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阅读法:如何吸收一本书的精华》读书笔记
2024-04-01 16:41:3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海绵阅读法:如何吸收一本书的精华》是一本关于如何有效地阅读和吸收书籍知识的指南。它介绍了一种名为"海绵阅读法"的技巧,该技巧通过快速、高效地阅读和吸收书中的精华内容,帮助读者获得更多的知识。这种方法包括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核心观点、做读书笔记、总结并应用所读内容等步骤。通过海绵阅读法,读者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效率,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从而更有效地吸收书中的精华。这本书适合那些希望提高阅读效率、增强知识吸收能力的读者。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写在前面
核心:
提升阅读力、思考力、学习力、写作力、变现力
适合人群:
缺乏系统阅读方法,读得慢、忘得快、输出难的学生、职场人,以及有旺盛成长需求、对成长速度不满意、成长遇到瓶颈,想要靠阅读实现自我提升的读者阅读和学习
解决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读得慢、忘得快、输出吃力、笔记低效、不会独立思考、不知道如何建立知识体系、无法学以致用、难以养成阅读习惯等,讲解了高效阅读需要的七大能力,致力于提供一套系统的阅读方法。
读完这本书我获得了什么?(阅读动机)
我想通过这本书学会怎么快速阅读和让学到的知识流动起来
我想知道如何通过作者的方法吸收书中的知识
我想知道不同的书怎么阅读更合适
读完这本书,我想改变自己阅读的习惯
我的若有所思
1.按需阅读章节和知识
2.当我整体读完一遍后,接下来的一周、一个月,突然想到书中的内容我就会马上去阅读和重新思考,也加强记忆,慢慢内化,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文章内容(共七章)
一、高效做读书笔记的能力
这一章解决什么问题?
记不住忘得快,读完后说不出读了什么
获得感低,无法转化成能力、见识等,找不到读书的作用和乐趣
笔记无用:划线、抄写、加点小感悟,过后无整理
做读书笔记的作用
帮助当下理解
第一层次的理解是理解书籍的内容
带着问题去看作者讲了什么观点、概念
哪些案例和句子值得留意和推敲
第二层次的理解是理解书籍的底层架构
作者写作目的?
章节如何阐述作者的写作目的?
不同章节有什么关联?
仅凭摘录橘子和段落,发表一些感想是远远不够的
帮助以后记忆
读书的时候是瞬时记忆,多读几遍不会记住,需要把瞬时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最后变成长时记忆
主动学习知识,对知识进行充分且深度的加工
1.筛选:把对我们有意义的、重要的信息筛选出来
2.分类:组块化,把知识按照某种逻辑分类记忆,比如吃的、用的;信息具有了某种结构,才能成为知识。分类不仅是组块化,还是理解的深化,是对信息的一种重要加工。
3.联结及复述:把新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网络、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这点我理解为费曼学习法,把新知识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题外话:上面的步骤和我学习的智识营内容是相通的,供参考
好的读书笔记是什么样的
1.重点醒目。
本书区别于其他书的内容,不一定是作者和编辑认为的重点,比如上门提到的知识组块化记忆、费曼学习法等,好的内容都会被反复陈述。
2.提炼底层框架。
看的过程中,要心中有整体框架。比如现在看着这个章节内容,要知道是整本书哪个章节的哪个知识模块,有全局视角
3.具有一个好用的索引系统。
4.保留阅读过程中被触发的有价值的思考和鲜活的感受。
好的读书笔记可以让大家不重读原书,看笔记就能快速回顾书籍要点和个人思考要点。
5.把读书收获固化,也能让阅读输出变顺畅。
好的读书笔记可以让大家读完一本书后非常清楚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三种层次的读书笔记,吸收一本书的精华
第一层次:局部碎片化笔记
万能读书笔记模板(是什么?)
阅读动机
核心概念
金句收集
故事案例
联想发散
任何疑问
洞见时刻
情绪感受
行动灵感
万能读书笔记模板(怎么用?)
做一个书签
当成笔记本
第一遍读书时不要带着记忆的任务去读
第二层次:全局概览的笔记(思维导图:是什么?怎么用?)
思维导图笔记的三个作用
做思维导图笔记的步骤
做思维导图笔记的注意事项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笔记
第三层次:结构内化的笔记
第三层次的读书笔记的必要性
如何写读书文章
第四层次:体系化笔记(参考第五章)
精读流程和精读价值(万能笔记读书法步骤,慢慢来就是快)
1.空白页写阅读动机
2.速读,判断本书是否值得读
3.用万能读书笔记模板从头到尾读一遍书,标记重点,记录想法
4.第二遍读书,跳读之前标注的重点和记录的想法,用思维导图笔记做一份全局概览的笔记
5.把思维导图笔记复习一遍,找出对自己启发最大的内容,把收获写成一篇读书文章
6.定时复习,只复习思维导图笔记和读书文章就,如有必要再抽出书的局部进行细读
把读过的书焊在记忆里
投大脑所好,把信息加工成大脑容易记、喜欢记的样子
重视联想发散,联想发散是强力胶水,能把新的知识粘到旧的知识上。
复习
用起来:当阅读收获转化为思考模式、行为模式和能力结构的一部分时,它就真正被焊在我们的脑子里
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一章解决什么问题?
越读,思考能力越强
只读不思考,很难运用到实践中
阅读思考的目的
为了理解
获得改善生活的智慧
与作者对话
知道有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人生经历等等
具备阅读思考能力的人是什么状态
1.能独立思考
2.能创新思考,有启发的见解、整合观点等
3.系统、结构化和有逻辑的思考,即有想法,也能把想法清晰的表达出来给别人
4.知行合一
阅读思考的三个阶段
想法产生阶段
前后对比
提问
联想
行动导向
想法判断阶段
区分事实和观点
分别核查事实和观点
得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我意见
让观点成长,要保持开放的思维
想法整理阶段
汇总想法
分组归类
提炼逻辑结构
直接用原书的逻辑结构整理
用一些现成的、经典的思考框架
用流程法来整理
充实细节,形成文字
思考能力的养成没有捷径
阅读只是一个起点,阅读后的思考、输出和实践才是重中之重
从“知道”到“做到”是一个过程
三、掌握阅读速度的能力
这一章解决什么问题?
阅读不能一味求快
区分精读和质量
“速度杀手”一:阅读障碍
音读和默读会影响我们的阅读理解速度
按单元阅读才能理解得更快,比如把一段话分成几个块来阅读。开始会慢,后面习惯就会增加速度。
提高视线的移动效率
指尖或笔尖辅助阅读
卡片从上往下推,让阅读推进
321阅读法,先三分钟、二分钟、一分钟读完,每次标记,让大脑走出舒适区
“速度杀手”二:“必须通读症”
速读:短时间快速抓取主要信息
改变一字不漏的读完全书
先速读,有需要再启动精读
速读步骤
1.写阅读目标。我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检索、筛选,知道重点要读什么内容
2.看书名、作者介绍、内容提要、序言、前言。
3.研究目录:挖掘关键词,找出本书对自己最感兴趣、能解决自己当前问题的标记。
4.快速翻一遍书的内容,标题、摘要、图片表格、加粗字
5.折起来重点部分,细读
6.绘制思维导图
7.用自己的话组织答案,回答自己阅读前想解决的问题。
“速度杀手”三:积累不够、理解力不足
读字速度是伪阅读,理解速度才是真阅读
增加阅读广度,让知识联系和迁移,不要局限单一领域
阅读难度上跳出舒适区,这里我认为可以先通过听书的过程来去慢慢了解一本大部头。
读书方法上跳出舒适区
“速度杀手”四:无法专注
设定可量化的专注目标。SMART原则,如读完20页、读完一章,不要按时间设定,容易分心
做好环境的准备,别被容易打断,避免干扰
精力准备:休息和不休息时(具体看原文)
接纳分心,然后马上回归目标
“速度杀手”五:时间管理、精力管理和优先级管理存在问题
把读书变成习惯
利用好被动时间
使用听书产品
阅读是不是越快越好
四、阅读不同书籍的能力
这一章解决什么问题?
学习不同书籍如何阅读
解决读不进去,不会读的问题
书籍分类
按照人的目的和需求来分类
1. 主食阅读
2. 美食阅读
3. 甜食阅读:包括漫画、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和言情小说
4.蔬果阅读:查阅式的阅读,补充信息缺口,帮助理解。工具型阅读
不同书籍的读法
实用类书籍:改变只能在现实中发生,行动靠自己
组成:
是什么:作者的写作目的
为什么:解释原理。
怎么做:作者提供的行动建议
哲学和社科类书籍的读法
人类思想的精华,塑造价值观和道德观
学习独立思考
小说的读法
第一步,用万能读书笔记模板投入地读一遍。
第二步,做思维导图笔记,一般会分成三部分
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主要角色资料,说的话和事
重要情节
第三步,通过写读书文章来总结阅读收获
第四步,重读经典小说。
历史类书籍的读法
理解世界,从前人言行中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从感兴趣的地方读
配合其他书籍材料读:纪录片、电视剧
回到通史,重新串联
几个注意事项
各有妙处
不同类别可配合读,也会产生洞见
五、建立知识体系的能力
这一章解决什么问题?
知识体系是一个有机系统,所有的系统都有三个特征:由若干要素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和目的。
建立知识体系的路线之争
建立知识体系最快的方式:主题阅读
建立知识体系最快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精通一个领域
主题阅读高效、能解决问题,而且是全面系统的阅读和学习
如何主题阅读(书中有详细,需重复看)
圈定主题
海选书籍
筛选书单
分别精读和速读
做读书笔记
建立知识体系非一日之功
六、让读书有用的能力
这一章解决什么问题?
怎么读书,才能有用
如何让读书最大程度有用
有不同的想象、期待和规划
提升我们对世界、人生、他人和自我的理解
学习不同思维、了解不同事情、扩展视野和眼界
疗愈自己内心和关心的人
获得很多参考答案,并雕琢自己
读书变现金字塔
写手级变现
讲书稿
写领读稿
推广稿
读书视频文案
自媒体级变现
广告投放
流量分成
平台补贴
直播带货卖书卖课
知识付费产品经理级变现
写书
付费课程
付费社群
一对一咨询
平台级变现
帆书
得到
七、长期持续稳定阅读的能力
这一章解决什么问题?
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阅读,才是阅读高手的策略
把长期持续稳定阅读变成一种能力和习惯
习惯养成的原理
重复重复再重复
关键是重复,难点也是重复
养成习惯的四大定律
“得到提示”阶段,我们要让提示我们阅读的信号显而易见。
时间提示:每天固定一个时间优先级完成
一到时间就去读书,不用犹豫,不用做任何的心理建设,也不用说任何话来说服自己。
紧跟着的动作:一...就....
起床就读书、睡前洗漱后读书、午饭后读书、午睡起来就读书、跑步后读书等
先完成再完美,想到就做
地点和工具设备提示
视觉提示
在家里各处放满图书
“产生渴求”阶段,我们要把阅读这件事与我们的内在渴求深度捆绑在一起,让它变得有吸引力。
让阅读变得好玩
跳读、重读、朗读、默读随意读
最佳做法是一定要在你感觉还好的时候,及时收手。这个建议也适用于读书。除了少部分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大多数时候,读书都会随着精力的消耗而经历从兴致盎然到厌烦疲倦的过程。我的秘诀是见好就少,如果我看得差不多了,就会在兴致还不错、依然很想往下读的时候适时停止,这样可以保证我下次依然有兴趣读。
把阅读和重要目标捆绑
利用他人对我们的影响
“做出反应”阶段,我们要让阅读这件事变得简便易行。
微习惯策略
做好准备工作
“获得奖励”阶段,我们要保证阅读后可以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
追踪阅读量
得到里的挑战赛等等,app都有相应的反馈方法
输出文章、评论、点赞等
别相信“21天习惯养成论”
数据显示,可能需要18个月
作者的一些忠告(精简梳理)
第一,这本书属于实用类书籍,实用类书籍唯一正确的读法是行动,改变不会在书里发生,不会在脑海里发生,只会在行动里发生。如果大家觉得很有收获,一定不要止步于“觉得有收获”,请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用新的方法(至少是优化过的读书流程和读书方法)来读书。如果大家学习新东西的获得感和兴奋感消退后,又回到老路子上,那就是无效学习。用新的方法、新的理念和新的工具,才会得到新结果,用旧的方法、旧的理念和旧的工具,只能得到老结果。
第二,知道不等于马上能做到,知道和做到之间,隔着很多次的刻意练习。七大能力几乎都是不能速成的,我无一不是花了好几年时间才进入佳境,我最多只能把大家送到“知道”,我的价值是让大家知道好的理念、方法、技巧和策略,以最短路径从“知道”走到“做到”。希望大家明白,“知道”只是起点,我们需要通过刻意练习慢慢接近“做到”那个状态。
第三,希望大家在困难和容易之间,选择困难。我非常喜欢纪伯伦的一首诗《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里的一句话:第三次,是在让它选择难易,而它选了易的时候。囫囵吞枣、蜻蜓点水地读书是容易的,做三种层次的读书笔记是困难的;思考时忽略脑海里零碎的想法是容易的,逼着自己理清思路和想法,追问成长、洞见和新知是困难的;只读自己喜欢的、简单的、舒适区以内的书是容易的,读挑战理解力的、陌生知识领域的、主题更深且更广的书是困难的;只输入、不输出是容易的,坚持言之有物的输出是困难的。希望大家坚持做困难而正确的事。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