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理论-生产部分 全文 2705字
2023-12-25 10:27:23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层次分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是由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完成的。资本家通过提供生产资料和支付工资来雇佣工人,工人则通过劳动创造价值。然而,根据剩余价值理论,工人所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们自身工资的价值,这部分被称为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种生产过程中的剥削关系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矛盾和剥削本质,对理解社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资本和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商品流通 W--G--W
先卖后买,为买而卖,运动的主体是使用价值,货币作为流通媒介
同量异质
货币流通 G--W--G'
先买后卖,为卖而买,运动的主题是价值,在运动中实现增值
同质异量(产生了剩余价值ΔG)
资本总公式 G--W--G'
资本
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价值不能在流通过程中产生,也不能不在流通过程中产生
矛盾的解决
货币所有者必须在市场上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其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
这种特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的买和卖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的买和卖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意义
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劳动力
含义
人的劳动能力
属性
社会生产的永恒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人生自由:完全的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
财务自由:一无所有,只能出卖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的二因素
价值
决定
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内容
维持劳动者自身资料
维持劳动者家属必须的生活资料
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用
特点
包含历史、道德因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进步
一方面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和使用价值,使得价值提高
一方面使得使用价值的价值量日益下降,促使劳动力价值降低
使用价值
劳动
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属性
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
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
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剩余价值(m)的源泉
剩余价值的源泉:工人的剩余劳动
从另一种角度看,生产劳动是价值与剩余价值的源泉,而非非生产劳动
剩余价值的本质: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体现了剥削关系
资本划分:不变资本(c)与可变资本(v)
出发点: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转移了旧价值,不产生新价值
抽象劳动产生了新价值,价值量变化
划分
划分的依据
资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划分的内容
不变资本(c)
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
转移旧价值
可变资本(v)
以活劳动的形式存在
产生新价值,带来剩余价值
意义: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是可变资本,即工人的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
产品价值的构成
W=c+v+m
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
m'=m/v=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劳动日长度不变,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途径:由于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必须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
只有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才行
结果: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剩余价值规律
内容
剩余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或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在社会生产目的和生产手段的延申与表现
生产目的
追求剩余价值
生产手段
尽可能地增加对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占有
地位
一个社会的客观目的性规律
市场经济的生产实质
决定社会资本运行的各个环节
市场经济矛盾发展的全过程
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与完成
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把钥匙
工资
虚幻的假象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劳动不是商品,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实质
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由工资的特点及其支付形式本身产生的
资本积累
简单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
含义
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分类
简单再生产
按照原有生产规模不断重复生产
扩大再生产
按照扩大的生产规模不断更新的生产
社会再生产的内容
物质资料再生产
地位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含义
创造新的物质资料产品
普遍性
任何再生产活动,就其物质层面,都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资本价值再生产
工人不仅创造了可变价值,也创造了剩余价值。全部资本价值都是由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
经济关系再生产
经济关系再生产是建立在雇佣劳动的基础上的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关系
不断地再生产两者的分离
劳动者的被剥削和雇佣关系
不断再生产出剥削劳动者的条件和雇佣劳动关系
不断再生产出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
扩大再生产
含义
投资者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
地位
社会再生产的主要形式
源泉
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工人的剩余劳动
资本积累
内容
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量的决定因素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正比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正比
含义
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降低
降低v,导致m和m'提高
等量资本购置的Pm和A更多,增加m
改进Pm的效率
等量m购买的商品更多,资本家可以积累更多资本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正比
所用资本:生产过程中的全部资本
所费资本:生产过程中消费的资本
预付资本大小,正比
实质
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对工人的剥削,榨取更多剩余价值
资本的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资本的有机构成
两种划分
实物形态
生产资料
劳动力
价值形态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同时反映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叫资本的有机构成,公式 c : v
资本有机构成有提高的趋势
原因
竞争的外在压力
追求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结果
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
根源
资本对A的需求减少
劳动力的供给增加
含义
劳动力供给大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
实质
相对过剩的劳动人口(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不是绝对过剩
意义
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条件
劳动力蓄水池,在需要扩大发展时体现需要;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劳动力剥削
形式
流动的过剩人口:城市
潜在的过剩人口:农业
停滞的过剩人口:无业者
资本的发展
资本积聚
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总量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基础,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局限性:规模,速度受限
资本集中
个别资本通过结合而形成较大的资本
两者关系
联系
资本积聚必然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
资本集中的速度会促进资本积聚的发展
区别
基础
资本积聚的基础是资本积累
资本集中的基础是现有资本
后果
资本积聚扩大社会总资本
资本集中再分配社会资本
速度
积聚慢,集中快
适应时间
自由竞争时期
垄断时期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般规律
形成对立的两极
财富在资本家手中不断积累
贫穷在无产阶级的手中积累
社会阶级的两极分化
资本的原始积累
两个要素:劳动者和生产资料
基本条件:雇佣劳动者队伍的形成;少量人拥有大量财富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通过暴力,迫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生产资料集中到资本家手中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