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思维导图
2024-11-13 17:09:2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往往忽略了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和孩子之间那份独一无二的情感纽带。本书深入浅出、温暖人心的育儿指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位贴心朋友,在您育儿的旅程中提供支持与启发。现将《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的核心观点及内容梳理成思维导图,让您能快速地一目了然了解书籍核心。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作者:年糕妈妈李丹阳
如果孩子经过多次尝试,爸爸妈妈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就会放弃努力。因为他在潜意识里已经认定,自己在爸爸妈妈心里还没有手机重要。
别让手机绑架了你和孩子的亲密关系
即你和孩子能共同注意一项事物的能力
直接决定联合注意效果的,就是父母的陪伴方式。
联合注意
父母刷手机的那几秒,破坏着孩子未来的关键能力
放下手机,才能陪好孩子
真正决定亲子关系质量的,并不是陪伴的时间长度,而是情感浓度。
睡前的绘本沟通,能在温馨平静的氛围中让孩子修复白天的情绪。
绘本是最好的道具
亲子阅读,了解、修复孩子情绪问题的最好方式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最需要的,是一个通过故事走进他心里的人,能胜任这个角色的,只有父母;而能采用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
趁孩子的世界只有你的时候,走进他心里;那么在今后的世界里,他才会永远把最宝贵的位置留给你。
亲子阅读,让爱有了更好的表达方式
亲子阅读——再忙也不能少的10分钟
最重要的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他愿意去努力,且非常享受努力的过程。抱着成功的信念、享受奋斗的快乐,无论最后成绩如何,他总能从运动中获得自信和快乐。
运动,让年糕成功逆袭
擅长的运动,让年糕变得自信、快乐
同时不要给孩子否定性的评价
每日运动
如何利用运动,“规划”孩子的自信和快乐
一起运动,养育自信、快乐的孩子
24小时的亲密陪伴——最有效的亲子关系急救包
孩子的力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他细腻的情感,对世界的敏感,都能点燃我们这些迟钝大人的热情。
在亲子旅行中,被治愈的不只是孩子
亲子旅行中,放松的状态、亲密的陪伴、新鲜的体验,都释放出了能让情感充分共振的能量。
亲子旅行,让爸爸拥有深度的身份体验
一起旅行——亲子关系的急救包
从兴趣点入手,让孩子爱上博物馆
孩子对新知识的热情,真的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反而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往往封闭了自己对知识的入口
和孩子一起出发,才是逛博物馆最大的乐趣
“展品其实在启发思考,在开启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的对话。”
“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
博物馆,让孩子领略更生动的世界
带孩子去博物馆,一百次都不嫌多
一部好电影,让大人和孩子一起做梦
选片
告诉孩子看电影的规则:要安静,不能打扰别人
带孩子进电影院前,先做好这些功课
一场好电影,让大人和孩子一起做梦
兔宝宝魔法箱、三只小猪、塞车时间。
培养逻辑思维和观察力
胜在有脑。
训练记忆力
TOI小手电找找看、Smart Games IQ系列。
训练专注力
火星猪之故事大爆炸、Mighty Mind磁力拼图。
训练语言、想象力
小狗天平、TOI热带鱼数独游戏。
培养数学思维
火星猪之数字龙卷风。
训练逻辑思维
弥鹿9合1经典拼图。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选择能开发、培养年糕各种能力的桌游。
我也能玩得很开心!
桌游的选择
让孩子正视困难,玩桌游是最好的演练场
小孩自己可以体会到:规则就是规则,不会因为你不知道、不了解、不熟悉,它就可以不存在或是改变。
孩子在桌游中学习尊重规则,体会输赢
桌游,居家旅游必备的带娃神器
一起玩桌游,在笑声中激发头脑活力
对孩子来说,任何学习和课程都要为这一天让位;对父母来说,这一天要放下手机,放下所有事情,给予孩子全心的陪伴;最重要的就是,尽量保证这一天的活动都是户外的,有一定运动量。
这一天,我们唯一的任务就是“玩”
工具·发疯日
第五章 高质量陪伴的秘密武器
玩着发现问题,玩着寻找答案,我看到年糕在这个过程中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和探寻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比让孩子在玩耍中真实地看到、体验到世界的魅力,更能激发他的好奇心、点燃他的求知欲呢
在玩中激发好奇心,点燃求知欲
问问题、找答案,孩子的每个“为什么”都是在认识世界
所谓“童年越长”,就是允许孩子用玩耍、用好奇去实现自由探索。
孩子的童年越长,孩子向各个方向探索的机会就越多,越能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 ——《园丁与木匠》
热爱比知识重要,好奇心比分数重要,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比掌握一项技能重要。
在点滴生活中,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学习入口
玩就是最高效的学习
让孩子听话的正确方式是,让孩子理解这么做的重要性。
懂得多的孩子更听话
我们经常会把知识和生活割裂得太开,觉得只有在书本或课堂上才能学到知识。但学习和生活向来密不可分,而且学习是为了让孩子明事理,可不仅仅是学知识。而且,只有孩子有了明确的认知,亲子沟通才能更顺畅、有效。
因为有了认知,沟通才会有效
教孩子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塑造孩子性格和情绪的过程。懂得更多,才能让孩子更有安全感,更知道如何处理遇到的问题。
认知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
很多时候,成年人所谓的孩子不听话、任性,更多的是源于我们跟孩子之间的认知差。
带孩子认知事物背后的真实原理,是很好的育儿方法。只有当孩子认知了事物运作的真实原因,才会产生做这件事的真正动力;有了这份动力,事情就会容易很多。
学习的副产品——全面提升孩子的性格和情绪
把生活里的挑战,都变成学习的机会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工具,跟孩子说话,让他尽可能多地感知周围的环境,引导他产生表达和交流的欲望。
跟孩子多说话,促进他大脑发育
正确而高级的名词、新鲜而有趣的概念
说话抓住两个关键点,孩子听话又聪明
在一起好好说话,就是一家人的意义
会说话的孩子,一开口就赢了
热爱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当孩子热爱阅读,并且发现想要满足自己的阅读渴望,最好的途径就是“可以像妈妈一样,认识好多字”的时候,认字就会变成水到渠成的事情,不用催促和刻意训练。
字是指代事物的一种符号;我们教孩子认字,其实是为了帮助他建立这种符号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孩子的识字能力是自然发展出来的,认字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是字卡或者认字挂图,而是能帮他在符号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生活认知。
教孩子认字,要先尊重认字的规律
一、放到年糕手上的每本书,都是我看过的。
二、即使是经典,也要做价值观的更新引导。
带有难度的内容,更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他的潜能。
三、孩子读的书,要比他的实际认知高一点点。
选书三原则
让孩子爱上阅读,先做好阅读准备
教孩子认字,要像吃饭喝水那么自然
3岁孩子有目的性地持续注意某个事物的时间是3~5分钟;
4岁孩子可以持续10分钟左右;
5~6岁孩子可以持续10~15分钟。
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本质就在于帮他排除其他干扰,集中注意力。
为什么孩子做事不够专注
越小的孩子,抗干扰的能力越差,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降低环境中的干扰
不打扰,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
把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拆解了。每个小任务都有明确的目标;每完成一个目标,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这就是让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的奥秘所在。
每一个动作、每一步都有了明确的目标意识,孩子就能循着目标,专注地完成每个任务。
清晰的目标,让孩子更容易专注
培养专注力,让孩子的努力更高效
“触屏技术对幼儿来说,并不像大众认为的全是坏处。相反,滑动和控制软件,能增强孩子在精细动作上的精确性和灵巧度。” ——蒂姆·史密斯
电子游戏带来的启发
当孩子在剪纸、画画的时候,重点真不是他剪了什么、画得多好,而是这些活动能对手部肌肉进行精细锻炼,这是所有运动技能中对认知发展最关键的部分。
认知发展最关键的精细动作,藏在日常小事里
手多运动,多做精细动作,边运动边思考,才是促进孩子大脑发育、提升孩子智力水平的有效办法。
孩子的智力、心理发育与手的发育同步进行
让脑子更聪明的办法,在手上
兴趣班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挖掘他的特长潜能。
家长要清楚,上兴趣班不只是孩子的事,它是需要家长陪孩子一起完成的一个人生挑战。
孩子上兴趣班,对家长是一个挑战
兴趣班的选择标准:不影响全家人的生活质量
给孩子报兴趣班前,先去体验
家长只负责引导,最终的决定权还是要交给孩子。
孩子的坚持,离不开他的兴趣和家长的引导
给孩子报兴趣班,请先想好这些事
数学最关键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使我们的思维严谨、逻辑清晰。
数学启蒙:科学思维能力的底层建筑
科学家探索世界的方式是,提出设想,找到证据,再去验证或推翻假设。
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科学思维: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
真正决定智商的,是思维方式
黑白挂图、拼图玩具书
●0~1岁是孩子从知觉到认知发展的黄金时间,刺激大脑的认知能力,是这个阶段的养育重点。
●8~12个月,婴儿对爬行和寻找隐藏物体的热情很高,《猜猜我是谁》系列就特别符合这个年龄段特点。
用洞洞书、触摸书、游戏书
●1~2岁,探索世界的爆发期。
《小猪佩奇》
●2~4岁,表征活动爆发期。所谓表征活动,就是借物喻人。因此,你想讲什么道理的时候,用绘本里的小动物或人物讲给孩子听,效果会更好。
●4~7岁,更期待了解真实的世界。这个阶段,其实是带领孩子认知真实世界的黄金时间,而认知真实世界最有用的工具就是科普书。
标准1:孩子的年龄&认知发展。
0~2岁:认知书、游戏书、触摸书、洞洞书、手偶书。
3~6岁:绘本(图画书)、百科书、益智启蒙、英语、动漫卡通、儿童文学。
标准2:图书的功能和分类。
1、选书标准
今天我和谁一起,花了多长时间,读了一本怎样的书,我最喜欢它的什么。
2.阅读存折
工具·阅读银行
第六章 学习力决定孩子一生的竞争力
我承认,我打过年糕
吼了孩子不要紧,情感急救很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刻,父母对孩子发了脾气之后,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给孩子留下伤害,给孩子留下阴影,只要你记得事后和孩子平心静气地沟通、道歉。
好父母并不意味着不能有情绪,比起“割掉情绪”,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怎么理解情绪、处理情绪;当情绪出现的时候,如何带着孩子把这种“失败”变成一次彼此理解的机会。
好妈妈的弦不必绷那么紧
吼了孩子,我还是好妈妈吗?
30岁时才发现,所谓“岁月静好”都是骗人的
30岁找到自己,一切都还不晚
女人30,我不再期待别人的拯救
女人30,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
从制定目标到实现目标,全靠坚持
婚后停止自我成长,才是女人的困局
我为什么要坚持
要求孩子前,先要求自己
不要总想着整块的时间、完美的准备,也不要追求90分,只要你开始做,先做到60分也可以。
化零为整+马上行动,高效利用时间
提前规划,高效利用时间
其实时间管理也是这样:不是为了补偿以前的浪费,而是为了让现在能变得更好。
时间管理,让我们找回生活主动权
搞定一切的妈妈,都会时间管理
时代变化太快,我们的人生早就不是父母预设的样子
你给孩子规划的人生,就是最好的吗
“生活是靠自己挣来的。”
比规划人生更有用的,是榜样的力量
作为父母,给孩子真正有价值的帮助并不在于学区房,而是当迎着生活逆流而上时,你给孩子看到的是怎样的背影。
你展现的榜样力量,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好妈妈胜过学区房
“先顾眼前”必将“追悔莫及”
要保证夫妻情感账户余额充足
父母相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爸爸妈妈才是不可分开的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第一位
为啥爸爸进入角色,总是好像慢半拍
给他安排的活,尽量都符合他的兴趣
布置任务
让爸爸带娃,我是这么做的
让爸爸带娃,我做对了3件事
你面对的不是婆婆,而是一段婆媳关系
把话说在前面、事情做在前面,带着老人去改变,去融入你的生活。
光动嘴不够,关键还得靠行动
婆媳关系,不是什么大问题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什么状态下的沟通才有效?就是你不带情绪和态度,为了推动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沟通。
家庭会议,更高效的沟通方式
小工具:日程表、白板墙、微信群。
日程同步,每个人都能获得足够的“个人时间”
像管理企业一样管理家庭
家庭成员愿望日
工具·家人愿望卡
第七章 更平和的家庭,更阳光的孩子
焦虑
问题背后的实质
亲子关系金字塔模型
我们需要真正的方向
当妈妈们问出“怎么办”的时候,她们就像救火队员,永远都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什么育儿会成为一场战争
照顾宝宝吃喝拉撒
生理需求的满足
关注到孩子认知和情感需求的“高质量陪伴”
亲子关系的浓度
建立理想的亲子关系,先要解决父母自身的问题。
榜样的力量
好的亲子关系方能养出一个有自驱力的孩子。
自驱力
亲子关系金字塔模型的四个层面
育儿中要把80%的力气,花在搞好亲子关系上。 ——劳拉·马卡姆
育儿的本质,就是维护一段亲子关系
一个人不需要外界的推动、自发地要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能力。
自驱力是什么
父母的推动养不成自驱力
自驱力来自亲子关系
说再见时,自驱力是你唯一能给孩子的行李
章—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受用一生
积极暂停的核心与关键是“积极”,而不是“暂停”。
积极暂停,并非惩罚孩子的手段
换一个环境,给自己和孩子一个情绪冷静的空间。试图站在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从而理解情绪背后真正的需求。
帮助孩子认知情绪,才是积极暂停的目的
爱发脾气的孩子,才不是被惯坏了
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对待他,亲子间的冲突就很容易解决了。
尊重孩子,先得理解孩子
真正的尊重孩子,是要将他们看作和我们自己一样,是个享有同等决定权的人。
尊重孩子,尊重他是独立个体
中国家庭的育儿僵局,就是缺少尊重
“独有的小秘密”、“角色互换”
用对沟通方式,孩子会主动向你倾诉
正面表达你的关心,比“爱的责备”更有效果。
爱的责备,让孩子不敢向你表达他发生了什么
想要更多观察孩子的生活,游戏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积极示范,孩子遇到麻烦会主动求助
如何让孩子对你无话不谈
在一段关系中,力量比较强势的一方,对另一方做出了某种认定,另一方做出的一些行为就会强化强势者的认定。这就是“贴标签”的可怕之处。
别让标签限制了你,也别用标签定义孩子
“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我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的爱和接纳可以给他保持自我的勇气。“
父母的爱和接纳,让孩子坦然面对被贴标签
别给孩子贴标签
唠叨不能让孩子听话,反而引起厌烦
唠叨会毁掉孩子的自律和自信
没完没了的唠叨,往往都是好心办坏事
信息要简单清晰
只说事情本身
试试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孩子
与其唠叨没完,不如把话说清楚
你自以为是的唠叨,其实会害了孩子
要消除孩子的不安,就要保持亲子联结的不中断。
提前告知+保持联结,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
跟孩子聊聊你的工作,他会理解并坦然面对分离
安全感够了,孩子的表现就好了
第一步:无论多难,都一定要和孩子正式告别。
第二步:试着说出孩子的感受。
第三步:“蹲守诺言”,准点回家,陪伴孩子。
分离焦虑流程
在家玩“上学游戏”。
游戏力
分离焦虑流程+游戏力
工具·分离焦虑处理流程
第二章 怎么做亲子沟通才最高效
给孩子立规矩,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花时间训练,让孩子理解规则。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孩子懂得遵守规则。
孩子为什么不听你的话
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最重要的前提是应该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话语和逻辑去跟他说清楚。
eg:为了惩罚孩子吃糖,不给她喝水,除了让孩子感到难受、害怕,没有什么好处。
用惩罚代替教育,孩子记住的永远只是惩罚。
惩罚并不能让孩子学会负责
任何教育方式,都不应该以限制孩子当前的生理需求为前提。
Eg:自己玩完玩具后,自己收拾玩具。
想教孩子负责任,就要让他明白:责任是什么,怎么做才叫是负责。
家长怎么做,孩子才能学会负责
立规矩不是为了惩罚孩子
孩子想要的,无非是陪伴和关注。
“共享空间”实验
如果大人在游戏区里更多地配合孩子,遵守孩子的规则,孩子也能学会在日常生活里更多地配合大人,遵守大人的规则。
把玩的自由还给孩子,营造共享空间
在家长高质量的陪伴后,孩子获得了充分的关注,因而在情感上是满足的,而当他被赋予玩的自由时,他在精神上也是自由的。因此,家长真的不用担心孩子会一直黏着自己,可以安心地和他共享空间,互不相扰。
给予孩子关注和自由,获得共享空间
别嫌孩子烦你,是你在烦孩子
对于分房,比起时间的早晚,父母更应该考虑的是,随着孩子身体和认知的发育,他和父母(尤其是和异性父母)一起睡是不是还合适
什么时候与孩子分房睡最合适
第一步:布置房间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第二步:通过绘本或动画片去说服孩子认同。
第三步:独立日真的到了!
步步为营,赢得分房的挑战
打败艰难的反复期,需要满满的爱和耐心
分房睡,孩子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自己有几块钱,可以去买零食”的掌控感
零花钱背后,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小孩从付钱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最棒的掌控感;有了足够的掌控感,他才会萌生强烈的责任感。
学会管钱,是孩子的一种重要能力
学习花钱,也是学习自我管理
学会花钱,是孩子的一种重要能力
世上没有不爱吃糖的孩子
为了达成某个目的和大人“讨价还价”,是孩子与外界的联系变强的表现。从最初掌控自我,到掌控外物,再到试图去“掌控”他人,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成长。
孩子讨价还价完全不好吗
从主动提出到能和父母相互协商、达成共识,这不仅意味着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合作的过程有效,更证明了家庭教育获得了真正的成功。
孩子带来的每个挑战,都是一个长大的机会
大人越放松,孩子越合作
性教育准备:心态要摆正
先从孩子最熟悉的动物开始讲。
突破核心内容有套路
最重要的是,是要让孩子知道他的困惑都能从父母这里得到解答,而不必自己悄悄去通过一些不当渠道找答案。
家长担心的那些事
性教育不会太早,只会太晚
工具·家庭惯例表
第三章 告别吼叫,让孩子主动合作
你的爱,要让孩子看到
因为被父母珍爱,所以才懂得珍爱自己;因为被父母信赖,所以也能信赖他人。在慢慢把这种肯定内化成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孩子才能逐步建立起自立和自信。
确定被爱,让孩子生出爱的勇气
孩子情商高,是因为知道你爱他
在培养孩子自律时,家长还需要给出明确的时间,做好预期管理。
培养孩子自律,从教孩子认识时间开始
做出约定,给出预期管理后,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会注意做好巩固。
培养孩子自律,需做好预期管理
自由的孩子才自律
发展孩子的爱好,为他打下“自信基石”
帮助孩子找到并支持他去做自己真正擅长、喜欢的事情,培养他的爱好,帮他打下坚实的“自信基石”,他会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信的人。
爱好能带给孩子意想不到的力量
有了小爱好,内向孩子自信了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勇气、有信心,不断超越自己,但这种期望同时也是一种压力。
别让“争第一”的鼓励变为压力
对自尊心刚开始萌芽的四五岁孩子来说,家长对他“争第一”的要求和态度只会让他觉得:我必须赢,才能被接受和认可。
孩子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姑娘“我最厉害”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成为最好的那个。但是,他们在这个阶段还不能区分理想能力和实际能力,而且会低估任务的难度,这就形成了矛盾。
孩子为什么“什么都想争第一”
争不争第一,让孩子自己选择
学习最棒的动力并不是来自谁告诉你要去做什么,而应是你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向往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那种内驱力。
比“争第一”更重要的,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现在输不起的孩子,长大也赢不了
家里的很多决定并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
不妨对孩子“坏”一点
不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更懂感恩
“啃老”的孩子,都是这样惯出来的
懂得感恩,从教会孩子珍惜开始
你的共情是出于理解孩子,还是为了让他听话?
共情从来都不是说话术、手段,更不应该抱有什么目的。它应该是我们和孩子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情感流动和分享的过程。
“我爱你”,才是共情的前提
关于共情,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当人们能坦然接受死亡时,就会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生活。
为什么要让孩子理解死亡
对自己诚实、走自己的路,不要让社会规定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一个关于成为自己的故事
你知道世界上收藏Hello Kitty最多的吉尼斯纪录保持者是谁吗?是个日本的警察大叔,那个大叔都快70岁了,一身正气的堂堂男子汉,却收藏了5000多个粉嫩嫩的Hello Kitty。
我养了一个爱粉红色的小男孩
摒弃养育包袱,接纳孩子快乐地做自己
接纳孩子,他就是独一无二的
范本一:家庭树
范本二:四季认知话题
家庭聊天时光·自定义主题
工具·家庭树和聊天工具
第四章 如何培养一个高情商孩子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