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基础
2024-01-03 22:01:1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级经济基础-经济全面思维导图,凭借此学习笔记,2023年成功一次性上岸(118分),希望能助力大家。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六部分:法律
第三十三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第一节:“调整经济的法”和“经济法”
法律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
调整经济是法律的一项重要功能
“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调整经济的法”是指调整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既包括传统法律体系中的民法、商法,也包括近代产生的经济法;既包括调整国内经济关系的法,也包括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它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第二节: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3层次
1 民商法
· 民商法处于「基本法」地位
· 民法是市场经济基本法,商法主要调整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经济领域
· 商法中的「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破产法律制度」,进一步对「市场主体」予以构造、规范、保护
· 商法中的「票据法、证券法、海商法、保险法」等法律制度,进一步对「市场关系」进行规范
· 人对财产的支配关系,在法律上就表现为「物权法律制度」
· 「合同法律制度」为各种财货与服务交易提供法律保障
2 经济法
调整对象-3
1、经济管理关系
特点:
a 是一种「经济关系」,以此区别于行政指导关系
b 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
c 是宏观领域的经济关系,它关系国计民生,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整体性调控形成的
d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如发展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
2、市场管理关系
包括:
a 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b 产品质量管理关系
c 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
3、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3其他法律部门
包括劳动和社会保证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第三十四章:物权法律制度
第一节:物权概述
物权概念
是特定社会「人与人之间对物的占有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法律确认的主体「对物依法享有的支配权利」,即权利人在法定范围内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物权和债权」构成了市场经济社会的最基本的财产权利
物权法律特征
1 物权是绝对权
物权的义务主体是权利人之外的不特定的一切人,又称“对世权”
债权人的请求权只对特定的债务人发生效力,因此债权是相对权,又称“对人权”
· 物权~支配权、绝对权
· 债权~请求权、相对权
2 物权属于支配权
3 物权是法定的
物权的设定采用法定主义
4 物权的客体一般为物
物权的标的「是物而不是行为」,作为物权客体的物必须是独立物和有体物,而不可能是行为。人的身体都不可成为物权支配的对象,人体器官在未经合法程序和手段与人体分离之前,也不可成为物权的客体
5 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
债权原则上不具有追及的效力
物权的优先效力包括:
1、当物权与债权并存时,「物权优先于债权」。在“一物二卖”的情况下,若后者已完成了物权的公示,而先买者未完成物权的公示,则后买者取得的所有权优先于先买者的债权。《民法典》第405条规定:抵押权设立前,抵押财产已经出租并转移占有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此为“买卖不破租赁”原则
2、同一标的物上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或性质相同的物权时,成立在先的物权优先于成立在后的物权
物权法律制度基本原则
1 物权法定原则
1、物权种类法定化
如:法律规定动产质权必须转移占有,则当事人不得设立不转移占有的动产质权
2、物权内容法定化
如: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一种用益物权,其具体的内容直接由国家的法律加以规定,而不能由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随意改变法律规定的内容
3、物权效力法定化
如:设立不动产抵押权时,该权利从何时开始生效,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办理相应的手续以后才能生效,不能由当事人通过协议加以设定
4、物权的得丧变更法定化
如:房屋的所有权变更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过户变更登记方可实现
5、物权保护方法法定化
当物权主体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依法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保护自己的权利,法律未加以规定的救济措施,即使双方当事人同意,也不得采用
2 一物一权原则
概念:指一物之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不得有互不相容的两个以上的物权同时存在于同一标的物上
包括内容:
1、一个特定的标的物上只有一个所有权
2、同一物上不得设有两个以上互相冲突和矛盾的物权。同一物之上可以并存数个不相矛盾的物权
3 物权公示原则
概念:指民事主体对物权的享有与变动均应采取「可取信于社会公众」的外部表现方式的原则
《民法典》第208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包括内容:
1、物权的「公示方法」必须由法律规定
2、物权「公示的效力」必须由法律规定。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普通的动产一经交付,便发生所有权转移的后果;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
不动产登记的类型
1、首次登记
2、变更登记:具体内容发生变化的登记
3、转移登记:发生权利转移时所进行的登记
4、注销登记:不动产物权消灭时所进行的登记
5、更正登记和异议登记
·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是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
· 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
《物权法》第19条规定:登记机构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15日内不起诉,异议登记失效
6、预告登记:法律为保护这一请求权而为其进行的登记。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的协议或者签订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90日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7、查封登记
物权种类
1 按物权的权利人行使权利的范围不同分:(自物权和他物权)
1、自物权:即权利人对自己所有的标的物依法进行全面支配的物权。只有所有权符合这一特征,故自物权即所有权
2、他物权:指权利人在他人所有的标的物上享有的被限定于某一特定方面或某一特定期间的物权
2 按设立目的的角度分:(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用益物权:指「以标的物的使用和收益为目的」而设立的他物权
2、担保物权:指「为担保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他物权,如抵押权、质权等
两者虽「都属于他物权」,有其区别:
1、设立的目的不同。设立用益物权的目的在于实现物的「使用价值」,而设立债权的目的在于实现物的「交换价值」
2、权利性质不同。用益物权多为具有独立性的主权利,而担保物权多为具有从属性的从权利
3、标的物不同。用益物权的标的物主要为不动产,而担保物权则不限于此
4、客体价值形态的变化的影响不同。用益物权的价值形态变化对其有直接影响,甚至导致权利消灭;而担保物权价值形态的变化对其并无影响,这一特点决定了担保物权具有物上代位性,即当担保物权的标的物转化为价值形态时,担保物权就以变形物为客体
3 按物权有无从属性分:(主物权和从物权)
1、主物权:可以独立存在的物权,它与其他权利没有从属关系
如:所有权、地上权、永佃权、采矿权、取水权
2、从物权:从属于其他权利而存在的物权
如: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地役权 (3个担保物权+地役权)
区分两者的意义:主物权独立存在,从物权的命运取决于主权利,主权利消灭,从权利也消灭
4 按物权的发生是否基于当事人的意思为标准分:(法定物权和意定物权)
1、法定物权: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发生的物权,无论当事人意思如何都不影响这些物权的成立,如留置权和法定抵押权
2、意定物权:指依当事人的意思而发生的物权,如质权、抵押权
区分两者的意义:两者成立的要件和适用的法律不同
5 依物权之存续有无期限为标准分:(有期限物权和无期限物权)
1、有期限物权:指有存续期限的物权。如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2、无期限物权:没有期限限制的物权。所有权属于无期限物权
第二节:所有权
概念:指所有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其中:「处分权」是所有权内容的「核心」,是拥有所有权的根本标志
法律特征
1 所有权的独占性
2 所有权的全面性
3 所有权的单一性
4 所有权的存续性
5 所有权的弹力性
所有权的取得与消灭 (必考)
取得
1 原始取得
概念:指所有权首次产生或不依赖于他人既存的权利和意志,直接根据法律的规定而取得物的所有权
取得方式
1、因物权首次产生而获得所有权
其取得方式为:
1) 生产
概念: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新的财产进而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的方式
2) 孳(zi)息
概念:指由原物所产生的收益
分类:
a 天然孳息:指因物的自然属性而获得的收益
如:果树结的果实、母畜生的幼崽
b 法定孳息:指因法律关系所获得的收益
如:存款取得的利息、出租收取的租金
《民法典》第321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
2、因公法方式获得所有权
取得方式为:
1) 国有化
2) 没收
3、其他直接根据法律规定确定所有权归属的方式
1) 先占
构成要件:
a 标的须为无主物
b 标的须为动产
c 行为人须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物
2) 添附
包括的情形:
a 混合:指不同所有人的动产互相结合而难以识别或识别所需费用过大,而产生的所有权变动的法律事实。如:将两种饮料混在一起
b 附合:指不同所有人的财产互相结合而形成新的财产,虽然该新财产未达到混合的程度,但非经拆毁不能恢复到原来状态。如:在他人建筑物上粉刷油漆
c 加工:指一方使用他方的财产并将该财产改造为具有更高价值的新财产,仅限于动产
3) 发现埋藏物和隐藏物
4) 拾得遗失物
5) 善意取得
构成要件:
a 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b 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c 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须为善意,即受让人「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出让人是无权处分人,且受让人必须支付了合理的对价获得受让财产,并已经完成法定的物权变动公示
禁止或限制流通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如:枪支弹药、黄金、麻醉品等
2 继受取得
取得原因:
1、因一定的法律行为而取得所有权。法律行为具体包括买卖合同、赠与和互易等
2、因法律行为以外的事实而取得所有权。如:继承遗产、接受遗赠等
3、因其他合法原因取得所有权。如: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通过合股集资的方式形成新的所有权形式
消灭
1 所有权的相对消灭
指「因物权主体的原因而消灭」,如权利人转让或抛弃物权,或作为权利人的公民死亡等。这种情况下,所有权的客体并未消失,只是其权利主体发生了变更,物由一个新的所有人对其行使权力,原所有人的权利消灭
2 所有权的绝对消灭
指「因所有权客体的原因而消灭」,如标的物毁损或灭火导致原物权的终止
共有
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就同一财产共同享有所有权的法律制度
1 按份共有
《民法典》第301条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变更性质或者用途的,应当经「占份额2/3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2 共同共有
1、夫妻共同财产
2、家庭共有财产
3、遗产分割前的共有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民法典》第272条规定: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致同意
第三节:用益物权
概念:是权利人对他人所有的财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法律特征
1、用益物权是具有独立性的他物权
2、用益物权是限制物权。所有权人对物具有完全支配力,用益物权则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收益
3、用益物权具有使用的目的
4、用益物权的标的物主要是不动产
具体的几种用益物权
(与地相关)
1 建设用地使用权
《民法典》第347条规定: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出让或者划拨」等方式
2 土地承包经营权
法律特征-4:
1、承包经营合同是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依据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公民或集体组织
3、踢地承包经营权的客体是全民所有的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
4、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一种新型的用益物权
3 宅基地使用权
法律特征-5:
1、宅基地使用权属于一种用益物权,宅基地的所有权依然属于集体所有
2、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是公民,而且主要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3、宅基地使用权的客体主要是集体所有的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土地
4、宅基地使用权必须遵循法定的申请程序,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取得
5、宅基地使用权受国家法律保护,非经法定程序,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得任意剥夺公民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
4 地役权
概念: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不动产效益的权利
5 居住权
· 设立居住权,可以根据遗嘱或遗赠,也可以按照合同约定
· 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
· 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 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
· 居住权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第四节:担保物权
概念:指为确保债务清偿的目的,在债务人或第三人所有的物或所属的权利上设定的、以取得担保作用的定限物权
法律特征
1 具有价值权性
2 具有法定性
3 具有从属性
4 具有不可分性
5 具有物上代位性:担保标的物变化为其他的价值形态时,担保物权所具有的支配效力及于变形物或代替物
几种主要的担保物权
1 抵押权
概念: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所提供担保的财产「不移转占有」,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依法享有的就所担保的财产变价并优先受偿的权利
· 抵押权人在债务人不清偿债务时,对抵押物的变价款优先于无抵押权的债权人受偿
· 在同一抵押物上存在数个抵押权的则是先成立的抵押权优先于后成立的抵押权
《民法典》第397条规定:以建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该土地上的建筑物一并抵押
《民法典》第400条规定: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民法典》第401条规定: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
2 质权
概念: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财产权利证书「转移给债权人占有」,以之作为债务的担保
法律特征
1、质权的设定必须转移占有
2、质权的标的主要为动产或权利,「不包括不动产」
3、质权具有物上代位性、从属性、不可分性
分类
1、动产质权
概念: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的价值优先受偿的权利
2、权利质权
概念:指以出质人提供的财产权利为标的而设定的质权
在我国,不动产不能成为权利质权的标的,不动产只能作为抵押权的标的
《民法典》第440条规定:下列权利可以出质:
1、汇票、本票、支票
2、债券、存款单
3、仓单、提单
4、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5、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6、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3 留置权
概念: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留置该动产,并「依照法律的规定」将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后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民法典》第456条规定: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
第三十五章:合同法律制度
第一节:合同概述
概念:平等主体间有关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法律特征
1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
2 合同是在当事人「自愿」基础上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
3 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
4 合同是关于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不由《民法典·合同编》调整)
分类
1 根据合同当事人各方权利义务的分担方式
1、双务合同
概念:指合同各方当事人相互享有权利、相互负有义务的合同
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
2、单务合同
概念:指一方只享有权利不负担义务,一方只负担义务不享有权利
如:借用合同
2 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以交付标的物」要件分
1、诺成合同
2、实践合同 (如:保管合同、借用合同、定金合同)
3 根据法律上是否规定一定的名称分
1、有名合同
2、无名合同
4 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需要特定的形式分
1、要式合同
2、不要式合同
5 根据有关联的合同之间的主从关系分
1、主合同
2、从合同
第二节:合同的效力
合同的生效要件
概念:已经成立的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所应具备的法律条件
1 主体合格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岁
2、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X<18岁,且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X<18岁,半疯的精神病
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岁,全疯的精神病
2 内容合法
3 意思表示真实
4 合同的形式合法
效力存在瑕疵的合同
(必考 2‘)
1 无效合同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3、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
4、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 (两者都知道自己表示的意思并非真意,通谋作出与真意不一致的意思表示)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而签订的合同
2 效力待定的合同
缺乏相应的生效要件,但欠缺的并非实质性要件
1、合同的主体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典》第145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2、因无权代理而定力的合同
3 可撤销的合同
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3、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4、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的」
可撤销的合同一经撤销,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变消灭,这一效力「追溯到合同成立时」
如果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能主动予以撤销
第三节: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
合同的订立
合同的订立与合同的成立有密切联系,但两者不同
1 要约 (发盘)
概念:是当事人一方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向另一方提出建议的意思表示
要约 VS 要约邀请的区别:
1、目的和效果不同 (要约发出后,只要相对人作出承诺,合同即告成立)
2、对象不同 (要约一般是向「特定的相对人」发出;而要约邀请是向「不特定的主体」发出。注意: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
3、内容不同 (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足以决定合同的主要条款;而要约邀请的内容并不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
4、法律约束力不同 (要约邀请没有任何约束力;要约发出后,在一定期间对要约人是有约束力的)
多种典型的要约邀请形式:拍卖广告、招标公告、股权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
· 悬赏广告不是要约邀请
·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 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 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尚未发出承诺通知之前,要约人可以要求撤销该要约
不可撤销的要约《民法典》第476条:
1、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工作
2 承诺
承诺必须具备的条件:
1、承诺只能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做出
2、承诺必须在有效期限内做出
3、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 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
· 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 承诺不存在撤销的可能
3 缔约过失责任
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用一方当事人的过失给对方造成损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几种行为规定:
1、假借订立合同的名义,恶意磋商的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相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的
3、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合同的履行
基本原则
1 全面履行原则 (如果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2 诚信原则 (根据诚信实用原则,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应积极履行「通知、保密、协助履行」义务)
3 绿色原则 (避免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抗辩权是债务人在法定条件下,对抗权利人请求权而暂时拒绝履行债务的权利
1 同时履行抗辩权
概念:指双务合同中当事人在「没有约定先后履行顺序时」,一方在对方未进行对等给付之前,有拒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的权利
2 不安抗辩权
概念:指在双务合同中有「先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在有证据证明后给付人具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时,可以中止自己先给付义务的履行
3 先履行抗辩权
概念:指在双务合同中「履行义务顺序在后的一方当事人」,在履行义务顺序在先的一方当事人没有履行或不适当履行义务时,拒绝先履行一方请求其履行义务的权利
合同的终止
能够引起合同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
1、合同履行 :是合同终止「最正常、最主要」的形式
2、抵消:指相互负有同种类义务时,将两项义务相互冲抵,使其相互在对等额内消灭
3、提存:指债务人于债务已届履行期时,将无法给付的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以消灭债务的行为
4、免除债务:可以是部分或者全部免除,但引起合同关系终止的是「全部免除」情况
5、混同:两家合并一家,债权与债务同归为一人
第四节:合同的担保和保全
合同的担保
概念:指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措施保证合同义务人履行义务的一项法律制度
法律特征
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2、具有自愿性和平等性
3、具有从属性
形式
1 保证
保证人是承担保证责任的义务人,只有符合法律所规定的保证人条件的,才可以作为保证人
方式:
1、一般保证
2、连带责任保证
其中:
1、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2、保证方式没有特别约定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2 定金
概念:是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保证合同的履行,在合同订立时或履行前,给付对方一定数额金钱的担保方式
定金的担保作用是通过定金罚则体现 (法律规定的)
1、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2、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双倍」返还定金
定金合同是「实践合同」
《民法典》第586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民法典》第588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2选1)
合同的保全
· 概念:指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致使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受到危害,而设置的保全债务人责任财产的法律制度
· 包括: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债权人撤销权制度
法律特征
1 合同保全是债的对外效力的体现,也是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
2 合同的保全主要发生在合同有效期内
3 合同保全的基本方法是代位权和撤销权的行驶
债权人的代位权
概念: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享有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的权利,但是该权利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债权人的代位权必须通过「诉讼方式」行使,代位权的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债权人的撤销权
概念:指债务人所为的减少其财产的行为危害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而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该行为的权利
第五节:合同的转让、变更和解除
合同的转让
合同权利的转让
《民法典》第545条规定,债权不具有可转让性的情形:
1 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2 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3 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民法典》第546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转让本身不需要债务人同意,但需通知)
合同义务的转让
《民法典》第551条规定: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合同的变更
合同变更法律要件:
1、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
2、是合同内容的变更,不包括合同主体的变更
3、应依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进行
合同的解除
概念:指合同成立后,在具备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提前消灭合同效力的法律行为
类型
1 协议解除
2 基于解除权的解除
1、约定解除
约定解除 VS 协议解除的区别:
1、约定解除~事先约定,协议解除~事后约定
2、约定解除~并不一定会产生解除合同的后果,只有在条件成就时,当事人依据事先的约定,行使解除权而解除合同;协议解除~则是已经出现了可以解除合同的事由,一旦解除合同的协议达成,就能够产生解除合同的后果
3、约定解除~解除权的行使是一种单方面行为,不必经对方同意即可解除合同;协议解除~需双方一致同意,不能单方面解除
2、法定解除
概念:指在合同成立之后,没有履行或没有履行完毕前,当事人一方根据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除的条件而解除合同的行为
《民法典》第563条规定,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六节: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只在」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产生
构成要件
1 违约行为
1、预期违约 (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履行期届满前的违约行为)
2、实际违约 (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后发生的违约行为)
2 主观过错
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1 继续履行
2 支付违约金
3 违约损害赔偿
违约的免责事由
1 不可抗力
· 概念: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 仅指客观情况,属于事件的范畴,并不包括民事主体的行为
· 具有不可预见性
因不可抗力而免除违约责任的「应依据不可抗力影响范围的大小」来决定
《民法典》第590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2 受害人的过错
3 免责条款
第三十六章:公司法律制度
第一节:公司和公司法概述
公司的概念
公司是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设立,「以营利为目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组织」
公司的特征
1 公司具有法人资格
2 公司是营利法人
3 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其中[3]中:
·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但《公司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的种类
1 根据组织结构不同分
无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
2 根据公司股权或股份是否可自由转让分
公开公司、封闭公司
(或叫做) 公众公司、私人公司
3 根据公司资本来源分
国有公司、私有公司、外资公司、混合所有制公司
我国《公司法》将公司分为
有限责任公司
1、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
2、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3、国有独资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节:公司的设立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1、股东法定人数:< 50个
2、股东出资及公司资本要求:
(1)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2)股东出资可以为「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货币」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公司住所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
1、发起人法定人数:2~200人间,其中须半数以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2、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或者「募集的实收股本总额」,且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1)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
(2)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以募集方式设立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 ≥ 公司股份的35%
3、采用发起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由「发起人制定并通过」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由「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公司住所
公司设立登记
住所/主要经营场所: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市场主体「只能登记一个」住所或主要经营场所
分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子公司具备法人资格
法定代表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
我国自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
企业信息公示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一下企业信息
1、注册登记、备案信息
2、动产抵押登记信息
3、股权出质登记信息
4、行政处罚信息
5、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外的其他政府部门
履行职责时产生下列企业公示信息
1、行政许可准予、变更、延续信息
2、行政处罚信息
3、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
· 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
· 如果企业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或者未按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的期限公示有关企业信息,或者企业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第三节:公司的组织机构
股东 (大) 会
职权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 (大) 会是公司的权利机构
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
3、审批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4、审批批准监事会或监事的报告;
5、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6、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7、对公司增减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8、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9、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
10、修改公司章程
11、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召集和主持
有限责任公司
3种会议:首次会议 (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定期会议、临时会议
召开临时会议情况:「1/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1/3」以上的董事、监事会、或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提议召开时,应当召开
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15日前」通知全体股东
股份有限公司
2种会议:定期会议 (1年1次)、临时会议
召开临时会议的情形:
1、董事人数不足《公司法》规定人数或者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2/3时
2、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资本1/3时
3、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东请求时
4、董事会认为必要时
5、监事会提议临召开时
6、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上情形之一,应当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会议表决
有限责任公司
普通决议:1/2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股份有限公司
普通决议:半数通过
股东会会议做出「修改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董事会
职权
1、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2、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3、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4、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5、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制订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
7、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8、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9、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
10、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11、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组成
有限责任公司:3-13人
股份有限公司:5-19人
会议
(有限责任公司 & 股份有限公司)
形式
1 定期会议:每年至少2次
2 临时会议:「1/10」以上表决权股东、「1/3以」上董事或监事会,可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董事长应自接到提议后「10日内」,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
召集和主持
召集董事会会议应于会议召开「10日前」通知全体董事和监事
决议方式
1 一人一票原则
2 多数通过原则
监事会
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机构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的职权:
1、「检查」公司财务
2、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
3、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
4、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公司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
5、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6、依照《公司法》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7、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组成及召开时间
有限责任公司
1设监事会,不少于3人;监事会设主席1人,由全体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
2 股东人数少或者规模小不设监事会,设1-2名监事
3 职工代表不少于1/3
4 至少「每年度1次」会议
股份有限公司
1 设监事会,不少于3人
2 职工代表不少于1/3
3 至少「每6个月1次」会议
其他特别规定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不设股东会
国有独资公司
职权:
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以下简称国资委) 行使股东会职权
1、国资委可以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 (授权的董事会决定)
2、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公司债券,由国资委决定
3、「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申请破产的,应当由国资委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监事会:
1、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5人
2、职工代表不少于1/3,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职工代表出任的监事为「兼职监事」
3、监事会主席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从监事会成员中指定」
上市公司
设独立董事
第四节:股东权利
1 表决权
2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被选举为公司的董事或监事
3 知情权
有限责任公司
特别记忆: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
公司有合理依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查阅,且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15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
“不正当目的”的情形:
1、股东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公司主营业务有实质性竞争关系业务的,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规定的除外
2、股东为了向他人通报有关信息查阅会计账簿,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
3、股东在提出查阅请求之日前3年内,曾通过查阅会计账簿,向他人通报有关信息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
4、股东有不正当目的的其他情形
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董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
4 股息红利分配请求权
5 股权转让权
有限责任公司
区分对内、对外股权转让:
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2、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3、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股份有限公司
· 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 记名股票,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转让后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
转让限制:
· 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 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董监高) 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6 股东代表诉讼权
他人侵犯公司合法利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节: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法定义务
以下情形,不得担任公司的董监高人员:
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2、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满5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
3、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
4、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满3年」
5、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
《公司法》规定,董监高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第六节:股份发行与回购
· 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
· 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 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
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以下情形除外:
1、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2、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3、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4、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5、将股份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6、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
《公司法》第74条以法定方式列举了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价格回购其股权
1、公司连续5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5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60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9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节: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
公司合并
概念:指两个以上的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并成一个公司的行为
分类:
1、吸收合并 (A+B=A)
2、新设合并 (A+B=C)
· 公司应当自发出合并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 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公司分立
概念:指一个公司依法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的行为
分类:
1、派生分立 (A=A+B)
2、新设分立 (A=B+C)
公司应当自发出分立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公司清算
· 除因公司合并、分立而解散公司外,其他各种公司解散情形,均应当自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
· 清算组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 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
有限责任公司清算组:由股东组成
股份有限公司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
清算组的职权:
1、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2、通知、公告债权人
3、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
4、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
5、清理债权、债务
6、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
7、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第三十七章:其他法律制度
第一节: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工业产权的概念
是人们依照法律对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创造发明和显著标记等「智力成果」,在一定期限和地域内享有的专利权
工业产权 (专利+商标) + 著作权 = 知识产权
· 在我国,工业产权主要指「专利权和商标专用权」
工业产权的特征
1 专有性
2 地域性
3 时间性
专利权
主体
概念:指依法申请并取得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
1 发明人(设计人)、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
1、发明人 (设计人):是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集体或课题组 (辅助工作的不算)
2、专利申请人:指有资格就发明创造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的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是发明人 (设计人),也可以不是
3、专利权人:指依法在特定期限内对特定发明创造享有专有权利的主体
2 职务发明的权利主体
执行本单位任务包括:
1、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3、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
指利用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3 合作发明和委托发明的权利主体
4 受让人
5 外国人
6 共同发明人或者共同设计人
客体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授予条件
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外观设计:不属于现有设计,并还没有人在之前提出申请
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
1、科学发现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动物和植物品种 (但对于动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依法授予专利权)
5、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6、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内容
1 独占实施权
2 实施许可权
3 转让权 (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4 放弃权 (专利权人有权以「书面形式」放弃其专利权)
保护期限
发明专利权期限为「20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5年」、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 专利权「期限届满而终止」
· 在期限届满之前,专利权可因下列原因而提前终止: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或者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
· 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3年」
商标权
最基本功能: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
在我国,要取得商标专用权,必须是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的使用人不享有商标专用权
商标注册
· 《商标法》采用「自愿注册和强制注册相结合、自愿注册为主的制度」
· 「卷烟、雪茄烟、有包装的烟丝」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生产、销售
商标注册的申请与审核
优先权原则包括:
· 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 商标在中国政府主办的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该商品展出之日起「6个月内」,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人可以享有优先权
· 对申请注册的商标,商标局应当自收到商标注册申请文件之日起「9个月内」审查完毕,符合《商标法》有关规定的,予以初步审定公告
· 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商标法》有关规定的,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
内容
1 专用权
2 转让权 (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3 许可使用权
4 续展权
其中[4]续展权:
·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
· 期满需继续使用的,商标注册人应在期满「前12个月」续办手续,此期间未能办理的,可给予「6个月宽展期」
· 续展注册有效期仍为「10年」,自「该商标上一届有效期满次日起」计算
商标权的保护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违反《商标法》的规定,假冒或者仿冒他人注册商标,或者从事其他损害商标注册权人合法利益的行为
第二节: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劳动合同类型
(按是否约定终止时间)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其中[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协商一致签订,对于公司法定强制如下):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3、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没有依《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法定解除权,续订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订立原则
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选择性条款
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竞业限制对象
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1)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的解除
1协商解除
2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1、劳动者存在过错
劳动者存在法定过错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
(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 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趁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6)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劳动者无过错
用人单位须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经济性裁员
用人单位需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员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剪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可以裁剪人员情况如下: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2、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 劳动者单方面解除
1、预告解除
· 劳动者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单方面通知,不需上级领导批准
·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即时解除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三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消费者的权利
1 安全保障权
2 知悉真情权
3 自主选择权
4 公平交易权
5 依法求偿权
6 依法结社权
7 求教获知权
8 维护尊严权
9 个人信息权
10 监督批评权
经营者的义务
1 依法依约履行义务
2 接受监督的义务
3 安全保障义务
4 召回义务
5 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
6 表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
7 出具凭证或单据的义务
8 质量担保的义务
9 履行“三包”等责任的义务
10 无理由退货义务
·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消费者定作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
11 合理使用格式条款义务
·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12 不侵犯消费者人身权利的义务
13 信息说明义务
14 个人信息保护义务
· 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 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 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消费争议解决途径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的,该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消费者
· 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违法侵害消费者权利,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第四节:反垄断法律制度
适用除外情形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适用除外制度主要存在于「知识产权和农业领域」
· 《反垄断法》第68条规定: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法。但是,如果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适用本法
· 《反垄断法》第69条规定: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不适用本法
相关市场界定
相关市场概念:指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
细分
1 相关商品市场
2 相关地域市场
3 相关时间市场
相关市场界定的依据和方法
1 替代性分析
2 假定垄断者测试
其中[1],原则上,从需求者角度来看,商品之间的替代程度越高,竞争关系就越强,就越可能属于同一相关市场
垄断行为-4
1 垄断协议
基于部分情形中,经营者之间的联合有助于技术进步或效率提升,整体上符合社会公众利益,故立法需对此类垄断协议进行责任豁免
在实践中,针对垄断协议的调查存在一定困难,《反垄断法》第56条第3款规定了宽恕制度: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
· 《反垄断法》第17条对「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达成的「横向垄断协议」(也被称为卡特尔)作出禁止规定,包括: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联合抵制交易;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 《反垄断法》第18条对「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纵向垄断协议」作出禁止规定,包括: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2 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情形:
1、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的
2、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3的
3、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4的
· 有第[2]、[3]规定的情形,其中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1/10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 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反垄断法》第十七条
法律条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禁止情形】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一)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二)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三)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四)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五)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六)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七)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本法所称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
3 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
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对不予禁止的经营者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附加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限制性条件,主要包括:
1、剥离有形资产、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或相关权益等「结构性条件」
2、开放网络或平台等基础设施、许可关键技术 (包括专利、专有技术或其他知识产权)、终止排他性协议等「行为性条件」
3、结构性条件和行为性条件相结合的综合性条件
4 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
反垄断民事责任
反垄断法第60条规定:
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第五节: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1 混淆行为
2 商业贿赂行为
3 虚假宣传行为
4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5 不当有奖销售行为
6 诋毁商誉行为
7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
其中[5],经营者进行有奖销售不得存在以下情形:
1、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
2、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万元」
其中[7],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1、未经其他经营者同意,在其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中,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
2、误导、欺骗、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
3、恶意对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实施不兼容
4、其他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第六节: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 「天然存在或自然生长的物品,以及非用于销售的物品」,均不属于该法界定的产品范围
· 「建设工程」不适用该法规定,但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该法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该法规定
产品质量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
1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2 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3 产品质量抽查制度
4 产品质量状况信息发布制度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2、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3、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1、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
2、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
3、销售者应当保证产品或包装的标识真实
4、销售者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5、销售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产品质量责任和产品责任
产品质量责任:是负有产品质量义务的主体、行使质量监督职责的政府部门以及有关社会组织违反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应当承担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的统称
产品责任: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主体因缺陷产品引发损失而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1 生产者适用「严格」责任
下列事由生产者可以主张不承担赔偿责任:
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2、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3、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2 销售者适用「过错」原则
产品责任的诉讼时效
《产品质量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10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
第五部分:会计
第二十八章:会计概论
第一节:会计基本概念
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按照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分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 财务会计:以会计准则为主要依据,提供的信息是对过去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 (按照规定的格式、定期编制会计报表)
· 管理会计:主要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内容 (不注重报告形式,没有统一格式)
会计的职能
1 核算职能 (最基本职能)
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的特点
2 监督职能
利用预算、检查、考核、分析等手段,进行检查与控制
会计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现代会计职能:预测、决策、评价等
会计的对象
· 凡是特定对象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 企业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一般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1 资金的投入
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
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 (即企业的负债)
资金的投入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
2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1、供应过程:随着采购活动的进行,企业的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储备资金形态」
2、生产过程:随着劳动对象的消耗,资金从「储备资金形态」转化为「生产资金形态」;当产品制成后,资金又从「生产资金形态」转化为「成品资金形态」
3、销售过程:资金从「成品资金形态」转化为「货币资金形态」
货币资金形态~储备资金形态~生产资金形态~成品资金形态~货币资金形态
3 资金的退出
企业收回的货币资金中,用于「缴纳税金、偿还债务和向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的这部分资金就退出了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的内容
· 通常将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称为「经济业务事项」
· 「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是指单位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如购买固定资产、销售商品、上缴税收等 (对外)
· 「经济事项」是指在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如支付职工工资、报销差旅费、计提折旧等 (对内)
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包含: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其中:
[1]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有价证券」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2]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企业的财产、物资是企业用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
第二节:会计目标
概念:指会计工作预期达到的最终结果
一般目标
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和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主体,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财务信息
我国企业会计的目标
1 通过会计活动,向会计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帮助其作出经济决策
2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以及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会计信息的内容
1 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资产负债表
2 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利润表
3 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现金流量表
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
1 企业内部管理人员
2 外部利益关系人 (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其他使用者,如监管部门、企业员工)
第三节:会计要素
概念: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对象的具体化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表)
1 资产
概念: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特征:
1、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2、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
3、形成资产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
按流动性分类
1、流动资产
概念: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或1年内变现的资产
包括 (流动性从强到弱):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
概念: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
2 负债
概念: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特征:
1、企业的负债只能由过去的交易活动或本期经济业务所形成,且必须于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予以清偿的现时义务
2、负债必须有其可用货币额反映的价值量,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不能作为负债
3、负债的偿还不论是以资产偿还,还是以提供劳务偿还或是转让股权给债权人,必须是企业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预期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按流动性分类
1、流动负债
概念: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或1年内予以清偿的负债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
2、非流动负债
概念: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
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 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 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3 所有者权益 (股东权益)
概念: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收益
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 (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利润表)
1 收入
概念: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非日常活动所得为“利得”
2 费用
概念: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 利润
概念: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
会计等式
1 资产 = 权益
= 债权人权益 + 所有者权益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 收入- 费用 = 利润
第四节: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4
1 权责发生制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应计制)
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事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支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收付实现制 (现金制)
要求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不论其应否归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是本期实际以款项支付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得到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2 配比原则
概念: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应相互配比,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3 历史成本原则
(实际成本原则/原始成本原则)
概念:指企业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的优点:
1、取得容易,也比较客观
2、有原始凭证作证明,便于查证
3、防止企业随意更改
4、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4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 收益性支出:指在本期发生的,只与本期收益有关的应当在本期已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 (如工资)
· 资本性支出:指在本期发生的,不但与本期收益有关而且与以后会计期间收益也有关的,应当在以后若干会计期间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 (如买设备)
如果一笔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就会造成少计费用而多计资产价值,出现净收益和资产价值虚增的现象
第五节:会计基本前提
1 会计主体
指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空间范围
2 持续经营
· 这样才能保持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 只有在此前提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才区分为流动的和长期的,企业资产才能以历史成本计价,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会计分期,并为采用权责发生制奠定基础
3 会计分期 (会计期间)
概念:指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等距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帐目,计算盈亏,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明确该前提,才产生了当期和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才能正确贯彻配比原则
4 货币计量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并不表示」货币是会计核算中「唯一的」计量单位,有时在会计核算中也辅以实物数量等计量单位
第六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
1 可靠性
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 相关性 (有用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3 清晰性 (可理解性)
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 可比性
1、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以便进行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
2、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办法,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间进行「横向比较」
5 实质重于形式
如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法律上不拥有所有权,但从经济实质上,企业拥有该资产的实际控制权,在会计核算上将其视为企业的资产
6 重要性
·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7 谨慎性
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选择采取一种不导致夸大资产、虚增账面利润、扩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多方面:
如存货在物价上涨时期的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等
8 及时性
第七节:会计法规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以《会计法》为核心,以会计准则、财务规则、会计制度为主要内容
· 其中,会计准则、财务规则、会计制度都是「财务部」制定的
其中《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法律」,是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基本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第二十九章:会计循环
会计信息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四个环节生成的
第一节:会计确认
概念:指会计数据进入会计系统时确定如何进行记录的过程
解决的问题-3
1 确定某一经济业务是否需要进行确认
2 确定该业务应在何时进行确认
3 确定该业务应确认为哪个会计要素
备注:不包含解决金额问题
标准-3
1 被确认的项目是通过「经济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其交易性质符合会计要素的要求
2 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企业的不确定性能明确的评估
3 该项目应有可以计量的属性,如价值、成本等,并能可靠的进行计量
权责发生制构成了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也进一步构成了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基础
第二节:会计计量
概念:指为了在会计报表中确认和计量有关会计要素的实际状况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
会计计量是会计的「核心」问题,贯穿于从确认、记录到报告的全过程
组成内容
1 计量单位 (计量尺度)
主要是货币量度,同时为了管理的需要也辅之以各种实物量度
2 计量属性 (计量基础)
1、历史成本 (原始成本):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
·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2、重置成本:指企业「重新取得」与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3、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减去成本、费用、税费后的金额。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4、现值:折现后的价值
5、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第三节:会计记录
概念:「会计确认」主要是通过将会计要素按照一定方法进行「会计记录」来实现的。会计记录是通过账户、会计凭证和账簿等载体,运用复式记账等手段,对确认和计量的结果进行记录,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积累数据的过程
方法 (必考)
1 设置账户
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
账户分类
1、按账户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分: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成本类、费用类、损益类
2、按账户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分: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
账户结构
账户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左方 (记账符号为借) 和右方 (记账符号为贷),一方登记增加(称为增加发生额),另一方登记减少(称为减少发生额)。
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
基本关系:
1、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2、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借增贷减,余额在借方。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3、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借减贷增,余额在贷方。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2 复式记账
概念: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的一种记账方法。它是以会计等式为依据建立的一种记账方法
主要的复式记账法有:借贷记账法 (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其中,借贷记账法:
· 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公式:
1、「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 = 「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
2、「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 = 「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
3、「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 = 「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
3 填制和审核凭证
它是具有一定格式、用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
作用:
1、明确经济责任
2、控制经济活动
3、提供记账依据
4、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准确
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分
1、原始凭证: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者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 (如发票)
2、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依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用来确定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金额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4 登记账簿
是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
会计人员要定期做好对账工作,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对账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账务处理程序
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主要会计账务处理的程序
1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原始凭证
2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先汇总原始凭证,再分类汇总记账凭证
3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4 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5 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第四节: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报告)
概念: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之前,为了保证报告的数字真实可靠,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必须进行财产清查
· 会计报表是根据账簿记录定期编制的
· 我国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分类
1 按会计报表反映经济内容分-3
反映财务状况的报表、反映经营成果的报表、反映现金流量表的报表
2 按会计报表报送对象分-2
对外/对内会计报表
3 按会计报表编制主体分-2
1、个别会计报表:指反映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会计报表
2、合并会计报表:指企业对外投资总额占被投资企业的资本总额「50%」以上的情况下,将被投资企业和本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将其有关经济指标与本企业的数字合并而编制的会计报表
4 按会计报表编制的时间范围分-3
年度/季度/月度会计报表
第三十章:会计报表
第一节:会计报表的概念
概念:以日常账簿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总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
· 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会计循环过程的终点
· 会计「报表」是企业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对外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
· 一套完整的会计报表至少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 变动表以及附注」
目标和作用
1 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据以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和信贷决策
2 企业管理者总结和分析企业经营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
3 国家有关部门了解和掌握各部门、各地区经济运行情况、各项财经法律制度的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各种经济杠杆和政策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
编制要求
1 真实可靠 2 全面完整
3 编报及时 4 便于理解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概念: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反映企业「静态」财务状况的一种报表
编制基础: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作用:
1、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所拥有的和控制掌握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和构成情况的信息,为经营者分析资产分布是否合理提供依据
2、总括反映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构成情况
3、通过对其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4、通过对前后期资产负债表的对比分析,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情况
格式
1 账户式:分左右两方 (左方资产,右方负债+所有者权益)
2 报告式:上下顺序依次排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我国采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格式
内容 (必考)
资产类项目按流动性
(即变现速度) 进行排序
1、流动资产
概念: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或1年内变现的资产
包括 (流动性从强到弱):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和待摊费用等
2、非流动资产
概念: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包括 (流动性从强到弱):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等
负债类项目按到期日的远近进行排列
1、流动负债
概念: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或1年内予以清偿的负债
包括 (先到期需偿还的排前):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持有待售负债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2、非流动负债
概念: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
包括 (先到期需偿还的排前):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和其他非流动负债等
编制方法
1 直接填列法
根据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如: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项目
2 分析计算填列法
按照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内容进行分析、计算以后填列期末余额的方法
1、根据若干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如:货币资金、未分配利润
2、根据总账科目期末余额与其备抵科目抵消后的数据填列
如: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应收款、持有待售资产等
3、根据有关明细账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如:预收款项、其他应付款
第三节:利润表
· 概念: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是一张动态会计报表
· 编制基础:收入 - 费用 = 利润
作用:
1、了解企业利润的形成情况,据以分析、考核企业经营目标及利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企业利润增减变动情况及原因
2、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盈利能力,评价或考核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
格式
单步式、多步式 (我国企业采用)
内容 (必考)
1、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研发费用 - 财务费用 - 资产减值损失 - 信用减值损失
+ 其他收益 + 投资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资产处置收益
2、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概念: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其中:
· 现金: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如外埠bu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等)
· 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通常包括3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 现金流入: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出售固定资产、从银行取得借款等获得的现金
· 现金流出:企业购买原材料或接受劳务、购建固定资产、偿还银行借款等支出的现金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现金流量分类-3
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作用:
主要作用:是为企业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1、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2、说明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
3、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 我国企业使用的现金流量表,一般由「报表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组成
· 编制方法:正表~直接法~采用报告式;补充资料~间接法 (以净利润为出发点)
·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 附注包括的内容: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即按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 间接法: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及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调整不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收支项目」,据此计算并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一种方法
现金流量表中的流入/流出项目
1 经营活动现金流项目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2、收到的税费返还
3、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6、支付的各项税费
7、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2 投资活动现金流项目
1、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2、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4、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5、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6、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7、投资支付的现金
8、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9、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3 筹资活动现金流项目
1、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2、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3、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4、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6、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备注:从银行提取现金「不影响」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会计报表附注
概念:是指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作用:增进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突出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说明报表中个别项目的质量和条件限制等
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1、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2、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3、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
4、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
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6、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
7、或有事项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三十一章: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分析)
第一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意义: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的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并通过财务指标的高低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提供管理决策的依据
内容:
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
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 (是物质基础)
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二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1 比率分析法
概念:指将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中两项彼此相关联的项目加以比较
1、相关比率
以同一时期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中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相同」的项目加以比较所得的相关数值的比率 (如资产负债率)
2、结构比率 (构成比率)
会计报表中某项目的数值和各项目总和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3、效率比率
用某项经济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的比率
2 比较分析法
(最基本分析方法)
概念:通过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
按比较对象的不同分
1、绝对数比较分析
2、绝对数增减变动分析
3、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
按比较标准的不同分
1、实际指标同计划指标比较
2、本期指标与上期指标比较
3、本企业指标同国内外先进企业指标比较
3 趋势分析法
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
1、编制绝对数趋势会计报表
2、编制相对数趋势会计报表
第三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指标
1 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 (酸性实验比率)
速动比率 = 速动资产 / 流动负债
其中:速动资产 = 流动资产 - 存货
3、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 = 现金 / 流动负债
4、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 100%
5、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 = (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总额) * 100%
6、已获利息倍数 (利息保障系数)
已获利息倍数 = 息税前利润 / 利息费用
= (利润总额 + 利息费用) / 利息费用
2 营运能力指标
反映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 营业收入净额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
· 营业收入净额 = 营业收入 - 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期初应收账款 + 期末应收账款) / 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360 /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360) / 营业收入净额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次数 = 营业成本 / 平均存货
其中:平均存货 = (期初存货 + 期末存货) / 2
存货周转天数 = 360 / 存货周转次数
= 平均存货 * 360 / 营业成本
3、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净额 /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4、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净额 / 总资产平均余额
3 盈利能力指标
1、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100%
2、营业净利润率
营业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营业收入净额) * 100%
其中: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额
3、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 = (净利润 / 实收资本或股本) * 100%
4、净资产收益率
(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净资产利润率)
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 100%
5、资产净利润率
资产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平均资产总额) * 100%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 = (期初资产总额 + 期末资产总额) / 2
6、普通股每股收益
普通股每股收益 = (净利润 - 优先股股利) /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7、市盈率
市盈率 = 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 / 普通股每股收益
8、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 (期末所有者权益 / 期初所有者权益) * 100%
第三十二章:政府会计
第一节:政府会计的概念
概念:指用于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政府会计主体」财务收支活动及其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体系
会计主体:是各级政府以及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或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
政府会计构成
1 预算会计
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有关的信息,实行「收付实现制」
2 财务会计
提供与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 (含运行成本) 和现金流量表等有关信息,实行「权责发生制」
政府会计目标
1、提供有助于广大使用者对资源分配做出决策以及评价主体财务状况、业绩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2、反映会计主体对受托资源管理责任
3、提供有助于预测持续经营所需资源、持续经营所产生资源,以及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信息
第二节:政府会计要素
政府预算会计要素
1 预算收入
· 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
· 预算收入一般在「实际收到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
2 预算支出
· 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发生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出」
· 预算支出一般在「实际支付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支付的金额计量」
3 预算结余
指政府会计主体预算年度内预算收入「扣除」预算支出后的资金余额,以及历年滚存的资金余额
包括
1、结余资金:指年度预算执行终了,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扣除预算支出和结转资金后剩余的资金
2、结转资金:指预算安排项目的支出年终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因故未执行,且下年需要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政府财务会计要素
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
· 资产 + 负债 + 净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
· 收入 + 费用列入收入费用表
1 资产
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
· 其中,服务潜力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利用资产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履行政府职能的潜在能力
1、流动资产
概念: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或1年内变现的资产
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
概念: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资产、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自然资源等
2 负债
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的现时「义务」
1、流动负债
概念: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或1年内予以清偿的负债
包括: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项等
2、非流动负债
概念: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
包括:长期应付款、应付政府债券、政府依法担保形成的政府债券等
3 净资产
指政府会计主体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额
4 收入
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增加」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入」
收入确认应当满足的条件
(同时满足)
1、与收入相关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入」政府会计主体
2、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流入会导致政府会计主体「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
3、流入金额能被可靠地计量
5 费用
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减少」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出」
费用确认应当满足的条件
(同时满足)
1、与费用相关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出」政府会计主体
2、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流出会导致政府会计主体「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
3、流出金额能被可靠地计量
第三节:政府会计报告
政府决算报告
概念: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年度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文件
政府财务报告
概念:反映政府会计主体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运行情况等信息的文件
包括
1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由政府财政部门编制的,反映各级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的报告
2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
指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按规定编制的财务报告
包括
1、财务报表
对政府会计主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信息的结构性表述
包括会计报表 + 报表附注
· 其中,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当期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表、净资产差异表
2、财务分析
使用者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债权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政府会计主体自身、其他利益相关者
第四部分:统计
第二十三章:统计与数据科学
第一节:统计学
概念:是一门关于数据的学科,提供了一系列用于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法
分支
1 描述统计
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
内容包括:
1、如何取得所需要的数据
2、如何用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
3、如何描述数据的一般性特征
2 推断统计
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
内容包括:
1、参数估计: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2、假设检验: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对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
第二节:变量和数据
变量是研究对象的属性或特征,它是相对于常数而言的
变量分类
定量变量 (数量变量)
变量的取值是数量,如企业销售额、注册员工数量等
定性变量
1 分类变量:变量的取值是类别且无法排序,如企业所属行业
2 顺序变量:变量的取值是类别且具有一定顺序,如员工受教育水平
数据是对变量进行测量、观测的结果
1 数值型数据:对定量变量的观测结果
2 分类数据:对分类变量的观测结果
3 顺序数据:对顺序变量的观测结果
第三节:数据的来源
按收集方法分类
1观测数据:通过直接调查或测量而收集到的数据,如GDP、CPI、房价
2 实验数据:通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及其所处的实验环境收集到的数据,如一种新产品适用寿命,一种新药疗效的数据。自然科学领域的数据大多是实验数据
按使用者的角度分类
1 直接数据 (一手数据):直接的调查和科学实验
2 间接数据 (二手数据):别人的调查或实验的数据
在社会经济领域,「统计调查」是获得数据的主要方法,也是获得一手数据的重要方式
第四节:统计调查
概念: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数据信息资料的过程
分类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
1 全面调查
2 非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包括「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
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1 连续调查:如工厂的产品生产,原材料的投入,能源的消耗,人口的出生、死亡等,必须在调查期内连续登记,然后再进行加总
2 非连续调查:如生产设备拥有量、耕地面积等,短期内变化不大,不需连续登记,隔段时间记录某时刻或某一天数量
方式
1 统计报表
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
· 按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分:全面统计报表、非全面统计报表
· 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分: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 (注意没有半年度,比会计报表按周期分,多了日报)
· 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不同分:国家的、部门的、地方的统计报表
2 普查
特点:
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经济普查每10年2次 (年份逢3, 8),人口普查逢10年1次 (年份逢0),农业普查10年1次 (年份逢6)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和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
3、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
4、适用范围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现象
3 抽样调查
· 能够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 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调查方式
· 抽样调查的质量「有时」比全面调查高
特点:
1、经济性:最显著优点
2、时效性强:可迅速、及时获得所需信息
3、适应面广:应用最广泛
4、准确性高
如:产品质量检验、农产品实验、医药的临床实验
4 重点调查
· 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 所选的重点单位虽只是全部单位的一部分,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部分比重」
· 如: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的零售物价的变化;全国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和资产总额的情况
· 重点调查能以「最少的投入、最快的速度」取得某些现象主要标志的基本情况或变动趋势
5 典型调查
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统计质量评价标准
1、真实性
2、准确性: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3、完整性:统计范围不重不漏,统计口径完备元缺
4、及时性:尽可能缩短从调查到公布的时间间隔
5、适用性:能够最大限度为用户所用
6、经济性:尽可能降低成本
7、可比性:要求统计数据应当连续、可比,使用规范统一的统计标准和统计原则
8、协调性,要求统计数据结构严谨、逻辑合理,各总量数据、结构数据相互之间高度匹配
9、可获得性:要求多渠道、多方式公布统计数据,同时公布相应的统计制度方法,加强数据解读,满足社会需求
第五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数据科学
· 概念:一门通过系统性研究获取与数据相关的知识体系的学科
· 研究的是从“数据”整合成“信息”,进而组织成“知识”的整个过程
· 研究「对象」是数据,研究「目标」是获得洞察力和理解力,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现实世界服务
· 数据科学涉及范围广泛,如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可视化、人工智能、领域知识等
大数据
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处理的数据集合
4V特征 (英文字母打头V):
1、数据量大
2、数据多样性
3、价值密度低
4、数据的产生和处理速度快
其中特征(2)数据多样性,包括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等各种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
· 结构化数据:指存储在数据库里,可以用二维表结构实现表达的数据
· 非结构化数据:指数据结构不规则/不完整,没有预定义的数据,包括所有格式的办公文档、文本、图片、报表、图像、音频、视频等
· 半结构化数据:介于完全结构化数据和完全非结构化数据之间的数据,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如员工简历 (有的简历只有教育情况,有的简历包括教育、婚姻、户籍、出入境等很多信息)
数据挖掘
定义: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藏在其中但又有潜在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定义包含的含义:
1、数据源必须是真实的、大量的、有噪声的
2、发现的是用户感兴趣的知识
3、发现的知识的可接受、可理解、可运用的
4、并不要求发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仅支持特定的发现问题
常见数据挖掘方法
1 监督学习
既有自变量X,又有因变量Y
典型任务-2
1、分类
常用方法:逻辑斯特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
2、回归
常用方法: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分位数回归
2 无监督学习
只有自变量X,没有因变量Y
典型任务-2
1、聚类
常用方法:基于划分的方法、基于分层的方法、基于密度的方法、基于网格的方法、基于模型的方法
2、降维
常用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
3 半监督学习
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
在描述统计中,可以通过统计量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
对于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分为3方面 (1-3节)
1 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
2 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间的差异程度,也能反映中心值对数据的代表程度
3 分布的偏态,反映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性
对于2个定量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经常采用的描述方法是散点图和相关系数统计量 (第4节)
第一节:集中趋势的测度
集中趋势的测度值是对数据水平的一个概括性的度量,它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离散水平
1 均值
· 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 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2 中位数
· 排序后的中间值 (偶数取中间2数的均值)
· 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主要「适用于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不适用于分类数据
· 中位数优点: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尤其适用于收入这类「偏斜分布」的数值型数据
3 众数
· 出现次数 (频数) 最多的变量值
· 适用于描述「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而定量数据中,可能出现多众数和无众数的情况,因此众数不适用于描述定量数据的集中位置
几何平均数主要用途:
1、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
2、计算发展速度
第二节:离散程度的测度
反映数据间的差异程度
1 方差 (样本方差,S的平方)
· 各「数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 应用最广泛
· 方差越小,说明数据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越小,「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2 标准差 s
方差是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重要测度指标,但是其单位是原数据单位的平方,没有解释意义。因此常用标准差来测度数据的离散程度,「标准差即方差的平方根」
3 离散系数 (变异系数/标准差系数)
离散系数CV = 标准差s / 均值
· 主要用于「不同类别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
· 离散数据消除了测度单位和观测值水平不同的影响,因而可以直接用来比较变量的离散程度
第三节:分布形态的测度
1 偏态系数 SK
· 偏度指数据分布的偏斜方向和程度,描述的是数据分布对称程度
· 偏态系数取决于「离差三次方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三次方的比值」
1、偏态系数 = 0,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
2、偏态系数 > 0,分布为右偏
(1) 取值在0与0.5之间,轻度右偏
(2) 取值在0.5和1之间,中度右偏
(3) 取值 > 1,严重右偏
3、偏态系数 < 0,分布为左偏
(1) 取值在0与-0.5之间,轻度左偏
(2) 取值在-0.5和-1之间,中度左偏
(3) 取值 < -1,严重左偏
备注:偏态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越大
2 标准分数 (Z分数)
标准分数 = (数值 - 均值) / 标准差s
对于服从对称的钟形分布的标准分数
· 68%的标准分数在[-1, +1]范围内
· 约有95%的标准分数在[-2, +2]范围内,
· 约有99%的标准分数在[-3, +3]范围内
是统计上常用的一种标准化方法,转变后的标准分数「并没有改变」数值在原分布中的位置,「也没有改变」数据原分布的偏度,但是标准分数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
第四节: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按「相关程度」分
1 完全相关:如价格不变条件下,某种商品的销售总额由其销售量决定
2 不完全相关:如身高和体重
3 不相关:如气温和股票价格高低
按「相关方向」分
正相关、负相关
按「相关形式」分
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
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
散点图
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可以用散点图来展示
相关系数
· 是度量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统计量
· 最常用的相关系数是Pearson (皮尔逊) 相关系数,它度量的是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Pearson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
· 若0 < r ≤ 1,表明X和Y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
· 若-1 ≤ r < 0,表明X和Y间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
· 若 r = 1,表明X和Y间为完全正线性相关
· 若 r = -1,表明X和Y间为完全负线性相关
· 若 r = 0,表明X和Y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说明两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的强弱:
· |r|≥ 0.8时,高度相关
· 0.5 ≤|r|< 0.8时,中度相关
· 0.3 ≤|r|< 0.5时,低度相关
·|r|< 0.3时,相关程度极弱,可视为无线性相关关系
第二十五章:抽样调查 4-5'
第一节:抽样调查基本概念 1‘
基本概念 1‘
抽样调查
指按照某种原则和程序,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通过对这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得到信息,以达到对总体情况的了解,或者对总体的有关参数进行估计
总体
调查对象的全体
样本
· 总体的一部分,它由从总体中按一定原则或程序抽出的部分个体所组成
· 抽样调查中调查的具体实施是针对样本而言
(样本同总体一样,是一个集合)
入样单位
· 每个被抽中进入样本的单位
· 样本中包含的入样单位的个数称为样本量
总体参数
· 是我们所关心变量的数字特征,它是根据总体中所有单位的数值计算的
· 可以说总体参数就是总体指标值,是未知常数,是通过调查想要了解的,不受样本抽选结果的影响
样本统计量 (估计量)
· 根据样本中各单位的数值计算的,是对总体参数的估计
· 是一个随机变量,取决于样本设计和正好被选入样本的单元特定组合
抽样框
· 是供抽样所用的「所有抽样单元的名单」,是抽样总体的的具体表现
· 抽样框中的单位必须有序,便于编号
按抽取样本方法不同分
1 概率抽样 (随机抽样)
特点:
1、按一定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2、总体中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者是可计算出来的 (但概率不一定相等,如300人抽50人,其中男100人抽25,女200人抽25)
3、当采用样本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元被抽中的概率
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抽样
3、系统抽样
4、整群抽样
5、多阶段抽样
2 非概率抽样 (非随机抽样)
概念: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抽取样本时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
方法:
1、判断抽样:人为确定样本单元
2、方便抽样:如“拦截式”调查
3、自愿样本:比较典型的是网上调查
4、配额抽样
抽样调查一般步骤
1 确定调查问题 (要回答的是:做什么样的调查研究 &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查研究)
2 调查方案设计 (确定具体调研问题 & 确定抽样方法)
3 实施调查过程
4 数据处理分析 (数据预处理 & 数据录入)
5 撰写调查报告
抽样调查中的误差
1 抽样误差
由于抽样的随机性造成的,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时出现的误差
来源:
1、总体单位值之间的差异大小
2、样本量大小
3、抽样方式的选择
4、估计量的选择
2 非抽样误差
指除抽样误差以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
1、抽样框误差 (名单):由于抽样框不完善造成的
2、无回答误差:没能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所需要的数据 (a 随机因素~人不在家;b 非随机因素~不愿回答)
3、计量误差: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与真值之间不一致造成的误差 (由于调查人员、问卷设计、受访者等原因造成。如调查者有意无意诱导被调查者、提问错误、记录错误、调查人员有意作弊、问卷原因被调查者理解偏差、记受访者忆不清、受访者提供虚假数字)
第二节:几种基本概率抽样的方法 1'
1 简单随机抽样
分为:有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无放回简单随机抽样
2 分层抽样
概念:指先按照某种规则把总体分为不同的层,然后在不同的层内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
优点:
1、不仅可以估计总体参数,也可以估计各层的参数
2、便于抽样工作的组织
3、每层都要抽取一定的样本单位,这样样本在总体中分布比较均匀,可以降低抽样误差
应用条件:
抽样框中有足够的「辅助信息」,能将总体单位按某种标准划分到各层中,实现在同一层内各单位间差异尽可能小,不同层间各单位差异尽可能大
3 系统抽样
概念:指「先排序」,在规定范围内随机抽取一个「初始单元」,然后按事先规定的规则抽取其他样本单元
· 最简单的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 确定起始单位后,整个样本就确定了
优点:
1、操作简便
2、对「抽样框的要求」比较简单
缺点:方差估计比较复杂
4 整群抽样
概念:指将总体中所有基本单元按照一定规则划分为互不重叠的群,抽样时直接抽取群,对抽中的群调查其全部基本单位,对没有抽中的群则不进行调查
优点:
1、实施调查方便,可以节省费用和时间
2、「抽样框编制得以简化」,抽样时只需要群的抽样框,而不要求全部基本单位的抽样框
缺点:由于抽取的样本单位比较集中,群内各单位间存在相似性,差异比较小,而群间差别比较大,使得整群抽样的误差比较大
5 多阶段抽样
概念:在「大规模」抽样调查中,一次抽取到最终样本单位是很难实现的,往往需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才能抽到最终样本单位
第三节:估计量和样本量 2'
估计量的性质
1 无偏性:「所有可能的样本均值」取值的平均值「总是等于」总体均值
2 有效性:同一抽样方案下,对某一总体参数θ,若有两个无偏估计量θ1, θ2,由于样本的随机性,θ1的可能样本取值较θ2更密集在总体参数真值θ附近,人们认为θ1比θ2更有效,必然有Var (θ1) < Var (θ2),即 θ1的方差 < θ2的方差
3、一致性:随着样本量的增大,估计量的值如果稳定于总体参数的真值,这个估计量就有一致性,可称为一致估计量
抽样误差的估计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1、抽样误差与总体分布有关,总体单位值之间差异越大,即总体方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2、抽样误差与样本量n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3、抽样误差与抽样方式和估计量的选择也有关
备注:利用有效辅助信息也可以有效的减小抽样误差
样本量的计算
影响因素:
1、调查的精度
2、总体的离散程度
3、总体的规模 (对大规模总体,总体规模对样本量的需求几乎无影响;但对小规模总体,总体规模越大,为保证相同估计精度,样本量也许随之增大,但不是同比例的)
4、无回答情况
5、经费的制约
第二十六章:回归分析
第一节:回归模型
概念:指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表达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回归分析 & 相关分析 的联系
相关分析需要依靠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
回归分析需要依靠相关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关程度
只有当变量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时,进行回归分析寻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有意义
回归分析 & 相关分析
在研究目的和方法上的区别
相关分析研究变量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的程度。但是相关分析不能指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也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
回归分析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需要确定因变量和自变量,由一个变量预测另一个变量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分:一元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
根据是否是线性分: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表示为:Y = β0 + β1X + ε
· β0 + β1X:反映了由于自变量X的变化而引起因变量Y的线性变化
· 误差项ε:是个随机变量,表示除X和Y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的影响
描述因变量Y的期望E(Y)如何依赖自变量X的方程称为回归方程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为:E(Y) = β0 + β1X
· β0:回归直线的截距
· β1:回归直线的斜率
第二节:最小二乘法
现实中,模型的参数β0、β1都是未知的,必须利用样本数据去估计
最小二乘法就是使「因变量的观测值y与估计值y^之间的离差 (=残差) 平方和最小」来估计参数β0、β1的方法
第三节:模型的检验和预测
使用估计的回归方程前
需对模型进行检验
1 结合经济理论和经验分析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否合理
2 分析估计的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如何
(决定系数 R的平方)
也称拟合优度/判定系数,可以测度回归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
决定系数是回归模型所能解释的「因变量变化占因变量总变化的比例」,取值 [0, 1]之间
· 决定系数越高,越接近于1,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反之越差
· 若所有观测点都落在回归直线上,R的平方 = 1,说明回归直线可以解释因变量的所有变化
· R的平方 = 0,说明回归直线无法解释因变量的变化,因变量的变化与自变量无关
3 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 可以用t检验方法验证自变量X对因变量Y是否有显著影响
· t的检验原理是「反证法」
· 在原假设β1 = 0正确的假定下 (即自变量X对因变量Y没有影响),基于β^1的抽样分布计算一次概率P,若P < 0.05,则可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该假设,认为自变量X对因变量Y有显著影响,即β1 不等于 0
二元回归模型
· 多元回归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随着自变量个数的增加,即使在有些自变量与因变量完全不相关的情况下,决定系数R的平方也会增大
· 为避免增加自变量个数而高估拟合效果的情况,多元回归模型一般使用修正了自由度的调整后决定系数R的平方
· 调整后决定系数R的平方考虑了自变量个数的增加带来的影响,在数值上 调整后决定系数 < 决定系数
第二十七章:时间序列分析
第一节: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 统计对事物进行动态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编制时间序列」
· 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
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
1、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
2、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
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类 (必考)
1 绝对数时间序列
概念:由绝对数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后形成的序列
按指标值的时间特点
1、时期序列:反映一段时期内发展的结果,即“过程总量”
2、时点序列:反映一定时点上的瞬间水平
2 相对数时间序列
3 平均数时间序列
第二节: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1 发展水平
概念:是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
最初水平 (时间序列中第一项指标值)、最末水平 (最末项指标值)、中间水平 (介于前两者间)
根据各期指标值在计算动态分析指标时的「作用」分
1、基期水平:是作为对比的基础时期的水平
2、报告期水平:是所要反映与研究的那一时期的水平
2 平均发展水平
(序时平均数/动态平均数)
概念:是根据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它可以概括性描述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所达到的一般水平
时间序列类型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
1、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1) 由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就是简单算术平均数:平均数公式 = SUM(数值) / 数值个数
(2) 由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1) 由连续时点计算
a 资料「逐日」登记且逐日排列
简单算术平均数方法
b 资料登记时间单位仍是1天,但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化才记录一次
加权算术平均数
平均数公式 = SUM(每段数值 * 数量) / 数值个数
2) 由间断时点计算
a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每次登记时间间隔相等
计算思路是“两次平均”:先求各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数,再对这些平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
b 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不相等
也采用“两次平均”的思路,且第一次的平均计算与间隔相等的间断序列相同;进行第二次平均时,由于各间隔不相等,所以应当「用间隔长度作为权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2、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计算思路:分别求出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再进行对比
3 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1、增长量
增长量 = 报告期水平 - 基期水平
根据基期的
不同确定方法分
(1) 逐期增长
(2) 累积增长量
2、平均增长量
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第三节: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1 发展速度
概念: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
公式:发展速度 = 报告期水平 / 基期水平
分类: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分
1、定基发展速度 (与固定时期水平相比,一般为最初水平)
2、环比发展速度 (与前一期水平相比)
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
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2、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2 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 = 报告期增长量 / 基期水平
= (报告期水平 - 基期水平) / 基期水平
= 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 - 1
= 发展速度 -1
(变形即:发展速度 = 增长速度 + 1)
· 分类: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分 定基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
· 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不能」互相推算,必须通过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才能进行 (+/- 1换算)
3 平均发展速度 & 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 = 平均发展速度 - 1
·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 (也称水平法)」
· 采用这一方法的原理是:一定时期内现象发展的总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的连乘积。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原理,应当按连乘法,即几何平均数公式计算各指标值的平均数
速度的分析与应用
1、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
2、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增长1%的绝对值”是进行这一分析的指标,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
增长1%的绝对值 = 逐期增长量 / 环比增长速度 (记住公式)
= 报告期前一期发展水平×1% (实际计算时方法)
第四节:时间序列的分解和预测程序
时间序列的「成分」通常有长期趋势 (T)、季节变动 (S)、循环波动 (C) 和不规则波动 (I) 等四种
a) 有趋势的时间序列图
b) 有趋势和季节性的时间序列图
c) 有周期变动的时间序列图
d) 不规则波动的时间序列图
时间序列的预测步骤:
1、确定时间序列所包含的成分
2、找出适合该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3、对可能的预测方法进行评估,以确定最佳预测方案
4、利用最佳预测方案进行预测
第五节:平滑预测法
目的:“消除”时间序列的不规则成分所引起的随机波动
通常对于近期 (如下一期) 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
分类
1 移动平均法
概念:最近k期数据值的平均数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
计算公式:最近k期的数据除以k
2 指数平滑法
概念:利用过去时间序列值的加权平均数作为预测值
即使得:第 t+1 期的预测值 = 第 t 期的实际观测值 + 第 t 期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值
特点:观测值离预测时期越久远,其权重变得越小,呈现出指数下降
计算公式:F(t+1) = αY(t) + (1-α )F(t) [ α 为平滑系数 (即权重),取值范围 (0, 1) ]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内涵-3 2‘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体现方面-3
1 所有制 (产权制度):决定了经济决策的主体,也「决定」了收入分配的方式 & 资源配置 (核心地位)
2 收入分配制度,决定了社会生产成果归谁占有和支配 (重要内容)
3 资源配置的方式:通过什么机制来分配资源或生产要素
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生产的各环节中,「生产环节」发展决定性作用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 & 作用
第二节: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内涵、基本形式、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全民所有制
由「国家」作为全体人民代表,对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行使所有权
国有经济 =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
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城镇集体所有制 + 股份合作制 (劳动者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相结合,与股份公司不同)
公有制经济
包括
国有经济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主体地位体现方面-3
1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 满足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3
1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3 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非公有制内涵、形式、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 + 外资经济中的外商独资 +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非公有成分
备注:
· 不能简单认为外资经济就完全是非公有制经济 (分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
是否存在「雇佣劳动关系」是区分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的关键
两个毫不动摇
1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三农”政策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制度基础
核心内容-3
1 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
2 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
3 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主要任务-2
1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2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第三节: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按劳分配的「内涵」-2
1 各尽所能,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社会劳动
2 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多种分配方式 (多元化)
1 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劳动者:不是按劳分配原则,而是把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来获得报酬 (劳动所得)
2 私营企业主:投入的资本获得的投资报酬 (如建厂房、买设备,金融投资不算) (投资报酬)
3 居民个人:持有股票、债券、房产等资产而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资产分配 (又叫财产性收入)
4 居民个人/家庭:政府的转移性支付或福利性收入 (即再分配收入)
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
如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1 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避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也要重视保持合理的分配差距,避免差距过大的分配格局
2 增加劳动者,特别是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同步」
3 完善按要素分配制度,即完善技术、知识、数据、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保障及监管制度
4 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的「再分配」调节力度,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资源配置
含义
社会对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
方式-2
市场调节 + 政府调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一种市场经济体制
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社会经济资源配置 & 产品和要素的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
·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就是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
第二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节:市场需求
需求含义
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 不同于 需要,需求构成2要素
1 愿意购买,有购买欲望
2 消费者能够购买,有支付能力
市场需求 = SUM(所有消费者需求)
影响需求的因素-7
1 消费者的偏好
2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3 产品的价格 (最重要因素)
4 替代品价格 (包子 & 油条)
5 互补品价格 (汽车 & 油)
6 预期
7 其他因素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该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Qd是需求量-demand,P是价格
需求规律
需求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1 需求数量的变动:只考虑需求与价格的关系(自身价格引起点动)
2 需求的变动:假定价格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或消费者偏好,以及预期等因素的变化引的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市场需求曲线 = SUM (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横轴数量)
第二节:市场供给
供给含义
某一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服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 = SUM (所有生产者供给总和)
影响供给因素-6
1 产品价格
2 生产成本
3 生产技术
4 预期 (预期未来价格高,现供给降低,将来再卖)
5 相关产品价格
6 其他因素 (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供给规律
市场上商品/服务的供给量与市场价格呈「正方向」变化
1 供给数量的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单纯分析供给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点动)
2 供给的变动:假定价格不变,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预期等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供给的变动 (位移)
第三节:均衡价格
Q0均衡数量/均衡产量、P0均衡价格
任何市场上的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
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都是政府干预措施)
1 最高限价分析 (如房价)
均衡价格之「下」进行
目标:保护消费者利益或者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后果:刺激消费、限制生产、短缺、排队、黑市、“走后门”、以次充好 & 缺斤短两等变相涨价
措施: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只适宜短期或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
2 保护价格分析 (如农产品)
均衡价格之「上」进行
目的: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地区采用保护价格政策来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水平
后果:刺激生产、限制消费、供给过剩
当出现供给过剩时,若无政府的收购,会出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
措施: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第四节:弹性
(技巧 : 画箭头)
需求价格弹性
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点弹性系数 = 需求量的相对变化 / 价格的相对变化
弧弹性系数:指需求曲线2点间的弧的弹性
弧弹性系数 = 需求量的相对变动量 / 价格的相对变动量
「弧」弹性表现2点间弹性,因此适用于价格与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点」弹性仅1点上的弹性,因此适用于价格与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需求价格弹性基本类型
1 Ed > 1,富有弹性/高弹性~销售收入与价格反方向变化~薄利多销-降价 (理解:降价一点,需求量增加很多)
2 Ed < 1,缺乏弹性/低弹性~销售收入与价格正方向变化~涨价销售
3 Ed = 1,单一弹性~销售收入与价格没有关系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4
1 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替代品多,需求价格弹性大
2 商品的重要性
3 商品用途的多少~用途多,需求价格弹性大
4 时间 (至关重要因素)
需求交叉弹性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正替负补 (需求交叉弹性 > 0,替代品;需求交叉弹性 < 0,互补品)
需求收入弹性
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
1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 1,高档品
2 0 <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 1,必需品
3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 0,低档品
供给价格弹性
始终 > 0,为正数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3
1 时间 (首要因素)
2 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
3 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一节: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
指生产者是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即企业或厂商
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是“经济人”假设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具体化
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企业形成的相关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1937年提出:
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
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所谓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产生的成本或费用
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第二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生产
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
产出是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出和无形的服务产出
生产要素
一般被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类型
生产函数
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也称短期生产函数
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
MP > AP,AP是递增的
MP < AP,AP是递减的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
MP = 0,总产量最大,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数,所以总产量开始减少
规模报酬 (规模收益)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
研究的是「长期」生产决策问题,因为企业只有在长时期中才能改变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而影响生产规模
1 规模报酬不变,即产量增加的比例 = 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2 规模报酬递增,即产量增加的比例 > 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3 规模报酬递减,即产量增加的比例 < 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当企业规模较小时扩大生产,则规模报酬递增
若企业继续扩大生产,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
第三节: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成本 (生产费用)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支付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
机会成本
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放弃的最高收入)
显成本和隐成本
生产成本 = 显成本 + 隐成本
显成本:指企业购买或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隐成本: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实际是机会成本)
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 (企业的利润/超额利润) = 总收益 - 总成本
与「经济利润」相对的是「正常利润」,通常是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因此经济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
成本函数
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间关系的公式
长期成本中没有固定成本,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
短期总成本 = 固定成本 + 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加而变动的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等
可变成本: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等
短期成本函数
TC总成本、TFC总固定成本、TVC总可变成本
ATC平均总成本、AFC平均固定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MC边际成本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第一节:市场结构的类型
市场结构
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卖方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
市场结构就是某种产品/服务的竞争状况和竞争程度
市场结构的划分依据-3
1 本行业内部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
2 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主要判断依据)
3 进度障碍的大小
各市场结构特征 2‘
市场结构~生产者数量~对价格的控制程度~产品差别程度~进度难易~典型行业
1 完全竞争市场~很多~价格的接受者~无差别同质的~自由进出~玉米小麦
2 垄断竞争市场~很多~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有差别~比较容易~啤酒糖果
3 寡头垄断市场~少数几个~有较大程度的控制~有一定差别或无差别~比较困难~汽车钢铁石油
4 完全垄断市场~1个~价格的决定者~无替代品~非常困难~电力固话
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4
1 政府垄断
2 对某些特殊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产品的完全垄断
3 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形成的完全垄断
4 自然垄断(当企业中只有1家企业能有效率进行生产,或当1个企业能以低于其他企业成本为整个市场提供一种产品时,就是自然垄断,一般和「规模经济」有关)
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整个「行业」的
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曲线 (直斜线)
供给曲线:右上方倾斜曲线 (直斜线),只有完全竞争存在供给曲线
个别「企业」的
需求曲线: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企业」的平均收益 = 边际收益 = 需求曲线
企业产量决策基本原则
边际成本 = 边际收益时,企业的利润最大
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处于「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表示企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为其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
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行业需求曲线 = 企业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直线)
不存在供给曲线 (因为垄断企业关于供给多少的决策不仅取决于成本,还受到需求曲线的约束)
企业的平均收益 = 单位产品的价格 (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
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下方
企业产量和价格决策基本原则
边际成本 = 边际收益时,企业的利润最大
企业定价的简单法则
一个垄断企业索取的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程度,受制于需求价格弹性
价格歧视 (差别定价)
分类-3
1 一级价格歧视 (完全价格歧视):企业对每一产品都按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如个体服装经营者同购买者讨价还价、某些国家医生、律师、会计师
2 二级价格歧视:不同批量价格不同,批量作价
3 三级价格歧视:不同需求弹性不同价格。如大学生寒暑假和返校享受硬座优惠票价
实行的基本条件-2
1 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2组或2组以上不同购买者
2 市场必须有效隔离开,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间流动
实行的基本原则
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企业与完全垄断企业相比:需求曲线都是右下方倾斜,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比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更平坦
垄断竞争企业面临2种需求曲线
1 主观需求曲线 (预期需求曲线)
2 实际需求曲线 (市场份额需求曲线)
短期内,垄断竞争企业是一个垄断者
边际成本 = 边际收益时,利润最大化
不存在供给曲线
寡头垄断市场
策略性行为
意识到并考虑了其他生产者的市场力量及其反应的行为
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形成模型-2
1 协议价格制
即在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市场份额划分协议的条件下,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共同维持一个协议价格」,使行业净收益最大。其方式是「限制各个生产者的产量」,使行业边际收益 = 行业边际成本
世界著名的卡特尔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即欧佩克
许多卡特尔都不稳定,难以长期存在;在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企业间实施价格共谋或卡特尔是种违法行为,受到反垄断法的严格禁止
2 价格领袖制
行业中某一个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参照这个价格来制定和调整本企业产品的价格,与其保持一致
领袖企业在确定产品价格时,不能只考虑本企业利益,还必须考虑整个行业的供求状况,否则会遭到其他寡头垄断企业的报复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第一节: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引致需求 (派生需求)
生产者对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派生出来的
引致需求的概念反映了「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
联合需求 (复合需求)
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联合需求,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
如:炼钢工人 + 炼钢炉
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2 = 4 (谐音:没人品 = 没房车)
与边际收益 = 边际成本 道理同
1 边际物质产品 (边际产量) MPP
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2 边际收益产品 MRP
增加单位要素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量」
3 边际产品价值 VMP
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价值」
4 边际要素成本 MFC
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
5 平均要素成本 AFC
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
第二节: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
「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要素价格为常数,边际要素成本 MFC = 平均要素成本 AFC
产品价格为常数,边际收益产品 MRP = 边际产品价值 VMP = 边际产品 MP * 产品价格 P
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生产者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影响生产要素的需求,并最终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
第三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经济学分析要素
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要素供给基本特点:要素数量一定时期内是固定不变的
劳动和闲暇
闲暇指时间的非市场性质的使用,包括吃饭、睡觉、娱乐、家务等
劳动的供给原则
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的目标:实现效用最大化
为获得最大效用须满足条件:劳动的边际效用 = 闲暇的边际效用,即劳动供给原则
劳动的边际效用 = 劳动的边际收入 * 收入的边际效用
劳动的供给曲线 (后弯曲线)
横轴劳动时间,纵轴工资。劳动曲线表明:
当工资较低时,提高工资,则劳动供给增加;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劳动供给减少
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后弯曲线
替代效应
指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用劳动代替闲暇,劳动供给增加
收入效应
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相对更加富有而追求闲暇,从而会减少劳动的供给
由于土地数量一般不会变化,所以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资本的供给短期内是垂直线,长期也是后弯曲线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第一节:市场失灵的含义
一般均衡状态 (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既不存在过剩,也不存在短缺,即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
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
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实现在不使一个人福利减少的情况下,使任何一个人的福利增加
换言之,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人福利减少,那么社会就实现了最优配置,这种状态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果既定资源配置状态能够使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一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这种资源重新配置成为“帕累托改进”
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经济主体完全理性
信息完全
市场完全竞争
经济主体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等
第二节:市场失灵的原因
市场失灵的原因
「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垄」断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外部性/外部影响:指某个人/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企业造成了影响,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收益
外部性分类
外部经济:某人/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
外部不经济:某人/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损害,但该人/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
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不同,分为「生产的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
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来说,由于其私人收益 < 社会收益,因而缺乏生产积极性,其产出水平就会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对于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来说,由于其边际私人成本 < 边际社会成本,于是倾向于扩大生产,其产出水平就会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即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存在外部性的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和私人物品相对应
公共物品消费经常出现“搭便车”现象
搭便车指某个人不进行购买而消费某种物品
特征
私人物品:竞争性、排他性
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分类
纯公共物品:指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物品。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如国防、治安
准公共物品: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物品,政府和私人皆可提供,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
私人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即数量上的求和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纵向」,即价格上的求和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信息不对称现象:在某项经济活动中,某一参与者比对方拥有更多影响其决策的信息
1旧车市场与逆向选择
(类似劣币驱逐良币)
该例子表明:由于卖方和买方间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会导致某些商品/服务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弯曲」,最终结果是劣质商品/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服务,以致市场萎缩甚至消失,这就是「逆向选择」
2 保险市场与道德风险
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的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的行动,而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就是道德风险问题
不仅存在于保险市场,也存在于劳动力市场等 (如投简历)
垄断与市场失灵
供 < 求
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而是完全的或不完全的价格决定者
资源已不能在部门间自由流动
生产者的产量不是最大产量,市场价格也不是最低价格
消费者将不再可能获得最大满足
第三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消除外部性
传统方法:补贴、税收、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
科斯产权定理:明确和界定产权
1、很多外部性的产生是由于产权不清晰导致的
2、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进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3、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为了提供适当水平的公共物品,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
解决信息不对称
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作出了具体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消除垄断
通过法律手段限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主要是价格管制,可以规定限价和利润率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 GDP
概念: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成果,是目前各国/地区普遍使用的衡量经济活动总量的基本指标
形态-3
1 收入形态: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2 产品形态: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的进口「价值」
3 价值形态: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计算方法-3
1 生产法
从生产角度,通过核算各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2 收入法
从收入的角度,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国内生产总值
公式:
收入法增加值 = 劳动者报酬 + 固定资产折旧 + 营业盈余 + 生产税净额
= 居民收入 + 企业收入(2) + 政府收入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 所有常住单位收入法增加值之和
其中,生产税净额指一定时期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生产补贴
3 支出法
从支出的角度,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付总和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
公式: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 最终消费 + 资本形成总额 + 净出口
其中:
1、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 + 政府消费。
2、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变动。
3、净出口指一定时期内货物和服务出口总值减去进口总值后的差额
运用支出法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1、资本形成率 = 资本形成总额 / 国内生产总值
2、最终消费率 = 最终消费支出 / 国内生产总值
对居民和政府的支出再分开核算,则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可分为4部分:
1、居民消费支出 C
2、固定投资支出 I
3、政府购买 G
4、净出口 (X-M)
国民总收入 GNI ~ 收入概念
(即过去常用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 生产概念)
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
GNI = 国内生产总值 GDP + 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第二节: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其模型为:储蓄—投资恒等式 (支出法 = 收入法得出)
2部门:
GDP = C + I = C + S,即I = S
3部门:
GDP = C + I + G = C + S + T,即I = S + (T- G)
S家庭和企业储蓄、 (T-G)政府储蓄
4部门:
GDP = C + I + G + (X-M) = C + S + T,即I = S + (T-G) + (M-X)
(M-X)外国在本国的储蓄
第三节:消费、储蓄和投资
消费理论
1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边际消费倾向(0<MPC<1)递减规律
2、平均消费倾向(APC)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MPC总是<APC)
3、「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其他因素短期内看作变化不大或影响轻微
C = α + βY
其中:
· α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必须进行的基本消费;
· β为边际消费倾向,贝塔和Y的乘积为收入引致的消费
· 1-β为储蓄倾向
2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人的一生分3个阶段:青年(购买力-教育等)、中年(购买力低)、老年 (购买力-医疗等)
由于组成社会的各个家庭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在人口构成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下,长期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间存在稳定关系。
但是,若一个社会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则边际消费倾向会发生变化
青年+老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提高;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降低
3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长期中,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所以消费函数是稳定的
储蓄函数
S = Y - C = Y - (α + βY) = -α + (1-β)Y
平均储蓄倾向(APS)与平均消费倾向(APC)互为补数,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关系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两者之和等于收入
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的和是1,即APS+APC=1(恒等式)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和是1,即MPC+MPS=1(恒等式)
其中一个函数确认,另一个就确定。
投资函数
投资 (此书范围)
购置厂房、设备等物质资本的活动,即形成固定资产的活动,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资在内
决定投资的因素
实际利率(减函数,即反向函数)、预期收益率、投资风险等
凯恩斯认为:实际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
「投资成本」取决于「实际利率」。不管是自有资金还是贷款,成本都可以看作是利息,决定利息的直接因素就是实际利率
投资乘数
乘数 = 倍数
投资乘数 = 收入变化 / 投资变化 (考题时举例)
k = 1 / (1-β) = 1/s
表明投资乘数k为边际储蓄倾向s的倒数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研究2部门均衡时的国民收入:Y = C + I = α + βY + I (已知α,β,I求Y)
第四节:总需求和总供给
总需求
概念: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
影响因素
1 利率 (-) (利率减少,不存钱了,取出去花掉,总需求增加,反相关)
2 货币供给量 (+)
3 政府购买 (+)
4 税收 (-)
5 预期,居民对收入的预期 (+)
6 价格总水平(-)
价格总水平对消费、投资、出口的需求影响来说明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1、财富效应:价格与财富购买力的反向变动 (价格升了,财富购买力就下降了)
2、利率效应:价格与利率正向变动 (价格上升 —> 货币交易需求增加 —> 利率上升)
3、出口效应:价格与出口反向变动
总供给
概念:生产者愿意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总量
总供给变动「取决于企业利润水平」,利润又取决于「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
所以,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价格与成本」
企业的「预期」是一个「重要因素」
短期看,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与Y轴相交的垂直线」。长期看,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无关,只取决于「劳动、资本、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分支主题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第一节:经济增长
概念: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GDP只是一个衡量「总产出」的概念,并「不包含」经济增长对生态与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经济增长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计算GDP方法
现价GDP:反映经济发展规模
不变价GDP: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决定经济增长因素-4
1 劳动的投入数量
2 资本的投入数量
3 劳动生产率
4 资本的效率 (即投资效益,指单位资本投入数量所能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两因素分解法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看作某一项生产要素,劳动 (资本)与其生产率的作用的结果
经济增长率 = 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 + 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三因素分解法 (必考1‘)
把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 (索洛余值)三个因素进行分解
G(Y) = G(A) + α * G(L) + β * G(K)
经济增长率 = 技术进步率 + 劳动份额 * 劳动增长率 + 资本份额 * 资本增长率
即 G(A) = G(Y) - α * G(L) - β * G(K)
第二节: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经济周期 (=商业循环):指总体经济活动随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经济周期分类
按周期波动时间长短
长周期 (50-60年)、中周期 (8年)、短周期 (3-5年)
其中,「中周期」对经济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
按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
古典型周期:经济增长为负,经济总量绝对减少
增长型周期:经济增长为正,经济总量相对减少
经济周期阶段-2
扩张:复苏+繁荣
收缩:衰退+萧条
导致经济波动的因素-7
1 「经济体制」的变动
2 「消费」需求的波动
3 「预期」的变化
4 「技术进步」的状况
5 「投资」率的变动
6 「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
7 大规模疫情等因素的「冲击」
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3
1 一致指标 (同步一致):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
2 先行指标=领先指标 (预测):制造业订货单、广义货币M2、股票价格指数
3 滞后指标: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第三节: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并包括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1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 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
3 广大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4 国民收入分配状况逐步改善
经济发展的「核心」
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核」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以人民为中心
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新发展理念
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新发展理念:
创新 (第一动力)、协调 (内在要求)、绿色 (重要体现)
开放 (必由之路)、共享 (本质要求)
新发展阶段
十四五规划提出三个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新发展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2023年远景目标
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6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即索洛余值)
内涵:
1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能够给广大城乡居民带来实惠的发展
2 是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使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发展
3 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即经济发展与人口、生态、环境、资源保持协调均衡的关系
4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保持「协调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东中西部不同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区建设
5 更加开放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深
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件:
1 从「供给侧」看,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源泉
· 从人力资本角度,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最重要的因素
2 从「需求侧」看,城乡居民的收入和财富不断增长,市场较大
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第一节:价格总水平 (一般价格水平)
概念: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月/季度/年)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
度量价格总水平方法-2
1 编制各种价格指数
2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价格指数有很多种,大部分国家/地区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作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主要指标 (滞后指标)
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1 货币供给量 (+)、货币流通速度 (+)、总产出 (-)
π = m + v - y
价格总水平变动率(通货膨胀率)
= 货币供给量变动率 + 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 - GDP的变动率
2 总供给、总需求
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
短期看:价格总水平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
总需求增长速度 > 总供给的增长速度,价格总水平有可能上升
总需求增长速度 < 总供给的增长速度,价格总水平有可能下降
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4
1 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
工资分类:
1、名义工资:当时货币形式表现的工资
2、实际工资:扣除了价格变动影响因素的工资
在价格总水平上涨过程中,若名义工资不提高或提高幅度小于价格上升幅度,实际工资就会下降
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实际工资的变动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2 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利率的影响
利率分类:
1、名义利率 (市场利率)
2、实际利率
i = r - π
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 - 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3 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汇率实际上由两国的价格总水平变动之比决定
4 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间接影响
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良性的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利于经济增长,而「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不利于经济增长
但这种作用是暂时的,不可能是长期的
第二节:就业与失业
就业
概念: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
界定方面-3
1 就业者条件,一定的年龄 (≥16岁)
2 收入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3 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
按照国际劳动组织的统计标准,凡是在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存在下列情况属于失业人口
1没有工作
2 当前可以工作
3 正在寻找工作
失业
概念:「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就业」,但目前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现象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内 (16周岁≤ X ≤ 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的人员
失业率
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状况」的最重要指标
我国计算就业/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
类型-2
1 自愿失业
劳动者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状态
劳动者自愿退出劳动力队伍
分类:
1 摩擦性失业:找工作需要一定时间引起的失业
2 结构性失业:技能不匹配导致的失业
2 非自愿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周期性失业)
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
一般处于经济衰退期,这种失业是宏观经济调控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自然失业率:劳动力市场供求处于均衡状态,价格总水平处于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我国还处于从城乡二元结构 (工业+农业) 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第三节: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
奥肯定律 (奥肯法则)
研究美国的「产出与失业」之间的数量相关关系
经济增长与就业存在「正」相关关系
经济增长与失业存在「负」相关关系
政策的含义是,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增加就业减少失业的主要途径
就业弹性系数
E(e) = E / Y
就业弹性系数 = 就业增长速度 / 经济增长速度
2019年我国城镇就业弹性系数为0.31
就业弹性变化取决于产业结构等因素
一般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大,则就业弹性系数相对越高
菲利普斯曲线
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工资增长与失业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美国萨缪尔森 + 索洛
菲利普斯研究基础上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间存在「负」相关
美国弗里德曼
菲利普斯研究基础上表示,通货膨胀和失业间的替代关系仅短期内可能,长期内不存在,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曲线」
第四节: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
内涵:
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
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 (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
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4 1‘
1 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
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2 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各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可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3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
各国资源条件不同,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各国集中生产并出口能充分利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4 克鲁格曼~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间的双向贸易,并形成了当代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各国利用规模经济来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如果每个国家只生产几类产品,那每种产品的生产规模会比生产所有产品时的规模更大,才能实现国际分工的规模效益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假设:各国生产的产品同质,国际市场完全竞争
而克鲁格曼认为:工业产品类似,但不同质,大多数工业品市场是不完全竞争
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 2‘
1 「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
2 「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
3 汇「率」水平的高低 (贬出)
4 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
影响进口贸易的因素 2‘
1 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
2 汇率水平
3 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高低
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
政府对国际贸易的干预/限制
目的:保护国内产业、维持本国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干预「进口」贸易方式-2
1 关税限制
2 非关税限制 (如进口配置额、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干预「出口」贸易方式
出口补贴
直接补贴 (现金)
间接补贴 (出口退税、出口信贷)
倾销/反倾销
倾销: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造成损害的行为
确认出口国企业低价销售是否属于倾销行为的「关键」:对产品正常价值的认定
世界贸易组织规定
确认产品正常价值的依据标准
1 原产国标准
2 第三国标准 (卖给他国价格)
3 按照同类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合理销售、管理、一般费用和利润确定
倾销类型-4
1 掠夺性倾销:价格先低后高
2 持续性倾销:一直低价
3 隐蔽性倾销:出口商正常卖给进口商,进口商国内低价,出口商其他形式补贴进口商
4 偶然性倾销:低价处理过剩产品
「反」倾销
属于贸易救济措施
方式:征收反倾销税 (税额不得超过所裁定的倾销幅度)
反倾销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倾销产品的进口商
出口商不得直接或间接替进口商承担反倾销税
征收反倾销税需符合的要求-3
1 该产品低于正常价值水平进入他国的事实
2 倾销对某一成员方的相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
3 损害与低价倾销存在因果关系
第三节:建设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
· 1995年1月1日WTO成立
· 「2022年1月1日起RCEP正式生效」,全球人口最多,经济贸易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起航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就是要进一步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高效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促进国际国内要素资源有序自由流动、全球高效配置
一方面,通过制度和规则建设,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全面开放
另一方面,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进一步重视国家经济安全,处理好利用外资和国家安全的关系
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需注意-5
1 积极推动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2 进一步重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3 通过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进口
4 重视外资引入质量,落实好我国鼓励利用外资的政策
5 积极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
第二部分:财政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公共物品概念: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
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首次提出,公共物品的形式化定义奠定了「现代财政学」的基础
纯公共物品特征
非竞争性 (主要特征):边际成本为零,强调潜在收益
非排他性 (派生特征):指出了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
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
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
· 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人们用出价多少表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强度和数量,但是「公共物品不适用」
· 公共物品生产出来,若阻止未付费者消费,从社会资源角度,缺乏效率,即「排他性消费不符合效率原则」,且排他性成本很高
公共物品供给的含义-2
1 指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即谁为公共物品付费、以何种方式付费,称为公共物品的融资
2 指由谁负责、如何将公共物品的投入要素转化为公共物品的产出,成为公共物品的生产
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政府、私人企业、社会组织、慈善机构
公共物品的融资
1政府融资 (强制融资):强制征税形式,「缺点」是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多样化需求
2 私人融资 (自愿融资):「缺点」是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
3 联合融资:「常见手段」是政府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私人机构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生产
典型方式:政府生产、合同外包
其中,合同外包中,私人签约者可能是营利性机构,也可能是非营利性机构,不论性质如何,都是公共服务提供私有化的表现
· 支持公共物品提供私有化的理由是同样的服务私人生产成本更低
· 反对公共物品提供私有化的理由是认为私人生产降低了服务的质量
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涉及方面-4
1 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决策问题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
2 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
3 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
4 公共物品供给的「受益分配」制度
第二节: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
市场系统由居民、企业、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构成
· 居民 (家庭):社会的基本细胞,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目标:满足需要和效用水平的最大化
· 企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目标:利润最大化并实现扩大再生产
· 市场:商品交易的场所。亚当·斯密将市场规律形容为“看不见的手”,认为不需任何组织以任何方式的干预,市场可以自动供需均衡
政府经济活动范围-5
1 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2 矫正外部性
3 维持有效竞争 (保证竞争性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
4 调节收入分配
5 稳定经济
第三节:财政的基本职能
(机制和手段 2‘)
1 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资源配置范围应当是市场失灵而社会又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领域-3
1 满足政府行使职能的需要,包括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和行使社会公共职能的基本需要 (如国家安全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等)
2 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如公共卫生、科技、公共工程等)
3 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如矫正外部效应、维护市场竞争等)
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5
1 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
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3 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4 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5 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2 收入分配职能
概念:指「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职能
目标:实现公平收入分配,初次分配是按「要素所有者的禀赋条件和公平的市场定价」实现的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4
1 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2 加强税收调节 (通过「税收进行的收入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对收入的直接调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与收入有关的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遗产税)
3 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劫富济贫)
4 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社会福利)
3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行使经济稳定职能,其重点不是对社会资源在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间进行配置,而是「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
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4
1 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2 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
3 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4 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人,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财政行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方式
1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和收入结构
2 发挥税收杠杆作用
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协调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
第一节: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财政支出概念: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3方面理解财政支出数据
1 看财政支出规模 = 财政支出总额 / 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政府实际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程度
2 看财政支出结构:指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比重,反映了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
3 看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指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反映了财政每一笔钱具体怎么花的
财政支出分类方法
1 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
1、财政支出「功能分类」 (大类):按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产出性质进行的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即政府的钱被拿来做了什么事 (办教育 or 加强国防)
2、财政支出「经济分类」:按照政府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进行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说明政府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 (办教育的钱是发工资 or 购买设备、修建校舍)
某种意义上讲,财政支出经济分类是对政府支出活动更为明细的反映。
财政支出按政府职能分为十大类:国防、公共秩序和安全、经济事务、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教育、医疗保健、娱乐文化和宗教、一般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社会保护
其中,每一大类功能支出又按经济性质分为八大类:固定资本消耗、包括雇员补偿、商品和服务的使用、利息、补贴、赠予、社会福利、其他开支
2 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
1、购买性支出:参与经济,实际参与社会资源的配置
2、转移性支出:收入再分配
中国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设「类、款、项」三级
与国际通行的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法相比,中国传统的支出分类是一种“功能”与“性质”混合的分类方法,中国传统分类存在的不足:
1、财政支出的分类标准不统一,部分支出按功能分类,部分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
2、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职能,也难以精确反映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3、不利于细化预算编制和强化预算约束
4、难以进行国家横向比较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采用的指标-2
1 绝对规模指标: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指标是政府在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总和
2 相对规模指标
1、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支出/GDP),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2、中央财政支出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中央/全国),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3、与人口变量相联系的相对指标,即人均财政支出来反映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的水平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1‘
1 财政支出增长率: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
2 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
3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系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1 德国:「瓦」格纳法则——政府活动「扩」张法则: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1) 市场的扩张,由此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增多,引起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2) 纠正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3) 随着经济的增长,文化、教育、福利等财政支出项目的增长率将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也将要求增加财政支出
2 英国:「皮」考克和「魏」斯曼——「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认为英国的公共支出增长是“阶梯式的”“非连续的”
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
外在原因:社会“突变”,如疫情、地震、洪水等
3 美国:「马」斯格雷夫——「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大
中期阶段 (国退民进):私人投资开始上升,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
成熟阶段:人们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又进一步提高
4 美国:「鲍」莫尔——「非」均衡增长理论:他将国民经济部门区分为生产率不断提高 (进步部门~技术起决定作用) 与生产力提高缓慢 (非进步部门~劳动起决定作用) 两大类别
5 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1)选民在进行财政事务决策时,常有“财政幻觉”,即他们通常更为关心扩大公共支出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而忽视了税收负担也有可能增长;(2) 政治家倾向于以更大的财政支出作为争取选民的手段;(3) 官僚机构掌握着更精确的成本信息;(4) 公共利益都很难界定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1 经济发展因素
2 政治因素
3 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因素
4 社会因素
其中,[2]政治因素包括:
1、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状况
2、政治体制结构和政府行政效率
3、政府活动范围
第三节: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财政支出效益:
概念: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进行的财力分配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其「基本内涵」:是政府资源分配的比例性和政府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财政支出效益好:是财政支出产生的成果较多,或者取得一定的成果所耗用的财政资金较少
财政支出必须重视效益的「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VS 微观经济组织 (企业) 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区别
1 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企业:只计算自身直接投入的各项费用和自身实际的所得
政府:不仅要计算直接的、有形的所费与所得,还需要分析间接的、无形的所费与所得
2 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企业:单纯的经济效益
政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衡量标准
3 择优的标准不同
企业:自身直接所费最少,所得最多的支出方案最优
政府:追求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4
1 成本——效益分析法
指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个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通过计算成本——效益的比率来分析比较不同方案的效益,从中择优
适用于财政支出中有关「投资性」支出项目的分析
需考虑几个方面的成本、效益状况-3
1、实际成本与效益 (实际损失;产出的社会财富)、金融成本与效益 (社会经济某方面受到影响)
2、直接成本与效益、间接成本与效益
3、有形成本与效益、无形成本与效益
2 最低费用选择法
选择使用最少费用就可以达到财政支出目的的方案
适用于「军事、行政、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
3 公共劳务收费法
是一套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使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目的方法
其4种政策
1、免费政策:如义务教育、强制注射疫苗等
2、低价政策:如医疗保障
3、平价政策:如公园、邮电、公路、铁路等
4、高价政策:如繁华地段的机动车停车费
4 公共定价法
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方法
· 公共定价的对象「不仅」包括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还」包括私人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 公共定价的「目的和原则」:不仅提高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还要保证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安定
定价政策看,包括方面:纯公共定价、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
包括
1、平均成本定价法:收支平衡
2、二部定价法:基本费+从量费
3、负荷定价法:不同时段/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价格标准
第四节:购买性支出-2
(政府有回报)
政府消费性支出
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商品/服务的净支出
如:行政管理、国防、教育、科学技术、卫生健康支出
政府投资性支出 (财政投资/公共投资)
集中性、政策性投资
特点:非营利性、外部性、长期性
第五节:转移性支出
(政府无回报)
指政府单方面将资金无偿地支付出去,而没有相应的商品和劳务流入政府手中的支出
组成-2
社会保障支出
1 社会保险
2 社会救助
3 社会福利
4 社会优抚:如现役军人及其家属、退役军人、烈士遗属等
财政补贴
1 按财政补贴的项目和形式分类,分为企业亏损补贴、外贸补贴、价格补贴、职工生活补贴、房租补贴、财政贴息等
2 按财政补贴的环节分类,分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分配环节补贴、消费环节补贴
3 按财政补贴的经济性质分类,分为生产补贴、生活补贴
4 按财政补贴的内容分类,分为现金补贴、实物补贴
5 按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危害程度分类,分为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不可诉补贴
购买性支出 VS 转移性支出
(功能比较)
1 对生产与就业影响的方式不同:政府购买性支出直接刺激经济、转移性支出只能间接影响
2 对政府支出效益约束的强度不同:购买性支出遵循市场等价交换原则,对政府具有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弱
3 体现财政的不同职能: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表明财政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职能;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表明财政具有较强的收入分配职能。发达国家,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往往较大;发展中国家,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往往较大。
第十三章:财政收入
第一节:财政收入和财政集中度
财政收入含义
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分类
来源渠道:税收、社会缴款 (社保)、赠与、其他收入 (罚金罚款)
我国《2023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将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科目分为税收收入、非税收入、转移性收入、债务收入四类
其中,非税收入 (8款) 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 (资产) 有偿使用收入、「捐」赠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其他收入
衡量财政收入口径
1 最小口径:仅包含税收收入
2 小口径:税收收入 + 纳入财政预算的非税收收入 (合计即一般预算)
3 中口径:财政预算 (即一般预算) 收入 + 社会保障缴费收入
4 大口径:指全部的政府收入
财政集中度 (俗称宏观税负)
2021年全国税收收入占当年GDP比重15%
若将构成财政收入的非税收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等加总计算,2021年全国税收收入占当年GDP比重26%,并不算低
衡量宏观税负的口径 (从小到大):
1、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2、财政收入 (一般预算收入) 占GDP的比重
3、财政收入 (一般预算收入) 加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后的合计占GDP的比重
第二节:税收
税收内涵包括
1 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
2 征税「目的」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众需要
3 征税「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利,而不是财产权利
4 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
5 从征税的直接结果来看,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取得了财政收入
税收的基本特征
1 强制性:直接凭借政治权利,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实行强制征收
· 「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即税收征收完全是凭借国家拥有的政治权利
· 「税收的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即如果出现了税收违法行为,国家可以依法进行处罚
2 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是区分税收收入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
3 固定性: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课税对象、税基、税率等要素
税收职能
1 财政职能 ( = 收入职能,「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职能)
2 经济职能 ( = 调节职能)
3 监督职能 (监督经济运行;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
该曲线的基本含义: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这一观点来自「供应」学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对之前长期盛行的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失效的一种回应。主张解决“滞胀”问题应该着眼于供给方面,主要是改善劳动及资本供应的数量和质量
第三节: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形成「税负归宿」
方式-6
1 前转:也称“顺转”或“向前转嫁”,是税收转嫁「最典型、最普遍」的形式,把税负转嫁给「消费者」
2 后转:也称“逆转”或“向后转嫁”,实际税收负担者是「原材料供应者或者工人」
3 混转:也称“散转”,指纳税人既可以把税负转嫁给供应商,又可以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在实践中比较常见」
4 消转:指纳税人用降低征税物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从新增利润中得到抵补。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来抵消税负。实际上税负并没有转嫁,而是由纳税人自己负担了
5 旁转:也称“侧转”,指纳税人将应负担的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者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负担,如压低运输价格等办法将税负转嫁给运输者承担
6 税收资本化:也称“资本还原”,最典型的就是对土地交易的课税。税收资本化是「税收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
税负后转 VS 税收资本化:
1 税负后转借助的是一般消费品,税收资本化借助的是资本品
2 税负后转是在商品交易时发生的一次性税款的一次性转嫁,税收资本化是在商品交易后发生的预期历次累计税款的一次性转嫁
影响因素-5
1 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 (关键因素):若需求弹性大,供给弹性小,税负将主要由纳税人自己承担;若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税负将主要由其他人承担
2 课税商品的性质:生活必需品的课税容易转嫁,非生活必需品课税不易转嫁
3 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税负转嫁是在经济交易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交易是税负转嫁的必要条件。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课征的税不容易转嫁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通过经济交易过程而间接对纳税人征收的税较容易转嫁 (增值税、消费税)
4 课税范围大小:课税范围广税负容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税负难以转嫁
5 与商品的竞争程度有关:竞争越小越易转嫁
第四节:国债
特征
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
与私债相比,国债由于有政府的担保,风险小,又被称为“金边国债”
种类-5
1 按国债发行地域不同:内债、外债 (国内外)
2 按政府从借入债务到偿还债务的时间长短划分:短期国债 (≤1年,短期形式:国库券)、中期国债 (1年<X≤10年)、长期国债 (>10年)
3 按利率变动情况划分: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国债
4 按国债能否在证券市场流通划分:上市(流通)国债、非上市(流通)国债
5 按国债债务本位不同划分:货币国债、实物国债 (我国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属于实物国债) (实物国债可以避免因货币贬值给债权人带来的损失,故其一般在通货膨胀时使用)
政策功能-4
1 弥「补」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可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税收、发行国债等方式弥补。向央行借款弥补赤字会造成中央银行货币供给增加,诱发或加剧通货膨胀;发行国债弥补赤字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小
2 「筹」集建设资金:以国债资金来扩大建设规模是发行国债的重要目的之一
3 「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特别是短期国债,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
4 「调」控宏观经济
国债的负担
1 认购者负担
2 债务人负担 (政府负担)
3 纳税人负担
4 代际负担
国债的限度
衡量国债「绝对」规模指标-3
1 国债余额:即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
2 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3 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
衡量国债「相对」规模指标-3
1 国债负担率 (国民经济承受能力) = 国债累计余额 /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际公认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60%,发展中国家≤45%
2 债务依存度 = 当年债务收入 / 财政支出。国际公认债务依存度警戒线介于15%-20%之间
李嘉图「等价」定理
· 其认为,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是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或者等价的
· 李嘉图认为国债会助长政府的浪费心理,认为国债是有害的,反对发行国债
· 但随着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李嘉图关于国债有害的观点逐渐被人们忘却,取而代之的是「国债有益论」的观点。主张发行国债的理由包括:国债是防止严重的经济萧条、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繁荣、增加国民收入的必要条件。与税收融资相比,会给债权人带来一种“财富有所增加的幻觉”,导致人们减少当期储蓄并增加消费,从而起到扩张社会总需求的效果
国债制度
1 国债发行制度
包括国债种类、发行日期、发行权限、发行对象、发行数额、票面金额、发行价格、利息率、利息支付方式、国债流动性和安全性等规定
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
国债发行方式
1 公募招标 (大型金融机构)
2 承购包销
3 直接发售
4 “随买”发行 (向小投资者发行不可上市国债的一种方式~随便买)
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发行方式经历了行政摊派、承购包销、招标发行三种方式
2 国债偿还制度
方式
提前偿还法、到期一次偿还法、抽签分次偿还法、转期偿还法、市场购销法
3 国债市场制度
按国债交易层次
1 国债发行市场 (国债一级市场)
2 国债流通市场 (国债二级市场,包括柜台市场和店头市场)
按国债成交订约和清算的期限划分
1 现货交易方式:最普通、最常用方式
2 回购交易方式:A先卖给B,之后A又从B处买回
3 期货交易方式:国债期货合约是买卖双方就将来某一特定时刻、按特定价格,购买/出售某一特定数量的某一特定国债产品所作的承诺。
· 国债期货合约中必不可少的四要素:期限、价格、数量、标的
· 期货国债具有保值、投机、套利功能
4 期权交易方式:关于未来 (购买/出售/放弃) 的权利
国债市场的功能
1 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
2 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1我国政府性债务分类
1、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指需由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属于「政府债务」
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
3、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 后两类应由债务人以自身收入偿还,正常情况下无须政府承担偿债责任,属于「政府或有债务」
· 中央政府债务实行「余额管理」
2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1、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市县级」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代为举借。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地方政府举债采取政府债券方式
2、地方政府举债规模的报批。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批准
3、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分类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
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两类,一般债务通过发行一般债券融资,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专项债务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4、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地方政府举债要遵循「市场化」原则。地方政府举债,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5、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及化解机制。硬化预算约束,防范道德风险,地方政府对其举债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
第十四章:税收制度
第一节: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
税制要素-8
指构成一国税收制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 (前3基本要素)、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和免税、违章处理、纳税地点等
1 纳税人 (即纳税主体)
· 纳税人: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法人
与之相关概念:
· 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 扣缴义务人: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它的义务由法律基于行政便(bian)宜主义而设定,为「法定义务」
2 课税对象 (即征税客体)
指税法规定的课税的目的物
课税对象是不同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它规定了政府可以对什么征税,主要课税对象有所得、消费、财富
与之相关概念:
· 税源: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总是以「收入」形式存在
· 税目: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 计税依据:计税金额 (从价税)、计税数量 (从量税)
3 税率
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税率的高低,体现「征税的深度」
分类
1、比例税率
对于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量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的税率制度
包括: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
其中,差别比例税率又可分为-4:产品、行业、地区、幅度差别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 (固定税额)
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以「绝对金额」表示的税率
分类-4:单一、差别、幅度、分类分级定额税率
3、累进 (退) 税率
税率随着课税对象的增大而提高
分类:全额累进税率 (增值税)、超额累进税率 (个人所得税)
其中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每个等级分别按该等级的税率计征
4 纳税环节
5 纳税期限
6 减税和免税
7 违章处理:税收「强制性」特征的体现 (过程的强制性)
8 纳税地点
税收分类
1 按「课税对象」分类
1、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2、货物和劳务税: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
3、财产税:如房产税、契税、车船税
4、资源税:如城镇土地使用税
5、行为目的税:如印花税
2 按「计量课税对象的标准不同」分类
1、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依据的税收,如增值税、所得税
2、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体积为计税依据的税收,如消费税中的啤酒、汽油、柴油等
3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1、价内税:如消费税、增值税零售环节
2、价外税:增值税零售环节之前
4 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1、直接税:指纳税人直接负担税负、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税收。如所得税、财产税
2、间接税: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收。如消费税、增值税
5 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分类
1、中央税:如消费税、关税
2、地方税:如契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
3、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第二节:货物和劳务税类
(与交易有关的税)
1 增值税
特点
不重复征税、具有中性税收的特征 (不刺激/不压缩经济)
逐环节征税/扣税,最终消费者是全部税款的承担者
税基广阔,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
增值税的优点是由增值税的特点决定的
具体体现的几个方面
1、能够「平」衡税负,促进公平竞争
2、既便于对出口商品「退」税,又可避免对进口商品征税不足
3、在组织财政收入上具有「稳」定性和及时性
4、在税收征管上可以互相制约,「交」叉审计
类型-3
1 “消费型”增值税:即「允许」扣除「购入固定资产中」所含的税款。是一种体现鼓励投资政策的增值税
2 “收入型”增值税:即「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中」所含的税款。不含有重复课税,是完全的增值税
3 “生产型”增值税:即「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中」所含的税款。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征税特征,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增值税
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 (过去是“生产型”增值税)
征收范围
包括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进口4个环节
税率与征收率
适用于「一般纳税人」,目前有基本税率13%、9%、6%、0 四档
13%
1、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列举的外
2、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除适用低税率范围外
9%
1、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包括粮食在内的
沼气、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冷气、暖气、
自来水、热水、食用植物油、食用盐、居民用煤炭制品、
农产品、农机、农药、农膜、饲料、化肥、
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二甲醚、
2、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基础电信」、
6%
提供「增值电信服务」、金融服务、生活服务外除不动产租赁以外的现代服务,「除」「转让土地使用权」之外的销售无形资产
0
1、纳税人出口货物,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2、符合规定的境内单位和个人跨境销售服务、无形资产行为
增值税的征收率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和特定一般纳税人」,均按3%的征收率计征,但销售自行开发、取得、自建的不动产以及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按5%计证
发票管理
1 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联、抵扣联、记账联
2 增值税普通发票:发票联、记账联
3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6):发票联、抵扣联、记账联、报税联、注册登记联、存根联
2 消费税
特点-4
1、征收范围具有选择性
2、征税环节具有单一性。主要在「生产销售和进口环节」上征收
3、平均税率水平比较高且税负差异大
4、计税方法具有灵活性
纳税范围和纳税人
· 范围:消费税采取列举征税办法 (按「产品列举」税目的办法)
· 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进口」应税消费品 (特殊消费品除外)的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
税目和税率
税目 (征收消费税的15种消费品):
烟、酒、高档化妆品、高档手表、高尔夫球及球具、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摩托车、小汽车、游艇、成品油、
电池和涂料、鞭炮烟火
备注:零售白酒不征收消费税
税率:采用比例税率、定额税率两种基本形式
1%~56%的比例税率:
· 啤酒、黄酒、成品油适用于定额税率
· 白酒、卷烟实行定额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
3 关税
· 是海关依法对「进出境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征收对象)
· 进口货物的纳税人应当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天内,向海关申报关税
纳税人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
税率
进口关税设置最惠国税率、特惠税率、协定税率、普通税率、关税配额税率等
应纳税额的计算
1 从价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最常用」的关税计税标准。关税税额 = 应税进 (出) 口货物数量 * 单位完税价格 * 税率
2 从量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关税税额 = 应税进 (出) 口货物数量 * 单位货物税额
3 复合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混合税,上两者税额相加
第三节:所得税类
所得税:对所有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
特点-3
1 税负相对比较公平
2 所得税类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属于单环节征收,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3 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
发挥“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企业所得税
1 纳税人
中华人民共共和国境内一切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统称为企业) 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为避免重复征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
2 税率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特殊所得适用税率20%
3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4 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 =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减免和抵免税额 (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关于税收优惠规定的部分)
5 征收管理
1 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2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分公司汇总总公司缴税)
3 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自公历1月1日起~12月31日止
个人所得税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制度
1 纳税人
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其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
没有身份证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
居民个人: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居民个人从「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的个人。非居民个人「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12月31日止
2 课税对象-9
1 工资、薪金所得
2 劳务报酬所得
3 稿酬所得
4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 经营所得
6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 财产租赁所得
8 财产转让所得
9 偶然所得
3 税率
1-4 综合所得:适用3%~45%的「超额累进税率」
5 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6-9 :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4 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0000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其中,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2、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非居民个人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4、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7、扣除
1 捐赠: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2 专项扣除:五险一金,即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3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
5 税收优惠
免征个人所得税: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减征个人所得税:
1、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2、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
国务院可以规定其他减税情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6 征收管理
自行申报纳税的情形:
1、取得综合所得需办理汇算清缴
2、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3、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
4、取得境外所得
5、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
6、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7、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需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办理纳税申报
第四节:财产税类
财产税:对所有以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
优点
1 符合税收的纳税能力原则
2 「课税对象是财产价值」,税源比较充分且相对稳定,不易受经济变动因素的影响
3 征税原则是有财产者纳税,无财产者不纳税,财产多者多纳税,财产少者少纳税,因此,「财产税具有收入分配功能」,征收财产税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避免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4 财产持有者在财产使用上一般不与他人发生经济关系,财产税属于直接税,不易转嫁,政府征收财产税增加了有产者的负担,同时等于相对减轻了无产者的负担
缺点
1 税收负担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因为纳税人财富的主要评价标准是收入,而不仅仅是财产,尤其是财产中的动产,常常成为隐匿的对象,不动产的估价一般也比较难,征收管理不易掌握
2 收入弹性较小,为满足财政需要而变动财产税收入是很困难的
3 在经济不发达时期,课征财产税会减少投资者的资本收益,降低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的形成可能带来障碍
1 房产税
1、纳税人和征税对象
纳税人: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和个人,具体包括产权所有人、承典人、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
征税对象:「房屋」。房屋是指有屋面和围护结构 (有墙或两边有柱),能够遮风避雨,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工作、学习、娱乐、居住或储藏物资的场所
2、征税范围
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房屋,不包括农村
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围墙、烟囱、水塔、菜窖、室外游泳池等不属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3、税率
(1) 从价计征的,税率为1.2% (小数点)
(2) 从租计征的,税率为12%
4、计税依据
以房产的计税价值或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1) 从价计征的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从价计征的房产税,是以房产余值为计税依据。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
(2) 从租计征的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房产出租的,以房屋出租取得的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计算缴纳房产税。计征房产税的租金收入「不含增值税」
5、征税管理
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
1 纳税人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从「生产经营之月起」,缴纳房产税
2 纳税人自行新建房屋用于生产经营,从建成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3 纳税人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4 纳税人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5 纳税人购置存量房,自办理房屋权属转移、变更登记手续,房地产权属登记机关签发房屋权属证书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6 纳税人出租、出借房产,自交付出租、出借房产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7 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用、出租、出借本企业建造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或交付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8 纳税人因房产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发生变化而依法终止房产税纳税义务的,其应纳税款的计算截止到房产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发生变化的当月末
纳税地点:房产所在地缴纳
2 契税
概念: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1、纳税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
土地、房屋权属是指「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
2、征税范围
1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2 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不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转移)
3 房屋买卖
4 房屋赠与
5 房屋互换
其中,房屋赠与:
《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的,不征收契税
以获奖方式取得房屋产权,实质上是接受赠与房产的行为,也应缴纳契税
其中,房屋互换:
土地、房屋典当、分拆 (分割)、抵押以及出租等行为,不属于契税的征收范围
3、税率
实行3%~5%的幅度税率
具体执行税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3%~5%的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自2010年10月1日起,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且属家庭唯一住房的普通住房,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
4、计税依据
契税的计税依据「不含增值税」,具体计税依据视不同情况而决定
(1) 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其计税依据为合同确定的价格
(2) 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其计税依据为税务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依法核定的价格
(3) 土地使用权互换、房屋互换,其计税依据为所换取的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差额」
3 车船税
概念:我国境内的车辆、船舶,按照规定税目和税额计算征收的一种税
1、纳税人
车辆、船舶 (以下简称车船) 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从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为机动车车船税的扣缴义务人
2、税目
《车船税税目税额表》
3、税率
实行定额税率
4、征收管理
1 纳税期限:取得车船所有权或者管理权的「当月」
2 纳税地点:
· (需要登记的) 车船的登记地,或车船税扣缴义务人所在地
· (不需要登记的) 车辆管理人所在地、车船所有人所在地
3 纳税申报:按年申报,分月计算,一次性缴纳
第五节: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即电子化税收)
第十五章:政府预算
第一节:政府预算的职能和原则
含义
政府预算: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批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 从技术方面看,政府预算包含2层含义:
1 形式上,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以「预算平衡表」的形式体现,预算表反映了政府资金的来源和流向,体现了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
2 在内容上,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反映政府可集中支配的财政资金数量的多少,是财政部门按法定程序管理财政资金的活动。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
· 从政治方面看,政府预算是重大的政治行为。(1)反映政府在做/不做什么间抉择;(2)反映指支出上的优先权;(3)反映政府具体准备购买的物品/服务及其成本
· 从本质方面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政府预算需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性文件 (属于年度立法)
政府预算最早出现在「英国」,17世纪编制了第一个国家预算
职能-3
1「反」映政府部门活动的职能
2 「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职能
3 「控」制政府部门支出的职能
原则-6 1‘
指政府选择预算形式、体系和在预算编制、审查、执行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重要方针」
1 「完」整性原则:包括政府「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内容
2 「统一」性原则: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统一的预算科目
3 可「靠」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稳健、真实、可靠,不能不切实际
4 「合法」性原则:立法机关审查批准预算
5 「公开」性原则:公之于众
6 「年」度性原则:历年制 (1月1日~12月31日)、跨年制 (每年某月某日~下年前一天)
分类 2‘
1 按预算「编制形式」分类
单式预算:一个总预算内
优点:(1)简单明了,整体性强,能反应政府财政收支全貌,利于公众监督政府预算的实施;(2)便于编制,易于操作
缺点:没有区分各项财政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不利于政府对复杂的财政活动进行深入分析、管理、监督
复式预算:由经常预算、资本预算组成
经常预算: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如维持政府机关运转的日常活动经费支出
资本预算: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如政府贷款及偿还国债等支出
优点:(1)区分了政府预算收支的经济性质和用途,便于政府科学安排预算收支结构,突出重点,分类控制预算收支平衡;(2)便于政府灵活运用资本性投资和国债等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
缺点:编制和实施比较复杂,有一定难度
2 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
增量预算 (基数预算):在以前年度预算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保持了各项财政收支指标的连续性
零基预算:不参考历年预算
3 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
1 年度预算 (1年)
2 多年预算 (3-5年,每年编制,逐年滚动,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提交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审议年度预算时的参照,但「不需」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批准)
4 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
1 平衡预算:预算收支基本相等 (包括略有结余、略有赤字的预算)
2 差额预算:收支不平衡的情况 (收 > 支,或相反)
5 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分类
1 投入预算:否,只看投入,不看效益
2 绩效预算:是
3规划——项目预算:是,有效益,再加规划
6 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
中央预算、地方预算
第二节:我国政府预算管理职权划分
(考得少,尽量记)
「立法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
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批准、改变、撤销不适当的决议
2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审查、批准、撤销与法抵触决议
各级「人民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本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组织本级总预算执行
决定本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
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改变或撤销不适当的决定、命令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预算管理职权
具体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具体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预算,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各级政府「业务主管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
制定本部门预算具体执行办法
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
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编制本部门的决算草案
「各单位」的预算管理职权
编制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
按照规定上缴预算收入、安排预算支出
接受政府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的监督
「审计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
各级审计机关应当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
第三节:我国政府预算体系 2‘
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1 一般公共预算
(政府预算体系的「基础」)
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利,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主要有:
1 税收收入 (90%)
2 非税收入 (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
按支出功能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金融、其他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等
我国每年统计公报公布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的数字,就是一般公共预算
2 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指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政府性基金项目由「财政部」审批,重要的政府性项目须报「国务院」审批
政府性基金预算: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原则
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企)
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
预算收支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核心」
调整国家和国有企业间的分配关系
编制原则-3
1 「统」筹兼顾、「适」度集中
2 「相」互独立、「互」相衔接
3 「分」级编制、「逐」步实施
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指政府通过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
遵循原则-5
1 「依」法建立、规范统一
2 「统」筹编制、明确责任
3 「专」项基金、专款专用
4 「相」对独立、有机衔接 (社会保险基金不能用于平衡财政预算,财政预算可补助社会保险基金)
5 「收」支平衡、留有结余
编制范围 (五险)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等内容
第四节: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 2‘
财政制度的核心/中心:政府预算制度 (通过“预算法”的形式予以确定)
预算编制制度
1 建立部门预算制度
「部门预算」指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其履行职能需要,由基层单位开始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
「部门预算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形式
部门预算收支:
既包括行政单位预算,也包括所属事业单位预算;
既包括一般收支预算,也包括政府基金收支预算;
既包括基本支出预算,也包括项目支出预算;
既包括财政部门直接安排的预算,也包括有预算分配权部门安排的预算
部门收入预算编制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
部门支出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
支出预算包括:
1、基本支出预算 (实行定员定额管理)
2、项目支出预算 (要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排序,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
部门预算采取「自下而上」的编制方式,编制程序实行“两上两下”的基本流程:
一上:部门编制部门预算建议数,上报同级财政部门。
一下:财政部门对各部门的预算建议数审核、平衡后,汇总成本级预算初步方案报同级政府,经政府批准后向各部门下达预算控制限额。
二上:各部门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限额,编制部门预算草案上报同级财政部门。
二下:财政部门对各部门上报的预算草案审核后,汇总成本级预算草案和部门预算草案,报经政府批准后,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草案一个月内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各部门应当在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并负责执行。
2 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1、预算管理方式:「自2011年1月1日起」,中央部门预算外收入 (不含教育收费) 全部上缴中央国库,如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捐赠收入等
2、收入预算级次和支出安排原则: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后,收入预算级次保持不变,原上缴中央财政专户的收入上缴中央国库
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意义
1、利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2、利于规范管理,提高依法理财的水平
3、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增强财政预算的完整性,充分发挥财政调控职能
4、利于完善预算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推动建立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
预算执行制度
是预算实施的「关键环节」
1 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改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
1、建立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2、规范财政性资金收缴方式 (所有收入通过代理银行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3、改变财政资金分散拨付方式
意义:
1、加强了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
2、提高了预算执行管理信息的透明度
3、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2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实行集中采购 (主) 与分散采购 (辅) 相结合
第五节: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预算法定,坚持目标引领,坚持底线思维
主要内容
1 加大预算收入统筹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2 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
3 严格预算编制管理,增强财政预算「完整」性
4 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
5 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6 增强财政透明度,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十六章:财政管理体制
第一节: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类型
财政管理体制:指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内容
1 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五级:
中央、省 (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 (自治州)、县 (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 (民族乡、镇)
2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
「依据」是政府职能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
「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
重要原则
1、受益原则:对于全国范围内受益的事项划归中央政府;对于在区域范围内受益的事项划归地方政府
2、效率原则:由哪一级政府提供效率更高,就由哪一级政府提供
3、区域原则:没有区域性划归中央政府,如外交、国防事务等;具有区域性特征、需要因地制宜的划归地方政府,如社会治安、城市供水、公园事务等
4、技术原则:对于规模庞大、需要高技术才能完成的公共产品/服务,由中央政府负责,如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公共工程;反之,由地方政府负责
3 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遵循原则-4
1 集权原则:收入份额大的主体归中央
2 效率原则:流动性强的收入归中央
3 恰当原则: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 (如关税) 归中央
4 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对于收益与负担能够直接对应的收入 (如使用费等),一般作为地方政府收入
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
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
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以地方政府为主
4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类型
1 财政管理体制的模式-2
1、财政联邦制模式
遵循“州余权主义”原则,即在宪法中未指明或者未列举的联邦权属之外的事务,州有权立法和实施
特点:相对对立、每个公民隶属两级或多级政府、相互协调
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实现
实行国家:美国、印度、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
2、财政单一制模式
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权划分与之相适应的财权权力划分
地方政府拥有的分权水平较低,自主性较小
实行国家: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意大利
2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
我国一直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
3次财政体制改革,概括为“包干型”财政管理体制:
1、1980—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2、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3、1988—1993年实行包干财政体制
从1994年开始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作用
1 保证各级政府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
2 调节各级和各地政府及其财政之间的不平衡
3 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政效率
第二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概念:指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借以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主要内容
1 支出责任划分
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1、中央财政支出:
国防、武警经费,外交支出,地质勘探费,中央级行政管理费,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经费,中央安排的农业支出,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以及中央负担的公检法支出和文化、教育、卫生、科学等各项事业费支出
2、地方财政支出:
地方行政管理费,地方统筹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经费,地方安排的农业支出,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以及其他支出,公检法经费,民兵事业费,城市维护建设费
2 收入划分
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
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地方共享税」
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调整、充实地方税种,增加地方税收
1、中央财政收入:
消费税,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收入 (包括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证券交易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出口退税,船舶吨税,未纳入共享范围的中央企业所得税,中央企业上缴的利润等
2、中央与地方财政共享收入 (增值、所得、资源税):
· 增值税:中央50%、地方50%
· 纳入共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60%、地方40%
· 资源税按不同资源品种划分,海洋石油资源税为中央收入,其余资源税为地方收·入
3、地方财政收入:
地方企业上缴利润,城市维护建设税 (不含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印花税 (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烟叶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1 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2 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3 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第三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及其特点
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
该制度目的
解决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问题,以及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全国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重要作用
1 弥补其收支差额,这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最基本」作用
2 解决各地方之间因财政状况不同而造成的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问题
3 专项拨款,对地方的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调节,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
财政转移支付特点
1 完整性:科学、完整的制度安排
2 对称性:转移支付的财力,与事权职责需求相对应
3 科学性:实现纵向政府间和横向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4 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统一进行,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符
5 法制性:法律制度约束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通用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均衡拨款 + 专项拨款
专项转移支付「严格限于」中央委托事务、共同事权事务、效益外溢事务、符合中央政策导向事务
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1一般性转移支付: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
2 专项转移支付: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对委托地方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务或中央地方共同承担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补助资金,需要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转移支付重点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等公共服务领域
税收返还制度: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包括增值税定额返还、消费税定额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
第四节: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总体要求
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
2 坚持财政事权由「中央」决定
3 坚持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坚持「法治化」规范化道路
5 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
划分原则
1 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受益原则
2 兼顾政府职能和行政效率
3 实现权、责、利相统一
4 激励地方政府主动作为
5 做到支出责任与财政事权相适应
主要内容
1 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
(1) 适度加强中央的财政事权
(2) 保障地方履行财政事权
(3) 减少并规范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
(4) 建立财政事权划分动态调整机制
2 完善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划分
3 加快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第十七章:财政政策
第一节: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
财政政策含义
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包括「预」算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税」收政策等
财政政策功能-4
1 「协」调功能:调节失衡状况
2 「导」向功能:引导投资
3 「稳」定功能:实现供需平衡
4 「控」制功能:引导消费方向,控制资源浪费
财政政策目标-4
1 促进充分就业
2 物价基本稳定
3 国际收支平衡
4 经济稳定增长
其中,国际收支平衡指「经常项目 (又称贸易项目)」收支、「资本项目」流入流出的差额之和为零,是国际贸易 (含商品+劳务)和国际资本的「综合平衡」
第二节: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
财政政策工具
(政府的工具)
1 预算政策
预算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及其差额上
总供给 > 总需求,扩大支出,赤字规模;
总供给 < 总需求,缩小支出,预算盈余;
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中性的预算平衡政策
2 税收政策
经济繁荣时期,提高税率,减少税收「优惠」增加税收
经济萧条时期,降低税率,实行更多税收「优惠」减少税收
3 公债政策
期限越短,流动性越高,变现能力越强
期限越长,流动性越低,变现能力越弱
4 公共支出政策
狭义的购买性支出,即政府的消费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5 政府投资政策
经济处于过热时期,政府通过降低投资支出水平,抑制社会总需求,使经济降温、平稳回落
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政府通过提高投资支出水平,扩大社会总需求,缓解或者逐步消除经济衰退
6 财政补贴政策
经济处于过热时期,减少财政补贴支出
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增加财政补贴支出
财政政策类型
1 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
这种机制被称为财政“自动稳定器”,主要表现在2方面:
1 累进所得税 (包含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的自动稳定作用
2 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主动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
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施的罗斯福 — 霍普金斯计划、日本实施的时局匡救政策等,都是相机抉择财政政策选择的范例
包括-2
汲水政策 (类比水井)
特点-4:
1 它是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自发机制为前提,是一种诱导经济复苏的政策
2 它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为手段,启动和活跃社会投资
3 财政投资规模具有有限性,即只要社会投资恢复活力、经济实现自主增长,政府就不再投资或缩小投资规模
4 如果经济萧条的状况不存在,这种政策不再实行,因而它是一种短期财政政策
补偿政策
指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向上调节经济变动的财政政策,以达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2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的「不同功能」划分
1、扩张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减税、增加支出)
2、紧缩性: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减小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
3、中性 (均衡性~):指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者动态平衡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类型-3
1、“双松”搭配类型,这是指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组合,这种政策组合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也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2、“双紧”搭配类型,这是指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组合,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抑制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也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
3、“松紧”搭配类型,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组合,这种政策组合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可以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二是松的财政政策和紫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组合可以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使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大量财政赤字
一般而言:
总需求明显 > 总供给,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总需求明显 < 总供给,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围绕需求走,需求不足~扩大需求;需求太多了~降低点需求)
第三节:财政政策乘数与时滞
财政政策乘数 (倍数) 1‘
被用来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包括-3
1 税收乘数 = - b / (1-b)。税收乘数是负值,说明税收增减与国民收入增减呈反方向变动;政府增税时,国民收入减少,减少量为税收增量的 b / (1-b) 倍
2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 1 / (1-b)。同投资乘数。同税收乘数比较,购买性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说明增加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减税政策
3 平衡预算乘数 = 1 (恒等式)。指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即政府在增加 (减少) 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 (减少) 购买性支出;政府实行平衡预算政策,仍具有扩张效应
财政政策时滞-5
1 「认识」时滞: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
2 「行」政时滞:对经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
3 「决策」时滞:交给立法机关审议通过所需要的时间
4 「执行」时滞:付诸实施所需要的时间
5 「效果|时滞: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第十八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一节: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
概念: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
1、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2、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3、是一种「有效需求」、「客观需求」
货币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
货币需求量
经济中各个部门需要持有的货币数量,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传统货币数量说
1 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
MV = PT,即货币量 * 货币流通速度 = 物价水平 * 商品/劳务交易量
其中,V,T长期不受M影响,可视为常数
因此,交易方程式反映:货币量M决定物价水平P的理论
2 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庇古
π = (K * Y) / M,即货币价值
= 总资源中愿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 * 总资源 (总收入) / 名义货币量
= 真实货币需求 / 名义货币数量
其中K:总资源中愿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 (相当于交易方程式中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
其中π:货币价值 (即货币购买力,为物价指数的倒数)
货币需求以人们的手持现金来表示,它不仅包括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也包括「贮藏货币」,这是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区别的关键
两者本质一致,都试图说明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
由3类动机决定
1 交易动机:日常交易
2 预防动机:应付紧急情况
3 投机动机 (非投资动机):根据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需要持有货币
1 + 2 构成交易性需求,由获得收入多少决定,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正向相关)
3 由利率高低决定,是利率的增函数 (反向相关)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L = L1(Y) + L2(i),收入、利率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低到某一低点时,货币需求会无限增大,此时无人愿意持有「债券」,都愿持有货币,流动性偏好具有「绝对性」,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利率很低)
分支主题
·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采用了大量心理分析法
· 其理论将货币作为宏观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和政策变量来研究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
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3
1 财富总额与财富构成:恒久性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财富构成即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之比,人力财富比例越高,所需准备的货币就越多
2 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大,持有货币的数量就会减少
3 其他因素:不属于1+2,但又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随机因素
技巧:货币需求函数最复杂。选择题排除前3个后,选择最复杂的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说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理论,而是货币需求理论
第二节: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银行系统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过程
货币供给量: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3 (必考)
依据:资产的流动性
M0 = 流通中的货币
M1 = M0 + 单位活期存款
M2 = M1 + 单位定期存款 + 个人存款 + 其他存款 (财政存款除外,如税收、社保等)
(M2 = M1 + 准货币)
1、M0是指企事业单位、个人、机关团体、「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所持有的硬币和现钞总和(即通常所指的现金)
2、M1由流通中货币 + 单位活期存款组成,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因其流动性较强,是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
3、M2是我国「广义货币量」,包括M1以及一些准货币 (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M2是研究宏观调控的主要变量
社会融资规模
概念:指一定时期内 (每月、每季或每年) 实体经济 (即非金融企业和住户) 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
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的主要构成-5
1 表内业务: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
2 表外业务: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
3 正规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包括股票、企业债券
4 其它方式:包括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贷款
5 政府部门在债券市场的融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地方政府一般债券
货币供给机制
1 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
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而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
2 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机制
受到3类因素制约:
1、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
2、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
3、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限制
货币供应量公式
M = B * K,即货币供应量 = 基础货币 * 货币乘数
B: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
K:货币乘数,等于「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结构比率之和的倒数」
数字货币
· 2009年,世界上第一个加密数字货币比特币正式诞生
· 数字人民币采用“中央银行 — 商业机构”的双层运营体系
数字货币的特点
1 匿名性
2 安全性
3 可编程性
4 高效率性
设计特征
1 兼具账户和价值特征
2 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不计付利息
3 低成本
4 支付即结算
5 匿名性 (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
6 安全性
7 可编程性
数字人民币 VS 支付账户余额的区别
(银行卡余额 VS 支付宝余额)
1 债权关系不同,数字人民币是中央银行负债,而支付账户余额是支付机构负债
2 信用背书关系不同,数字人民币是国家信用,而支付账户余额是商业信用
3 法偿性不同,数字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性,支付账户余额不具有无限法偿性
4 货币供应量层次不同,数字人民币属于M0,而支付账户余额 (属于单位定期存款) 属于M2
第三节:货币均衡
货币均衡特征
1 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非数量上的完全相等
2 是一个动态过程,短期内可能不一致,但长期内是大体一致的
3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
货币失衡类型
总量性货币失衡
1 供 < 求
2 供 > 求 (常出现的情况)
结构性货币失衡
指货币供需总量大体一致,但货币供需结构不相适应。往往表现为「短缺与滞留并存」,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结构不合理,所以必须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加以解决
由于结构性货币失衡根源于经济结构,所以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时「更多注意总量性货币失衡」
货币均衡水平决定
流通领域的货币数量取决于「货币的均衡水平」
货币在运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机制」能够使其保持均衡状态的特性
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假定货币流通速度相对稳定,货币供应量M1就应当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步增长
公式:△M1 = Y' * M0
即:本期货币增量 = GDP增长率 * 上期货币存量
货币数量与物价上涨的关系
物价自然上涨因素:
1劳动生产率提高在技术或劳动密集程度不同的部门并不一致,从而造成所谓的产品价格「剪刀差现象」
2 随着产品的更新迭代,技术性能不断提高,导致价格总水平不断上涨
若将物价自然上升因素考虑在内,则流通领域中货币数量的增长应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即:△M1 = (Y' + P') * M0,或M1' = Y' + P'
即:本期货币增量 = (GDP增长率 + 物价自然上涨率) * 上期货币存量,
或货币供应增长率 = GDP增长率 + 物价自然上涨率
第四节: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由于纸币的过度发行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 西方经济学中,比较规范的通货膨胀定义 (源自萨缪尔森《经济学》):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地上涨
通货膨胀的现象
1 有效需求 > 有效供给
2 物价持续上涨 (通胀的「基本标志」)
类型
按通胀的成因划分
1 需求拉上型通胀
特点:
1、自发性
2、诱发性:工资及其他收入增长诱发消费支出增长
3、支持性:政府支持
2 成本推进型通胀
分类:
1 工资推进型通胀
2 利润推进型通胀 (垄断企业为保证利润目标实现而操纵市场,人为抬价)
3 输入型通胀
国家传导现象,如石油进口
4 结构型通货膨胀
经济结构导致,即使总需求、总供给均衡,也会导致物价上涨
按通胀的表现形式划分
1 公开型通胀 (又称开放型通胀):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的变动而自发波动
2 抑制性通胀 (又称隐蔽型通胀):实行物价管制,商品短缺不由物价上涨反映,表现为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原因
1 「直接」原因:过度的信贷供给
2 「主要」原因:财政原因 (发生财政赤字和推行赤字财政政策) 、信贷原因
· [2]其中引起信用膨胀的原因:(1)财政赤字;(2)来自社会过热的经济增长要求压力;(3)银行自身决策失误
3 其他原因:主要由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等
治理
1 紧缩的需求政策
1、紧缩性财政政策 (政府行为)
a 减少政府支出
b 增加税收
c 发行公债 (政府发行公债后,可以利用“挤出效应”减少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抑制社会总需求)
2、紧缩性货币政策 (银行行为)
a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提高再贴现率
c 公开市场操作 (通胀时期,央行一般在公开市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有价证券~把钱收回来)
2 积极的供给政策
倡导这种政策的学派被称为「供给学派」,其主要措施有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精简规章制度
第十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中央银行
(也称货币当局)
中央银行制度
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央行,它的主要职能包括: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
建立的必要性:
1 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
2 经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
3 管理金融业的需要
4 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
职责和业务活动特征
1不以营利为目的
2 不经营一般性银行业务或非银行金融业务,不对任何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提供担保或直接发放贷款,其业务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3 央行具有相对独立性
主要业务 (必考)
1 货币发行业务
最主要业务。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法定的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2 对银行的业务
1、集中存款准备金
2、充当最后贷款人:信贷业务包括向商业银行提供再抵押放款、再贴现、再贷款
3、组织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全国清算,主要的中间业务
3 对政府的业务
1、「经」理国库:国库存款是央行主要负债之一,因而央行经理国库,既为政府提供了财务收支服务,又增强了自身的资金实力
2、「代理」发行国家债券
3、对国家提供信贷「支持」
4、「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5、「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资产负债表
资产 (+债权)
1 国外资产:「外汇、货币黄金」及其他国外资产列入资产方的国外资产
2 对政府债权
3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4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5 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
6 其他资产
负债
1 储备货币:是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主要项目」,包括货币发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非金融机构存款
2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3 发行债券
4 国外负债
5 政府存款
6 自有资金 (无所有者身份,如税收社保等,也放负债)
7 其他负债
第二节:货币政策
定义
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
内容
1 政策的目标
2 实现目标所用的政策工具
3 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目标
1 稳定物价
2 经济增长
3 充分就业
4 平衡国际收支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工具
1 一般性政策工具
(「传统」的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指商业银行等将其所吸收的存款和发行的票据存放在央行的「最低比率」。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若央行采取紧缩政策,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 K (M = B * K),最终起到收缩货币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其缺陷:
a 提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
b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往往被当作一剂“猛药”
c 见效较慢,时滞较长
是一种自动稳定机制
2、再贴现
指央行向持有商业票据等支付工具的商业行业进行贴现的行为
再贴现政策是央行根据需要调整再贴现率,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
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操纵在商业银行手中」
3、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国债、发行票据的活动
出售是收缩政策
弹性和优越性
a 「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b 央行能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c 央行可以主动出击
d 操作规模方向可以灵活安排,所以央行可能对其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局限
a 金融市场不仅必须具备全国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可用于操作的证券种类必须齐全并达到必需的规模
b 必须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例如没有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配合,公开市场操作就无法发挥作用
2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交进口保证金等
其中,消费者信用控制指央行对不动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额融资予以控制,主要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使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
3 直接信用控制
· 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 手段: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直接干预等。
· 其中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如1986年以前美国的“Q条例”
4 间接信用指导
指央行通过道义劝告 (利用声望和地位)、窗口指导 (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商业银行提出信贷增减建议)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5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超低政策利率、大规模再融资操作、资产购买计划、前瞻性指引等
现代货币理论是非常规货币政策在理论界的最新发展
201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截止2022年6月末,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共有10种,
其中长期性工具 (3种) 有: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
其中阶段性工具 (7种) 有: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抵押补充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
中介目标
又称为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中间变量等,它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 (操作目标) 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 (最终目标) 之间的变量指标
选择的原则: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
包括
1 利率:短期的市场利率,再具体操作中有「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短期国库券利率」
2 货币供应量
3 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 (可测、可控、数字一目了然)
4 通货膨胀率 (自20世纪90年代起,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为通货膨胀率)
传导机制
传导体系: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居民)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取决因素
1 能够对货币政策变动作出灵敏反应的经济主体
2 较为发达的金融市场
3 较高程度的利率汇率市场化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恶化为国际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将货币政策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1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我国已「连续13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1-2023,计算2023-2011+1=13年)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领域支持力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第二十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
商业银行的定义
又称存款货币银行,以经营工商业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
商业银行的性质
1 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业比较: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承担着资金融通职能
2 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比较: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3 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比较: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广泛、业务种类齐全,是唯一能面向公众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的职能 (常考)
1 信用中介 (最基本职能;与存款、放贷有关)
2 支付中介 (如汇兑、非现金结算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3 信用创造 (超出自有资本)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1 按机构设置分类
1、单一银行制:美国
2、总分行制:英国 (世界各国商业银行一般都采纳此模式)
2 按业务经营范围分类
1、专业化银行制
· 只能经营传统银行业务,如吸收存款、发放短期工商贷款 (包括贴现商业票据)等业务
· 不能做的有:长期信用业务、证券投资业务、信托业务、保险业务等
2、综合化银行制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 负债业务
概念: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
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吸收的外来资金
· 自有资金 (=权益资本):包括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本及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 外来资金:吸收存款 (为主)、向央行借钱、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
1、吸收存款:常用分类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存款业务创新 (如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等
2、借款业务:主要有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等
2 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获得收益的主要业务活动
1、票据贴现:贴现业务形式上是票据的买卖,实际是信用业务
2、贷款业务: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一般排在首位
· 按归还期限分:短期贷款 (≤1年)、中期贷款 (1年<X≤5年)、长期贷款 (>5年)
· 按贷款条件分:信用贷款、担保贷款 (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 按用途分:资本贷款 (设备有关)、商业贷款 (企业原材料有关)、消费贷款 (与消费有关)
3、投资业务:许多国家规定只允许做债券业务,而不允许做股票买卖
3 中间业务 (无风险业务)
1、结算业务 (现金结算+转账阶段,银行提供的结算业务,主要指转账结算)
2、信托业务
3、租赁业务
4、代理业务
5、咨询业务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原则: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
· 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安全性都呈「负相关」关系
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障制度)
概念:指存款类金融机构根据其吸收存款的数额,按规定的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存款机构发生经营危机导致无法满足存款人提款要求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存款人偿付被保险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安排
不同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不同组织形式-3
1 由政府建立存款保险机构 (美、英、加)
2 由政府与银行共同建立存款保险机构 (日本,比利时)
3 在政府支持下,由银行同业联合建立存款保险机构 (德,法,荷兰)
我国是否纳入存款保险分类
· 纳入存款保险范围:凡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包含商业银行 (含外商独资、中外合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都「应当」投保存款保险
· 不纳入存款保险范围: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金融机构同业存款、投保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投保机构的存款、及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不予保险的其他存款
偿付限额
实行「限额偿付」,Max 50万元人民币,超过50万元部分,从该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这个限额并非固定不变,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可根据经济发展、存款结构变化、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调整,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执行
存款保险基金的运用,要应当遵循「安全、流动、保值增值」原则,限于下列形式:
1 存放在央行
2 投资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债券、其他高等级债券。
3 国务院批的其他项目
第二节: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金融市场效率
概念:指金融市场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程度
发挥的前提:资本的合理运动
包含内容:
1 金融市场以最低交易成本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能力 (能低成本拿到钱)
2 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者使用金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效产出的能力 (拿到钱的人能有产出)
有效市场理论
1965年美国法玛提出
每一种证券价格都永远等于其投资价值,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
根据信息对证券价格影响的程度,法玛将市场有效性分类-3 (常考):
1 弱型效率: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对证券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
2 半强型效率:有关证券「公开发布的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
3 强型效率:「所有相关信息」对证券价格变动都没任何影响
金融市场的结构
按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工具的期限长短分
(外汇市场除外)
1 货币市场
指期限≤1年的金融资产为交易标的物的短期金融市场
子市场:
1、同业拆借市场:指金融机构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
· 用途:弥补短期资金不足、票据清算的差额、解决临时性的资金短缺需求
· 特点:期限短、流动性高、利率敏感性强、交易方便 (口诀:短高变强)
· 代表: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2、票据市场:以各种票据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的市场
· 按票据种类分类:
(1) 商业票据市场 (最主要2个子市场):企业间直接信用~拿票据找企业拿钱
(2)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最主要2个子市场):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的结合~拿票据找银行拿钱
(3) 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是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了吸引存款而发行的一种不记名的存款凭证,它是认购人对银行提供的信用。特点:不记名、金额由发行银行确认且金额较大、利率可固定可浮动
(4) 短期以及融资性票据市场
3、「短期」债券市场
2 资本市场
指期限>1年的金融资产交易市场
通常指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等
其中:
1、股票市场:分为发行市场 (一级市场)、流通市场 (二级市场)。活跃的流通市场是发行市场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
· 其中发行市场,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上市公司 (资金需求者)、投资者 (资金供给者)、证券公司、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在内的中介机构 (提供发行上市方面的服务)
2、投资基金市场: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也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优势主要表现为专家理财
3、金融期货市场:指专门进行金融期货交易的市场,具有锁定和规避金融市场风险、实现价格发现的功能
4、金融期权市场:是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延伸,期权+期货市场都属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其中债券市场,是一种直接融资的市场,既具有货币市场属性,又具有资本市场属性
· 按市场组织形式分:场内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 (证券交易所场所内外)
· 按期限分:短期债券 (<1年)、中期债券 (1年≤X≤10年)、长期债券 (>10年)。期限在1年内的短期政府债券,因其违约风险小、流动性强、面额小、收入免税等特点,其流动性在货币市场中最高的,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参与短期政府债券市场的交易
外汇市场:指以不同货币计值的两种票据之间交换的市场
第二十一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一节:金融风险
概念: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差,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特征-4
1 不确定性
2 相关性 (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同经济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
3 高杠杆性
4 传染性 (金融机构承担着中介机构的职能,割裂了原始借贷的对应关系)
类型-4 1‘
1 市场风险:价格波动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
2 信用风险:无法偿付或无法按期偿付导致的损失
3 流动性风险:金融参与者流动性降低导致的
4 操作风险: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其他人为错误
第二节:金融危机
概念:一个国家/地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期、超周期的恶化
特点:频繁性、广泛性、传染性、严重性
类型-4
1 债务危机 (支付能力危机)
一国债务不合理
发生债务危机国家的特征:
· 出口不断萎缩、外汇主要来源于举债外借
· 国际债务条件对债务国不利
· 缺乏外债管理经验,外债投资效益不高,创汇能力低
2 货币危机
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钉住汇率安排的国家」,由于国内经济变化没有相应的汇率调整配合,导致其货币内外价值脱节,通常反映为本币汇率高估
典型的货币危机:
· 1992年英镑危机 (由于国内存在高失业率)
·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由于市场信心不足导致)
3 流动性危机
1、国内流动性危机 (取现)
2、国际流动性危机 (汇兑)
4 综合性金融危机
危机由银行传到至整个经济
一方面严重损害了相关国家的经济金融利益,且极易升级为经济危机或政治危机
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危机国家所存在的深层次结构问题
次贷危机
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2007年春季开始显现,2008年10月初,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海啸,开始在全国蔓延
3阶段:
· 1 债务危机阶段:由于房地产价格下跌,利率上升,导致次级房贷的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而引发的危机
· 2 流动性危机: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相关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不能及时应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
· 3 信用危机:投资者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恐慌
第三节:金融监管理论
金融监管 (=金融监督管理):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外部监督、稽核、检查和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等一系列行为
金融监管「首先从对银行」进行监管开始,其原因和银行的特征有关:
1 银行提供的期限转换功能 (收1年存款,贷他人20年房贷,玩不好容易资金链断裂)
2 银行作为票据清算者,降低了交易的费用
3 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功能
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
1 公共利益论
正统理论,认为监管是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的不公平、不公正和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一种回应
2 保护债权论
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存款保险制度是这一理论的实践形式
3 金融风险控制论
源于”金融不稳定假说“
不稳定性来源于银行的高负债经营、借短放长、部分准备金制度
第四节:金融监管体制
分类
1 按银行的监管主体以及央行的角色来分类
1、以央行为重心的「监管体制」:美国为代表,还有法国、印度、巴西
2、独立于央行的「综合监管体制」:德国为代表
2 从监管客体的角度分类
1、综合监管体制 (金融业作为整体进行监管)
2、分业监管体制 (根据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分别设立不同的专业机构监管)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单一全能型体制、分业监管体制和综合监管体制
2003年底修改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负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主要包括:
1、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必要时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
2、共享监管信息,采取各种措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3、由国务院建立监管协调机制
2018年3月21日,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银监会)
近年来我国对重点领域的监管进展
1 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我国影子银行的特点:
1 以银行为核心,表现为“银行的影子”
2 以监管套利为主要目的,违法违规现象较为普遍
3 存在刚性兑付或具有刚性兑付预期
4 收取通道费用的盈利模式较为普遍
5 以「类贷款」为主,信用风险突出
2 对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管
地方金融组织:指依法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省级人民政府监督管理的从事地方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
3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金融控股公司概念:指两个及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拥有实质控制权,自身仅开展股权投资管理、不直接从事商业性经营活动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节:国际金融监管协调
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和发展
1975年2月,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起,西方十国集团以及瑞士、卢森堡12国的央行,成立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在巴塞尔协议中,影响广泛的是统一资本监管的1988年巴塞尔报告 (又称旧巴塞尔资本协议)、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2010年巴塞尔协议3
1988年巴塞尔报告
主要内容:确认了监督银行资本的可行的统一标准
1 资本组成
银行资本分类
核心资本 (一级资本) ≥50%
包括实收资本 (普通股) + 公开储备
附属资本 (二级资本)
包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准备、普通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券
2 风险资产权重
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表外业务的相对风险大小,赋予不同权重,即0%、10%、20%、50%、100%
权重越大,表明该资产的风险越大
3 资本标准
「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 ≥ 8%,其中「核心资本」比率 ≥ 4%
4 过渡期安排
1987年底~1992年底为实施过渡期
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三大支柱
1 最低资本要求
将资本金视为「最重要」的支柱
2 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监管当局的职责-3
1、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
2、培育银行的内部信用评估系统
3、加快制度化进程
3 市场约束
银行「一年内至少披露一次」财务状况、重大业务活动以及风险管理状况
新协议要求发生变化:
1、对风险范畴的进一步拓展 (最主要风险仍是信用风险,也注意到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和破坏力)
2、计量方法的改进
3、鼓励使用内部模型 (主张有条件的大银行,提供自己的风险评估水平,建立更精细风险评估系统)
4、资本约束范围的扩大
2010年巴塞尔协议 3
1 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巴塞尔委员会确定了3个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普通股充足率4.5%、一级资本充足率6%、总资本充足率8%
建立了2个超额资本要求:
(1)要求银行建立留存超额资本,由普通股构成,最低要求2.5%
(2)建立与信贷过快增长挂钩的反周期超额资本,最低要求0-2.5%
待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情况下,普通股充足率7%、一级资本充足率8.5%、总资本充足率10.5%
2 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
自2011年初按照「3%」的标准 (一级资本/总资产) 开始监控杠杆率的变化,2013年初开始进入过渡期,2018年正式纳入第一支柱框架
3 建立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标准
引入2个量化指标:
1、流动性覆盖率~短期
2、净稳定融资比率~中长期
其中净稳定融资比率:
· 用于度量中长期内银行解决资产错配的能力
· 目的是激励银行尽量使用稳定的资金来源
· 它覆盖了整个资产负债表
4 确定新监管标准的实施过渡期
为期8年 (2011-2018年) 的过渡期安排
第二十二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第一节:汇率制度
概念:指各国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类型-2
1 固定汇率制度
很小的幅度内上下波动
1、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英国):「自发的」,「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黄金输送」是汇率变动的上下限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美国):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 规定按照每盎司黄金 = 35美元的官价与黄金挂钩
2 浮动汇率制度
199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汇率弹性从小到大」,将各国汇率制度分为 (8种):无单独法定货币、货币当局安排、传统钉住安排、水平区间钉住、爬行钉住、爬行区间、事先不公布汇率目标的管理浮动、独立浮动
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
1 经济开放程度
2 经济规模
3 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程度
4 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5 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1、经济开放程度越低、经济规模越小、进出口集中在某几种商品或某一国家的国家,一般倾向于固定汇率制度
2、经济开放程度高、进出口商品多样化或地域分布分散化、同国际金融市场联系密切、资本流出流入较为可观和频繁,或国内通货膨胀率与其他主要国家不一致的国家,则倾向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
1、1994年1月1日,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将我国归类为传统的 (或事实上的) 钉住汇率安排
3、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我国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第二节:国际储备
概念: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和应付紧急支付等目的所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资产
类型-4
1、货币性黄金 (黄金只能算作潜在的国际储备,而非真正的国际储备)
2、外汇储备 (主要是银行存款和国库券等,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非黄金储备中占比高达95%以上)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储备头寸: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普通账户中成员方可以自由提取使用的资产,包括成员方向基金组织缴纳份额中的25%可自由兑换货币 (储备档头寸) 和基金组织用去的本币两部分 (超储备档头寸)
4、特别提款权:是「IMF」根据成员方缴纳的份额「无偿分配」的一种账面资产。特别提款权根据「一篮子货币」定值
作用-3
1 融通国际收支逆差,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2 干预外汇市场,从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3 是一国对外举债和偿债的根本保证
管理
国际储备的管理实质上是外汇储备的管理
1 外汇储备总量管理
2 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
· 储备货币的比例安排
· 储备资产流动性结构的确定
3 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
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制度)
概念:指通过国际惯例、协定和规章制度等,对国际货币关系所做的一系列安排
内容-3
1、确定国际储备资产:政府应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
2、确定汇率制度:采取固定汇率制度还是浮动汇率制度
3、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采取何种措施加以调节
变迁
1 国际金本位制 (1821-1933)
· 1821年始于英国
· 1880-1914年是国际金本位制的黄金时期,「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黄金输送点」是汇率变动的上下限
· 1933年金本位制瓦解
内容:
1、由铸币平价决定的汇率构成各国货币的中心汇率。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是两国本位币的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
2、市场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波动幅度为黄金输送点
2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5-1973)
运行特征:
1、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 (金汇兑本位制)
2、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3、国际收支的调节 (2种调节方法:「短期失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来解决;「长期失衡」通过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
内在缺陷:特里芬难题,即维持对美元的信心和保证国际清偿力间存在两难选择,决定了其奔溃的必然性
3 牙买加体系 (1976-至今)
运行特征:
1、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2、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
3、国际收支的调节
国际主要金融组织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 成立于1945年11月
· 理事会是 IMF 的最高权力机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发展委员会是部长级委员会,成员大多来自世界上主要国家,其决议往往最后就是理事会的决议
· IMF 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
资金来源
1、份额
· 成员国缴纳的份额是 IMF 主要的资金来源
· 最初份额的25%以黄金或美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缴纳,现在改为特别提款权或主要国际货币缴纳,其余75%的份额仍以本币缴纳
2、借款:一般借款总安排和新借款安排
贷款
种类
1、备用安排:又称为普通贷款,是 IMF 最基本、最早设立的一种贷款。是为解决成员方「暂时性」国际收支困难而设立的。备用安排的最高额度为成员方份额的125%,拨付期为12-18个月 (1-1.5年)
2、中期贷款:解决成员方「结构性缺陷导致的严重」国际收支问题而设立
3、减贫与增长贷款:低息贷款。用于帮助面临「长期」国际收支问题的「最贫困」成员方而设立的
4、其他贷款:补充储备贷款、应急信贷额度、紧急援助等
特点
1、主要帮助成员方解决国际收支问题
2、贷款是有政策条件的
3、贷款是临时性的
2 世界银行集团 WBG
·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与国际开发协会常被合称为“世界银行”,非正式场合也作为世界银行集团的简称
· 世界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开发机构
· 世界银行集团的总部在美国华盛顿特区
资金来源
1、银行股份
2、借款
3、转让债权
4、业务净收益
贷款
分为项目贷款 (主要组成部分)、非项目贷款、部门贷款、联合贷款、第三窗口贷款等
特点:
1、期限长。最长可达30年,宽限期5年
2、贷款实行浮动利率,一般低于市场利率。
3、通常对其资助的项目只提供货物和服务所需要的「外汇部分」,约占项目总额的30%-40%,个别项目可达50%
4、贷款程序严密,审批时间较长
由于贷款条件严格,贷款利率相对较高,世界银行的贷款被称为“硬贷款”
国际开发协会所发放的优惠利率贷款被称为“软贷款”
3 国际清算银行
国际清算银行的组织机构: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建立,其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
国际清算银行的职能与业务:为会员央行管理国际储备资产、开办多种银行业务;相当大一部分业务是将资金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活动,如购买高质量银行股票或政府短期债券
第四节:人民币跨境使用
概念: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以人民币开展的或用人民币结算的各类跨境业务
类型
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概念:指经国家允许指定的、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的结算」
2 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
概念:指境内机构经「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核准,使用人民币资金通过设立、并购、参股等方式在境外设立或取得企业或项目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权、控制权或经营管理权等权益的行为
按照“事后管理”原则
商业银行办理此业务时应履行的义务:
1、严格进行交易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查
2、按照规定报送信息
3、履行反洗钱和反恐融资义务
3 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
概念:境外企业/经济组织/个人可以按照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使用人民币来华开展业务,以及因减资、转股、清算等所得人民币资金汇出境外
4 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
进口贸易融资:包括海外代付、进口信用证、进口押汇等
出口贸易融资:包括打包贷款、福费廷、出口信用证押汇、出口托收押汇、出口信贷等
5 跨境人民币证券投融资
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叫“点心债” (香港视作境外)
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叫“熊猫债”,其发行债券的境外机构主要为国际开发机构
6 双边货币合作
央行开展货币互换的目标:
1、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临时措施
2、作为金融危机的常设预防机制
3、作为深化双方经济金融合作的措施
7 自由贸易账户 (FT账户)
特点:
1、分账核算
2、本外币合一可兑换账户
3、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即境外及区内货物可以不受海关监管自由出人境,货物从自由贸易区出人非自由贸易区要征收相应的税收
4、跨二线 (境内) 只能划转人民币
5、适用「离岸」汇率
从开户主体分类:
1、自由贸易区内机构自由贸易账户 FTE,适用于在自由贸易区内依法成立的企业 (包括企业法人和非法人)、境外机构驻自由贸易区内机构以及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
2、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 FTN,适用于在境外 (含港澳台地区) 注册成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3、同业机构自由贸易账户 FTU,适用于其他金融机构在自贸区内的分账核算单元和境外金融机构
4、自由贸易区内个人自由贸易账户 FTI,适用于在自由贸易区内工作,并由其区内工作单位向中国税务机关代扣代缴一年以上所得税的中国公民
5、境外个人自由贸易账户 FTF,适用于持有境外身份证、在自由贸易区内工作一年以上、持有中国境内就业许可证的境外(含港澳台地区)的自然人
· 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买卖价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市场交易中间价的 ± 5 ‰ 的幅度内浮动
· 欧元、英镑、日元、港元等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浮动幅度为 ± 3%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