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三)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2023-12-05 10:19:1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教师编考试必背资料,30天提分冲刺计划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学校与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概述
学校文化
构成
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缩影
校园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
如校园设施+校园环境
校园精神文化/观念文化(...风,...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最高层次
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等,其中,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规范文化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规章制度等
2.教育制度的内涵与特点
内涵
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体系+规定)
广义: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综合(学校、少年宫、校外机构等)
狭义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任性要学业)
3.建立学制的依据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人口发展状况
文化传统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双轨制
分为学术轨(自上而下发展,为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术性很强,学生可升到大学以上)和职业轨(自下而上发展,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属生产性的一轨
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
单轨制
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
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教育参差不齐,效益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较大
美国
Y型学制/分支型学制
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试图融会二者之长,兼顾公平与效益
既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又使学术性保持较高水平。但教学不够灵活,特别是地域性较强的课程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苏联、中国
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发展历史(形式上/按照有无学制划分)
前制度化教育
有了早期的学校,但学校里面没有现代学制--有学校,无学制eg.春秋战国的私学、西汉的太学、隋唐时期的六学二馆)
制度化教育
既有学校(学校里也形成了现代制度),又有学制
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我国兴起的标志是“废科举,兴学校(1905年)”
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eg.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近几年已经逐步进入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精英教育,15%-50%-大众化,超过50%-普及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1902年的“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
借鉴日本学制
1.由当时的管学大臣张百熙起草
2.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制系统,虽然正式颁布,但并未实行
1904年的“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借鉴日本学制
1.由张之洞、荣庆、张百熙修订
2.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新式体育)、尚实(实业教育/职业教育-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重视职业教育)”,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
3.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
4.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
1912-1913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
借鉴日本学制
1.由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修订
2.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
3.第一次规定了(初等小学)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4.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学制 ”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借鉴美国学制
1.由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颁布
2.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3.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
4.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对其进行修改,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使用时间最长)
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93纲要-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两基
基本普九、基本扫盲
两全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两重
重点学校、重点学科
99终身有素质
1999年提出推进素质教育
第一次明确提出“终身教育”
第一次把美育纳入教育方针
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及类型
四层次-纵向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次选】)
初等教育/小学教育
中等教育(初高中)
高等教育
五类别-横向
基础教育(上大学之前/学前和普通中小学教育)
高等教育
成人教育
特殊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类型:分支型学制
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内涵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提前制定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客观性),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教育目的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
概念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家政党)根据政治经济要求,命令颁布施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特征(了解)
全局性
变动性
现实性
阶段性
我国教育方针的内容
2021年4月29日最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性质/方向/指导思想),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怎么做/基本途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
性质和服务方向
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核心
基本途径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目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方针
版本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
版本二: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
3.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
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教育的最高理想
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作用
版本一
导向
为整个教育活动指明方向/目标
激励
方向/目标+人的状态(鼓舞、克服困难、人树立信心、不断提高自己等)
评价
标准(德智体美劳)
版本二
导向/定向
调控
在不违背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对教学过程做适当调整
评价
版本三
导向
协调
激励
评价
4.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小学阶段-打基础(读、写、算)
3.不同学科的课程目标
语文学科中,需要学生掌握1500个生字词,其中800个会写
4.教师的教学目标(具体到一堂课)
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所能达到的预期标准
教育者(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客观)
教育与社会的规律--生产力和科技、历史进程、生产关系等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需要(客观)
教育与人的规律
3.人们的教育理想(主观)
(哲学)观念、(人性)假设、理想人格
6.有关教育目的的确立的理论
个人本位论
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斯洛、赫钦斯、马利坦、奈勒、萨特+洛克(培养绅士,重视家庭教育,轻视国民教育)
社会本位论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理论)
柏拉图(《理想国》)
涂尔干(使青年社会化、人适应社会)
荀子(化性起伪)
凯兴斯泰纳(培养国家/合格公民)
纳托普/诺笃尔普
巴格莱
孔德
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无教育之外的目的)
文化本位论
狄尔泰、斯普兰格、利特(diss特)
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生活本位论
斯宾塞--教育要为未来的完满生活做准备
宗教本位论(神学论)
夸美纽斯(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小原国芳
教育目的辩证统一论(既关注社会,也关注人)
马克思主义教育目的论
我国的教育目的
1.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目的的各种表述(了解)
1957年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
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99终身有素质--(1999年第一次提出终身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中国第一次将美誉纳入教育方针)
2012年
十八大报告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7年
十九大报告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基本点
坚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德智体等方面)
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本宗旨/重要使命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根本/基本途径
培养独立个性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根本性质
3.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基础
其基本思想
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唯一途径/根本途径
4.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构成
五育的地位
德育
首位与灵魂
方向与动力
统帅
智育
核心
认识基础
体育
物质基础
物质保证
美育
协调/起着动力作用
劳动技术教育
实践基础
智育
概念
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情绪情感、意志力)的教育
根本任务
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
具体任务
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自主性、创造性等)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体育
根本任务-增强学生体质
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
美育
概念
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起点)、鉴赏美、创造美(美誉的最高层次)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美育即艺术教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
最高层次的任务:创造美的能力
作用
直接功能:育美
间接功能:育德、促德、健体
超美育功能(超越性功能)
内容
形式教育(实体)
理性教育(乌托邦-存在于想象中)
艺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
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
全面发展不是人的各方面平均发展,也不是均衡发展
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不矛盾
“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
“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5.素质教育
时间:1999年
文件
《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9终身有素质
概念
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两全是目的,个性是特征)
特点
全体性(最本质规定,最根本要求)
全面性、基础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性(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合作性、未来性
三大任务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
内涵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素质教育的重点、核心、时代特征、本质区别
要避免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出现以下误区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违背了全体性
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违背了五育的不平衡性)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太绝对了)
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对素质教育评价观的误解/正确:以评价促发展)
素质教育就会影响升学率
亲人揍鬼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