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改革的政策选择分析
2024-07-18 12:20:24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我国当前改革的政策选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再次,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此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市场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全面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经济巨轮加速的组合拳
1、消费税改革补充地方财政收入,激励地方政府促进消费。
(1)地方政府从拉投资、搞基建、扩生产的招商引资拉动地方经济,逐步准换到促进消费,吸引人口,比拼城市服务的新循环。
(2)可以预见接下来人口迁徙会更加自由,各城市开启新一轮强人大战,除少数城市外,其他城市购房条件会相继全部放开,人口集聚更明显。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1)地方政府从拉投资、搞基建、扩生产的招商引资拉动地方经济,逐步准换到促进消费,吸引人口,比拼城市服务的新循环。
(2)可以预见接下来人口迁徙会更加自由,各城市开启新一轮强人大战,除少数城市外,其他城市购房条件会相继全部放开,人口集聚更明显。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2、中央发行特别国债支撑战略性和基础性基建,一方面缓解地方投资压力,另一方面保持基建处于合理区间
(1)地方政府减少在基建及非必须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和补贴,降低财政压力。
(2)在有一定商业属性的准经营性公共服务领域引入更多社会资本投资。部分基础服务市场化程度可能会提高,地方政府减少对非刚需领域的补贴。
(1)地方政府减少在基建及非必须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和补贴,降低财政压力。
(2)在有一定商业属性的准经营性公共服务领域引入更多社会资本投资。部分基础服务市场化程度可能会提高,地方政府减少对非刚需领域的补贴。
3、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转型阵痛不可避免,必须抛弃路径依赖。基于新形势,寻找新出路!
(1)经过近20年在基建和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背景下,基建水平已经领先,城镇化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制造业水平也发展到极致,常规的纺织、服装到电子产品,到飞机、造船、汽车等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且有竞争力。
制造业生产力如何消化:内需,外需两条路。内需增长的基础是增加收入或者有增加收入的预期。外需增长需要更多国家打开市场,突破西方封锁,在美国逆全球化和美国优先的背景下,美国的领导力和西方世界的团结将不断削弱,那么我们就可以拉欧洲,拉东南亚,拉中亚,以义、利构建新秩序。
(3)更加开放,更多的市场,才能持续出口,国内经济繁荣。
(4)国家为企业出海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安全和制度方面。再就是海外保险。
(1)经过近20年在基建和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背景下,基建水平已经领先,城镇化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制造业水平也发展到极致,常规的纺织、服装到电子产品,到飞机、造船、汽车等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且有竞争力。
制造业生产力如何消化:内需,外需两条路。内需增长的基础是增加收入或者有增加收入的预期。外需增长需要更多国家打开市场,突破西方封锁,在美国逆全球化和美国优先的背景下,美国的领导力和西方世界的团结将不断削弱,那么我们就可以拉欧洲,拉东南亚,拉中亚,以义、利构建新秩序。
(3)更加开放,更多的市场,才能持续出口,国内经济繁荣。
(4)国家为企业出海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安全和制度方面。再就是海外保险。
3、发放消费券,刺激居民主动消费
(1)日常消费品,耐用品券
(2)大件产品,汽车、手机、家用电器等
(3)消费券能够为经济引擎加上第一脚油门,后续发动机持续转动还需要有配套机制跟上,如引领股市上涨,资本市场赚钱效应增加等。
(1)日常消费品,耐用品券
(2)大件产品,汽车、手机、家用电器等
(3)消费券能够为经济引擎加上第一脚油门,后续发动机持续转动还需要有配套机制跟上,如引领股市上涨,资本市场赚钱效应增加等。
放水
富人或中产,以及少数被精准防水的行业,离水源近,获得了较大的收益。如从08年开始的4万亿,让施工类企业、房地产开发商、县城包工头等受益较多。没有买房的普通打工人的购买力相对房价一直下降,
放水规模较大,则有资产者可凭借资产价格上涨,保持稳定或取得一定收益
穷人和普通人可能获得工资提高,但是手中货币购买力下降,且更加难以购买房子等资产,
单纯印钱的大放水难以让大众获得普惠收益,反而可能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精准放水发放消费券,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刺激消费,但能否靠消费券这个引子,拉动消费,进而带动整个经济发动机进入正循环,仍有待商榷。因为一次性消费后,各方都没有太大的动力继续消费,缺少内在机制
消费税改革
扩大征收范围,但大概率不会涉及基本民生产品
1.就税目而言,1993年至今,消费税税目历经2006年、2014年和2015年三次调整,从11个税目演化为15个。具体为:烟、酒、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摩托车、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涂料、电池。
2.税收总额增加,2023年全国消费税1.6万亿,占全国总财政税收规模的8.9%。但目前税基窄,税改后增长后劲相当大。
2.税收总额增加,2023年全国消费税1.6万亿,占全国总财政税收规模的8.9%。但目前税基窄,税改后增长后劲相当大。
因为消费税属于流转税,是有在购买/消费征收范围内的商品才会被征收,所以有更广泛消费能力和消费升级需求的中产和富人成为主要纳税人。这也符合公平原则,享受了更多公共服务和额外服务的人承担更多的纳税责任。
穷人和普通人在必需品外的消费少,消费税对他们影响小,民生得以保障。
消费税由中央转为归属地方(央地共享或地方税)
在卖地收入下滑的背景下,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1、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将“重大民生和战略性资源的事权”上收为中央,相应地增加了这方面中央财政的支出;同时意味着减少了地方事权,相应地减少了地方这方面的支出责任。随着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从15%提高到30%左右,消费税的收入归属对于央地收入格局和分配方式具有关键性作用。
2、刺激地方政府主动制定政策,刺激消费,吸引人口,增加税源
2、刺激地方政府主动制定政策,刺激消费,吸引人口,增加税源
切换经济发展动能
出口(制造业为主)3.2%
投资(铁公基、房地产为主)逐步下降43.1%
消费53.7%,后续上升。美国为68%
征收环节移至消费端
地方政府更想把最终消费端留在本地,发生在本地
助推全国市场内循环?
地方政府对生产环节的重视度照之前有所下降,也要看具体的最终税收比重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