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进步本[哔哩哔哩:浩然鸽]
2024-11-19 22:23:38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考研政治进步框架本】 [理论]考点+时政+技巧→【进步本】←习题+真题+押题[实践] 命题手法+原理时政=真题 基础知识+高效复忆=王道 适用实用=应试技巧=霸道 王霸结合、把握真题、高效刷题、归纳总结 学以致用、循序渐进、学而时习、持之以恒 辩证补强、量力而行、专注应试、尽力而为 [哔哩哔哩:@浩然鸽] 【浩然出品=必属精品】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考研政治进步框架本】[理论]考点+时政+技巧→【进步本】←习题+真题+押题[实践]命题手法+原理时政=真题基础知识+高效复忆=王道适用实用=应试技巧=霸道王霸结合、把握真题、高效刷题、归纳总结学以致用、循序渐进、学而时习、持之以恒辩证补强、量力而行、专注应试、尽力而为[哔哩哔哩:@浩然鸽]【浩然出品=必属精品】
本质就是个专门用来复忆的【电子版的框架·错题本】让你刷的每一道题目都成为你前进的助力,故为【进步本】【理论】考纲考点→【应试框架】←刷题复盘【实践】
一、是什么?
1.相比较狂刷题反复刷,不复盘不总结等于是在赌
2.相比较纸质复盘总结的错题本
【标记】
【查找】
答案解析
截图
T1
T2
肖千
【收起·展开】
【备注】
【连线概要】
(1)功能方便易用
答案解析[截图]一键三连,这次一定!
[题目截图]
真题
肖八
肖四
考点1 进步本定义
一、导论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一)唯物论
(二)辩证法
(三)认识论
(四)唯物史观
二、马哲
三、政经
四、科社
马原
(3)框架结构,层次分明
3.相比较类word文档的错题本
手机网页APP、电脑、平板、打印纸质版
使用/复忆方便
每天做完题,无论是纸质版还是小程序,截图复盘填充进步本大量反复的复忆标签,多场景增加记忆锚点争取做到见过的题不在错,见过的题考场能得分
制作/整理简单
除框架相同,同学们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补充框架
专属/个人定制
查漏补缺、框架清晰、遍查遍补、遍补遍记而不是查了不补,妄图通过反复机械的做题记忆押题题目→临阵磨枪
动态/辩证补缺
联系考点与命题手法的神器
高效/应试提分
五个优势
4.思维导图的错题=进步本
二、有啥用?
类比同类型错题本与思维导图的功能性
如何用打开ProcessOn网站登入后导入文件即可
浩然鸽的进步本框架直接化为己用[拿来吧你]【三连关注·即可获得】这次一定!对我真的很重要,感谢同学支持!
纸质版、电子版都OK
1.实践做题
2.做完题后,看题目解析并标记标签[输入+输出]方便晚上复盘,填充进步本
3.晚上固定时间整理题目,截图填充到对应考点即可
4.定期复忆对应考点知识点与错题【输出:给考点或者题目增加备注感悟】
4.定期【复忆】考点小册子与进步本习题、真题、模考题与考点链接·用题目来复忆+掌握命题手法
复盘程序
三、怎么用?
进步本·框架介绍使用说明书*必看
5是3组成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2是2体现3价值1原因
马克思基本原理的定义
0.定义
四性统一【学个民事法/学革民实发】口诀1
1.特征
【1】是什么?
(1)社会根源
(2)阶级基础
①直接理论来源
②自然科学前提
③思想前提·两个转变
(3)思想渊源
见表
(4)重要著作
2.创立
【2】为什么?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恩
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科学发展观(胡锦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外框
了解【5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后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成果
3.发展
【3】怎么做?
其他
【实践题目复忆】
零、马克思主义导论【1块/3线/3点】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2)
唯物主义(3)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世界本原是啥?
唯物主义
彻底的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不是唯物主义
混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认为人的精神活动能力是脑物质的分泌物
庸俗的唯物主义
不可知论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世界是否可知?
辩证法*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3类】
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故[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彻底的唯物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3.世界怎样存在?
【1】哲学[基本问题]以及[内容]与[分类]
“物质”范畴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
是对世界上[客观存在]的各种事物【共同本质的概括】
(1)马克思主义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
(2)恩格斯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列宁
(了解)前情提要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被人类的意识所反应的[客观实在]
(1)【物质定义/物质范畴】
[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抽象出来的共同特性
(2)物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是什么?
×二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
(1)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不可知论
(2)坚持能动认识论[反映论与可知论]
×形而上学唯物论
(3)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
√历史唯物主义=彻底唯物主义
(4)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2.啥意义?
世界是唯物一元论
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原理
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包括意识)
世界的发展、变化、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
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的二重化)
人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也是物质性的活动
理解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前提【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理论意义
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实践意义
意义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最终总结]
4.物质世界的二重化[人与自然·实践]
【2】[物质]
(1)3是
3性
2用
(2)能动性
1.【意识定义】
①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依赖于物质③通过实践改造物质
(1)原理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③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2)性质
2.关系【三角循环】
人工智能=人类智能的物化
某些领域超越了人,但没有意识
3.意识→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3】 [意识]→实践 ↑ ↙ ↑ ↙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A是B的A,B是A的B=不可分割】
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1.运动-物质是不可分割关系[物质的【根本属性/存在形式】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运动的源泉和动力不是外在的力量【外因】而是物质自身的内在矛盾【内因】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2.运动定义
相对静止即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暂时)事物空间相对位置暂时不变+事物根本性质暂时不变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物质的运动过程有相对的静止
(1)绝对与相对
相互排除、分离|相互依赖、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与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的对立统一关系
(2)对立与统一
3.运动↔静止
(1)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时间和空间
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空的客观实在性
(2)客观实在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三维性
(3)一维与三维
具体物质的时空是有限的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4)有限与无限
物质运动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空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相对于绝对
4.运动→时空
物质 ↓【4】[运动]↔静止 ↓ 时间+空间
(一)唯物论【4】
1.定义
2.特性
3.关系
4.方法论
【3】斗争性/同一性[基本属性]
2.关系
3.方法论
【4】普遍性·共性/特殊性·个性(不平衡性)[存在形式]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实质+核心☆
客观性
多样性
条件性
普遍性
可多简便客多件遍
↑ 【1】[联系] ↓ 物质相互联系作用 ↓ 物质的变化 ↓一切变化=运动 ↓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1.了解·由来
2.定义+实质
3.发展的方法论
【2】[发展]
【5】量变质变规律
(1)形而上学否定论
(2)辩证否定论
1.由来
图解
2.定义
【6】否定之否定规律
↓[发展规律]
1.内容和形式
2.现象和本质
3.原因和结果
4.必然和偶然
5.现实和可能
【7】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五对范畴]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本质特征=认识功能【批判·革命】
(1)定义
(2)关系
客观/主观辩证法
2.有什么?
认识世界
(1)辩证思维能力
(2)历史思维能力
(3)系统思维能力
(4)战略思维能力
(5)底线思维能力
(6)创新思维能力
改造世界[思维能力增强-跃迁]
【8】唯物辩证法
(二)辩证法【8】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客观实在性】
1.定义+3性质
实践=主体—(中介)→客体的相互作用
(1)实践3要素
①物质生产实践
②社会政治实践
③科学文化实践
(2)实践形式多样性
2.3组成+形式
基础、来源、目的、唯一检验标准、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寄来的简历】
3.对认识的5作用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
(1)辩证唯物主义
揭露了实践队认识的决定作用
(2)能动、革命的反映论
揭露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3)唯物史观
(4)认识改造世界
4.[了解]科学实践观意义
【1】[实践]←科学实践观 ↓
主观自生,生而知之
①主观
客观精神的产物
②客观
(1)唯心认识论
机械反映
①旧唯物
[1]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2]把辩证法应用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两个新特点
能动反映
②新唯物
(2)唯物认识论
1.本质
感觉、知觉、表象
3形式
直接性、具体性
2特点
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认识的低级阶段
感性认识
概念、判断、推理
间接性、抽象性
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认识的高级阶段
理性认识
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辨析记忆
感性认识=经验主义=经验轮
理性认识=教条主义=唯理论
割裂了辩证统一的关系就会导致
辩证统一于实践理性依赖于感性·来源感性待发展深化为理性
通过实践活动、调查研究来获取大量感性材料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加工从而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理性认识)
通过理性思维和科学抽象对感性认识处理加工
②第一次飞跃的两个条件
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因素[主观上的联想、直觉、灵感等]
定义
对认识活动有驱动、激活作用
作用
重视积极的、控制消极的
启示
非理性因素
③第一次飞跃中的影响因素理性or非理性因素
主体—中介→客体 || 实践 ↓ 感性 认识 ↓ (1)第一次飞跃 ↓ 理性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而第二次飞跃则是理性认识指导进行实践改造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更重要
认识 ↓(2)第二次飞跃 ↓ 实践
2.过程
(1)反复
(2)无限
3.规律
【2】[认识]←能动认识观 ↓ 感性认识
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认识[过程]
内容的一元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的统一
客观性·客观真理
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绝对性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总是有限不完善的
相对性
只绝对性=绝对主义
只相对性=相对主义
割裂辩证统一的关系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真理观
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辩证统一
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客观真理即绝对性又相对性
2.性质
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
歪曲反映/错误认识
相互对立,相互同一,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
斗争、同一
对立统一
3.谬误
所以要主客观联系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标准就不能纯粹主观范围内寻找标准也不能纯粹客观范围内解决
本性在于主客观的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互符合
①真理的本性
实践的性质:客观存在性
②实践的性质
为什么?【哲学基础】
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命题手法】重要但不关键,决定性还是实践检验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即使当前的实践不能检验但不断发展的时间终能验证它是否具有真理性
①确定性=绝对性=唯一性
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故有局限性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实践,有限制,故有有限性
②不确定性=相对性=有限性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4.检验
↓ 理性认识(特殊) ↓【3】[真理]←——→谬误 ↓
价值是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意义关系的哲学范畴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多维性
主体性
社会历史性
可多助力客多主历
(2)特性
1.定义及特性
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和判断
(1)价值评价的定义
①评价以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②结果与主体直接相关
③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客体状况与主体需要的认识
④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
(2)价值评价的特点
2.评价及特点
(1)实践的真理尺度
(2)实践的价值尺度
基于实践的客观具体性、社会历史性
所以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历史的
中特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3)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即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3.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评价标准、原则、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正确、错误
先进、落后
积极、消极
(2)特点
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
(3)作用
承载了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了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国家、建设什么社会、培育什么公民的问题
(4)核心价值观
4.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实践====辩证统一 ↑【4】[价值]←——→评价
改造世界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3.必然→自由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理论创新
实践创新
5.守正创新
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方法论】
【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认识论【5】
1没考虑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2没考虑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只考虑了人的活动的思想动机
2缺陷
唯心史观
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体力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
①劳动者
③劳动对象
④劳动资料(劳动手段)
②生产资料
(1)生产力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②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③生产产品的分配关系
(2)生产关系
物质生产方式
1.社会存在
低层次的感性为主的认识=非意识形态
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高层次的理性为主的认识=意识形态[道德、哲学、宗教、法律、艺术]
2.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
【1】社会史观
经济形态: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
政治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立法制度、行政制度
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是政治法律制度、设施、政治组织组成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形态]
意识形态[道德、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思想、艺术]
上层建筑
1.社会形态组成
统一性、多样性
必然性、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性
前进性、曲折性
2.社会形态更替的6性质
人类解放本质上是社会长期发展进步的结果
推动人类解放
社会进步
人的自由程度变高
人的发展
3.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2】社会形态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根本动力】
相比较非主要矛盾占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定条件下会转化[史纲专项]
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阶段性
(2)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矛盾
1.根本动力
[直接/重要动力]
(1)阶级斗争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2)社会革命
(3)改革
生产劳动中决定作用
社会发展中重要因素
(4)科学技术
命题手法
(5)文化
2.5重要动力
【3】社会发展的6动力
现实的人:即处于现实生活中的、处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告诉我们,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
(1)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2)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3)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4)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历史创造者问题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野
存在与意识的决定问题
0.历史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从质上说
从量上说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也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历史的创造者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又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根本制约因素)、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条件
2.作用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群众观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群众路线
3.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积极的
①杰出人物
消极的
②非杰出人物
(1)历史人物
有影响作用,但没有决定性
个人≠人人
(2)普通个人
群众是分阶级的
阶级是政党领导的
政党是领袖主持的
(3)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
4.历史人物与普通个人
【4】人民群众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之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往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
1.交往定义
交往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的交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交往与生产力关系
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基础
普遍交往是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交往的普遍化推动了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和向世界扩张的结果。
3.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
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所有成果之和是标志社会进步程度的范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4.文明及其多样性
【5】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文明的形成发展
(四)唯物史观【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4块/22线/76点】
自给自足=不为交换
自然经济
为【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
①社会分工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2.产生条件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
个人必要劳动时间
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
货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
抽象劳动
【2】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
一般等价物=社会关系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⑤世界货币
2.5职能
最基本职能
【3】货币的本质和5职能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
1.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2.表现形式
①②③
积极
消极
3.作用
【4】价值规律
在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中,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劳动产品归他自己占有和支配,这是私人劳动
但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质他们的劳动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这是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得到社会承认,转化为社会劳动这种转化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并且这一矛盾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根源【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PS:了解商品拜物教
【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价值规律]
揭示了私有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理论内容
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有指导意义
2.实践意义
3.当代对其的深化认识
【6】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6】
石器·生产力代表
(1)原始社会
奴隶主阶级
奴隶阶级
阶级剥削社会
(2)奴隶社会
封建地主占有生产资料
不完全占有农民(农奴)
(3)封建社会
地租是剥削基本形式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4)资本主义
1.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
←生产力的提高↑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了解】
①掠夺土地
②掠夺财富
暴力手段将生产者(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具体通过两个途径掠夺
【1】资本的原始积累 ↓
非奴隶社会的完全占有非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人身自由基础上的“平等”关系
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关系【雇佣劳动关系】隐蔽剥削
通过原始积累,资本家拥有了生产资料所有权,使得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者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劳动力为商品,给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结合进行商品生产
【2】 资本主义所有制 ↓
(1)法律上是自由人,能够将劳动力化为商品待为出售
(2)没有生产资料,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1.基本条件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且创造的价值远大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1)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
维持劳动力[本人及家属]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所决定的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2.特点
【3】劳动力成为商品 ↓
资本首先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等物,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
货币所有者[资本家]通过一定量货币购买到劳动力商品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货币所有者[资本家]获得了增殖的价值【剩余价值】,则一定量的货币就变成了资本
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剩余价值是雇佣[劳动者/生产者/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它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资本首先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等物,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被用来作为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
理解资本的考纲论述
2.资本定义
【4】货币转化为资本 ↓
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
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工人获得的工资的价值=可变资本v)
①必要劳动
用于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n隐蔽的剥削
②剩余劳动
雇佣工人的劳动
生产剩余价值m的过程【即价值增殖的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两部分组成
(1)剩余价值m的生产过程
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1)不变资本c
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
(2)可变资本v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m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划分为两部分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m的源泉=劳动力的剩余劳动【唯一源泉】
m'=剩余价值/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m/v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m'
小计算
(2)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分类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总工作时间或强度,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
绝对剩余价值
总工作时间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所以资本家想尽办法使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为了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3) 剩余价值生产两种基本方法
升级生产技术
改善经营管理(例如裁员广进)
降低成本
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得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4) 超额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先进了,本质上还是不变资本c的实物形式是资本家为了降低成本,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仍为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5)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1.剩余价值m
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又称为剩余价值资本化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将剥削来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来剥削更多的劳动者,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与之相对的则是将压榨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用于个人消费而生产就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2)转化过程
技术构成○
价值构成√
理解【技术变化】即可
生产者/劳动者=失业【相对过剩人口】
可变资本↓=劳动力需求↓
有机构成不断↑
←技术不断变强
有机构成△
(3)三种构成
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历史趋势】
(4)影响
2.资本积累
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售卖阶段
(2)三个阶段
资本周转时间
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3)周转速度2因素
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价格补偿
实物补偿
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4)再生产
3.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劳动力的价格
①定义
计时、计件
②形式
不断增长(虽然少)
③趋势
(1)工资
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利润
(2)利润
4.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
②阐明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
③资产阶级必将灭亡,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
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基石]
剩余价值理论总结
【5】剩余价值理论 ↓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
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2.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6】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
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
1.本质特征
表面、抽象可能由货币引起的本质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原因
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危机是基本必经的阶段,其余不必经
3.周期性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7】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2】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4】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上层建筑【4】
(一)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17】
(1)生产集中
(2)垄断的形成
(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形成
金融资本、金融寡头、金融垄断资本
(1)金融
①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②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和作用
④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2)垄断
内容及其表现、动因、影响
(3)经济全球化
2.发展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主要表现、原因和实质2.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征3.世界大变局下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3】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所进行的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异质】
抽象劳动是消解劳动具体形式后所呈现的一般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同质】
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
(1)劳动矛盾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的有用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二因素】
(2)价值矛盾
个别劳动时间是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社会现有的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3)劳动时间矛盾
(4)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1.商品经济的4内在矛盾
商品与货币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外在矛盾
2.商品经济的1外在矛盾
(一)商品经济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二)社会的2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化
(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易混淆1】矛盾
二、政经【2块/20线/45点】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3.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4.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5.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实践6.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7.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
【1】社会主义史纲
1.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2.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3.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1.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长期性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3.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4.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开拓前进
【3】在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一)社会主义[理论]+[发展]【3】
1.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4】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1.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5】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二)共产主义[理论]+[发展]【【2】
三、科社【1块/5线/20点】
马原【分=1体/3(2)面/8(6)块/50(33)线/144(99)点】
1.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2.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3.鸦片战争的爆发。4.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5.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1】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
1.军事侵略。2.政治控制。3.经济掠夺。4.文化渗透。
【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2.义和团运动。3.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4.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5.民族意识的觉醒。
【3】反侵略战争的斗争历程和失败原因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中国近代史开端[1840]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4】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封建阶级·农民运动】
(二)太平天国[1851-1864]
1.洋务事业的兴办。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5】洋务运动的兴衰【封建阶级·地主自救】
(三)洋务运动[1860-1895]
1.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6】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资产阶级·维新改革】
(四)戊戌变法[1898]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3.三民主义的提出。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5.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清王朝覆灭。6.中华民国的建立。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8.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9.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7】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军阀统治【资产阶级·武装革命】
(五)辛亥革命[1911]
1.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2.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8】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思想解放】
(六)新文化运动[1915]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6块/8线/32点】
1.五四运动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与中国共产党成立。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5.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2】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1.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3.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4.大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
【3】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1919-1927]【3线/9点】
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及其性质。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1】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2.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3.红军长征的胜利。4.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民族抗战。
【2】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
(二)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2线/6点】
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1.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1】日本发动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2.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2】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1.一二九运动与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2.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4.全民族抗战开始。
【3】抗日民族统─战线的建立与全民族抗战开始
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2.国民参政会的成立及工厂、学校的内迁。3.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4】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1.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5.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6.“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的提出。7.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8.整风运动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9.中共七大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5】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抗日战争的胜利。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6】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三)全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6线/23点】
1.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2.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3.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坚决反击。
【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击退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1.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2】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3.第三条道路的幻灭。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1.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2.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3.为新中国绘制蓝图。4.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5.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意义和基本经验。
【4】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1945-1949]【4线/15点】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4块/15线/53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2.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考验。3.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4.抗美援朝战争。5.恢复国民经济,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6.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除旧布新。7.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巩固政权时期【1949-1952】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2.“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3.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实施
1.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确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伟大意义。
【3】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二)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1952-1956】
1.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2.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3.提出一系列新方针。4.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6.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1.“大跃进”及初步纠“左”的努力。2.国民经济调整和“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3.“文化大革命”内乱及其历史教训。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
【5】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
(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1956-1966-1976】
三、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1949-1976]【3块/5线/24点】
1. 在徘徊前进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3. 拨乱反正任务的基本完成。4. 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明确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5.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6.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7. 对外开放的启动和创办经济特区。8.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伟大转折和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3.“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和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4.经受严重政治风波的考验。5.邓小平南方谈话。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的确立。2.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和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4.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3】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部署和改革开放的深化。
【4】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1977-1978-2012]【1块/4线/21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习近平同志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确立。3.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4.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5.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6.全面加强国家安全。
【1】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2.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3.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4.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5.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6.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1.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2.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3.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4.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5.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6.党的二十大召开。7.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8.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至今]【1块/3线/18点】
史纲【分=5(3)面/15(8)块/35(23)线/150(95)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毛中特导论【1线/4点】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3】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4】历史地位
(二)毛思想导论【3线/7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国际背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跨世纪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发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代的新篇章。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
(三)中特理论体系导论【2线/7点】
一、导论【3块/6线/18点】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线/7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依据。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3线/6点】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1】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1.初步探索的意义。2.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2】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的理论成果【2线/6点】
二、毛思想理论【3块/8线/19点】
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和精髓。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2.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理论。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4.“两手抓,两手都要硬”。5.“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党的建设理论。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理论【3线/11点】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5.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6.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2.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线/11点】
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接续发展。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三)科学发展观【3线/9点】
三、中特理论【3块/9线/31点】
毛中特【分=3(2)面/9(6)块/23(14)线/68(37)点】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5.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6.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零、新思想导论【1块/1线/6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3.坚定道路自信4.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3.新时代伟大变革及其里程碑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2.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3.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拓前进
【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一)方向→道路→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线/10点】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1.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2.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3.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2】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正确道路
1.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2.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团结奋斗
【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二)目标:民族复兴【3线/10点】
1.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3.加强党的全而领导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2.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3.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坚持党对—切工作的领导
1.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2.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3.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3】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三)司机:党【3线/9点】
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2.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3.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1】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2.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3.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2】坚持人民至上
1.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2.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3.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3】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四)底盘:人民【3线/9点】
1.改革开放是我们前进的重要法宝2.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招
1.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坚持正确方法论
【2】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永无止境2.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3.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3】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五)动力:改革开放【3线/9点】
一、基本问题(车)【5块/15线/47点】
1.我国进人新发展阶段2.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3.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1】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2.坚持“两个毫不动摇”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2.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3.大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3】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1.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2.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三大战略性支撑
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6】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1.科技强则国家强2.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7】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1.培养入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2.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3.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8】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一)经济:富强【8线/25点】
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
1.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3.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1.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2.全面发展协商民主3.积极发展基层民主
【3】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1.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加强和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
【4】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战线
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2.全面依法治国的唯一正确道路3.统筹处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关系
【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2.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3.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目标2.法治中国建设的工作布局3.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7】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二)政治:民主【7线/21点】
1.文化繁荣兴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2.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3.积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2】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1.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3.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1.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3.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4】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三)文化:文明【4线/12点】
1.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2.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3.坚持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1】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1.完善分配制度2.实施就业优先战略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1.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2.完善社会治理体系3.加强城乡社区治理
【3】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四)社会:和谐【3线/10点】
1.生态兴则文明兴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3.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2】建设美丽中国
1.保护人类共同家园2.共建清洁美丽世界3.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3】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五)生态:美丽【3线/9点】
二、总体布局(五位一体)【5块/25线/77点】
1.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2.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基本遵循3.新时代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1】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统筹发展和安全2.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3.维护重点领城国家安全
【2】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
1.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2.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3.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3】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一)车外壳:国家安全【3线/9点】
1.国防和军队建设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强后盾2.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
【1】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1.建设强大军队是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2.强军目标的科学内涵3.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安排
【2】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2.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3.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3】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二)车框架:国防军队【3线/8点】
1.“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2.准确把握\"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3.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
【1】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1.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良好态势2.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3.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3.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3】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三)副驾驶座:祖国统一【3线/9点】
1.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3.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1】新时代中国外交在大变局中开创新局
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3.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4.坚持外交为民
【2】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和重要依托3.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后排座椅:中国外交【3线/10点】
1.打铁必须自身硬2.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3.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
【1】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
1.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2.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3.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4.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5.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
【2】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1.腐败是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威胁2.坚持标本兼治开展反腐败斗争3.反腐败必须永远吹冲锋号
【3】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
1.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2.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3.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4】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五)安全带:从严治党【4线/14点】
三、内外条件(车)【5块/16线/50点】
新思想【分=3面/16块/56线/180(62)点】
一、国内
二、国际
共2次整理更新·特别关注浩然鸽·感谢支持第一次:11月中旬1更(肖八、其他模拟卷时政押题)第二次:12月7日完结(肖四)
时政【6分=()块/()线/()点】
时间【分=4体/12(9)面/40(30)块/115(94)线/398(194)点】
【1】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零、绪论【3线】
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3.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
【1】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1.高尚的人生追求。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2】正确的人生观
1.辩证对待人生矛盾。2.反对错误人生观。3.成就出彩人生。
【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一)人生观【3线/9点】
1.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2.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1】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1.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2.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3.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1.科学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3.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3】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二)理想信念【3线/8点】
1.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2.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4.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1.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3.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4.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2】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2.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3.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3】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三)中国精神【3线/11点】
一、思想修养【3块/9线/28点】
1.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3.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1】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1.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2.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3.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1.扣好人生的扣子。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3】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价值观【3线/8点】
1.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2.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3.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1.传承中华传统美德。2.发扬中国革命道德。3.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2】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1.遵守社会公德。2.恪守职业道德。3.弘扬家庭美德。4.锤炼个人品德。
【3】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二)道德要求【3线/10点】
二、道德修养【2块/6线/18点】
1.法律的含义。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1】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1.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3.建设法治中国。
【2】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1. 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2. 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3.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3】维护宪法权威
1.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2.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3.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4】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三、法治修养【1块/4线/12点】
思道法【分=1体/3面/6块/22线/58点】
领袖
党派
阶级
群众
分析
太平天国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
国民大革命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阶级分析法
史纲专项
专项强化
选择题五级标题【6体/18(14)面/54(42)块/187(149)线/600(351)点】【熟悉线串联考点对应标签】[单选/多选/分析]近五年真题考频
11月中旬更新【适用+实用=速成提分】一个月时间熟悉练习掌握·顿悟
应试技巧
命题素材
一、出题原理
氪金10R直接加分
【1】物理外挂
(一)硬件上
1.分析切入
2.论述结构
【2】应试技巧
(二)客观上
1.排版整齐2.主次分明3.字迹清晰4.乱涂乱画
【3】卷面成绩[水旱]
(三)主观上
二、应试攻略
【1】马原
【2】新思想
建国75周年
【3】史纲
【4】思想道德
【5】当代时政
(一)通用模板【背5个】
唯物论1个
辩证法10+5个
认识论8个
唯物史观1个
(二)马哲原理【25个】
马哲2*4=8个
肖一=4*2=8个
肖二=4*2=8个
肖三=4*2=8个
肖四=4*2=8个
(三)肖四押题【10*4=40个】
三、功能语料
11月底前更新导论12月第一周肖四哔哩哔哩:浩然鸽
分析题
经验分享
冲刺班
巩固·复忆
强化·专项
基础
选择技巧
理论
模考题
习题
实践
框架课·进步本
应试体系
同学们如果复习时间紧张在熟悉进步本框架重点掌握各科目的【核心考点、命题手法=应试技巧】后其余内容通过直接\"做题\"来反推命题的关键词、关键句[标签]从而学以致用、专注应试的高效备考。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