才可以在正文部分列举读者已知的信息
5. 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如果所表达的信息能够很容易地由客观的第三方进行检验和证实,那就可以假定你的读者“知道”该信息,因为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
不要在序言中涉及任何读者不知道的信息,因为这样的信息可能导致读者提出非你所愿的“疑问”
不要在金字塔结构中涉及任何读者已经知道的信息
如果你利用读者已经知道的信息,回答金字塔结构中较低层次上的问题,就说明你在序言中遗漏了重要的信息
6. 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
在关键句层次上使用归纳推理比使用演绎推理更容易使读者接受,因为归纳法更容易被人理解
第4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序言要用讲故事形式
为了让读者抛开复杂的思想,专注于你的话题激发读者兴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悬念、与读者本人相关
何时引入“背景”
开始引入“背景”时,应先谈与文章主题有关,且读者肯定会同意的内容,应当是读者已经认可或者将会认可的内容
如果你发现自已在文章开头没有说明与文章主题有关的背景,就说明你或者选错了主题,或者开始讨论主题的时机不对。
什么是“冲突”
“冲突”就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因素,并且必须引发读者的“疑问”
结构顺序
标准式:背景-冲突-答案
开门见山式:答案-背景-冲突
突出忧虑式:冲突-背景-答案
突出信心式:疑问-背景-冲突-答案
什么是“关键句要点”
或称要点、核心观点、一级结论、一级论点、重要结论
序言应当写多长
序言的长度与正文部分的长度不一定成正比,而是根据读者的需要而定
为了使读者充分理解你的主要思想、结论,并且愿意了解你得出该结论的思路,读者必须了解哪些信息呢?
好的序言符合原则
1. 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
序言中不应含有读者需要证明后才能接受的信息
eg.
不应当含有图表
2. 序言必须包含讲故事的 3个要素,即“背景”“冲突”和“答案”
在较长的文章中,你还应当对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给予解释
“背景”“冲突”和“答案”这3个要素不一定要按标准的叙述顺序排列
但是这3个要素必须齐全,缺一不可,还应当组织成故事结构
3. 序言的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的需要
序言可包括读者充分理解所必需的任何信息
问题的背景与渊源你与该问题的关联、你或他人之前对该问题所做的研究及发现、术语的定义等,但所有的信息都可以也应当用讲故事形式
序言的常见模式
1. 发出指示式
(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或“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句)
2. 请求支持式
(针对“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等问句)
3. 解释做法式
(针对“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句)
4. 比较选择式
(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等问句)
【拓展】序言结构范例
序言通常回答这些问题中的一个
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是否应该按计划做?
我们应该如何做?
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第5章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在金字塔横向结构中,同一组中的思想之间存在着逻辑顺序,具体的顺序取决于该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演绎推理关系,还是归纳推理关系
演绎推理
位于演绎推理过程上一层次的思想是对演绎过程的概括,重点是在演绎推理过程的最后一步,即由“因此”引出的结论
步骤
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
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如果第二个表述是针对第一个表述的主语或谓语的,则说明这两个表述相关
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隐含的意义
另一种步骤
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解决问题的方案
要点
1. 演绎推理的过程不要超过4个步骤
2. 推导出的结论不要超过2个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将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 (或论点)
具备技能
正确定义该组思想
准确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的思想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演绎推理,第二点是对第一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
归纳推理,同组中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谓语
二、思考的逻辑
第6章 应用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
在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思想组中,你要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
结构顺序
结构顺序就是当你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务时的顺序,如组织结构图、关键成功要素示意图等
创建逻辑结构
遵循MECE原则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mutually exclusive),没有重叠,有排他性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collectively exhaustive),没有遗漏
描述逻辑结构
可以按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顺序依次描述
也可以按时间顺序
修改逻辑结构
程度顺序(重要性顺序)
明确指明每组中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具有共同特性,确保将所有具有该特性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列入该组。在每组中,根据各个问题具有该特性的程度高低排序一一最具有该特性的问题排在第一位,即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
第7章 概括各组思想
确保思想属于同一组,应抽象、提炼、概括思想精华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概括各组思想
思想的表达方式可以是行动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做什么事;也可以是描述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关于某些事的情况
概括行动性思想(介绍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流程)时,应说明采取行动后取得的“结果”(效果、达到的目标)
概括描述性思想(介绍背景、信息)时,应说明这些思想具有的“共同点的含义”(共同点的意义)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在将各行动(步骤、流程等)联系起来之前,先用明确的语句描述各行动(步骤、流程等)
找出明显的因果关系组合,尽量将每一组中的行动、步骤控制在5个以下
直接从这些行动、步骤、流程,总结、概括行动的结果、目标
直接总结行动产生的结果
该组行动、步骤之间必须相互独立不重叠,完全穷尽无遗漏
总结概括的语句,必须说明完成各行动步骤后导致的直接结果,且措辞必须明确、具体
先用明确的语句表述各行动、步骤、流程等,然后区分不同的抽象层次,再直接从各行动、步骤、流程等总结概括出行动的结果
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找出结构上的共性
针对同一类主语
针对同一类谓语(动作或对象)
具有同一类隐含的思想
三、解决问题的逻辑
第8章 界定问题
连续分析(序列分析)
界定问题的框架
问题是指你已有的(现状)与你想要的(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某一背景,并在一系列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条件可能很简单,也可能是很复杂的因果关系
无论是哪种情况,了解其发展历史,是确定差距之性质和把握其重要性最基本的过程
要回答这3个问题
发生了什么事情?[背景(切入点/序幕 + 困扰/困惑)]
我们不喜欢它什么?(非期望结果R1)
我们想要什么?(期望结果R2)
展开问题的各要素
切入点/序幕(Starting Point/Opening Scene)
作简单的设想和简短的描述
困扰/困惑(Disturbing Event)
产生的原因
外部原因
结构或流程所在环境以外的地方发生的变化,如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改用新技术、政府或消费政策发生变化等
内部原因
公司内部的变化,如增加业务流程、安装新的计算机系统进军新市场、调整产品线等
近期认识到的其他原因
自已认识到或有证据表明肯定或可能发生变化,如产品 /流程的性能落后、运营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市场研究显示消费者态度可能发生改变等
现状,非期望结果(R1,Undesired Result)
指读者要设法解决或有可能面临的问题,或者是有可能抓住的机会
通常是由于困扰/困惑引起的
目标,期望结果(R2,Desired Result)
希望现有的结构或流程产生期望结果(R2),而不是非期望结果(如果R1是机会,则希望利用它)
只有对 R2进行尽可能具体和定量的描述。才能判别你取得的结果是否是期望结果
如果没有对期望结果的全面准确的描述,就很难在思考过程中选择各种解决方案
发掘读者的疑问
最常见的问题
1. 不知道如何从R1(现状)到R2(目标)
2. 知道如何从R1到R2,但不敢肯定是否正确
3. 知道从R1到R2的正确方案,但不知道如何实施
最常见问题的变形
4. 知道从R1到R2的解决方案,并且已经实施,但由于某种原因行不通
5. 确定了好几个解决方案,但不知道选哪一个
可能但不常见的情形
6. 知道R1,但不能具体述R2,所以无法找到解决方案
7. 知道R2,但不清楚自已是否处在R1(这是典型的标杆比对)
开始写序言
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是否应该做我们想做的事
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想做的事
解决方案行不通,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方案
我们应该采用哪些战略
我们存在问题吗
【拓展】如果没有界定问题的框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可以是
外展推理
分析性外展推理
任何推理过程都会涉及这3个实体
规则(关于世界组成方式的看法)
情况(世界上存在的已知事实)
结果(如果把规则用于该情况,预期将发生的事情)
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区别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外展推理
尽管外展推理有别于归纳和演绎,有必要注意之间的区别,但三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因此,遇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情况,可能会交替使用以上3种推理形式
科学性外展推理
提出假设
假设一个能解释结果的结构
设计实验
设计一项能证实或排除假设的实验
进行实验以得出明确的是或否的答案
循环进行这一流程,作分支假设或后续假设,以界定其他可能性,如此循环往复
对比分析性外展推理&科学性外展推理
第9章 结构化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标准流程
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
从信息资料入手
提出各种假设
设计一项或几项重要的实验,根据产生的结果排除一个或多个假设
通过实验得出明确结论
相应地采取补救措施
设计诊断框架
呈现有形的结构
寻找因果关系
财务结构
任务结构
活动(行为、措施)结构
将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分类
使用诊断框架
建立逻辑树
寻找解决方案
序列分析法
寻找各组思想的缺陷
是非问题分析
错误概念
“是非问题”不应该来自问题本身,而是来自导致R1的背景
四、演示的逻辑
第10章 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突出显示文章的框架结构
目的
便于读者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以及所有各种类型的支持性观点
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你的论述层次
呈现金字塔层级的方法
多级标题法
基本方法
不同层次的思想(观点、论点、论据、建议),用不同的标记区分
层次越低的思想离页面的右端越近
同一层次的思想采用同一表现形式
优点
帮助读者迅速找到思想的要点
要点注意
1. 每一层级的标题不可能只有一个
2. 相同的思想(观点、论点、建议等)应使用相同的句型
3. 标题用词应提炼思想的精髓
4. 标题与正文应分开考虑
5. 每组标题应提前集中介绍
6. 不要滥用标题
下划线法
基本方法
用下划线标出关键层次下的所有支持性论点
表示思想层次的常用方法
要点注意
1. 必须严格使用疑问/回答结构
2. 必须注意论点的措辞,说明论点的信息越少越好
3. 必须坚决把论点限制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框架内
数字编号法
优点
任何一个话题或建议都能被方便准确地查找到
缺点
频繁使用索引编号,容易分散读者对文章整体或整节内容的关注
最好与多级标题法配合使用
行首缩进法
使用场景
文章很短,不适合用标题或编号呈现思想的层次,但仍然要处理不同组别的思想,并希望用某种方式突出这些观点时
重要规则
要用相同的句型表达观点
这样做不仅能节省用词使你的思想易于理解,还能帮助你检查是否说清楚了自己想说的内容
项目符号法
行首缩进法的变型
咨询公司常使用这种方法写项目进度小结
上下文之间要有过渡
讲故事
向读者讲述背景-冲突-问三部曲,自然而然地引出关键句要点作为故事的答案
承上启下
从金字塔结构的前一部分中挑选一个词、一短语或总结其中心思想,把它用在下一部分的起始句中
每一节中各种思想观点如何分组
总结各部分内容
得出完整结论
说明下一步行动
第11章 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演示文稿包括两类幻灯片
文字
理想占比10%
作用
说明演示文稿的框架结构
强调重要的思想、观点、结论、论点、建议或要采取的措施等
图表(图、表或示意图)
理想占比90%
作用
阐明单用文字难以说清楚的数据、关系
设计PPT演示文稿的最基本原则
文字幻灯片应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适当分组和总结的思想(观点、论据、建议等),叙述时应尽量简洁
演示文稿应图文并茂,使用各种图表(图、表或示意图)相配合
演示文稿应呈现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故事梗概和剧本
设计文字PPT幻灯片
清楚你要说的内容
好的幻灯片总是尽可能直接简单地传递信息,不把文字(或幻灯片)浪费在那些可以通过口头表达的转折性或介绍性语言上
文字幻灯片最好只用于强调金字塔中的主要论点
清楚你要演示的内容
1. 每次只演示和说明一个论点
除非你想先列出摘要或列表中的一组论点,其他论点在接下来的幻灯片中再完全展开
2. 论点应使用完整的陈述句,而不是标题性语言
3. 文字应尽量简短
4. 使用简单的词汇和数字
5. 字号应足够大
6. 注意幻灯片的趣味性
7. 用逐级展开呈现,提高趣味性
设计图表PPT幻灯片
制作诀窍
1. 确定你想用图表回答的问题
2. 把答案作为图表的标题
图表标题标明论点,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混淆
因为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观点、背景和兴趣,关注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好的图表标题能立刻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你希望强调的数据方面
3. 然后选择最适合表现论点的图表样式
故事梗概
方法
1. 序言尽量写得详细,把每个你想说的词汇按照你希望的顺序写下来
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没有遗漏,还可以再次检查你回答的问题是否仍然是受众想问的
2. 用写故事梗概的形式
每张幻灯片写作的顺序,从上往下依次为序言各要素、关键句要点和关键句下一层次的论点
3. 初步决定你准备采用的是现方法
这时你可能还没有准确的数据,但只要知道数据的类型和想要表现何种关系即可
4. 准备好每张幻灯片的讲稿,确保整个演示像讲故事一样流畅
5. 完成幻灯片的设计和绘图
6. 排练,排练,再排练!
第12章 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画脑图(在大脑中画图像)
在理解每个字词的时候,你的头脑中应该逐步描绘出一幅思想图画。当你理解一个又一个的短语和句子时,图画的细节变得更加丰富。你所描绘的图像不是摄影意义上的图像,而是作者所说的“记忆图像”,随着文章的进展而逐渐清晰起来
把图像复制成文字
做到条理清晰的有效方法
强迫自己想象各种思想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
头脑里有了清晰的图像后,就能立刻把它转换成清楚的句子读者也能马上理解和吸收,并在记忆中以图像的形式储存知识
文章不仅应该做到能清楚地表达你的思想观点,还要做到能让读者在接受你的观点的过程中感到愉悦
简单的方法就是
主观臆想那些当初用来得出思想(观点、论点、措施)的图像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