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跃迁(个人成长)
2024-08-02 01:15:24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我的感受是:原来写书也挺简单,把前人总结的东西换一个表述方式装订成册,就成了一本书,这个操蛋的时代,专坑穷人啊 第一遍,从头看到尾 第二遍,回到对于你比较重要的章节,或许你会有二次体会 第三遍,转述给他人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内在修炼
看世界:开放而专注
贫富差距变大,不意味着穷人更穷
信息是一种有门槛,无成本的分享物,无成本是指一份信息分享了还是一份信息,而有门槛是指如果听众认知水平不够,即使看到信息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在知识升级上花费的功夫不会因分享信息而白费
即使你不讲,也会有别人讲。还不如自己讲,帮自己获得链接
从长远来看,开放者一定会赢,头部的开放者一定会强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不愿意参与
见不得人好的认知偏差
开放会让你不舒服,小世界里也许很厉害,只要你一进入开放系统,马上就能看到许多比你强的人,看不得人好,不承认自己差的人,最爱封闭体系
贫穷的本质
富裕的秘密
积累第一笔原始财富的却是很难的,但是赚取第一桶金以后,保持富裕不算难
贫穷是一种追求暴利的心态
穷人贫穷是因为它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解决温饱的问题上,很少思考长远发展的问题
如果说贫穷是是一种思维宽带的稀缺,注意力资源就变得非常重要,大神的每一步战略都是逆人性的,如果你注意力稀缺,即使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会陷入战术勤奋,战略懒惰的困局
穷人长期处于物质稀缺的状态,需要消耗更多的自控力去抵抗诱惑,一旦自控力耗尽,就很容易放纵,一次放纵对于富人来说也许是损失,对于穷人来说则是灾难
穷人并非不懂得延时满足,只是他们对自己的操控力,早就被生活消耗的所剩无几
开放
见的人好,经常随喜赞叹
找到自己领域的知识源头,并分享
不随便崇拜谁,一旦崇拜,以他为顶,你的系统就又封闭了
不再认为自己不喜欢、看不懂的东西就是傻的
小心那些一切都能解释的通的上帝视角感理论
对水平没你高的人要宽容,因为你也没有掌握真理
专注于自己的人生大问题
看自己:迟钝而有趣
第一反应与第二反应
人类是唯一会思考遥远未来的动物,人性和动物性的尺度,就是时间。只有人类,有能力思考遥远的未来;也只有持续思考遥远未来的人,才能坚定的摆脱自己的动物性部分,才不会陷入具体的短期快感中第一序改变往往带来好的感受,第二序改变带来长远的改变
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进化论里,物种会繁殖超过繁衍需要的后代数量,也就是通过冗余来对抗环境的不确定性
只是觉得这句话挺有意思
四岁的女孩子一天会问妈妈490个问题,男孩子略少
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不再问为什么了呢
就是我们习惯了这个世界的时候
破局思维
人生就是一次次破局
人一旦陷入局里来回重复,焦虑、浮躁也就随之而来,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在自己的局里,你翻遍书本也找不到标准答案。面对困境,只能破局,人生就是一次次破局的过程,所谓的局,就是系统
狮子是一种很节能的动物,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只有在饿的时候才会去追捕猎物。即便是追捕,也会挑选猎物群里面的老弱病残,这样抓起来胜算才大。狮子想的是我要盯准跑的最慢的猎物,猎物想的是,我得跑的比那个瘸腿的家伙快一点
站在真实世界,狮子已经不是动物世界里渲染的威风凛凛,非要抓住跑得最快的羚羊的英雄,它们是聪明的投机分子,不过即使这样,从个体的角度看,狮子还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但是如果再拔高一个层级,从种群的角度看,狮子也许是弱者,这个种群平时依靠吃猎物中的老弱病残为生,帮助猎物们更好的进化,一旦遭遇灾害,狮子这种繁殖能力了低,吃肉很多的动物最容易灭绝。反倒是那些吃草就能活的动物,哪怕死去大半,只要第二年雨季来临,照样生出一大批。最剽悍的种群其实是草,就算干旱个三年,大雨一浇,整个草原全部是绿色一片
从系统的角度看,狮子是不是也挺可怜的,而草才是真正的强者
美国宇航员拉斯蒂·施韦卡特回忆自己第一次在太空看到地球,他在采访中说:地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样。自然界不是由整体中的部分组成的,而是整体中的整体组成的。所有的边界,包括国界,都是人为的,最具有讽刺意味 的是,我们发明了边界,最后发现自己被困其中
升维:解决那些无解的问题
生命中那些无解的问题
永远的减肥
为什么节食减肥没用
你为什么不陪我
跟男朋友抱怨,你总不陪我,我们分手吧。男朋友承诺过后有所改变,过了两周,你开始没那么多抱怨,两人慢慢又回到原来那种状态,你又想说那句话,你总不陪我,我们分手吧
产品不好,还是销售不给力
扶不起来的职场阿斗
经常拖延工作,但是你一说,他还态度极佳
在各种借口和道歉之后,他开始奔波忙碌,有时甚至加班到很晚,但是这样连续几天加班,又需要休息调整状态,于是,下一轮的拖延开始了
打破轮回:第一序、第二序的改变
事情有两种改变的形式一种是不影响原有模式的改变,叫做第一序改变,也就是状态改变;另一种是模式的改变,叫做第二序改变,也就是模式改变
你开车,踩油门提速是第一序改变,换挡则是第二序改变;你在梦里跑、跳、打架,这些都是第一序改变,当你醒来,则是第二序改变
第一序改变
系统内改变,改变状态,改变体验
第二序改变
对于系统的改变,改变模式,改变结果
系统:新手看树木,高手看森林
什么是系统
水流冲击石头,会在石头旁边形成波纹。这个波纹,每一秒钟,构成它的水分子都是变化的,但是波纹的形状确是稳定不变的,那么这个波纹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
石头、水流都是元素;波纹则是系统的功能;石头在水流中的位置决定了这个波纹的形状,这是关系。一个系统至少包含三个因素:元素、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功能
系统由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比元素更重要
第一序改变的是元素,第二序改变的是关系
只要不改变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功能,即使替换所有元素,系统也会保持不变或是缓慢变化
系统科学
如果不能了解一些系统科学的知识,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现代社会,更不可能解决困扰你的那些问题
系统科学是一门近代发展起来的跨领域学科,研究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被称为系统,特别是复杂系统的对象的内在特征
系统科学这个概念在20世纪20年代率先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提出,发展到今天,它已经成为一个内容非常宽泛的跨领域学科
回路:设计人生的增长引擎
回路是一种会自我增强的系统,一个回路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自我强化的正循环和负循环
四种增长
好习惯
所谓好习惯,本质上就是那些自增强的正循环的行为,鉴别一个习惯的好坏,只需要看他能否形成正循环闭环
从兴趣培养到能力养成
因为对一件事感兴趣,投入足够多的学习时间,提升了能力;因为能力提升,所以更好兑现了价值;因为有所回报,所以更加感兴趣;一个爱好逐渐养成了能力,甚至成为职业
快速学习知识的IPO
通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输出产品,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向外输出,从而吸引更多重要的问题输入,形成一个循环。所有伟大的知识工作者都在跑通这个循环
企业管理中的信任循环
因为对某个人有信心,所以授权、委任,对方因获得委任和授权,拥有更多机会,产生更大信心。当然,信任要以制度为底线,否则就变成了放任;信任也要以目标为高线,这样就会进一步变成责任
四种负循环
穷者越穷
如果不能打断这个循环,你也许会一只穷下去。最好的方式是先停下来,控制混乱场面,然后引入资源思考、学习和规划,建立起另一个正循环来抵消负循环
投入不足
工作狂
家庭投入少——家庭没成就感——工作狂
做自己
求认同——找不到自己——求认同
在这个满世界都在比赛谁更自我的时代,秀出自我是一种毒
很多找自己的人,不管是找梦想还是找天赋,内心的诉求是求认同,越是求认同,注意力就越放在外界的关注、外界的高手上,也就越难找到自己的天赋、梦想和激情,这也导致越来越焦虑
其实,你怎么可以通过讨好别人来做自己呢,与他人攀比是永无宁日、绝无胜算的自我恐怖主义
创造正循环,停止负循环
识局
系统的循环写出来特别简单,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往里跳,因为反馈回路都有一个玩死人不偿命的特点:短期感受和长期收益总是相悖
正循环的学习、健康、投入、习惯等,刚开始都感觉很累,并不舒服,而负循环的开头——忙带来的充实感、不投入带来的安全感、工作狂带来的成就感,短期感受都很好
所以,我们往往为了不改变而改变
破局者往往知道:当一个体验短期很爽的时候,你往往要警惕,长远的损失是什么,而当这个体验短期痛苦的时候,你也需要自我激励,长远的收益是什么
搭建正循环系统,破坏负循环系统,切断自毁之路
逆时间打断负循环
如果忙的没空思考,那么没空思考会否让你更忙
你如因为穷,你总希望翻盘,那么总希望翻盘,是否会让你更穷
顺着时间搭建正循环
如果写作能给你带来名声,那么如何利用名声来帮你更好的创作
如果技能精进能让你获得成功,那么如何让成功来让你更加精进
如果做某件事能让你有所收益,那么如何让收益带来更多类似的事
学一些能自我增长的技能
有一些技能天生带自我增长能力,非常重要
读写能力
好的读写能力能让你接触到更好的资料,成为更好的读者或者写手
社交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会让你认识更多人,反过来强化你的社交能力
解决问题
尤其是在系统的层面,你看到的系统越多,世界对于你而言就越简单,于是你就有更多的资源来理解世界,你慢慢会看透世界的规律,实现思考力跃迁
聪明的善良
善良是世界上传递最远、增长最快的东西,但是笨拙的善良往往会带来摧毁你的负循环
层级:看问题很透彻的技术
高效能人士的多层级系统
资源层
个人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情感资源
方法论层
使用资源、提高效率的方法论
目标层
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背后的价值判断
理解多层系统,解决复杂问题
所有多层系统都有两个共同点
上层决定下层
目标决定了使用方法,要省时间,要出效率,要性价比,选用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方法论决定努力方式
下层无解,向上一层
努力收益不高,就要找方法,方法论太多学不过来,就要重新设定目标
在多层系统里,每一层都是其下一层的第二序改变
最容易进入的误区就是低水平勤奋,其实就是低层级努力。因为低层次的部分好把握,也容易看到,殊不知答案根本不在这一层
一个人的外在成功,是“能力——站位——趋势”的多层级体系,如果努力了还没有成功,不妨关注下站位和趋势
脱困四问
当你发现自己困于事情或情绪中,可以用脱困四问来重新设定行动
第一
我在什么情绪之中,给自己的情绪打几分(找出情绪类别)
第二
发生了什么?尝试客观不带情绪的描述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发现不能客观,请返回第一层,继续处理自己的情绪,挖掘情绪背后的事实
第三
我原本想要什么,情绪一定是对自己的不满意,通过对情绪背后事实的描述,就可以发现产生情绪背后的初心——某种期望或目标未能达到(找到期望目标的差距)
第四
我如何改进,找到目标差距,就要正视自己,如何改变行动从而达到期望的目标(行动改变)
控制点:让复杂的事尽在掌握
所谓成熟,就是理解了世界的复杂性,不在追求一味走直线。在路线问题上,拥抱折射,在最终结果上专注不动。两点之间,阻力最小的线最快
失控:你是怎么玩死自己的
思维惯性
越厉害的人,越容易有思维惯性——过去可以这么早,那么未来也要这么做,这就很容易导致失控。意志力强的人总希望能用意志力来改变身体(物理层面)李开复在得癌症前,就经常和家人比谁回复邮件更晚,后来回想起来觉得可笑。成功人士在巅峰时期都有幻觉,总觉得思维和意志力的胜利能够控制一切。
困在底层
当问题在一个层面失控,向上跃迁一层,重新定义问题,往往有解,设计思维称之为“重新定义问题"
过于封闭
高手的暗箱
走在时代前面的明白人
认知方式的改变: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知道知识在哪,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
未来世界的认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
利用互联网
思考方式的改变:从独立思考到联机的独立思考者
有必要区分下独立思考和独自思考,我们可以调用全世界的知识观点,但依然需要独立面对两个问题:其一,进入场景,面对当下资源、当下情景你如何解决当下问题?其二,回到内心,你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要调用多大的资源?你准备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创造怎样的生活?这些都需要你独立思考
核心竞争力的改变:人机合一
任何一条行业链,一旦某一个链条有大幅提高效率的新技术,这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发生变化
一个人能够用机器学习和处理信息,用大脑整合和创新思想,用系统思维思考问题,会是未来最有竞争力的
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今天做的事,机器能做吗
我今天做的事,能被外包吗
我今天做的事,明天会做的更好吗
拉斐尔也用投影仪
《隐秘的知识》里有清晰的证据显示,16世纪以来,几乎所有的画家都知道暗箱的存在,而有相当一部分画家,在使用暗箱。他确定达芬奇在暗箱里看过蒙娜丽莎,但他可能是自己画出来的;米开朗琪罗肯定;不屑于暗箱,但是拉斐尔,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肯定用了暗箱技术
如果拉斐尔在用投影仪,今天各个领域的高手是否也有自己的暗箱
没有一个人是仅凭努力、天赋、机遇而获得巨大成功的,跃迁式的成功是利用了更底层的逻辑,激发了个体的跨越式成长
个体的跨越式成长
量子物理中,电子只能有几个固定的量级,吸收能量以后,会突然从一个量级跳跃到另一个量级,不存在中间态。这个过程也可以 反过来,从高能级往回跳跃,释放出光子。这个过程,就叫做量子跃迁
我们的生命也是跃迁而来——无机物聚合突变成为有机物,有机物突变成细胞,单细胞突变成多细胞,多细胞到复杂生物,到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一直到人类。人类通过文化、经济、社会进一步聚合,形成了今天的社会。这条链条一头是分子,另一头是人类社会,其中链条的大部分是渐进式进化,而几个重要的环节,都在跃迁。这种理论叫做“元系统跃迁”
所有的跃迁都有类似的模式:受到激发的突变,没有中间状态
如何实现自我跃迁
如果把个人通过刻意练习、自我迭代而带来的渐进式进步叫做自我迭代,那么利用科技、社会系统的能量,快速跳跃式升级,则是自我跃迁
持续的学习、阅读中,突然有一天一个概念击中你,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过去困扰你的一切突然清清楚楚,这就叫做认知跃迁
有时候,你都快要放弃了,但是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这就是第二个阶段,能力跃迁
从能力跃迁到能级跃迁,是一个价值从内向外的过程,你的内在价值提高,但是外界还需要时间体验。但是这个阶段是爆炸式的,在一个长时间的积累和爬坡之后,你正确的做出了几个选择、换了几个平台,身价、能力和水平会突然上升一个层次,看问题、做事情有完全不同的力道,这就是能级跃迁
掌握时代魔法或者溺水身亡
三种时代溺水者
无法掌握自己注意力
知识可以从外边供给,注意力必须是内在拥有,你需要调用内在注意力抓取知识。如果你没有驯服注意力的能力,你的时间、思维会被完全打碎,大脑就会变成豆腐脑
无法过滤信息,找不到重点
似乎到处都是机会,又无从下手
1在一个每天海量信息涌入的不确定性时代,事实是什么不重要,也许一群人能合作解决新问题才是关键
外包大脑,成为超人
大脑不该用来记忆,而是要用来观察、思考、创造和影响他人
未来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却不是每个个体都崛起的时代,顺应时代的人跃迁式崛起,其他人舒服的被机器圈养,这是一个留下少数巨人,一堆侏儒的时代
高手战略
只打在甜蜜区的球
巴菲特说过:股票的确有一种倾向,让人们太快太频繁的操作,太易流动。人们很多年来发明了各种过滤器来筛选股票,而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圈子,我就待在这个圈子里,完全不管圈子以外的事。定义你的游戏是什么,有什么优势,非常重要
高手就是在高价值领域,持续做正确动作的人
新东方名师的崛起之路
与其用100%的精力学习一个领域的100%,不如用80%的精力学习每个领域20%的精华
幂律分布:发现身边的高价值区
每个国家的财富都呈现出一种分布方式,少部分人占据了大部分财富,而大部分人拥有少量财富——在坐标轴上,这是一个头部严重向左靠拢,还拖着长长尾巴的分布
幂律的第一个特征,就是高度的不平均,不公平就是大自然的一种常态
幂律的第二个重要特色,是分形,分形就是一个图形细分后,每一部分都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
效率源自杠杆点
找到事物的核心杠杆点需要大量的观察和思考然后抵抗住各种诱惑,坚定地持续专注这个点,这需要强大的定力。这是投资的思考方式,也是自我投资者最重要的战略
如何应对阶层分化
除了幂律,你会发现另一种分布在自然界也很常见就是正态分布:大部分的人都是差不多的,杰出和特差的都是少数
停止抱怨。世界就是不公平的,接受它,阶层分化是开放社会的必然趋势
持续学习=扩大视野,提高效能=扩大移动能力
持续关注、观察、验证高价值区
向正确方向移动,爬上幂律顶部
头部效应:站位比努力更重要
头部效应
谁是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那第二个是谁,答案是巴兹奥尔德林,仅仅晚了几分钟,很少有人记得他。
这个规则在公司系统也存在:你也许会说出你公司最会拍照的人,那第二名是谁
头部收益最高
在一个系统里,头部品牌吸引的注意力大概占40%,第二名20%,第三名是7-10%,其他所有人共分其余的30%
头部加速度最快
一旦你成为某个系统的头部,系统就开始产生正反馈——微小的优势会带来更多的名声,名声给你更多机会,更高收益。这又让你可以投入更多的资源,继续扩大优势,最后的结果就是头部的人获得最高的增长率
能力提升需要三个要素
好的方法论
刻意练习
大量实战机会
你身边肯定有这种站位极好的普通人,他们不是富二代,也不搞贪污腐败,但是仅仅由于他们卡在了一个头部行业,他们的收益就比普通人高出很多,如果你看不懂,你就只好感叹人家命好,怀疑人家有关系
优秀是幂律规则的简单体现——天时、地利、人和,取势、明道、优术,不管是兵法还是商道,都把时机和站位放在了个人努力的前面。与其哀叹社会的不公,不如尽快挑选头部赛道
这就是高手战略里的找到高价值区,找到头部
如何找到自己的头部
越是普通人越是没有先发优势,越是需要懂得借力打力,利用头部效应放大自身优势
找到自己可以进入的头部
头部就是你所在赛道里的高价值并且有优势的领域
头部效应讲起来好像是明摆着的——专注做高价值高优势的事。
很多道理由于过于简单,而没有获得足够多的思考和注意力。其实越简单的事,操作起来就越困难,因为过程的你逆人性
误区一
从当前优势出发
先从个人优势出发,选择你感兴趣的领域
优势全称是竞争优势,如果没有了解竞争领域,你怎么会知道自己和谁竞争,有什么优势,到底是不是优势,需要你进场才知道。核心优势不是在地图上定下来的,而是在战场上一次次逼出来的,不上场,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核心优势
过去的优势不等于未来的优势
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先确定价值,在思考优势,高价值的事情往往很难,因为射不中靶子,所一随便射一箭,然后在旁边画个圈,宣布我射中了十环,做这个动作时,就已经走向平庸了,虽然简单的道理,因为逆人性,所以难操作
不要因为容易去做一件事,要因为有价值才去做。不要因为便宜去买一件衣服,也不要因为彼此习惯了就结婚
因为我们不怕苦,怕苦的没有价值;不怕累,怕累的没有意义
误区二
着急入场,不想优势
在随大流选择的人挤人的赛道上,别说头部,小腿肚子都到不了,当时入场,只是出于一种“再不进入就来不及了”或者“我也捞一把”的焦虑,以焦虑开始的事情,往往以焦虑结束
大部分人在机会来临的时候,都有焦虑的冲动,这种动作的背后是思维的惰性,他们很少分析赛道的游戏规则、优胜选手的特点和自己的竞争策略,机会几年一波,这些人从一个热门的脚部冲向另一个热门的脚部,除了心跳,从未获得什么真正的价值
原则
思考差异化优势
永远不要在热门领域随大流
越是价值高的领域,竞争越激烈,越要凭借独特的优势,你先不要着急动手,要用足够的时间观察对手,思考差异化优势再进入
真正的高手会花很长时间观察好几个赛场,观察游戏规则、赢家的玩法,对比自己的实力,找到最好的优势角度切入,处处都有的机会,很多不属于自己
千万不要相信“去最激烈的战场,哪怕从头做起,哪怕是个小兵”这样的鸡血故事,名人成功可以这么说,但你进场前不要这么做
如果优势不足以当第一,那就搞差异化竞争;如果无法上主战场,那就先占领二线战场;如果综合能力胜不了,那就找一个细分领域,然后从一个小头部去更大的头部
误区三
关注不属于你的机会,眼高手低
找到头部是一个持续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一个距离你太远的领域,你根本就看不到真实的信息和对手,听到的全是传说、段子或者别人希望你听到的东西。这些信息只能当做故事听,根本没法拿来实际操作,你很难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越是闲人越爱聊宏大的话题,中美建交、军事部署、政治局常委、各国内政。这些话题都有一个特点,话题宏大到根本没法验证,谁更正确,靠谁的嗓门大
把注意力放到你能影响到、能操作的赛场,尽快到你视野里最近的头部
原则
从身边的头部做起
头部效应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抢占高价值、有优势的头部,然后从小头部走向大头部
用头部效应就业、择城、选创业赛道
创业的头部效应
爆发行业的第一批机会是留给在机会旁边看了很久的人。所有领域的领军人物,要么本身是这个领域的开创者,要么是在看到机会的时候,已经在相近领域积累了经验,能最快的迁移过去
专注:高手的护城河
越是聪明的人,眼界越开阔,面临的机会越多,可能越多,领域越多,一做就小有成就,轻松歼灭低级选手。更加觉得自己厉害,所一越发不专注。所一越是优秀,越要专注
迭代:聪明人的笨功夫
联机学习
功利学习法:学的更少,却学的更好
识别知识的源头
二战时期,将军视察前线,看到一个新兵很紧张,于是给他一块口香糖,好点了吗,将军问,好多了,长官,不过这口香糖为什么没有味道。因为我嚼过了,将军说
我们身边有很多嚼过的口香糖的信息,面对知识焦虑,这些嚼过的口香糖的确让你镇定了点,而且怕你觉得无味,还加入了大量的调料但是你吃惯这些,就永远没有办法享受真正的优质知识的味道,因为你没有办法找到知识的源头了
一手信息
知识的源头
二手信息
忠实转述一手信息
三手信息
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
四手信息
出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
知识IPO:把知识变现成价值
I
输入问题(input a question)以持续解决问题为目标
P
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以整合多学科知识为手段
O
输出产品(output)通过咨询研发、授课整合和写作,让思想产品化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