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指南无菌制剂——生产管理
2024-04-11 15:05:3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GMP指南无菌制剂生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药品质量和患者安全。无菌制剂生产管理涉及到生产环境、人员、设备、物料等多个方面。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GMP规定,确保生产环境无菌、生产人员规范操作、设备清洁维护、物料正确使用等方面。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此外,还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和持续改进,确保生产过程高效、安全。无菌制剂生产管理涉及到的文件包括生产操作规程、质量标准、设备管理文件等,这些都需要符合GMP规定的要求。因此,无菌制剂生产管理需要高度规范和专业化的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3.关键控制项目
微生物污染控制
微生物污染途径
原辅料、溶剂
设备、工器具、容器、软连接
内包材
生产环境
人员
实施指导
原辅料、溶剂;有良好的物料质量控制措施,在转运、贮存、使用中避免出现二次污染
工器具、容器、软连接;按照操作规程清洗、干燥,放置于清洁环境中
内包材:进行清洗、灭菌、按规定使用、存放
生产环境:合理设计、布局、使用、监测
人员引入:建立标准更衣规程、更衣的确认程序、无菌生产洁净区行为规范观察体系
热源、/细菌内毒素控制
污染可能途径
注射用水:蒸馏水制备系统结构不合理
从原辅料中带入或包装破损,一些本身容易滋生:胰岛素、葡萄糖
从容器、设备、管道:清洗不彻底,外部清洗水污染,灭菌失败
制备过程中的污染:操作时间长、装置不密封。人员操作不当
技术要求
以适当周期对注射用水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各工艺加工前尽可能降低污染水平,加工过程防止引入新污染
合理制定原辅料细菌内毒素限度
对工器具进行合理清洗、灭菌、保存
实施指导
加热法——干热灭菌
酸碱法:酸法氧化、碱法水解,如用稀氢氧化钠煮沸30分钟以上
蒸馏法——去除水中的热源
吸附法——活性炭(0.1%-0.2%)
超滤法
需要孔径小于0.1μm,注意过滤时温度和压力
其他: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微波、反渗透
实例
玻璃容器清洗除热源工艺验证
分支主题
微粒、可见异物控制
可能来源
生产过程中的材质脱落
操作人员衣物等产生
控制措施
空调净化系统
环境监测
内包材的选择:稳定性、相容性研究
时限管理
技术要求
各个工序时限经过验证
设备、组件、工器具清洁、干燥和灭菌之间的保持时间
已灭菌设备、组件、工器具在使用前和灌装/装配过程中的保持时间
已净化环境在使用前的保持时间
产品整个生产周期(开始生产到成品)的时间
已除菌过滤后药液灌装前的保持时间
无菌工艺时间
灌装时间
产品本身化学稳定性的时间管理
实施指导
制定关键操作的时间
药液的准备和过滤,考虑从混合到过滤的时间
过滤到灌装的存放时间
灌装的产品在灭菌前的存放时间
已灭菌设备、器具等的贮存时间
除菌过滤器的过滤总时间
实例
根据产品特性定时采集样品检测
含量
有关物质
微生物负荷
批次划分
建立必要的批次管理文件,对药品批次划分进行明确规定
同一批次的质量均一,必要时采用亚批次明确区分产品
清场管理
清场要求
清场后确保所有的物品环境对下一批次无影响,登记复核
称量后不使用的物料或尾料在符合条件的洁净级别下封口
物料做好标识,器具防止误用混用
处理不合格品和废弃物,不合格品处理要由岗位负责人或质量人员复核
无菌操作人员退出无菌区,要确认手套、护目镜等的数量和完好性
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制定相应的清洁程序:不同品种、规格的清洁;不同批次间的清洁;同种品种连续生产若干批后的清洁;连续生产的最大批次数量要进过验证
生产清洁和消毒
考虑对设施设备损坏,和对人员健康的影响,消毒液需经过除菌过滤或其他方式消除微生物
直接接触药品的,先清除可见的污染,清洁方法和效果要验证
地面、墙壁和其他非关键表面清洁,采用合适的方法消毒,规定周期,防止微生物滋生
使用水清洁,及时干燥。消毒剂的残留需要评估,消毒剂要轮换,交叉使用,常用75%乙醇、苯酚
进行环境监测,若出现异常,及时调整清洁方案
清场记录
包括:工序、清场前产品名称、批号、规格、清场日期、清场项目、合格标准、检查情况、清场人、复核人及其签字
双人复核、对清场记录签字确认/发放清场合格证书
取样管理
技术要求
有操作规程:取样方法、工具、样品量、存放样品容器、取样注意事项、贮存条件、剩余物料的再包装方式
取样人员经过培训,无菌物料取样人员具备无菌知识,会使用取样工具,熟悉取样过程。定期接受取样专业知识培训
取样环境级别高于或等于使用环境
无菌原料最好在无菌室取样
取样工具:表面光滑、易清洁、消毒或灭菌,避免与样品发生反应、吸附或引起污染
确保物料均匀
取样件数
分支主题
实施指导
取样准备
有相应书面规程明确规定:工具的准备、样品信息的检查
取样
设计相应的记录,用于记录产品的流向或用途
生产过程中对公用介质按周期取样检测
最终灭菌产品每次取样必须涵盖相对冷点位置
无菌生产工艺产品无菌取样必须包括最初、最终灌装的产品
洗瓶岗位,清洗胶塞后测得淋洗水可见异物符合文件规定
配液或总混,按工艺取样,可检测含量、pH
灌装或分装岗位,定义关键质量控制点定期检测,如可见异物与装量
无菌取样时,使用无菌器具采集样品
轧盖岗位定期对轧盖效果进行取样检测
贮存和保留
容器符合要求
环境符合要求
常采用密封、避光等措施保存
2.产品生产实现要素
应对无菌药品生产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良好的控制
1.物料
供应
供应商的确定及变更均应进行质量评估,并经批准后方可采购
供应商审计重点
质量保证体系
考察其生产过程对微生物污染、热源/细菌内毒素污染、微粒污染、产品差错、混淆和交叉污染风险的控制措施以及资质的符合性
可采用文件矩阵的方式逐项进行确认
应对供应商及其供应的原辅料进行年度质量回顾分析,以评估其质量状况
对质量有不良趋势的供应商采取必要措施,如增加现场检查的频率,更严格的抽样方案,必要时暂停其物料的供应,重新进行全面质量评估
验收、贮存、发放
验收时关注包装容器的完整性,验收后及时按待验状态管理,直至放行。
车间根据生产计划,领取经检验放行的物料,按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发放。车间接收物料时对外包装和基本信息:名称、编码、厂家、批号、有效期进行核对
退库:考虑恢复原包装,生产部门对剩余物料进行评估和确认:如污染风险、贮存条件,操作需质量管理部门批准。
无菌原料药按最小包装进行发放,不在仓库开封,集中使用完毕,降低退出无菌室并重复使用带来的风险。
取样检验
企业可根据成品法定标准,制定不低于法定标准的物料取样规程、质量内控标准。
取样操作可能引入污染风险,必要时可采用物料随行取样。需要在和供应商的质量协议中说明取样方法、包装方法和取样时间等要求
建议对取样结束后恢复包装密封完整性的效果进行确认
传递
传递方式应经过确认——证明可以有效去除物料内包装外表面的微生物或颗粒。传递方式不应对物料本身和环境产生影响
传递方式
连续隧道烘箱
双扉湿热灭菌器:防止两侧门同时打开,保证无菌区一侧的门只有在灭菌程序完成后才可以打开
灭菌传递窗
干热灭菌柜
不能经过热力灭菌的物品
辐射
熏蒸
环氧乙烷灭菌
VHP
对外包装表面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后传入无菌室
放置于气锁间自净
连接或拆卸管道和设备时,连接在高洁净级别,拆卸在低洁净级别
2.厂房设施
高风险区的嵌入式设计:无菌配置和灌封,重点关注清洁消毒的可行性和便捷性
分支主题
气锁设置:人员、设备物料,应通过气锁进入洁净区,。气锁主要功能:控制气流组织,防止空气污染;维持压差;提供缓冲区域,控制污染物的侵入或外泄
洁净级别确认
洁净级别的确认
洁净区监测
洁净区设计符合级洁净度要求,包括悬浮粒子达到静态和动态标准
自净时间评估
压差控制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间、不同洁净级别区之间压差不低于10Pa
相同级别,不同功能,也应该保持压差
气流由高洁净级别流向低洁净级别
气流组织(方向)
静态环境下可通过烟雾试验观察单向流气流与设备的相互作用,如果因为湍流而产生回流,系统必须重新平衡或调整。
动态环境下,先进行烟雾试验,再在人员进入操作时,继续考察气流流向,若操作时烟雾回流,应该建立sop避免人员操作对流向的影响
气流方向检测:示踪线法、示踪剂注入法、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气流目检、用速度分布测量进行气流目检
人员控制
设置门禁系统,限制无权限人员进入洁净区,减少非必要的进出
洁净房间最大允许进入人数
分支主题
按每人2~4㎡进行计算
3.设备
满足工艺要求,不污染产品、环境,便于清洗、消毒或灭菌
对于无菌生产工艺,直接接触内包材或样品的设备零部件,考虑使用CIP,SIP进行清洗和灭菌,材料要能够耐受灭菌处理
识别灭菌过程的风险,灭菌工艺经过验证
专用部件考虑用专用清洗设备
使用在线CIP/SIP系统的设备或管线应配备除菌过滤器(呼吸器)
高风险的操作宜采用密封系统:吹灌封设备、限制进出隔离系统、隔离器等
4.公用系统
空调净化系统
自净时间与换气次数,特别是更衣房间的设计。考虑热/湿量、微粒数、自净时间
洁净区环境监测:悬浮粒子数、浮游菌、沉降菌动态监测,环境及人员表面微生物的监测
制定适当的悬浮粒子数和微生物监测的警戒线和纠偏限
使用熏蒸工艺,关注排风系统的设计,防止气流出现倒灌
水系统
无菌制剂的配制、直接接触无菌制剂的包装材料和器具等的最终清洗、A/B级洁净区消毒剂和清洁剂配制
注射用水
系统设计和验收
配管的坡度
避免死角和盲管
建造材料的控制
焊接质量的检查
抛光度
内表面钝化处理
卫生型的连接
输送速度
储罐腾空次数的控制
循环的设计
循环过程中温度的保持
淋洗效果
流速
雷诺系数的要求
应进行DQ,IQ,OQ.PQ确认
控制微生物和热源的污染水平,设定内控警戒限、纠偏限
气体系统
要使用洁净的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需要经过可靠的除菌过滤
洁净压缩空气
质量标准
露点
不超过-20℃
含油量
不大于0.1mg/m³
微生物限度
经除菌过滤后,至少达到进入区域的空气微生物水平
固体颗粒
与使用点环境相应的级别
系统设计
通过相应的装置,得到干燥、清洁的压缩空气
设计反吹管路,定期反吹过滤器,确定过滤器更换周期
至少用孔径为0.22μm的过滤器过滤,定期检查过滤器完整性
验证与检验
DQ;软件、硬件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IQ:技术检查、技术文件归档
OQ:证明设备运行良好,能达到设计标准
PQ:对压缩空气采样确认能符合压缩空气质量标准,取样点可通过风险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使用点取样
氮气
质量标准
分支主题
微生物限度
经除菌过滤后,至少达到进入区域的空气微生物水平
微粒
与使用点环境相应的级别
氮气系统设计
在氮气管道中安装在线氧气分析仪
至少用孔径为0.22μm的过滤器过滤,定期检查过滤器完整性,定期更换
5.人员
人员培训
人员资质确认
人员监测
人员行为规范
人员健康管理
《人员健康管理档案》
6.文件和记录
岗位操作规程
人员更衣
物品进入A/B级的程序
无菌组装的操作和顺序
灭菌柜装载方式、数量、灭菌后工具的保存和无菌传递方式
过滤器完整性检查
生产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参数
工艺文件或操作规程
药液保存时间、过滤压力、过滤时间、过滤器完整性测试可接受标准
容器清洗循环水温度和压力、注射用水温度和压力、压缩空气压力、隧道烘箱灭菌段温度、网带速度、冷却段温度、各段之间压差和对背景区域的压差
内包材、灌装用工器具、配液系统和灌装管道灭菌温度和时间
参与无菌保证的设备表面灭菌时间、温度、化学气体浓度、泄漏率测试可接受标准(隔离器表面、灌装器具、配液无菌罐)
各工序工艺时限
环境监测取样点、可接受标准
批生产记录设计
品名、批号、工艺要求、操作过程、操作人、复核人
便于工艺时限的计算和检查
可追溯过滤器的使用信息:厂家、型号、编号、完整性测试结果
可追溯工器具、配液系统、产品灭菌信息:灭菌柜保压测试结果、BD测试结果、工器具装载方式和数量、灭菌过程的信息(如灭菌温度、网带速度、灭菌时间、真空检漏记录)
无菌操作过程中基于无菌工艺模拟试验验证果的干预操作
建议将过程抽查或控制的重要项目直接收集在批记录中:包装系统密封性检查、药液可见异物检查、容器和密封组件最终清洗水可见异物检查
生产管理的目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差错等风险。
采用经过验证的工艺,确保产品的批内均一性和批间一致性
按照批准的管理规程和操作规程操作,确保生产的持续稳定性
建立生产质量追溯体系
1.无菌制剂工艺流程概述
最终灭菌工艺流程图
分支主题
无菌生产工艺流程图
分支主题
1.清洗和准备(包括物料和工器具)
关注相关操作对产品物料环境造成的影响,控制工艺时限,对时限要进行相应的验证
直接接触药瓶的包材,在灭菌后并且在验证的时限内使用
工器具的清洗和灭菌和物料要求相似
包装材料和工器具的清洗和灭菌工艺应经验证,避免二次污染。如清洗前的存放时间、清洗时间、清洗后存放时间、灭菌后的存放时间
2.药液的配制(包括原辅料备料、称量、配制、过滤)
配制相关的洁净级别应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确定
称量过程采用相应的措施防止差错、混淆、污染和交叉污染
配液结束后对溶液的质量进行必要的监控,如:微生物限度、pH、渗透压摩尔浓度。混悬液为防止含量不均,需进行搅拌并检测。
考虑各个阶段的过滤,可以先预过滤再无菌过滤,验证每个生产阶段的最长允许存放时间
配制容器和附属系统的清洗、灭菌方法应经过验证,宜选择CIP和SIP
除菌过滤器使用后,必须进行完整性测试,必要时对过滤前完整性进行检查
使用易产尘的物料,用相应的隔离设备降低污染、做好安全防护
3.灌装(包括粉末分装)
流程:工器具清洗和灭菌准备——部件装配——程序选择和参数设定——预冲洗和装量调节——产品灌装和过程监控
在A级环境下进行灌装,也要缩短灌装和密封时间,以降低污染的可能
灌装过程中,进行动态粒子数、表面微生物、浮游菌、沉降菌的监测
灭菌后的灌装零部件也需防止污染,可在A级环境保护或密封条件下传送
4.冻干
过程:产品预冻——一次干燥(升华)——二次干燥(解吸附)
冻干机的清洗和灭菌频率要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
冻干机性能验证:真空泄漏率、隔板升/降温速率、隔板温度均匀性等
5.轧盖
设置合适的洁净级别
主要是防止胶塞脱落,保证长期的密封性
轧盖过程中容易产生金属微粒和胶塞脱落现象,应考虑设定必要的检查装置和除污染装置。
尽量避免人员对轧盖过程的干扰,用经过验证的检测和剔除方法
轧盖或的产品,用经过验证的检查方法开展包装密封性检查(容器密封完整性检查)——最大允许泄露限度并对灵敏度等进行验证
6.灭菌
结合产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灭菌工艺
灭菌设备性能应经过确认,灭菌工艺得到验证
7.无菌药品的最终处理
密封完整性得到确认
缺陷检查(如可见异物、破损)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工具,对产品的所有缺陷进行逐一确认并记录,定期进行趋势分析,必要时开展调查
最终包装前,对容器、包材、标签、标签打印内容(如批号、有效期)进行确认,减少包装差错和混淆风险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