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石窟寺造像艺术(子项3000+,资料字数11万字)
2024-04-11 21:01:5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内容涵盖了多个朝代各地区的佛教造像艺术、绘画艺术。包含中国境内主要几十座石窟的详细介绍。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石窟艺术概况
中国石窟寺的类型
中心塔柱窟
这里是中心塔柱窟,中间有根柱。古代印度最崇拜佛教的是释迦牟尼,这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去世就叫涅磐,涅磐就是他永久地进入了一个不再轮回的世界。他去世以后,怎么去崇拜他呢?就通过他的塔,象征他涅磐的塔。慢慢有了佛像以后,塔里就供奉了佛像,大家崇拜塔,也就崇拜这佛像。所以人们就绕塔礼拜。概括说,中心塔柱石窟是修行、观象、礼佛的地方。
佛殿窟
佛坛窟,信徒可围绕佛坛右旋环通,礼佛观像。它是受了中国传统殿堂建筑的影响,平面成方形,形状如倒斗。这里叫佛坛窟,去北京看过太和殿的人,看看像不像。其实佛坛是模仿的人间的宫殿建筑的,也可以绕着它转。
僧房窟
大像窟
大像窟,这里的大像有三十多米高,它上面小下面大,这个像下层有门,中上部各开一明窗,以作通道、观佛和采光用,否则进去后一片漆黑,大像本身是一个石胎泥塑,大像窟的建筑形式是中国传统木结构的殿堂建筑与印度石窟建筑结合的产物
佛坛窟
罗汉窟
第一种就是禅窟,是供僧人禅修、诵经的洞窟,有多室和单室之别。一般是在主窟左右两壁各开凿仅供坐禅用的小型禅窟三个或四个
没有特定洞窟形制的石窟寺
石窟的石材
龙门石窟——石灰岩
云冈石窟——侏罗纪砂岩
莫高窟——第四纪初期的沉积物酒泉砾石层组成的大小不等的鹅卵石和沙土的混凝物
石窟寺文化的结构
历史
建筑
造像
壁画
经文
对地方文化的的吸收与影响
佛教名词
六道轮回
经变画
鬼子母
菩萨的意思是“使众生觉悟”,在佛教中是高级的神祇,地位高于罗汉,仅次于佛,中国人还把他们称作“大士”。菩萨的职责是帮助佛解救苦海中的芸芸众生,将他们引到极乐世界中去。菩萨再向前进一步,就可以成佛了。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就是一位菩萨。
秀骨清像
衣着
袒右式
右肩固定(多见于北朝时期)
右肩裸露
通肩式
双领垂肩式
裹衣博带
僧袛支
十地
华严十地
梵文《大事》之十地
大乘初期之十地(四位)
?
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十信
观世音菩萨
供养菩萨
化生童子
涅槃
须弥山是释迦牟尼的护卫帝释天居住的地方
密宗
密宗的由来
秘密传法方式
语密
身密
意密
印度密宗的后期发展
中国密宗的诞生
传教者
中国密宗传教第一人
早期其他密宗传教者
第一部密宗佛经《大日经》
曼荼罗
密宗的最早传教地——洛阳
密宗名词解释
明王
密宗五方佛崇拜
武则天喜欢密宗
密宗四大天王
千手千眼观音的说法
十一面观音的含义
罗汉
阿育王施土
喇嘛教
思想构成
主要神祗
佛母
大黑天传说
大黑天名字
职业——战神
身份由来——大日如来为了降伏恶魔而变化的忿怒形象
怙主
Gush
宝帐怙主
曼荼罗
曼荼罗的结构
印度造像历程
犍陀罗
历史背景
亚历山大相继征服了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波斯,并且占领了印度的西北部
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人统治了位于欧洲地中海之滨的希腊,马其顿国家在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时成为强大的帝国
贵霜人的祖先就是西汉时期居住在甘肃西部一带的大月氏。后来,大月氏被匈奴人击败,于公元前170年左右开始西逃,多年以后到达阿姆河流域,逐渐征服当地人,最后以西北印度为中心,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并且迅速接受了希腊与印度文化,在公元1世纪初期开始信仰佛教。
大乘佛教认为,只要经过累世修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佛,上升到佛国世界。此时,佛已不像小乘所宣扬的那样可望而不可即了。这就需要在感官上变佛的抽象为具体形象。
地区&国家
风格
最早佛像的形象来源
造像风格
秣菟罗
地区&国家
笈多王朝(约320—约550
印度恒河中游西北部的秣菟罗地区
风格
这里的佛像具有浑圆的面相与健壮的身体,体型写实,但衣质轻薄,衣纹为抽象的阴刻线或突棱线,显得大衣更加紧贴着身体,如出水一般,有的在衣服表面很少刻衣纹或不刻衣纹
先有石窟后有佛像
邪命外道是石窟最早的使用者
邪命外道的解释
拘舍罗宣传的是一种宿命论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受命运支配的。在命运的锁链下,任何人的意志都是无能为力的,伦理道德也是没有意义的。
邪命外道的发展
最初的石窟
石窟的的原型
石窟的最初用途
塔堂窟,音译也叫支提窟(Chaitya)
卡尔拉(Karle)的塔堂窟
为什么要在石窟中建佛塔供环绕礼拜
种塔在印度称作“窣堵坡”,在中国还有一种称呼叫“浮屠”。同时,塔也就成了佛的象征物。石窟中凿的佛塔不是埋葬舍利的,只是象征着佛的存在,这种没有舍利的塔一般称作“支提”。
佛家的价值作用
僧房窟,它的音译是毗诃罗窟(Vihara)
孟买东部巴雅(Bhaja)石窟
使用方式
西域佛教
沙漠北部的佛教
龟兹古国
基本情况
宗教信仰
小城佛教注重远离社会自我修行,所以石窟寺在龟兹发展起来了
大乘佛教
位置
佛教开始时间
当时有僧侣一万多人,仅都城一带的佛寺、佛塔就有一千多座
库车河拜城两地遗址
克孜尔
形制
这些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洞窟,有规律地修建在礼拜堂和讲堂的旁边,一般都附属一些僧房窟和禅窟,组成一个寺院的群体。
地位
现存石窟时间
最辉煌时期
洞窟种类
中心塔柱窟
石窟内部细节特征
与印度中心塔柱窟的不同
大像窟
在葱岭以西、阿富汗的巴米扬石窟群中,就有两所异常醒目的大像窟,大立佛的高度分别是38米和53米,建造时间估计在4—6世纪间。葱岭东西两地大佛像的建立,相互间应该存在着文化影响关系。
僧房窟
壁画
壁画的特征描述
从壁画的这种布局结构不难看出,在明亮宽敞的前室描绘释迦牟尼的前生与在世时的故事和形象,在阴暗、低窄的后室则画释迦涅槃和涅槃后的情景。洞窟中最主要的崇拜对象就是正壁中心龛里的释迦牟尼塑像,壁画只是起陪衬和烘托的作用。这是根据洞窟建筑的前后、高低、明暗、曲折等变化特点来进行总体设计的。
菱形方格——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特点
菱形方格的形态描述
菱形方格表现的佛本生故事画
佛本生故事
第14窟
第17窟
第17窟 猴王本生(4—5世纪)
第38窟 须陀素弥王本生
克孜尔石窟人物的画法
凹凸画法
线描画法
西秦壁画中的题材多种多样,并且都用墨书榜题写得明明白白,大部分同后秦长安地区宣扬的大乘佛教思想有密切关系。
龟兹佛教艺术对东西方文化的消化吸收
龟兹佛教艺术在建筑样式、绘画技法、内容题材等方面,对东西方(特别是印度)文化兼容并蓄与消化利用的做法
最直观地体现在部分壁画人物的面相上:圆圆的头,粗粗的颈,五官在面部占的比例小且集中,腮部胖大,前额大而圆。这是东西方佛教艺术所不见的龟兹人的形象特点。
洞窟中有众多佛佛像的原因
禅的定义
坐禅的方法
台台尔
克孜尔
温巴什
库木吐喇
克孜尔尕哈
玛扎巴哈
森木赛姆
库木吐喇
位置
建造时间——5世纪-11世纪
库木吐喇石窟的洞窟形制主要是中心柱窟、方形窟和僧房窟等
时期
早期
唐朝汉式佛像的由来
第15—17窟
第16窟
北壁画
南壁画
特点
题材
第16窟经变画中的人物,无论是佛还是菩萨、天人,都是标准的汉族地区唐代佛教人物形象,表现出了浓郁的汉族绘画风格,人物所在的环境也是汉民族式的建筑与院落
汉式洞窟
其他汉风洞窟
疏勒
焉耆
吐鲁番地区
柏孜克里克石窟
位置
洞窟情况
时期
文物被盗情况
勒柯克
斯坦因&橘瑞超
窟型
一种是在崖间开窟,前面再由土坯垒砌成前室
另一种则完全是用土坯砌成,再装饰成石窟的样式
壁画
因缘故事画
因缘故事画主题
位置
柏孜克里克石窟里的因缘故事画
第20窟北甬道内侧壁画——因缘画
经变画
位置
题材
千佛壁画
在有的千佛像背后还画着悬幡佛塔,有的用汉文题写着佛名。
供养人画
位置
题材
男供养人像
女供养人像
蒙古族供养人像(晚期洞窟)
第20窟——供养人画
男供养人
女供养人像
摩尼教洞窟
思想来源
主要教义
二宗
三际
摩尼教在中国
传入中国
被高昌设为国教
留下的文物
题材
第38窟
内容
艺术风格
吐峪沟石窟
地址
洞窟情况
雅尔湖石窟——回鹘高昌
地址
时间
基本信息
洞窟情况
高昌地区
汉人高昌
唐朝高昌
回鹘高昌
回鹘民族
沙漠南部的佛教
西域佛教由鄯善和于阗两国发展起来
鄯善
基本情况
宗教信仰
贵霜王朝对西域的影响
新疆地区发现的贵霜时期的文字和文物
贵霜王朝对米兰遗址的影响
楼兰遗址周边发现同样遗址和壁画
犍陀罗艺术的再创作
斯坦因在米兰共发现14处寺院
米兰遗址(若羌县)
形制
2号遗址
在塔的基部装饰着很像希腊神庙风格的廊柱,在环绕佛塔的外墙正对廊柱的地方,还有并排的6尊无头坐佛像。
3号遗址(代表性遗址)
特征
天使画像
飞天形象来源
6位弟子的画像
5号遗址(代表性遗址)
一幅画着一位古代印度王子模样的青年人牵着一头大白象,可能讲的是一段佛教神话故事。
另一幅画着一排男女青年抬着一条粗壮的波浪形花缆,有的手里拿着瓶、盘、琴等,他们有的像天使,有的像王子,还有美丽的少女,所有人的面部都有着西方人的特征。这里表现的可能是向佛祖奉献的行列
于阗
基本情况
宗教信仰
以大乘佛教为主,其它各派并存的佛教文化中心
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
历史
前232—1006年
国姓
血统
被喀喇汗国吞并
造像风格
早期公元2-3世纪时间段
风格
热瓦克遗址
中期:公元5-7世纪是于阗佛教艺术的兴盛时期
佛像身体修长,袈裟上的褶襞密集,线条流畅,具有“湿衣透体”的效果。这段时期,整个于阗佛像艺术风格是兼具犍陀罗与笈多风格的。具有代表性的有布特列克佛寺、库木拉巴特佛寺以及拉瓦克寺遗存。布特列克寺位于皮山县城东藏桂乡北约7公里的沙漠边缘,面积近1平方公里。
布特列克佛寺南
库木拉巴特佛寺遗址泥塑
拉瓦克塔院
笈多秣菟罗风格
晚期:公元7世纪以后
汉化头像
通身纹饰的汉化
密宗佛像
“胡貌”不足的原因
于阗对汉族佛像的影响
拉瓦克寺院遗址(热瓦克佛寺遗址)
位置
基础信息
时间——南北朝时期
名字
兴盛时期
佛教活动
尺寸
遗址现状
结构布局
内部设施
寺院形制
于阗国的佛寺遗址,以拉瓦克寺址较为重要。该寺迹乃1900年由斯坦因所发掘,为一座方形建筑物,中央构筑基座,基座上建圆塔,塔周绕有圆形步廊式礼拜道,礼拜道周壁塑有八十余躯立佛像,像间又穿插有佛、菩萨、天王像及乘鹅车的月天像。其建造年代,大致被推定为公元五世纪。巨大的塔式建筑物和高大的立佛塑像,显示该寺中存在着佛塔崇拜与造像崇拜并行的现象。
佛像风格
发展历史
1901年4月11-18日,斯坦因在热瓦克发掘8天,得到一些珍贵文物,测绘了遗址图,对91尊无法搬走的佛像进行了拍照。斯坦因发现这些佛像的风格与印度西北部的庙宇里的许多佛像极为相似。
1906年9月,斯坦因又来热瓦克,发现泥佛多被本地寻宝者破坏。他又挖掘了不少文物,并核对了1901年的图纸
1928年,德国人椿克尔大肆挖掘,获文物6箱,虽一度被和田当局扣留,但后来仍被携往国外,今存德国不来梅市。
1929年6月12日,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在考古舒适途中经过热瓦克,后于《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略为论及。1942年,洛浦县当局发现此遗址,由县长周宝成派肉孜阿洪等民工挖掘了寺院墙北,出土涂金塑像3尊,完整泥塑佛像20尊以及五株钱、泥猴、碎古钱、珠子、檀香木等。次年呈报省府,组成古物保管委员会,在和田城举办了历史文物展览。这批文物的下落不明,其中存于县政府的2颗佛头50年代有人看到,后散失。
意义
丹丹乌里克
它们的形制也是先用木骨泥墙围成一个方形的小院落,中心设立带有方形基座的佛塔或佛像,形成一个右旋礼拜的回廊,有的在寺院外墙壁上绘着排列齐整的小坐佛像,称为千佛(图14)。
位置
时间——唐代遗址
介绍
出土文物
丹丹乌里克寺址出土的“蚕种西来”传说绘板(大英博物馆藏)
桑蚕引入于阗的传说
于阗中原的密切关系
奈良法隆寺壁画绘法的源头
斯文赫定
绕塔礼佛思想的传入
佉卢文传入于阗
佉卢文在印度
佉卢文的传入
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上,都与贵霜有渊源
鄯善、于阗从贵霜、印度学来了绕塔礼佛的思想和艺术表现手法,在以后的发展中,对玉门关以东地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西藏石窟
查拉路甫石窟
位置
窟型
药王山摩崖造像
曲布桑摩崖造像
位置
穷结青娃达孜山石窟
乃甲切木石窟
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岗巴县昌龙乡
札达县皮央石窟
河西走廊的佛教
鸠摩罗什的经历
前秦——苻坚派吕光迎接
后凉——跟随吕光从龟兹来到凉州(武威)
后秦——姚兴攻破凉州被请到长安
成为国师
鸠摩罗什主持翻译的经书
北凉灭掉西凉统一河西走廊
北凉国时期
凉州石窟艺术风格的融合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传说
年代最早的三座洞窟
建筑形制
这3所中心柱窟都是可以绕塔礼拜的礼拜堂。
独特的柱窟
壁画特点
北凉时代(北凉风格)的其他石窟
金塔寺石窟
这一地点共有东、西两个规模较大的洞窟,距地面60余米
文殊山石窟
在酒泉城南约15公里的祁连山下、文殊山山谷中有一处石窟群,其中绝大部分石窟已残破不堪,只有千佛洞和万佛洞两窟至今还保存着比较完整的造像与壁画。
佛像特征
壁画特征
北凉时期的石塔
只要稍做比较就可以看出,这种内容与排列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龟兹石窟,而更多地反映出大乘佛教思想。酒泉、敦煌、吐鲁番还出土了12座北凉的小型石刻佛塔,其中6座塔上刻着明确的年代(426—436),与金塔寺、文殊山的中心柱窟基本属同一时代。石塔上面出现了7尊坐佛与交脚坐的弥勒菩萨像(图30)。
北凉时期的佛教服装
相同点
不同点
西秦国时期
民族:鲜卑族
民族
历史
建国
壮大强盛
炳灵寺
地点
佛教信仰及来源
佛教来源
佛教史书中记载,很多高僧往来于凉州与西秦地区。凉州佛教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重视坐禅修行,在169窟壁画中,还保存着当时在北凉和西秦传播修禅大法的大禅师昙摩毗(即昙无毗)的画像(图36),《高僧传》里也有这个大和尚的传记。
基本信息
公元 385—431(共46年)
长安佛教艺术的引入
主像
第169窟:唐述窟
第一次进洞
洞窟形制
中国石窟中最早有明确年代的材料
窟内西秦时期的佛像与壁画
佛像艺术
第6号:佛像样式
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无量寿佛)
大势至菩萨
第7号:佛像样式
风格吸收笈多式秣菟罗式佛像与凉州地区的样式
壁画艺术
壁画特点
西秦炳灵寺画法
画法一
画法二
单从技法上看,这里的东方绘画因素远较河西走廊上的北凉石窟为多。
经变画——两幅维摩诘的故事画
这两幅画所表现的就是经中的“示病”与“问法”两个情节
维摩诘的故事的推广
供养人壁画
特征
西秦国不是在倾心学习以长安
文殊寺石窟
洞窟情况
千佛洞
天梯山石窟
这幅壁画面积约为0.6平方米。壁画中自下而上共出现了三身人物形象:最下面一身残缺,仅存双眼至头顶部分;中间一身为胡跪式供养菩萨形象;上层为完整的横式飞天形象。此身飞天的发式、五官、面形、胸饰、璎珞、披巾、长裙等披戴穿着,给人以粗犷的感觉。
天梯山石窟大佛窟主尊释迦牟尼造像高28米,大佛巍然端坐,有气吞烟霞、挥斥乾坤之势,现在的天梯山大佛左右两侧有迦叶、阿难、文殊、普贤、多闻、广目天王6尊造像,神态逼真,形象各异,塑造精致。窟前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
这幅壁画面积约为0.6平方米。壁画中自下而上共出现了三身人物形象:最下面一身残缺,仅存双眼至头顶部分;中间一身为胡跪式供养菩萨形象;上层为完整的横式飞天形象。此身飞天的发式、五官、面形、胸饰、璎珞、披巾、长裙等披戴穿着,给人以粗犷的感觉。整幅壁画的绘制风格,采用了“凹凸之法”。其眉骨及上眼睑,均加白色点染,从而形成了明显的立体效果。从壁画的绘制技法来讲,无论是人物脸面肌肤的用色和晕染,还是表现身体轮廓和衣着褶纹的铁线描,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须弥山石窟(固原)——北魏
位置
从北魏末年开始,这一地区称作原州,明代才改成今天的地名——固原。它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一个重镇,对于中原王朝经营西北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军事地位。
基本信息
第14、24、32窟——北魏中心塔柱窟
有的窟在窟室内的壁面也开龛造像。这三所洞窟的造像中,有交脚坐的弥勒菩萨,有单独的坐佛或立佛,而中心塔柱四面的大多数龛内造的是一佛二菩萨,即形体相对高大的坐佛像和侍立于两边的菩萨像。
第24窟——中心塔柱
须弥山石窟中唯一一处佛传故事雕刻
造像风格
北周
第45窟——中心柱窟
窟型
第46窟——中心柱窟
窟型
第51窟——中心柱窟
窟型
造像
唐
第105窟俗称桃花洞
窟型——中心塔柱窟
这些菩萨像的头顶梳着高高的发髻,身上绕着飘带,形体优美,亭亭玉立,展现了大唐特有的艺术风采。窟室左壁的后部还雕了一身展开双臂站立的接引佛,是阿弥陀佛正在迎接众生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形象。
相国寺区域唐代佛像
用途
北石窟寺(庆阳)——北魏、唐
南北石窟寺修建背景
位置
基本信息
年代
北魏
第165窟
奚康生在公元509年主持修建的
窟型
佛像
造像题材
佛转故事浮雕——主要以佛本生故事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
尸毗王割肉贸鸽
悉达多太子正在向老婆罗门学习工巧明
降服火龙的故事情节(推测)
唐
第32窟
窟型
造像碑刻
造像特点
第257窟
碑刻
南石窟寺(平凉泾川)——北魏
位置
第01窟
窟型
造像风格
均着质薄的大衣,衣纹流畅,很接近龙门和南朝汉式佛造像,其风格应有洛阳的影响
与北石窟寺第165窟共同的特点
南石窟寺第1窟的佛像显得略微清俊
佛传故事浮雕
顶部的正(北)、东、西三个坡面都有浮雕的佛传故事
窟顶的前(南)坡面
第05窟
其他窟已经空无一物
钟山石窟
位置
主窟
修建时间
规格
窟型
佛像
罗汉像
他们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谨遵佛的嘱托,不入涅槃,专门留在人世间为众生造福。以后,十六罗汉又增加了两位,发展为十八罗汉,经常被供奉在佛寺内大雄宝殿的两侧。
万安禅院千佛寺石窟
位置
时间
佛像
立佛像
清凉山万佛洞
第01窟
大约建成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
石泓寺石窟
简介
造像题记
主像
莫高窟——前秦、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
前秦
莫高窟建造第一篇章
第一所石窟:乐僔和尚开凿
第二所石窟:法良禅师
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与陇山东西一带佛教香火空前旺盛。然而,至今还无法拿出更多的证据来证明敦煌也保存有这段时期的艺术作品
第一批建设的石窟:268、272、275三窟(北凉)
这组洞窟本身没有留下任何纪年题记材料,与之接近的其他莫高窟早期洞窟也没有纪年题记
20世纪80年代初期,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提出了属于北凉时代的观点,已基本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承认并引用
272、268窟左右壁满壁绘有成行排列的千佛像
268窟
268窟为平面长方形,两侧各附两个方形小禅窟,平顶,有平棋
272窟
272窟为平面方形,穹顶有藻井
275窟
275窟为平面长方形,盝顶
275窟左右壁则开凿了交脚菩萨像龛、思维菩萨像龛等
佛像
壁画
窟形
北魏
早期(云冈模式)
第二批建设的8个洞窟:北朝
整体风格
佛像面像
汉族服饰的出现
是太和十八年(494)“壬寅革衣服之制”以后着新服饰的风尚在敦煌的艺术表现
窟型
敦煌北魏中心塔柱窟的特点
主要功能
北魏以后的西魏与北周同样流行中心塔柱式洞窟,塔柱也都是四面开龛,但多数侧壁变成了单层龛。
第17窟
高达15.6米的主尊交脚弥勒菩萨像。
窟形
壁画
佛像
125窟
126窟
残绣品——第125窟与第126窟之间崖体裂缝中发现
主题风格
论证莫高窟接受平城影响
北魏晚期(洛阳模式)
北魏晚期——保守的汉式风格
汉式风格——飞天
西魏石窟(开凿在北魏晚期)
第246窟
第247窟
第249窟
第286窟
第288窟
第285窟——西魏代表洞窟
窟型
洛阳风格进入敦煌的原因
北周
窟型
彩绘
壁画——本生、因缘或佛传故事
第296窟壁画
须阇提本生
集中宣扬忠君、孝道思想原因
汉人鲜卑化
改用鲜卑姓氏
改用孝文帝前的服饰
衣着服饰央视回归
隋
第302、305、282窟的纪念文字
窟型沿袭北周
隋代新窟型
第292、427窟——中心柱窟
造像
隋代早期
首都长安早在隋朝建国之初,就已经开始探索将人体优美的特征与佛殿中的神灵相结合的工艺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鎏金造像
风格产生原因,吸收江南文化
隋代中期
隋代晚期
与北齐造型相比
敦煌隋朝中晚期新风格出现的原因
隋帝国与西域诸国交往密切
达官贵族的到来
593年,皇家的亲戚独孤罗(534—599)担任了从敦煌到武威一线的军政首领(凉州刺史)
601年,朝廷特地派人在莫高窟前立了一座舍利塔。
608年,隋炀帝派遣他的宠臣姬威(?—610)出任敦煌太守。
人体美风格的雏形
唐——120多处
初、盛唐时代的莫高窟
窟型——方形覆斗形窟
洞窟用途
隋代的旧制仍有少量的保存
第332、39窟
第46、225、386等窟
第57、322等窟
第205窟
壁画
正壁大龛
佛两侧
佛龛后
在正壁大龛外两侧
南北两侧壁
东壁是洞窟主室的前壁——洞窟入口所在墙壁
门洞的上方
顶部
地面
中唐(吐蕃占据时期)
窟型
题材
前室
顶部四披
主室覆斗形顶的飞天
正壁大龛
盝形的龛顶
瑞像图
正壁龛外两侧
南北两侧壁
其中,每幅经变画的下面大约有四联屏风画。这段时期常见的经变画有《观无量寿经变》《弥勒经变》《东方药师经变》《阿弥陀经变》《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天请问经变》《金刚经变》《楞伽经变》等十几种,也出现了一些初盛唐所没有的新的经变题材
东壁的门两侧
吐蕃时期特色窟——涅槃窟
158窟
窟型
造像
张议潮家族时期
特殊窟型——中心龛柱式洞窟
中心佛坛式洞窟
第16窟——中心佛坛窟
这种佛坛的背屏,就如同寺院殿堂建筑中的扇面墙。这种扇面墙一般立在大殿中部高坛上一组偶像的后面,环绕着高坛也可以做礼拜。很明显,这种佛坛窟是模仿了木构寺院殿堂的形式,只是把原来位于佛殿窟正壁大龛里的一组彩塑移到了地面正中的佛坛上。
总结
晚唐
盛唐以后的石窟开始模仿佛寺
经变画
经变画题材更加丰富
第156窟
第9窟
经变画内容增多
《法华经变》
《维摩诘经变》
还有许多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场面、一些包含了抽象佛教教义的说法图
屏风式故事画
第85窟,出现了以《贤愚经》为依据绘制的屏风式故事画
《海神难问船人品》《恒伽达品》《七瓶金施因缘》《金天品》《散檀宁品》等约20种故事画,都是晚唐莫高窟中新出现的内容
“佛教史迹故事画”同“瑞像图”结合的产物
第9窟
整体总结
第100窟的四壁下部——《曹议金和妻子回鹘公主的出行图》
南壁《出行图》的中部是曹议金,他身穿赭袍,足蹬乌靴,骑着白马徐徐而行,前有跳舞奏乐的艺人开路,后有侍从奴婢和回鹘等各族骑士跟随。
北壁的《出行图》以回鹘公主策马扬鞭为主导部分,前部也有舞乐艺人,后部是奴婢和车马、肩舆等。
南、北两壁这浩浩荡荡的行进队伍,都向着西壁主佛龛的方向推进。
五代——北宋
曹氏家族统治时期
开凿洞窟数量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长达1公里的露天崖面上绘制壁画,修建石窟前面的木构窟檐和通道,并且重新装修描绘了许多前代的洞窟。
曹氏家族对莫高窟的整修
重修初唐的第96窟大弥勒像
翟氏曾经亲自为三百多名工人做饭,可以看出他们非同一般的敬佛心态
设立画院
在这段时期的石窟供养人画像题记中,清楚地写着很多这样的专业人员的职位与名称。
第55窟
年代——北宋
造像
第261窟
年代——五代
造像
壁画——曹氏家族时期
题材
题材
经变画
第61窟的《法华经变》
《维摩诘经变》有榜题59条
《劳度叉斗圣变》是曹氏时期规模最大的一种经变画
除经变画之外,还有故事画,包括佛传、本生、因缘故事
《报恩经变》和《华严经变》的榜题也都超过了40条
故事画
佛转故事画
本生故事画
因缘故事画
佛教史迹画和瑞像图组合的绘画形式
第454窟的甬道顶部
刘萨诃和尚的史迹画
五台山全景图
尊像画
艺术成就
明代以后,曹氏家族洞窟遭到破坏
元
主要洞窟
主要样式
方形的覆斗顶窟
第3窟
洞窟定位——观音堂
洞窟介绍
大小
样式
覆斗顶藻井
南北壁
正壁
风格
长方形中心柱窟
第95窟——汉族的密教和显教内容
六臂观音像
水月观音像
六字真言团花
罗汉象
方形藏传洞窟
来自西藏的喇嘛教艺术
第465窟
第465窟
窟顶五方佛
主室四壁
其他洞窟样式
另外,第477窟中心有马蹄形佛坛
第462窟的前部是人字披顶,后部为平顶
第463窟后部有平棋的形式,很可能是重新整修前代的洞窟后造成的。
壁画洞窟
第149窟
第61窟
榆林窟
位置
第29窟
窟型
第3窟
窟型
壁画
壁画
市井题材的加入
水月观音与唐玄奘
《普贤变》壁画中的唐僧和猴行者
第4窟
东千佛洞
位置
西夏晚期时期
第2窟
第4窟
第5窟
第6窟
壁画特点
沿袭唐宋风格
密教题材
水月观音画
水月观音
市井题材的加入
西夏石窟的壁画内容大部分是形象比较单一的千佛、供养菩萨等,画幅的规模都比较大,还有一些根据佛教经典绘制出的《西方净土变》壁画
山水题材的加入
圣水寺石窟
最早的水月观音像
水月观音形象的创作者
宋代佛像
延安地区的北宋佛坛窟,完全是根据地面佛殿的基本结构,去做全新的设计与布置
坛上安置的主要崇拜偶像,也是大致遵照木构佛殿中塑像的排列方式
宋代文化
炳灵寺石窟——西秦
年代——正式修建:西秦(开凿:西晋)
北魏石窟
北魏晚期,永靖炳灵寺的凿窟活动主要转移至崖面的下方,保存至今的窟龛共有33处。
其中的8所洞窟大部分是方形或长方形的平面,低穹隆形的窟顶,窟内的正壁和左右壁下部凿有倒凹字形低坛,坛上雕出供奉的佛、菩萨等偶像。
第126、128、132窟是左右毗邻、形制相近的一组洞窟,正壁主尊都是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并坐像,在左右壁分别雕出佛与二菩萨,或者是交脚坐的弥勒菩萨与二菩萨像
第126窟
北周
第06窟
穿通肩式大衣的坐佛
第172窟
穿双领下垂式大衣的五身立佛
唐
特点
窟型
造像题材
造像特点
金塔寺——北凉
地址
洞窟
东窟
规模
北凉模式
窟型
中心塔柱窟
造像
飞天
壁画
西窟
马蹄寺石窟
位置
年代
张掖马蹄区公署背面的马蹄山中部崖壁上,南寺和北寺石窟群遥遥相对
基本信息
北寺
北魏
第8窟——北魏
秀骨清象
初唐
第6窟
元代
第3窟
第7窟
修建传说
窟型
印度风格的中心柱窟
与第7窟情况相同的印度的特姆纳尔(Dhamnar)石窟
特姆纳尔东南约35公里的地方,还有一处克洪尔维(Kholvi)石窟群,这里最显著的特点是出现了大约七座圆形的佛塔。有一座高约6.1米的大塔名叫阿尔均庙,里面开了一所佛殿,中间供着一尊坐佛像。还有一所中型规模的塔堂窟,中间直径仅2.4米的佛塔也被掏空,并且在里面安置了佛像。这些例子都是印度塔堂窟发展的最后形式,年代大约在公元7—8世纪
总结
马蹄寺的印度式覆钵塔
甘肃张掖马蹄寺千佛洞区浮雕佛塔群局部(2019年拍摄)
南北朝佛教特点
北朝
南朝
隋代佛教派系的繁荣
宝山灵泉寺大住圣窟(安阳)——隋
位置
时间
窟型
造像风格——继承了北齐,稍有变化
麦积山石窟——后秦
位置
年代
公元417年,即姚兴死后的第二年,后秦国被南方东晋王朝的刘裕(363—422)带兵消灭,割据今兰州、临夏一带的西秦国占领了秦州地区。当时著名的禅僧玄高(402—444)就在这时来麦积山隐居,跟随他在山中学习禅法的有100多人
现状情况
现存最早的洞窟(公元5世纪下半叶的北魏)
这些窟内的塑像题材也是三佛、思维菩萨等,佛像风格古朴,体魄健壮,都穿着右袒式大衣,并有衣襟覆盖部分右肩与右臂,表现着在平城影响下的古典风格。
70窟
71窟
74窟
78窟
窟型
造像
壁画
供养人壁画
早期的壁画一般作为塑像的附属物,表现塑像的头光、背光、佛龛装饰,还有三劫三千佛等。这种塑绘一体的传统与西秦炳灵寺169窟有相似性
第115窟——北魏晚期
第115窟内保存了一则“大代景明三年(502)九月十五日”施主张元伯的长篇发愿文,这是麦积山石窟群中现存最早的一条造窟纪年题记。
判定北魏洞窟的重要依据
窟型
佛像
同属北魏晚期的洞窟
窟型
题材
造像风格——秀骨清像
麦积山现存“大魏沙弥法生造像碑”一通,碑文提到“法生俗姓刘,洛阳人”。可知当时麦积山有直接来自洛阳的僧人参与造像活动。因此,来自洛阳的样式与麦积山的地方特点相结合,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第121窟
第133窟
第142窟
128窟
148窟
165窟
西魏
麦积山石窟再度兴盛的背景
被赐死
与元宝炬合葬在永陵
第43窟
第44窟
第20窟
第102窟
第123窟
第127窟
第129窟
第135窟
第147窟
窟型
麦积山的西魏石窟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来自洛阳地区的传统形制,而仿木构建筑窟顶的出现,则表明麦积山石窟独特构造的初步形成。
造像风格
确切地说,麦积山的西魏泥塑艺术,是龙门北魏造像的内在神韵与梁朝张僧繇艺术思想的完美结合
北周
第04窟
石窟建造背景
窟型
麦积山北周题材特征——七佛布局
麦积山北周佛像特点
北周(557—581)
西魏灭亡
南朝高僧北上
南朝文人北上
这些高僧、学者无疑把更多的梁朝新式佛教艺术引进关中,从而使张僧繇的艺术风范在长安一带产生了更加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拉梢寺石窟
位置
现存最大的北周佛像
建造者
这三身像有着鲜明的北周时代特征,但也许是由下向上看的仰视原因,它们的头部显得过大,而下肢又太细短,表情也有些呆滞。
中原北方地区
夏国赫连勃勃屠杀僧众,高僧南迁,促进南方佛教发展
北魏时期历史
在中国佛教界很早就统一了僧人不向君主行礼致敬的思想。
十六国时期,战乱频仍,杀戮频现,使出家人的命运变得不可捉摸,因此他们渴望出现信仰佛教的英明皇帝,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定的修习环境,以保证佛教事业的顺利发展
宣武皇帝——拓跋圭,庙号太祖,在位时间 386 年——409 年
迁都平城以后,拓跋珪下诏在京城内修建佛寺、佛塔,使僧侣们有地方居住。拓跋珪听说赵郡(今河北赵县西南)有一位修养与德操都很高的和尚名叫法果,就亲自派人迎接他来到京城,拜他为道人统(佛教界的领袖),管理僧侣。他们两人的关系很亲密,经常在一起谈论佛教,拓跋珪还常派人给法果送去丰厚的物品。法果对拓跋珪这种弘扬佛教的精神非常敬佩,时常对弟子们说:“圣上既聪明又爱好佛法,就是我们当今世上的如来佛啊!我们出家人应该对他行礼致敬,还要常去拜见他。”又说:“只有国家的君主才能弘扬佛法!我进皇宫并不是拜见天子,而是在礼拜佛!”别的信徒也效仿他的做法,成了风行一时的社会风尚。皇帝敏锐地感到这样做对统治地位的增强是有好处的,自然十分高兴
明元皇帝——拓跋嗣,庙号太宗,在位时间 409 年——423 年
太武皇帝——拓跋焘,庙号世祖,在位时间 424 年——452 年
北魏石窟修建的人才储备
景穆皇帝——拓跋晃(太子,追授皇帝),庙号恭宗,在位时间 452 年
文成皇帝——拓跋濬,庙号高宗,在位时间 452 年——465 年
修建“昙曜五窟”
其他皇帝
孝文皇帝——拓跋宏,庙号高祖,在位时间 471 年——499 年
北魏衰落的政治斗争
北魏走向衰败的直接原因
北魏造像风格
1、早期:以西域特征为主的造像样式。
2、中期:以本土、民族特征为主的造像样式。
3、晚期:发展成以"秀骨清像"、"褒衣博带"为特征的中国化样式。
北魏时期的佛教规模
北魏时期除了开凿石窟之外,还制作了大量的石雕像、造像碑和金铜造像,有很多保留至今。此外,在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市区,也都发现了大量的北魏佛教雕刻,包括石雕塔、造像碑、单体雕像等,从风格特点看,都与洛阳地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此后,中国的艺术家们明确了巩固和发展汉化石窟寺艺术的大方向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简介
洞窟情况
造像阶段
造像第一阶段:昙曜五窟
昙曜
昙曜五窟介绍
修建目的
加强政治统治,缓解民族矛盾
给僧人提供坐禅修行处所
以“五级大寺内”为蓝本设计的
“昙曜五窟”选址原因
洞窟形式
石窟内容与布局
艺术风格
把石窟的形状做成草庐的形制,窟门上方开一个大明窗,时至今日,在新疆和甘肃还找不到类似的实例
佛像在细节上的一些做法,虽然同西秦石窟有些相似的地方,但在那种丰厚壮实的形体之中所蕴藏的男性的力量与魅力,也是早期的石窟中所见不到的
据有关佛教史书记载,北魏同原后燕与北燕国的佛教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后燕国的中山地区也有一些凿窟修禅的传统
在云冈开凿的前夕,葱岭以西一些国家的僧人又传来了几种佛像的蓝本,它们都有可能成为昙曜开窟造像的参考和依据
16窟——拓跋睿
17窟——拓跋晃
整体介绍
东西窟壁介绍
东壁坐佛
西壁立佛
第17窟“思惟”菩萨像
第17窟四壁的千佛雕刻
明窗东壁太和十三年造像铭记
18窟——拓跋涛
洞窟介绍
18窟中的受印度风格影响
19窟——拓跋嗣
20窟——拓跋圭
前壁崩塌
姿态
衣着纹饰
五官神态
印度风格对20窟的影响
造像第二阶段:云冈特有风格时期(465—494年)
双洞窟
1、2窟
5、6窟
时间
如5、6和7、8这2组双窟外面的左右两侧,都雕凿着一座高耸的佛塔,在双窟之间立一通高大的记事碑
窟形的发展
服装样式的汉化改变
第6窟:极致精美的中心塔柱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6窟中心柱北面下层龛释迦与多宝佛(北魏,5世纪下半叶)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6窟中心柱(北魏,5世纪下半叶)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6窟中心柱西面下层“树下诞生”浮雕(北魏,5世纪下半叶)
7、8窟
分栏分段附有榜题的壁面
汉式建筑装饰出现在云冈,以第二期的第7、8窟前室侧壁为最早
9、10窟
9、10窟在外立面的中部和东、西两侧各雕着狮子和象背负着须弥山的形象。须弥山是释迦牟尼的护卫帝释天居住的地方,这样的设计有着保护佛法的用意。在三座须弥山之间是二窟的窟门,每窟门前各有两根由大象背负的千佛柱,形成了三开间(图41),使二窟的外立面好像一座建筑物前面的廊柱。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9窟前室西壁(北魏,5世纪下半叶)
11、12、13窟
在云冈第二期石窟中,褒衣博带装束的佛像以第11窟上方太和十三年(489)造的释迦多宝龛为最早
第12窟
第3窟:超级大型的塔洞
第4窟
第八窟
第五窟
第17窟
穿旧式袒裸右肩大衣的佛像,有铭文的纪年龛以第17窟明窗东侧的释迦、多宝、弥勒三像龛最晚,时间恰好也是太和十三年
特征及造像手法
佛教发展较为迅速
总结内容上
汉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从这里一步步地进入外来佛教的辉煌世界。来自葱岭以西的佛教艺术样本,也逐渐在中国大地上脱胎换骨。
雕刻手法的汉化
经典佛教题材
佛本生故事
关联的题材
两佛共同说法
释迦与多宝佛并坐,取材于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
服饰的汉化
汉民族的服饰
汉式“褒衣博带”
褒,指衣襟宽大。褒衣博带,是说这种衣服有宽大的衣襟、广博的衣带。它是在汉魏两晋南朝的上层人物中流行的服饰。
但如果对比一下汉代画像石上的人物,以及东晋、南朝墓中出土的贵族男子形象,会发现并不见云冈褒衣博带佛像最外层的大衣。看来,这种佛装与汉族世俗的贵族服装还是有所不同的。在大同以西的广大地区找不到这种服饰的原型。很显然,这不是从西方传来的。令人惊喜的是,在中国的南方发现了他们的蓝本。
最早的褒衣博带式大衣的佛像——四川茂县
四川成都万佛寺
江苏南京栖霞山千佛岩释迦多宝窟左胁侍菩萨(南齐,479—502)
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雕
形象上的汉化
“秀骨清像”的审美原因
顾恺之创立的“秀骨清像”
维摩诘像
作品
刘宋朝的陆探微(?—约485)是深受顾恺之画法影响的大画家。他笔下的人物,按唐代美术评论家的说法,首先在形象上就是“秀骨清象”,给人的感觉既生动又可敬,似乎不是社会中的俗人,而是来自仙界的神明。这种人物的形貌,既是士族文人们追求的社会时尚,也是美术家们尊奉的审美典范
佛教造像对士大夫审美的迎合
面容姿态
不完全的汉化
不完全汉化
北魏云冈模式
在它的影响下,中国北方掀起了第一次普遍的开窟造像热潮。从考古发现的古代遗迹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辽宁义县万佛堂的早期洞窟与造像,都是在云冈模式的影响下制作出来的
建筑样式的汉化
汉民族样式
汉族木构楼阁式塔的出现
汉族装饰
汉民族传统的建筑与装饰形式,如仿木构的楼阁式佛塔、庑殿式的屋檐装饰、窟顶的平棋天花雕刻等,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云冈二期石窟中,如5、6窟
雕刻
第6窟中心塔柱的上层刻作汉族传统的帐形,以象征佛站在这种汉族本土的帐子中
孝文帝汉化改革
改革原因
姓氏
语言
服装
太和十年(486),孝文帝开始穿戴汉族皇帝的冕冠龙袍。491年,他穿着新帝装去供奉祖先的太庙祭拜。495年,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坚决改过去的窄袖胡服为宽袖长袍汉装。一次,孝文帝在街上看见有的鲜卑妇女仍然穿着夹领小袖的胡服,大为恼怒,把群臣责备了一番,汉服从此便逐渐推广开来。
供养人出现在石窟中
人物形象的基本表现手法,虽然多继承了昙曜五窟的风格,但已更加注重呈现这些石质偶像的精神内涵。
若论石窟艺术雕刻装饰的富丽,云冈这个时期的洞窟是空前的
龙门石窟
位置
开凿时间
北魏时期
古阳洞
窟型
佛像
造像先后
带有早起建陀螺风格
佛像特征
主像——释加牟尼
菩萨
佛龛
南北壁
南壁造像记
北壁造像记
这八大龛的造像,与表彰孝文帝的功德密不可分,其年代也与正壁主像相吻合。
南北壁佛龛修建者
布局特点——帝王将行从属关系写照
窟顶
窟顶造像记
后续开凿
造像
历代开凿
古阳洞造像记
它们都是为了祈福消灾而发愿雕造佛龛的碑记,上面记载着为什么要造、造了什么、谁造的等等内容。碑刻本身即是十分精美的魏碑体书法作品,为历代的金石学家、书法艺术家所瞩目。龙门石窟碑刻最著名的“廿品”(20件书法作品)中,有19品刻在古阳洞内(图73)。这些龙门魏碑体的书法艺术,点画方劲,结字质朴,上承汉隶余风,下开隋唐真书先河,兼有隶、楷两体的神韵,代表了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风格。这些保存至今的书法艺术珍品,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史特别是北魏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洞窟修建背景
宾阳三洞
宾阳三洞修建背景
中、南洞之间,立着一通记事大碑,继承了云冈二期的部分成组双窟中间立碑的方式,也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更近一些。
宾阳中洞——孝文帝
窟型
造像——三世佛造像
主像——释加牟尼
阿难
南北两侧——过去佛(燃灯古佛)和未来佛(弥勒佛)
供养三世佛的原因
穹隆顶
地面
宾阳中洞的地面上浮雕着一条东西向的踏道,踏道外侧分别刻有三朵巨大的圆形莲花,花间装饰着忍冬草叶与水波纹。
在环绕窟内正壁与侧壁的下部,有一倒凹字形的矮坛,表面也刻着水波纹,与坛上的大型佛、弟子、菩萨像脚下踏的莲花台形成一个整体,宛如这些佛教神灵正脚踩着水芙蓉,在水面上向大众宣法。
在主佛前右侧蹲狮下面,刻着正在水中玩耍的童子和水鸟,活泼可爱。
东壁
维摩诘和文殊菩萨对坐说法
前壁上层南侧,刻着手握麈尾、坐在床帐之中的维摩诘居士,还有3位侍女。北侧是文殊菩萨,身边站着几位弟子。这幅维摩诘故事雕刻,是全国石窟群中画面最宽广、形象最硕大的一处。这里的维摩诘已穿上居士的服装,神态优雅超脱,完全不同于炳灵寺西秦时代的那两幅壁画
麈尾
维摩诘的思想境界和生活方式,正是南朝的门阀士族们所极力追求和向往的,从而引发了以宣武帝为代表的北魏上层权贵们的极大兴趣。维摩诘题材的绘画与雕刻在北方的风行,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清谈名士
佛本生故事画
萨埵太子本生故事
须大拿太子本生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萨埵和须大拿都是释迦的前世。这两幅本生故事在告诫人们,抛弃对一切身外之物的吝惜,才能在来世修成正果。
皇帝和皇后礼佛图
在北南两幅构图严谨的画面中,分别以孝文帝和文昭皇后为中心,前后随从簇拥,组成了南北相对的礼佛行进队伍。尽管人物层次错综,却和谐统一,显得动中有静,充满了既肃穆又祥和的气氛,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帝王显贵们崇信佛教的情况
十位神王像
汉民族传统样式在中原立足
宾阳南洞——文昭皇后
宾阳南洞和北洞中的雕像,大部分是隋唐时代补刻的作品。但这两所与中洞规模相近的大型洞窟,在北魏时已开出洞体的雏形,完成了窟顶的装饰,并安排好内部雕像的大体位置。它们突然间中途而废,应该同北魏末年的政治动荡有关。
515年,宣武帝元恪去世,年幼的孝明帝元诩(515—528年在位)继位。520年,领军元乂(486—526)和主持宾阳洞工程的宦官刘腾发动宫廷政变,幽禁了代孝明帝摄政的灵太后胡氏(?—528),共同把持朝廷大权。523年,刘腾死去,胡太后重新执政。她对刘腾恨之入骨,派人将刘腾剖棺戮尸。宾阳洞的工程也恰恰是在这一年辍工,应该与刘腾之死有直接的关系。
宾阳北洞——元恪
莲花洞
皇甫公窟
在尖拱形的窟门上部,装饰一个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屋脊上站着一只金翅鸟。
三世佛造像
穹隆形窟顶的中央也雕一朵大莲花,有八身飞天环绕莲花四周飞舞。侧壁的两个大龛下,刻出精美的帝后礼佛的浮雕群像,表现孝明帝和胡太后的礼佛场面。因此,这所洞窟应该是为孝明帝和胡太后造功德而开凿的
皇甫公窟范式
普泰洞、魏字洞
路洞——新的胖型佛像
在洞口外的上方崖面,浮雕尖拱形的火焰纹装饰,上立一只金翅鸟。洞口南侧有一身相当精美的大型浮雕人像,双手举幡,目视窟内的释迦。洞内的平面略呈方形,正壁实际上是一个半圆形的帷幕大龛,下面有高1米左右的佛坛,上面象征性地雕刻着帷幔,并分别垂挂在大龛的两侧,龛中的坐佛、弟子和菩萨们似置身于一顶宽大的宝帐之中。
南北侧壁浮雕
第一层
北壁
南壁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在穹隆形的窟顶正中,有一朵高浮雕的圆形莲花,莲花四周刻着密密麻麻、难以计数的佛头像。这在全国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可能代表着一个尚不为人所知的佛教故事。
造像风格——突破北魏晚期的固定程式
与路洞相似风格的洞窟
佛像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变胖了?
张家样
龙门以路洞为代表的新的胖型佛像,正是吸收了南朝梁新的艺术思潮以及新的审美形象的结果,从而开启了中国北方佛教的艺术新风尚。过去流行的秀骨清象造型,正随着时代的推移而被更加健康的形象所取代。
唐代
唐初期
宾阳南洞
修建背景
窟型
造像
伊阙佛龛碑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
奉先寺
窟型
主佛——卢舍那大佛造像
女性化面像
大像龛的艺术构思,还对唐代的石窟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龛内凿出倒凹字形基坛,无疑是继承了宾阳中洞皇家工程的传统,同时在主佛像的周围不仅安排了两身弟子和两身菩萨,而且将佛教的护法神——天王和金刚力士安置在坛上,使得佛教中的主要尊神全部登台亮相。在总体设计上,它们主次分明,动静合一,统一中又有起伏的变化,佛至高无上的地位更加突出和明确。
龙门东山
造像风格
密宗造像
东山擂鼓台附近洞窟的密宗佛像
北洞造像
北洞前壁门洞两侧
北洞南侧
北洞窟门外门
万佛沟
第2141号
窟型
造像特色
第2142号
造像特色
第2133号:千手千眼观音龛
造像风格
十一面观音(编号第571号)
窟型
造像特色
五佛洞密宗像
造像特点
盛唐——唐玄宗时期
奉先寺唐玄宗补刻佛像
亲信大臣补刻石窟——无量寿佛像
永宁寺
永宁寺塔
鸿庆寺石窟群——北魏晚期
中心柱窟,也开凿在胡太后执政的后期阶段
巩义石窟寺——北魏
时间
第01窟
第02窟
第03、04窟——双窟
第05窟
风格
巩义石窟的壁面布局,显然继承了云冈二期石窟,也是汉民族传统的分层分段做法,但排列得更加整齐有序。在四壁的上部边缘,雕刻着莲花化生童子与庐帐间隔着排列,下边是一条垂帐纹,共同组成一层帐形的装饰带。
造像风格
万佛堂石窟(辽宁义县)——北魏洛阳时期
建造背景
位置
万佛堂是在北魏的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石窟的直接影响下创建的,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来自这两处皇家石窟工程的雕刻风尚。东、西二区遗存的两方珍贵题记,为判断这些作品的年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西区
西区第1窟
窟型
造像风格
西区第5窟
这所洞窟的前半部分早已崩塌,剩下的后半部分东西宽度约7米,进深6米,元景造窟的碑文,还保存在窟室的东南角。这块造窟碑的上方浮雕着一组小千佛,千佛的上面刻成屋形的龛楣装饰。元景造窟碑堪称北魏书法的上乘之作,为历代书法家所喜爱
西区第6窟
后壁前部保存着一尊3米多高的交脚弥勒佛像,肉髻表面刻着水波纹,面目慈祥,左右有弟子侍立。在大弥勒像的背后凿有可供环绕礼拜的隧道,其构思与云冈第5窟基本相同
东区
万佛堂东区的7所石窟保存状况都不太好,只有第6窟后壁大龛中的释迦坐像还能看出北魏雕刻的原貌
第5窟
水泉石窟(偃师县)——北魏晚期
位置
年代——北魏晚期
造像风格
西沃石窟(新安县)——北魏晚期
年代——北魏晚期
位置
在这个崖面间,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着四座浮雕石塔、两所石窟以及塔与石窟间的若干佛龛
第01窟
造像
造像记
第02窟
造像
云岩寺石窟(安塞县)——北魏晚期
环境位置
第01窟——僧房窟
第02窟——讲经说法的佛殿窟
造像风格
第03窟——中心塔柱窟
中心塔柱
佛龛
第05、06窟
麦洛安石窟(黄陵县)——北魏晚期
宋朝石窟
佛教思想的发展——三教归一
建造规模特点
造像区域
北方
内蒙古的辽国开凿的巴林左旗前、后昭庙石窟与赤峰洞山石窟
莫高窟&榆林窟
陕西延安地区的北宋与金国石窟
南方
四川盆地
浙江杭州
江西赣州
云南
通天岩石窟
位置
洞窟数
题材
第129龛
时间
石钟山石窟——南诏国(宋)
位置
基本情况
第6号窟
王室群像洞窟
天龙山石窟——(东魏)、北齐
位置
基本信息
东峰——有8窟(1-8窟)
东魏
第2、3窟
窟型——三壁三龛式的佛殿窟
继承并发展了北魏洛阳龙门的样式
造像风格
南朝造像风格的影响
如果与龙门路洞一类的造像比较,这种向南方学习的步子似乎走得还不快。东方佛教石窟艺术特点的真正形成,就有待北齐时代了。
北齐
第01窟
窟型(与10窟、16窟相同)
与东魏相同之处
与东魏不同之处
主佛——三世佛突出未来佛
造像风格
隋代
第08窟
时间
窟型——方形的三壁三龛佛殿窟、木构佛帐式中心柱窟组合的形制
造像风格
西峰——有13窟(9-21窟)
北齐
第10窟
窟型
主佛——三世佛题材,突出现在佛
天王像
造像风格
第16窟
窟型
主佛——三世佛题材,突出过去佛
造像风格
唐代
唐代的山西太原天龙山,处于开窟造像鼎盛时期,留下了15所洞窟
唐代天龙山造像特点
第09窟
第21窟
青州造像(益都)
云门山石窟
云门山有两个大龛是隋文帝时代刻成的(还有3所唐代石窟)
驼山石窟
半山腰处凿了5所石窟和一些大小佛龛
第2、3窟
第03窟
第02窟
沿袭北齐风格
响堂山石窟——(北魏)北齐
响堂山石窟石窟的修建背景
北响堂石窟寺——北魏、北齐
洞窟情况
北洞——东魏
常乐寺
南响堂石窟——北齐
位置
上层:3——7窟
下层:1、2窟(双窟)
第02窟——北齐
小响堂石窟——北齐
位置
中心柱窟——西窟
北齐风格
外立面
中心柱窟
礼拜隧道的原因
继承东魏三壁三龛式
造像风格——北齐最典型特征
宽肩鼓胸、身躯粗壮、大衣轻薄贴体、衣纹极其稀少
南朝类似北齐风格
服饰风格
服饰变化的原因
从成都万佛寺出土的529年释迦立像来看,在佛装的演变上,应该是梁朝先走了一步,后来北齐又加以借鉴与参考
并没有完全沿着孝文帝改革以来的汉化轨道前进
开凿石窟或利用石窟寺来镌刻佛经
北齐石窟寺新出现的另一种现象也值得重视,那就是开凿石窟或利用石窟寺来镌刻佛经。北响堂石窟的南洞又称刻经洞,因为窟内外保存了《无量义经》《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等4部摩崖石刻佛经。在最后一部刻经的南面,就是著名的唐邕写经造像碑(图111)。唐邕(?—581)是北齐国的晋昌郡开国公,他“秉文经武”,共“事六代北齐皇帝”。据碑文记载,568—579年,由他出资在鼓山石窟刊刻了《维摩诘经》《弥勒成佛经》等。
北齐的石刻佛经,在安阳小南海石窟、泰山经石峪、邹县铁山和岗山等地也有发现,看来这种佛教活动在北齐是很流行的。
北齐为何要修建摩崖佛经
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隋代镌刻佛教
北京房山云居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刻经活动
石佛寺石窟——东魏
位置
东魏
第01窟
窟型
造像风格
第02窟
窟型——与第01窟接近
造像风格
北齐时代小石窟(北齐550年~577年)
河南
安阳灵泉寺——北齐
位于安阳市西南30公里太行山支脉宝山的东麓,这一带保存着两所中小型石窟洞
小南海石窟——北齐
位置
中窟——北齐
中窟是公元550—555年间由灵山寺和尚方法师开创,北齐国国师僧稠禅师(480—560)重莹修成的
中窟供养人像及佛本生故事浮雕(舍身闻偈)
东壁——修习禅定题材
西壁——往生西方的愿望题材
东窟
西窟
窟型——北魏时期风格的传统
造像安排
三窟采用不同的雕刻手法,使得这些小小的窟内空间显得主次分明,排列有序,意趣盎然。
山西
姑姑洞石窟
位置
现存下、中、上三所洞窟
下窟——中心塔柱窟
窟型——方形平面、覆斗形顶的三壁三龛式小型佛殿窟
中窟——小型佛殿窟
窟型——方形平面、覆斗形顶的三壁三龛式小型佛殿窟
天王像
上窟——小型佛殿窟
窟型
三所动窟的造像风格
摩崖大佛
三个残窟
瓦窑村石窟——北齐
位置
窟型
内容布局、造像风格
大留圣窟——(东魏)、北齐
位置
造像
东魏——修行窟
北齐——开始造像
高欢云洞——
位置
窟型
龙山童子寺大佛——北齐
童子寺修建缘由
造像
主佛——释迦摩尼(52米)
斜侍菩萨——观世音与大师之菩萨(36米多)
蒙山开化寺大佛——北齐
位置
造像风格
娲皇宫石窟
位置
摩崖佛经——现存摩崖佛经时代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
福地水库石窟——西魏
位置
窟型
中央大佛龛
这所石窟右壁中央大龛内的造像已经塌毁,窟内左壁的中央大龛内雕的是手拿芭蕉扇的太上老君像,左右有手捧笏板的侍者。在龛楣的表面刻出了十身侍者的半身像和七身伎乐天。可以看出,这所内容丰富的小窟,是将佛教和中国传统的道教融为一体的。其中的大小人物形象,都具有北魏晚期以来的清瘦潇洒风度,在宽博的服装表面,都刻画着繁密的平行线衣纹,属于典型的陕北北朝造像风格(图112)。
大佛寺石窟——唐初期
位置
大佛洞——李渊、李世民时期
窟型
风格基本沿袭,发展甚少
唐高宗时期
大佛洞补龛
千佛洞
造两洞像风格
罗汉洞
山东济南朗公谷千佛崖造像
其中一所龛
龛间保存的铭文题记显示这是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由一位和尚主持雕凿成的。
唐高宗时期
南平长公主夫妇修建的2所佛龛
一所龛内雕的是结跏趺坐佛,造像主人是南平长公主
南平长公主是唐太宗的女儿,她的第一位丈夫是王敬直。
一所龛内主佛是倚坐弥勒,龛外两侧分别浮雕一身勇猛的金刚力士,由刘玄意出资造立。
刘玄意是南平长公主的丈夫,而这时他的官职是齐州(今济南)刺史。
李世民第十三子建造的像
这尊佛像指明是为唐太宗敬造的阿弥陀佛像,并且祝愿“四夷顺命,家国安宁,法界众生,普登佛道”。李福造的佛像和龙门石窟宾阳南洞里魏王李泰为母亲造的正壁大佛十分相似,左肩都垂着一条带子系着袈裟,这是比较特别的做法,恐怕并不是偶然的巧合(图129)。千佛崖的造像,无疑是济南地区佛教艺术中比较重要的一处。
唐朝佛教
唐代造像特点
菩萨像——赋予女性特征
佛像
中式佛坛窟的开创
时期
李渊、李世民时期佛教收到抑制
李世民
李渊
风格的继承
玄奘法师归来
唐高宗时期,佛家开始空前繁荣
武则天时期(在位690年-705年 )
弥勒佛成为武则天时期主要造像的依据
武则天时期的米勒造像
敦煌莫高窟第96、130窟
第96窟——北大像
第130窟——南大像
永靖炳灵寺第170号
四川仁寿县牛角寨第30号摩崖
四川内江县翔龙山的倚坐弥勒佛像
甘谷大像山石窟第6窟
须弥山第5窟
天龙山第9窟
庆阳北石窟寺第222窟
乐山大佛
武则天重视佛教的原因
盛唐——唐玄宗时期
唐寻踪对佛教的否定态度
造像特点
五台山佛光寺
河北省肥乡县发现的一尊742年造的坐佛像
水宁寺(旧称:始宁寺)
大安国寺遗址出土佛像
看来这种造型风格是从长安起源的,然后再被洛阳和其他地区所采用。
绮罗人物
盛唐石窟人物的审美风格
慈善寺石窟
位置
环绕九成宫的群山之中,分布着许多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位于今麟游县城东约8里处漆河西岸崖面的慈善寺石窟,称得上是其中的代表作
时间
慈善寺石窟为并排的两所中型石窟
第1窟较大,马蹄形平面,顶部近穹隆形,正壁间雕一尊坐佛(图131),两侧壁也各有一尊坐佛,组成了三世佛。
第2窟平面呈扁马蹄形,正壁雕着一尊高4.7米的大立佛像,两侧壁下方各有一个立菩萨像龛,下方则分别开出坐佛和二弟子、坐佛和二菩萨的小龛,都是经过统一安排的。
河南浚县千佛洞石窟——初唐
宣雾山石窟——初唐
四川通江千佛崖摩崖造像初唐
南方造像
杭州造像——吴越国
宋代造像
杭州凤凰山圣果寺的摩崖西方三圣像龛
基本信息
时间
始建时间
摩崖造像时间
建造人
造像风格
西方三圣造像
罗汉像
慈云岭——资贤寺遗址摩崖造像
基本信息
出资人、建造时间
资贤寺第1龛——半跏趺坐地藏菩萨像
地藏菩萨与六道轮回图
资贤寺第3龛的造像——西方三圣
天龙寺
基本信息
窟龛造像
第1龛
第2龛
浙江杭州天龙寺第2龛阿弥陀佛像(吴越国。2005年拍摄)
石屋、烟霞二洞
石屋洞
基本信息
位置
年代
造像记记载
造像
主要造像
罗汉像
烟霞洞
建造者、建造时间
造像
罗汉像
烟霞洞的十八罗汉像是依靠洞的两侧壁向纵深分布的
观音菩萨像
飞来峰洞窟
青林洞——飞来峰的东部(宋代)
北宋小罗汉像
卢舍那佛
十八罗汉像
玉乳洞——飞来峰的北部
罗汉像
所有罗汉的造型都比较刻板,形象划一,身体表面的衣纹仅用阴刻线,没有写实感,和四川地区北宋造像的写实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物雕像——禅宗“太祖”和“六祖”等
宋代,禅宗已经是流传最广的佛教宗派,玉乳洞的十八罗汉与六位禅宗祖师像,很可能同禅宗的思想有关。
大肚布袋和尚像
年代——南宋
造像风格
布袋和尚本人
布袋和尚与弥勒佛的关系
宝石山——大石佛院——半身弥勒佛大像
时间——北宋宣和七年
佛像被毁
浙江杭州宝石山大石佛院平、剖面图及弥勒佛大像立面图(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
建造者
开宝仁王寺摩崖造像
地址
寺院基本情况
窟龛
第1龛——南宋绍兴五年之后不久
年代及被毁原因
第2龛——南宋绍兴五年之后不久
第3龛——略晚于第1、2龛
南观音洞
洞口宽约2米,洞深约8米
罗汉像
始建——南宋
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信徒们开始在洞内壁面的剩余空间补雕罗汉等像,主要是在位于下层诸罗汉像上方的空间
补建——明代
嘉定之后补雕的诸像,在造像的配置方面没有统一规划,并且题材雷同,有很多尊白衣观音与罗汉像可能属于个人的不同功德。
元代造像
飞来峰(元代,梵式造像)
造像基本信息
造像情况
造像风格
窟龛
第89龛——无量寿佛坐像
第73龛——杨琏真伽自己的肖像
飞来峰喇嘛教的菩萨形造像
菩萨形造像还包括汉地造像中没有的佛母像。
第52龛——大白伞盖佛母像
浙江杭州飞来峰第52龛大白伞盖佛母像(元)
第75龛——独特的护法
第32龛——金刚手菩萨像
宝成寺
基本信息
造像
第1龛
龛内的主尊麻曷葛剌的身份其实就是萨迦派的宝帐怙主
宝成寺麻曷葛剌像龛雕造的目的
第2龛位于中部,龛内雕三世佛像,属于元代的藏式风格
第3龛
四川佛教
中、晚唐四川佛教的得到发展的原因
有大量密教题材
西方净土宗的流行
低于注意倾向
广元
皇泽寺石窟
位置
第45窟——北魏中心塔柱窟
中心塔柱
出土相似风格文物
北魏风格传入的原因
千佛崖石窟
位置
总共7000余躯佛像
北魏
第07窟——北魏石窟
第7窟的平面略呈马蹄形,正壁雕着一尊高4米多的立佛像,颇有龙门石窟莲花洞中立佛像的风姿;左右两侧壁前雕的是胁侍立菩萨像,穿着打扮也完全是北魏晚期龙门石窟中所常见的样式(图91)。看来,这也是一所北魏占领川北以后雕造出来的洞窟。
第21窟——北魏石窟
第21窟的平面呈方形,在正、左、右三壁间都开凿了一所大佛龛,很像中原一带北朝晚期所流行的三壁三龛式洞窟构造;佛龛内部的佛和菩萨雕像,也都呈现北朝晚期的艺术风格。
唐代(初唐)
第23窟(菩提瑞像窟)
第30窟(弥勒窟)
第2窟(多宝窟)
南龛石窟
位置
基本信息
造像特点
第68龛
鬼子母故事
风格,用途
石笋山摩崖造像
地址
唐中晚期
华严三圣龛
龛的中部是毗卢遮那佛坐像,身边站立着阿难和迦叶两位弟子,左侧是普贤菩萨骑着六牙白象,右侧是文殊菩萨骑着青狮。文殊和普贤的身下各有一身牵狮和牵象的小奴仆,形象惟妙惟肖,活泼可爱。
重龙山摩崖造像
地址
基本信息
第93龛
大足石刻
唐末——五代
唐末
第5号毗沙门天王龛
这位天王高2.5米,身材魁梧,雄姿逼人,头戴宝冠,身披铠甲,脚下踏着两个夜叉,胯下还伸出地天的人头。天王的肩后两侧各刻一道牛角形的火焰,身旁分别侍立着一身面目丑恶的神将,稍前两侧分别雕刻男女供养人像,再前方还各有一位武士。这里的供养人,应该是开这所龛的主人。
第51号三世佛龛
第57号阿弥陀佛龛
第245号西方净土变龛
宝顶山南宋密教石窟
位置
建造背景
建造时间
造像数量
造像
大佛湾
东崖造像
南、北崖
将《父母恩重经变》和《大方便佛报恩经变》连在一起,体现了行孝的思想内容;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组雕就是颂扬释迦牟尼行孝精神的。在组雕的左下方,先刻了不信佛教的外道们正在诽谤释迦不孝,然后在中心画面雕刻释迦为了孝养父母,剜自己的眼睛、取自己的骨髓供父亲做药,割自己身上的肉供父母亲食用。父亲死后,释迦亲自抬着棺材等等(图210)。它的目的是让那些善男信女感化于佛祖的孝道,反省自己以往的言行,彻底拜倒在释迦的足下。
在提倡儒、佛、道三教合流的社会背景下,佛教艺术也开始极力歌颂儒家的孝道。为此,佛教徒们不惜篡改佛传故事,把释迦牟尼描绘成了行孝的典范。
伪经《父母恩重经》
这幅组雕,也是在增强人们行孝的观念。其实,对自己的父母亲尽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这个方面来讲,宝顶山的雕刻不仅是宋代现实生活中人性的折射,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道德观念教育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宣扬柳本尊传教事迹的《十炼图》,属于密宗造像的华严三圣像、毗卢洞、圆觉洞、孔雀明王窟、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十大明王像、广大宝楼阁,属于禅宗的《牧牛图》
《牧牛图》群雕像
根据中国古代民间神话雕刻的《雷音图》
《观无量寿经变》和《地狱变》相连,使天堂和地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地狱变》群雕
《地狱变》中的养鸡女
造像风格——世俗化
安岳县卧佛院摩崖造像
地址
大卧佛像——唐玄宗
头顶后方
双脚前
外侧大腿的前方
须跋陀罗
身后上方
明朝石窟艺术
风格上延续唐宋的风格,创新较少
金灯寺
位置
云中古刹
洞窟基本情况
时间
洞窟基本情况
第5窟
规模
主像
木构架建筑发展到头了
石刻造像
第5窟——为举办水陆法会而建
水陆画
水路法会概念
水路法会的由来
水路法会的仪式
一间宽敞的用来悬挂水陆画的大殿是必备的
中的人物大体可以分成三类
佛教身份
道教身份
志怪、历史人物等身份
水陆画的形式
八仙山大立佛——丹霞洞石窟群(清)
八仙山大立佛
概况
地址
衣着
丹霞山石窟群
基本情况
龛型
题记内容——三教合流的寺庙
全国最大的一尊立佛像
麟游常村石窟
陕西
窟型
李家庄石窟
时间、地点
窟型
万佛洞石窟
地址
窟型
说明
佛像艺术交流 vx:ljpz0102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