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指标分类
2023-12-04 10:26:23 9 举报
AI智能生成
统计指标是用于衡量和描述数据特征的量化工具,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常见的统计指标分类包括:1. 描述性指标:用于描述数据的基本情况,如均值、中位数、众数等;2. 关联性指标:用于衡量变量之间的关系,如相关系数、协方差等;3. 分布性指标: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如标准差、偏度、峰度等;4. 比例性指标:用于衡量不同类别之间的比例关系,如百分比、比率等;5. 变化性指标:用于衡量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情况,如增长率、趋势线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统计指标分类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如职工人数、工资总额、产量销售额利润等。
数量指标
反映总体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如计划完成程度、平均工资等。
质量指标
反映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反映现象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通常以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现,因此又称为绝对数,例如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
总量指标
又称相对数,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等。
相对指标
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利润等。
平均指标
作用和表现形式
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如年末人口数,科技机构数,公司员工数等。时点数通常不能累积,各时点数累计后没有实际意义。
时点指标
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等
时期指标
时间标准
预计指标
用于评价临床治疗的结局指标。即当患者被随访到出现预期的疾病发展终点时就停止不再继续观察,包括死亡率、致残率或其他严重临床事件等。
终期指标
报告次序和准确性
反映社会经济运行的状况、过程和结果,提供对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基本认识,是统计信息的主题,如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工农业总产值指标
描述指标
用于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和考核,以检查工作质量或其他定额指标的结合作用。包括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企业经济活动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用于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测,对国民经济运行中即将发生的失衡、失控等进行预报、警示。通常选择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性、敏感性经济现象,建立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
预警指标
管理功能作用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