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心理学》读书笔记
2024-03-05 13:46:0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暗黑心理学》读书笔记(下)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七章:正向思考,改变心态就能改变自己。
善用“自我暗示”的力量过着积极的人生。————
技巧一:先试着自问“讨厌某个人”的理由。
“安慰剂效应”:原本没有任何药效的东西,因为深信效应而产生效用的心理学原理。这便是自我暗示对心理的影响。
无论是谁总有一两个讨厌的人。这里将介绍如何以自我暗示的技巧面对令你感到棘手的人。——首先,你需要了解人类天生具有“投射”的心理防卫机制。这是下意识的自卑感或是勉强压抑自我厌恶的部分,却在他人身上看见,而产生的心理拒绝反应。因此先试着回想一下那些令你感到棘手的人,你厌恶他们个性的什么部分?或许原因是基于其中有着你对自我的投射。重新自我反省虽然是件痛苦的事,但尝试一次看看理应有益无害。接着,当确定其中原因时,相对的该努寻找对方的优点。或许能发现对方和自己的共同点而带来自信与好感,同时也能消除内心的疙瘩,可以说一举两得。
技巧二:自我暗示的力量,说出口就能改变自己。
代表“爱我暗示”的其中一个用词是“公开表明效应”。这是说出口的言语逐渐内化,开始认为自己确实有这种想法,最后行为也跟着产生变化,符合说出口的言辞。无论如何都想要实现的目标及理想,不要只是在脑海中描绘,而应该平日就对周遭的人说,即使难以实现,也不要说不可能。言辞会渗透到内心,正是“公开表明效应”。反言之,要是不断的说些否定的言语,原本努力就能实现的梦想,也会逐渐变得遥远。其他还有“对讨厌的事物持续的说喜欢”、“把自己好的一面说出口,养成自信”等应用方式,当你想改变自己时,请立即说出口吧。——“公开的表明效应”:持续地将理想或目标说出口,渐渐内化,就能实现说出的内容。
技巧三:写出你的心情,疗愈内心的烦恼。
虽然人们理所当然地一味很了解自己心里在想什么,但其实人们无法以言语表达心情的时刻出乎意料地多。想理清脑海中的千头万绪,运用“把心情彻底写在纸上”绝对可以得到很大的成效。这种做法有两个优点:一是就像前面所说,将内在混乱的情绪以词汇表达,透过文字成为肉眼可见的形式。只需要这么简单的动作,就能让烦恼的情绪一扫而空,心情爽快。第二个优点就是能确实、具体地掌握脑海中占了多少不安或压力。只要能了解对自己而言目前最主要的压力是什么,就能拟定消除压力该采取什么行动的对策。当肚面情绪纠缠在脑海中,无法挪出心思,过正常的生活时,不妨让自己的头脑化为具体的视觉,减轻心灵的负担吧!
技巧四:多运动补充血清素。
对于经常生活在压力下的现代人而言,身心的健康比任何事都重要。然而,你是否知道心灵的健康受到身体健康的很大影响。很多情况下,抑郁症的首要原因是“血清素”不足。血清素和多巴胺及肾上腺素并列为三大神经传导物质,是保持精神稳定不能欠缺的。当人欠缺血清素时,脑袋容易昏昏沉沉,情绪不稳定,睡眠荷尔蒙“褪黑激素”也会不足,因而引起失眠症状。血清素很容易因为生活不规律或慢性运动不足而造成缺乏,然后逐渐形成情绪稳定的障碍。为了防范血清素不足,适度的运动及日光浴极为重要。因此,晴朗的天气不要我在家里,外出散步也是让身心健康的第一步。
“血清素的效果”:血清素不足的主要症状:容易倦怠、发呆、提不起干劲、情绪不稳定、失眠、依赖酒精或赌博、偏头痛、抑郁。
技巧五:不要一再回顾过去的失败。
产生压力的原因不是只有现在,有时是因为受到过去的失败拖累而产生。人类记忆悲伤的感情远比喜悦的感情更长久,这也无可奈何。然而,忘不了过去的悲伤毕竟会对现在带来极其严重的恶劣影响,因为会产生“回授效应”。
“回授效应”:因为忘不了过去失败的记忆,当下一次同样的状况再度发生时,心想“要是再度失败该怎么办”,因而重复同样失败的心理倾向。——如同音响的喇叭,喇叭发出的声音进入麦克风而产生增幅,然后增幅的声音再次进入麦克风而产生“回授”,犹如人类的心理不断预期自己的失败而重蹈覆辙。——应对方式是竭尽所能做到“即使反省也不后悔。”。从过去的失败找出有助于改进下次经验的教训,踏实地一步一步累积成功,充实自己,面对现在的生活。
第八章:话术,是商品最有效的包装。
为了前进,光靠行动还不够。首先,有必要先了解应当朝哪个方向行动。——古斯塔夫·勒庞。
技巧一:被零头数字吸引的原因?
如果“祸从口出”这句话所言,有时无心说出口的一句话,却会带给对方意料之外的印象。不过,相反的,有时候只需换个说法,就有可能看到“98元”、“348”之类尾数是“8”的定价?这是看准“零头尾数效果”而设定的价格,亦即尾数定价策略。人们对于明确的证书容易抱着草率粗略的印象,如果是零头数就会产生是否有特别意义的错觉。因此,相较于“100元”或“350”元等漂亮的数字,零头尾款更容易容易引起注意,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市场营销,也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与习惯迟到的人相约时,不妨制定如“十二点三十八分”之类的有尾数的时间吧!这么一来,对方会心想:“这是不是有什么意义呢?而努力准时赴约。
技巧二:负向语句更能触动人心。
大部分的人都对数字没辙,只要遇到作为依据的资料或数字就不知不觉地退缩。但是当对方提出数字时,或许先试着冷静思考比较好。提示说话内容的技巧有“正向语句”和“负向语句”。一般来说,警告危机或损失的“负向语句”更容易打动人心。当一个人同时评估“获得某物的可能性”与“损失某物的可能性”,往往倾向选择回避损失。记住这一点肯定会有帮助。
技巧三:加强重点!以倒装句来传达诉求更清楚。
还有其他稍微转换说法就能翻转印象的方法。其中一个代表就是“倒装句的技巧”。众所周知“倒装句”是移动句子中的某个词句,放在句子最后以加强语气的修饰法、只需要将想强调的句子挪到最后,谁都能轻易实践。
“这件衣服很适合您,很好哦!”——→——→——→——→“这件衣服很好哦!很适合您。”——使用倒装句,把想要强调的句子放在最后,更能把想法传达给对方。
技巧四:以对方为中心的话题作为重点。
接下来的技巧不是词汇的选择,而是谈话内容的结构。即使第一次见面,也能轻易熟络交谈,不会有距离感。“自我参照效应”:人们对于和自己有关或是感兴趣的话题总是特别关心,谈这些话题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第一次见面的人,谈一些和对方相关的事情或嗜好,能够轻易让交谈熟络起来。这种时候很重要的是,就算是不感兴趣的话题,也不要忘了回应或表示同意。即使最重要的话题猜中了,但却一副兴味索然的样子,也会令对方感到很扫兴。应当在适当时机表现出“十分理解对方所说的话”的态度,如此一来,对方也会对你抱着好感。
自我参照效应:工作、旅行、阅读、音乐、运动、读书:人们会强烈关心周遭的事物。即使没有直接关系,对于感兴趣领域的话题反应也会较为敏感。
技巧五:先说结论?后说结论?
所有的主张都必须提出论点根据。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根据,让对方接受自己提出的主张,是沟通时最大的问题。先列举根据,最后再调整出结论的技巧是“渐增法”。这是循序渐进地说明理由,让对方融入对话然后再提出结论,或许能够传达感情上的诉求,不过,有时会因而容易变得冗长,反而抓不住对方的心。另一个则是反过来,不采取按部就班的说法,而是一开始就开宗明义说出结论的“反渐曾法”。以简明易懂的形式,一开始就先表明结论,然后再一一列举理由,具逻辑性地把想说的内容传达给对方。随着对象不同,两种方法各有优劣。视情况判断哪一种技巧较能讨好对方,交涉就能更加轻松。
渐增法——→依据——→结论。 反渐增法——→结论——→依据。 先列举依据的理由再提出结论,或是先说结论,在阐述依据的理由。根据不同情况来选择哪个方法有效。
第九章:餐桌上的谈判艺术。
只靠话术无法抓住对方的心。————忽略时间之流,专心致志,浑然忘我地投入一件事,那就是幸福。——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技巧一:不论优劣都诚实相告。
第一章介绍了有助交涉、沟通的话术,不过,能应用在交涉的技巧还有很多。这一张除了介绍第一章没介绍完的话术,同时也会解说除了言辞以外,如何写出对方心防。先从话术开始说明。比方说,你为了买吸尘器而到贩卖加点的量贩店,当店员对你说明时,你认为以下哪一种说明较为有说服力?——1、这个吸尘器吸力强劲,排出的空气也很洁净,所以我推荐买这个。2、这个吸尘器虽然吸力强劲,排出的空气也很洁净,不过声音可能比较大。
只说明事物的优点时是“片面呈现”;优缺点都说明则是“双面呈现”。这两个吸尘器的说明,前者只说明了优点,后者则同时说明了优缺点。多数人都会认为双面呈现的说明给人诚实而值得信赖的印象。所以下次说明时,不妨也直接告诉对方优缺点,相信对方会更愿意将责任或业绩托付给你。
技巧二:累积小小的信赖后···?
“得寸进尺法”,又称为“登门槛效应”:例如喷狗跟你开口:“借我一百元”,多数人大概都会二话不说地借给对方吧?接着对方若说:“除了一百元,可以再给我一根烟吗?”相比你也会不以为意地递给他。一开始答应小小的请求后,随之而来的请求也会不知不觉地接受。这就是“得寸进尺法”——由于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或态度,都有想保持前后台独一直的“一致性原理”,因此,一开始先提出小小的要求,然后再循序渐进地让对方接受自己真正的要求,这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倘若你接受了最初的要求,想再拒绝之后的要求,势必要多花费一些功夫。别因为微不足道,而一时大意随便接受他人请求。——可以由小入大。
技巧三:以退为进,提出重大委托来布局。
“以退为进法”又称“面子效应”这是一种接受他人恩惠时候回想要回报的“报答心理”。由于对方给了“让步”的恩惠,所以觉得自己必须设法回应,使得被要求的一方难以拒绝。——比如:先借十万元,遭受拒绝后,再说借一万元。
技巧四:让步及妥协,使交涉更顺利。
“yes——if”技巧,和“yes——but”技巧大同小异,一开始先肯定对方的意见,再提出“如果···的话,如何?”的代替方案或折中方法,进一步寻求妥协点的方式。例如,当自己的立场无法让步,必须向对方提出有点不合理的条件时,“要是我站在你的立场···”表现出理解对方的态度,或许就能使对方的态度软化。如果一味强硬地坚持自己的立场,交涉永远无法有进展,使用“yes——if”的技巧,以“如果···的话”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是实用又有效的方法。
“yes——if”:对方的主张+如果···+自己的主张。接受对方的主张,以“如果····的话”提出自己的主张,来达成双方让步,取得共识的技巧。
技巧五:共进美味佳肴,运用香气缓和戒心。
“午餐技巧”运用了个别对象产生彼此相关的错觉之“连结原理”。藉由享用美食的愉快和用餐交谈的印象产生联结,增加好感。“香味的心理效果”十分单纯好用,人们只需要在有香味的场所,就容易对他人产生良好的印象。这两者都是以简单的方式缓和对方的戒心,对于交涉技巧缺乏自信的人,不妨尝试看看这两项技巧。
“午餐技巧”:用餐时的愉悦感+交谈产生的感受=人们从吃饭中得到的正面效果会不自觉和与人交谈的感受结合,而产生好印象。——————“香味的心理效果”:在弥漫咖啡香气的场所提出请求,比在无气味的场所被接受的概率更高。
第十章:爱情必定会影响对方。
所谓的爱,其实是非常不稳定的情感。而且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伊丽莎白·巴丹德。
技巧一:模仿对方言行,松懈戒心。
不仅恋爱方面,希望表达对他人的善意后,并且得到对方回应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何顺利表情达意,加深和对方交情的方法。
“镜像效应”或可称为“同调效应”:想要和对方交情变好就模仿对方的动作吧!
人们对于和自己有相似动作、表情的对象抱有好感。因此,对方双臂抱胸时,自己也会双臂抱胸;对方支撑手肘时,就跟着支撑手肘,这么一来,对方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对你产生好感。
这个技巧和对方的年龄、性别、头衔等任何外在条件都没有关系,一律适用。若是时机恰当,不妨积极运用。还不习惯时,或许很难配合对方的行为,不过也要注意完全模仿对方言行时,反而会使对方可疑,只需适度地配合对方即可。
技巧二:没有人会讨厌“被他人喜爱”。
人类是天生喜爱接受他人善意的动物。这是因为人类都具有“互惠好感”的心理,即“互惠原则”。
美国东北大学的茱蒂斯·侯博士,针对在医院就诊的530名男女为对象,进行对主治医师好感度的实验。结果发现,越受医师喜爱的患者,对主治医师有越好感。
“互惠好感的心理”:人们接受他人赠礼时,会产生一定要回报的心理,接受他人释出的善意时,也同样希望给予对方回馈。
技巧三:巧妙运用“欲擒故纵”。
人类本性对于无法到手、可望不可即的东西,特别容易被吸引。数十年只能看到一次的流星雨来临的夜晚,任谁都会一览星空;从国外引进的贵重艺术作品举办难得一见的展览会时,人群就会连续多日涌入争相参观。
“稀有原理”:如同“可望不可即”这句话,人们总是渴望难以到手的东西。限量贩售就是利用人类这个心理。
诉求这种人类心理的技巧是“稀有原理”。暗示消费者这是难得遇到的就会,人们就会自动认定该物品有着较高的价值,无法轻易忽视。
这也可以运用在人际关系上,若是有心计的对象,可以表现出“你对我而言是特别的存在”。这么一来,对方也容易对你抱着特别的感觉,认为终于出现了“得来不易的知心人”,而对你有好感。人都有想被特别对待的欲望,若是希望拉近彼此的距离,就努力成为能够满足对方这个想法的人吧!
技巧四:保持适当距离,反而能提高对方的好感。
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或主张时,有人可能以为采取紧迫盯人,牢牢黏住对方是最好的办法。但是从对方的角度看来,当你表现得太过直接,反而容易被认为你是个“顽固的自说自话、胁迫而麻烦的人”是,你也不能有所怨言。
“单纯曝光效应”:购物时常会选择在广告商看过许多次的商品,这是因为人们对于重复接触的事物容易抱着好感。
“单纯曝光效应”的心理作用广为人知,人们对于数次频繁接触的事物,比单一长时间接触,更容易具有好感。换句话说,与其纠缠不清地说服对方,不如增加与对方碰面的次数,即使对方还不能接纳也交谈几句,更有效果。对于希望更加拉近距离的对象,不需要一开始就卯尽全力去接近,而是频繁地增加碰面次数,逐渐深入交往才是更聪明的做法。
技巧五:留下意犹未尽的感觉。
刚刚说明过“想拉近两人的距离,就反复地碰面”。不过,可能也有人没有自信或勇气提出下一次的约会吧?容易产生这种想法的人不妨试着运用“蔡戈尼效应”。
“蔡戈尼效应”:人们对于尚未完结的事物,比已经完结的事物,更加容易受到吸引,周刊杂志、电视、电影的下回预告所利用的正是这个心理。
完成的部分:已经不会有后续发展,因此容易觉得腻了。
尚未完成的部分:在意之后的发展,所以欲罢不能。
若是能够善加运用,在碰面时稍微提一下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但不急着说关键的重点,在两个人分开时留下这种“未完成”的感觉,制造出下次碰面的机会与期待,“我想继续谈谈上次提到的那件事”,正是个很好的理由与开头。
顺带一提,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灵活运用,比方说,在交谈过程中对方没有清楚回答,试着问对方“你的意思是?”这么一来,对方担心“若是不回答就无法结束对话”,因此只好表明自己的想法。这样也是很有效的心理技巧,不妨牢牢记住。
第十一章:比对手抢先一步,轻而易举。
战胜不安、相信自我的才能、遵从你的热情。
一个动作就能动摇对方的气势与决心。
技巧一:避开视线的心理战。
任何人聚在一起,就自然会产生上下尊卑以及竞争关系。相信没人不想知道如何从中占上优势、和别人拉出差距,了解有利于竞争的办法,以下就要说明几项这方面的技巧。
“视线的心理效果”:比方说遇到重要的商务谈判,在会议室和对手公司的 人面对面的场合,原本彼此都注视着对方,若是双方认真地写上途中,对方突然垂下视线,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多数人相比会开始感到不安,不禁猜想:“是不是他有什么不满呢?”
当双方目光相对低看着彼此时,从心理学来说,就像“实力相当,处于拉锯的拔河赛”,双方处于相互对等的状况,但是,万一对方突然松手们就会使你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同理,当人目光倏然垂下,也会在心理上造成失衡。突然避开目光时,会令另一方焦虑而处于被动的状况。记住,只是转移视线就能轻易让自己占上风。
技巧二:指出对方的习惯,打乱他的节奏。
“纠正习惯的心理效果”:人们有很多习惯通常是下意识做出来的,当被别人指出时,就像摊在阳光下变得明显可见,具有让对方感觉异样的效果。
多数人下意识做出的习惯,都有“采取固定动作让心情平静下来”的效果。一旦开始在意、想克制这些小动作,反而更无法让心情平静下来。这么一来,对方的气势因此受影响而容易瓦解。
另一方面来运用这个效果来纠正自己的毛病,试着注意自己的小动作或口头禅,自我反省“平时自己竟然会不自觉做这些可耻的行为”往后就能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技巧三:不用言语,也能令人知难而退。
第二章的麦拉宾法则中说明,人与人沟通时,很多时候是运用言语意外的要素传达给对方,所谓“非语言沟通”,即是言语意外所有沟通方式的总称。
抱胸听人说话,双手抱胸就是以手臂和对方制造距离,透露拒绝对方的讯号,后来再抛出一些指责的言语,实际上是一开始就以非语言的方式清楚地表达拒绝。
另外,例如紧闭双眼、嘴巴、把玩手上的笔发出声音,或是可以扭转身体方向不正对着对方等,都是做出拒绝对方的讯号。若是对方做出这些举动,应该是她开始觉得不愉快,不妨先让谈话告一段落,查清楚对方有什么不满。却是了解对方所发出的言语意外的讯号,更能加深彼此间的信赖感。
技巧四:趁虚而入,制造独特性。
想要成为在他人眼中能够提出独创而有特色的主张,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人,可以运用“对比效应”。
“对比效应”:现接受在会议中之前发言者提出的意见,“基本上我同意多数的看法,只有一点···”以这样的方式添加一项个人的意见。其实只是慢一点除权,但听起来却似乎有模有样。
人们在观看其他事物后,比较先前相似情境的经验或刺激,实际上可能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有时却会产生“落差很大”的错觉。这就是“对比效应”。
以运用在汽车销售的例子师范。不论在多么便宜的车行,汽车都属于高价的物品。在买了这么高价的东西以后,若是业务员询问:“要不要搭配个汽车导航?”推荐大约十万元左右的物品,这是消费者刚支出高额费用,相对觉得这个金额很便宜,很多人会因此不假思索地加购商品。
“对比效应”:先搬运重物A在搬运教轻的物品B,会觉得物品B比实际重量更轻。人们对于不同背景所接受的同意刺激,感觉差异比“实际差异”更大。
技巧五:适度的目标才能激发出干劲。
是不是有些人最大的问题不是胜过他人,而是个人内在的干劲或动力不足呢?阿特金森:“期待价值理论”:人们的动机强弱,取决于“当事人达成动机的强度X主观评估的成功率X诱因(成功报酬)的价值高低。
为了证实这项理论,心理学家曾经以小学生为对象进行套圈圈实验。首先让孩子们由不同的距离进行套圈圈,并询问每个人主观认定各个不同距离可能的成功率。接着要孩子们自由选择不同的距离套圈圈,选择站在最近及最远距离的孩子,人数都相当少。以团体分组进行实验,也是得到相同的结果。
换句话说,人们通常不是选择确实会成功或失败的目标,而是“似乎可实现的目标”最令人有干劲。不妨参考这个理论,为自己或是组织伙伴定出适度的目标。
“期望价值理论”:动机强度x的成功达成几率X达成报酬的高低=干劲的程度。——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
第十二章:不要错过身体传达的讯号。
你所害怕的事情,从来不会如你想象中的那般严重。你自己在脑海里所勾勒出来恐惧的影像总是会比真实情况糟得多
专栏12:读心术,透过言辞以外的方式理解他人。
技巧一:透过握手掌握对方的个性。
如同第十一章所介绍,人与人的沟通,很多时候并未使用言语,而是下意识地出现感情、思考或个性。若是能够自然地解读这些表情,人际关系将比过去更顺利。
首先是握手时可以确认对方的个性及人格。根据瑞典心理学家奥斯特隆姆研究,握手时强了有力的人,与人交往的抗拒感较低,性格较为积极。同时也能带给被握手的对象“似乎能和这个人成为好友”的善意印象。
另外,除了握手的强弱以外,手心的触感也可以得知某种程度上的个性。一般而言,手心干爽的人较擅长交际,相反的,手心容易出汗则多半较为内向。人一紧张手心就容易出汗,所以身处“握手”这种与他人接触的场合,就能藉此依据得知对方的紧张程度。
技巧二:不自觉地碰触身体是压力的讯号。
动不动就会碰触自己身上某个部位的人,通常是因为处在压力下,碰触身体是压力的讯号,所以不妨开口问他:“怎么了?”
当人们处在极大的压力时,会由碰触亲近的人来使自己放松。但是,有时候状况不允许时,便会藉由碰触自己的身体来获得安心感,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亲密性”。
而且,经由触碰身体的部位,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判断对方的性格。抚摸头或脸颊的人,属于希望获得体贴安抚的类型。另外,敲头的人则表示想受到鼓励。双臂交叠的人是对他人抱有戒心,抱着自己的动作则是想要缓和紧张。因此,接收对方发出的讯号后,采取适当应对,就能提升对方的好感。
“自我亲密行为”:抚摸头或头发、抚摸脖子、双臂交叠。人们处于压力时,常会碰触身边的人或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平静下来。
技巧三:见脸知人心。
想要得知对方的情绪时,尤其会注意的就是脸部。其实,只要有心,表情是可以掩饰的,肉眼看得到的事物,很容易骗得过人。
但是你知道人类的脸上绝对无法防止浮现“真实的感情”,根据美国戏弄理学家保罗·艾克曼的研究,分布在脸部超过五十条的肌肉中,透过无法凭意识控制的细微肌肉而产生的十五分之一秒的“微表情”,可以清楚了解人类的情绪。
艾克曼在世界各国调查有关微表情的研究,他做出的结论是,人的表情分为愤怒、轻蔑、厌恶、喜悦、惊讶、恐惧等七种。
每种表情都是藉由固定的肌肉活动,例如:鼻子上方出现皱纹,上唇扬起的“厌恶”表情;眉毛上扬,睁大眼睛或张开嘴巴的“惊讶”等,绝对有各自呈现的反应。
但这些都是一瞬即逝的表情,一般人很难瞬间捕捉到。但是,一部分经由专业训练的人,则可以透过微表情看穿他人的真实情绪。记住:根据对象不同,要掩饰反应情绪的真实表情是件无比困难的事。
技巧四:左脸会透露真正的感情。
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就无法辨识微表情,所以日常生活中大概没有什么运用的机会,不过,还是有其他方式从他人的表情发现真正的情感。
那就是注意“左侧的脸”。以裁切照片组合左侧及右侧为例指导。
左右表情的差异:右脸锐利、知性;左脸柔和、温柔。人脸并非左右对称,右侧和左侧肌肉的松紧弛缓有所不同,因而左右侧的表情会产生微妙的差异。
自然的感情会下意识地流露,所以原本应该是左右对称。但是,人类表现在脸上的表情是由右脑控制,真正的感情会强烈显示在左侧,因此,注视左侧的脸,若觉得僵硬、不自然,或许正是对方在掩饰表情的证据。
另外,由于脸部的不对称性,人脸的右侧给人理性端正的感觉;左侧则是感情自然流露较柔和的感觉。在生意场合刻意让对方看你的右脸来加强说服力;私人场合则不妨让对方看你的左侧脸,容易加强共鸣。
技巧五:局部优劣影响整体印象。
前面说的是透过外表以探索对方内心的方法,最后解说单凭外表来判断对方的危险性。
“月晕效应”:头衔、技术、学历、个性、容貌;其实只看到某个人局部优秀的一面,而产生整体印象都很优秀的错觉。
人的性格是由许多不同要素组成。个性、嗜好、容貌,能力等···真要一一列出来,根本没完没了,但至少大家应该知道无法凭外表来判断一个人。但是,人们却有一种“月晕效应”的心理倾向。
例如看到外貌出色的人,就会产生“这个人是否个性及能力都很优秀”的错觉。相反的,有时要是发现对方一个缺点,就会因而完全否定对方的一切。
反过来利用这项原理,藉由改变外在来影响自己给他人的印象,例如,注意穿着正式服装塑造出干练的印象,剪短头发给人活泼的印象等。人们很容易凭单一的印象好坏来判断他人,所以自己也应该注意带给别人的观感。
简单地说,只需要观察不经意的举止或动作,就能从中获得非常多的讯息。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