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红利》读书笔记
2024-03-04 10:57:2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认知红利》读书笔记(下)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1️⃣镜像世界:运气
确定与不确定的镜像
确定
因果关系强,运气成分小
只要通过刻意练习、推进,就能完成预想的结果
不确定
运气成分强,只能看概率
再怎么努力尝试,都无法决定结果
成功 = 技能 + 运气
已知与未知的镜像
已知:知道【我们知道和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未知:不知道 【我们知道和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四域空间的生存法则
掌控域
积极努力,刻意练习,提高技能水平
盲域
承认自己的无知,并开始学习与探索
概率域
不赌单次,赌整体,善用数据决策
风险域
1.避免进入
2.若无法逃避,增加冗余备份
3.买彩票模式,极小代价博取大收益
混沌世界生存法则
守株待兔
株:变化事物背后正确的概念和不变的规律
关键:发现“株”,并守住
兔:不确定的机会
引诱“兔子”的方法
1.发展有效人脉
情感账户投资
2.学习跨界知识
多维能力
3.投资成长性资产
小而分散
胜可知而不可为
1️⃣2️⃣运气催化剂
所谓“好运”
好运气:在不确定域得到超预期的好结果
提升运气的办法
1.催化剂一:人
逆向思维:我们为什么会帮助别人
投资:可能未来一起共事
扶弱:帮助弱小
人情:欠人情债
结论:什么样的人容易受到帮助
1.才华出众
2.低调谦逊,知恩图报
3.广结善缘,吃亏是福
总结:大智若愚、乐善好施的人更容易遇到贵人
催化剂二:事
持续积累,复利效应
催化剂三:物
自己造势,顺势而为
所谓“厄运”
错误的环境做事
做离散的事情,不聚焦
性格傲慢,能力拙劣
改变自己 = 改变世界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己/世界⭐
改变社交方式,就能左右逢源
改变做事态度,就能积少成多
改变选择的环境,就能顺势而为
1️⃣3️⃣负面情绪
负面词语
定义:词语中的“不、没有”等
负面词语让大脑短路、停止思考
找到思考和交流中的负面词语,删除它们,并用正面词语代替
“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负面情绪
情绪不是问题本身
控制情绪只是治标不治本
负面情绪的真正来源
1.信念不匹配
外围世界的情景与内在信念系统BVR冲突,与预期不符
2.能力不够
能力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
解开“负面情绪”封印
一)长期调养(治未病)
1.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立正面的信念系统
附:NLP的12条前提假设
二)紧急处理(治已病)
1.自觉
自己觉察到处于负面情绪中
2.理解
思考为什么会发火
3.转换
负面转换为正面
1️⃣4️⃣三步学习法
第一步:打开大脑
区分“信息”和“知识”
信息:直接感官体验到的东西
知识:被验证过的正确的概念、规律、方法论
区分“经验”和“规律”
经验:具体成功的过程,但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有很大的偶然性
规律:能够导致重复成功的因果关系
区分“优质”和“劣质”
“见真识假”
多读领域内最出名的经典书
第二步:放入知识
知识的来源
1.自我学习循环
2.向巨人学习
大脑的个人图书馆
1.外接硬盘,储存所有的知识
2.把知识分类归档
3.把知识结构化
根据MECE,自己拆解、组装
借用成熟的结构
4.建立知识之间的链接
5.设置热门榜单,熟练使用搜索功能
第三步:提取使用
1️⃣5️⃣学习的背景知识
学习的本质
把原本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过程
“巴甫洛夫的狗”
学习的目的
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学习与知识的关系
学习知识 → 提高思考质量 → 解决问题的效率
思考的步骤
1.链接相关背景知识
搜索知识库中的背景知识
2.梳理这些背景知识
结合问题进行筛选、整理、重组、缩放等
附:一个有关宣传的方法论
如何提高思考力
一)增加背景知识量
二)提高链接强度
1.建立初次链接
2.重复再重复,形成条件反射级的链接
三)增强知识的结构性
更加系统
可联想到一整片知识
四)提高对背景知识的梳理能力
1.随意搭配
可用于创新
2.按套路搭配
附:产品卖不出去什么办
1️⃣6️⃣专注的力量
不专注,无效率
除了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人脑同一时间只能处理单个任务
多任务切换耗费时间、能量
理解新信息,需要重新寻找相关背景知识去链接
专注的好处
没有“噪声”干扰,大脑沉浸在相关背景知识中,知识链接不断加强、结构化,新想法、新创意不断奔涌而出,能用更短时间把工作完成的更多、更好
无法专注的原因
一)内部干扰
1.天生爱分心
2.心猿意马
二)外部干扰
1.他人的需要
2.它事的勾引
获得专注的具体方法
一)破除内部干扰:选择能专注的事情
1.对恐惧的逃避
限制条件:时间紧迫
2.对愉悦的追求
持续获得确定性的满足+不确定的奖励=上瘾
限制条件:能力匹配
二)阻断外部干扰:创造纯净的环境
1.隔离噪声
独立或都是陌生人的环境
关闭APP的各种提醒功能
降噪耳机
2.调控信道
调用视觉、听觉、触觉等专注同一件事
3.摒除杂念
①主动进入受拘束的环境
②平时少看不相关的内容
③冒出好想法,记录后马上在脑中清除
三)注意休息
1.短休息
番茄工作法
2.中度休息
饭后休息20分钟
3.夜晚睡眠质量的保证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舒适的睡眠环境
1️⃣7️⃣看透问题本质
问题的本质
“问题”:期望与现状的落差部分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往往意味着期望值和现状都不清楚
要解决一个问题,先弄明白问题到底是什么,别急于给方案
如何描述问题
第一步:明确期望值(B)
目标是什么?正常的情况应该是怎样的?这个目标可衡量吗?
第二步:精准定位现状(B′)
用多方面的的事实数据(非观点)描述现状
第三步:用B′→B这个落差,精准描述问题
如何找到本质问题
不要盯着问题表面症状看
分析现状B′产生的原因
A:方法错误,目标无法达到
B:目标设置不当
C:过程中出现的变量
如何解决问题:透析三棱镜⭐
一)透析三棱镜B:校准目标
设立目标的原则(SMART)
S(Specific):明确的,具体的
M(Measurable):可衡量的
A(Achievable):可独力完成的
R(Rewarding):完成后有满足感的
T(Time-bound):有时间限制的
区分目标和手段
检查目标是否符合SMART原则
二)透析三棱镜A:重构方法
分析原有的方法手段
错误做法:从现状出发,添加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正确做法:回头重构原来的方法系统
“重复原有的方法,只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想要有不同的结果,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
三)透析三棱镜C:消除变量
如果A和B都没有问题,问题依然存在,一定存在着变量C
找到变量C
发现「现象」、分析「数据」、寻找「规律」
“5Why提问法”
1️⃣8️⃣线性思维
概念:将两件事、两个概念串联起来,彼此关联,相互链接
一)演绎法
概念:由「因」推导出「果」,由一般到特殊
核心思维方式:三段论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如何使用“三段论”
1.用于逻辑推理
2.用于逻辑验证
①四项错误
②中项两不周延
③大项扩大,小项扩大
④前提都为否,结论不必然
⑤前提有一否,结论必为否
3.用于预测未来
空:把握事实和现状
雨:解释、预测
伞:行动、提案
二)归纳法
概念:由「结果」出发,寻找「原因」;通过观察、比对、分析,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联的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
如何提高归纳能力
1.求同法
通过“相同点”寻找规律
2.求异法
通过“不同点”寻找规律
3.并用法
“求异法”和“求同法”组合使用
4.共变法
通过两个因素总是同时变化寻找规律
5.剩余法
通过相同点之外的某个不同点寻找规律
三)类比法
概念:拿一件事来理解另一件事,是从特殊到特殊
例:小米生态链
用途:把一些极其复杂的逻辑、概念、信息,用一个非常简单易用的外壳给包裹起来,不需要理解里面的具体构造,就知道它是什么,能怎么使用,从而降低认知负载,提高思考效率
如何实践三个方法
1.学习新知识后的链接练习
学习新规律:用“演绎法”做出预测
学习新概念:用“归纳法”从生活现象中归纳这个概念
学习复杂的理论:用“类比法”使用简单、形象的事物进行类比
2.练习写作和演讲
通过输出的手段,把学习到的知识点建立起结构严密的逻辑链接
费曼学习法
线性思维的缺陷
线性思维会让思维变得单向而局限,看不到事物之间更多方向、更复杂、更曲折的因果关系,只关注到局部,而忽略整体
线性思维是一切思维能力的基础,是造房子用的“砖瓦”
1️⃣9️⃣结构化思维
大脑处理信息的两个规律
1.太多的信息记不住
2.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结构化思维的定义
通过某种结构,把思维或者内容分门别类地整理好,组成一个结构分明的整体,方便日后的理解、存储、使用
结构化思维的好处
由局部到整体,快速判断可能导致问题的所有区域
由混乱到有序,以模块为单位进行整块整组的排查
由复杂到简单,将大问题切成多个小问题逐个击破
结构化思维的步骤
第一步:明确目的,找到分解角度
进度:按过程进度分解
成本:按工作项分解
客户:按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等来分解
......
第二步:按MECE原则,组成结构
最基本的结构形态:金字塔结构
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方式1:自上而下“使用演绎法”设计结构
侧重于分而治之,按空间维度进行分类
侧重于进度把控,按时间维度进行分类
侧重于战略聚焦,按重要程度进行分类
侧重于目标达成,按演绎逻辑进行分类
方式2:自下而上“使用归纳法”提炼结构
①针对问题目标,穷尽所有能想到的内容
②用归纳法中的「求同、求异、剩余法」对内容进行分组
③梳理逻辑层次,构建金字塔结构
第三步:调整结构,给出方案
检查整个结构是否MECE,逻辑是否恰当,要素是否充分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结构化思维的进阶技巧:平面切割法
一)两分法
例:各种管理理论
二)三分法
例:通用电气矩阵
问题:如何在未来三个月完成100万元销售业绩?
2️⃣0️⃣系统化思维
混沌的世界
没有简单的因果关系
没有绝对孤立的个体
不是永恒不变的静止状态
系统的概念
由多个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一个结构,通过互相联系和相互作用,变成具有某个特定功能的整体,称之为系统
系统的构成
1.要素
系统中看得见的东西
2.关系/连接
要素之间看不见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3.功能/目标
一定的结构,加上要素之间的连接、互动关系,使得系统成为一个具备特定功能的整体
同样的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可以组合成不同的系统,发挥出完全不同的整体功能
系统的功能有时候并不明显
4.环境
一套系统能否发挥作用,还得看这套系统所处的环境
把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它与大系统(环境)的互动关系,也要看它与大系统内其他要素(小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系统性思维
一)视角从要素转移到关系
要素之间的关系更重要
二)视角从局部延伸到整个系统
1.要看到系统的内部结构
2.要看到系统的整体特性
3.要看到系统的外部结构
三)视角从静态变为动态
加入时间维度,审视事物的演化进程
系统性思维的基本概念
三种基本反馈
1.正反馈
2.负反馈
3.延迟反馈
两种基本回路
1.增强回路
此系统中的要素,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增强
2.调节回路
让系统趋向稳定或者达成某个目标
两种结构模型
结构一:增长上限
系统在增强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抑制增强的副作用,而副作用的不断累积,就会反过来制约增强回路,最终导致增强的停止,甚至会让它急转直下
例:养鸡场蛋与鸡模型
解决方案:
找到右侧循环中的“限制因素”,比如养鸡场案例里的“管理能力”,用心解决限制因素就能打开上限,让左侧的增强回路继续良性运转
不是所有的限制因素都能被消除,如市场容量天花板
结构二:舍本逐末
由两个“调节回路”组成,两个回路都想解决问题,上面一个回路代表能够快速解决问题的“症状解”,但是效果只是暂时的;下面一个回路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根本解”,但是存在时间延迟、见效慢、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好在可以持久有效
例:增加收入模型
解决方案:
选择进入下面的回路,避免走上面的回路
“不要因为路远而踌躇,路选对了,时间会给你答案!”
系统性思维实战
第一步:从调节回路开始,描述系统
第二步:优化结构,完成系统图,找到杠杆解
1.保证左侧回路的正常运行
2.去除右侧回路的限制因素
第三步:抬头看天,放入大系统
放到整个公司的运营系统中
放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去分析
拥有系统思维的优点
不再浮于表面,观察将更有深度
不再限于局部,视野将更加宽广
不再困于当下,观察将更有远见
2️⃣1️⃣如何做好选择
科学决策步骤
第一步:列出标准
1.过去:寻找历史记录
2.现在:寻找当下的指标作为参考点,打分
3.未来:可能性预测
第二步:分配权重
1.先对大类分配权重
2.再对大类里的项目进行权重分配
3.加入别人的建议
第三步:量化选项
1.过去部分的打分:凭感觉
2.当下部分的打分:看差距
3.未来部分的打分:概率树
第四步:做出选择
科学决策的前提:人是理性的
而人,是非理性的
心理效应
反射效应
确定效应
迷恋小概率事件
锚定效应
... ...
人为什么是非理性的
系统1:快思考
直觉思考,凭感觉行事,甚至是一种本能反应
反应快速,处理简单、重复的行为,耗能低
系统2:慢思考
理性思考,逻辑推理,量化分析
过程慢,但不容易出错,耗能高
如何克服非理性
1.启动元认知,开启系统2
2.让思考离开大脑,强制限速
借助外部工具,让思考过程可视化
3.设置外部提醒
遇到问题多问别人意见、会议
4.识别认知偏误
学习心理学,退可防身,进可利用
你永远都有第三选择
1.找到问题的真实目标
做这个题到底是为了什么?最想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
2.将选择题转化成简答题
基于目标来思考方法和行动,不再局限于原选项
3.找到第三选择
“目标是什么?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做决策的流程小结
第一步:紧盯核心目标,过滤大多数问题,不在小事上纠缠
第二步:面对关键问题,不要纠结于仅有的选项,要找到核心目标,将问题转化成简答题,并寻找第三选择
第三步:绕开认知偏误,开启系统2,进入慢思考
第四步:制定标准,给所有的选项打分,量化结果比大小
2️⃣2️⃣如何做好计划
计划:实现目标的路径
场景1:EASY模式
典型场景:运动、阅读、聚会、工作...
特点
①可独立完成
②只缺行动力和时间
解决方法:GTD(Get Things Done)
第一步:收集
把任务从大脑中清空,存放于外部工具中
第二步:整理
1.删除:可做可不做的任务
2.立刻执行:五分钟内可以解决的任务
3.委托他人:需要其他人来执行的
4.整理归类:除以上3类
第三步:执行
逐个完成任务,一次只做一件事
第四步:回顾
定期回顾任务表,优化调整任务
场景2:NORMAL模式
典型场景:演讲、旅行、写书、拍抖音...
特点
①可独立完成
②有明确目标
③有一定难度
第一步:设定一个目标,利用SMART原则进行标准化
第二步: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
1.加法分解
①时间维度
②空间维度
2.乘法分解
第三步:把目标拆解成任务
1.正向规划
适用于达成目标的方式十分成熟的事情
2.逆向规划
以目标为结果进行倒推
“事前验尸”法
第四步:执行
将任务放入GTD中
场景3:HARD模式
典型场景:开发APP、造飞机、盖大楼、战争...
特点:
①无法独立完成
②任务极其复杂
③目标要求极高
解决办法:分工协作,借用“NLP理解层次”概念
第一步:为目标赋予意义,统一共识
第二步:确认领袖,组建核心班底
通过过去、现在、未来来选择人选
第三步:制定团队的行事原则
信念、价值观、规条
第四步:配置人力、财力、物力
第五步:计划、分工、执行
分解目标、分解任务、分配资源、专业化分工、执行、执行力保障
第六步:找势能高地借力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2️⃣3️⃣演化
计划有效的两个大前提
1.必须得有目标,且必须正确
2.计划必须靠谱
①不确定性
②复杂性
当看不清目标,找不到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未来充斥着不确定与风险的时候,用计划的方式去达成目标这套方法已经失效。在迷茫之中,就需要一套全新的行动策略:演化
演化的两个重要基础
遗传变异
自然:动植物在代际遗传的过程中,基因复制发生随机性的错误
产品:每一代新产品都会在上一代的基础上做一些创新
自然选择
自然:变异的后代获得更大的生存优势
产品:新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需求,受到市场追棒
演化策略的优点
1.演化不存在目标
2.演化不需要计划与设计
3.演化不惧怕风险
如何构建一个自我演化的系统
第一步:开启初始状态
产品:MVP(Minimum ViableProduct)最简化可实行产品
团队:创始团队 + 使命、愿景、价值观
第二步:自然选择
1.外部的剪刀
借助市场的反馈进行革新
2.内部的剪刀
团队内部的竞争
第三步:变异
1.重组式创新
①增加多样性,包括内部多样性和外部多样性
外部:优秀的设计、功能、技术等
内部:团队的多样性
②在这些多样性之间建立新的联结,组成新结构
“我们平时见到的大多数创新其实都属于重组式创新,新技术用到旧行业,老生意加上新模式,一盒调色板,画出万千世界……”
2.突变式创新
错误引发的颠覆式创新
创新方法:主动试错
如果资本充裕,可以做一些大尺度的“错误尝试”
基因突变式的创新,不仅需要勇气和智慧,而且需要一点点的运气
第四步:遗传
优势要记录和积累
不断开启下一轮演化循环
启发
个人和组织要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不断地重组、突变,保持创新⭐
计划和演化各自的优缺点
计划:缺点是抗风险能力差,好处是效率高,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任务
演化:优点是抗风险能力强,但缺点是效率低、耗时长
2️⃣4️⃣创新
创新的意义和概念
是一家企业的核心能力
一个新事物创造价值增量的过程
创新三要素
1.新元素
新技术、新创意、新材料,新定位、新应用、新解决方案等
2.价值增量
有积极作用,能满足市场上的某些需求
比目前能找到的同类产品的价值更高
3.可实现
能用现有的资源、能力实现,可以商业化
“所谓的创新,就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 — 熊彼特
重组式创新
第一步:创造适合的环境
1.具有足够的多样性
增加个人的背景知识量
与不同领域的人碰撞想法
2.元素之间能发生高效的连接
设置规则,彼此能充分链接,让想法不断涌现
头脑风暴
“Yes…And…”
创造能促进彼此链接的办公环境
第二步:收集创新元素
创新寻宝图
1.同行层
概念:在同行中寻找可以借鉴的部分,和自己的产品重组
实—产品:优秀的设计、玩法、功能、技术等
虚—模式:战略定位、商业模式、组织运营等
“拙工抄,巧工盗。” — 毕加索
2.异业层
概念:在其他行业寻找可以借鉴的部分,和自己的产品重组
实—产品:优秀的设计、玩法、功能、技术等
虚—模式:战略定位、商业模式、组织运营等
3.原型层
概念:搜寻那些还未被广泛使用的黑科技、被证实的科学理念,和自己的产品重组
实—技术原型:停留在实验室里、行业里不成熟的技术与原型
虚—科学理念:行为经济学、博弈论、概率论......
4.环境层
实—自然界:仿生学等
虚—人生经历:寻找创新
5.时空层
实—历史文化
虚—故事传说
第三步:重组并验证可行性
按新元素、价值增量、实现难度这三个维度进行加权打分
进入市场小范围实践测试,演化循环
突变式创新
第一步:拆解
将事物拆解为不同的元素
第二步:修改
1.减去一个元素
2.复制一个元素
3.重新组合元素
4.改变元素的特性
放大
缩小
逆转
第三步:验证可行性
按新元素,价值增量,实现难度综合考虑
作为个人为什么要学创新
“你自己”相对于环境中的其他人来说,就是他们眼中的一款产品,他们会使用你的功能,获得情感体验,并为此支付成本,然后给出评价,传播他人。你的成功与失败,财富与荣耀,最终,都是别人给你的,你自己是无法凭空点石成金的。因此,如何设计“自己”这款终身产品,才是你今生最重要的任务!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