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思维导图-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14人力资源流动与配置
2024-01-01 22:21:4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吐血整理环球网校人力资源殷巧玲老师讲课精华 高价报课,认真听讲,吐血整理 架构清晰,内容详实,可以不看教材不看讲义,直接按此系列思维导图背诵 节约时间,一次性高分通过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进行劳动力交易的一种要素市场
对劳动力这种生产性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根本手段
不仅满足个人需要,也满足社会需要
概念
劳动者所有权没有转移,转移的只是使用权
1.特殊性
不同劳动力存在如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差异,不能相互替代,形成不同类型的劳动力市场
2.多样性
大量雇用合同通过无形市场达成
具有明显的动态属性,即匹配为非终身性
3.不确定性
对劳动者识别较困难,甄选采用多种指标,用试用期做最后考察
4.交易对象的难以衡量性
订立雇佣合同后,双方关系在一定时期内被固化
5.交易的延续性
劳动者除重视工资报酬,还考虑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监督与控制的软环境和物质工作环境因素
6.交易条件的复杂性
失业率上升、经济不景气情况下,劳动者不利地位尤其明显
经验、能力、技术等劳动力质量要素的水平
所属同种劳动力在市场上的供求状况
议价能力取决于
7.劳动力出售者地位的不利性
特征
组织外部由大量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参与,不受某企业人力政策影响的市场
外部劳动力市场
大型组织内部存在,由企业内部管理规则和程序指导雇佣关系,形成的一种有序管理体系
1.只从外部雇用低级别员工,中高层职位内部晋升
2.对自己员工比较了解,更容易做出可靠决策
3.劳动者可以在组织内部寻求职位和薪酬等级晋升,会促使他们愿意成为企业长期员工
晋升竞赛
4.可能会因内部竞争不足导致组织激励水平下降,出现员工串谋行为
5.可能存在较高成本:内部选拔的人未必是合适的
6.不能完全封闭和脱离外部市场独立存在,福利薪酬水平等需与外部接轨
特点
内部劳动力市场
外部与内部
工资福利水平、工作环境、就业条件好,对劳动力供给者要求较高
优等劳动力市场
工资率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次等劳动力市场
歧视、贫穷、受教育程度不足导致的技能缺乏等,是造成两种劳动力市场之间出现相对隔离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知识技能水平低的劳动者很难从次等流入优等劳动力市场
结论
优等与次等
供求双方在全国范围内彼此搜寻而形成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越稀缺、技能和知识水平要求越高,形成全国性市场可能性越大
全国性劳动力市场
供求双方在某一局部地区范围内彼此搜寻
地方性劳动力市场
全国性或地区性,取决于供求双方搜寻地理范围大小
劳动者单方全国性搜寻,并不能决定市场性质
全国性与地方性
结构
劳动力市场概述
取决于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净流入率
1.人口总量
劳动者平均每周在劳动力市场上供给的工作小时总量
2.平均周工作时间
就业与失业人口之和在一个国家地区 16 岁以上人口中占比
实际劳动力人口与潜在劳动力人口之比
就业人口: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
3.劳动力参与率
供给数量
劳动力队伍受教育和训练程度、身体健康状况
供给质量
供给总量
减少供给时间,增加闲暇时间
收入效应
增加供给时间,减少闲暇时间
替代效应
劳动供给时间减少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劳动供给时间增加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工资率上升
工资率下降
工资率
个人不参加工作情况下所获收入
非劳动收入或财富总量越大,劳动力供给动机越弱
非劳动收入
偏好闲暇比偏好工作的人更不愿意增加劳动力供给
闲暇个人偏好
个人供给理论
“向右弯曲”的曲线
左下向右上倾斜
工资率上升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右方向左上倾斜
工资率上升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个人供给曲线
工资率提高,市场劳动力供给总量增加,反之亦然
1.向上倾斜
工资率为 W0时,劳动力市场上可得到任意数量劳动力供给
1.欠发达国家无限劳动力供给
2.就业不充分
产生原因
2.水平形状
市场工资率变动对劳动力供给数量完全无影响
1.供给滞后性,导致某类劳动力短时间内非常稀缺
2.封闭条件下劳动者已充分就业,工资率再高也无新劳动力供给
3.垂直形状
市场供给曲线
供给数量随工资率变动而变动的灵敏程度
一般为正,也可为负
计算公式
工时变动百分比>工资率变动百分比,弹性>1
1.富有弹性
工时变动百分比<工资率变动百分比,弹性<1
2.缺乏弹性
工时变动百分比=工资率变动百分比,弹性=1
3.单位弹性
工资率变动不会带来劳动力供给时间变动,弹性=0
4.无弹性
某工资率下市场可获任意数量劳动力供给,弹性无穷大
5.无限弹性
五种情况
供给弹性
供给理论和曲线
一些本来可以寻找工作的劳动者,由于对未来找到合适工资率水平的工作变得非常悲观而停止寻找工作,临时成为非劳动力
导致政府公布的失业率下降
较强,占主动地位
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
家庭中的主要收入获取者失去工作或工资被削减,家庭其它成员(女性或年轻人)临时性进入劳动力队伍
导致政府公布的失业率上升
附加的劳动者效应
经济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
上升的收入效应可能性更大,使他们减少劳动力供给
上升的收入和替代效应,都使老年人减少劳动力供给
养老金
老年人劳动力参与率变化
1.较男性相对工资率上升
2.对工作偏好和态度变化
3.工作机会增加
4.出生率下降
5.离婚率上升
6家庭生产率提高
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变化
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
周期性
以家庭为单位分析劳动力供给
家庭把它生产出来的家庭物品看成效用的直接来源
市场工作时间
家庭生产时间
时间
家庭需要消费什么样的家庭物品
时间密集型
商品密集型
家庭希望怎样来生产这些家庭物品
家庭内部分工决策采用比较优势原理
考虑因素
家庭时间分配
家庭生产理论
劳动力供给
一定市场工资率水平上,市场上所有企业愿意雇用劳动力的总量
宏观劳动力需求
一定市场工资率水平上,企业愿意雇用的劳动力数量
微观劳动力需求
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
工资率上升,劳动力需求数量减少;反之亦然
需求曲线
工资率上升-企业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上升-销售量减少-缩减生产规模-减少劳动力需求量
工资率下降-企业成本下降-产品价格下降-销售量增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劳动力需求量
规模效应
工资率上升-人工成本高于资本价格-企业投入资本-减少劳动力需求量
工资率下降-人工成本低于资本价格-企业增加人工-增加劳动力需求量
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方向相同
两种效应的作用
资本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下降-扩大生产规模-劳动力需求上升
资本价格上升-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缩小生产规模-劳动力需求下降
资本价格下降,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力-劳动力需求下降
资本价格上升,企业用劳动力替代资本-劳动力需求上升
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方向相反
资本价格
产品需求上升-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劳动力需求增加
需求上升
产品需求下降-企业缩小生产规模-劳动力需求减少
需求下降
产品需求
影响因素
劳动力工资率变化引起的此种劳动力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工资率上升,劳动力需求下降程度超过工资率上升程度
企业工资总量下降
富有弹性
工资率上升,劳动力需求下降程度低于工资率上升程度
企业工资总量上升
缺乏弹性
工资率上升下降,劳动力需求在相反方向变动程度都与工资率相同
企业工资总量不变
单位弹性
三种情况
自身工资弹性
一种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化 引起另一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总替代关系:一种劳动力工资率提高促进另一种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正值
总互补关系:一种劳动力工资率提高促进另一种劳动力需求量减少
负值
两种情况
交叉工资弹性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越大
1.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2.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
3.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越大
4.要素替代的难度越小
四种因素
派生需求定理
劳动力需求弹性和定理
劳动力需求
市场上的劳动力供求相等,从而市场出清的一种劳动力市场状态
市场上既不存在失业,也不存在劳动力短缺
劳动力市场均衡在不断建立和被打破,再重新建立的循环中运行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概念
1.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上升
2.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下降
1.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上升
2.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工资率上升,均衡就业量下降
1.需求曲线右移幅度更大时,均衡工资率上升
2.供给曲线右移幅度更大时,均衡工资率下降
供求曲线同时移动对均衡的影响
供求曲线移动对均衡的影响
1.工资水平并非是劳动者唯一考虑因素
2.更换工作可能存在时间间隔,当雇主工资低于市场水平时未必马上辞职而不断权衡,确保更换工作不出现空档而失去工资
3.存在明显工资黏性或刚性现象,劳动者会主动抵制工资水平下降
1.劳动者对工资率并非极其敏感
1.更换工作在原企业学到的技能将失效,产生重新接受培训的成本
2.劳动力流动有成本,如寻找就业信息成本,失去原经济或非经济收益
2.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并非是零成本
供求方摩擦力
1.企业雇佣和解雇员工需支付很多成本,并不可能随意调整雇佣量
2.频繁解雇员工可能影响企业招募能力,甚至损害留用员工的生产率
3.政府法律法规对企业雇佣和解雇产生外在制约作用
1.企业并非可以自由调整雇佣量
1.企业除支付工资,还提供福利等其它报酬因素
2.企业会有意提供高于市场工资水平的效率工资
3.最低工资立法或工会集体谈判等,会阻止企业按均衡工资率支付工资
2.企业并非必须支付市场通行工资率
需求方摩擦力
劳动力市场均衡
通过调节总需求影响收入水平来发挥作用
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的增长
扩张性货币政策
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
紧缩性货币政策
类别
1.货币政策
利用政府预算来影响总需求,主要手段为调整税率和政府支出水平
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
扩张性财政政策
提高税率、减少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
紧缩性财政政策
2.财政政策
目标:对劳动力市场、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实施控制
工资管理
目标:使企业能获得必要利润,又能对价格水平实施控制
价格管理
政府力劝劳动者约束自己提高工资以及企业提高价格的动机
普遍做法
实行工资、物价管制
极端做法
实行工资-价格指导方针
中间做法
3.收入政策
针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而提出的扩大就业政策
重新训练和教育劳动力,非熟练劳动力训练成熟练程度达到一定水平,缓和劳动力市场所需技能与劳动者供给技能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4.人力政策
一个国家对其产业结构实施引导、调节、管理的方针和政策
源于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对一个国家的就业水平影响很大
5.产业政策
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
提高低于最低工资工人的收入水平,缩小低工资收入人群与技术工人、监督管理人员工资差距
1.压缩效应
扩大收入差距:低工资人群劳动生产率未达到提升工资后的最低水平,被雇主辞退而失去工作
2.扩大效应
削弱了收人不平等程度
压缩效应>扩大效应
收入不平等程度进一步加剧
压缩效应<扩大效应
影响程度取决于
影响
最低工资立法
人力资源市场政策
14人力资源流动与配置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