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总结
2024-05-14 18:13:3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国教育史全部内容总结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十章 现代教育家思想
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著作
《教育史ABC》:历史唯物主义观分析世界教育史
《新教育大纲》: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原理
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
教育的双重属性:既是上层建筑,又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本质的演变
原始社会:教育是社会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
私有制社会:教育是观念形态的领域之一,是上层建筑
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在原始社会的高一级的复活
对三论四说的批判
三论
教育救国论
先教育在革命论
教育万能论
四说
教育神圣说
教育中正说
教育清高说
教育独立说
全人生指导
青年的问题
青年处在身心发展显著变化期,身心急剧变化导致青年问题
社会的动荡引起青年问题
方式
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全人生指导的核心
主张青年积极干预政治投身革命
主张青年必须学习,学习是青年的权利和义务
为青年生活提供指导性意见
健康生活:强健的体魄
劳动生活:工作的技能和知识
公民生活:服务人民的理想与才干
文化生活:丰富的风尚和习惯
分支主题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大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作用
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职业教育的地位
一贯的
正统的
整个的
职业教育的目的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职业教育的方针
社会化
培养目标的社会化
办学宗旨的社会化
办学组织的社会化
办学方式的社会化
科学化
物质方面
人事方面
职业教育的原则
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职业道德教育
敬业乐群
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
定县实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中国问题
愚贫弱私
解决办法:乡村教育
发展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
发展生计教育攻贫,培养生产力
发展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
发展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
教育方式
社会式教育
家庭式教育
学校式教育
实现途径
化农民
农民化:知识分子深入农村,“博士下乡”
梁漱溟乡村建设
教育实践
山东邹平实验
中国问题的症结
中国问题:文化失调
解决方案: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
建立乡农学校
组织
学长、学董、教员、学众
级别
乡学、村学
组织原则
以教统政,政教养卫合一
社会式教育与学校式教育融合归一
编写《村学乡学须知》
明确教育内容
各校共有课程:识字、唱歌、精神讲话
根据生活环境特色设置的课程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鼓楼幼稚园
第一所国人自办的幼儿园
“五指”活动
健康活动
社会活动
科学活动
艺术活动
文学活动
活教育思想体系
教育目的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做人——一般目的
做中国人——深层目的
做现代中国人——体现时代精神
现代中国人要求
健全的身体
建设的能力
创造的能力
要合作
要服务
课程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不摒弃课本知识,不反对间接经验
教学论
教学原则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教学步骤
实验观察
阅读思考
创作发表
批评研讨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
组织机构
南京晓庄学校
山海工学团
育才学校
艺友制
师范教育
小先生制
穷国普及教育的一把钥匙
生活教育思想
生活即教育
生活含有教育的意味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社会即学校
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
教学做合一
劳力上劳心
行是知之始
行动——老子,知识——儿子,创造——孙子
有教先学,有教有学
反对注入式教育
儿童教育思想
真正的了解儿童
尊重儿童人权,保护儿童创造力
解放儿童: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
恽代英:中学教育、自学辅导
李大钊
第九章 国民政府和共产党革命根据地领导下的教育
国民政府领导下的教育
教育宗旨
战时须做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高校迁移,合并重组至西南西北
西南联大:北大、清华、私立南开(昆明)
西北联大: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北洋工学院(汉中)
国立中央大学迁往重庆
学校国立,维持部分学校正常教学
设置战地失学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安置训练失学流亡青年
设立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实施战区教育
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与大学区制
戊辰学制(《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
职业教育发展
学校教育发展
1932年,职业教育独立于普通教育,《职业学校法》
学校管理制度
训育制度
军事训练
毕业会考制度
教科书审查制度
导师制:加强思想训诫
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苏维埃文化教育方针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大众的
民族的
科学的
抗日根据地的教育
教育方针
统一战线政策
”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政策
民办公助政策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政策
干部教育——抗大
校训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办学宗旨
培养抗日救亡军政领导人才
教育方针
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
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
群众教育
冬学(最主要的群众教育方式)、夜校、半日校
第八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普通教育暂行版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中国资产阶级首次以中央政府名义颁布的教育文件
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过程
又称1912-1913学制,参照日本
内容:三段四级
初等教育七年
初等小学校:4年,义务教育
高等小学校:3年
中等教育:4年,专设女子中学校
高等教育:预科、本科、大学院
师范教育:中高级、女子师范学校
实业教育: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特点
缩短了教育年限
男女平等
取消奖励科举出身,废除保人制度
规定一学期为三个学年
文、实不分科,只设大学预科
制定课程标准
废除读经讲经课,保留修身科
注重美感教育,提高唱歌、图画、手工、农业等课程的地位
蔡元培及其教育思想
教育方针
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
教育方针
军国民教育:学生生活军事化、体育军事化
实利主义教育:谋生计之发展
公民道德教育:从儒家传统文化入手
美育
世界观教育:立足现象世界追求实体世界
教育独立思想
教育独立论
教育经费独立:政府拨款,不得挪用
教育行政独立:设立单独的行政机构专管教育
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自由的发表及言论
教育脱离宗教独立:美育代替宗教
评价
教育受社会资金支持供养,传播一定的社会价值,无法脱离政府独立
教育对象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相对独立
改革北大
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学生:改变学生观点,树立为求知而来的学习目标
教师: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热心有能力的教员
设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砥砺德行,培养师生研究兴趣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
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教学体制改革
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传统观点
改年级制为选课制,“尚自然,展个性”
加强服务社会
女子旁听及平民夜校制度
新文化运动及教育思潮
新文化运动的教育改革
教育思想(民主科学)
教育个性化
教育平民化
教育实用化
教育科学化
教育实践(三改变,一发展)
教育及有所发展
废除读经,恢复民国的教育宗旨
学校教育内容改革:白话文,国语教学
师范和大学改革:高等师范,改革北大
教育思潮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宗旨
以工兼学,勤工俭学,工人求学,学生做工,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培养朴素工作和艰苦学习的精神,以消弭体脑差别
匡互生、周予同——北高师工学会——做工的人一定要读书,读书的人一定要做工
王光圻——少年中国会——人人做工,人人读书,各用所能,各取所需
李大钊——青年与工人打成一片——使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一片,才是所谓人的生活
胡适——纯粹的工读主义——工作不过是换取一份教育经费而已
平民教育思潮
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先革命再教育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教育改造社会
科学教育思潮
内涵:教育科学化和科学教育化
教育的科学化:用科学方法研究教育
科学的教育化: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
科玄论战
张君劢:玄学派,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
丁文江:科学派,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
流派
陈独秀:用文化反思方式引起中国启蒙
任鸿隽:以科学的内容充实教育
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职业教育思潮
国家教育思潮
勤工俭学运动
1922新学制
产生
仿美,六三三学制、壬戌学制
七项标准
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谋个性之发展
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使教育易于普及
注意生活教育
发扬平民教育精神
注意国民经济力
学制体系
初等教育
初小4年
高小2年
中等教育
初中3年
高中3年
高等教育
大学院、大学
新学制的特点
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划分教育阶段
初等教育趋于完善,更加务实
中等教育阶段是改制的核心,新学制的精粹
高等教育缩短年限,取消大学预科
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
改革师范教育制度
注重天才教育、特种教育
课程标准
小学取消修身课,增设公民、卫生、艺术课
中学六门课,高中选科分科制
收回教育权运动
巴顿调查团
成果:《基督教教育在中国》
三条建议
更基督化
更有效率
更中国化
过程
蔡元培《教育独立议》
余家菊:提出口号
广东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
分支主题
意义
未完全收回,但使教会教育世俗化本土化
向政府请求许可
改革课程体制:宗教课选修
加强社会服务
最大成果
《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许可办法》
向教育部行政官厅请求许可
中国人为校长,已有校长则中国人为副校长
中国人占董事会人数一半以上
不得以传播宗教为目的
宗教科目为选修课
第七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维新运动前的实践
兴办学会
发行报刊
兴办学堂
维新运动的教育举措
办京师大学堂
废八股,设经济特科
讲求西学,办新式学堂
影响:人人谈实务,家家言西学
维新派的教育思想
康有为
改革主张
废八股,改策论
派遣留学
大力创办学校
《大同书》
社会:无邦国,无君主,人人平等,天下为公
教育
人本院:孕妇
慈幼院和育婴院: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
小学院:养体为主,开智次之;德育为主
中学院:人生学问之通否,德性之成否,皆视此年龄
大学院:开智
梁启超
教育作用
开民智,兴民权
教育目的:培养新民
新品质、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特性
资产阶级观念
教育主张《变法通议》
倡导女子教育:经正女学
重视师范教育:师范乃群学之基
重视改革儿童教育
变科举,兴学校
介绍西方学理,指点教育新政
严复
三育论
鼓民力
开民智
兴民权
文化教育观:体用一致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颁布新学制
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
张百熙,第一个颁布的近代学制,最早提出义务教育
学制内容:三段七级(433433)
初等教育
蒙学堂 4年
寻常小学堂 3年
高等小学堂 3年——简易实业学堂
中等教育
中学堂 4年——中等实业学堂、师范学堂
高等教育
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 3年——高等实业学堂、师范馆、仕学管
大学堂 3年
大学院
仿日
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张之洞,第一个颁布并实施的近代学制
学制内容:三段七级(4545345)
初等教育
蒙养院 4年——幼儿教育机构,标志着学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初级小学堂 5年
高级小学堂 4年——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艺徒学堂、实业补习学堂
中等教育
中学堂 5年——中等实业学堂、初级师范学堂
高等教育
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 3年——高等实业学堂、优级师范学堂
大学堂 3-4年
通儒院 5年
新学制特点:新旧杂糅
新
学制系统
三级学制系统
教学内容
西学占主导地位
学制目的
义务教育目标,确立了三育模式
学制内容
设置实业学堂
重视师范教育
学制的组织管理
班级授课制
对待儿童
禁止体罚,尊重儿童个性
旧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效忠清王朝
课程内容
“读经讲经”课程比重大,学制偏长
学制的等级性
保人制度
学制的管理
保人制度
废科举,兴学堂
过程
废八股,设经济特科——>逐年按科递减——>彻底废除
影响
改革教育行政体系,厘定教育宗旨
教育行政机构
中央:学部
地方:提学使司
教育宗旨
忠君、尊孔、尚工、尚武、尚实
王国维教育思想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留学教育
留日教育
促进辛亥革命爆发
庚款兴学
留美教育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
爱国学社、爱国女学、中国教育会
第六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
太平天国的教育
教会教育在中国
早期教会学校
英华书院:第一所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
马礼逊学校:第一所建立在中国本土的教会学校
早期教会学校特点
对象:面向贫困儿童
优点:待遇优厚
不足:规模小、程度低
教会学校的发展
第一阶段:迅速发展
第二阶段:始于第一次基督教传教士大会
著名学校:上海格致书院
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第一个在华基督教教会联合会,后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性质及影响:殖民产物,促进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洋务学堂
类型
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
技术实业学堂
军事学堂:福建船政学堂
特点:新旧杂糅
新
培养目标:专门人才
教学内容:西文、西艺为主
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旧
零散:没有全国性学制系统
陈旧: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
官僚:管理者:有封建官僚者的习气
京师同文馆
设立:洋务大臣设立的语言学堂
发展:英文馆+天文馆,算术馆;后并入京师大学堂
组织形式:首次使用班级授课制
意义:近代教育的开端
福建船政学堂
简介:又名“求是堂艺局”;军事学堂
前学堂和后学堂
前学堂:法国人,制造技术
绘事院:制造图纸
艺圃:在职培训学校——半工半读,开在职教育先河
后学堂:英国人,驾驶、轮机
意义
为近代中国海军输送第一批战舰指挥和驾驶人才
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促进中国船舰制造事业的发展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旧学:中国的地图、历史、四书五经
新学:西方政治、西艺、历史
留学教育
幼童留美:容闳
派遣留欧:福建船政学堂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确立及六艺教育的形成
学校教育的萌芽
氏族公社
成均:乐教场所
庠:养老场所
夏
序:学射
校:乡学,养马驯马
商
大学与小学
右学(瞽宗、大学)
地方学校
庠:养老
序:射,军事训练
西周的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
客观原因
唯官有器,而民无器
唯官有书,而民五书
唯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
生产力制约
政治制度
特点
政教合一,官师合一
大学与小学
大学教育
天子建辟雍,诸侯建泮宫
辟雍建制:东序对瞽宗,上庠对成均
教育内容:学大艺,履大节,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
小学教育
教育内容:德行教育,书数
家庭教育
教育内容
基本生活技能
初级方位和数的概念
初级礼仪规范
尊重长辈
特点
男女有别
计划性
按照年龄阶段
国学与乡学
国学:大学小学
六艺教育的形成
礼乐射御书数
书数:小艺
礼乐射御:大艺
特点
文武兼备,智能兼求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及传统教育的奠基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发展
私学兴起
原因
可能性:官学衰落
直接原因:养士之风
经济基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政治基础:地主阶级发展壮大
意义
扩大了教育对象
丰富了教育内容
显示了古代士人的创造精神
开辟了百家争鸣的原地
特点
自由讲学、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游学、自由竞争
稷下学宫
性质
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官私结合)
具有讲学、著述、育才兼咨议作用
特点
待遇优厚
学术自由
影响(意义)
树立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扩大了教育对象
丰富了教育内容
显示了古代士人的创造精神
开辟了百家争鸣的原地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人性论
性相近,习相远也
人分为三等
上智:不教而成
中人:教育对其起作用
下愚:虽教不成
评价
一定的平等性和科学性,但奴隶和女子不受教育体现出局限性
教育作用
社会
经济:庶富教
政治:齐之以法,道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齐之以德,道之以礼,有耻且格
个人:重要作用
办学方针
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培养目标
君子
学而优则仕
教育内容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
《尚书》
《礼记》:礼仪规范
《乐记》:美育总称
《周易》:占卜用书
《春秋》:编年史书
特点
偏重文事
偏重社会人事
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道德教育
内容:仁
形式:礼
原则: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教学方法(好学启因)
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思行结合
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教师观(学诲以爱教知)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以身作则
爱护学生
教学相长
温故知新
影响
重视教育
教育平等
后世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
士人风格
孟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
孟子三乐
兄弟无故,父母俱在,此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此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此三乐也
思孟学派
孟子和子思
人性论
性善论
四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
羞恶之心:义之端
恭敬之心:礼之端
是非之心:智之端
人皆可以为尧舜
教育作用
找回、保存、扩充固有的善端
求放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教育目的
明人伦
五伦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君臣有义
朋友有信
教学方法
专心致志
盈科而进
教亦多术
深造自得: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论理想人格
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培养方法
存心养性
动心忍性
持志养气
反求诸己
荀子的教育思想
人性论
性恶论
性伪之分、性伪之和
教育作用
化性起伪
涂之人可以为禹
培养目标
大儒:以浅持薄,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人才任用:爱其宝,珍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学习过程
闻见:求知的起点
知
知通统类
兼陈万物而中悬衡
虚壹而静
行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
论教师
地位
天地君亲师
作用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师生关系
师云亦云
论教师
记诵之学,不足以为师
为师要有尊严而令人起敬
德高望重
见解精深表述合理
教育内容
儒家经典,尤其重《礼》
墨子的教育思想
一贯代表农与工肆之人
人性论
素丝说: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教育作用
对个人及社会有重要作用
教育目的-兼士
博乎道术
辩乎言谈
厚乎德行
教育内容
科学技术教育
政治与道德教育
重视思维训练
文史教育
教学方法(主创实力)
主动:虽不叩,必鸣
创造:述而又作
实践:合其志功而观焉
量力: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道家和法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逍遥
法家:奖励军功、耕战
战国后期教育论著
《大学》
三纲领
明明德:把自身善性发扬光大
亲民:推己及人,使人民向善
止于至善:不同身份做到尽善尽美
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
性与教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修养之道
自诚明,谓之性,尊德性(内发)
自明诚,谓之教,道问学(外铄)
为学之序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记》
教育目的及作用
教育的重要性: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化为先
对社会:建设国家
对个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教育制度
学制
学年
视学
考试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视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教学原则(前四个:预时循摩)
预防性原则
禁于未发之谓预;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及时施教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循序渐进原则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学不躐等
学习观摩原则
相观而善之谓摩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长善救失原则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不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臧息相否原则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启发诱导原则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教学相长原则
教学方法
讲解法
问答法
练习法
教师观
教学相长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尊重教师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乐记》——乐正克
凡乐之起,由人心生也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模式的初步形成
秦汉时期文教政策
秦朝文教政策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统一文字
严禁私学
汉朝文教政策
汉初文教政策
总体:推崇“黄老之学”
具体
允许私学
重视知识分子
废除“挟书律”
汉武帝时期文教政策
政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太学以养士
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措施
立五经博士
设立太学
察举制完全确立
汉代学校教育制度
中央官学
太学
教育形式
个别、小组教学
大都授
次第相传
考试
设科射策
鸿都门学
最早的艺术类专门学校
地方官学
郡国学校:文翁兴学
私学
兴盛原因
文教政策
官学数量少
古文经学派不得志
不得志的儒学家自己传业
经馆——高级私学
弟子:及门弟子、著录弟子
书馆
低级:识字
教材:凡将篇、急就篇、仓颉篇
高级:读写训练+德育
教材:孝经、论语、尔雅
今古文经学之争
今文经学:后谶纬神学化,占统治地位
古文经学:有史可查,考古发掘
郑玄促进两者融合
章句之法、师法、家法、经学会议
经学会议:石渠阁会议、白虎观会议
章句之法:教师所用讲义
师法:名师讲义
家法:名师讲义+学生整理
顺序
文翁兴学
设立太学
石渠阁会议
白虎观会议
鸿都门学
汉代取士制度——察举制
简介: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目:秀才、贤良方正、孝廉
发展: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清白寒素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汉代教育思想
董仲舒教育思想
三大文教政策
独尊儒术
兴建太学
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人性论:性善论
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
人性与教育关系
圣人之性:生来高尚,无需教育
中人之性:教育对其起作用
斗筲之性:刑罚可教
德育
作用:德育乃立政之本
内容:三纲五常
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
仁义礼智信
方法
必仁且智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重义轻利
教育内容:六经
学习方法
强勉努力
精思要旨
专心致志
王充教育思想
著作:《论衡》,批判谶纬神学
人性论:胎教
正性:禀五常之性
随性:随父母之性
糟性:母亲怀孕之间的影响
教育作用
对个人
强调胎教
教育是实现个人理想的途径
对社会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教育对社会有隐蔽性
教育内容
博通百家
重视现实世界
教育方法
学知与闻见:知识建立在一定经验基础上,“闻见”可以积累经验
思考与求是: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
问难与距师:提倡怀疑精深
教育目的:培养鸿儒和文人
鸿儒——兴论立说
文人——上书奏记
通人——博览古今
儒生——旦夕讲授章句
文吏——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完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西晋
国子学(国子监)
南朝宋
四馆
儒学馆
玄学馆
史学馆
文学馆
总明观
设儒玄史文四科,多科性
藏书、研究、教学三位一体
北魏
中书学(国子学)
皇宗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小学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和学校教育
隋唐文教政策
崇儒兴学
兼用佛道
任立私学
发展科举
隋炀帝大业二年,始建进士科
隋唐教育制度
官学
中央官学
六学一馆
等级性: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专门性:书学、算学、律学
一馆:广文馆
行政机构附设学校
弘文馆:门下省
崇文馆:东宫
医药学院:太医署
地方官学
州学、县学
经学、医学、崇玄学
私学
高级私学
低级私学:家塾、私塾、家学等
学校管理制度
入学:等级制
学礼:束脩之礼、国学释奠礼、贡士谒见、使者观礼
考试:旬试、月试、岁试
休假:旬假、田假、授衣假
惩罚:作乐杂戏、不率师教、假违程限、学业无成
教学:六学一馆对应教学内容
教育制度特点
学校体系形成
教育行政体系分级管理制度形成
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与法规完善
重视专门教育
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事务部门的结合
隋唐时期的选士制度
科举制的萌芽和发展
萌芽: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发展
确立:隋炀帝大业二年,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确立
科目:明经、明法、明算、明书、秀才、进士
考试方法:帖经、口试、墨义、诗赋、策论
程序:乡试——省试——吏部试
特点:自愿报名,逐级筛选,举子定期集中于京都参加考试,按科命题,同场竞试,以文艺才能为依据,择优按需录取
与学校的关系
选才与育才的关系
科举考试影响学校的教学内容
科举考试影响学校的培养目标
科举考试影响学校的考试方式
学校最终沦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影响
积极影响
对个人:提供一条公平选拔的途径
对社会: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封建统治
对学校: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出路
消极影响
对个人:科举考试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让人为科举奉献一生
对社会: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对学校:学校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
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隋唐时期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
《颜氏家训》——封建社会第一步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士大夫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专才
论述士大夫受教育的必要性
从人性论角度出发: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与个人利益相关
与个人前途相关
教育内容
德艺周厚
注重农业生产知识
儿童教育
使用通用语言
切忌偏宠偏爱
严慈相济
注重儿童早期教育,及早施教
注重儿童道德教育
学习态度和方法
勤学、切磋、眼学
虚心务实、博学广师
韩愈
人性论:性与情
人才培养与选拔:千里马与伯乐
教师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学者必有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相师:民主的师生关系
以道为求师标准,学无常师
第五章 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发展
科举制度的演变和文教政策的发展
科举制的演变
宋
扩大科举名额
殿试成为定制
建立新制,防止舞弊
别头试
锁院制
誊录制
糊名法
确立三年一贡举
元
以《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答案
完善科举制度
民族歧视严重
明
八股文成为固定考试文体
科举定式确立
学校纳入科举体系
清
学校彻底沦为科举附庸
国家抡才之大典
积重难返,舞弊成风
冒籍
怀挟
传递
倩代
通关节
文教政策的发展
宋:兴文教,抑武事
元:汉化、发展科举
明: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
清: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
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宋朝三次兴学
庆历年间,范仲淹,宋仁宗
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设立太学,采用分斋教学法
改革科举,罢帖经、墨义
熙宁年间,王安石,宋神宗
恢复和发展地方学校
改革太学,采用三舍法
设立武、律、医专门学校
编写《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崇宁年间,蔡京,宋徽宗
大力发展地方学校
恢复医学,设立书、算、画等专门学校
废除科举考试,改由学校取士
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建立州县太学三级学制系统
学校教育制度
官学教育制度
宋
分斋教学法:分科教学
三舍法:过程性评价+考试
明
积分法
监生历事:类似于大学生实习制度
社学:创于元代,元代地方官学
清
六等黜陟法:动态管理
书院发展
发于唐朝
印刷术的发展
佛教禅林影响
官学衰微,士人失学
我国一直有私人讲学的传统
宋
书院发展
书院作为制度确立
促进南宋理学和艺术文学发展
书院官学化倾向出现
白鹿洞书院揭示
书院发展史上第一个纲领性学规
内容
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元:加强控制
明
东林书院
介绍:杨时讲学之所,后有顾宪成、顾允成兄弟修缮讲学,成为明朝规模最大的书院,形成东林学派,后糟禁毁
特点
推行程朱理学,反对王学
完备的讲会制度,《东林会约》对讲会有明确规定
密切关注政治,讲学活动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
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意义:重要的文化学术和政治活动中心
清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阮元)
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
各用所长,因材施教
重视科学研究,刊刻师生研究成果
书院特点
精神:自由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人格和道德修养
教学特点
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讲会制度盛行
师生关系和谐
教学门户开放
注重学生自学,发展兴趣
重视讲明义理,躬亲实践
私学发展
蒙学
课本种类
识字教学类
伦理道德类
历史教学类
诗歌教学类
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类
课本特点
名家编写,质量较高
适应儿童心理,采用韵语形式,简洁易读
按类编写,种类繁多
把识字、知识与道德结合
经验
对儿童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培养儿童行为习惯
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培养儿童学习兴趣
宋元时期的教育思想
朱熹
人性论
天命之性——至善
气质之性——有善有恶
教育作用
变化气质
明天理,灭人欲
教育目的
明人伦
《四书章句集注》:科举考试规范答案
朱子读书法
熟读精思
循序渐进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着紧用力
居敬持志
学校
小学,教事,圣贤坯璞(8~15岁)
大学,教礼,加光饰(15岁以后)
王守仁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
良知:与生俱来,人皆有之,不可泯灭
教育作用:学以去其昏蔽(致良知)
教育原则
随人分限所及
因材施教
量力性
循序渐进
教育内容——儒经
道德教育
目的:明人伦
方法
静处体悟
事上磨练
省察克治
贵于改过
儿童教育
批判传统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
儿童教育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
儿童教育的内容: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
儿童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和反思
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
颜元——漳南书院
宁粗而实,勿妄而虚——实学
教育内容(六斋)
理学斋:应时而置
帖括斋:应时而置
文事斋:礼乐书数、天文地理
武备斋:击技,射御
经史斋:《十三经》
艺能斋:工学、火学等
义利观
正其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