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 《人效管理》笔记图解(1/3)
2024-10-14 16:49:23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人效管理》是穆胜博士“人效三部曲”的第二部,全书从理念、管理方法和实战三部分分别讲解,给出了非常完整的方法论框架,可以使初次接触人效的伙伴,学习后有深刻的理解;书中还列举了一些作者原创的方法,特别是原创指标库,例如:扁平化指数、激励真实指数、职业倦怠指数、人才实际晋升指数,让人眼前一亮。由于内容过多,我将之分为三个图解。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前言
作者简介:本书为穆胜博士“人效三部曲”的第二部。深入学习者请移步阅读原著。
那一刻,我突然发现,‘发展’并不是自己面临的最大挑战,‘生存’才是。
人力资源的选用育留不再是标准或规范,而是应该完全服务于生意,必须产生经营价值。
人效实际上是生意的两个本质之一(另一个是财效)。
以人效为支点,人力资源专业可以推动经营。
人效+人力资源”,以人效为核心来做全新的人力资源工作。
人效管理,即人力资源效能管理(HRefficiency management),其强调以人效为核心来诊断组织状态、制定战略规划、落地人力配置、优化人力职能,通过循环式的管理来获得企业的整体人效。
人效管理理念
1. 人力资源效能的经营意义
人效的意义
人力资源效能(HR efficiency,简称“人效”),代表在“人”这门生意上的投产比,体现为人均营收、人均利润、人工成本投产比等指标。
在这个互联网与数字化的时代,人效既是管理水平的体现,又是撬动经营的支点。
经营的双效逻辑
三流:做生意本质上就是基于业务流的推进,合理配置人才流和资金流。
双效:所有老板的生意逻辑都可以归结为两点——人效逻辑和财效逻辑,说白了,就是老板愿意用什么样的人力和财务投入去换取什么样的业务结果。
过去,HR们喜欢就人才队伍谈人才队伍;现在,他们必须先谈业务,再谈资金,最后才谈到人力。
当前如火如荼的数字化转型,本质上也是为了实现三流在线,基于算法迭代来让双效逻辑逼近最佳状态,从而推动经营管理。
人效的经营意义
动态视角
企业的错峰性
先从动态视角看。按照企业的一般规律,业务流与人才流具有典型的“错峰性”
一方面,机构与人力的新建跑在业务的前面,这个道理很简单,有了机构和人力才能做事,最开始一定会有一段“磨合期”;
另一方面,机构与人力的消解又跑在业务的后面,这个道理同样好理解,当业务下滑时,业务部门并不会在第一时间调整队伍,而是会坚持跑一段时间,这形成了一定的“怠速期”。
企业在进退之际的两种错峰里都会形成人效下跌,这就是经营的风向标,而人力资源部的干预能力体现了专业水平。
人效干预
人效的两种错峰需要“干预”,但并不是说要一刀切式地严控人效。
“干预”的两个要点:
要点一
一是制定特殊的“驱动性人效指标”(driving HR efficiency,DHE),即对于投入和产出都要用更加前瞻性的指标来衡量,而不是参考滞后性的指标。
人均营收(=营收÷人数)就是一个相对前瞻的指标。
进一步看,如果能够找到营收中的核心部分作为产出,再找到人数中的核心团队作为投入,就可以得到一个更加敏感的指标。
要点二
二是对于人效指标的目标值要适度放松,要在一定时间里给予一个更低的人效空间。
说白了,业绩已经处于低水平,如果人力继续配置不足,就会继续“怂下去”,还不如“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要强调的是,这里还要考虑建队思路和激励匹配等问题,不是光豪放地增人数就可以了。
静态视角
再从静态视角看。这个时代的生意本质上是通过人效杠杆来获得成功的。
老板在解构生意时,都喜欢关注两类数据:一类是营收和利润规模,另一类是估值或市值。
完整的逻辑链条应该是先有市值规划,再有经营规划,再有财效规划,最后有人效规划.
战略的执行也不可能脱离组织。
人力资源问题一般的解决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增加人力资源数量。但请记住,人力资源不像资金一样可以“即拨即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的,即使外部引入,也需要令其融入组织才能发挥战斗力。企业不可能完全通过增人这种方式解决人才流紧缺问题。
另一种就是提升人力资源效能。这是企业在制定宏伟的战略目标后,自动进入的“解题模式”。
2. 人效管理的四个误区与辨析
误区1:人效管理一刀切
对于一刀切的理解
以老板要求的这个人效水平作为工作目标,HR们开始疯狂抓人效。最直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以这个人效水平来严格核定各个组织模块的编制;二是直接把人效指标包干下去,再按照这个人效水平进行强考核。
以老板要求的这个人效水平作为工作目标,HR们开始疯狂抓人效。最直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以这个人效水平来严格核定各个组织模块的编制;二是直接把人效指标包干下去,再按照这个人效水平进行强考核。
人力资源效能矩阵
人效至少有十几种算法。
不同的企业做不同的生意,应该关注不同的产出和投入,一刀切地套用一个人效指标也许并不合理。
行业里的人效数据
即使在同一个行业里,大家的竞争战略、业务模式、发展阶段、建队思路也不同。所以,这种在宽口径人效上的比较,参考意义真的不大。
将行业数据进行过滤,而后得出有意义的参考人效指标(来进行对比),本来就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
考核
即使找到一个可以参考的人效指标,又真的应该用它考核所有部门吗?
误区2:人效管理做龟缩
前几年,每当我提到人效或人效管理,企业里HR们的反馈出奇一致——“我们干预不了人效指标,我们只能减少人员或人工成本,而对于收入利润等产出指标却无能为力。”
回到生意的逻辑,人效是强调以人力投入推动各类产出,人力投入和各类产出之间并不是独立的关系。
只要防守,不要进攻,用减少人力投入的方式来追求人效,就是“龟缩”。
人效强调以合理的人力投入推动各类产出,其本质是一种“精实增长”式的进攻导向。
显然,在宏观经济进入存量时代的背景下,人效管理对于企业意义非凡。
误区3:人效管理新瓶装旧酒
一方面,人效不是一个指标,而是一个指标库,每个企业(甚至它们的每项业务、每个部门)应该选择关注的人效指标必然不同。
另一方面,基于不同的人效指标,需要选择的队伍状态和(选用育留等)职能运作也是不同的。
举例来说,人均营收是一个偏进攻的人效指标,而人工成本报酬率是一个偏防守的人效指标。在这两个指标中,一定有一个对于企业更加重要,这也决定了企业今后的人力资源工作的方向。前者可能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大开大合,而后者可能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精耕细作”。
误区4:人效管理事后算账
“人力资源经营价值链”模型里,“职能—队伍—效能”是一个完整的框架因果链,要想获得人效的提升,必须在队伍和职能层面有所作为。所以,人效分析不应该只停留在效能层面,而应该通过数据线索深入队伍和职能维度。
什么是人效管理需要的真相?说简单点,这种“真相”就是发现了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并且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以至于让人马上就想付诸实践。
要真正实施人效管理,必须有数据研究上的沉淀与功力。而数据,只是深度理解业务和人力资源专业后自然而然的结果。要达到这种境界,没有大量研究人员以数据科学家的姿态扎进去,很难形成突破,所谓“华丽的指标”只会变成没用的装饰。
3. 人效管理的三大难题与突破
难点1:理解业务之难
HR的懂业务
HR以助力业务为目的,他们的“懂业务”应该体现在两个层面上。
一是听得懂业务语言。
具体体现在能与业务部门对话,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不需要对方再解释业务术语,这是基本要求。
二是能理解业务规律。
将业务作为一门生意,能够理解各个指标之间的联动关系,知道不同产品的重要性分布、不同产品之间的销售联动关系、客户数和流水之间的关系、流水和营收之间的关系、营收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利润和现金流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业务部门的每一个动作,HR都能判断出对于经营的大概影响;业务部门负责人的每种经营思路,HR都能够抓到关键指标。千万不要出现这种现象:业务部门拼命做客户数,HR还在拼命考核人均利润。
难点2:理解队伍之难
队伍建设有三个层面
第一层是将商业模式翻译为业务流程,再翻译为组织结构,再翻译为岗位系统。
第二层是基于这种翻译,在每一个维度的设计上,让公司相对于竞争对手具有起跑线上的优势。
第三层是基于起跑线上的优势规划“建队思路”,在人才仓的打造上有序推进、定向发力,相对于竞争对手形成田忌赛马的效果。
难点3:理解职能之难
一方面,一部分HR信奉经典,忽略了选用育留工作的创新空间。
另一方面,一部分HR依靠人际交流来获得影响力,根本没有把选用育留工作看成科学。
数据穿透人效管理
要改变这种现状,HR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要把对于业务、队伍、职能的理解变成数据。
在商科中,数据化是检验是否理解的唯一标准。说白了,如果你对某个领域深耕多时,你一定能够形成独特的观察视角,一定能够基于这些观察视角给出有穿透力的数据。
二是要把对于业务、队伍、职能的数据串成一条因果链。
数据
当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各类数据就真正进入了因果链条,此时,企业才有资格谈人效管理。
数据,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准越好。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上的数据足够准确,才有使用的意义。
4. 人效管理的两条突破之路
突破1:老板要突破僵局
其实,我们帮助企业建立人效管理体系的另一个说法是:把老板对于生意的逻辑贯穿到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中。
突破2:HR要突破心魔
一是害怕转换主场。
二是害怕承担人效责任。
三是害怕对于人效无能为力。
人效管理方法
5. 组织与人力资源数据诊断
人力资源专业数据化
x 第一个尝试的方向是“量化人”。
优秀的个体,不一定能产生优秀的经营业绩
x 第二个尝试的方向是“量化人力资源专业职能”。
人力资源部醉心于塑造专业性,衍生出各种各样花哨的操作模型,更加曲高和寡。
✔ 第三个尝试的方向是“量化人力资源专业价值链”。
所谓“价值链”,每个环节都产生相应的价值,相邻环节之间还有明确的因果联系。
人力资源经营价值链
第一个维度是效能层。
这个层面要求将业务战略的复杂要求阐释为人力资源效能的要求,这是推动经营的“支点”。
典型的指标包括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投产比等。
第二个维度是队伍层。
队伍是持续输出效能的保障。
在一定的建队思路下,“人”进入“组织”,并相互之间形成有机搭配,产出战斗力。
第三个维度是职能层。
这个层面就是选用育留了。职能层面的高水平运作是落地建队思路的保障。
需要强调的是,人力资源专业各个职能是系统化的而非割裂的,因此,各模块应该在建队思路的引领下有序协作,共同输出一套整体的解决方案。
人力资源职能管理决定队伍状态,队伍状态决定效能产出。
不愿再提“人力资源管理”,而是强调“人力资源经营”。
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按部就班,而经营是创造市场价值,是无限创新。
人效经脉构成战略地图
人力资源战略
在我的定义中,所谓“战略”,是在一定资源限制、时间限制、竞争对手给出的空间限制之下,寻找有限的目标,饱和攻击、打穿打透。
显然,人力资源领域也应该有战略,但现实是,大多数企业并非如此。
人效经脉
人力资源工作分两类:一类是人力资源的常规工作,负责维持秩序,是“本分”所在;
另一类是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工作,负责支持业务战略,推动经营,是“价值”所在。其实就是聚焦目标、集中资源、定向发力的工作方向。
这些工作思路依然遵循“职能→队伍→人效”的价值链路径,可以归纳为“人效经脉”。
如何找到企业的人效经脉
一是以终为始。
人效经脉的完整因果链应该是“职能→队伍→人效→战略”,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看作后一个环节的“因”,因此,必须考虑后一个环节的结果诉求。
宏观看,就是为了支持战略,应该如何在人力资源经营价值链上布局工作思路。
二是趋势可及。
需要提醒的是,基于后一个环节的“结果诉求”,前一个环节并非只有一种解法,而应该是一个“答案集”。
我们应该从“趋势可及”的角度思考,寻找那种最有可能实现的答案。
趋势由什么定?只要有历史数据,简单的统计学方法就可以判断趋势。
三是压制竞争对手。
企业的前台能不能跑起来,关键还看中后台职能的底气,而中后台相对于对手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的底气。任何一项中后台职能都有必要对标竞争对手。
两个检验标准
结果竞争力——我们订立的目标是不是具有足够的竞争力,这是从收益角度进行衡量的。
过程进攻性——我们是不是做了竞争对手没法跟进的事,这是从成本角度进行衡量的。
人效经脉的推导逻辑
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
人效经脉只是模块因果链,其指明了人力资源工作的方向
人效经脉是通过数据分析出来的,但这种数据更多是方向性的,并没有穿透到最微观的操作层面。
整体思路是:首先,寻找人效经脉上每个维度的关键指标,让关注点更加聚焦,而后,再一次用“以终为始”“趋势可及”“压制竞争对手”三个标准来设定关键指标的目标值,让人力资源动作发力精准。
说到底,关键还是要解决前一个问题。找准了关键指标后,只要有数据,我们就可以推导出准确的目标值。
穆胜咨询组织与人力资源诊断指标体系(局部)
原创指标分析法
一是窄口径人效分析法。
窄口径人效指标,即以核心人才仓(投入)推动北极星指标(产出)的人效表现。
例:企业是用A类销售人员打新销区,那就应剔除销售额中的飞单、销售额中成熟区域的增长,剔除非战略级产品的销售额,聚焦销售额中的“有效增量”。
二是边际经营业绩分析法。
边际经营业绩(以人为口径),代表了企业每追加一个人,能够带来多少经营业绩。
边际经营业绩公式
相对传统人效指标,这个指标更灵敏地显示了人效的变化趋势。
企业有两个健康标准:标准1——边际经营业绩曲线在人效曲线上方。标准2——边际经营业绩曲线持续上扬。
三是人效相对分析法。
相对分析法,是将业绩产出、人力投入和人效都以增长率的口径放入一个坐标,分析其变动趋势。
举例
企业的“两低于原则”:一是要求人数增长率低于产量增长率,二是要求人工成本增长率低于营收或利润增长率。
我们可以将三个维度的敏感指标在逻辑链条上进行连接,从“人效——队伍——职能”的方向反推,发现其相互之间的联动关系。在这个链条上,有的指标会具有特别的“杠杆效应”,我们称之为关键指标。对于这些指标稍加干预,人力资源的格局就会变得大不一样。这些指标就应该进入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
人力资源数据化的IBR
IBR(指标、基线和规律)
简单的模型:Y=aX+b,这个模型就是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上下游指标关系的缩影。
支持模型的三类信息
一是算法指标(indicator),即找到量化组织结构精简度(X)、人力资源效能(Y)的指标。
二是指标基线(baseline),即回答X和Y的指标多少算高,多少算低。
三是专业规律(rule),即回答X对Y的影响力a应该是多少,通过精简组织来提升人效究竟靠不靠谱。
示例1
我们通过“扁平化指数”来衡量组织结构精简度,这个指标受到管理幅宽和管理层级的影响。
管理幅宽越大,管理层级越少,扁平化指数就越大。
基线是,扁平化指数低于1就是有组织冗余
示例2
我们通过“激励真实指数”来衡量考核是不是真刀真枪,我们量化出绩效得分中的实际变动部分,再用这个部分除以总分,就得出总分中的浮动占比。
基线是,激励真实指数低于5%就是假刀假枪。
海量抓取数据
说到底,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是一个模型,只有将大量过往的数据代入,才能修正变量,形成基线,摸清规律。
模型是用数据“喂养”出来的,数据越多,模型就会越精准,决策也会越高效。
每个企业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
●人力资源年度计划的数据基础。
●人效提升专题项目的仪表罗盘。
●人力资源规划项目的内核部分。
●组织变革转型项目的核心调研内容。
●HR数字化转型项目的算法体系基础。
人力资源数据化的三个伦理
第一个伦理是穿透为王(Woo)。
言下之意,你拓展了他的认知,让他感叹“我怎么没想到”。
举例来说,NBA的统计里,得分、助攻、篮板、盖帽、抢断五大数据是很容易统计的,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甄别大多数球员的实力。
但有些人在场的时候球队就更容易获胜。你不能仅仅把这归因于他们是“福娃”。
服务NBA的数据公司设计了一个指标——球员效率值,也就是这名球员在场时球队净胜多少分。
这样一个别出心裁的设计,一下子就洞穿了现象,这就是人力资源专业要追求的。
但有些人在场的时候球队就更容易获胜。你不能仅仅把这归因于他们是“福娃”。
服务NBA的数据公司设计了一个指标——球员效率值,也就是这名球员在场时球队净胜多少分。
这样一个别出心裁的设计,一下子就洞穿了现象,这就是人力资源专业要追求的。
第二个伦理是客观至上(objective)。
主观数据应作为客观数据的补充。一定是先分析客观数据,几个关键指标出来,企业的基本面就一目了然了。
第三个伦理是连接经营(connecting)。
企业的经营实际上就是“三流双效逻辑”。
我也将人才流、激励流、知识流称为“小三流数据”,对应业务流、资金流、人才流这“大三流数据”。
HR掌握激励流和知识流(推动赋能),这是推动人才流,抵达高人效的基础。
6. 人力资源战略制定
7. 人力资源效能规划
8. 人力资源队伍规划
9. 人力资源职能规划
10. 人力资源效能管控
人效管理实战
11. 人效管理的三种选择
12. 人效管理的实施方案
附录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