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
2024-01-27 09:32:43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学会提问》是一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籍,主要教导读者如何提出深思熟虑的问题,理解和评估论证,以及分析证据。这本书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旨在帮助读者成为一个更理性、更独立的思考者。它适用于任何想要提高批判性思维和推理能力的人,无论是学生还是专业人士。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复杂的问题,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正确提问的好处和方法
The Benefit and Manner of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The Benefit and Manner of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一种辨识信息、观点的评估技能
一种训练有素的反应
激活维度
1)意识到一整套环环相扣的批判性问题
2)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方式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
3)有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批判性问题的强烈渴望
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两种思维模式各有利弊,可以互相协作
海绵式思维
涉及面多,更多观点,为自己做出结论打下基础
被动,轻松,不需要过多思考
但是,不会被告知观点优劣,哪些需要摒弃
淘金式思维
主动心中提问,审视,质疑
即使对主题所知甚少也能够在不断提问中补充细节,找到不合理之处,形成自己的一套批判性问题体系
淘金式思维自检表
我有没有问“为什么”别人要我相信某件事?
我在想到别人说的话可能存在问题的时候有没有记下来?
我有没有客观评价别人说过的话?
我有没有在别人所说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结论?
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弱势批判性思维(weak-sense critical thinking)
表现
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
“追求证明自己正确”
坚决抵制和驳倒那些不同的观点和论证
问题
封闭思想,找不出潜在的问题,出现本可以避免的问题
强势批判性思维(strong-sense critical thinking)
表现
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价所有的断言和信念
“追求证明客观正确”
尤其是对自己的信念加以评价
开放性听取意见,批判性接纳执行
批判性思维者应具有的价值观
密切关注那些与自己价值观倾向不同的人的观点很有必要
自主决断
听取不同价值观的观点,从更加全面的选项中进行决断
好奇心
利用淘金者思维多听多看多思考
谦恭有礼
这可让我们避免一个常见的批判性思维的障碍:相信凡是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都心存偏见,只有自己才客观公允
发自内心地尊重严密的论证
广泛听取不代表接受所有的说法,需要有自己的一套框架进行批判论证
让对话有效进行
批判性提问可能会导致的问题
当我们不断对他们观点进行提问时,可能被当成不怀好意,没事找碴
他为什么老是问我这些难应付的问题?
他为什么就是不肯接受我的观点?
如果你迫切地想要多了解一点知识,而其他人的反应却是责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刻薄、小气,那么你千万不要觉得惊讶
正确做法
虚心学习而非舌战群儒
当你使用批判性思维的各种技能时,一定要让别人明白你抱着学习的态度,要让他们相信你的本意是好的
讨论分歧而非口诛笔伐
如果你和他们的意见有分歧,不管这些分歧多么重大和严肃,都不必发展成口诛笔伐来收场
对话策略
清晰理解对方观点
不妨问一下“你是不是说……”,确保你完全明白对方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借力打力
问一下对方,有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让他改变想法
问一下对方,为什么他认为你所倚赖的证据这么薄弱
找到分歧,弥合分歧,寻找共同
尽量弥合分歧。如果你把对方最好的理由拿过来跟你最好的理由放到一起,能不能得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新结论呢?
寻找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或者双方都认可的其他结论,以此为基础,找出双方谈话中产生分歧的起始点
态度谦逊
好奇心再强,也要表现得体贴他人且平静随和,一旦讨论的语气升温,你就要不断提醒自己,你的目的是虚心学习,而不是舌战群英
表情和动作都要表现出谦恭的样子,不要摆出一副全知全能、目空一切的架势
适当休息
提议大家休息一会儿,这样双方都可借此找出支撑自己结论的最佳证据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What Are the Issue and the Conclusion?
What Are the Issue and the Conclusion?
描述型论题和规定性论题
描述性论题(descriptive issues)
是不是
示例
音乐学习是不是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数学能力?
导致家庭暴力的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
服用帕罗西汀(Paxil)是不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导致家庭暴力的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
服用帕罗西汀(Paxil)是不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关于各种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描述准确与否的问题
规定性论题(prescriptive issues)
对不对
示例
公立学校里应不应该教授智能设计?
对骗取医疗补助的行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我们应不应该禁止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使用以缓解哮喘病发病率的上升势头
对骗取医疗补助的行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我们应不应该禁止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使用以缓解哮喘病发病率的上升势头
关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问题
寻找论题
关键词入手
立论者会直接给出论题,可以通过关键词确定
是不是
对不对
应不应该
结论入手
多数情况下,必须先找到结论,才能确认论题
寻找结论
寻找结论,其实就是寻找写作者或发言者希望你相信的一个陈述或一系列陈述
论证基本结构
甲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乙
“甲”指结论
“乙”指结论的支撑材料
根据作者摆出的种种观点,推断他想证明什么
通过推论或支撑材料找其结论,明确结论后确定支撑材料是否足够
找到结论的5条线索
线索一:问问论题是什么
例如书籍,看标题、段落开头等
例如人,直接询问,确认
线索二:寻找指示词
·因此(consequently)
·表明(suggests that)
·由此可知(therefore)
·由此(thus)
·因此得出(it follows that)
·我要说的重点是(the point I'm trying to make is)
·显示出(shows that)
·证明(proves that)
·告诉我们(indicates that)
·事情的真相是(the truth of the matter is)
·表明(suggests that)
·由此可知(therefore)
·由此(thus)
·因此得出(it follows that)
·我要说的重点是(the point I'm trying to make is)
·显示出(shows that)
·证明(proves that)
·告诉我们(indicates that)
·事情的真相是(the truth of the matter is)
线索三:在可能的位置查看一下
例如文章开头或结尾
线索四:记住结论不是什么
以下这些都不可能作为结论出现
·例证
·数据
·定义
·背景材料
·证据
·数据
·定义
·背景材料
·证据
线索五: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作者的背景
作者
归属机构
发表网站
理由是什么
What Are the Reasons?
What Are the Reasons?
什么是理由?
告诉我,我为什么应该同意你
理由
指我们相信某个结论的原因或原理
支撑或证明结论的信念、隐喻和其他陈述
这些陈述是结论可信度的基础,是结论成立背后的逻辑
证据
证据是指证明理由的真实性的事实
由一系列事实组成支撑结论的另一个基础
这些事实有助于使听众或读者相信你的理由是可靠的
什么是完整的论证
需要提供证明结论的论据
也需要说明为什么这些论据能够支持结论
需要时刻注意,这些论据是否和结论有关系,是否有资格用于证明结论
陈述和论证
如果一个陈述回答不了“为什么写作者或发言者相信这个结论?”这个问题,那么它就不属于理由
一个陈述(或一系列陈述)必须被立论者用作结论的支撑或依据,才能起到理由的作用
判断一个人是否理性,其主要标志就是看他的各种信念是否都有适当的证据来支撑,当这些信念有一定的争议时更是如此
谨防操控型论证
弱势批判性思维导致
如果有人急于和你分享他的观点,好像其观点是确凿无疑的结论
可一旦被问及有哪些理由,他就变得一脸茫然或恼羞成怒,那么这很可能是弱势批判性思维惹的祸
操控型论证就是指以一个结论开始的论证
所有的理由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不可能出错,甚至有些理由都是胡编乱造的
批判性思考实践——论证
概述
·清晰而有趣的问题;
·重点突出、阐述明确的结论;
·有理由和证据支撑的结论,而且大多数人会觉得理由和证据有说服力;
·回应论题的结论;
·容易让读者或听众找到的结论
·重点突出、阐述明确的结论;
·有理由和证据支撑的结论,而且大多数人会觉得理由和证据有说服力;
·回应论题的结论;
·容易让读者或听众找到的结论
确定一个清楚陈述的论题将有助于我们得出一个清楚陈述的结论
这个论题必须是一个能够激发受众思考的论题
一旦确定了希望论证的结论,就要确保这一结论切合主题,陈述明确,并且易于找到
对论题的回应(即我们的结论)不仅要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还要有强有力的理由和证据作为支撑
清晰流畅的关键
1)指示词;
2)经过研究并聚焦主旨的话题;
3)明确支撑结论的理由;
4)文章合理的结构和清晰的布局
2)经过研究并聚焦主旨的话题;
3)明确支撑结论的理由;
4)文章合理的结构和清晰的布局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What Words or Phrases Are Ambiguous?
What Words or Phrases Are Ambiguous?
歧义词概述
我们常常会误解所读到的文章或所听到的言论的含义,因为我们总以为词语的含义都显而易见
一定要不断推动自己去寻找那些意思不明确的词或短语,否则就可能对发言者或写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不得要领
考察的论证的上下文语境里让人捉摸不透,需要有进一步的解释,我们才能判断论证是否恰当
找出歧义词
找准关键词
示例
高收入是否能带来幸福感?
真人秀节目里展示的画面是不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歪曲
原则
一个词所指代的对象离特定、具体的事例越遥远,它也就越抽象,越容易做出多重解读
抽象与具体
平等
“同样有机会获得生活必需品”
责任
“某人直接引发某个事件”
色情
“男女生殖器图片”
侵犯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参考流程
从论证结构中找
查看论题、结论、理由,寻找其中的关键词或短语
从抽象的词语中找
注意抽象的词或短语
从反对者的视角中找
如果你是反对这个观点的人,你会怎么解释某个特定词语
检查有没有歧义
了解词语含义的主要障碍
你自认为理解的和写作者想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认为词语只存在一个明显的定义
如何判断关键词存在歧义
把不同的含义带入不同的语境是否都能说得通,并且这些说得通的解释是否会影响论证的结果
Tips
可以在脑子里想象一下这个词的现实画面,如果想象不出来,说明可能相对抽象或者含义不清晰,存在歧义
注意事项
只需要关注论证过程中的含义模糊的词语
示例
疼痛消(No-Pain)是超强的止痛药
有多强?
这本书千呼万唤始出来,它将告诉你如何找到好朋友并维持友谊
有多好?
我们绝对有必要对晒肤(tanning)施加限制。晒肤会构成实实在在的健康威胁,带来很多严重后果。研究表明,晒肤的人罹患皮肤疾病的危险会大大增加,这都是暴晒的结果
晒肤具体指什么?
人工晒肤还是仪器晒肤?
限制具体指什么?
管控晒肤器械还是限制晒肤时长?
皮肤疾病具体指什么?
微小灼伤还是皮肤癌症?
根据论证上下文消除歧义
除了主动询问论证人之外,还可以通过理解上下文语境来确定具体含义
例如说话人的背景、所在大环境等
通常的含义解释方式
标准定义(definition by specific criteria)
焦虑是一种主观上的不适感,同时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具体标准定义)
举例说明(examples)
焦虑就是候选人打开电视观看选举结果公布时的心情(举例说明)
同义替换(synonyms)
焦虑就是感到紧张不安(同义替换)
批判性思考实践——歧义词
论题、结论、理由中的关键词都需要做好解释
越抽象的词越需要具体解释
站在反对者的立场查看关键词可能的解释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What Are the Value and Descriptive Assumptions?
What Are the Value and Descriptive Assumptions?
假设概述
明面上的理由和潜藏的假设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
假设的含义
一个通常没有明说出来的信念,写作者认为其是理所当然的,并用来支持外显的论证
假设的关键属性
论证者认为理所当然,隐藏或未明说出来的用来连接理由和结论的想法
这种想法对决定结论有决定性影响,并且可能具有欺骗性
找出假设
需要识别假设,因为假设联系了理由和结论,也有可能用来证明理由的支撑,假设错误或者价值观不同,也会导致理解偏差或分歧
找到自己价值观偏好,让我们有机会看到我们是如何看待世界的,更好认识自己
寻找假设的位置
理由和结论之间
假设类型
价值观假设
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
描述性假设
认知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价值观假设
价值观冲突和价值观假设
价值观冲突
一个人的价值观会影响他提供的理由,进而影响结论,导致不同人之间的冲突
价值观假设
指一种想当然的看法,认为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的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
且通常会表现出对另一种价值观的排斥
价值观与语境上下文有关
虽然价值观具有倾向性
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价值倾向与问题的深入严重程度、与问题语境本身都有关系
示例
自由选择比集体福祉
征收资产抗击外敌
支持
是否应该穿印有国旗图案的服装
反对
典型的价值观冲突
忠诚-诚实
该不该告诉父母姐姐有药瘾
竞争-合作
你是否支持把评分制作为激励学习的机制
媒体自由-国家安全
每周开总统新闻发布会是否明智
秩序-言论自由
应不应该监禁那些有种族主义思想的人
理性-冲动
打赌下注的时候该不该先查一下赔率
如何寻找价值观假设
立论者的背景
所处的阶级、担任的职位、承担的责任
代表谁的利益、希望保护谁的利益
注意
相同背景下的人可能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并不是相同背景就一定持有相同假设
可能发生的后果
“为什么那个人如此看重他用作理由的特定后果或结果?”
因为用作理由的特定后果只有通过特定的价值观假设才能支持结论
举例
“如果不给彩礼,男人婚后就会变心”
理由
不给彩礼男人婚后会变心
价值观
价值观冲突
利益与忠诚
价值观假设
忠诚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利益 > 忠诚
结论
男人结婚应该给彩礼
其他方法
反串
关注持有相反意见的人更加关心什么
是否为个人到集体的冲突
个人权利和这种行事方式给集体福祉带来的影响之间的冲突
批判性思考实践——价值观假设
对于价值观假设的批判性提问
找到价值观假设后主动询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价值观
即任何一个进行论证的人,都有必要提供一些解释,说明为什么你应该接受这个论证中暗含的特定价值观假设
价值观需要论证
虽然有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是正如其他结论类似:价值观偏好也需要进行论证
论证可能有凭有据、考虑周详并且细致入微,也可能草率马虎、固执己见
拥有一个好的价值观,也可以查看这个价值观本身是否经过了深刻清晰的论证
价值观并非简单对立
在谈到一个立场的时候,不一定要从这个立场的坏处去探讨,还可以后退一步,发现是否还有更多,更好的价值观立场,从而找到不同解
描述性假设
含义
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认知
举例
这辆车肯定能把你送到目的地,不管你的目的地在哪里。我在各种各样的地形都驾驶过这款车
结论:这种型号的汽车肯定能把你送到想去的地方
描述性假设1
年复一年,某型号汽车的质量始终如一
这个是关于事情是什么样的陈述,而非关于事情应该是什么样的陈述
描述性假设2
将要使用新车进行的驾驶,和推荐这辆车的人以前进行的驾驶属于同样的类型
以驾驶这个词为例:定义性假设(definitional assumption),我们想当然地认定一个词的意思,而这个词可能有不止一层含义
理由:这种型号的汽车在各种情况下性能都很不错
找到描述性假设
不断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存在的鸿沟
用于判断理由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结论
要不断追问
“你是如何从这个理由得出这个结论的?”
“如果理由成立,要得出这个结论,还需要什么条件成立才行?”
“假设这些理由都成立,有没有可能这个结论仍然是错误的”
寻找支撑理由的那些没有明说的想法
让自己站在写作者或发言者的立场上
让自己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
为什么别人会不认同这个结论
批判性思考实践——描述性假设
找出描述性假设代表
回答了这个问题:“认为结论可以从那个理由中推断出来有什么根据?”
接下来询问
“有没有什么接受这些假设的根据?”
如果没有,那这个理由就不能证实其结论
如果有,就可以说,这个论证非常严谨
典型的描述性假设
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主要都是人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发言者或写作者是个典型人物
这个世界是公正的
支撑着论证的形式:某件事应该是真的就意味着它必然会是真的
这种形式的论证常常被称为“浪漫主义谬误”(romantic fallacy)
因为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所以今后它还会发生
这种假设代表着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的过去所持的一种不加评判、过于简单化的反应
我的世界就是这个宇宙的中心
这种假设让我们很难去支持为别人谋福利的法律或政策;也就是说,它抑制了我们对弱势者的共情
这个假设还让我们很难去欣赏文化多样性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Are There Any Fallacies in the Reasoning?
Are There Any Fallacies in the Reasoning?
概述
到目前为止的思维方式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理由是什么?
哪些词语含义不清晰?
价值观冲突和价值观假设是什么?
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新增
论证中是否存在谬误?
论证中的欺骗手段,论证者有可能利用这个欺骗手段来说服你接受他的结论
常见谬误
人身攻击型谬误
指针对个人进行人身攻击,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示例
叙述谬误
忽略前因后果以及可能的其他解读方式,对某个真实发生的事件仅做出看似能够证明自己结论的解读
示例
真实事件
这个视频中的黑人被警察用膝盖压在地上,黑人呼吸困难并去世。
叙述谬误
这说明警察暴力执法,带有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实际上不能仅通过零碎描述就排除有可能是黑人具有明显反抗执法、伤人行为、持有武器等可能
滑坡谬误
假设采取某种做法会引发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实际上有现成的程序可用来防止此类连锁事件的发生
示例
不应该同一政府禁酒,今天能禁酒,明天就能禁止游戏,后天就能禁电影,最后把所有娱乐活动都禁止掉。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错误地认为如果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该采用
如果坐等完美解决方案出现,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固守原地,动弹不得
示例
家里添一套安保系统纯粹是浪费钱,如果贼要光顾你家,他们总归想得到办法,不管你装什么系统都不管用。
诉诸公众谬误
试图通过引述很多人都持有这一观点,以证明某个断言有道理。错误地以为很多人支持的事就是可取的。
公众往往没有充分研究过一个问题,不足以提供合理的判断。一定要警惕诉诸流行观点或公众感受的论证。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
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而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比如中国行业管理协会评判书法抄袭之类的
比如书法协会会长评价中国人口一样
诉诸感情谬误
精心挑选词汇以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希望我们的情绪反应会促使我们同意他的结论
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情感有:恐惧、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稻草人谬误
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其容易受到攻击,进而攻击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的观点
示例
他不同意女权就是不同意构建和谐社会,这会严重破坏我们的利益,是我们的敌人
教训
如果有人攻击一个立场的某些方面,一定记住要查看一下他是否公正全面地呈现了这个立场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在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想只有两种选择
示例
常见格式
市民:我认为,美国政府决定入侵伊拉克是一个大错误。
政客:你为什么要恨美国呢?
政客:你为什么要恨美国呢?
乱扣帽子谬误
错误地以为因为你给某个特定事件或行为起了个名字,所以你合理解释了这一事件
示例
遇到奇怪的人或者行为是,就说“玩原神玩的”——23年的梗
计划谬误
人们或者机构倾向于低估他们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尽管有很多过去的经验显示他们曾一直低估完成某件事所需要的时间
示例
总是等到Deadline才开始执行对应任务
警惕分散注意力的干扰
粉饰谬误
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情感认同的描述品行的词语,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查其理由
示例
竞选稿
转移话题谬误
插入一个不相干的话题,以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转移开,通过将注意力从当前的论证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以赢得论证
常见套路
1)甲主题正被讨论;
2)将乙主题引入,它好像和甲主题有关,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干;
3)甲主题被置之不理
示例
妈妈:你和男朋友去哪儿了?你为什么要跟我撒谎?
女儿:你总是刁难我。
妈妈:我怎么刁难你了?
女儿:你xxx(转移到讨论是否刁难自己)
女儿:你总是刁难我。
妈妈:我怎么刁难你了?
女儿:你xxx(转移到讨论是否刁难自己)
愚弄人的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谬误
在论证过程中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然后将其作为理由来论证结论
举例
阅读传统教科书比阅读电子文本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因为以教材的形式来展现各种材料非常有利于学习
谬误总结
证据的效力: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陈述
How good is the evidence: intuition, personal experience,
testimonials, and appeals to authority?
How good is the evidence: intuition, personal experience,
testimonials, and appeals to authority?
事实还是见解
事实
当证据接近事实而远离纯粹的见解时,它就具有说服力
衡量特定事实的标准:是否所有人都曾经经历过同一件事的概率
见解
见解只是论证的第一步,如果没有与之配套的事实论证,那么见解就只能是见解,毫无作用
我们需要可靠的证据
为什么需要可靠证据
因为绝大部分言论都很难考证真伪,所以预期寻求真假,还不如判断是否可靠
有足够多证据证明其真实性的见解,就是事实
批判性思考实践——找寻可靠证据
问题
·你的证据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它是真的?
·证据在哪里?
·你为什么相信它?
·你确信它是真的吗?
·你能证明吗
·你怎么知道它是真的?
·证据在哪里?
·你为什么相信它?
·你确信它是真的吗?
·你能证明吗
这个地方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在询问见解的正确性时,拥有足够证据的人是希望你去提问的,而恰恰是那些论据不够充分的人会怒火中烧
当一个见解即具有支持他的证据,也有反对他的证据,可以通过可靠证据的数量来最终确认
哪些言论是可靠的?
常识性言论
比如举重有利于增肌
从无懈可击的论证过程得出的结论
言论得到可靠证据支持
常见的证据类型可靠吗?
主要证据的类型
个人经历可靠吗?
示例
以偏概全谬误
一个人仅根据群体中极小部分人的经历就得出有关整个群体的结论
把个人经历作为普遍看法的基础都是个错误!
因为单一的个人经历,甚至个人经历的总和,根本不足以构成一个有代表性的经历样本
典型案例可靠吗?
结论
有用,但是需要慎重思考
原因
典型案例生动形象,在一堆抽象的数据面前更能激发兴趣和情感
但是可能因为情感因素忽视对论证过程的思考
当事人证言可靠吗?
含义
引述具体当事人的话,尤其是名人的话,用以证明某个想法或某个产品的好坏,或证明那些非比寻常的事情确实发生过,这些都基于他们的亲身经历
结论
用处通常并不大
原因
缺乏我们用来判断言论是否正确的证据
充满了选择性,缺乏了证伪信息
证言可能来自能够从证言中获得一定利益的人
专家意见可靠吗?
专家常常也会犯错误,并且他们内部也常常意见不统一
我们为什么要相信这个专家?
这个专家所处的地位是否使其有特别好的渠道来获取相关事实?
专家本身公正吗(例如,专家本身就代表某个利益集团)
这个专家是不是因为经常做出可靠的断言而名声在外?
批判性思考实践
一定要注意的是,当论证的人出现上面的问题之后,不一定说他的论证就是有问题,我需要立马反驳或者反对
相反,我们应该是不断的向他提出问题,让他帮忙帮助我们去完善他的论证,从而我们在他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慢慢的走出
我们应该确信的内容以及我们不应该相信的内容
证据的效力:个人观察和调查研究
以个人观察作为证据可靠吗?
结论
不可靠
原因
主观因素
我们所“见”、所说的都是经过一系列价值观、偏见、态度、以往经历、过去接受过的训练以及期待过滤后剩下的东西
客观因素
在很多情况下,会有各种严重障碍阻碍我们看清楚发生的一切,例如注意力不集中、观察的事件快速进行,以及压力重重的环境
调查和问卷可靠吗?
结论
不可靠
原因
受访者不一定实话实说
可能因为存有敌意不肯说真话
可能回答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调查问卷质量不一定高
民意调查中的问题在措辞上显得模棱两可,对这样的问题可以做出多重解读
问卷的长度影响调查结果
以研究报告作为证据可靠吗?
结论
需要评判后确定判断可靠性
科学方法的好处
可复现,错误少,用词准确
研究存在的问题
研究的质量有高有低
研究成果常常会互相矛盾
要不断追问:“其他的研究人员有没有重复取得这些发现?”
研究发现并不能证明结论,充其量只能支持结论
研究人员本身的主观性限制
论证者可能歪曲或者简化研究结论
研究的“事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
对经济效益、社会地位、人身安全和其他因素的需求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结果
注意
强求确定性谬误:认为一个研究结论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就应该被抛弃
评判过程
报告的资料来源的质量怎么样?
报告中有没有其他线索显示这项研究完成得很出色?
研究实施的时间距离现在有多久,结果是否随时间流逝而改变
研究的发现有没有被其他研究重复过?
研究的条件是不是人工制造的并因此遭到扭曲?
根据研究样本,我们概括的范围到底有多大?
研究人员所使用的调查报告、问卷调查、等级评定或其他测量结果有没有偏见或者歪曲的现象存在?
样本能够代表总体吗?
样本好坏评判标准
样本必须足够大
样本必须覆盖足够的广度和多样性
样本的随机性越大越好
对样本的批判性提问
“它们抽取的事件或人群样本有多少,样本的覆盖范围有多广,样本的随机性怎么样?”
测量方法可靠吗?
批判性提问
研究者怎样测量?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用来测量这个概念,如果有,它们是否可能提供不同的结果?
专家观点什么时候最可信?
你接受他的观点是基于理性、理由、证据,而非感性
而不是因为你感觉它是对的,因为它挺有意思,因为它是新颖的,因为它确认或推翻了别的信念,或因为它帮你赢了一场辩论,让你的观点占了上风
通过了一系列批判性问题的盘问
给的材料有说明他已经认识到本身的局限性
是在研究的大背景里提出来的,证据绝非凭空而来,并且它的发现并不适用于每个人
批判性实践
1)证据是立论者为支持一项主张而提供的明确信息。
2)所有说服力强的论证都需要高质量的证据。高质量的证据具有相关性、充分性和代表性。
3)假设也需要证据支持。
4)几乎没有证据是完美的,我们希望找到有更好证据的论证。
5)大多数个人证据,无论是证词、案例研究还是直觉,都需要额外的支持才能令人信服。
6)科学证据最有可能是较好的证据
7)小心使用旨在引起读者注意的证据。
2)所有说服力强的论证都需要高质量的证据。高质量的证据具有相关性、充分性和代表性。
3)假设也需要证据支持。
4)几乎没有证据是完美的,我们希望找到有更好证据的论证。
5)大多数个人证据,无论是证词、案例研究还是直觉,都需要额外的支持才能令人信服。
6)科学证据最有可能是较好的证据
7)小心使用旨在引起读者注意的证据。
除了找到能够证明自己论述所契合的权威论证之外,还应该找找那些反对观点的权威论证,预判提到的问题,并提前梳理清楚为什么这样的论证是不够的
不管你对一个结论的感受有多强烈,或者你多么喜欢你的理由,如果没有足够好的证据来支持你的观点,最好的选择就是把它当成一次学习经历,然后重整行装再出发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