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
2024-08-11 02:05:49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一个公司寻找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的经济往来,应该用什么标准来寻找合作对象?经济学的逻辑认为,应该用不同公司以往在市场上的表现来衡量选择。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发现,公司并不是在市场上系统地搜寻合同伙伴,而是使用社会网络中的过去交往过的伙伴。
在组织间关系上,社会网络也起着重要作用:规范的市场环境下,社会网络关系有明显作用
交易成本学派、制度学派、社会网络理论 思路比较
需要解释的组织现象
第一,在宏观层次上,不同宗教教义的个案很少,我们很难从数量有限的个案上寻找到规律。
第二,即使有足够的个案来说明某种宗教的形态导致了资本主义精神产生,我们观察到的也仅仅是统计上的关系,仍然需要解释这些统计关系背后的因果关系。
从宏观到微观的环节,比如说新教教义的宗教形态怎么影响人的行为。
从微观到微观的环节,个人的价值观念如何影响了他们的经济行为
古典经济学讲的从微观到宏观的解释,个人的经济行为如何形成了宏观层次上的市场经济制度
有三个解释的环节
科尔曼认为韦伯的解释缺乏微观基础:加尔文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都是宏观层次的现象,这种用宏观现象解释宏观现象的逻辑忽略了微观层次上人们的行为,对加尔文教义究竟是怎样促成资本主义精神没有提出令人满意的解释。科尔曼力主从人的行为的微观层次上寻找解释答案。
科尔曼(JamesColeman,1990)的问题
当一个人加入一个群体的时候,受到群体的约束,建立起了个人和群体的基本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社会网络关系。
个人和群体的两重性
博特(1992)将这个思想进一步发挥,把网络和个人的双重性问题加以模式化。
研究社会网络,人们花费许多气力发展描述网络的技术手段。
从个人和群体的双重性角度去研究问题
从齐美尔思路发展的研究基本上把结构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研究结构对行为的影响。这一思路的研究是从结构、网络角度去解释行为和关系。
齐美尔的基本思路
主要代表人科尔曼:社会网络学派的另一个思路特别强调个人利用社会网络争取社会资源以获得地位的意义。
他提出的社会资本理论(2001)即是从这一角度研究、解释个人如何利用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他的实证研究工作涉及了中国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工作升迁等等。
林南长期研究社会资源对人们地位获得的重要性
社会网络学派的另一个思路特别强调个人利用社会网络争取社会资源以获得地位的意义。
社会网络功利性的思路
社会网络理论从社会网络关系或人际关系的网络结构出发来分析解释社会现象,提供了一个结构主义的微观基础。社会网络学派在组织学领域的发展得到博特的《结构洞》一书的大力推动,成为经济社会学的核心理论。
社会网络学派的回答:两个思路
应该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解释。第一,所谓理性人的角度在这里的解释能力有限。第二,一般的道德规范在这里也发生了问题。
经济学家认为,人是自私的,人们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可以做很多损人利己的事情。格拉诺维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们如此自私投机,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没有观察到那么多的不信任现象和投机行为呢?
1.经济学家提出的理性人概念后面蕴涵着一个解释的逻辑:行为最大化及其效率机制。2.制度理论后面也有一个逻辑:合法性逻辑及其对人的行为约束。3.关系网络后面的逻辑:一种可能性是,网络关系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行为。网络关系的强弱、重复性会影响人不同的行为,网络的位置、结构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内化过程,从而使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产生不同的行为。另外一种解释是网络可能限制一个人的信息,例如,两个人在同一个网络中,但是他们的网络位置不同,所处的关系联结也不同,他们的信息流通就会不同,所受到的影响也相应不同。这样,不同的网络或不同的网络地位为两个人提供了不同的信息,对他们的思维判断产生了不同的限制和影响。从结构角度去讲,网络限制一个人的信息,而信息决定了人的思考和行为。
什么样的机制导致了不同网络中的人的不同行为
提出了劳动力市场上弱关系的强度这个很有新意的思路,在社会网络研究中是一个里程碑。
格拉诺维特的“内嵌性理论”
如果一个人能够成功地运用网络的话,他的生活机遇就会大大改善。网络可以帮助你控制局势,提高讨价还价的地位。
社会网络是一种社会资本
结构洞就是讲没有重复的信息源,这是最为有效率的网络结构。一个人的网络越多越好,这是一个大前提;与此同时,不重复的网络多多益善,更有效率。
基本的思想:不重复的信息源有效率
我们所关心的不仅是个人的网络,还要关心的是各自的关系网络。
他的研究取向属于社会网络理论的第二个思路,即</span><span class=\"bold\">从理性人出发,特别强调关系网络的功利性和工具性
博特的“结构洞理论”
生产和供给之间的平衡产生价格
经济学对市场活动的认知
市场的活动实际上是厂家之间相互模仿,相互观看同行是怎么定价的,产出是多少,在维持他们之间这种所谓的网络关系的过程中把市场不断地重新生产出来。因此,网络关系导致了市场的产生。
社会关系网络学派对市场活动的认知
怀特:关系网络与经济学解释市场起源
企业的成效、偿还能力和抵押
经济学的理论逻辑
企业在银行中有熟人关系,就更有可能得到贷款,而且贷款的利息较低
网络理论
乌泽:关系网络与经济学解释金融现象(贷款)
这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或是或否的答案,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论取向。我们关心的是因果关系问题,网络背后是什么机制在起作用?比如说,当我们说结构决定行为的时候,我们似乎表述了一个因果关系。但是我们要再问一下,结构是怎样去影响到人们行为呢?是不是有一个可以比较明确描述的机制在起作用?
第一,我们面临一个根本的问题是,网络研究有没有一个理论?社会网络是不是一个独特的机制?这些网络究竟是制约了人们的自主性还是服务于人们的自主性?
周雪光在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感受是,经济学的成本代价的概念根本没有进入社会学的理论思维。
第二,网络学派研究学者讲了很多社会网络的好处,它可以提供信息,可以约束投机行为等等。但是他们对网络的代价讲的不太多。
网络有许多好处,其中之一是可以传递信息。但是当人们过分地依靠网络的时候,网络就限制了人们可以得到的信息。如果我什么事都通过熟人去办的话,我的信息可能就更多地受熟人网络的约束。
第三,网络的局限性
理论上存在的若干问题
制度学派的许多研究工作有一个特点,在研究中通常是和其他的思路、流派做比较
网络研究的一个弱点是与其他的理论之间缺乏对话。
1.怀特的问题:如果我们在研究中只选择那些通过弱关系找到工作的个案,而不考虑那些通过弱关系没有找到工作的样本,那么这个研究方法就有问题了,因为我们只是选择了需要解释的现象的一个片面。2.乌泽的问题:研究的企业只是那些有信贷关系的中等企业。而大型公司和小型公司通常不在银行贷款。
方法论上的有关因变量的选择问题(selection on the dependent variable),即在样本选择上不能客观反映我们需要解释的现象的变异程度。
网络研究的基本思想是把完整的一个网络描述出来,看每个人在网络中的地位如何影响他的行为。但是,一个网络也许有几百人、几千人,要把如此规模的网络描述出来在技术上是困难的。
技术上的问题
研究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市场实际上是厂家作为一个群体,相互观望、相互模仿,不断再生产他们之间的网络结构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产生了我们所熟悉的市场。
社会网络学派的实证研究
从“内嵌性”到“结构洞”: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进展
制度学派从最强的意义上有迈耶和道格拉斯提出的观点,即所谓制度即是共享观念、共享思维。
它涉及了具体的行为者,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到了组织间网络关系上。
迪玛奇奥和鲍威尔提出,网络关系强度(或一个领域的集中程度)和它的制度环境与组织之间的影响大小成正比。
制度一方面强化过去的意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共享观念的微观基础
争论的双方都披上合法化的外衣,用公众舆论中可以引起共鸣的话语来争取听众,而不是赤裸裸地说:“我要当总统。”
美国的总统大选
争论双方都在力图为自己的观点披上神圣的外衣
美国的堕胎运动
民主参与的制度影响了制度资源分配的渠道和合法性的基础,宏观层次上制度影响了行为和利益集团的运作。这一制度诱使追逐私利的个人和利益集团追求、发展和利用符号资源(如公众话语、媒介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的功利性目标。因此,这个过程本身就产生潜在的功能,虽然它的目的不是产生共享的思维,而是达到自己的私利,但是因为这些争论在不断地用大同小异的观念去影响大众去影响公众舆论的时候,它的潜在功能恰恰是加强、发展、延续了共享的思维。
黑人贝多芬事件
三个案例
从制度学派的思路来看,一个组织决定采纳某种制度是发出一个信号。
所谓私有信息就是一方知道而对方不知道的信息。信号通常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出现的。在以前讨论时,我们强调了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隐瞒信息的做法。但在另外一些条件下,拥有信息的一方愿意让对方知道自己的信息,因为这样对自己有利,这就需要发出信号来传递这一私有信息。
信号是拥有私有信息的一方采取主动行为通过某种行为或方式让对方知道这些私有信息,这就是信号的概念。
【“卷\"的由来?】
个人和组织的许多行为都与发出信号解决信息不对称困难有关。
第一,信号的成本对不同类型的人一定是不一样的。
信号有效性的第二个约束条件是,高能力的人愿意选择这种方式。
斯宾塞的信息理论提出,如果信号是有效的,它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过去经济学认为有关产品效率的信息大家都知道,不需要发出信号
在实际生活中,高品质常常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需要信号传递信息。
信号要完成的任务是:①让外界知道我的私有信息;②表明我的组织和别人不同。
信号和具体制度功能是没有关系的
组织采纳某一种广为接受的制度看做是向外界发出一个信号,这个信号表明这个组织的合法性或对合法性的追求,将自己这方面的私有信息告诉外界
从信号理论角度讨论组织趋同性现象
组织趋同性的微观基础
制度的微观基础:制度学派框架内的一个尝试
“即时市场”和“等级制度(正式组织)”是各种经济活动形式的两个极端。
“重复购买”指顾客和商家或企业间重复的经济往来,但是这种关系只是建筑在经验期待之上,不受合同、法律约束。所以,这种形式更为接近即时市场。“一般合同”建立了稳定的经济交易,离开了即时市场。而与一般合同相比,“战略同盟”和“关系合同”建筑在更为稳定长期的合作基础上,因此更为接近于正式组织的框架。“合资企业”虽然涉及两个企业,但是已经在一个正式组织结构中运作了。
不同经济形式和三种机制
组织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效率机制的制约。等级制度本身也是在效率机制的支配下的产物
经济学的效率机制个人和组织的行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所驱动
很多组织采取理性的制度,但是组织的很多行为和效率的关系并不密切,而是为了取得合法性。
合法性的机制是建立在一个社会承认的逻辑上的,关心的不是效率问题,而是如何得到社会承认取得合法性,以便组织生存
关系网络的机制认为组织或个人所处的具体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他们的行为。
一类关系是共存平行的关系。
另外一类是共存互补的关系。
第三类是互相竞争、互相替代的关系。
机制间的关系
比较理论分析:三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理论只是一个菜谱,或一个路线图
理论最重要的是要做解释工作,它从某一个角度去解释问题
把不同的解释逻辑放在一个具体问题上加以比较把几个理论思路放在一个比较的框架里,目的是让它们直接对话。
进一步思考:是否可以把这些不同的机制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一一分离出来加以解释呢?
第四讲 组织与社会关系网络
“有限理性”是组织研究中很早提出的、至今仍具有深刻理论意义的核心概念。
有限理性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组织研究领域,而且更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研究思路。
基本思想:人们信息加工的能力是有限的
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中主流的决策理论均是以理性选择为基本分析框架的。
西蒙在观察组织决策的实际过程时发现,人们在从事决策时的行为常常与这一理性选择模式相悖,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西蒙(1957)提出了上面所说的“有限理性”这一概念来解释这些实际运行中的行为。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组织社会学集中注意“组织与环境”关系的时代,有限理性作为讨论个人或组织行为的研究思路被束之高阁了
有限理性概念的历史回顾
西蒙提出“有限理性”的起点是建筑在这样一个观察上的:人的心理设施对信息加工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经济学的理性决策模式的基本前提在实际生活中是不能满足的。
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
联想性(Availability)
取舍性(Adjustment)
经验估计
人们的许多决策活动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不确定条件下个人决策行为的研究工作对经济学的理性模式提出了更为深刻的挑战
心理学基础
人们通常认为,组织设计有助于克服“有限理性”的困境。的确,在一个组织中,人们可以通过组织的资源配置和结构系统地收集、加工和分析信息。
组织基础
在研究中引人政治冲突、政治利益的变量大大地扩展了“有限理性的理论框架。
在组织研究中引人政治过程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理论研究框架。
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一个最大区别是:前者有着不同的个人或群体相互作用,而这些个人或群体通常有着不同的利益、目标和观念。
政治学基础
注意力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决策活动。
在组织决策过程中,时间和注意力都是重要的稀缺资源
决策者如何区分“成功”和“失败”的界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组织决策与人们的承诺、执着commitment)有重要关系。
一些与注意力分配有关的因素
注意力分配
第一,组织规章制度决定了注意力分配--不同的决策程序和过程影响了注意力的分配和决策的频率
第二,规章制度决定了利益分配--什么人参加决策的过程
第三,规章制度决定了信息---不同的部门结构导致不同的信息加工、解释的过程和结果
正式组织的鲜明特点之一是它的规章制度,特别是日常运行的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的作用
原因之一即是因为人们可以对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通过规章制度加以程序化
组织是一个高效率的机构,规章制度可以保证一个组织的可测性并可以提高效率。
①避免经理层与工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冲突;②转移注意力,用来避免或延缓政治冲突;③政治斗争胜利的战利品,一旦政治斗争结束就被束之高阁;④有时规章制度是政治冲突雷区的标志,人们会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些规章制度。
古尔德纳(Gouldner)和克罗泽(Crozier)的研究发现,组织规章制度常常用来替代管理人员与工人面对面的冲突。工人为了减少管理人员决策的主观性,为了保护自己,也极力推动清晰明朗的规章制度的建立(Perrow,1986)。
规章制度的制订和使用并不总是一个理性的过程。
规章制度是组织设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一把双刃剑。可预测性是组织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有助于与外界建立持久的交换关系。为此,组织通过规章制度来保证它的稳定性、持续性、可测性。但是,组织制度一旦建立就会制约收集信息,即制约对外在环境新信息的反应。因此,在组织制度和适应能力之间有着一个深刻的矛盾。
组织规章制度是组织学习的结果,是对组织成功或失败经历的总结。
组织规章制度和有限理性
如果组织无法全面、共时地比较面临的选择,不能预测未来的话,那么它至少可以不断学习、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适应性组织(adaptiveorganization)/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
第一,建筑在学习机制上的组织通常不是遵循最大化原则来行为,因为它不可能知道它所面对的所有选择。
第二,在以上讨论中,我们从理性选择过渡到了有限理性,组织行为实际上是一个“边干边学”(learning by doing)的过程,而不是所谓的理性选择过程。
第三,组织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观点指出,任何组织在其适应性和适应能力之间都有着深刻的矛盾。适应性指一个组织在此时此地对环境的适应;而适应能力指它对未来环境变化不断适应的能力。组织此时此地的适应性通常是组织过去学习的结果,通过组织结构来加以保存。但是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制约了组织的探索方向。
第四,因为有限理性的局限性,人们常常依赖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来协调各自或之间的行为。
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陷阱,学习型组织并不总是是一个成功的组织。
组织学习是一把双刃剑
有限理性与组织学习
有限理性的研究工作
有限理性概念是其交易成本理论的重要前提假设之一
在充分信息、充分竞争情况下,市场动是没有交易成本的
即使人们引进信息不对称性这一条件,在在充分理性的条件下,人们仍然可以通过设计“远见性合同”来找到好的激励机制诱导合同双方采取适当的行为
从人的行为角度去研究经济行为在人们理性有限的情况下,人是如何行为的,与理性模式的预测有哪些区别
“行为经济学”流派(Behavioral Economics)
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1985)的交易成本学派
许多组织行为都是组织对制度环境的反应
组织制度化的过程即是组织不断采纳制度环境所认可的组织形式和行为的过程
制度学派的这些基本命题是以“有限理性”为前提的
注意力短缺与象征性模仿有着密切关系
制度学派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研究成为组织研究的热点
(Burt,1990;Lin,2001)强调社会关系网络的“工具性”作用,即人们通过有意识地建造、维持关系网络提高竞争优势
社会网络学派--网络的局限性
有限理性与其他组织理论的关系
在有限理性背景下我们观察到的是一个学习型组织,而不是一个理性的组织
组织出现本身即是效率机制的产物,这也意味着组织是克服有限理性的一种方式
在一个理性的时代讨论有限理性是不合时宜的。但是盲目相信理性常常导致主观意志的膨胀,这正是组织失败的通病之一。
从“有限理性”到“组织的局限性”
1.在以上各讲中讨论了三种不同的理论解释逻辑--交易成本经济学、制度学派和社会网络学派2.讨论了有限理性这一理论思路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第五讲 有限理性与组织研究
有些组织中等级森严,人们逐级向上爬。晋升成为人们职业生涯中竭尽全力争取的目标。
很多高科技企业中的组织结构却非常平台化
为什么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等级制度?
在不同企业里,甚至在同一企业中,报酬形式可能是大相径庭的
一种观点:这个指导员的做法建立了一个典型的“个人魅力型”权威,不稳定。
另外一种意见是,部队与企业不一样,部队打仗是需要生命作为代价的,所以感情联系十分重要
部队指导员关爱下级案例
韦伯提出过三种权威:个人魅力型、传统型和理性法制型
吉本斯的目的是要说明一个道理:组织现象是非常错综复杂的,但并不是神秘莫测的(messy but not mysterious)。我们可以通过对组织现象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模式化,进而提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们把政治因素(游说、目标冲突)引入到组织内部分析上,考虑什么组织结构可以降低政治游说的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游说活动是有成本的,对生产率、对部门间关系都有影响。
经济学家吉本斯(Robert Gibbons,1996)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式,试图对这一现象给予一个解释
管理模型的选择:“亲密型”干群关系还是“疏远型”干群关系?
组织激励课题
长期以来经济学把这个组织内部运作看成一个黑盒子,不予重视。
激励机制使得委托一代理两者之间的目标一致
为什么需要“激励”?
每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激励设计中另外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是风险问题
固定工资
利润分成
一次买断/租赁
三种激励模式
委托方在设计合同给予代理方激励的时候,应该选择那些有效信息的指标,这些指标产生误差的可能性越小越好
有效信息原则
员工的努力和产出有什么样的关系
测量表现的准确程度
个人承受风险的能力
个人或工作性质对激励的反应程度
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应该提高或减弱激励的强度
激励强度原则
工作表现的测量问题
我们要解决委托一代理关系中组织目标与员工目标的不一致问题,监督与激励是我们可以采用的两个机制,它们之间有着互补关系
监督强度原则
如果我们要求员工对几件事情给予同样的注意力,那么在这几件事情上的激励强度必须是一样的
组织成员通常从事几项工作
平衡激励原则
经济学的一个模型:激励原则
激励与风险的平衡问题
经济学家:在很多情况下,组织采取的措施不是金钱而是其他方面的激励
社会学家:1.第一,经济学通常假设人们厌倦工作2.第二,人们在寻职时关心的不仅仅是工资高低,而且很注重工作的人文环境、同事之间关系,等等3.第三,人们有很多行为不是仅仅对狭义上的激励强度做出反应
讨论:两个角度的批评
经济学的激励研究
经济学家从激励角度对组织内部的等级制度提出了一个解释,即等级制度下的晋升过程和评枯对人们的行为提供激励
拜伦认为:组织内部市场和等级制度的产生与社会群体机制有关
任何一种组织群体内部都需要保持一种和谐,社会冲突导致了组织分化
组织行为领域关心的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组织内部怎么样解决激励问题
一个社会的人和社会分层的结构位置之间有个匹配过程( matching process),即一个社会结构中的人是如何与一个组织结构中的位置结合在一起的。
这个过程与组织内部的等级制度相互关联。在讨论一个人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时,我们应该考虑他在组织中的位置是什么,他与组织中的位置之间的(相互)匹配过程是什么。
开放性指的是人来人往、自由流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封闭性是指组织内部形成了垄断,对人员流动形成了严格限制
组织有两种模式:开放性模式和封闭性模式。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经济学和社会学同时都有一大批学者研究劳动力市场和组织内部劳动力市场,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框架
当专业化程度非常高时,即科技人员数量非常大时,等级制度就不需要了,或者说不应该存在了。
等级制度和专业化程度这两者间有着互相替代的关系。
社会学中的雇佣问题和激励问题
经济学和社会学在研究组织内部时都关心两大问题:组织内部工资的分配和晋升
波多尼和拜伦提出,组织内部不同于市场:非正式社会关系是组织内部重要的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建立的小群体通常有着极高的重复关系密度,缺少结构洞。这些网络有助于建立一个人的身份、社会期待,从而增大晋升机会。
网络可以提供信息、资源,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网络另外起的作用是提供我们的归属感
结构洞理论(前面讲过)的反面
一个实证研究
在全国纷纷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大趋势下,气象台也要有所表示,以取得合法性。它通过“个人责任制”这个做法发出信号给全国人民:我们管理有方,非常认真,你看我们的激励制度清清楚楚,责任落实到人头上。
一个例子:气象台责任制的困惑
几个实证研究的分析
学术流派中这样一个特点:主流经济学只有一个基本模式,一个基本的解释逻辑;而社会学研究有着不同流派、不同的逻辑之间的争论和实证研究。由于缺乏一个公认的理论框架和比较统一的分析工具,社会学的学术研究活动密集,发表的文章很多,但是极少形成持续性的研究积累,把理论思路发展下去。
比较理论研究是社会学一个特点,但缺乏理论和研究间的对话
小结
第六讲 组织中的激励问题
①如果法律上的契约这么昂贵(雇佣律师、法律手续),为什么签订了又不用了呢?这么昂贵的东西只是一个摆设吗?
②如果工商业的关系是通过社会关系来维持的,那么这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什么?
斯图尔德·麦考利(StewartMacaulay)
在美国的大公司或机构里,雇佣关系通常是不对称的。个人辞职离开公司非常容易,而公司解雇员工非常困难
为什么在一个法律健全的社会里,在例如大学的领域却没有正式的、详尽的合同?
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有那些特点呢?
广泛的定义:任何两个经济实体的双边关系,甚至多边关系,都可以称为合同关系。
经济学有关合同问题的许多讨论围绕着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性这一问题
交易成本学派关心的问题更多的是与投资专用性有关的交易成本
MIT的经济学教授乔斯克(PaulJoskow):电力公司和煤矿之间合同
交易成本理论的框架中出现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交易成本的思路
第一,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我们很难用一个合同把任何一个经济交易完整地描述出来,因此合同都是不完备的。
基本思想
可以从不完备合同和权力的分配这两个角度解释很多经济现象,比如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组织边界。
在不完全合同条件下,权力是解决合同中出现的问题的最终立足点,谁具有所有权,谁最后负责解决问题。
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在不完备合同条件下,合同一方(或双方)的“关系专用性”的投资会低于效率水平上的投资。
合同理论的核心是一个产权理论
公司间合并的收益使得收购公司进行关系专用性投资的激励增加;这是因为它获得了更多的剩余控制权,所以它可以得到这种投资所创造的事后盈余的更大部分。
合同理论的观点
从合同的角度看组织内部关系,一方面我们看到许多的劳工关系是建筑在正式合约之上,受到法律保护。但更重要的是,雇佣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不完备合同问题和激励问题在组织内部同样存在。
隐性合同或非正式合同是双方的一种理解(understanding),不是用文字写出来的。
组织内部的契约关系
一个是信息经济学的思路,关心的是风险与信息问题:例如环境不确定性与风险分配问题、对对方努力程度的监督等等。
另外一个是交易成本学派和不完全合同理论的思路,关心的问题是专门化的投资和合同的执行。
英国经济学家莱昂斯(Bruce Lyons,1996):把经济学关于合同的很多讨论归结为两个理论思路
企业间的合同:一些实证命题
经济学中的合同框架
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工作没有在合同关系的框架中进行,但是它的许多研究都与人际间或组织间的双边关系有关
而网络机制可以使得雇员更快升迁。因此我们可以把网络机制看做影响合同执行的重要因素。
内部升迁实际上是雇佣关系合同的一个组成部分。雇员一旦进人公司后,就与公司建立了一个隐性合同
①网络关联提供信息、资源和竞争优势;
②网络关联提供群体认同和群体归属感,增强竞争优势。
社会网络学派认为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网络和网络中的地位差异也会导致合同的形式、内容和执行过程的差异
如果有比网络更为有效率的组织形式,那么组织就会择优而取
效率机制是基本的因果关系,社会网络是实现效率机制的一种手段或工具
社会网络的内嵌性观点则认为,网络结构是一个客观存在,制约人们的选择和取向。因此,网络基础上的行为与市场基础上的行为并不总是一致的。
周雪光:网络功利性的思路与经济学的效率机制是一致的
社会网络与合同关系
多尔认为在日本的文化中存在着一种社会期待,使得人们很少有投机行为。合作伙伴对双方有着相当的责任感,而不是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泛化的承诺
英国社会学家多尔(RonaldDore,1983)
文化制度和契约制度:日本纺织业的启示
麦考利的研究表明,合同的执行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是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关系问题,是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联结问题
看一看社会学的解释逻辑对一个典型的经济现象有多大的解释能力
中国转型社会中合同行为是个很有意义的新型经济制度
研究中国在改革期间企业间关系演变的状况题
研究背景
经济合同是企业间有关产品或服务交易的跨越时间的规定。
企业间合同是最为典型的经济关系
合同本身也是一个制度现象,需要制度环境来保障,而且在合同的制定和执行中渗透了社会关系
交易成本、合法性机制和社会网络关系对企业间合同关系的作用
一个比较理论的框架
经济合同及其面临问题
企业间关系为交易成本所决定。因此,具体的交易是基本分析单位。具体说来,合同的内容、形式和执行过程应该和该项交易的特点相关
交易成本学派
合同的内容和形式与企业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有关系。社会关系不一定是因为合同建立起来的
社会网络学派
在相同的环境里,企业的行为会表现出趋同性;而不同的制度环境会导致不同的组织行为
合同问题的一个重要维度是企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交易成本学派、社会网络学派、制度学派有关研究企业间关系的基本命题
一种是平行的关系,即三种机制都在起作用,它们之间互相独立;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互补关系,例如网络可能会降低交易成本,因此社会网络关系和效率机制之间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或互补关系。
还有一种可能是相互竞争的,即一种机制的增强导致了另外一种机制的削弱。
三个理论逻辑之间的关系实证假设
①社会网络在搜寻合同伙伴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②寻找合同伙伴的渠道与企业产权类型有着显著关系,这表明制度学派的解释逻辑有一定的解释力。
不同的理论逻辑提出不同的寻找合同伙伴的渠道方式
第一,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倾向于使用正式合同。
第二,社会网络也有作用。
第三,我们发现交易成本变量对于合同的形式没有太大的作用。
合同内容的详略和形式
①企业的产权类型对于合同伙伴之间的社会交往强度没有显著关系
②如果合同双方在合同前有过往来,他们在缔约后的往来强度高于以前没有往来的伙伴。这与格拉诺维特提出的商业关系和社会关系互相转化、互相强化的观点是吻合的;
③最为重要的发现是,交易成本变量与社会交往强度有着显著关系,而且和交易学派的预测完全一致。
缔约后社会交往强度
研究发现
转型社会中的企业间合同关系:一个比较研究
第七讲 契约制度研究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价格协调人们的行为。因此,在市场交易中不需要任何市场之外的制度设施。
为什么我们在市场上观察到“声誉现象”?为什么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会出现声誉现象?
大学的中心等级制度
音乐不同流派的多元中心格局
我们怎样解释这些不同的声誉分布和稳定性呢?
许多声誉现象并不是直观明了的,需要认真研究才能解释
因此,声誉制度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制度。
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声誉恰恰是在不同群体和个人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共同承认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社会学和经济学在这一课题研究上的解释逻辑是什么?在这一基础上我提出一个制度学派的理论思路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
声誉现象的三种不同理论逻辑和研究课题
新古典经济学假设中,理性是无限的,信息是完备的,市场竞争是充分的
竞争和价格等市场机制可以协调经济活动和交易,达到效率经济,而不需要任何其他的非经济机制
旧车市场上看到的是信息不对称性,即旧车的卖主比买者更了解这辆车的质量
信息不对称的条件诱发了投机行为
一个稳定的旧车买卖公司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困难,因为稳定存在的公司可以利用过去行为的声誉向顾客表明自己产品的可信度
组织制度和组织策略对解决这些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声誉成为解决信息不对称性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
阿克罗夫的“旧车市场”问题
信任是一个商品,也就是说,人们只有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才会提供这种产品,而顾客必须付出代价才能购买到这一产品。
从功利性角度解释“信任”的产生。
经济学家认为,任何没有建筑在实际利益之上的道德约束都是脆弱的。
达斯古波塔的模式
在不同质量产品并存的市场上,高质量产品的厂家需要一种信号帮助顾客区别不同类型的产品
高质量产品的厂家可以采取的一种有效信号是沉淀投资,即无法挽回的投资(nonsalvageablecost)
克莱因和莱弗勒(Klein and Leffler,1981)从信号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式
在长距离贸易中,人们不可能依靠匿名的市场关系来解决这些困难,人们需要走出即时市场,建立一种身份(identity)。
其次,他们建立委托人群体的“统一战线”(行会制度),相互之间建立非常紧密的关系,形成了一个信息流通迅速的网络。在这些制度条件下,声誉成为一个有效的制约机制。
一个是声誉机制,另一个是多边惩罚机制,解决了长距离贸易的信任问题
如果有“效率”的收益,在没有相应的正式制度的情况下(没有正式的法律制度),如果某种组织制度可以改进交易、提高效率,那么这种制度就会应运而生来实现这种经济效率。
“私立的法律制度”(private order)
经济史学家格雷弗(Greif,1989)
在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危险和不完全合同这一系列问题面前,市场和价格的机制无法正常运行,必须由其他机制取而代之
经济学家把声誉看做是一种资本“商品”,对其投资可以在未来得到回报。正是对这种“回报的预期导致了人们对声誉的投资和维系。
经济学的解释思路提出了声誉产生的微观基础即人们追求私利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导致了声誉现象的产生。
经济学关于声誉的基本思路
几个重要的研究工作
经济学的解释逻辑:声誉=信息
美国投资银行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有着一个十分稳定、众所周知的声誉等级制度。
投资银行是美国金融界的龙头老大,其作用举足轻重
这些银行的座次序列正是银行声誉等级制度的体现。
问题的提出
投资者需要某种可以依赖的信号来帮助他们分辨不同上市公司的质量;而上市公司也需要某种信号来提供有关他们公司高质量产品的信息
一个公司在各个公司间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地位正是这样的一个重要信号
基本思路是,在一个社会或行业中常常有大家所公认的稳定的社会等级制度,不同的公司通过与高地位的公司建立关系来发出信号表明自己产品的质量
波多尼的理论是建立在社会网络理论的解释逻辑之上的
网络地位可以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
社会学家波多尼(JoelPodolny,1993)
社会关系网络的解释逻辑
一个社会网络理论的解释逻辑:地位=信息
第一,我以已有的社会结构和制度设施作为讨论的出发点。
第二,我认为人际间的评估过程是认识声誉这一社会制度的关键所在。
即声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建筑在稳定的社会地位差异之上的;与此同时,声誉只有跨越这些社会群体的界限,为不同群体的成员所认可接受才有意义。
声誉的一个基本特点,也可以说是一个明显的悖论
声誉现象和声誉等级制度建筑在社会承认的逻辑之上
如果人们要获得社会威望和社会地位,他们的行为表现必须超越狭隘基础上的个人私利,必须使得一个特定环境中的人们看来是合乎情理的、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值得称颂的。
社会承认逻辑的基础是“合法性”机制
中心思想
社会承认的逻辑:一个制度学派的理论框架
①合法性的基础和声誉分布之间的关系;
②社会组织方式和声誉分布之间的关系。
合法性机制发生作用的重要条件是社会制度、社会组织以及符号资源的中介作用
实证意义
声誉是建筑在合乎情理和合法性的基础之上的
在专业知识充斥或专业人员占主导地位的领域中通常有着稳定的声誉等级制度
声誉制度与评价者或评价基础的多元化有负相关的关系
声誉有赖于社会承认。而社会承认与这一领域的显著程度有密切关系
合法性的基础与声誉等级制度的分布
一个领域的组织程度越高,就越可能限制人们通往自然、理性的途径,限制人们评判合乎情理的基础,从而造就一个统一的声誉市场
一个领域中的组织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同时也取决于)对符号资源的控制
社会冲突程度是测量符号资源分布状况的一个间接指标
一个领域所处环境的组织程度对其声誉制度也有着直接关系
杜会领域内部的组织程度与声誉的分布
声誉:一个制度学派的解释
职业声望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声誉现象,是人际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职业声望的产生必须符合社会承认的逻辑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敬意,从而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
地位分化的过程指不同职业可以在同一基础上比较其行为表现是否符合合乎情理的社会期待
职业声望的重新解释
在不同的教师间存在着一个声望等级制度,这种“师承”关系远远超越了学术界
“导师崇拜”现象的思考
几个研究课题
第八讲 声誉制度的比较研究
事故的原因主要不是技术上的失误,而是组织上的失败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
典型的“按部就班”、在规章制度基础上的组织决策过程。我们将要讨论各种因素是如何参与这一看似简单的决策过程的
大学录取新生工作的决策过程
一个典型的紧急状况,是在巨大时间压力下的决策过程
1987年5月28日,一位19岁的德国青年驾驶着一架单引擎的小飞机穿过了400英里的前苏联防空系统,降落在莫斯科红场
社会科学领域中主流的决策理论均是以理性选择为基本分析框架的
1.人们知道自己的目标(效用函数);
2.人们知道面对的选择;
3.人们知道这些选择的后果;
4.人们知道并遵守(最大化)决策的规则以进行选择。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人们的决策行为通常被抽象化为按最大化原则实现个人目标的理性选择过程
充分信息下利益最大化的一个决策模式
不完备信息:信息不确定性
不对称信息
主要体现在逐渐地放宽有关“充分信息”的假设,但是“充分理性”这一假设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这一模式的进一步演变
讨论的起点:组织决策的理性选择模式
与个人决策过程相比,组织决策有几个鲜明特点:第一,它是一个多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第二,它是在一个稳定的组织结构、组织制度中运行的。
引子:从个人决策到组织决策
大多数组织决策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建筑在组织规章制度之上
正式组织的鲜明特点之一是它的规章制度,特别是维持组织内部日常运行的程序规则(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s)。
组织决策模式1:规章制度基础上的决策
第一,决策中的政治过程意味着组织决策是一个不同利益集团讨价还价、相互冲突、相互妥协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决策是否能够达到理性目标尚是一个未知数;
第二,不同的组织结构、权力结构对组织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在组织过程中,信息不是中立的,而是被各方策略地使用;
第四,各种利益集团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阶段参与组织决策。
组织决策模型2:组织决策的政治过程
在理性模式中,信息是中立的、明白无误的,因此增加信息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
在有限理性的模式里,信息不是中立的。
组织决策模式3:组织决策的解释过程
不同的经历可能导致不同的解释人们关心的问题、利益也因角色而异
从有限理性的观点来看,组织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满意原则”的机制调节的
问题导向的决策过程
组织得到一种新的手段、技术或认识角度后便有意识地使用它们来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答案导向的组织决策
组织决策模式4:决策过程启动的两个机制
目标的模糊性
历史事件的模糊性
理解、解释的模糊性
组织过程的模糊性
模糊性与不确定性
模糊性概念与组织决策
有限理性与组织决策
①决策的投入常常是由许多的人员、过程来实现的,正如一个垃圾箱的“内容”是由许多的行人和街道动态过程决定的;
②这些人员、过程常常是互相独立的,为不同的机制所推动、制约;
③决策的结果与决策的时间性有很大关系,正如一个垃圾箱的内容与人们在什么时间取走这只垃圾箱有密切关系。
垃圾箱的比喻
1.问题流程:不同的问题在决策过程中出现、逗留、消失的流动过程;
2.答案流程:不同的解决方案在决策过程中出现、逗留、消失的流动过程;
3.参与流程:不同的人员参与决策过程的方式和阶段;
4.决策机会:各种决策机会在决策过程中的分布状况。
理论模式
组织研究中的“垃圾箱决策理论”
第一,注意力分配起到了微妙但是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组织结构的设计也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在决策过程中插人期限是诱发决策结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不同的期限常常导致不同的结果。
第九讲 有限理性与组织决策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
可持续发展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呢?
与大学相比,企业组织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可持续发展”的困难。这是为什么呢?
企业组织应该如何“对症下药”,采取对策呢?
第一,我想以企业组织的兴衰历史为出发点,讨论一下企业组织追求效率和长期适应能力这两者之间的深刻矛盾;
第二,我们在认识这一深刻矛盾的基础上讨论企业组织的应对战略;
第三,我想把这些思路和基本观点延伸下去,在更为宏观的层次上讨论一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这样一个战略问题。
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企业或其他组织都面临着“追求效率和追求长期适应能力”这两者之间的一个深刻矛盾,我们可以把它简称为“效率与适应能力”之间的一个组织论。
哪种生产技术有利于工业发展呢?我们的回答是:不一定这取决于特定的环境条件。一旦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这种生产技术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桎梏。
企业组织的效率和适应是通过组织的结构化、稳定化来实现的。这里所说的组织结构化指的是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和正式结构。
短期效率和长期适应能力两者之间有一个深刻的矛盾:此时此地的适应性越强,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就越弱。
效率与适应:组织生存能力的一个悖论
1.学习可能产生自信心的陷阱,使得人们不愿改变。
2.学习可能是一种“迷信型学习。”
第一,它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第二,这种组织结构允许组织在不同方向上进行实验
“学习型组织”:学习本身常常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许多好处的同时也可能带来问题。
企业的战略对策
在一个大的组织结构中(例如企业集团、地方政府、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采用一个“松散关联”的组织结构,从而鼓励小的组织在不同方向上的探索,可以提高在宏观上、整体上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不确定的环境需要有不同的战略对策。
变异通常是没有设计的、偶然出现的,甚至是反主流的组织形式。
变异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不同方向上的实验。
变异这一现象是指在已有的组织形式以外突然出现与主流形式不同的新的形式。
选择阶段对产生变异的各种组织制度结构加以去劣存优,保存有适应性的组织结构,淘汰无益的变异形式。没有这些变异产生的不同组织形式和做法,就很难从中选择出最具优势的形式加以保存。
变异和选择这两个阶段也可能并行存在。
保存这个阶段是指经过变异和选择以后达到的暂时的稳定平衡,具有优势的组织形式被保存下来了。
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一个宏观的角度
新古典经济学是以市场作为其理论的基本出发点的。
组织是由市场上的合同形式实现的
首先,组织作为一种稳定的等级结构,必然涉及到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和政治因素。
其次,阿罗在这本书中曾多次提及观念、道德规范这些“无形的组织”在协调人们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组织必然表现出历史的依赖性,即对过去经验、历史轨迹的依赖性。
第二,避免创新、保持稳定是组织的内在机制。
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现存的组织制度就会无力以昂贵的代价来换取组织内部的变革以适应新的环境。这时,组织就出现了危机。
组织作为一个稳定结构,拥有一定资源,必然倾向于遏制环境条件的变化,以保持自己的优势。
而对组织现象的深入研究和把握正是这些战略决策的基础和前提,这正是组织研究、组织社会学这一领域的现实意义所在。
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每一个企业家、战略家和政治家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必须面临的抉择。
正视组织局限性,充分认识“效率和适应”之间的深刻矛盾。在我们追求效率时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做法可能产生的弊端。
组织不仅为经济机制所制约,而且还受到法律、观念、政治、社会等多维复杂因素的渗透和引导。这些因素是经济学理论框架所无法容纳的
市场与组织是现代社会中的两种基本协调方式。
结束的话:组织的局限性
第十讲 组织的局限性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社会,也可以说任何社会,都是一个组织的社会
组织学是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组织社会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学科
概述
斯坦福大学,迈耶(Meyer)、罗恩(Rowan)
制度学派-趋同性
组织结构为何大多相似
斯坦福大学,汉南(Hannan)、弗里曼(Freeman)
经济学-规模效率
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关注于在一定栖息地或生态系统范围内,同种或不同种生物群体与它们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之相对的是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后者侧重于单个物种或种群如何适应其环境。群体生态学的分析单位可以是种群、群落乃至整个生态系统。
群体生态学
组织结构为何有如此不同
很多资源分配实际上是在组织中进行和完成的
国内的单位制,是对过去西方研究范围的突破
从代际流动到组织因素的引入
社会分层
组织和组织能量,组织对利益的追求
职业声望
组织形式,如何组织、动员社会资源,促成集体行为的机制
资源动员理论
集体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组织行为
【我的工作,运营商子公司,内化的结果,通用模式】
车企丰田(外包)与通用(内化)的案例
【政策过程的利益相关者?利益团体?】
利益涉及者 理论:凡是和该组织发生关联,其利益受组织影响的人都算是组织的成员。
什么叫“组织”,其边界在哪儿
【研发属性导致?】
英特尔:扁平化(平等待遇)
花旗银行:等级森严
纺织业:美国和日本的差异
组织的内在结构
组织间的经济交易关系
很多社会学其他领域关注的社会现象实际也是组织问题
什么是组织现象
可以将同类现象或事物加以抽象,提出一理想模式供分析、讨论
理想类型(ideal type)
家庭和自然村落先于科层制资本主义催生科层制:社会化分工
历史现象
许多社会学学者,常常探究现实生活中的组织现象如何背离科层制
科层制不是终点,各种组织形式类似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才是最合适的形态
组织达到其目的必有其内在结构民主制度下,当组织一般成员需要授权领导人处理组织事务,则产生等级结构等级结构催生精英。最终导致两极分化:目标替代
米歇尔斯(Robert Michel):政党论
第一,有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等级制度。权力是和职位相联的,并且是非人格化的(impersonal);它是理性组织,通过规章制度提高效率。第二,科层组织内的官员(official)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在织里有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专业化的人员,其毕生职业生涯追求的就是在组织制度里不断地晋升。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不同于韦式组织,中国文人进可以“学而优则仕”,退可以“采菊东篱下”,这不是韦伯意义上的职业化官员。第三,科层制组织一定是建立在理性-法理威的基础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式的、理性的组织。
科层制组织(bureaucracy)
韦伯
社会学的“寻祖现象”:追溯到韦伯、马克思,很常见
组织社会学中的经典问题
从群体层次来研究群体(社会)现象
涂尔干
制度学派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在经济学领域发展起来,但也深刻影响了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社会科学学科。制度学派的核心观点认为,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制度、法律、规范、文化和伦理等因素的强烈影响,而不仅仅是市场机制。制度被看作是稳定的结构和规则体系,它们塑造了个体和组织的行为模式。代表人物:早期的代表人物包括索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约翰·罗杰斯·康芒斯(John R. Commons)和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Wesley Clair Mitchell)等。二战后,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有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等。主要观点:强调制度的路径依赖性、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正式制度(如法律、规则)和非正式制度(如文化、习惯)的相互作用。
社会网络学派则专注于研究人与人之间、组织之间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实体之间的关系模式,以及这些关系模式如何影响个体和集体的行为、机会、信息流动、权力分配等。核心理念:社会网络学派认为,社会关系的结构特征(如密度、中心性、集群性)对社会行为和结果有着深远的影响。它通过量化的方法来描绘、测量和分析这些关系模式。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运用图形理论、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来表示、分析社会网络数据,探究关系的模式、强度、方向性以及网络中的角色和位置如何影响资源获取、信息传播和社会资本积累。代表人物:该领域的奠基人包括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林南(Mark Granovetter)、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Christakis)和詹姆斯·富勒(James Fowler)等。
代表人物包括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和罗伯特·默顿(Robert K. Merton)。这一学派认为社会像一个有机体,各部分(结构)发挥特定功能以维持整体的稳定和平衡。
结构功能主义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马克思是冲突理论的先驱,后续发展者如赖克斯(Lewis A. Coser)和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等人。该理论强调社会冲突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关注权力不平等、阶级斗争和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冲突理论 (Conflict Theory):
起源于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的工作,代表人物还包括赫伯特·布鲁默(Herbert Blumer)和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这一学派关注个体如何通过符号(语言、手势等)与他人互动,以及这些互动如何构成社会现实。
符号互动主义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20世纪初期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发展起来,代表人物如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厄内斯特·伯吉斯(Ernest Burgess)和路易斯·沃斯(Louis Wirth)。该学派以城市生态学和社会空间分析著称,关注城市环境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芝加哥学派 (Chicago School):
主要由乔治·霍曼斯(George Homans)和彼得·布劳(Peter Blau)发展,认为社会行为是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交换过程,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寻求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交换理论 (Exchange Theory):
关注性别不平等和女性的经验,批判传统社会学理论中的性别偏见。该学派包括多种视角,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等。
女性主义社会学 (Feminist Sociology):
后现代社会学质疑大叙事和普遍性理论,强调差异性、局部性和权力关系的复杂性。代表人物如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和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
研究全球化过程对社会结构、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关注跨国流动、全球不平等、全球治理等问题。
全球社会学 (Global Sociology):
其他学派
什么是社会学的角度
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解释问题
中层理论是指那些既非过于抽象概括的宏观理论,也非仅局限于特定情境的微观观察,而是位于这两者之间的理论。它们旨在解释社会生活中某一具体范围内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时又保持足够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便于通过经验研究来验证。
定义与定位:
默顿提出中层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理论与经验研究的紧密结合。这类理论既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使得研究者能够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假设,同时又确保这些假设足够具体,能够在实际研究中得到验证或证伪,从而推动理论的精细化和科学化进程。
目的与功能:
中层理论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实用的工具,指导研究者设计研究方案、形成可测试的假设并收集相关数据。它们有助于构建社会学理论大厦的“砖石”,通过累积具体的、经过验证的知识块来丰富和完善整个学科的理论体系。
实用价值:
中层理论并不排斥宏观理论的指导作用,相反,它们可以视为宏观理论在特定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发展,是对宏观理论的细化和支撑。通过一系列中层理论的累积,可以逐步构建或修正更广泛、更具综合性的宏观理论框架。
与宏观理论的关系:
默顿强调中层理论的实证性,意味着这些理论需要能够产生可验证的预测,通过经验数据来支持或反驳。这促进了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鼓励研究者不断通过实证研究来修正和完善理论。
理论的可操作性与验证:
莫顿(Robert Merton):中层理论,社会学理论构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连接宏观理论与微观研究之间存在的鸿沟。
埃尔斯特(Elster):在公理和描述之间还有一个解释层次,对“机制”的关注
统计关系是数据陈列,因果关系解释过程和原因
社会学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强调要分析、解释社会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这与传统社会学理论建构的方法论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
社会学研究中对因果机制问题的关注
问题与现象:组织研究的课题
二战后开始的年轻学科
二十世纪初期,泰勒(Frederick 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霍桑实验
序曲
二战以后韦伯的研究著作被大量地引进美国社会学中,尤其是韦伯对科层制的重要研究,得到了美国社会学家们的极大注意。组织研究成为当时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人才。
二战后,五六十年代
这一时期,组织社会学的研究集中在“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上。这一时期也是组织社会学可以引为自豪的时代。第二个黄金时期产生的组织社会学理论和研究工作使得组织社会学不仅成为社会学的中心领域,而且走出了社会学,对其他学科(例如,商学院的组织研究、政治学、心理学)产生了影响。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
两个黄金时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网络学派及其研究活动成为组织研究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和盛极一时的研究趋势。人们所说的经济社会学就是以社会网络分析为核心的社会学研究。经济社会学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过去组织社会学的挑战。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挑战和发展
未结束的乐章
组织社会学历史的简单回顾
比如说在社会分层领域中虽然人才济济,研究活动持续不断,但长期以来没有大的理论进展;而组织社会学则有脉络分明、发展有序的各种理论流派
第一,和其他社会学领域相比,组织社会学的理论性特别强
所以我们的研究不能拘束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而应该有包容的态度,去了解其他学科是怎么研究这些问题的,以便举一反三,思考社会学研究应该坚持哪些方法、思路,或者哪些方面是应该改进的
第二,组织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
目前组织社会学正处在新的变动时期,人们对过去的理论框架开始提出新的问题和怀疑,不同方向的研究日渐增多。这也为学人们的研究活动和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第三,组织研究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必须关心提出的理论能否解释具体的现实问题。
组织社会学的研究活动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第一讲 导论:组织现象和组织社会学
组织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应用性。组织研究面对的是现实问题,组织研究应该有助于我们认识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组织现象。
组织间关系:市场化与内部化
组织这一形式可以提高规模效率组织可以提高“范围经济”的效率
哈佛商学院的企业史专家钱德勒(AlfredChandler)
我们为什么需要组织从经济学意义上,组织是资本和劳动力的一种组合形式
解释逻辑:效率机制无论消费者还是组织,他们的行为都为追逐私利的动力所驱使。
第一,从这种模式出发,在同样的工艺条件、同样的市场条件下,所有的组织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的最大化。那么它们组织的结构、战略也应该十分类似。第二,一个更大的问题是,钱德勒的理论还是没有解释“我们为什么需要组织”这个问题。在充分市场的理想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思维试验”来说明,我们不需要正式组织也可以实现生产活动的最优化。
钱德勒没有解释的问题
交易成本学派从组织发生学角度上提出这个问题,也是这一理论流派的核心问题,即为什么在市场与组织之间有两者的相互转换。
科斯(Ronald Coase):如果市场可以有效率地协调生产活动,我们为什么需要组织?
讨论
消费者和生产者相互作用的市场过程中,双方的行为通过价格加以协调。人们只要在理性选择的原则下追求自己私利的最大化,市场运行就可以达到帕雷托效率,即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组织
科斯最早提出了有关交易成本的基本思想。但是这一思想很长时间里被经济学家所忽视。
有限理性是西蒙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来的,即人们信息加工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们试图按理性行事但是达到理性选择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一思想与经济学长期坚持的“充分理性”的假设大相径庭,对分析研究经济现象和组织现象有着重要意义。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很多经济活动错综复杂,难以预料。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交易会产生很多困难。
不确定性(uncertainty)和复杂性
经济学理性模式的一个逻辑结果: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这一目标要求他策略地使用信息(如欺骗顾客、隐瞒信息)和机会(如“骗了就跑”),他就会采取这种投机行为。
人们行为的投机性倾向(opportunism)。
在新古典经济学里,市场活动是个大数现象,即有很多人参与经济活动,在竞争中协调各自的行为。如果一家商店价格偏高,消费者就会到另外一家去买。市场中通过很多人参与经济交易活动,产生竞争价格,达到供给均衡状态。所以,市场大数现象就是充分竞争市场。但是许多的经济活动的形式是“小数现象”。只有两个或者很少数目的公司参与交易,之间不是市场关系,而是一种双边关系,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这就是一个小数现象,已经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加以治理。
小数现象(small numbers)
威廉姆森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组织发生学的问题和组织本身的重要性。.1975年的《市场和等级制度》一书中讨论交易成本学派思想时提出的基本行为假定。
我们把组织作为分析对象但该学派,交易本身是分析的单位
几个重要的概念
简单即时的市场交易的协调成本很低,而一个长期双边合同的协调成本很高。市场上寻找合作伙伴的搜寻成本可能很高,而在组织内部或稳定双边关系中进行交易的成本则可能较低。任何一种经济活动,不管是组织内的或组织间的交易,都有一个协调成本问题。
协调成本
经济交易常常是公司之间的双边往来关系,所以出现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不完备等等许多问题。例如,假使交易双方的承诺是可靠的话,很多交易上的问题就不存在了。但因为双方都有投机行为的倾向,承诺是不可靠的,我们需要通过激励来使得对方恪守诺言,也就是说要给对方一定的利益,使得他们愿意按照我们的意图去行为。这就出现了激励成本。
激励成本:信息的不完备和不对称
交易成本的种类
因为有了资产的专用性,双方产生了依赖性,合同把双方捆绑在一起了,因此合同双方不再是市场关系了。在这种条件下,小数现象和投机行为成为突出的问题,对方要挟的危害性大大增加,交易关系变得非常脆弱。因此,交易成本的一个重要测量角度是产品的专用性。
资产的专用性
测量交易内容的品质表现的困难程度有多大。比如说一个大学教授的质量就很难确定,因为涉及很多很多方面。另外要考虑的因素有交易之间的连接性一笔交易与另外一笔交易是否相互关联,如果相互关联,它们的交易代价就会相应增加。
交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测量交易成本的角度交易本身是分析单位,因为交易不同而成本不一样,所以经济形式会不一样
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工具
他的解释逻辑与主流经济学是一样的,都是从效率的机制去解释经济行为和交易的:为什么一个厂家会采取这样一种而不是另外一种经济形式,这是由效率机制决定的。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的是生产成本最小化,而交易成本学派关心的是交易成本最小化。所以在这个程度上两者的解释逻辑是一样的,威廉姆森没有走出新古典经济学这个大的思路。但是交易成本学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新的研究方向,为新古典经济学作了一个重要的补充。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是市场问题,而交易成本经济学研究的是市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组织间双边关系组织内部关系等等。所以交易成本学派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扩大了很多
威廉姆森的解释逻辑
交易成本学派的基本思想
交易成本学派的出现
“旧车市场”
信息经济学的出现
博弈论的出现
一个合同的理论框架
在合约的双方中一方拥有私有信息来达到自己的私利,而对合约另一方在合约中的利益带来不利影响。
逆向选择
在合同中设置一个试用期
隐性合同,即社会规范、专业化准则等等不成文的但众所周知的的制度
很多的合同设计、组织设计都是和解决这些问题有关的。怎样在合同框架内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困难呢
组织对策
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产生的问题。在这一领域中的许多研究是围绕着经济学提出的委托代理模式展开的。
道德风险问题是个信息问题
产生道德风险的根源:信息不对称、利益不同
组织中的“应声虫”
业绩测量
增强监督
利益与目标设计一致员工持股【员工持股?】
激励机制
克服道德风险
信息问题是组织问题,是合同设计问题
在合同签定以后,合同的一方拥有私有信息,其行为又不能被另一方在不付出代价的情况下观测到。在这种情形下,他可以采取投机行为损害对方而获得私利
道德风险
英国经济学家萨格登(Sugden):共生秩序产生的渊源胆小鬼“博弈论模型”与规则的建立
社会习俗的建立:博弈论角度的讨论
经济学假设人们的偏好或爱好是不变的。经济学假设人们的行为是追求私利的。很多社会产品不是商品。
赫希曼(AlbertO.Hirschman)提出,经济学把问题简单化,可能错过一些有趣的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人们追求私利,而社会学强调的是恰恰是社会规范对人的约束。经济学是让人往前看,行为受未来利益所驱使。而社会学要求人们往后看,强调过去产生的社会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所以这两个思路提出了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埃尔斯特(JonElster)
第一,经济学近年的发展确实涉及了组织现象的许多基本问题第二,经济学中的博弈论和交易成本的研究向社会学靠近了一大步,过去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分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具
演变
经济学关于组织研究的新近动向
第二讲 组织与市场:交易成本学派角度
崭新的问题、新的研究角度、新的解释逻辑
开创性的理论研究
研究设计或研究的操作化、变量测量等
研究方法的贡献
对原有理论的进一步阐发、发展和完善
不同流派间的对比和融合
资料积累和实证研究
起初的开创性研究引起了进一步的阐述、讨论、完善和争论。一个理论流派在积累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以后长时期没有新的突破,它就面临着危机和衰落。
一个理论流派通常是按时间序列发展起来的
不同类型的研究从史的角度来讨论不同的研究工作,就是将这些研究工作在这个流派和研究文献中定位。
关于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开场白
效率规则告诉我们,每一个组织的内部结构应该随其目标、任务、技术和环境条件不同而异,而不应该出现组织的趋同现象。
制度学派试图解释的一个中心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为什么各种组织越来越相似?
为什么组织或企业花费很大的资源去做一些和它的效率生产没有关系的活动?
组织常常花很大力气制订了一个制度,但是制订完以后就束之高阁,放到一边了,大家都不遵守
组织研究建筑在韦伯式理性组织的理论模式之上。在理性组织的模式中,组织有严格的组织目标,按理性的设计运作。
关于理性组织实际运作中的问题
韦伯式的理性组织模式中,组织只是一个技术的组合体,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建立的一个技术体系。
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组织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组织(organization)即是个制度化的组织(institution)。换言之,所谓的制度化组织是处于社会环境、历史影响之中的一个有机体。组织的发展演变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和周围的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下不断变化、不断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的自然产物,而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塞尔兹尼克的研究
组织的最佳结构取决于一个组织的具体的环境条件、技术、目标和规模等等。
权变理论
组织社会学中的制度学派的两个学术背景值得注意。一个背景是早期制度学派的研究工作,另一个背景是在新制度学派出现之前组织研究领域中的理论框架和研究状态。
学术背景
我们必须从组织环境的角度去研究、认识各种各样的组织行为,去解释各种各样的组织现象。
如果我们要关注环境的话,不能只考虑技术环境,必须要考虑它的制度环境(institutionalenvironment),即一个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制度等等为人们“广为接受”(takenfor-granted)的社会事实。
技术环境要求组织有效率,即按最大化原则组织生产。制度环境要求组织要服从“合法性”机制,采用那些在制度环境下“广为接受”的组织形式和做法,而不管这些形式和做法对组织内部运作是否有效率。
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这两种环境对组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追求对技术环境的适应常常导致对制度环境的忽视;而对制度环境的适应又常常与组织内部生产过程争夺资源。
组织正是在不同环境条件的多重压力下活动的
社会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观念制度成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具有强大的约束力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合法性机制是指那些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
定义
合法性机制不仅约束组织的行为,而且可以帮助组织提高社会地位,得到社会承认,从而促进组织间的资源交往。
制度主义理论强调“合法性”(legitimacy)机制的重要性。这里的“合法性”不仅仅是指法律制度的作用,而且包括了文化制度、观念制度社会期待等制度环境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合法性机制
制度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文化观念,这些文化观念常常不是以人为凿刻的形式出现,而是形成一种被神化的东西,使大家不得不接受。
理性神话(rationalized myth)现象
从“制度环境”到理性神话
合法性机制使得组织不得不接受制度环境里建构起来的具有合法性的形式和做法。
制度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以及组织的对策
第一个机制是,制度赋予人们身份,塑造人的思维习惯
第二个机制是,制度塑造了社会群体记忆和遗忘的功能
第三个机制是,制度对事物加以分门别类,放进了不同的范畴
合法性机制是新制度主义理论的最为重要的机制,也是社会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MaryDouglas)在她的《制度是怎样思维的》一书中对这个强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做了一个非常精辟的阐述
合法性机制的进一步探讨
法律制度具有强迫性。
第一个机制是强迫性机制(coercive)
各个组织模仿同领域中成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模仿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环境的不确定性
第二个机制是模仿机制(mimetic)
社会规范产生一种共享观念、共享的思维方式
第三个机制是社会规范机制(normative)
制度通过影响资源分配或激励方式来影响人的行为
迪玛奇奥和鲍威尔关于组织趋同性的思想
经济学里的组织是理性选择的结果,是人和人之间为了各自或共同的利益,经过博弈产生一种组织形式。因此,个人选择是组织产生的基础。而制度化组织是基于对外界制度环境的反应而产生的组织形式和做法。
新制度学派的角度是从制度环境的影响来认识组织行为和组织现象
因为组织要应付制度环境对它的各种各样的压力,所以组织会派生出许多貌似无用的东西,即与组织内部、技术核心没有直接关系的形式和做法,以应付制度环境的压力。因此组织的制度化结构和它的实际运行可能是相分离的。
制度化组织的结构和它的实际运作常常是相分离的
经济学的理论模式大多是强调效率机制,而制度化的组织则是合法性机制的产物。在有些地方它们的预测是一样的,在有些地方预测是不一样的。这就为我们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我们提出“比较理论分析”。这种比较就是根据各种理论提出的不同机制,进一步考虑它们在一个实际问题或领域中的实证意义,在这一基础上提出可以验证对比的实证命题,并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下面我们讨论制度学派的实证研究工作。
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
迈耶更强调宏观制度环境的重要性,特别是自上而下的制度化过程,而塞尔兹尼克讲的是当地的制度环境对组织的影响。迈耶迪玛奇奥和鲍威尔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概念、命题和研究思路例如制度环境、制度化组织、结构和行为的分离、理性神话。
迈耶、塞尔兹尼克、迪玛奇奥和鲍威尔
小结新制度学派强调制度化的组织。韦伯式组织、经济学意义上的组织,都是理性的组织,但是塞尔兹尼克提出,组织经过制度化过程之后就变成了制度化的组织。
迈耶新制度主义的基本思想
组织社会学中制度学派的基本思路
反映了组织社会学和一般社会学研究中的普遍特点,即这些研究通常提出一个理论比较的框架。
一个制度被“广为接受”(takenforgranted)、成为社会事实后就会转化为一个重要的制度力量,迫使其他组织采纳接受。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去研究趋同现象的,研究新制度观念传播、渗透的过程。
使用了历史事件分析法。
托尔博特和朱克(1983)的研究
把制度学派和社会网络研究思路结合
经济学角度,认为公司规模与客户、市场有关;另一个是“合法性机制”的作用
1.绝对规模的假设。2.财务审核公司的专业化特点。3.“标准化”环境问题。4.合法性机制。5.成本问题。6.合法性机制与成本的综合。
y=a+bx,y代表模仿的程度,x代表公司的地位
哈恩(1994)的研究
解释一种新兴的制度或商业行为是怎样被人们所接受的敌意兼并是怎样从起初的一种美国商业界不能接受的行为,演变成为一种合法化的、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
保罗·赫希(PaulHirsch)
对模仿机制进行了分类,对模仿行为内部的机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模仿机制也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种是按频率来模仿;第二种是按特征来模仿;第三种是按照效益、成果来模仿。
豪斯查尔德和曼纳(Haunschild and Minner,1997)
用合法性机制解释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什么有很多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独立,为什么会出现殖民地的崩溃过程。
斯特朗(Strang,1990)
从制度化的角度解释职业领域中的专业化过程,将组织研究领域的理论逻辑应用在职业社会学的领域中。
周雪光(Zhou,1993b)
另外几项研究
从狭义的效率机制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这的确是形式主义、浪费资源
从合法性机制角度,这种有悖效率机制的做法恰恰是合法性机制的产物,有益于满足制度环境的压力
从交易成本学派的角度来看,效率机制并不是看政府花了多少钱,而是看它效用最大化的目标是什么。
效率机制也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组织机构失灵、执行过程偏差
从“信息不对称”的组织困难来做进一步分析
一个应用:从制度学派观点看“送温暖”现象
制度学派的实证研究和演变
和效率机制相比,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为什么组织行为会发生趋同现象
贡献
一个理论流派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创新和突破,没有新的研究课题和方向,那么这个理论就会失去吸引力了。
现在的研究大多是在原有的框架内进行的,很难有所突破
它强调制度变化引起组织的变化,但是为什么制度本身会变化?是什么因素推动制度变化呢?制度学派恰恰就是缺乏这样一个微观的基础提供深人解释。
制度主义理论缺乏微观基础
一些问题
研究组织现象,不能从组织内部去解释组织现象,而要从外部环境的角度去解释。应该走出理性不能用理性的框架解释问题。
小结: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讲 组织与制度:制度学派理论框架
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