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企业面对的主要风险与应对
2024-08-21 21:15:26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全面、实用、深入浅出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节 战略风险与应对
影响因素
战略环境
战略资源
战略能力
战略定位
领导者的领导力
战略风险的主要表现与应对
战略制定风险与应对
战略实施风险与应对
战略调整风险与应对
战略复盘风险与应对
第二节 市场风险与应对
影响因素
(1)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及供需变化带来的风险;
(2)能源、原材料、配件等物资供应的充足性、稳定性和价格变化带来的风险;
(3)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风险;
(4)利率、汇率、股票价格指数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5)潜在进入者、竞争者、替代品的竞争带来的风险。
(2)能源、原材料、配件等物资供应的充足性、稳定性和价格变化带来的风险;
(3)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风险;
(4)利率、汇率、股票价格指数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5)潜在进入者、竞争者、替代品的竞争带来的风险。
表现与应对
(一)市场趋势风险与应对
(1)企业未能把握监管当局的政策导向及宏观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企业产
品、服务的推广及销售受到影响。
(2)企业未开展对整体市场、竞争对手的分析以及对不同层次客户需求的调研,未制定
有效的市场竞争策略,可能导致企业失去现有市场份额,影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打好基础 |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3)企业未能预测并适应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从而未能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结构,可能
导致企业失去核心市场地位。
品、服务的推广及销售受到影响。
(2)企业未开展对整体市场、竞争对手的分析以及对不同层次客户需求的调研,未制定
有效的市场竞争策略,可能导致企业失去现有市场份额,影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打好基础 |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3)企业未能预测并适应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从而未能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结构,可能
导致企业失去核心市场地位。
(二)分销风险与应对
(1)企业未制定完善的品牌战略,未有效细分品牌,未制定有效的品牌管理措施,可能
导致企业丧失知名度。
(2)企业未能在目标市场实现既定的销售任务,可能导致企业战略目标及经营目标难以
落实。
(3)企业未能准确把握政府对企业产品定价的要求,可能导致企业违反政府关于最高零
售价、流通差价率、期间费用率控制的要求。
(4)企业对核心产品过分依赖,或者企业的产品过于单一,可能导致企业不能通过增加
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也不能积极应对市场波动。
(5)企业未能建立分销商评级及监管机制,分销商表现不佳,可能导致公司声誉受到
影响
(6)外部市场的改变使现有营销活动丧失吸引力,可能导致企业失去部分或全部市场
份额。
(7)企业未能建立规范的客户管理体系和客户服务流程,未能有效维护与目标客户的关
系,可能导致企业形象受损。
导致企业丧失知名度。
(2)企业未能在目标市场实现既定的销售任务,可能导致企业战略目标及经营目标难以
落实。
(3)企业未能准确把握政府对企业产品定价的要求,可能导致企业违反政府关于最高零
售价、流通差价率、期间费用率控制的要求。
(4)企业对核心产品过分依赖,或者企业的产品过于单一,可能导致企业不能通过增加
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也不能积极应对市场波动。
(5)企业未能建立分销商评级及监管机制,分销商表现不佳,可能导致公司声誉受到
影响
(6)外部市场的改变使现有营销活动丧失吸引力,可能导致企业失去部分或全部市场
份额。
(7)企业未能建立规范的客户管理体系和客户服务流程,未能有效维护与目标客户的关
系,可能导致企业形象受损。
第三节 财务风险与应对
影响因素
(1)因预算编制、执行或考核存在偏差而导致的风险;
(2)因筹资决策不当、筹集资金运用不合理可能引发的风险;
(3)因资金调度不合理、管控不严而导致的风险;
(4)因企业投资决策不当、缺乏投资实施管控而导致的风险;
(5)因财务报告编制、分析、披露不准确、不完整可能引发的风险;
(6)因企业担保决策失误、监控不当而导致的风险。
(2)因筹资决策不当、筹集资金运用不合理可能引发的风险;
(3)因资金调度不合理、管控不严而导致的风险;
(4)因企业投资决策不当、缺乏投资实施管控而导致的风险;
(5)因财务报告编制、分析、披露不准确、不完整可能引发的风险;
(6)因企业担保决策失误、监控不当而导致的风险。
表现与应对
(一)全面预算管理风险与应对
(1)不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缺乏约束或盲目经营。
(2)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可能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或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3)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可能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2)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可能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或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3)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可能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二)筹资管理风险与应对
(1)筹资决策不当,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无效融资,可能导致企业筹资成本过高或债
务危机。
(2)未按审批的筹资方案执行筹资活动,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未及时偿还债务或进行股
利分配,可能导致公司发生经济纠纷或诉讼。
务危机。
(2)未按审批的筹资方案执行筹资活动,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未及时偿还债务或进行股
利分配,可能导致公司发生经济纠纷或诉讼。
(三)资金营运管理风险与应对
(1)资金调度不合理、营运不畅,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或资金冗余。
(2)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
(2)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
(四)投资管理风险与应对
(1)投资决策失误,引发盲目扩张或丧失发展机遇,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资金使用效
益低下。
(2)未按审批的投资方案执行投资活动,未对投资项目开展有效的后续跟踪和监控,或
对投资项目处置不当,可能影响企业投资收益。
益低下。
(2)未按审批的投资方案执行投资活动,未对投资项目开展有效的后续跟踪和监控,或
对投资项目处置不当,可能影响企业投资收益。
(五)财务报告风险与应对
(1)编制财务报告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
任和声誉受损。
(2)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造成决策失误,干扰市场秩序。
(3)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报告,难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企业
财务和经营风险失控。
任和声誉受损。
(2)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造成决策失误,干扰市场秩序。
(3)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报告,难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企业
财务和经营风险失控。
(六)担保风险与应对
(1)对担保申请人的资信状况调查不深入,审批不严或越权审批,可能导致企业担保决
策失误或遭受欺诈。
(2)对被担保人出现财务困难或经营陷入困境等状况监控不力,应对措施不当,可能导
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
(3)担保过程中存在舞弊行为,可能导致经办审批等相关人员涉案或企业利益受损。
策失误或遭受欺诈。
(2)对被担保人出现财务困难或经营陷入困境等状况监控不力,应对措施不当,可能导
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
(3)担保过程中存在舞弊行为,可能导致经办审批等相关人员涉案或企业利益受损。
第四节 运营风险与应对
影响因素
(1)企业产品结构、新产品研发可能引发的风险;
(2)企业新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或服务定价与销售渠道、市场营销环境
状况等)可能引发的风险;
(3)企业组织效能,管理现状,企业文化及高、中层管理人员和重要业务专业人员的知
识结构,专业经验等可能引发的风险;
(4)质量、安全、环保、信息安全等管理中发生失误导致的风险;
(5)因企业内、外部人员的道德缺失和不当行为导致的风险;
(6)因业务控制系统失灵导致的风险;
(7)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等风险;
(8)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操作运行情况的监管、运行评价及持续改进的能力
不足可能引发的风险。
(2)企业新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或服务定价与销售渠道、市场营销环境
状况等)可能引发的风险;
(3)企业组织效能,管理现状,企业文化及高、中层管理人员和重要业务专业人员的知
识结构,专业经验等可能引发的风险;
(4)质量、安全、环保、信息安全等管理中发生失误导致的风险;
(5)因企业内、外部人员的道德缺失和不当行为导致的风险;
(6)因业务控制系统失灵导致的风险;
(7)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等风险;
(8)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操作运行情况的监管、运行评价及持续改进的能力
不足可能引发的风险。
表现与应对
(一)组织架构管理相关风险的主要表现
(1)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
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2)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
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2)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
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人力资源风险与应对
(1)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战略难以
实现。
(2)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可能导致人才流失、经
营效率低下或关键技术、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泄露。
(3)人力资源退出机制不当,可能导致法律诉讼或企业声誉受损。
实现。
(2)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可能导致人才流失、经
营效率低下或关键技术、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泄露。
(3)人力资源退出机制不当,可能导致法律诉讼或企业声誉受损。
(三)社会责任风险与应对
(1)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
(2)产品质量低劣,侵害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
(3)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
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业。
(4)促进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
稳定。
(2)产品质量低劣,侵害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
(3)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
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业。
(4)促进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
稳定。
(四)企业文化风险与应对
(1)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能导致员工丧失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同感,企业缺乏凝
聚力和竞争力。
(2)缺乏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可能导致企业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影响可持
续发展。
(3)缺乏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可能导致舞弊事件的发生,造成企业损失,影响企业
信誉。
(4)忽视企业间的文化差异和理念冲突,可能导致并购重组失败。
聚力和竞争力。
(2)缺乏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可能导致企业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影响可持
续发展。
(3)缺乏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可能导致舞弊事件的发生,造成企业损失,影响企业
信誉。
(4)忽视企业间的文化差异和理念冲突,可能导致并购重组失败。
(五)采购业务风险与应对
(1)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可能导致
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
(2)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
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
(3)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可能导致采购物资和资金的损失或信用受损。
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
(2)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
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
(3)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可能导致采购物资和资金的损失或信用受损。
(六)资产管理风险与应对
(1)存货积压或短缺,可能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量、存货价值贬损或生产中断。
(2)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等,可能导致企业缺
乏竞争力、资产价值贬损、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
(3)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不清、技术落后、存在重大技术安全隐患等,可能导
致企业法律纠纷、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2)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等,可能导致企业缺
乏竞争力、资产价值贬损、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
(3)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不清、技术落后、存在重大技术安全隐患等,可能导
致企业法律纠纷、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七)销售业务风险与应对
(1)销售政策和策略不当,市场预测不准确,销售渠道管理不当等,可能导致销售不
畅、库存积压、经营难以为继。
(2)客户信用管理不到位,结算方式选择不当,账款回收不力等,可能导致销售款项不
能收回或遭受欺诈。
(3)销售过程存在舞弊行为,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八)研究与开发风险及应对
(1)研究项目未经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可能导致创新不足或资源浪费。
(2)研发人员配备不合理或研发过程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研发成本过高、舞弊或研发
失败。
(3)研发成果转化应用不足、保护措施不力,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2)研发人员配备不合理或研发过程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研发成本过高、舞弊或研发
失败。
(3)研发成果转化应用不足、保护措施不力,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九)工程项目管理风险与应对
(1)立项缺乏可行性研究或者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决策不当,盲目上马,可能导致难
以实现预期效益或项目失败。
(2)项目招标“暗箱”操作,存在商业贿赂,可能导致中标人实质上难以承担工程项
目、中标价格失实及相关人员涉案。
(3)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技术方案不落实,预算脱离实际,可能导致项目投资失控。
(4)工程物资质次价高,工程监理不到位,项目资金不落实,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低劣,
进度延迟或中断。
(5)对工程建设进度缺乏有效监控或监管不严,可能导致工程项目进度严重落后于项目
计划。
(6)工程款结算管理要求不明确,未按项目进度目标拨付工程进度款,工程付款相关凭
证审核不严,可能导致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混乱。
(7)竣工验收不规范,最终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工程交付使用后存在重大隐患。
以实现预期效益或项目失败。
(2)项目招标“暗箱”操作,存在商业贿赂,可能导致中标人实质上难以承担工程项
目、中标价格失实及相关人员涉案。
(3)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技术方案不落实,预算脱离实际,可能导致项目投资失控。
(4)工程物资质次价高,工程监理不到位,项目资金不落实,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低劣,
进度延迟或中断。
(5)对工程建设进度缺乏有效监控或监管不严,可能导致工程项目进度严重落后于项目
计划。
(6)工程款结算管理要求不明确,未按项目进度目标拨付工程进度款,工程付款相关凭
证审核不严,可能导致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混乱。
(7)竣工验收不规范,最终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工程交付使用后存在重大隐患。
(十)业务外包风险与应对
(1)外包范围和价格确定不合理,承包方选择不当,可能导致企业遭受损失。
(2)业务外包监控不严、服务质量低劣,可能导致企业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3)业务外包存在商业贿赂等舞弊行为,可能导致企业相关人员涉案及企业遭受经济损
失和品牌受损。
(2)业务外包监控不严、服务质量低劣,可能导致企业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3)业务外包存在商业贿赂等舞弊行为,可能导致企业相关人员涉案及企业遭受经济损
失和品牌受损。
(十一)合同管理风险与应对
(1)未订立合同、未经授权对外订立合同、合同对方主体资格未达要求、合同内容存在
重大疏漏和欺诈,可能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2)合同未全面履行或监控不当,可能导致企业诉讼失败、经济利益受损。
(3)合同纠纷处理不当,可能损害企业利益、信誉和形象。
重大疏漏和欺诈,可能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2)合同未全面履行或监控不当,可能导致企业诉讼失败、经济利益受损。
(3)合同纠纷处理不当,可能损害企业利益、信誉和形象。
(十二)内部信息传递风险与应对
(1)内部报告系统缺失、功能不健全、内容不完整,可能影响生产经营的信息无法及时
传递和有序运行。
(2)内部信息传递不通畅、不及时,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相关政策措施难以落实。
(3)内部信息传递中泄露商业秘密,可能削弱企业核心竞争力。
传递和有序运行。
(2)内部信息传递不通畅、不及时,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相关政策措施难以落实。
(3)内部信息传递中泄露商业秘密,可能削弱企业核心竞争力。
(十三)信息系统风险与应对
(1)信息系统缺乏规划或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导致企业经营管
理效率低下。
(2)系统开发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授权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
效控制,甚至出现系统性风险。
(3)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或毁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理效率低下。
(2)系统开发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授权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
效控制,甚至出现系统性风险。
(3)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或毁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第五节 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与应对
影响因素
(1)国内外与企业相关的政治、法律环境变化可能引发的风险;
(2)影响企业的新法律法规和政策颁布可能引发的风险;
(3)员工的道德操守不当可能引发的风险;
(4)企业签订重大协议和有关贸易合同的条款设计不当等可能引发的风险;
(5)企业发生重大法律纠纷案件所引发的风险;
(6)企业和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可能引发的风险
(2)影响企业的新法律法规和政策颁布可能引发的风险;
(3)员工的道德操守不当可能引发的风险;
(4)企业签订重大协议和有关贸易合同的条款设计不当等可能引发的风险;
(5)企业发生重大法律纠纷案件所引发的风险;
(6)企业和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可能引发的风险
表现与应对
(一)法律责任风险与应对
(1)公司生产经营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或其他规定、流程手续、资质要求等,可能导致
公司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
(2)公司面临外部诉讼纠纷时,未能积极妥善应对,或由于应诉行为不当,可能导致企
业承担潜在利益损失。
公司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
(2)公司面临外部诉讼纠纷时,未能积极妥善应对,或由于应诉行为不当,可能导致企
业承担潜在利益损失。
(二)行为规范风险与应对
(1)企业管理层未引导员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员工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潜在不道德行
为,可能导致企业声誉受到负面影响。
(2)公司管理层未识别出舞弊的高风险岗位并对其风险进行控制,可能导致公司面临直
接的经济损失或对公司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为,可能导致企业声誉受到负面影响。
(2)公司管理层未识别出舞弊的高风险岗位并对其风险进行控制,可能导致公司面临直
接的经济损失或对公司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三)监管风险及其应对
(1)企业未能有效识别进口产品在出口海关、出口国可能遇到的监管要求,或者未能准
确理解政府贸易规定、海关规定,可能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或交易失败。
(2)企业未能识别和防范由于违反国家和劳动保障机构制定的相关法规(包括个人所得
税、薪酬、休假、反歧视等),可能导致企业面临人事合规带来的风险。
(3)对于上市公司,企业未能识别和防范证券监督管理要求,如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
规则及内控标准等,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潜在的合规和法律风险。
(4)企业未能识别并遵守国家健康、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法律与规范;未对员工提供适当
的安全、环保意识培训;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或相关管理制度无法有效执行;缺少突发事
件报告体系,可能导致企业财产损失。
(5)企业未能按时向税务机关、工商机关等提交税务报告、年检报告等资料,受到监管
机构的检查批评或处罚,可能导致企业信用及声誉受损。
(6)企业未能识别和防范反商业贿赂、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市场交易行为监管要
求,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潜在的合规风险。 新
(7)企业未能有效筛选或识别商业伙伴的不合规行为,可能导致企业遭受行政处罚,造
成经济或声誉损失以及其他负面影响。 新
确理解政府贸易规定、海关规定,可能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或交易失败。
(2)企业未能识别和防范由于违反国家和劳动保障机构制定的相关法规(包括个人所得
税、薪酬、休假、反歧视等),可能导致企业面临人事合规带来的风险。
(3)对于上市公司,企业未能识别和防范证券监督管理要求,如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
规则及内控标准等,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潜在的合规和法律风险。
(4)企业未能识别并遵守国家健康、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法律与规范;未对员工提供适当
的安全、环保意识培训;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或相关管理制度无法有效执行;缺少突发事
件报告体系,可能导致企业财产损失。
(5)企业未能按时向税务机关、工商机关等提交税务报告、年检报告等资料,受到监管
机构的检查批评或处罚,可能导致企业信用及声誉受损。
(6)企业未能识别和防范反商业贿赂、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市场交易行为监管要
求,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潜在的合规风险。 新
(7)企业未能有效筛选或识别商业伙伴的不合规行为,可能导致企业遭受行政处罚,造
成经济或声誉损失以及其他负面影响。 新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